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是有什么决定的

一起帮孩子回家_网易为何重提混合所有制
&&&&来源:&&&&
&&&&&&字号
十余年后,重提混合所有制经济思路,有什么新的内涵?2.0版的混合所有制能否取得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提出了“三个允许”:一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三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客观地说,社会各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陌生。在中国转型改革的35年中,20多年的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确定的思路就是混合所有制,是股份制改革。为何在正式提出并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余年后,在这个有着多年探索经验的改革领域上,中央再次强调混合所有制,而且把它提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意味着什么?这有什么新的内涵?
并不陌生的混合所有制
在产权保护力度不统一的情况下,发展混合所有制很可能变成国有资本的“独角戏”:即便垄断行业放开,民营资本也未必敢进去
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个热门词,经历当时改革的社会公众对此并不陌生。中国改革的起点与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改革庞大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了20余年的探索后,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的路子。
1.国企改革难题逼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走出困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为此,1997年,十五届一中全会将国企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在三年内在大多数国企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使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这个历程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经营承包制等改革方法后,国有企业改革找到的一条稳定的改革路子。
2.混合所有制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双壮大的效果。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既可以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可以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基于市场的基本规律,不同所有制组成资本的联合体,开展经营活动。客观地说,这种方式,实现了两个效应:一是实现了国有资本扩大效应,使国有资本能够控制和影响更大的资本量,实际上逐步形成资本平台;二是形成了渐进改革的效应,使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中逐步转型成为有竞争力的实体。两个效应的释放,使国有企业和非公经济实现了“共赢”。一方面,国有资本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实现了保值增值,数据显示,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资产总额从19.78万亿元增长到85.37万亿元。截至2013年11月,国有企业资产累计约90.6万亿元,是2003年的4.58倍。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42.38万亿元,年均增长16.6%;净利润从3202.3亿元增长到1.61万亿元;上缴税金从8361.6亿元增长到3.35万亿元。
另一方面,非公经济也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有经济资产总额占56%,外资经济占21%,国有经济占23%。据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显示,2012年私营企业达1085.72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9.4%,注册资金占全国实有企业总量的37.68%,个体工商户首次突破4000万户口;在利润方面,非公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82万亿,最近5年的平均增速达21.6%;在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比超过60%;在税收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对税收的贡献超过了50%;GDP所占的比重超过了60%;就业贡献超过80%。
混合所有制的制度稳定性
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但这个发展需要稳定的制度预期。过去10余年的改革探索中,对国有资本定位、社会资本产权保护等问题还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预期受到明显影响,使得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制度掣肘。
1.国有资本的定位与混合所有制。强调国有资本减亏增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过去10年在这方面有了明显改观,国有企业每年都有巨额净利润。然而,国有资本的核心定位是什么?是不是只要有利润就可以进入?换言之,混合所有制鼓励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资本联合,是否意味着国有企业可以进入到所有的行业?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过快膨胀的态势仍然很明显,并且这种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推进的。数据显示,年,国有资本在房地产业的扩张最快,年均增长33.5%;2009年,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超过70%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而央企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到2011年仅占全国已建成保障性住房面积的13%?15%。这一格局客观上形成了“国进民退”的担忧,这种担忧又转化为对制度预期的担忧。因此,国有资本定位不解决,有利必争,混合所有制难以突破。
2.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保护力度与混合所有制。人们潜意识认为,国有资本的产权是得到充分保障的,而且这个产权是有国家信用为后盾的;而社会资本很难得到这个后盾。这使得混合所有制中产权保护的强度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企业家刘永好提到一个例子有效地佐证了这一点:“2012年仅有几家民企能和新希望集团一样评上AA+,更多的民营企业只能评AA或者A或者更低的评级。而国有企业,特别是有些央企,不少都能评上AAA。其根源就在于评级机构本身就觉得,央企出了问题最后国家买单,所以评级要高一些”。在评级上尚且有这种潜意识的区别,在产权保护上区别可能就更大了。
由于多种原因,非公经济的产权保护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企业家财产权及人身自由被公权力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庆在某个时期利用公权力对民营企业家的产权实施侵犯,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恐怕不能不引起社会资本的担心。这种担忧在现实中就转化为社会资本的外流。有调查显示,中国身价上千万人民币的富豪年平均消费减少15%,富豪移民比例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64%。其中,已有1/3身家超亿元的富豪移民国外。而招商银行调查研究也表明,超过 30%的高净值人士、超过 50%的超高净值人士持有境外投资。在产权保护力度不统一的情况下,发展混合所有制很可能变成国有资本的“独角戏”:即便垄断行业放开,但民营资本也未必敢进去。
3.现代企业制度与混合所有制发展。所谓混合所有制是不但股权要混合,收益要混合,治理结构也要混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经营管理。客观地说,尽管现在一些垄断行业放开了一些项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但在形成混合所有制时能否真正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能否真正按市场规划来办?能否真正摆脱来自政府的直接干预?虽然民营企业进去了,但大股东仍是国企,而国资委仍然有权要求企业怎么做。再例如,现代企业中,员工持股、MBO制度安排是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有效形式。但某些人借助片面的理解,把员工持股以及MBO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利用社会不满情绪无限上纲,使得MBO叫停10年。当然,混合所有制发展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MBO也不是尽善尽美,确实出现了由于不公开透明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但这类迎合民粹的观点,不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不就混合所有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建议性的意见,而是把MBO等一概否认,不仅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受到重创,而且使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放缓。其根源,就在于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制度还不稳健。
正是因为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潜力仍未释放出来,也使得经济增长动力受到明显影响。这就是三中全会重提混合所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所谓混合所有制就是,不但股权要混合,收益要混合,治理结构也要混合。
