你们觉得是去金融学 微盘微盘公司上班好还是健身房好?

非法集资背后的真坑爹!去金融公司上班的弟弟,骗走全家800万
非法集资背后的真坑爹!去金融公司上班的弟弟,骗走全家800万
  22万人、430亿的泛亚;90万人、500亿的e租宝……一场又一场骗局,一次又一次教训,为什么投资者总也不明白,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这样明目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怎么总能得逞呢?第一是因为业者妄为,明知违法而故犯;第二是因为监管缺失;第三是因为公众大意。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里,前妻问主人公为什么要卖垃圾股票给穷人,卖给有钱人不行吗?他说你以为有钱人傻啊?穷人穷就是因为自己笨还贪婪,所以才好骗!P2P危局层出不穷,正应了那句话:别人看上了你的本金,你却贪恋那点利息。
  而现在,甚至连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成为我们需要警惕的对象了。也许,他的内心并不一定主观上想骗你,但却可能沦为骗子的帮凶。譬如,一位来自上海的市民贺小姐(化名),便向向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讲述了他们全家,一年来一步步在中晋投入大量资金的过程。而与一般投资者不同的是,贺小姐家人的投资都是通过贺小姐的弟弟操作完成的,因为他是“中晋资产”的一名业务员。
  中晋资产大部分员工也购买了公司的产品。“要想在中晋留下来,自己要有投资,否则从零做起,熬一两个月很难。一般都是用家里的钱保个底,我们才有时间出去拉业务。我当时就自己投资了,我的一些朋友也投资了。三年来一直都按期兑付,没有发生违约的情况。”中晋资产前员工表示。
拉亲戚投资完成业绩&
  据贺小姐讲述,事情得从去年3月份说起。当时,贺小姐的弟弟入职,成为中晋的一名业务员。听他讲,这是一家位于核心地段的私募基金公司,主要做理财产品。且公司规模大,福利好。听他这么说,家人也并未特别在意。
  从弟弟口中,贺小姐一家人慢慢得知了一些这家公司的运营方式。员工入职后,公司并不分配客户资源,需要员工自己去拉客户。公司对每位员工每个月拉来的业务量是有考核指标的,新员工每个月要完成上百万的业务量。根据拉来资金量的不等,中晋会将员工分为1-8级不等的级别,而员工的主要收入则来自百分之十几的业绩提成和员工等级奖金。
  由于没有客户资源,家里人和同学朋友成为了贺小姐弟弟“公关”的对象。贺小姐称,弟弟经常会向家里人求助,希望大家以“借钱给他”的名义,帮助他完成每个月的业务量。当然,“借钱”是有收益的,他会按照年化6~8%的收益率发放利息,远高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入,且按月发放。
  据贺小姐称,仅贺小姐这边,陆陆续续,5万、10万越给越多,先后给了弟弟60万,由他再投进中晋所谓的“基金”。之所以一直在投,一方面是因为想着亲人关系作担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利息在每个月月底准时打进卡内,从未拖欠过,令人放心不少。
  事发前,贺小姐的弟弟依靠家里人以及同学朋友的“投资”,已经升级成了3级业务员。
一夜之间“人财两空”&
  中晋拿着钱去投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家里人曾经问过贺小姐的弟弟。当时,他云山雾罩地讲了一通,称资金都是投给了国太下面的实体公司,而且这些公司业绩很好,上市的希望很大;一旦上市,就能拿回本金,家里人也没能听太明白。贺小姐直觉感到有问题,但抵不过家里人“只要每月给钱,管他去投什么”的劝说,便没再过问。
  4月4日,“中晋系”被查处。这消息令一家人炸开了锅。争吵之余,一家人算了一下,六七个亲戚总共投给了贺小姐弟弟230余万元。这些钱都是转账给他后,以他的名义再与中晋签的投资合同。除了亲戚这230余万外,据了解,贺小姐的弟弟还劝募了同学那边几百万元,以及他自己的积蓄至少50万元。加在一起,总数应该接近800万,资金量巨大。
  全家人的积蓄都在里面,能否拿回来是大家最关心的。而由于合同都在贺小姐弟弟手里,大家拿不出任何其他凭证,眼下也没办法到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更令人不安的是,事发后,贺小姐一直无法联系上弟弟。等家里收到一张“拘留证”才明白,他已经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非法集资案了。
  贺小姐称,“人财两空”令家里人无法接受。现在看起来,中晋营造的更像是一个“庞氏骗局”,包括被“蒙在鼓里”的弟弟在内,贺小姐一家人都是这个骗局的受害者。希望公安部门尽快查实案情,追讨损失。&
员工自述:还原疯狂吸储内幕
  4月7日,腾讯财经辗转联系上中晋资产的两名前员工,部分还原该公司疯狂吸储的内幕。
  一名在中晋资产短暂工作过的员工对腾讯财经表示,自己2015年底离职的原因是公司业务太忙了,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多,当天财务还没结束,就有客户经理来排第二天的号,特别夸张。”而这种“火爆”的局面一直持续到4月初中晋资产被查前。
