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价格歧视水平的需求曲线线水平相加怎么算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价格歧视及其应用分析
价格歧视及其应用分析
[摘 要]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购买者收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就是价格歧视,它来源于需求的差异性。本文在对价格歧视作了简要的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以价格歧视为基础的差别化定价的实施条件和优点以及在实际中如何运作价格歧视。[关键词]价格歧视 应用 分析作者简介:涂庚龙,江西财经大学人事处师资科科长,高级经济师。每逢节假日,各商家都会采取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来招揽顾客、提高销售额。另外许多人在超市中经常会发现一个似乎与常识相悖的事实:许多大包装的物品比小包装的同样物品每单位索价还要高。购买数量越多,获得的折扣越多,即更低的单价,那商家为什么还要“背道而驰”呢?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们所频繁使用的价格歧视而已。一、价格歧视的概念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购买者收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对于不完全相同的商品,厂商收取的价格差别远大于成本差别。要实施价格歧视就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比;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不同购买者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必须得到阻止;不同购买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不同。 价格歧视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一级价格歧视。指向每个顾客索取其保留价格,这类价格歧视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此时厂商的边际收益线由他的需求曲线给出。但因厂商通常不知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向每个消费者都索取不价格也不现实,所以这种价格歧视在生活中比较少见。(二)二级价格歧视。指厂商通过对相同货物或服务的不同消费量或“区段”索取不同价格来实施价格歧视。(三)三级价格歧视。这是运用最广泛的歧视方式,是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实行不同价格。这里的不同市场不仅指不同地理位置的市场,而指不同消费者形成的不同市场。二、价格歧视的优点建立在价格歧视原理上的差别化定价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一种双赢的局面。(一)增加厂商利润。对厂商而言,与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单一定价相比,通过实施价格歧视,厂商向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会比收取单一价格更接近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使厂商的利润增加。 (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追求个性化的高端顾客,他们对价格敏感较低,对产品满足需求的程度很在意;另外一类顾客则对价格较为敏感,注意对比价格和性能。实行单一价格时,厂商就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即MR=MC)来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商品的价格较高,只能满足收入水平较高或者愿意支付高价格的消费者的需求,而收入水平不足或不愿支付高价格的消费者却无法消费该种商品。但是,如果实行差别价格,对该商品的一部分数量实行较高价格,另一部分数量实行较低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生产者利润,而且还可以满足另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显然,此时的“价格歧视”既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三)改善交易公平,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对于绝大部分的正常商品而言,价格歧视的成功实施,与单一定价策略相比,使支付较低价格的消费者群体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其实就是一个由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进行消费品的再分配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价格歧视这种多重定价策略不但增加了厂商的利润,也使得消费分配更加公平。