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投资银行世界的真实现状是怎样的

权威专业的公司法法律频道
您的位置:>
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
  核心内容:(Ivestment Banking)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从事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发展成为从事、、、基金管理、、理财顾问、等一揽子资本业务的金融机构。在本文中,法律快车的小编将为您介绍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包括发展历程、面临困境以及发展方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投资银行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资本市场,当然更谈不上投资银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开放,产生了一批以为主要形式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也可经营证券业务1997年以后,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及管理的体制逐步形成,银行、保险、业务与证券业务脱钩,因此诞生一批金融集团附属的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前列,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7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6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92%与此同时,我国及企业债券规模达到7251亿元,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为11688亿元,占GDP的比率为8.6%,最高时曾达到18%1993年至200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率年均69%,而同期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占GDP的比率为年均8.3%可见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没有有效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尽管受到分业经营体制的约束,国内各商业银行并没有放弃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努力。中国建设银行1994年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合资,创办了中国境内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机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银行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全资附属区域性投资银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如招商银行也在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目前,金融监管当局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如2001年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二、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应该说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然而现实表现却强差人意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股票市场,如沪市上证指数从2001年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时的2245.44点跌到目前的1300点以下,跌幅高达45%,者财富大幅缩水随之而来的是投资银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一些证券公司在持续低迷的行情中倒下,更多的是处在苦苦挣扎中,整个投资银行业举步维艰造成投资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长脱节,并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看后心情如何:
相关文章阅读相关咨询推荐咨询专业律师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扫一扫,关注法律快车微信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如果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统计也可以用来粉饰业绩。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不过,无论如何粉饰,都经不起推敲。一旦不真实,是可以被发现的,因为数据之间存在彼此的勾稽关系。  鉴于最近大家对中国经济是否见底争议颇大,笔者不妨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剖析来揭示GDP背后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2015年GDP增速只有5%吗  不少很资深的国内经济学家,也对GDP数据产生怀疑,认为去年6.9%的GDP增速是虚假的。海外的舆论更是对中国的GDP提出质疑,或许是因为2015年进口额下降了13.2%,表明内需大幅下降。  不过,GDP所覆盖的经济指标实在太广了,不能仅就一两项指标来“略见一斑”。但统计部门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大家总不相信统计数据。不过,本人认为,仅就GDP这一个数据而言还是比较接近现实的。  仍以中国进口贸易为例,之所以进口额大幅下降,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有关。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故进口的多以大宗商品为主,如铁矿石、等,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在2015年下降幅度甚至超过20%,即便进口量没有下降,价格因素也会导致进口额的大幅下降。  目前,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市场份额:水泥、猪肉、镍、煤炭、钢铁、铝、铜、铅都超过40%,因此,如果只统计第一、第二产业的GDP,则中国的GDP也明显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老大。  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实际是在第三产业,中国第三产业的占比在2015年首次超过50%,但美国却要占到80%左右。  因此,大家在评估中国GDP增速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实体经济的状况,如企业的盈利状况,包括经济学家们也是如此。这也不奇怪,术业有专攻,经济学家们不太研究众多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  如果只统计第一、第二产业GDP之和的增速,按我的估算,中国2015年的GDP增速为5.6%,确实与大家的判断比较接近。  但大家的习惯总是不全面去看数据,如2015年M2的增速是13.3%,比2014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但GDP增速却比2014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没有人质疑M2的真实性吧,M2也多多少少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国的M2是美国的两倍,但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的60%,明显不相称。如果在M2如此庞大的基础上,经济规模还要缩减,那么,大家是否又要质疑GDP被低估了呢?  的确,金融不创造“价值”,但创造GDP。