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公众号有哪些?

香港保险业:最全面最深度的解读
广发非银金融研究
港股那点事
香港保险发展历史与现状
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加上其与国际接轨的成熟金融体系,其行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一直为客户津津乐道。在此部分,我们通过梳理香港保险的前世今生,从历史、背景、监管体系等方面归纳出香港保险行业经历的变革与特点。香港保险发展的历程值得内地市场研究,其如何从专注于一般保险业务的偏财险类市场转变为如今的几乎纯寿险市场的过程也值得学习。与国内不同的是,香港高度的国际化金融环境使得其保险业竞争激烈,但也使得多年来优胜劣汰下的保险公司具备真正的竞争优势。
香港保险产品:到底比大陆好在哪里?
数据显示,近年来大陆赴港投保人数不断增长,且增速值得关注。这样的趋势即便在“反大陆”游行的负面冲击下依然没有停滞,说明香港保险对于内地客户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加深,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刚性需求。那香港保险产品到底有何独到之处?与大陆同等保障范围的产品相比,其明显更低保费当然是主要原因。其次,香港保险侵染国际市场多年,其法制程度也较高,对于保单权益的保护更加清晰,使得其成为良好的避税避债工具。这些特性伴随高净值人群的增长加强了香港保险的吸引力。
香港保险对内地市场的启示
对比香港市场,国内保险市场的改进方向有很多。首先是监管层面,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组建相对滞后,虽然也存在和香港保联对应的自律性组织,但发挥主要监管职责的还是保监会。一个市场的自律性组织是否发达是其市场是否成熟的体现。间接说明我国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次,香港保险市场外资林立,数据显示,上世纪80-90年代,也是外资大举进驻香港期间,香港保险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最后,香港保险市场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创新从费率竞争逐步转向外延式服务的开发,也为行业创新方向提供了新的标杆。
总之,当前香港保险行业在监管环境,产品创新和客户认知方面都大大领先内地。但内地保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保费增速一直较高。但随着目前经济的转型和高净值客户的积累,内地保险公司也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行业转型。国内保险公司中创新力度最大的还是中国平安,其渠道和产品创新能力均是业内顶尖。考虑弹性的推荐标的: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
政策红利落实晚于预期等。
香港保险发展历史与现状
人均创造经济能力强,保险意识及需求超前
香港保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1804年英国占领香港后,便将中国首家保险公司谏当保险行(又称广州保险社)迁至香港。保险行业诞生于17、18世纪的欧洲,最开始以航运(水险)、火险等财产险为主,这种传统也在英殖民时期的香港得以继承。香港保险发展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加上战乱等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二战期间,保险行业更是全面停滞,各业务环节伴随人员伤亡均出现困难乃至倒退局面。二战结束后,香港借助大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连接国际和大陆的重要港口。随着国际物资的流量不断增大,香港保险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不少著名的国际外资保险公司也纷纷驻扎香港。往后,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窗口,至今也是如此。
根据香港保险监理会最新数据,截止2015年上半年,香港共计拥有授权保险公司158家,登记在册的代理商2487家,个人代理人48657人,负责人及业务代表27439人。众多的专业保险代理人才为香港保险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悠久而完善的保险体制也吸引了大量境外优质保险公司的加盟,最新数据显示,香港获授权的保险公司来自全球22个(合并香港与中国)不同区域。
截至2014年,香港人口为634.92万人口,较回归前增长近100万人口。然而,在劳动力不占优势的背景下,香港GDP增长却一路强劲,较回归初期增长85%,高达21921.53亿港元,以现汇计算人均GDP更是突破4.4万美元。高质量高密度的经济发展也决定了香港保险业务的蓬勃发展,人均财富产能较高。优良的保险传统加上良好的业务环境,再加上民众对于保险的正面认知,使得香港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在世界上排位前列。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底,香港保险密度突破5000美元,保险深度接近15%,在主流经济地区中分别排名第5位和第2位。
香港保险市场历史悠久,监管机制比较健全有效,因此保险行业留给客户的印象较内地市场也更加正面。香港保险市场由于较早接轨国际,因此各个环节的监管和体制都较正规,能够切实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和理财需求。
寿险占据绝对主导,外资公司强势入驻