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形成了一种双赢局面。西方经济学有关市场结构的理论表明,相对于垄断市场,价格歧视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甚至可以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福利水平。三、在实际中如何运作价格歧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一些特征或服务的一些方式,然后让消费者进行自我选择,并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需求情况,以便运用价格歧视。下面列举了一些能够用来区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特征和手段。(一)通过延迟的手段。指利用时间上的区分找到那些愿意最早得到产品的人。这意味着他们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即保留价格较高,因而可以对这个消费者群体索取高价,而向对时间不敏感的消费者群体索取较低价格。为了防止高端顾客向低端移动,须使得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的差异足够大。这种方式在服务性公司中运用的屡屡成功。如联邦快递提供了两种等级的服务,第一种是优先服务,承诺在早上10点钟之前送到;第二种为“次日”服务,只保证在第二天某些时候把邮件送到。公司希望通过顾客的自我选择来显示出他们需求的差异。为了做到这一点,即使两种服务类型的邮件同时到达某个区域,他们也不会在送优先服务的邮件的同时顺便送出“次日”服务的邮件,而宁愿向同一个地址跑两趟,而不把非优先的邮件在10点钟之前送达。因为他们很清楚,为“普通”包裹提供优先服务会减少优先服务的价值,而不利于优先服务的高价。与此相类似,据说美国邮局为了从其优先的隔夜送达服务特快专递中赚取更多的利润,故意降低了一级服务的速度。这种利用对不同时间点确定不同的价格来区分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消费群体的做法,可称为时期间价格歧视。(二)利用产品的方便程度的区别。即通过对时间和地点进行限制,控制它的方便程度,对方便程度敏感的消费者将被索取高价。比如,常用的优惠券和回扣策略就是利用这个特性的一种价格歧视策略。加工食品和相关的消费物品的厂商就常常发放一些优惠券,让人们以折扣价购买它们产品。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产品的价格降低,反而还要花费成本去印刷优惠券呢?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花精力去收集、保存并在购物时使用优惠券。与不用优惠券的消费者相比,那些使用优惠券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更为敏感,因而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更高而保留价格更低。由三级价格歧视的公式可知,对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应索取较低的价格。这样,通过优惠券,厂商能够成功地将消费者区分为两类。回扣方案也以同样的方式在起作用。比如,柯达公司有一个回扣方案:只要消费者寄回一张表格并附上购买三卷胶卷的证明,就能收到1.5美元的回扣。它为什么不把一卷胶卷的价格降低50美分呢?这是因为只有那些具有相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才会不嫌麻烦寄回表格并要求回扣。这样实际上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索取了较低价格,因为他们具有较高需求弹性。(三)利用产品的速度特性。顾客对产品进行价值判断时会受到产品运行速度特性的影响。比如,在硬件行业中,IBM的E型激光打印机在功能上和标准的激光打印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每分钟只能打印5页纸而不是10页纸。而实际上E型之所以打印速度较慢,是因为该机型内部加装了一块芯片,使得打印速度下降。为什么IBM故意增加成本来降低它的打印机的性能呢?因为公司认识到如果E型机性能太好会减少标准型的销量。通过对他们的产品进行版本划分,公司能够对专业型产品的用户索取高价,而向对价格敏感的家庭和办公室内的消费者用户索取一个较低价格。利用这种产品的速度上的特征,区分了不同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并防止了套利的发生,即由于高端用户对打印速度很在意,防止了低端用户把E型机转卖给高端用户。(四)利用干扰的手段。这最常见于免费发放的软件。在顾客每次开始使用或结束使用时会在屏幕上显示“希望你注册”,那些不能忍受这些干扰的消费者很可能就会交注册费。(五)利用消费者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进行消费者需求判断时,一般假定消费量与个人收入和财富成正比,也就是说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正常商品上;并且有理由认为人们的收入水平与他们受教育水平高度正相关,而教育水平是知识的主要标志。