  据她介绍,中晋资产有一种永久合同,承诺年化50%的收益率,但无法赎回本金,比如投资人投100万元,这100万本金就拿不回来了,但是接下来每年都能拿到50万的利息,2年就可以回本。让她不解的是,“这么夸张的合同,居然有很多人上百万地买。”
  此外,中晋资产以丰厚提成做条件,鼓励所有员工给公司招揽理财客户,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部分员工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亲友,因此中晋很多客户都是员工家属。据悉,该公司正式员工一般每月到手工资约7000元,员工每拉80万元理财资金,每月的工资可增加3500元,为此很多员工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投资,“拉300~400万理财的员工很多,就可以月入2万了。”
  2014年在中晋资产工作了一年的另一位前员工告诉腾讯财经,中晋资产主打私募投资理财,规模很大,起投金额5万元,2014年的时候员工就有上千人。
  前述中晋员工向腾讯财经出示了多份中晋理财合同,其中包括“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申购服务协议”等私募股权产品,声称是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投资计划。
  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备案的基金共11只,其中有8只的投向是“现代服务业”,3只的投向是实业投资和现代服务行业,具体为非上市公司可转债及非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腾讯财经查阅一份“中晋金钥匙三号《中晋合伙人计划》”显示,其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产业控股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及对其进行流动性资金借款。而前述员工也表示,投资人的钱均投向了国太的子公司,“投了钱就是子公司的合伙人”。
  国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是中晋资产的唯一股东,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前述员工向腾讯财经透露,很多子公司的人员编制仅5、6个人,“让人觉得不靠谱”。腾讯财经查阅工商资料发现,中晋资产和国太控股旗下的几十家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涉及纺织业、食品、文具、建筑装饰、医疗设备、汽车租赁、影视传媒、金融信息服务等多个行业。
业内专家:一看就看出是个骗局
  一位资深理财研究员对腾讯财经表示,他于2015年9月曾去中晋资产调研,与该公司有过多次接触,他指出,中晋资产的销售渠道由两个部门分担,一个是机构销售部,一个是直销。前者负责与拥有大量高净值客户的金融机构对接,后者以业务员“撒网式”的展业为主。
  上述研究员称,调研发现,该公司有明显的“自融”嫌疑,投资的标的还包括洗浴中心、游艇等“看上去很奇怪的项目”,因此没有建议背后的财富管理公司与中晋合作,但不确定是否有其他机构,向中晋输送了自己的高净值用户。
(钱业家粉丝的后台留言)
涉及达13万人,投资总额达340亿元
  上海市公安局公告称,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本次被查处的几家公司,关系颇为复杂。国太控股集团官方介绍称,该公司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内资企业,主要产业涉及私人航空租赁、运营、销售、展示、融资、飞行员培训、沙龙、体验及酒店、餐饮、旅游、广告等。徐勤是国太控股集团联席董事长。
  记者注意到,国太控股集团的官网披露的成员公司多达90余家,其中包括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中晋”开头的公司。
  据&“中晋合伙人”公众号显示,截至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备付金突破19亿,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超过2万。而就在去年底,投资总额才刚刚突破300亿。此外还有消息称,中晋一期目前已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目前超员1192人。不过,上述数据暂未得到警方证实。
  最离谱的要属“中晋合伙人”力推的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收益率达40%,限量限购,但规定不得赎回本金。&实际上,有很多投资者购买金额达数百万,最低也有数万元,投资期限多集中在2~3个月。但多位投资者表示,“自己此前并没有过多关注资金投向。一位男性投资者称,“投资领域很多,比如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等”。