2015年金融业的GDP增速达到15.9%,这主要是靠股市活跃的交易所做的贡献,当然,如果没有银行业予以资金的支持,信托、保险业的积极参与,证券业自身也不可能有那么大能量。  2015年A股的交易金额竟然要占全球股市交易金额三分之一以上,使得第三产业的GDP增速达到8.3%。如果刨去股市对GDP的贡献,那么,去年名义GDP增速估计要破6了。  小结一下:中国目前及今后的经济亮点是在服务业,但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制造业。政府为了稳增长,所投放的巨额货币,脱实向虚,或多或少地创造一定的GDP增量。  实际上,大家更应该关注稳增长的负面效应,而不是质疑GDP的真实性——都已经花那么大代价去稳增长了。  投资驱动:这驾马车效率最低  中国的GDP与全球其他国家GDP在构成上的最大差异,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总额)的占比过高,即中国GDP增速对投资的依赖度太高。  世界银行数据库揭示,中国这四年间,资本形成(也就是通俗讲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7%、47%、48%、46%。与中国该指标相同或超过中国的,只有四个国家:赤道几内亚、阿尔及利亚、莫桑比克和不丹。  2014年的资本形成额占GDP比重的数据中,美国19%、德国19%,日本21%,韩国29%、中国香港24%、俄罗斯20%、印度32%、巴西20%。可见中国的投资占比基本超过发达国家的一倍,同时,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中国的这一占比几乎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全球2013年的数据为22.2%)。2015年中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占比降至44%,仍然很高。  假如投资的高增长可以带来企业盈利的相应增长,或者不至于让企业和社会的债务率快速上升,这样的投资是无可指责的。  但中国自2001年至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22%,同期GDP的年均增速在9%左右。近5-6年来债务的增长一直维持在两位数,尤其是去年国有企业的债务增长超过18%。  投资效率之所以低下,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政府主导投资,各地开展GDP增长锦标赛,大兴土木,全国城市面积的扩大规模远超人口流入的规模。投资往往不是市场导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很难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是区域发展战略上,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三大战略,这三大板块的投资增速大大超过东部地区,但与人口流向相背离,生产要素之间的错配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即投资占比高的地区,GDP占比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下图)。  如东部地区投资占比从2001年的60%降至40%,但GDP份额只是略有下降,仍在50%以上。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断上升,但对本区域的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所以,人口不断外流。  三是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投入产出比远低于民营企业,同时又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国企的债务高企,2015年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116%。  为何经营业绩差的国有企业反而能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呢?因为国企的背后有政府的信用作担保,但民营企业,尤其是轻资产的民营企业则缺乏渠道。  尽管2016年第一、二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维持反弹趋势,但预测全年增速会略低于2015年,大约在9%左右。  简单概括,投资的三大主要问题是,资金流与人口流的错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投资错位和高投资与高回报之间的逆向选择。  消费马车速度均匀:却在扭曲前行  消费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有很大相关性。回顾一下历年GDP中消费的贡献,都是很稳定的,且消费的增速的斜率也很平稳,从过去每年13-14%,降至目前的10-11%。  此外,消费升级也如期而至,表现为吃住的占比明显下降,而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支出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份对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做了调整:“本轮基期的食品烟酒权数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旧口径食品权数下降3.2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权数下降1.1个百分点;居住权数上升2.2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权数上升1.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权数上升1.3个百分点。”  按照新的权重规则推算,2016年肉禽类价格权重从2015年的6.4%调整到2016年的4.35%,其中猪肉价格权重从上一年的3%调低到2.34%。这样,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就有所缓解。  尽管大家对于通胀预期强烈,但本人判断这轮物价上涨的幅度有限,即不会超过2010-11年CPI涨幅。在全球经济疲弱的背景下,全年估计还是很难突破3%。所谓滞胀之说,本人认为可能性不大。  消费这驾马车在中国GDP中的比重一直波动不大,中国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在90年代时曾经占到65%,之后大幅回落,如今也不过回升到50%,比发达国家要落后很多,如美国、日本都在80%以上。  即便与新兴国家比,也明显落后,如印度也要占到70%。同时,消费存在一定的扭曲现象,这与中国居民的收入结构有很大关系。  中国已经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但中国还是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我曾经就国人到日本旅游购买马桶盖现象做过细致分析,发现智能马桶中国潜在消费者的数量大约为2500万户家庭,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能够使用坐便器的人口超过6亿,也就是说,超过6亿的人口是买不起马桶的。  因此,与其强调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不如更应关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  有效需求不足的背后是中国中产阶层占比很小,即中国的贫富差距悬殊,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上可以发现,尽管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  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最高收入10%家庭与最低收入10%家庭的收入差距,在最近5年内是扩大的。  中国在2015年的出境游人次大约是1.2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去港澳,且不过夜。按本人估算,2014年除去港澳出境人次后,出境且过夜的人次大约在5000万左右,如果再剔除多次出国因素,出国旅游的人口也就4000万左右,占总人口2.9%。  因此,中国的富人和中产的数量,估计最多也就7000万左右,占总人口数量5%左右。  对于中国人出国旅游的平均消费额全球最高的现象,我认为倒恰恰是中产阶层占比较少、收入水平不高的体现。因为出国消费的大部分钱都用在购物上了,而购物的目的是为了逃避高关税,把旅游的钱“赚回来”。  这与90年代国内旅游的游客拿着大包小包返回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消费这驾马车是有点扭曲的,扭曲的背后是居民收入结构分布的畸形。  