香港保险的运作模式大体上与内地相似,只是在代理人资格审核和品种划分上更加细致专业。香港保险将保险产品划分为两大类——一般保险业务和长期保险业务。一般保险业务主要由意外健康险、一般法律责任险及其他偏财产类险种组成,而长期保险业务主要涵盖长期寿险业务,并以终身、投连、储蓄加以细分。简单而言,大致可以理解为一般保险业务偏向为非寿险类保险,而长期保险业务则是以寿险为主。从绝对保费上看,目前香港市场的长期保险业务保费远远超过一般保险业务的保费。
由于险种划分和统计方法原因,直接对比香港和大陆的保费分布不太具备可比性。香港保险中的一般业务中包含了大陆独立统计的健康意外险。为方便对比,若将大陆的财险业务和健康意外险看做整体,则大陆健康意外险的占比在比例为28%,这与香港一般保险业务中健康意外险比例差别不大。但香港一般保险业务中的分类更加细致,一般业务中前三大类分别是一般法律责任、健康意外和财产损失,占比分别为26%、26%和21%。
相对而言,香港长期保险业务可理解为寿险业务,大致分为投资连结险和非投资连结险。而非投资连结险又可下设终身、储蓄和定期三大类。总体上看,非投连险的规模占据长期业务个人寿险的70%。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香港市场的保费结构上,长期寿险业务是主流趋势。一般保险业务虽然品种较多,但整体保费规模根本无法和寿险业务抗衡。
另外,保险的销售绕不开代理人这个关键中间环节。优秀的代理人往往是许多保险公司求之不得的客户渠道。而国内保险产品更是严重依赖代理人推销,寿险产品更加明显。然而国内代理人员的流动又较为频繁。因此,为绑定代理人和公司的利益关系,各公司均制定了较高的保险产品销售提成比例。目前国内基本上实行代理人提成5年制,5年以后不再对已销售产品的代理人进行提成支付。而首年保费的提成比例又是最高的。一般各保险公司根据不同产品和其缴费方式,对提成的比例也有所差异。往往缴费周期越长,保额缴费越高,首年提成比例越高。
由于香港历史原因,受到境外资金洗礼较早,其金融行业中,外资占据重要地位。即便在香港回归后,境外金融企业在香港的影响力也不曾减弱。而保险业作为香港最早的金融业务之一,可谓始于外资,盛于外资。(如最早在香港开展寿险业务的公司是加拿大的宏利保险。)以长期寿险业务首年新单为例,目前占据香港市场前8位中仅有两家注册地来自中国(中国人寿、中银集团人寿)。相对而言,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较内地更加激烈,但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备,各险种需求也均衡。香港保险诞生一百多年来,已经历多个时期的变迁,每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险种都随着时代的特点而变化。而外资保险公司从扎根香港之初,百年来一直伴随着这些变化,所以对香港保险环境和客户的理解,都更为深刻。而内地保险环境与香港保险差异较大,同质化产品较多,各家公司排开品牌影响力,往往容易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闭环。内地保险公司很难用自己的竞争策略在香港获取成功。
自律与他律结合,行业监管典范
香港保险的监管一直是保险行业监管的典范。香港保险监管采用自律和他律结合的方式,为行业发展维护良好的环境。然而,香港保险的监管环境也不是一蹴而就,在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从松散到严谨的过程。大致来说,1970年前的香港保险行业尚无完善的章法可循,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数量繁多,但其中有很多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业务的经营能力。而年这个时间,可谓是香港保险国际化和多元化时期,保险公司数量在监管松散的环境下持续爆发。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期的香港保险业务充斥着各类风险:对客户而言,不少保险公司以承保之名行诈骗之事,往往收取了高于自己经营能力的保费后,使得真正需要赔偿的客户无法索赔;另一方面,财产险,尤其是水险业务道德风险提升,多起水险业务的索赔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船只或人员损伤。
这一时期,伴随着香港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之松散,一直为大众所诟病。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香港政府于1978年开始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条例,旨在维持一个良好的保险业环境,并保护投保客户的权益。而这期间最重要的条例就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保险公司条例》,该条例不仅在资本要求上提出了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说法,更整合了此前较为零散的监管办法,是香港保险业监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87年,为了强化保险业监管,香港政府修改《保险公司条例》,将注册总署下属保险科单独划为金融事务司下的监理处。1990年,香港政府正式设立保险业监理处,其职能与大陆中国保监会类似,监管方式分为授权、日常管理、干预和实地考察。保险业监理处是香港保险监管中他律的代表,也是监管的核心。随着香港保险中介群体的扩大,自律性组织的建立也顺应潮流——香港保险业联会(保联)于1988年正式成立。香港保险业联会整合此前各种大小的保险经纪工会,是香港保险经纪团体的统筹自律性组织。由于保险经纪商并不代表保险公司,仅仅负责联结客户和保险公司的第三方桥梁,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律素质。保联的存在是对保险业监理处的有力辅助,也构成了香港自律与他律结合的完善监管环境。而香港保险监管的成功,也为大陆保险行业监管树立了典范——中国保监会和保险业协会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成立,构成了大陆的他律和自律监管机构。
香港保险产品:到底比大陆好在哪里?