  这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承诺高收益。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表示,大量项目背后均是虚假业务和关联交易。对投资人投资款的兑付,不少也依靠着债务不断“滚雪球”,新投资款还旧投资款。
  此外,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表示,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管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同期,中晋资管还对团队实施了各种奖惩制度,给予客户经理高额提成。
  在“高收益、短期限”的诱惑下,不少客户经理自己也身陷其中,有人仍有数百万资金在里面,亦有人做了几个月成功逃顶“全身而退”。据了解,“中晋系”的客户和客户经理多为亲戚朋友关系,基于对其的信任,有投资者直接打给客户经理个人的支付宝,打款账户也可以选择公司账户和第三方账户。
媒体梳理中晋系印象,最大特征是占据豪华办公楼,炫富女成卖点&
  地处黄浦区域的外滩,也是金融企业云集之处,中晋系自然不会放过:三菱洋行大楼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多年来这幢大楼几易其主,公开资料显示,最近一次公开招租在2013年,为中晋合伙人俱乐部,大楼正门上挂有“中晋1824”字样;外滩5号的日清大楼又叫海运大楼,由著名的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于1921年至1925年,被租下来用作中晋1924博物馆;外滩8号的金延大楼内则有中晋资产外滩分公司。
  据介绍,在上海外滩,中晋系豪租三座大楼,分别是外滩5号——中晋1824博物馆、外滩8号中晋资产办公地,以及广东路102号“中晋合伙人俱乐部”。其中去年百年历史的三菱洋行大楼遭到破坏,原先黄色的石材外立面被涂上了灰色、不可逆的真石漆,始作俑者也是中晋基金。
香车美女也是中晋的卖点。近日,“中晋美女员工炫富”的内容在朋友圈流传,不仅仅有豪车法拉利,更有抱着数百万现金的照片。
  据了解,网上流出的开豪车炫富的销售员程明是中晋的公关经理,待遇是200万年薪加上提成,公司在年底的时候还奖励了法拉利。
  而中晋发生崩盘,也有网络消息戏称,正是源于这个程明的高调炫富与“宣传”,最终让中晋轰然倒塌。
其实,中晋系的猫腻,投资者如果做些功课,并非不能看清。
  比如,中晋资产的大东家是国太控股,其在官网上自述: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100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而这100多企业都是有名有姓的,只要上网查查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中很多是没有任何实体经营的皮包公司。中晋系还宣称旗下有三家在我国香港上市的企业,查阅资料也可以知道,这三家上市公司都是没啥价值可言的“垃圾股”。
  但为啥还是有不少投资者会上当受骗呢?究其原因,与中晋系重金“粉饰外表”有很大关系。
  这几天,有不少中晋系投资者表示:就是在实地“考察”了中晋“高大上”的办公点后,才打消了的本来存有的一些疑虑。
  而新金融落脚高大上楼宇或与传统金融企业为邻“搭便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如今,浦东、黄浦、静安、徐汇、长宁等上海中心区域黄金地段的高档办公楼内,有不少创业型新金融企业入驻。而不少传统银行旁边都有一两家某某理财公司的招牌,有的公司还在名字上特意与银行的名字“靠拢”,搞得不少投资者都误以为这家理财公司是银行系公司。
  “新金融大都是创业型企业、没什么名字,顶着租金压力租下高档办公楼,或是与传统金融机构而居,说到底是为了给投资者与合作者一个资产雄厚的好印象。”一位业内人士说。
  “如果是为了让更多投资者关注自己,‘搭便车’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有意混淆投资者,那就是旁门左道,不足取,甚至可能违法了。”专家表示,粉饰外表等不是新金融企业成功的关键。对新金融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练内功,平衡好风险控制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才有可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回头看,该公司的“可疑点”也不少
  在其未被立案前,大多数人是很难判断其有问题,且还可能被其规模效应所折服。但是,现在回头看,该公司的“可疑点”也不少。
  可疑一:公司开立速度惊人。从2013年到2016年,一个名不见转的公司,利用短短三年时间,一下子设立了超120家,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其玩法也是相当高明,相当于每个月要设立3家公司。
  可疑二:高管多是貌美女性。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该公司令人可疑或不解的地方还有,其几十名高管团队中,有很多年龄不高的女性,比如国泰控股董事长陈佳菁年仅29岁,国太控股总裁助理姜琳璘年仅31岁,而中晋资产旗下很多负责人也都是“年轻貌美”的女性。