不过,2012年以来,我一直认为居民的消费规模是被低估的,主要被低估的部分是支出法下的服务性消费。  如存在无法统计或经营者为避税而少报现象,这些服务消费可能发生在某些餐饮、娱乐休闲、保健、家政服务等服务业的子行业中。  按本人的估算,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低估了两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是我不认可GDP数据虚高的原因。从GDP的构成看,资本形成倒是可能被高估的,但消费则被低估。  从区域看,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广东,消费是被低估的;而在国企占比较高或落后的地区,投资往往被高估。  出口全球份额第一:但这驾马车在拖后腿  2015年出口增速为-1.8%,是2009年以后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而在2015年的两会上,商务部部长预测当年出口增速为6%。反差如此之大,只能说明全球经济很低迷,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出口优势在削弱。今年2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下降超过20%,为09年次贷危机之后的最低点。  尽管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出现了负增长,但出口额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却继续上升,超过13%,原因是其他国家出口降幅更大。但中国作为出口第一大国,与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些出口大国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货物出口中的加工贸易占比过高。  2015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之比是6:4,尽管加工贸易的占比过去曾达到50%左右,近年来已经有所下降,但如此之高的占比,还是反映出中国的仍然不是外贸强国,而只是高度依赖于为发达国家提供产品加工、组装服务的外贸大国而已。  中国未来的出口的前景不容乐观,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具有刚性,这已经导致国内的部分制造业向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二是未来人民币贬值幅度或有限,出口的汇率优势难以形成。中国自2014年以来出口增速就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不再升值,但由于其他货币的贬值,导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仍是上升的。今后为了应对资本外流的压力,估计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很有限,形成不了汇率优势。  三是美国、德国的再工业化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课题组研究员鞠恩民称,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仅高于东南亚、南亚、东欧,并且达到了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0%以上.  其中珠三角、长三角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5%,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正面临压力,年,中国的年均工资增长率一直处于10%-20%区间。  中国制造业中的某些成本如电力成本、物流成本等都很高;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西方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随着()的广泛使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如德国推出了工业4.0,法国也准备效仿德国进行再工业化;德国2月份的出口额就出现了大幅回升。  因此,中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全方位的,既来自发达国家,又来自发展中国家;既有成本压力,又有技术瓶颈。  估计2016年的出口增速仍然为负,大约在-2%到-4%之间。  通过对三驾马车的分析,我们很难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尽管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资和盈利数据出现一定的好转,但这似乎只是短暂的反弹,2015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超宽松和积极,总该有所反应吧。  某些光鲜数据的背后,存在太多的缺陷和矛盾。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重化工业化也已经步入后期,但竞争力依然不强。投资主要体现为大兴土木,在设备投资和研发投资等方面的占比太低。  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出口优势,终究会转化为出口劣势。消费原本应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一匹马,但一味追求高增长高投资,降低了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改革滞后导致收入结构的扭曲,让消费对GDP的贡献处于较低的水平。  如果说,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不那么合乎逻辑,经济下行也会出现牛市;如果说,足球的输赢还有运气的成分,踢得不好还能出线的话,那么,经济发展却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很难有侥幸摆脱困局的机会。  如出国人群的平均消费额全球第一,改变不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现状;外贸出口份额的全球第一,改变不了2016年出口继续负增长的趋势;GDP增速的全球领先,是建立在全社会债务水平增速更快的基础之上。  什么样的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特征;设立什么样的目标,就会为了实现该目标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改革不推进,结果就不会出人意料。  中国GDP统计:北方多报高报,南方瞒报少报   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是可信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GDP就一直是一个所有中国人关心的“中心词”。在不少地方官员的思维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就是“以数据(特别是GDP)增长为中心”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关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误差问题,国内事实上在更早的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过。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统计部门也都十分清楚统计数据的水分问题,并很早就公开承认了这一点。  为此,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统计局专门建立了一套独立收集省级经济数据的系统,以期不再依赖地方统计部门上报的数据。由于不存在考核压力,国家层面的数据掺水和造假的动力要比地方政府低得多。正因为这样,国内外经济学界在从事学术研究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除非实在没有办法,一般不会采用中国地方政府公布的数据。  有关中国统计数据的失真问题,学者们也曾做过十分细致的研究,并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  第一,一般情况修下,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国北方经济落后省份通常倾向于高报多报GDP增长率,而南方经济发达省份则倾向于低报瞒报,总体上确有夸大和水分。1998年全国各省上报到国家统计局的GDP增长率中,没有一个低于8%的,(当年“两会”上确定的政府经济目标是GDP增长8%)加总后的全国GDP增长率应该是9.9%,但国家统计局最后公布的增长率只有7.8%——这2.1个百分点就是压缩掉的水分。  