如果利用知识作为区分具有不同需求曲线的消费者时,基于知识差别的价格歧视是向知识较少的人征收较高价格,这时便产生一种由穷人向富人来重新分配消费品的过程,富有的人反而享有低价格。这通常出现在特定的市场,像汽车、游艇之类的耐用消费品及人寿保险、伤残和健康保险至少部分基于消费者的知识。比如,对人寿保险来说,可以这样理解,认为有知识和更富有的人更加有条件和擅长保养自己,因此同样的保险将被索取较低价格。四、结论价格歧视并不一定有损消费者福利,在提高厂商利润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歧视行为不胜枚举。不能把这种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歧视视为不正当价格行为而加以禁止。参考文献[1]Ronald Soligo; Amy Myers Jaffe A note on Saudi Arabian price discrimination The EnergyJ[2]Stole,L.A.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hiago,2001[3]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8[4]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5]李丰乾,关于三级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的思考,企业活力,2007.12
欢迎转载:
推荐:    您当前位置:
论三个级别价格歧视间的关系
  摘 要:本文尝试着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以此揭示出其间的内在联系。个别需求曲线的加总构成了联合需求曲线,它是就每单位的消费择优录取所有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将其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摘 要:本文尝试着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以此揭示出其间的内在联系。个别需求曲线的加总构成了联合需求曲线,它是就每单位的消费择优录取所有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将其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的.因而它既反映了&不同的人&DD高端客户与低端客户的需求强度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量&DD高端需求与低端需求的需求强度的差异。只要能成功地将联合需求曲线按&量&与按&人&进行拆分,就可以在不同的子市场依照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高端客户与高端需求定高价、对低端客户与低端需求定低价。
  关键词:价格歧视;联合需求曲线;个别需求曲线
  笔者发现在手头的国内外初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对于三个级别价格歧视的讲述都因循了马歇尔的推演,而没有进一步挖掘其间的关系,笔者尝试着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的原理
  假定某厂商对某个商品DD如某主题公园&斯尼迪&的游乐具有垄断势力,图1显示了其线性的、向下倾斜的联合需求曲线ABE、边际收益曲线MR及向上倾斜的边际成本曲线MC,其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单一定价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产量处的价格,将此条件变形可得成本加成定价公式:
  其中:Q,P,MC,Ed分别表示单一定价的生产者剩余最大化产量下以及在该产量处的价格、边际成本与需求价格弹性;[Ed/Ed+1]表示在边际成本之上的加成率。
  在图1中生产者剩余最大化定价就是P2(Q2)。在单一价格P2处厂商已达生产者剩余最大化了,但唯利是图的厂商仍耿耿于怀于两件事:
  第一,在联合需求曲线上的P&P2的区域,顾客们的保留价格高于P2,因而在单一垄断价格P2下他们拥有三角形PP2B所示的消费者剩余,垄断厂商很遗憾不能将这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自己的生产者剩余。但如果将单一价格提高至P2以上,将使全体顾客的需求量降到Q2以下,从而使得厂商的生产者剩余减少。
  第二,在联合需求曲线上P2的区域的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低于P2,因而在单一垄断价格下他们没有需求,但就(Q3-Q2)的产量而言,所有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均大于供给(Q3-Q2)的边际成本。(Q3-Q2)产量段上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即边际成本)之间的区域就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厂商非常遗憾没有赚到这部分生产者剩余。事实上,由于产品未供给,消费者也得不到剩余,这就是社会福利净损失,或称&无谓的损失&。但要供给这些产品,厂商就要将价格降至P2以下,这样虽然额外的销售能增加生产者剩余,但厂商在原来的Q2数量上的生产者剩余就减少了,因而生产者剩余将下降。
