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可怕为话题的作文:中国企业家怕不怕到美国当"恶老板

中国企业家怕不怕到美国当“恶老板”?
来源于:FT中文网
摘要:6月18日到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举办了“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全程主持,特朗普内阁里其他三位部长亲自出马致辞,这三人是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劳工部长亚历山大· 亚科斯塔以及能源部长里克·佩里。
6月18日到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举办了&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全程主持,特朗普内阁里其他三位部长亲自出马致辞,这三人是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劳工部长亚历山大& 亚科斯塔以及能源部长里克&佩里。
大会还召集了美国&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外企的领袖助阵: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甲骨文公司总裁萨芙拉&卡兹、通用电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西门子美国首席执行官茱蒂&马可思、埃森哲北美集团首席执行官朱莉&马可思、宝马(美国)控股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路德维希&威利施。为什么&选择美国&峰会如此重要?因为美国政府寄望它可以实现复苏美国经济、减少对外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诺言。
正如商务部长罗斯所说:&我们面对令人兴奋的机会:监管减少的愿景、简化的税收结构以及降低企业税率,使在美国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经营,并将辛苦赚来的利润重新投资到业务中。新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方案,将使美国企业更容易实现它们的目标、成本更低。我鼓励参加本次峰会的国际公司来到美国做大梦&&无论贵公司的大小或行业为何,投资美国都是实现全球增长的关键一步。&
&选择美国&是美国唯一国家级的对外引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根据主办方的官方数据,前三届投资峰会的参与者在财政年度之间,宣布了206亿美元的对美绿地创建投资。来自fDi Markets(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由&选择美国&峰会促成的外资项目,占美国所有宣布的绿地FDI项目的12%以上。
在美国建立业务,不仅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占了一席之地,而且也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国商品出口的四分之一来自外资控股的企业。我在会前的筹备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商务部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会人数也没有让主办方失望。
今年参加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共有2800多人参会,包括美国各州的招商组织和官方代表。当然最重要的是1200名来自于64个地区的企业领袖。会议现场,我的感觉是好像身处&中国城&。今年中国大陆有155名参会者,来自台湾的有141名,日本有121名,前三名都是破以往纪录,合起来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与会人数。另外,韩国也有43名代表。
根据2007年7月到2016年6月的官方数字,此前中国资金在美直接投资的热点行业前六名,分别是是软件/IT服务、电子、工业机械、通讯、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而今年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士涉及的行业包括能源、再生能源、环保技术、电子商务、投资、房地产、制造、工程、医疗、时装、教育等等。
地理位置则包括北上广深、云南、四川、新疆、海南、辽宁、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 其中有已经在美国积累了很多并购经验的海航集团代表,以及在美国数州落地的美忱集团,但也有初次到美国来考察的企业。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开会前一个星期,就已经来到美国,在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分别有分会场活动可以考察项目,然后再到华盛顿会师。
达拉斯专场的承办方为达福创投,该公司总裁刘乐然表示,达福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跨境投资加速器及咨询服务机构,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参与&选择美国&的&招生&和分场筹组。不少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选择美国&峰会。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在美国落户。 很多中国的代表表示,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现状的场景。有些企业家甚至觉得听了美国政要和企业领袖的演讲,像打了鸡血一样对在美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会前一天下午有一个&实用培训&。而为期两天的峰会,不但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演说,还有各州政府展示工业特色、谈论他们鼓励投资的政策,而且在展厅也有各州派来的代表招商。但是整体而言,在美投资不但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并购居多、绿地创投很少。
下面这个由&选择美国&峰会主办方提供的图表,展示了2014年中国资金(粉红框圈)相对于美国从全球各国吸引的外资的比例。图中由深至浅的色块区分,从相对意义上展示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最深的颜色代表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以最终的股权持有者为准(亦即忽略其中为了持股而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公司),中国资金在2014年向美国贡献了182.88亿美元的投资、3.79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的对美投资达207.65亿美元,但是还没有就业数据。
相对于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亚洲的韩国,中国的资金显然在占比上还未名列前茅(至少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是如此),但是主办方说:&在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中,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增长第三快的,从2010年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8%。&