第二,中国现有的统计数据对于增量有高估的倾向,而对于存量有低估的倾向。2005年底,统计专家在经过谨慎的核查之后对中国的GDP总量做了一次大规模调整。他们发现,之前的统计漏计了2850亿美元的经济存量,这个数值大约相当于当时欧洲的奥地利或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总量,也相当于当时印度经济规模的40%。  第三,中国的统计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主要出在技术方面。统计质量差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中国还有额外的困难,就是处于转轨时期,统计方法也正在从前苏联系统向国际通行系统转轨。但尽管如此,在所有的转轨国家中,中国的统计质量几乎是最好的。  综合起来看,至少在国家层面,中国现有的统计数据是基本可信的。  未来考核体系更复杂、模糊、多变  不过,最近几年情况又在发生很大变化。  在2014年春的一项研究中,美银-美林经济学家发现,此前一两年里,中国地方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之间的差距较以往正在大幅缩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经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幅的加权平均数为8%,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增幅为7.4%,两者之间的差距仅为0.6个百分点,可能是20多年来最低的。仅仅在2013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增幅实际为7.7%,但各省份的加权平均数高达9.5%。  在许多人看来,这种数据方面的显著变化说明了十八大以后上任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倡导的摆脱“GDP崇拜”、追求更为均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的“新政绩观”的理念已经开始显现功效。  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道理。过去3年多来,中国高层一直在试图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各界淡化中国的具体增长目标,弱化对增长速度的过度关注。在中国目前高度集权的政治和行政体制下,一旦评价干部的标准、决定他们升迁的指挥棒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就会立刻随之改变。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地官员眼下越来越多地大谈环境治理、不良债务和食品安全等()日益关心的热点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中央领导日益关心的缘故。  还有一种近乎阴谋论的观点认为,在统计体系不能独立于政府权力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观的前提下,当前地方政府不再追求“数据政绩”,甚至有可能有意识压低数据,亦或许是试图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隐晦方式向中央政府施压,呼吁出台更多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提振经济。就各级地方官员而言,这种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无论对他们的政治前途还是个人利益都是有巨大好处的。说到底,这也正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如此艰难的根源之一——要扭转一种根深蒂固且自我加强的路径依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种揣测是否有合理性,还有待于观察。但不管怎么说,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应该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民众的政治参与度不可能显著提高的基本限制条件之下,经济结构调整既有赖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也意味着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重大调整。  许多地方官员眼下应该已经意识到,未来自己需要应付的是一个更加复杂、模糊和多变的考核体系。而要让这种转变更有助于中央政府实现自己希望的目标,则要求后者大大提高准确把握基层民意的能力。
责任编辑:zwx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投资银行行业概况
第一章 投资银行行业概况   投资银行仍然是一个极其神秘的金融中介机构。尽管谈论的人很多,但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种机构的业务范围、功能以及它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查里斯·R·吉斯特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含义   1.投资银行的定义   投资银行一词英文为"Investment banking",但"Investment banking"至少有四层含义:其一,机构层次,是指作为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金融企业;其二,行业层次,指投资银行的整个行业;其三,业务层次,指投资银行所经营的业务;其四,学科层次,是关于投资银行的理论和实务的学科。当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投资银行一词的理解存在混乱,很大程度上源于没有清楚地辨别这四个层次。笔者认为,由于这个英文词组的四层含义都有相应的中文单词,所以应该对上述四层含义作出明确区分,即分别用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投资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学来表示这四种含义,而不能简单地用投资银行一个词来表示。   那么到底什么是投资银行呢?简单来说,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但读者很容易发现这其实是个无意义的循环定义,但是它至少给了我们这么一种启示,即如果我们定义了投资银行业务,也就定义了投资银行。一般来说,投资银行业务由广到窄可以有四个定义 :第一,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的金融市场业务;第二,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第三,投资银行业务只限于证券承销、交易业务和兼并收购业务;第四,投资银行业务仅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第二个定义,即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由此,投资银行可以定义为: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根据这个定义可知,并不是所有经营资本市场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的企业都是投资银行,只有哪些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业务的企业才是投资银行。另外,并不是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企业才是投资银行,只要主营业务是资本市场业务--无论是一项还是二项--的企业就是投资银行。   当然,这个定义是动态的,因为随着资本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投资银行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正如著名的投资银行家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n)所言:"投资银行业务是一个有机的过程--经常在变化、发展、进化,任何书籍都无法精确而详尽。"因此,不应该对上述投资银行的定义进行机械的理解。就目前而言,资本市场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上把什么是投资银行的问题给讲清楚了,但说明如下几点还是需要:首先,可能也是为了避免混淆的缘故,英文中现在也有人用"Investment bank"来表示机构层次的投资银行,但仍有人还是按习惯用"Investment banking";其次,投资银行业务有时专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例如国内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进行的业务就是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表1.1和表1.2我们分别列出了美国和中国投资银行前十名的排行榜。