赴港投保保费激增,大陆已成香港保险重要市场
由于香港保险产品对比内地保险产品保障更全面,受到越来越多内地客户的青睐。虽然目前两地法律上对于内地游客赴港投保的合法性仍存在争议,但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正成为一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于2005年开始新增一项统计数据,即向内地游客发出的直接个人人寿业务,间接反映出大陆客户赴港购买保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通过对历史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正成为一种新兴风气,无论是内地客户贡献的保费绝对规模,还是占到香港市场的比例,都在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而这一趋势,随着国内市场保险意识的苏醒,很有可能继续维持。具体而言,2005年保险业监理处最初开始统计该指标时,来自内地寿险新单规模仅为18.2亿港元,且占整个香港市场新单的比例不足4%。而截止2014年,内地客户赴港购买的新单保费规模却高达的243.5亿港元,较最初规模增长12.38倍,平均年化增长率为32.26%。且内地客户贡献的保费规模已经占据整个香港市场的21.4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5年以来,香港频繁出现反对内地游客的示威游行等活动,严重扰乱了香港社会秩序,并且对香港旅游业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冲击。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内地赴港游客数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上半年内地客户赴港新单保费同比增长37.99%,超过平均增速,依然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需要说明的是,想要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必须亲自赴港完成一系列投保程序,才能完成整个购买保险的流程,不能远程投保或找人代办。)这可理解为香港保险对于内地市场确实具备较大的吸引力,甚至突破了突发社会问题造成的负面冲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陆客户赴港投保已经成为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客源,并且大陆客户赴港投保的人数还有可能维持增长态势。可以预计,如果大陆保险产品与香港保险产品的差距依旧无法缩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意识的不断提升,赴港购买保险有望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保障体验卓越,同级产品保费优势明显
吸引越来越多大陆客户赴港购买的保险产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保障条款优越以及同级别产品的费率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以重疾险为例,目前国内重疾类产品产品保障病种多为致命性疾病,且并不保障早期重疾(如原位癌,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较高)。换言之,国内保险保障条例生效时,往往可能意味着投保人生命已经受到重大威胁。而香港重疾险除了保障更多的重疾病种外,也普遍覆盖轻疾和个别儿童疾病,而且对于早期出现的重疾症状也会做出赔偿。
除此以外,国内大部分重疾险采用首次重疾赔偿保险主额100%的赔偿方法。也就是说,一旦被保险公司认定触发重疾赔偿条件,则保险公司会将主险金额一次性全额退给投保人。然而有些重疾的医疗过程十分漫长,且具有反复性,一次性赔款额可能覆盖首次重疾费用,但后续的治疗过程却并不包含在保障范围之内。相反,香港重疾产品多数承认多次赔偿,并设定最高赔偿额为保障合同的数倍(300%-700%)。换言之,香港重疾产品的理论保障额度可能远远超过投保人实际缴纳的保费。
重疾险除保障条款外,另一个衡量其吸引力的指标是分红。大陆保险市场的分红由于受到监管限制,分红率不得高于2.5%,虽然近期分红险费率改革完成,但保险产品定价更多还是依赖市场环境,未来是否对国内产品收益提高有促进作用还需要时间检验。而香港保险产品由于接轨国际,其分红率一般在4.5%-5%,投资品种较内地保险产品更加灵活宽广,分红实际表现与计划演示差距较小,一般超过大陆产品。由于香港医疗环境较好,人均寿命较长,因此香港的重疾产品在期满返还时将会提供可观的财富增值。正是由于香港保险突出的分红收益,使得香港保单价值远超国内,受到很多高净值和想保值客户的青睐。
最后,也是客户最关心的就是两地保险产品的费率问题。同样以重疾险为例,香港保险产品在相同的保障服务情况下,费率明显低于同等大陆保险产品。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也较为复杂。香港保险的监管环境更加透明,保险公司竞争也接轨国际,医疗条件优越,人均寿命较长,死亡率较低,都潜在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另外,大陆保险市场面向人群庞大,客户中普遍存在道德风险,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考虑这部分成本,进一步拉低保险公司的赔偿额度,乃至缩小保障范围。与之相对的是,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国际公司林立,有能力对保费做出更低的让步,对于投保人员的寿命和发病率也有更精确的统计,这些都帮助香港保险公司降低费率,让利客户。