  图1价格歧视的原理
  消除此遗憾的方法就是实行价格歧视,其原理就是将图1的联合需求曲线拆分成若干段,并分段定价。最彻底的分段定价就是对联合需求曲线上的每单位供给量制定等于需求曲线上该单位的纵坐标的价格,即需求者对于每单位的保留价格,这就是一价格歧视。在这种最完备的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因而生产者剩余不仅比单一垄断价格下高出许多,而且达到了价格歧视下的最大值。
  但是,通常厂商缺乏实行一级价格歧视所需的完全信息、完全的市场细分等条件,因而只能实行更粗略的分段定价,即二级与三级价格歧视。比如,在P&P2的区域定高价P1,它对应着需求量Q1;中等价格P2对应着需求量Q2-Q1;在P2的区域定低价P3,它对应着需求量Q3-Q2。与单一价格相比,价格歧视使生产者剩余增加了图中梯形P1ABP2与三角形CDE之和,这就是一、二、三级价格歧视的通用原理。
  进一步来看,在图1的各个区域制定什么样的价格并不可任意而为,如图6所示,二、三级价格歧视其实是将联合需求曲线裂变为若干个子市场的需求曲线(这些子市场就是对应着图1中的联合需求曲线的各个区域,如需求量QQ1、Q1Q2以及Q2Q3的区域),在各个子市场七的利润最大化定价(即图1中联合需求曲线上对应于QQ1的P1、对应于Q1Q2的P2以及对应于Q2Q3的P3) 是各子市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的定价。为什么各子市场定价有高有低?就是因为根据(1)式的成本加成定价原理,各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有高有低,因而价格歧视就是要在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市场定高价,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定低价。各个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是价格歧视的充分条件,而能够将各个子市场加以分隔,以防止消费者在不同市场间进行套利,从而在一价定律的作用下使厂商不得不回复到单一垄断价格,则是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假设必要条件得以满足,下文则要来分析将联合需求曲线加以拆分的基础。
  二、线性个别需求曲线的需求强弱性质
  如图2所示,假定某厂商的某个商品(如某主题公园&斯尼迪&的游乐,以下简称&斯尼迪&)被许多顾客(如青少年游客小穆与中老年游客老莫)所需求,虽然商品需求者众多,但为了简化问题,假设其需求者只有这两人,并假定两人都有线性的个人需求曲线:
  QY=601-3P(青少年顾客)
  (2一1)
  Qo=401-4P(中老年顾客)
  (2D2)其中:Q表示消费者游玩&斯尼迪&的次数;P表示游玩一次的价格,如门票。
  比较这两条需求曲线需求的强弱,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纵轴与横轴截距,二是曲线的斜率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1.不同顾客的需求强弱的比较
  (1)纵轴与横轴截距的比较
  在横轴为需求量QY、Qo,纵轴为价格P的图中,
  要勾画出这两条直线只需抓住其精要两点DD横轴截点A(PA,QA)与纵轴截点B(PB,QB),从上式中可看出小穆的纵轴截点、横轴截点分别为(200.3,0)及(0,601),老莫的则为(100.25,0)及(0,401)。
  精要两点有着独特的经济学含义。个人需求曲线是根据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作出来的,如图3所示,假设某消费者如小穆要在两种商品DD&其他商品&Y与&斯尼迪&x间进行选择,其预算为m,效用无差异曲线是一簇同心圆,圆心表示X、Y的餍足消费量,从图中可知小穆对斯尼迪的餍足量为。给定预算m和其他商品Y的价格PY,预算线根据斯尼迪的价格P的变动而变动,而小穆对于X、Y的最优消费量,即在此价格下的需求量由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在切点处有:其中:P、PPY、MRS(QX,QY)、MUX(QPX)、MUYQY)分别表示商品x的价格、商品Y的价格、在QX,QY消费组合上x对Y的边际替代率、在QX消费量上x的边际效用、在QY消费量上Y的边际效用。可将上式变形为:其中:Pr(QX在QX、QY的消费组合上消费者愿意为新增的l单位x而支付的价格,即保留价格。
  上式表明,在预算约束下的Qx、QY的消费量上消费者对于新增1单位x的保留价格为边际替代率与PY的乘积,可见,对于离散型商品如&斯尼迪&的游乐的需求曲线就是对每单位消费的保留价格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故保留价格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显然,第1单位的保留价格最高。