美国官方数据一般比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低不少。根据据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 的研究报告,从2000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美国投资了近1200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始于2016年初。最近中国人在美投资的热点,无疑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自2014年起,他的福耀集团决定将第一个北美玻璃制造厂设在俄亥俄州,在2014年至2015年两年期间投资了5亿美元(这是美国媒体给出的数字,中国媒体称累计投了10亿美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
当时曹德旺不但反驳了中国人偷走美国工作岗位的刻板印象,还大肆宣扬美国企业环境的优势。福耀在俄亥俄投资设立的工厂,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国的最大投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厂。但是最近美国和中国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福耀俄亥俄州工厂俨然成为文化冲突的战场:福耀正面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激烈工会运动,以及一名遭革职经理的法律诉讼,后者声称因为他不是中国人而丢了饭碗。
不论在人事管理、工时调度、薪资福利还是在工作环境上,美国员工都认为福耀没有以美国的监管标准来经营。去年11月,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对福耀在工厂安全方面的疏漏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福耀的情况凸显了中美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中国管理层追求急效,而美国员工重视周全。连曹德旺都对美国媒体埋怨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率&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
俄亥俄州经济开发公益组织&俄亥俄就业&(JobsOhio)的总监克丽丝蒂&坦纳,在一次到深圳的商旅中结识福耀,帮助把福耀吸引到了该州,但并不是透过&选择美国&。坦纳对我表示,福耀在美国设厂是目前中国在美国绿地投资中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项目。
福耀面临的挑战固然会转化为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落地的刻板印象,但我在&选择美国&峰会上却感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仍然在积极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而参会的中国企业也报以相对的热情。比方说,在巴菲特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上个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期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加入朝圣之旅。该州经济发展部门的国际开发副理丹尼尔&杰克森解释:&我们已经成功招募了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但数量还很少。中国现在是增长最快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我们发现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关系更重要。&
自2012年起,内布拉斯加州在上海设有贸易办事处。10年来,该州还有一个官方的&内布拉斯加州中国代表&。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投资是沃德农机割草机制造商。沃德将在本周宣布重大扩张计划。目前特朗普用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诱饵是简化监管和税法承诺,但这是否就能够有效地便利外资投资,还是个问号。
除了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以外,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吉尔伯特&李(音译)在圆桌座谈的时候,还谈到由于美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来逐渐转往海外,美国目前的劳动力缺乏中低端的技术基础,要从中国调来短期培训的技师,但这些技师却拿不到签证。因此,美国目前想要复兴制造业,必须考虑侧重的方向,而外资方也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在技术层面的对接、以及移民政策的配合。
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是否会愿意到美国当&恶老板&?正如许多演讲的美国企业领袖讲到的,到美国来&探险&的投资者,也学到了承受风险的能力和创造未来创新型智能型企业的能力。而在大会中,也有不少演讲者动辄提到&看看人家中国&&&。比方说,有些项目在中国半年就可以快速搞定,但在美国可能要走10年流程。美国制造业公会总裁杰&提蒙斯说,美国有297,696条法令对制造业有负面影响。
但是即使特朗普政府成功简化了部分政府监管,也并不代表以后到美国来做事就可以&抄近路&。曹德旺在美投资的成败与否,最近似乎成了中美媒体的争议话题,曹本人也称媒体报道有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福耀的投资案例将成为给中国企业家集体上的宝贵一课。
猜&你&喜&欢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企业家怕不怕到美国当“恶老板”?
发布于 日 19:04&&
关联行业:
关联概念:
与朋友分享:
作者/刘裘蒂来源/FT中文网刘裘蒂:在美国跟员工和工会形成“文化之战”的新闻传遍美中两国后,中国企业家到美国投资还有戏吗?6月18日到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举办了“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全程主持,特朗普内阁里其他三位部长亲自出马致辞,这三人是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劳工部长亚历山大?亚科斯塔以及能源部长里克?佩里。大会还召集了美国“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外企的领袖助阵: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甲骨文公司总裁萨芙拉?卡兹、通用电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西门子美国首席执行官茱蒂?马可思、埃森哲北美集团首席执行官朱莉?马可思、宝马(美国)控股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路德维希?威利施。为什么“选择美国”峰会如此重要?因为美国政府寄望它可以实现复苏美国经济、减少对外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诺言。正如商务部长罗斯所说:“我们面对令人兴奋的机会:监管减少的愿景、简化的税收结构以及降低企业税率,使在美国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经营,并将辛苦赚来的利润重新投资到业务中。新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方案,将使美国企业更容易实现它们的目标、成本更低。我鼓励参加本次峰会的国际公司来到美国做大梦……无论贵公司的大小或行业为何,投资美国都是实现全球增长的关键一步。”“选择美国”是美国唯一国家级的对外引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根据主办方的官方数据,前三届投资峰会的参与者在财政年度之间,宣布了206亿美元的对美绿地创建投资。来自fDiMarkets(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由“选择美国”峰会促成的外资项目,占美国所有宣布的绿地FDI项目的12%以上。