避债避税功能突出,深受高净值客户青睐
香港保险产品作为成熟的国际化产品,其另一个吸引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其健全的保障和较高的分红,而是作为一种稳妥的资产转移媒介,其具备法律所承认的避税避债合法性。香港法律182章《已婚者地位条例》13条《为配偶或子女利益购买保险》明确指出,在香港购买人寿保单(含储蓄类寿险)并规定受益人为受保人配偶或子女的(须设立一项以受益人为指向的信托),该保单不构成受保人的部分产业或受其债务所规限。换言之,在香港保险产品的避债功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日起香港废除遗产税,在此之前,保险还具备明显的避税功能,深受高净值客户人群的青睐。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净值客户增长迅猛。截止2014年底,我国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数达到104万,可投资资产高达112万亿元。而国内遗产税的制定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从其他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来看,遗产税的出台是主流趋势,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避税手段中,保险的避税功能相对更受到法律认可,且更加容易可行,不会涉及较为复杂或引发纠纷的条件。从国际水平参考,香港在废除遗产税之前,征收的遗产税额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其高度发达的保险避税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香港保险对内地市场的启示
监管有待继续开放,行业市场化持续增强
我国保险市场相对香港市场而言,无论监管还是产品,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直以来,大陆保险市场都处在同质化产品叠加的窘境中。这种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造成的。由于保险市场在我国的成长历程有限,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策略总体上较为谨慎。而这种谨慎直接导致内地保险公司无法真正发挥其对于市场的应对能力。有很多时候,内地保险公司即便想在产品和投资收益上创新,但最后都会发现还是要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
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说到底,还是其投资能力。传统保险的保障功能固然重要,但如今保险产品的分红能力,或者说其能够客户带来的额外收益,可能才是吸引客户的关键。就投资能力而言,国内保险公司受制于投资范围的限制,目前其主要投资配置还是固收类资产,如货币基金、银行储蓄等低风险低收益率产品。而权益类产品的占比也不得超过30%。而相较而言,与国际接轨的香港保险市场更加敢于寻求高收益投资标的,受到的投资标限制也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内地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率远不如香港产品。以香港寿险市场占比前两位的保诚保险和友邦保险为例,其资产配置中股票和基金的占比分别为43.05%和20.82%,远远超过国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同期国内上市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为8%-15%。
换言之,内地保险市场的市场化进度受到了监管政策的限制。近年来,尤其是13年保险国十条颁布以来,内地保险行业逐步开始了一些改革措施,旨在加强保险行业的市场化,鼓励险企持续创新。如健康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近期全面落实的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或是车险市场费率改革的试点公布,都预示着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考虑放开内地市场的监管限制,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化进程。从趋势上看,这些改变对行业的积极影响是长久的,未来内地保险行业的发展也十分值得关注。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内地市场的行业格局恐怕仍将出现较大的改观,与香港保险业的差距也不会快速弥补。
完善他律监管机制,激发行业自律动力
从香港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不难看出,其监管体系由他律和自律结合,充分将保险代理、中介和客户的利益相捆绑。而反观内地市场,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他律,也就是保监会,虽然也有自律性组织,但在行业中的作用并不充分。