  特别地,给定PY与预算值m,在图3中预算线在纵轴的截点始终为A&点,表明如果将全部预算用于Y,则小穆对其最大消费量为m/PY。令x的价格P自0开始不断上涨,则预算线由源于A&点的水平位置而变得相对于横轴越来越陡峭,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能够找到预算线与其所能企及的最高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因而对x的需求量虽然不断变小,但始终为正值。当价格上涨至某个值PB日时,预算线变成了图中非常陡峭的预算线2,其与所能企及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2的切点落在了该坐标图的第二象限,这表明在第一象限内无论对x的消费量有多小,在A&点仍然有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不等,即:
  上式表明该消费者对于第l单位X的保留价格尚且低于过高的市场价格PB,故对X的最优消费量为0,他将所有的预算都花费在Y上,对其消费量为m/PY,故最优消费点在纵轴截点,这对应于图1中的纵轴截点,表明当x的价格达到P日时,小穆对其需求量为0。
  另一方面,当P=O时,小穆对X的消费完全不必占用预算,因而他必定将全部预算用于其他商品Y上,对其消费量为nVPy;而他对x的消费量必定是餍足量QAo从图中可看出,此时预算线变成图中所示的源自纵轴上的点A&的水平射线(点A&的纵坐标值为m/PY),其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表明最优选择是对Y消费m/PY的量,而对x消费QA,体现在图1的小穆的个人需求曲线上就是横轴截点(0,601),这表明如果&斯尼迪&不要钱,小穆最多玩601次就厌倦了。
  可见,线性需求曲线的精要两点的含义是:第一,纵轴截点表示消费者对于第1单位消费的保留价格的近似值;第二,横轴截点表示消费者的餍足量。
  从小穆与老莫的需求曲线的精要两点中可以看出:第一,小穆对于第1张门票的保留价格接近于200元,而老莫则接近于100元。小穆的保留价格高于老莫,从(5)式可看出,当其他条件相同,即两人消费的其他商品Y的种类、PY、QY、预算m都相同时,小穆对于&斯尼迪&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效用评价值高于老莫,即小穆对于&斯尼迪&的偏好更强烈;进一步地,放宽&其他条件相同&这一条件,这个事实总是表明小穆对&斯尼迪&的需求(用保留价格来体现)更强烈,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小穆的预算多于老莫,或者对其他商品Y的消费量相对较少,等等。第二,小穆的餍足量为601单位,而老莫的餍足量为401单位,这又一次体现出当其他条件相同、即两人消费的其他商品Y的种类、PY,QY预算m都相同时,小穆对于&斯尼迪&的偏好更强烈;进一步地,放宽&其他条件相同&这一条件,这个事实总是表明小穆对于&斯尼迪&的偏好更强烈,而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小穆对其他商品Y的消费量相对较少,等等。但&偏好&并非&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而可得命题1:
  [命题1]两条线性需求曲线中横轴截距更大者的需求不一定更强烈;纵轴截距更大者的需求必定更强烈。
  这就是从线性需求曲线的纵轴与横轴截距中透露出来的需求强弱的信息。
  (2)斜率与需求价格弹性的比较
  直接反映需求强弱的指标是需求价格弹性,它与曲线的斜率有关。从(1)中可知两条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分别为:
  据此式可知两线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由下式得出:
  表l列出了&斯尼迪&的价格从200元到46元之间截选的个人需求曲线及联合需求曲线的价格、需求量及需求价格弹性的数据,可看出,对任一个可比性(即低于100)的价格水平,更为陡峭的小穆的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均小于更为平坦的老莫的需求曲线。
  总结截距与斜率、弹性的比较可得命题2:
  【命题2】两条线性需求曲线中需求更为强烈者必然具有以下特征:纵轴截距更大;更为陡峭;在任一个可比性的价格水平上的需求价格弹性更小。
  2.同一顾客的不同消费量段需求强弱的比较
  通常的消费者均衡只是孤立地分析预算线与给定形状的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通常的需求曲线记载的只是消费者均衡随预算线中某种商品如x的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现在我们考虑前期累计消费量对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消费选择及需求的影响,即进行消费者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将同一顾客的线性的需求曲线拆分成不同消费量段的需求曲线。
  图4左右两幅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将图3中完整的无差异曲线在两种商品非餍足区间截取为上下两段。左幅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的消费自O至某个必要量QN之间变化,比如QN是典型的城市家庭每月的第1个