在美国建立业务,不仅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占了一席之地,而且也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国商品出口的四分之一来自外资控股的企业。我在会前的筹备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商务部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会人数也没有让主办方失望。今年参加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共有2800多人参会,包括美国各州的招商组织和官方代表。当然最重要的是1200名来自于64个地区的企业领袖。会议现场,我的感觉是好像身处“中国城”。今年中国大陆有155名参会者,来自台湾的有141名,日本有121名,前三名都是破以往纪录,合起来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与会人数。另外,韩国也有43名代表。根据2007年7月到2016年6月的官方数字,此前中国资金在美直接投资的热点行业前六名,分别是是软件/IT服务、电子、工业机械、通讯、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而今年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士涉及的行业包括能源、再生能源、环保技术、电子商务、投资、房地产、制造、工程、医疗、时装、教育等等。地理位置则包括北上广深、云南、四川、新疆、海南、辽宁、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其中有已经在美国积累了很多并购经验的海航集团代表,以及在美国数州落地的美忱集团,但也有初次到美国来考察的企业。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开会前一个星期,就已经来到美国,在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分别有分会场活动可以考察项目,然后再到华盛顿会师。达拉斯专场的承办方为达福创投,该公司总裁刘乐然表示,达福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跨境投资加速器及咨询服务机构,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参与“选择美国”的“招生”和分场筹组。不少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选择美国”峰会。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在美国落户。很多中国的代表表示,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现状的场景。有些企业家甚至觉得听了美国政要和企业领袖的演讲,像打了鸡血一样对在美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会前一天下午有一个“实用培训”。而为期两天的峰会,不但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演说,还有各州政府展示工业特色、谈论他们鼓励投资的政策,而且在展厅也有各州派来的代表招商。但是整体而言,在美投资不但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并购居多、绿地创投很少。下面这个由“选择美国”峰会主办方提供的图表,展示了2014年中国资金(粉红框圈)相对于美国从全球各国吸引的外资的比例。图中由深至浅的色块区分,从相对意义上展示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最深的颜色代表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以最终的股权持有者为准(亦即忽略其中为了持股而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公司),中国资金在2014年向美国贡献了182.88亿美元的投资、3.79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的对美投资达207.65亿美元,但是还没有就业数据。相对于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亚洲的韩国,中国的资金显然在占比上还未名列前茅(至少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是如此),但是主办方说:“在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中,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增长第三快的,从2010年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8%。”美国官方数据一般比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低不少。根据据荣鼎咨询(RhodiumGroup)的研究报告,从2000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美国投资了近1200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始于2016年初。最近中国人在美投资的热点,无疑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自2014年起,他的福耀集团决定将第一个北美玻璃制造厂设在俄亥俄州,在2014年至2015年两年期间投资了5亿美元(这是美国媒体给出的数字,中国媒体称累计投了10亿美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当时曹德旺不但反驳了中国人偷走美国工作岗位的刻板印象,还大肆宣扬美国企业环境的优势。福耀在俄亥俄投资设立的工厂,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国的最大投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厂。但是最近美国和中国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福耀俄亥俄州工厂俨然成为文化冲突的战场:福耀正面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激烈工会运动,以及一名遭革职经理的法律诉讼,后者声称因为他不是中国人而丢了饭碗。不论在人事管理、工时调度、薪资福利还是在工作环境上,美国员工都认为福耀没有以美国的监管标准来经营。去年11月,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对福耀在工厂安全方面的疏漏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福耀的情况凸显了中美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中国管理层追求急效,而美国员工重视周全。连曹德旺都对美国媒体埋怨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率“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俄亥俄州经济开发公益组织“俄亥俄就业”(JobsOhio)的总监克丽丝蒂?坦纳,在一次到深圳的商旅中结识福耀,帮助把福耀吸引到了该州,但并不是透过“选择美国”。坦纳对我表示,福耀在美国设厂是目前中国在美国绿地投资中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项目。福耀面临的挑战固然会转化为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落地的刻板印象,但我在“选择美国”峰会上却感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仍然在积极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而参会的中国企业也报以相对的热情。比方说,在巴菲特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上个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期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加入朝圣之旅。该州经济发展部门的国际开发副理丹尼尔?