1988年,香港保联先于保险业监理处成立,并且积极推动日后监理处的组建,形成了自律带动他律的监管特点。与内地保监会一会独大的局面不同,香港保险监管一直秉持自律与他律的平衡,他律主要从财务指标方面监控各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实力,自律则以符合公众利益为目标,对行业内行为进行自律监控。1992年,香港保联推动保险索赔投诉局成立,旨在调停个人保单持有人和承包人之间的纠纷。1994年,保联注册成为有限公司。保联的成员需要向保联递交一定会费,这些会费将用于维持行业推广和监管,禁止用于向任何会员支付费用。数据证明,香港保险行业多年来的自律他律结合监管,有效降低了行业的投诉案件,增强了行业的口碑。根据香港消费者协会的数据,全港投诉案件中,保险行业的投诉案件占比已低至1.1%,14年较13年投诉案件也下降了132件。
与香港监管完全不同,我国保险行业虽然也存在自律性组织——保险业协会(中保协),但却是在保监会的审查同意下设立的。换言之,我国保险业监管属于“他律带动自律,他律占据主导。”正因为保监会在监管中掌握实际监管地位,保险业协会的地位被弱化。而实际监管过程中,行业也早形成了唯保监会马首是瞻的习惯。这也说明内地市场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透明不专业的地方,只能依靠外界强制监管。只能说,我国的自律性监管机能还有极大的开发空间。中保协成立于2001年,成立时间较晚,这与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也有关联。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保协共有会员319家。
未来如何激发内地市场的自律监管,将对行业形象和影响力都有积极的意义。自律性监管组织将促使行业将客户利益至上摆在首要位置,而非受到强制监管财采取某些措施。自律监管体系是否发达,也是衡量一个行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指标。
积极拥抱国际化,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香港由于历史原因,各项金融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较高。虽然目前香港保险业务大部分来自长期寿险业务,但其市场份额前列中,外资保险公司的表现十分抢眼。也正是因为较高的国际化水平,香港保险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都具备相当的口碑和客户群体。对比国内,内地保险市场虽然已有不少外资保险公司,但受制于国内行业环境和监管条例,本土保险公司在内地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1980年以来,香港国际自由港口的地位不断提升。这期间,香港保险行业开始接触大量外资保险公司。香港吸引外资保险公司的原因较多,虽然同时期国际社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香港外汇流通自由,公司利得税低等原因,都吸引了大量境外企业进驻香港。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外资保险公司已占据香港市场的半壁江山。据政府统计,273家保险公司中有147家为外资公司。其中英国公司就有50家以上。外资公司的进驻对香港保险业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1980年至1990年期间,也正是外资保险大举进军香港期间,保险业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占比上升了2.26%。保险深度(保费/GDP)从2.48%提升至3.26%,总保费增长298%,近乎翻了三倍。而保险密度也从1982年的567.69港元/人上升至3919.87港元/人。足见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对于香港保险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型深耕长期寿险,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香港保险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分化,原来占据大多数份额的一般保险业务开始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长期寿险业务的蓬勃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财产类保险市场已经较为饱和,且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升级换代,一般保险业务的承保成本大幅提升,香港汽车失窃案不断上升。这与当前内地财险市场表现接近,目前内地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破百,导致财险盈利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经济条件的好转和保障意识的提升,香港居民对于寿险的需求不断高涨,寿险保费节节攀升。同时,香港经济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转型,传统制造业产值比例不断下降,大量传统制造业工厂向成本更低的内地迁徙,而服务业产业逐渐兴起,形成了明显的产业空心化。在此背景下,香港保险专注发展寿险,并不断寻求产品创新,可谓顺势而为。