走向制度化的混合所有制
三中全会在部署混合所有制时,在提出“三个允许”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国有资本定位和公益性。这是在过去10余年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经济生活的现实突破矛盾做出的进一步改革谋划。也就是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焦点,不在于简单的股权结合,而在于明确定位、改革监管、公平竞争。
明确国有资本作为公益性载体的性质。国有资本作为全民共有的资本,本质的特征是公益属性。全民共同出资设立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其与自己争利,而是为了社会共同的目标。因此,回归公益性,国有资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在竞争性领域,也要反映国有资本的公益性,即要强调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的公共性。由此,这次超出社会预期的是,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国有资本重点配置在公益性领域,配置在与国家战略目标直接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国有资本的经营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被明确定为30%,并且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超出了10余年前单纯的国企减亏的层次。
过去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围绕国有企业这个主角转;而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角,开始转变为社会资本
2.逐步从管国有企业为主向管国有资本为主转变。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事实上,既管资产,又管人、管事,常常会忽视国有资本定位这样的大局问题。同时,又很难走出“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历史困局。应当看到,以管资本为主简化国有资本管理,一方面可以着眼于宏观管理,集中精力履行好国家出资人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在改变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多头管理上取得重要进展,增加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三中全会也提出,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就为国有企业改革明确了最终目标:从国有企业走向国有资本。以后可能国有企业的形式不会存在,而是以国有资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国家意志通过国有资本得到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国有企业走向国有资本,远比过去从国营企业走向国有企业更重要。
3.完善产权保护,释放社会资本活力。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公经济更具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等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需要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未来5?10年,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围绕国有企业这个主角转;而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角,开始转变为社会资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如果说过去10年混合所有制1.0版已经发挥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在面临良好改革氛围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精心设计,稳妥推进,完全可以在混合所有制2.0版上取得突破,明确和保障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也有效释放社会资本的活力,形成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提混合所有制的意义所在。
(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第4期)
(责编:赵发伦(实习生)、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出自 MBA智库百科()
混合所有制经济(a mixed sector of the economy)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也有、私营、等,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共同出资组建的。
  我国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机理。公有制经济和在经营决策、和融资等方面存在机制上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扭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要求机制上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的内在要求。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地并存,每一种所有制对应着的一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封闭。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生产要素流动的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的壁垒。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其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还是私有制。从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在现代公司中,各利益主体通过治理结构形成一种混合的、复杂的。
  混合所有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上多种所有制并存。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一种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本节讨论的是狭义的混合所有制。
  我国目前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共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或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二)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混合所有制为盘活、促进快速增长,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从的角度看,资产要做到保值增值,必须同时抓好、和三个环节,其中,以为核心的资本管理,是最高级最有效率的环节。资本运营的过程事实上就是通过资本有目的运动和资本形态规则变化,实现的过程。大致说来,资本管理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优化存量资本,即优化存量资本在、、的合理比例和结构。
  (2)扩充增量资本,即不断追加新的资本,扩大资本规模。
  (3),即通过多种形式聚集其它资本,迅速增大资本总量。
  (4)资本分散,即把总资本分割成规模较小的资本,实行分立经营。
  (5)要素流动,即改变要素在中或生产过程外的形态,使资本在运动中增殖。
  以上五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即必须使资产从停滞状态转化为运动状态,以便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实现最优配置,而要如此,资产就必须顺利流通,必须市场化。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基本上是以为载体实行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当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活力并连续亏损时,国有资产也只能被动地处于一种呆滞的存量状态,进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打破就等于国有企业的旧观念,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运作国有资产。事实上,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外,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都可以不办过去那种由政府一家独资的国有企业,而只把国有资产看成是独立的,着眼于其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因此,可行的办法是以为纽带,以财产混合所有制为基础,通过与的嫁接,造就一个个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不同共存的。并以此为载体,实现国有资产跨空间流动,形成一大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不同所有制的大型,使国有资产在国内和国际的和中直接增值。与此同时,如果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控制主体是国家,那么,国有经济便可以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方式,以少量的国有资产操作大量的,控制其他经济形式不偏离于整体社会经济目标,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混合所有制为实现创造了产权条件。