  可疑三:资本市场身影众多。中国船舶(600150,SH)2015年一季报显示,陈佳菁还位列公司第7大股东,持有417.99万股。而国太控股副董事长朱凤洲的名字则现身于中路股份(600818,SH)2015年一季报第7大股东,当时,朱凤洲持有181万股。但截至2015年半年报时,陈佳菁与朱凤洲的的名字均已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为何如此简单的诈骗融资方式能够在这样一家又一家公司以几百亿规模盛行几年,也能够在各大众媒体招摇过市?仅仅是监管的不足吗?实际上,对于当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来看,问题比这要严重十分。其实最大问题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当前中国的现实来看,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或金融市场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时尚。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特别是由政府主导及完全信用担保的中国金融市场,政府为了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市场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政府往往觉得自己使用是理所当然,是有合法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既然政府可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那么企业及个人西施效颦也会感觉到正常了,即使是诈骗他们也不在乎。
  二是为何面临市场风险的投资,投资者不知道规避而蜂拥而入。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投资者都有一个幻觉,认为自己在哪里的投资都会由政府担保,如果自己的投资有问题都会幻觉政府出面解决,个人不用太多的担心。所以,对他们来说,风险最高也不是事,就看收益率大小,收益率高才是他们是否投资的最大考量。在这样的幻觉下,这些公司要欺骗投资者基本上都可轻易上手。
  三是当前中国社会完全是以“利”来衡量每一个行为,利的大小成了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获得利,法制及信用早就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否则无论是公司的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他们如何敢这样胆大妄为?财富是如此获得怎么敢轻易地挥霍?这就是整个公司明知道是一个宠多项骗局,但公司的管理层及员工根本没有一点感觉有犯罪感。但是在文明一点国家,这类的事情早就被揭发。
  四是每当此类事件出现之后,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政府,为了明哲保身,往往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便推托的监管及领导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这种案子严惩往往都是不容易。犯罪的成本极低,岂能不引诱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金融诈骗市场?
  总之,如此规模巨大的金融诈骗案一件又一件的发生,不仅让许多投资者受到严重的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让中国金融市场信用扫地。如果社会及政府不对此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找到原因所在,那么类似的案件发生会没完没了!
  和E租宝事件一样,“中晋”事件涉及人数可谓非常多。假设你是投资者,如何防范“踩雷”?不幸“踩雷”后,该如何维权?如何防范“踩雷”?
  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陈万和支招:
  一是看资质,核实平台是否具有网贷资质,是否遵守三条红线(不得自身提供担保;不设资金池;不得非法吸纳公众存款);
  二是看定价,理性分析定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从目前金融形势看,合理p2p平台的收益一般在10%左右,超过10%收益的平台,就应该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明显不合理的高定价,要谨防“你要人高息、别人要你的本金”问题的出现;
  三是看项目,p2p本质上是为借贷双方进行撮合,提供沟通合作的平台,公众在投资前,要认真核查项目信息,评估项目的真实性、发展前景,做出理性的选择;四是看担保,要看平台是否有无第三方担保公司以及担保公司的背景、实力等,这对投资人资金安全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担保公司不能和平台有直接联系。
“踩雷”后如何维权?