杰克森解释:“我们已经成功招募了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但数量还很少。中国现在是增长最快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我们发现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关系更重要。”自2012年起,内布拉斯加州在上海设有贸易办事处。10年来,该州还有一个官方的“内布拉斯加州中国代表”。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投资是沃德农机割草机制造商。沃德将在本周宣布重大扩张计划。目前特朗普用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诱饵是简化监管和税法承诺,但这是否就能够有效地便利外资投资,还是个问号。除了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以外,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吉尔伯特?李(音译)在圆桌座谈的时候,还谈到由于美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来逐渐转往海外,美国目前的劳动力缺乏中低端的技术基础,要从中国调来短期培训的技师,但这些技师却拿不到签证。因此,美国目前想要复兴制造业,必须考虑侧重的方向,而外资方也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在技术层面的对接、以及移民政策的配合。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是否会愿意到美国当“恶老板”?正如许多演讲的美国企业领袖讲到的,到美国来“探险”的投资者,也学到了承受风险的能力和创造未来创新型智能型企业的能力。而在大会中,也有不少演讲者动辄提到“看看人家中国……”。比方说,有些项目在中国半年就可以快速搞定,但在美国可能要走10年流程。美国制造业公会总裁杰?提蒙斯说,美国有297,696条法令对制造业有负面影响。但是即使特朗普政府成功简化了部分政府监管,也并不代表以后到美国来做事就可以“抄近路”。曹德旺在美投资的成败与否,最近似乎成了中美媒体的争议话题,曹本人也称媒体报道有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福耀的投资案例将成为给中国企业家集体上的宝贵一课。|大事件|大人物|大趋势|《棱镜》产品矩阵(日 摘于 微信-棱镜)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纳斯达克
美国 标准普尔
美国 道琼斯
香港 恒生指数
日本 日经225
韩国 KOSPI200
英国 FTSE100
法国 CAC40
德国 DAX指数
power by GOOGLE
赞助商链接(广告)
今日股市猛料
我们渴望倾听您的声音
请输入您对云财经的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方式(可选):&
感谢您帮助改进云财经,我们将会更好地为您服务!当前位置: >
中国企业家怕不怕到美国当“恶老板”
09:57:34  [来源:]
6月18日到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举办了“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全程主持,特朗普内阁里其他三位部长亲自出马致辞,这三人是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劳工部长亚历山大? 亚科斯塔以及能源部长里克?佩里。
大会还召集了美国“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外企的领袖助阵: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甲骨文公司总裁萨芙拉?卡兹、通用电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西门子美国首席执行官茱蒂?马可思、埃森哲北美集团首席执行官朱莉?马可思、宝马(美国)控股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路德维希?威利施。
为什么“选择美国”峰会如此重要?因为美国政府寄望它可以实现复苏美国经济、减少对外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诺言。
正如商务部长罗斯所说:“我们面对令人兴奋的机会:监管减少的愿景、简化的税收结构以及降低企业税率,使在美国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经营,并将辛苦赚来的利润重新投资到业务中。新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方案,将使美国企业更容易实现它们的目标、成本更低。我鼓励参加本次峰会的国际公司来到美国做大梦……无论贵公司的大小或行业为何,投资美国都是实现全球增长的关键一步。”
“选择美国”是美国唯一国家级的对外引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根据主办方的官方数据,前三届投资峰会的参与者在财政年度之间,宣布了206亿美元的对美绿地创建投资。来自fDi Markets(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由“选择美国”峰会促成的外资项目,占美国所有宣布的绿地FDI项目的12%以上。
在美国建立业务,不仅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占了一席之地,而且也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国商品出口的四分之一来自外资控股的企业。
我在会前的筹备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商务部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会人数也没有让主办方失望。
今年参加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共有2800多人参会,包括美国各州的招商组织和官方代表。当然最重要的是1200名来自于64个地区的企业领袖。会议现场,我的感觉是好像身处“中国城”。今年中国大陆有155名参会者,来自台湾的有141名,日本有121名,前三名都是破以往纪录,合起来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与会人数。另外,韩国也有43名代表。
根据2007年7月到2016年6月的官方数字,此前中国资金在美直接投资的热点行业前六名,分别是是软件/IT服务、电子、工业机械、通讯、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而今年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士涉及的行业包括能源、再生能源、环保技术、电子商务、投资、房地产、制造、工程、医疗、时装、教育等等。
地理位置则包括北上广深、云南、四川、新疆、海南、辽宁、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 其中有已经在美国积累了很多并购经验的海航集团代表,以及在美国数州落地的美忱集团,但也有初次到美国来考察的企业。
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开会前一个星期,就已经来到美国,在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分别有分会场活动可以考察项目,然后再到华盛顿会师。
达拉斯专场的承办方为达福创投,该公司总裁刘乐然表示,达福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跨境投资加速器及咨询服务机构,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参与“选择美国”的“招生”和分场筹组。
不少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选择美国”峰会。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在美国落户。 很多中国的代表表示,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现状的场景。有些企业家甚至觉得听了美国政要和企业领袖的演讲,像打了鸡血一样对在美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会前一天下午有一个“实用培训”。而为期两天的峰会,不但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演说,还有各州政府展示工业特色、谈论他们鼓励投资的政策,而且在展厅也有各州派来的代表招商。