  100度的用电量;右幅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的消费自必要量QN至餍足量QMAX之间变化,可称QMAX--QN为扩展量。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在消费任何一种商品较少量时其效用评价值较高,而在消费量已累计达到一定量后其效用评价值较低,表明对x的任何一个新增消费量,在无差异曲线1上消费者需要用较多的商品Y来替代商品x,才能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而在无差异曲线2上消费者只需用较少的商品Y来替代商品x,就能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这体现为相对于横轴而言,无差异曲线1比无差异曲线2更为陡峭。再将预算线加进来构造需求曲线。在左右两幅中将预算线及其变化设定得完全相同,由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故X的需求曲线,即消费选择随着x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的形状也不同,图5左右两幅的需求曲线分别对应着图4的左右两幅,它同时也是对图1中同一顾客的线性需求曲线按消费量段进行的拆分。从作图中我们可得到以下命题:
  [命题3]两条线性需求曲线中前期累计消费量较少者DD需求曲线1与前期累计消费量较大者DD需求曲线2间具有如下关系:第一,在任何一个相同的新增消费量上,需求曲线1上的保留价格均高于需求曲线2;第二,需求曲线1的纵轴截距高于需求曲线2;第三,需求曲线l的斜率绝对值高于需求曲线2;第四,在任一个可比性的价格水平上需求曲线l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需求曲线2。第五,结合命题2又可知,需求曲线1的需求更为强烈。
  三、联合需求曲线由来、性质与价格歧视
  1.联合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按保留价格的高低依次加总而成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仍假设&斯尼迪&的需求者只有小穆与老莫两人,将两人的个别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得到整个市场对于该商品的联合需求曲线。但是,当价格为200元时,小穆需求他的第1单位;直到价格降至100元时,老莫才需求他的第1单位。因此,当价格高于100元时,联合需求曲线就是小穆的个别需求曲线;当价格等于100元时,小穆需求他的第30l单位,老莫需求他的第l单位,故联合需求量为302单位;此后,在低于100元的任一价格水平上,联合需求量均为两人需求量之和,即联合需求曲线才是两条个别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故联合需求曲线在价格为1OO元处有一个折点。其函数式为:
  Q=60l-3P,当且仅当P&(100,200)
  Q=l002-7P,当且仅当P&(0,lOO)
  但是,个别需求曲线是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单调向下倾斜的,而每单位需求的纵坐标均为其保留价格,故单调下降意味着每单位的保留价格都不同,并且保留价格随着累计需求量的增加而依次递减。比如,假设小穆对第1-5单位的保留价格分别为200元、199.8元、199.5元、199.3元、198.8元,但价格以l元为单位离散地变化,因而,当价格为200元时,小穆共需求1单位;当价格降至199元时,他需求第1-4单位,而第5单位不被需求,故对应于 199元的市场价格,其需求量为4单位。
  联合需求曲线也保留了此特征DD对每单位的保留价格都是对两条个别需求曲线的保留价格择优(即最高者)录取而来的。比如,联合需求曲线上第1单位的保留价格是出价最高者小穆的200元,而老莫对第1单位的保留价格100元没有被录取。但对于第 299-309单位,小穆与老莫的保留价格排列如表2(表中带括号的保留价格表明没有被录取),这时无论老莫为其第1单位的保留价格有多低,也有机会被择优录取在联合需求曲线上。
  可见。联合需求曲线具有如下特征:对于同样的消费单位,需求更强的青少年游客的保留价格必定高于需求更弱的中老年游客的保留价格,但是青少年游客对于较大消费量的保留价格却可能低于中老年游客的较小消费量的保留价格,保留价格是&每人每单位一价&的,即每个人对每单位的保留价格都可能不同,这正是实行价格歧视的基础DD一级价格歧视就是就每人的每单位索要其保留价格;二级价格歧视就是将所有客户的个别需求曲线视为完全相同的,在不同的累计消费量段上索要不同的价格,即对&单位&实行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就是对不同的人索要不同的价格,即对&人&实行歧视。
  2.联合需求曲线的性质(一)DD可被拆分为高端客户与低端客户的需求曲线
  我们是将两条个别需求曲线加总而得到联合需求曲线的,而实行价格歧视则需要其逆过程DD将联合需求曲线拆分为不同类型顾客的个别需求曲线。我们将某商品如&斯尼迪&的线性的联合需求曲线分为中点以上直至纵轴截点的&高端&与中点以下直至横轴截点的&低端&这两部分,并且依旧假定&斯尼迪&只有小穆与老莫这两名顾客。由于小穆的需求强于老莫,这体现在对于同样的第N单位消费,小穆的保留价格高于老莫,故在联合需求曲线上接近于纵轴截点的&高端中的高端&需求全被小穆所占据着DD这是小穆的&强弩之初&的需求,而不可能找到老莫的需求,虽然老莫的前几单位的需求也可能偶然地出现在高端的中低部DD这是老莫的 &弱弩之初&的需求,但高端客户的代表非小穆莫属,因而我们称需求强度更大的客户为&高端客户&;相反,老莫的需求通常出现在低端,虽然在低端也有小穆的累计消费量较大的需求DD这是小穆的&强弩之末&的需求,但低端客户的代表非老莫莫属,因而我们称需求强度更小的客户为&低端客户&。如图6所示,右幅中 &斯尼迪&的联合需求曲线又被拆分为左幅中的高端客户的需求曲线与中幅中的低端客户的需求曲线了。