  我国改革从一开始就把政企分开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然而时至今日,收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在原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运行的产权基础是单一的国有制,政府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政府作为企业的老板,不可能不关心自己所投资本的回报,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与之制衡的情况下,政府要插手和干预企业的和,也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企业靠在政府身上也有诸多便利,如企业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政府一出面,就能顺顺当当地得到妥善处理,企业亏损,也不用自己承担责任,反正有政府帮助筹集贷款和救济职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乐于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吃安逸饭。因此,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都未必真心实意愿意政企分开。如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只有一条出路,即必须构建能够实现的产权基础,在国有经济内部,引入其他形式的所有权,使原国有企业的,造就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约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将打破国有所有权铁板一块的格局,企业不再是单一国有经济的利益载体,而是各种不同经济利益的代表,不同之间相互制衡,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相互协商,政府作为股权持有人之一,已不可能任意支配和左右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和分配决策,这样,企业一方面不再受政府的操纵,另一方面也不能再依赖于政府,政企分开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变成现实。
  再次,混合所有制为资金大规模聚合运作以及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国企业对全球市场的争夺愈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规模和实力的较量,依靠资本的联合和集中来提高已成为世界潮流,仅1996年,跨国、就达5540起。230家世界进入了中国市场,有的已占据了行业主导权,并吞没了我国不少的国货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瓜分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下决心铸造我国企业的“航空母舰”,以与外国工业巨头相抗衡,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地区、行业、部门乃至所有制的限制,把全社会分散的资金按的原则聚合运作,并实现所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由于全社会生产要素的可动员规模,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所有制形式,即所有权的聚合机制和配置机制。不同的聚合和配置机制有不同的生产要素,而生产要素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其利用效率也不相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由于不能使不同性质的所有权相互兼容,因此其吸收和调动的能力便受到种种限制。只有混合所有制,才能做到使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经济要素自由组合、任意配置,并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达致最优。在迅速把社会闲散资金吸聚为大规模资本的能力方面,混合所有制具有其它单一所有制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还造就了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机制,使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遵循原则,在动态中不断得以优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步发展。
  最后,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顺利转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活力的最根本原因,是企业既无外在,又对内不负盈亏责任,产权不清,权责不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只有改变现有的,按的要求,将其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单一的国有制下,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归国家,资本的各种权利和职能都由国家一个主体承担和执行,企业只是行政的,产供销由主管部门决定。这种国家、经营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人”企业,因此,该所有制形式不仅难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而且国家也不得不对企业承担,企业既不存在有效的外在,也缺乏竞争生成的内在。
  在混合所有制下,企业的资产由多个所有者投资形成。国家只是所有者之一,它虽然对所投资产有最终所有权,但不能,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不再由政府行政机关统一安排,而必须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市场需要自主决策。企业完全摆脱了各级政府的庇护与干预,而以的身份进行平等竞争,同时必须面对由股东所有权形成的不断提高的压力。在外部竞争约束和内部利益约束的双重压力下,国有企业不得不改变以往盲目争投资和贷款的做法,慎重选择投资项目,重视资本的高效使用;杜绝短期行为,提高企业积累的比例,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利用有效手段,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通过合理机制选聘卓越的经营管理人员等等。这样,企业便由部门导向转变为,由政府机关的附属物转变为自动适应市场的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实体。
  一、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其突出特征是财产占有形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也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属于国有经济,有的属于,只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组成的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如果是或组建的股份制,没有公有制经济的参与,它就是私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更不具有公有制性质。
  二、任何不同所有制经济联合生产或经营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结合起来的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其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从所有制的构成来看,其主要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和外资或私营企业联合组成的,以及公有制经济吸引个人投资组成的企业。显然,不能把任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联合都说成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包括、中的境外资本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既有外资又有中资,只有当其中的中资部分为公有制经济时,它们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和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但不能从现在把股份制这种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推论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全公有制性质。与公有制性质不同,公有制是指由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是从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所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公有资产的或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他经济成分则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五、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混合存在的一种经济,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联合投资,也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它们的联合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因而,不能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不能认为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不能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全部是私有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而提出来的。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除涉及国家安全、、有重大经及高新技术和的重大骨干企业,其他的都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现在为止,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占总体经济的40%强,再过8年左右,这个比例将达到80%.这对明晰产权关系,深化,提高认识,完善我国的基本,无疑都是很必要的。