但是整体而言,在美投资不但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并购居多、绿地创投很少。
下面这个由“选择美国”峰会主办方提供的图表,展示了2014年中国资金(粉红框圈)相对于美国从全球各国吸引的外资的比例。图中由深至浅的色块区分,从相对意义上展示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最深的颜色代表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以最终的股权持有者为准(亦即忽略其中为了持股而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公司),中国资金在2014年向美国贡献了182.88亿美元的投资、3.79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的对美投资达207.65亿美元,但是还没有就业数据。
相对于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亚洲的韩国,中国的资金显然在占比上还未名列前茅(至少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是如此),但是主办方说:“在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中,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增长第三快的,从2010年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8%。”
美国官方数据一般比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低不少。根据据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 的研究报告,从2000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美国投资了近1200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始于2016年初。
最近中国人在美投资的热点,无疑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自2014年起,他的福耀集团决定将第一个北美玻璃制造厂设在俄亥俄州,在2014年至2015年两年期间投资了5亿美元(这是美国媒体给出的数字,中国媒体称累计投了10亿美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
当时曹德旺不但反驳了中国人偷走美国工作岗位的刻板印象,还大肆宣扬美国企业环境的优势。福耀在俄亥俄投资设立的工厂,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国的最大投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厂。
但是最近美国和中国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福耀俄亥俄州工厂俨然成为文化冲突的战场:福耀正面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激烈工会运动,以及一名遭革职经理的法律诉讼,后者声称因为他不是中国人而丢了饭碗。
不论在人事管理、工时调度、薪资福利还是在工作环境上,美国员工都认为福耀没有以美国的监管标准来经营。去年11月,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对福耀在工厂安全方面的疏漏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
福耀的情况凸显了中美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中国管理层追求急效,而美国员工重视周全。连曹德旺都对美国媒体埋怨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率“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
俄亥俄州经济开发公益组织“俄亥俄就业”(JobsOhio)的总监克丽丝蒂?坦纳,在一次到深圳的商旅中结识福耀,帮助把福耀吸引到了该州,但并不是透过“选择美国”。坦纳对我表示,福耀在美国设厂是目前中国在美国绿地投资中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项目。
福耀面临的挑战固然会转化为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落地的刻板印象,但我在“选择美国”峰会上却感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仍然在积极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而参会的中国企业也报以相对的热情。
比方说,在巴菲特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上个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期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加入朝圣之旅。该州经济发展部门的国际开发副理丹尼尔?杰克森解释:“我们已经成功招募了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但数量还很少。中国现在是增长最快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我们发现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关系更重要。”
自2012年起,内布拉斯加州在上海设有贸易办事处。10年来,该州还有一个官方的“内布拉斯加州中国代表”。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投资是沃德农机割草机制造商。沃德将在本周宣布重大扩张计划。
目前特朗普用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诱饵是简化监管和税法承诺,但这是否就能够有效地便利外资投资,还是个问号。除了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以外,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吉尔伯特?李(音译)在圆桌座谈的时候,还谈到由于美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来逐渐转往海外,美国目前的劳动力缺乏中低端的技术基础,要从中国调来短期培训的技师,但这些技师却拿不到签证。因此,美国目前想要复兴制造业,必须考虑侧重的方向,而外资方也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在技术层面的对接、以及移民政策的配合。
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是否会愿意到美国当“恶老板”?正如许多演讲的美国企业领袖讲到的,到美国来“探险”的投资者,也学到了承受风险的能力和创造未来创新型智能型企业的能力。
而在大会中,也有不少演讲者动辄提到“看看人家中国……”。比方说,有些项目在中国半年就可以快速搞定,但在美国可能要走10年流程。美国制造业公会总裁杰?提蒙斯说,美国有297,696条法令对制造业有负面影响。
但是即使特朗普政府成功简化了部分政府监管,也并不代表以后到美国来做事就可以“抄近路”。曹德旺在美投资的成败与否,最近似乎成了中美媒体的争议话题,曹本人也称媒体报道有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福耀的投资案例将成为给中国企业家集体上的宝贵一课。
作者:&刘裘蒂
[责编:潘晓慧]
@华声大视界
华声大视界微信公众号:dsj_voc
【扫一扫二维码】
大视界,用平民视角展现世界的另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不可怕为话题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