1、第一步要搜集和保存证据
  一旦踩“雷”了,投资人不要过度惊慌和焦虑,首先要马上搜集证据、保存证据。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理财投资的证据,包括合同协议证据,理财资金支付证据、理财过程中的交流咨询证据等等。此外,还有互联网金融公司经营和业务宣传的证据和截图。
  最关键的是理财支付证据,毕竟资金的流向最能证明你的投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公司的APP或者第三方支付进行支付的截图、用户从自己账户中直接支付给平台指定账户的截图。另外,也要保存与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投资协议、网站声明等资料,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2、尽早申请冻结问题平台资产
  提现困难初期,很多投资人希望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获得相应的赔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飒表示,如果发现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投资人可到债务人原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管辖法院起诉。“但是民事诉讼立案难度较大,需缴纳诉讼费用,花费不菲”。
  不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P2P平台已经触犯刑法,则面临的是刑事责任的追究。肖飒表示,一旦立案,由公安机关侦查布控,效率高,花费少。“但进入公诉程序后,不能再撤诉,无法把控案件进度,投资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根据案例,投资人要做好至少等个一年半载的准备。
此外,肖飒还表示投资人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对倒闭或跑路的平台相关资产进行冻结,避免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生资产被藏匿或转移。
3、“受害人”法律地位难定,增加维权难度
  实际上,目前就法律而言,投资人的维权依据也并非健全。肖飒透露,日,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将受害投资人定位于“集资参与人”而未明确给予“受害人”的法律地位,导致实际案件维权中存在一系列难度和问题。
  肖飒表示,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投资人委托的律师很难看到卷宗。“如果给予投资人‘受害人’地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聘请‘受害人’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印案卷,代为出具法律意见等。”各地公检法部门对于投资人地位的理解有不同,有的地方允许投资人的律师阅卷,有的地方不允许。法院开庭时,也常不允许“受害人”代表上庭,而仅仅让他们坐在旁听席,不能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
平台跑路案件的时间跨度大,一个案子有可能拖一两年,还有些逃匿海外的,时间跨度更长。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案件材料、案卷属于国家秘密,所有接触人员要严格保密。因此,投资人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对案子只能雾里看花,投资人也应当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她表示,投资人应当了解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和时间节点,对维权难度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理性对待案件进程中的困难和不透明,对案件结果也要有合理的预期。有哪些法律保护投资者?
  2015年8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不过很遗憾,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支持民间类e租宝模式平台投资损失由政府出面兜底的。其次,从法律条文来看,很明显,那些之前为e租宝做广告的媒体没有义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文由钱业家综合腾讯财经、上海观察、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整合而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微盘是什么投资?探寻微盘发展之路,普通上班打工族要怎样投资微交易?投资微交易,怎么才能赚到钱?想要达到赚钱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微交易分析师总结了下面这7条箴言,可以帮助你避开很多风险,更快取得收益,请牢记!咨询金融分析师微信:(rvqr3567),和我们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发展。
&微交易最新七点盈利技巧!富邦环汇微交易账户登录不上去?富邦环汇微交易是一个投资的好平台吗?
1、交易规则简单不代表容易赚。微交易虽然只用看涨看跌,双向都能实现盈利,看起来简单,但并非靠瞎蒙乱猜就能赚,还是需要技术来支撑的,要长久盈利,并非易事。
2、保住本金最重要,赚多赚少是其次。本金是你投资的起点,不要让你的起点消失殆尽。保住起点,不管赚多赚少,你都是在进步的。
3、了解自己,比让别人了解你更有效。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与其跟高手、平台老师述说你的情况,等待他们的支援,不如你自己想办法突破,更有效更直接。
4、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给你下单建议再怎么准确,终归不是你自己分析得来的,只有自己真才实学,才不怕未来的投资道理会吃亏。
5、投资,其实就是要学会专一。贪心不足蛇吞象,不要想着一夜暴富,也不要想着把所有可以交易的产品都赚过一遍,投资,越专一越容易赚到收益。
6、转动脑子,才能“赚”动钱财。久不动脑是会生锈的,勤于动脑,你才懂得自己擅长什么,又缺少什么。动了脑,你才能“赚”动财富。
7、及时补充知识,只出不进是会枯竭的。投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补充的,学到了一点知识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迟早有一点是会用尽的,到时枯竭的资源会让你万劫不复。
还有就是每个平台都会有自己的分析师,没事去找他们的分析师去学习技术,也是一个渠道。更多操作技巧请咨询金融分析师微信:(rvqr3567)
hao360提醒您,涉及到钱款安全,请提高警惕!!!
来自用户:
联系人:金融分析师
联系电话:1111
地区:全国
电子邮箱: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hao360看到的,谢谢!
信息管理(编号:5034619)
您感兴趣的信息
您感兴趣的分类我想问一下,我朋友在金融公司做部门经理,这个公司之前是做微盘的,现在被抓了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我想问一下,我朋友在金融公司做部门经理,这个公司之前是做微盘的,现在被抓了
河南-郑州&05-06 10:33&&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0)
我想问一下,我朋友在金融公司做部门经理,这个公司之前是做微盘的,现在被抓了。听说要在看守所关七天。这个会留下案底吗,留了这个案底,对以后生活有什么影响?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佳律师解答
(毕丽荣)()&
(年遇春)()&
(康治斌)()&
(凌爱军)()&
(邓晓容)()&
(年遇春)()&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3217
人气:7335
人气:4242
北京 海淀区
人气:257022
人气:2147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