在香港经济转型之前,一般保险中的水火险、劳工险等工业险种一度是盈利最高的险种。随着香港经济的转型,这类保险的增长急剧下降,间接带动一般保险业务下滑。1987年香港保险总保费中有六成以上来自一般保险业务,但至1997年这一比重已下滑至37%,大头被长期寿险业务占据。
香港寿险市场的崛起离不开其产品的创新。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分类,目前将长期业务划分为两大类:投连险和非投连险。其中非投连险下包含终身险、储蓄险和定期险。其中储蓄类产品已经成为香港寿险市场最重要的产品种类。最早的储蓄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香港经济转型。
储蓄险除了提供传统险的保障功能外,还通过定期储蓄,使客户获得额外投资收益。以往的寿险往往在投保人身故后才能领取保险金,这点由友邦保险和宏利保险率先改变,推出“末期危疾保险”,使得投保人在去世前即可提出,以享受最后的时光。这也是香港重疾险改良的开始,其覆盖保障病种从最初的5种扩大到现在的60-80重要疾病,大大提高了保障范围。另外,也有保险公司开始关注经济下行带给投保人的经济损益,推出以抗通胀为目标的保险产品,根据每年的通胀率调整保额,减少通胀带来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这些产品创新的历史可以发现,香港保险产品的回报趋向于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性,一个产品能够符合多个人群的需求,所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比如宏利保险推出的宏达保障计划,将保单终期收益分期付给客户,更赋予客户权利锁定不定终期红花的权利,有效保证客户收益的最大化。同时,相较以往的保单到期才还本付息,不少香港产品更推崇单个缴费年度后的分红,并且客户有权决定是否将当期红利提取或继续留存利滚利。
除此以外,香港保险公司在90年代开发出一种综合性保险,将寿险、重疾、投资功能整合,更加增添了产品的创造力。如安盛保险的“挚情女性终身保障计划”和大新人寿推出的“英雄男性终身保障计划”,都是综合保障计划的典型。这类综合保险标榜一份保单多重保障,开创了后续保险产品发展的潮流。如今很多寿险产品都已自觉将保障和投资收益相结合,成为了目前的主流产品趋势。
随着保险产品的开发越来越成熟,其创新的空间也在减少。不少香港保险公司独辟蹊径,不再比拼保费的增长,转而开发与保险相关的其他服务附加值,如财务顾问,投资建议,风险管理,甚至一些与保险完全无关的服务。这种外延式的保险创新间接点燃了行业新的创新风向,即以提供更多贴心的外延服务于保险捆绑销售,来博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而内地市场近年来也有意识的开始增加类似的附加值服务,但总体来说内地保险产品本身的创新力度还有很大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内地保险的创新开始转向不同场景下的特定保障产品,如飞机延误险,蹭网险,脱单险等。但从效果上来看,这些新颖的险种也许足够吸引眼球,但可持续性和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还是微不足道。而香港保险产品对于外延式服务的开发对于内地保险产品的创新具备借鉴意义。目前国内类似的外延服务中,住院医疗产品已有类似端倪,如提供健康知识讲座,短信彩信订阅,24小时医疗咨询等,但总体上附加服务种类有限,且往往在客户缴纳足够高额保费后才能享受。
分类更加精细,索赔更加贴心
无论香港保险产品还是内地保险产品,均是先有保障后有分红。但随着两地客户的保障意识和理财概念不断强化,这才使得投保人面对繁荣的保险市场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其实从趋势上看,内地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目前香港产品之所以受到内地客户追捧,主要在于其在设计思路和保障范围上较领先内地产品。比如香港保险产品往往会针对某种特殊人群而推出不同的重疾险,做到产品体验更加贴切需求。比如友邦保险专门针对孕妇的“安孕保”,其覆盖5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特别的是,该品种还对孕期结束后出生的婴儿提供9种先天性疾病保障,这一保障范围一直延续到婴儿成长至6周岁。
目前国内大部分保险产品虽然在保障范围上依然步入香港产品,但这一差距要想实现缩小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或者说,香港保险目前的吃香可能仅仅是因为其本身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假以时日 内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也会扩大。比如现在招商信诺推出的“安享康健”计划就是内地业内少有的在重疾基础上也对部分轻疾(含原位癌)做出理赔承诺的品种。至少从保障范围角度来看,内地保险产品追赶香港产品是未来的趋势。
而另外一个突出香港保险产品的优势可能在于其对于索赔程序更加宽松。除开两地的住院险都是实报实销,在轻重疾病上,内地产品索赔流程往往需要更多医学证明,但香港产品在确定了疾病症状后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直接将保额全额或部分(根据条款)交予投保人。这种付费机制上的差异可能短期内不能弥补,但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好转,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加深,按病种付费的机制并不难实现。
香港保险公司概览