  表1.1 美国投资银行前十名排行榜   排序 公司名称 总市值(亿美元)   1 摩根·斯坦利·添惠(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1231   2 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 645   3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 Co.,Inc.) 571   4 嘉信(Charles Schwab Corp.) 526   5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194   6 帝杰(Donaldson,Lufkin & Jen.) 130   7 潘韦伯(PaineWebber Group,Inc.) 104   8 沃特豪斯(TD Waterhouse Group,Inc.) 77.6   9 贝尔·斯·第恩斯(Bear Stearns Co’s) 77.1   10 爱德华(A.G.Edwards,Inc.) 46.1   注:表中顺序是按日市值排列的。   表1.2 中国投资银行前十名排行榜   排序 公司名称 注册资本金(亿元)   1 银河证券 45   2 国泰证券 37.3   3 海通证券 33.6   4 南方证券 31.5   5 国通证券 22   6 中信证券 20.8   7 国信证券 20   8 山东证券 18   9 光发证券 16   10 大鹏证券 15   注:表中顺序是按2000年8月注册资本金排列的。   2.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比较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两类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从本质上来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然而,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过程中,投资银行的运作方式与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而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投资银行作为直接融资的中介,仅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它为筹资者寻找合适的融资机会,为投资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在一般情况下,投资银行并不介入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只是收取佣金,投资者与筹资者直接拥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例如投资者通过认购企业股票投资于企业,这时投资者就直接与企业发生了财产权利与义务关系,但投资银行并不介入其中因此这种融资方式称?直接融资方式"。
图1.2 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除了功能上的差别外,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还有其他方面的区别。我们可以用表1.3来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简要的比较。   表1.3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比较      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 本源业务 证券承销 存贷款 融资功能 直接融资,并侧重长期融资 间接融资,并侧重短期融资 活动领域 主要是资本市场 主要是货币市场 利润来源 佣金 存贷款利差 经营方针 在风险控制前提下,稳健与开拓并重 追求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的结合,坚持稳健原则 监管部门 主要是证券监督当局 主要是中央银行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行业模式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模式,投资银行业也不例外,行业模式既是该行业内在的运行机制,也是其发展变化的基础。对投资银行业来说,其行业模式由它的内在价值和思维方式两个部分构成。   1.投资银行业的内在价值   投资银行业之所以能称为金融领域的核心而且投资银行家们可以获取高额的报酬,其原因在于投资银行业的内在价值(或投资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作用)。   (1)一级市场证券承销价值   投资银行业的基本职能是把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联系起来,并为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寻找合适的金融工具,他们通过中介服务为客户公司筹集资金。因此,投资银行是超级经纪人,他们是买主和卖主之间建立交易的必要环节。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筹资过程中提供两种基本的金融服务。首先是作为承销商在一级市场发行新的证券;其次是作为交易商和经纪人在二级市场进行证券交易时做市。
  证券承销(underwriting of securities)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承销本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而且还承销各种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以及外国政府和企业的证券。投资银行在一级市场上的证券承销业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投资银行对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特别是向投资者提供信息发布和推介服务。二是公开销售,公开销售证券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代销、余额包销和全额包销三种。三是私募发行(private placement),在证券销售中,投资银行往往针对一些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定向销售证券,使发行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一级市场是资金使用者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投资银行通过发行者选择程序、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程序、定价机制、销售安排和供求均衡等方式来确保一级市场的效率。这样,投资银行在证券发行中发挥的就不只是简单的顾问或中介功能,他们还通过以上方式来保证一级市场对新发行证券的信心。