  1.审查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否明晰。主要包括:企业设立的合法性、合规性,即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设立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手续是否合法;企业资本金构成的真实性,即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集体、外商或是否全部及时到位、有无抽逃资本的行为发生;对于原有国有企业改组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在改组过程中是否对原有企业的资产进行了认真清查和,是否对其债权、债务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是否已调整了原有企业的和国有资本、并确定国有股权的价值,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
  2.加强对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当前,会计信息资料不真实,弄虚作假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助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而且失真的会计信息资料对各项的制定和起到误导作用,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由于受和人们对企业审计认识的制约,过去的审计往往局限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入,必须在审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还要加强效益性的。通过企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审查企业权益分配是否正当。主要包括:的形成是否正确,重点检查提取是否按规定执行,使用时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是否正当,分配方案是否经过董事会的讨论批准,国家股与个人股是否“”,有无在环节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1.的多元性。混合所有制经济最大的特点“混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由多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投资主体,通过外向引进、横联合、纵向招股等途径,从而实现各种经济形式的联合。以多种经济成分作基础,通过多种联合途径,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混合经济具体形式。从目前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审计的对象具多元性。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存在同投资主体,对信息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审计规划和内容的全面化。不仅要对国有资产加强审计监督,进而保值增值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水平;且要对、进行鉴定,满足不同投资体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要求,体现投资者的共同意志。同时,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既公既私”的双重性质,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有关审计法律法规,对其审计内容加以规范。
  3.审计结果的公开性。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审计结果的处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审计,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即一定限度的公开性。这是因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各类投资人为了保护自己权益,了解和监督企业管理层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都有对企业进行审计和监督的权力要求,只有信息一定限度地公开,才能满足各类投资人的权利要求。
  4.较高。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各投资主体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都要对审计监督提出要求。审计无论从内容到程序、结论等方面都将遇到强烈挑战,审计风险和增大。同时,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单位(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各种形式的政策地位和实际运作方式不一样,审计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的素质、作风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增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1.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审计法律法规。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审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法律依据不足。如怎样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监督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如何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监测企业管好用好各项资本的指标体系;如何按、的要求,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等都需要从法规制度上予以完善。
  2.与有机结合。在对混合所有制中,要防止“大包大揽”或者“放任不管”的倾向,要充分发挥的作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实行多种有效的。我们认为现阶段国家审计与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审计监督的职责应界定如下:民间审计对所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即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资产、负债情况、风险防范能力、清偿能力及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公开揭示;国家审计对国有资产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根据监管需要进行审计,如国家控股的企业在变更、、合资或联营、、确定红利分配方案、评价董事会经济责任以及主要负责人离任或任期经济责任方面进行审计。
  3.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和上市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应着重于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促进企业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和有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超越传统内部审计强调和偏重的监督职能,逐步接轨于现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鉴定和服务职能。传统的财务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评价及报告。而现代内部审计则应该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以审计为中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当好决策层的参谋,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服务。
  4.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督导。由于受审计力量的限制,对的审计大部分将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来完成,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国家和公司的利益。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质量进行抽查,并对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的整体效能,促进公司制改革和运作的顺利进行。
  5.。要降低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审计中的风险,必须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根据混合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和各种形式内部经营项目多、范围广的特点,应适时调整和重组具有各项审计业务技能的“混合”业务机构,以不断提高审计和效率,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有效监督。
杨明宜.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何正确认识它的功能和作用?
杜良云.澄清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糊认识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审计和监督.首席财务官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6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1页& 12页& 5页& 3页& 2页& 3页& 2页& 2页& 2页& 7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1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混合所有制经济"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