友邦保险:专注泛亚区的领先寿险品牌
友邦保险前身为美亚集团(AIG)旗下子公司,并于后来脱离独立在港上市,目前主营泛亚区保险业务。友邦保险的业务根源可追溯至90年前的上海,公司目前专营亚太地区寿险业务,在亚太区内18个市场中提供高质量寿险服务。公司现已为2900万个人保单持有者客户,并为超过1600万的团体计划成员服务。作为一家香港上市的寿险公司,友邦保险在香港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友邦保险在香港长期激烈的寿险市场中始终保留领先的市场份额,其率先引进内地市场的营销员体系对内地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与内地市场不同,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保险市场已是较为成熟的国际市场,大牌保险公司林立,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诸多衡量保险公司的关键指标增速较内地保险公司震荡巨大。其内含价值增速相对较低,维持在2.66%-5.94%的区间。内含价值一般由新业务价值和调整净资产组成,而友邦保险的新业务价值近几年来增速波动较大,说明在香港市场上想要保持常年的业务拓展难度较高,不像国内保险公司的新业务增速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然而,增速的波动不能抹去公司领先的营销员团队和其独到的市场策略。在内地市场,保险营销人员群体近年来虽不断扩大,但由于入门门槛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形象更因为以往的被曝光的误导骗保事件亟待扭转。而友邦保险作为最先引入代理人制度的保险公司,深谙优秀的营销团队对于保险公司的重要性。在香港保险的历史上,也不乏优秀的保险人才遭到其他保险公司挖角。最著名的莫过于90年代初期鹏利保险引发的挖角大战,其中不乏友邦保险的高级主管。友邦保险对于其下的营销人才高度重视,公司以满足营销人员能够为客户带去专业的财务指导为宗旨,时常对员工组织培训。友邦保险旗下营销人员以专业性闻名业界,截止2014年底,公司拥有全球第二多的百万圆桌会员——一个优秀保险销售人才的国际组织,可谓全球寿险精英的盛会。每位入会会员的资格必须是高额的保费销售考核。
市场营销方面,公司充分抓住其国家化战略特征,在2014年与英超足球名队托特纳姆热刺足球队达成合作,成为未来球队未来5年独家官方球衣合作伙伴。借助庞大的足球群体,与热刺的合作有望为友邦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并且将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保诚保险:享誉全球的老牌英国保险公司
保诚集团于1848年在英国成立,是一个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型金融服务集团,长期深耕在英国、美国和亚洲,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家庭提供人寿保险和资产管理服务。
创立之初,保诚的定位是为上层阶级提供人寿保险和信贷服务,但公司善于识别和挖掘潜在的需求,随后针对产业工人开发了价格低廉的产业保险,并针对该产品的营销问题首创了门对门的经纪人销售模式,为后来经纪人模式在英国寿险业务营销渠道中树立核心地位奠定了基础。保诚还首次在业内推出了针对10岁以下儿童的保单,并凭此赢得了广泛的市场。除了在英国本土不断专注于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居民的保险和投资需求,保诚也朝着全球化方向努力,积极把握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长期性机会。19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保诚集团开始将业务拓展至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内的英联邦国家。1986年保诚收购了美国一家经营长期寿险及年金保险的保险公司Jackson,宣布进军美国潜力巨大的退休市场,并凭借雄厚的实力和成熟的经验,成功将Jackson在美国年金市场的份额做到了第一。1994年,为了在亚洲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中分一杯羹,保诚亚洲总部成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保诚在被其成为“福利”的东南亚市场已经被广为赞誉,市场份额长期领先竞争对手。为了配合保险零售业务发展的需要,1999年保诚集团收购了英国国内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M&G,将其与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合并组成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业务范围并将业务拓展至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经过160多年的积极探索,保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集团之一,截止2014年末,保诚集团全球雇员共23047名,为约2400万名保险客户提供保障服务,管理资产达4960亿英镑。
保诚的两大主营业务为人寿保险和资产管理,旗下共有四个业务单元:保诚亚洲、美国、英国人寿保险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这四大业务的经营主体分别为保诚亚洲总部、美国Jackson National保险公司、保诚英国总部和M&G以及瀚亚投资。