  承销辛迪加(syndication)是一级市场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它可以把新证券的承销风险分散给几家的投资银行。通常是在承销预定数量的证券前,几家投资银行达成承销协议并组建承销辛迪加,各个投资银行按照承销协议将规定份额的证券出售给各自的客户。由于证券发行的工作量和风险都很大,因此,能不能顺利地组建承销辛迪加就成为证券发行能否完成的关键一步。承销辛迪加对证券发行的一级市场起到了控制与平衡的作用,是一级市场有效运转的重要机制。   由于在一级市场发行证券时会涉及到众多的投资银行,这就为这些证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大多数投资银行都愿意在二级市场上交易那些它已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过的证券。因此,投资银行在一级市场的承销活动也将对它的二级市场业务产生影响。   (2)二级市场经纪商、自营商和做市商价值   二级市场的作用在于使已发行的证券可以自由买卖,从而为这些证券提供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对十分重要,因为它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投资能够很容易、很方便地兑换成现金,而投资者的这种信心对于降低一级市场上证券发行人的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的证券交易业务主要充当证券经纪商(brokers)、自营商(dealers)和做市商(market makers)角色。投资银行家在二级市场上扮演着经纪商的角色,其作用是为证券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完备有效的市场;他们也扮演自营商的角色,其作用是为他们交易的证券确定买卖价格;此外,他们还扮演做市者的角色,其作用是在证券的首次公开发行后,为该证券建立或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市场。这里要把经纪人和交易商区别开来,投资银行充当经纪人时只是作为买卖双方的代理人,本身并不持有任何的证券头寸,因而不会有任何的价格风险;而当投资银行充当交易商时,它手中常常持有证券存货,在价格变化时就会面临价格风险。   (3)兼并收购业务价值   兼并收购(M&A)业务已经成为了现代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内,兼并收购活动在范围、规模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同投资银行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兼并收购过程中,投资银行通过为并购双方提供所需服务来帮助双方实现各自目标,这一目标是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有效实现的。 投资银行在企业实施兼并收购中充当顾问的角色,投资银行家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提供战略方案、机会评估和选择、资产评估、并购结构设计、价格确定及收购资金的安排等,并统一协调参与收购工作的会计、法律、专业咨询人员,最终形成并购建议书,并参与谈判。   投资银行从事兼并收购业务的价值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个迅速的、流动性强的并购市场,这样就为创建公司提供了动力,为有效的公司战略策划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而商业企业流动性的提高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则是投资银行业微观经济收益的基础。   (4)其他业务价值   ①资金管理(money management)。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充当承销商和经纪人,因此在资本市场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财经验,加上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其充当资金管理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投资银行通过建立附属机构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其管理资金。在资金管理业务中,基金管理是最主要的。
  ②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从为风险投资筹集资金到设法使所投资的公司上市或将公司出售给其他企业--都可能有投资银行的参与。投资银行有两种形式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是作为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而存在,主要业务有为风险投资基金融资、负责管理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安排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无论上市还是并购);二是投资银行自己发起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直接参与风险投资业务。   ③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投资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与当地的各类股东和公共部门建立了广泛和深入的联系,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项目融资中作为中介人,把项目融资中的有关各方联系在一起,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最终为项目投资筹措融通所需的资金。   2.投资银行业的思维方式   所有的行业都有本行业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维持了这一行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时的连续性,投资银行业也不例外。投资银行业的思维方式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收益最大化、财务最优化、独立判断与尽职调查、金融创新与新产品开发、资金筹集与有效利用、以及客户服务与开发。   (1)收益最大化   收益最大化是投资银行业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在承销过程中,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投资银行为证券发行者实现最低的资金成本,为投资者取得最佳的风险-报酬比率。但是我们知道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债券发行者要求低的利率,而债券投资者则要求高的利率。因此,投资银行家必须站在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两边,为交易双方的利益考虑。这需要投资银行有高超的协调能力,为双方的利益找到一个合理的共同区域。
  收益最大化过程从本质上讲是"报酬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量化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投资银行业独有的,它其实是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在投资银行业中,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投资银行在金融交易中为客户着想的一面。   (2)财务最优化   财务最优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实现最佳的财务结构和融资机制,这就要求必须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时还必须在这两极的冲突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为了实现财务最优化的目标,投资银行必须分析客户公司的各个方面,制定财务战略并构建相应的财务结构。这里的关键是投资银行必须对客户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既包括业务方面也包括财务方面。   有一点必须区分的是,最优化不等于最大化,最好的情况并不总是最多的情况。例如,在确定证券的首次公开发售价格时,如果定价太高,在证券发售后其行情就会很低迷,投资者对该公司证券的信心就会发生动摇,他们将对该企业未来的融资采取观望态度,这样一来反而增加了企业的长期融资成本。   (3)独立判断与尽职调查   独立判断是投资银行信誉的基石,而尽职调查则是这种独立性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没有融资双方对投资银行的相当信赖,这一行业将无法生存下去。
  投资者都认为当投资银行代表发行者时,他们应该承担为客户创造最佳交易的义务。为了能让投资者相信投资银行所提供的关于发行者的财务报告书和情况介绍是真实可信的,投资银行必须对发行者的情况进行独立判断,使陈述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   尽职调查是投资银行使其客户发行证券合法化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承销的筹备阶段,投资银行必须履行应尽的调查义务,尽力审查客户公司的各个方面,无论这一过程多么复杂、要付出多大努力。   如果一家投资银行不进行独立判断和尽职调查的话,它将遭受到竞争的损失而不是获得竞争的收益。不仅这家投资银行的承销业务会损失惨重,而且还会名誉扫地,甚至还可能被送上法庭。