  3.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三级价格歧视
  如图6所示,联合需求曲线是将两个子市场的需求曲线DH,DL水平加总而来的,联合边际收益曲线MRT也是将两个子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MRH,MRL水平加总而来的,这意味着联合边际收益曲线在与联合需求曲线同样的价格水平处有一个折点。利润最大化的单一垄断价格与产量PT,QT在边际成本曲线与联合边际收益曲线MRT的交点处达到,这就是图1的情形DD虽然在此单一价格PT下已达到了生产者剩余最大化,但厂商仍可以通过实行价格歧视而进一步提高生产者剩余,即对于高端客户定高价PH对低端客户定低价PL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具体说来,三级价格歧视的原理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可比性价格水平上,联合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与两个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间必定有如下关系,这一点从表1的数据中就可略见一斑:
  其中:PIMSXHDD低端客户需求第1单位时所能接受
  的价格,即其需求量为正的最高价格。
  因此,在单一垄断价格PT下高端客户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联合需求曲线此时的弹性,低端客户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联合需求曲线此时的弹性,因而如果将市场区分开来,则对高端客户提价会增加总收益,对低端客户降价会增加总收益,如果使总成本、总产量保持不变,则实行这样的三级价格歧视就必定会增加生产者剩余。而对高端客户提价势必使其需求量低于单一价格下的,而对低端客户降价势必使其需求量高于单一价格下的,但总供给量不变,故三级价格歧视无非是将总产量在两个市场间重新分配,以增加生产者剩余而已。
  两个子市场上利润最大化的PH、PL_及产量是这样被确定的:在右幅中可以确定联合需求曲线的利润最大化单一定价下的边际成本MC(QT),价格歧视无非是将QT的产量在两个被区分的子市场上重新分配,故无论如何分配,两个子市场都面临着共同的边际成本MC(QT),因此在左幅与中幅中两个子市场上面临着为常数的同样的边际成本MC(QT)。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分别寻找两个子市场上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这就是左、中幅图中的(PH,QH,(PL,QL)。由于联合需求的边际成本曲线也相当于两个子市场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水平加总,故在MC(QT)下必定有:
  QH+QL=QT
  4.联合需求曲线的性质(二)DD可被拆分为高端需求与低端需求曲线
  假设&斯尼迪&的客户都有着如小穆那样的完全相同的需求曲线,此时虽然失去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基础,但可以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因为在考虑了前期累计消费量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后,可将个别需求曲线裂变为需求强弱不同的不同消费量段的需求曲线。
  如图6所示,假设&斯尼迪&的经营者将小穆的个别需求曲线裂变为两个消费量段的需求曲线。因为在小穆的需求曲线上,他对最初若干单位的保留价格势必高居于接近纵截点的高端部位,这是其&强弩之初&的需求,故我们将需求曲线中点以上的消费单位称为&高端需求&;当消费量超过一定点后保留价格也随之下降,位于需求曲线中点以下的消费单位的保留价格是较低的,我们将其称为&低端需求&。图6中的联合需求曲线就是小穆的个别需求曲线,将它拆分为高端需求与低端需求这样两个子市场的需求曲线,由命题3可知它们的形状正如图6的左、中幅所示。
  5.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二级价格歧视
  拆分了之后,如何在两个子市场上分配产量、设定利润最大化的二级价格歧视,就与上述的三级价格歧视类似了,即在右幅中找到单一垄断价格下利润最大化的边际成本与总产量,然后按此边际成本分别在两个子市场上找到与之相等的边际收益所对应的需求量与价格即可。
  责任编校:封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价格法频道
(人)|(个)|(条)
价格法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按地区找价格法律师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价格法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平的需求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