寿险业务是保诚集团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集团2014年高达601亿英镑的营业收入几乎都是寿险业务贡献的,占比高达96.6%,而资产管理业务对集团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仅为4.2%。从保诚英国、亚洲和美国的寿险业务营业收入贡献率分别为37.3%、34.6%和24.6%,发源地英国仍为保诚寿险业务营收的中坚力量。但考虑到亚洲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对保险需求的不断扩张,其业务潜力巨大。未来保诚亚洲区业务有望贡献更多业绩表现。
业绩方面,保诚也可称为大型金融集团,旗下业务牌照较多,资本实力雄厚。受累于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保诚集团的净资产出现负增长,但09年之后便恢复了增长的态势,近年来ROE基本保持稳定,集团的净资产稳步增长。2014年 ,保诚集团的净资产为118亿英镑,ROE为18.76%,净资产回报率在业内保持领先的水平,为股东持续地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
本篇报告通过全面梳理香港保险的发展历程,希望通过对比两地保险市场的区别,寻求内地保险市场未来的发展潜能。从历史层面看,香港保险历史悠久,金融环境成熟,是内地市场不具备的。但随着近年来赴港投保的内地人数逐年增多,而香港本土保险竞争越发激烈,内地保险公司确实值得深思该如何做好产业升级和产品革新。当然,两地的市场生态和监管环境均有较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内地市场向香港市场学习。
总之,当前香港保险行业在监管环境,产品创新和客户认知方面都大大领先内地。但内地保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保费增速一直较高。但随着目前经济的转型和高净值客户的积累,内地保险公司也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行业转型。
估值方面,友邦保险自脱离AIG集团单独于港上市后,专注寿险,因此估值方法较适合传统内含价值法。而保诚集团由于上市初衷乃是收购友邦,但最后未能实现,且上市方法采用介绍上市——即不发行新股而采用供股模式,在港交所的流通值较小,因此参考意义不大。
AH股方面,已上市的4家A股保险标的均在H股也有上市,目前平安和太保存在H股溢价现象,溢价区间在3%-7%。参考友邦估值,以2015中报数据为基础,估算出其目前的P/EV和P/B分别为2.13和2.57,高于A股估值。考虑到香港保险市场是成熟市场的代表,因此其估值可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此来看,国内保险市场还具备较大潜力,保费增速未来还有广阔的空间,因此目前国内保险股的低估值在国际范围内又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
国内保险公司中创新力度最大的还是中国平安,其渠道和产品创新能力均是业内顶尖。考虑弹性的推荐标的: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
政策红利落地晚于预期等。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 投稿给格隆汇。投稿邮箱:;
● 添加微服妹妹微信号:guruclub_011,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 直接添加格隆个人微信公众号:guru-lama
● 广告投放:3-823
● 商务合作:3-802
今日上午盘中还一度跌超3%的腾讯,盘中却出现快速反转走势,细纠其原因,今日盘中出现扭转走势的直接因素还在于各大行密集发布评级,纷纷力挺腾讯。
人是有生命周期的,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过了最好的时机,不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跟不上了。企业也是一样,产品也有生命周期
昨天最大的新闻,无疑是招商银行向上海高院申请财产保全并被高院接受,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3家公司的12.37
港股市场个别行业的表现异常火爆,如化肥股、钢铁股和地产股涨幅居前,且涨势很明显,其中他们上涨的一个主要且共同原因是上半年的业绩很好。
不知不觉间,香港已经回归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很多变迁。旧的逝去,新的来临,让我们一同了解香港这短短二十年的转变。
点击阅读<<<
得了痔疮,说 “屁”大点事的人,那是事没落到自己头上,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痔疮的都知道那“酸爽”,
吉林省红十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组审议
合作\/报料\/投稿,请联系个人微信: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热死了”尤其是没有空调的时候感觉
摘要:什么样的葡萄酒才是好酒?。红酒世界网(微信号:wine-world)为您提供几个标准。你是否有过这样的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