  (4)金融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过去承销形式单一,每一种股票或债券都大同小异而缺乏创造性。但是不断涌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不断创新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基本的思维方式、重要的竞争手段和风险管理技术。每家投资银行都努力向客户提供使其更满意和更有效的金融工具,以此来争夺客户,从而战胜竞争对手。   (5)资金筹集与有效利用 获取充足的资金和资金的有效利用是现代金融业不变的主题,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客户也适用于投资银行。   对客户公司来说,要成功地完成企业地所有战略,获取资金是关键一环。他们需要充足的资金来开展业务,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运营资本都如此。对投资银行来说,他们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证券承销、交易等投资银行业务。
  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地利用资金,资金的有效利用是金融市场运作的核心。所谓资金的有效利用是指资金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报酬,即最佳的风险-报酬率。对于客户公司来说,通过证券发行所筹集到的资金必须有效地使用,他们必须证明他们能够利用这些资金来产生足够高的报酬,使投资者相信其证券投资是正确的,否则,投资者将对其发行的股票或债券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较长时期看,客户公司的资金来源将会枯竭,这对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6)客户服务与开发   投资银行是服务性机构,因此客户就是上帝。在投资银行的交易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机构和个人,但不管情况怎样复杂,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决不会忘记谁是他们的客户以及客户的需要是什么。   客户可以是证券的发行者,也可以是证券投资者,这取决于在一个特定市场上的权力关系。客户的手中掌握着能否创造赚钱机会的大权,因此,权力是关键所在。如果赋予不同的市场条件,这种权力可能属于发行者也可能属于投资者。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
  尽管投资银行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来说还是有其自己的行业特征。这些特征既是该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标志,也是其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这些特征包括:创新性、专业性和道德性。   1.投资银行业的创新性   过去,创新性并不是投资银行业的基本特征,那时对投资银行来说,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同客户公司的经理层和董事会的关系,而不是概念与观念的创新。但是,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投资银行业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投资银行业能满足客户的各种不同需要。因此,创新性已经成为当前投资银行业一种有效的竞争武器,金融工具和结构的创新有助于保持投资银行业的竞争优势。这一部分将讨论投资银行创新性的概念、创新性的内容以及创新性的培养。   (1)创新性的概念   投资银行的创新性应包括创造和革新这两个方面,"创造"是指有价值的新事物的产生过程,而"革新"则是将有价值的新事物转变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创造的实质是从"无"到"有",而革新的实质则是把这所谓的"有"成型为经济上的实用物。   投资银行的创新性,一方面是对创新性精髓的理解并知道如何去激发创新性,另一方面是为业务运作注入活力,包括新战略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不断进步、质量的提高、财务状况的优化、信息的获取、人类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为不同的组织营造创新性的文化氛围。
  对当前的投资银行来说,创新性的管理意味着:开发新的、更好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创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投资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   (2)投资银行创新性的内容   具体来说,投资银行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融资形式不断创新。投资银行开发出不同期限的浮动利率债券、零息债券、抵押债券、发行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建立"绿鞋期权"(Green shoes)承销方式等。90年代,投资银行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即以资产支撑的证券化融资。   ②并购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投资银行提供了桥式贷款、发行垃圾债券、创立各种票据交换技术、杠杆收购技术和种种反收购措施,如毒丸防御计划、金降落伞策略、白衣骑士等。   ③基金新产品应有尽有。投资银行推出的基本新产品有套利基金、对冲基金、杠杆资金、雨伞基金、股息滚动投资、定期投资计划以及定期退股计划等。   ④金融衍生产品频繁出现。投资银行将期货、期权、商品价格债券、利率、汇率等各种要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如可转换浮动利率债券、货币期权派生票据、互换期权、远期互换等。
  (3)投资银行创新性的培养   由上可知,创新性将影响到投资银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这种创新性并不是天生的,必须在后天刻意地进行培养。杰出的投资银行家并不是天生就与众不同,而是经常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成为了创新大师。尽管如何培养创新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法可循,但大致也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条:   ①营造创新性得以发挥的环境。培养创新性的重要一步是要使创新性能得以发挥出来,这需要有一个自由灵活的环境,使工作人员在与公司共同目标保持一致的同时能发挥个人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常人们对创新性的呼吁是:"告诉我你想要让我完成什么,但不是告诉我该怎样去完成。"领导层过于严密的监督并不是件好事,一些公司缺乏创新性往往都是由于主管层的过多干预造成的。   ②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性。最富创新性的想法来自于意想不到的某个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因此,必须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性。无论是出色的技巧还是长期积累的经验都不是确保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因素。事实上,这些因素还可能强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而妨碍创新性。   ③帮助创新型人才。尽管人生而平等,但是不同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差异。对投资银行来说,必须学会尊重和帮助这些创新型人才,他们往往是很特别的一类人,难于被别人控制,喜欢在奇怪的地方和反常的时间里进行工作。总之,他们在别人看来是很古怪的。怎样去发现和利用这些创新性人才是没有捷径可循的,但要记住的是,创新型人才可能不是聪明的或最敏锐的,也可能不具有进取精神或魄力,甚至没意识到自身的创新天赋。所以,投资银行家必须学会发现和珍惜他们。   ④培养斗士和组织者。创新性要能在投资银行业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两种角色的人--斗士与组织者。斗士是敢于承担高风险项目主要责任的"勇士",他们通常被安置在公司的中级职位上,充满着敬业精神和狂热的激情,他们的工作能使那些创新性的想法得以实现。组织者是公司的高级职员,对高风险项目有强烈的兴趣,因为他们在公司的职位较高,所以往往是有创新性项目的发起者与组织者。   ⑤奖励与惩罚。大多数公司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两重性的,它们对成功的冒险大加赞赏,而对失败则是以重罚。这一机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有效的,但事实上却从制度上扼杀了公司内部人员的创新性,因为创新性工作失败的可能性比成功更大。为了使你的创新型人才能安心地进行创新性,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广泛地活动空间和更灵活地奖惩制度。创新型公司通常把"有胆量去失败"这样的话作为公司的一条宗旨。   2.投资银行业的专业性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对投资银行业来说,这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学和金融理论   金融学构成了整个投资银行的知识基础,而金融理论则提供了用于建立金融学的原始材料。只有对某些金融技术的理论有深入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地运用这一金融技术。本书将在第三篇对与投资银行有关的金融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当然,金融理论再怎么重要,也不足以单独地造就成功地投资银行家。   (2)金融实践经验   金融实践经验是投资银行业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千百例金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开展未来业务的坚实基础。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力,对过去的金融实践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会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未来的工作。例如,凭借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并购经验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现在从事并购活动的客户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丰富的金融经验和扎实的金融理论一样,对造就杰出的投资银行家来说也是不充分的,它们两者只是投资银行业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3)经营才能和行业专长   经营才能和行业专长不应被忽视和低估,第一流的投资银行家懂得一般的经营原理和行业的特殊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出色的服务。他们善于对公司进行分析,善于把握不断变化的行业竞争结构并能洞察出企业成功的因素,还善于将不同金融工具的技术特征与公司现在的业务需求结合起来以完成对最佳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这些都是投资银行业专业知识基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4)市场悟性和远见   投资银行业务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这里,市场悟性和远见与技术分析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最优秀的投资银行家总是能在适合的时候作出合适的决定,而他们在作决定时更多的是靠直觉而不是靠分析。   (5)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与人共事的能力)也不能被忽视,它也是投资银行业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投资银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它的每一项业务都必须同人打交道,因此,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投资银行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3.投资银行业的道德性   投资银行的道德性对投资银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它构成了投资银行业的基础,因为道德是产生信心的源泉,没有客户的信心,投资银行业将无法生存。因此,投资银行业的道德性已经成为该行业十分重要的特征。在这部分中,我们将讨论投资银行业的道德环境、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法。   (1)投资银行业的道德环境   对投资银行业的道德环境产生影响的有四个主要因素:   ①监管。投资银行业的环境和行业构成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促进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银行业监管环境的变化。对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包括政府有关执法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行业自治协会的监管,以及舆论机构等社会监督,它们的监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银行业的道德行为。   ②公司条例与传统。每个投资银行都有自己的管理条例、规则和程序,这些规定对投资银行的影响非常直接、非常明显。首先,不同的投资银行有不同的条例、规则和程序,因此,不同公司内部的道德约束机制就不相同。此外,投资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标准、传统、理想目标和激励机制,这些东西作为一种传统的力量在影响着投资银行的道德行为。   ③价值最大化。投资银行业是同金钱打交道的行业,它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金钱,因此,投资银行是一所庞大的金融企业,它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没有哪个行业象投资银行业这样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金钱上,而且,它所设计的金钱数目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金钱和道德的平衡就非常重要。   ④目前的道德风气。根据周围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是包括投资银行家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心态,因此,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对投资银行业也有着很大影响。   (2)投资银行中的道德问题   投资银行业中有很多道德问题,下面列举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目的在于能借此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①利益冲突。这是内容最多和范围最广的一个问题。当一家投资银行参与的交易涉及多方利益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也许它会代表交易中对立双方的利益,也许在交易中会偏向于个人的金融利益,甚至还会涉及到亲朋好友的利益,这些都是投资银行道德的考验。   ②泄漏机密。保守信息机密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都是很重要的,对于投资银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为客户保守机密是投资银行业道德的一个主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银行业是以信息为服务内容的行业,信息是投资银行业的生命线。为客户保守机密不仅有助于保护客户的利益,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投资银行的信誉。泄漏机密将给客户和自己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投资银行应该在各种场合都保持冷静,应该清楚说话的时机、对象和内容。
  ③信息披露。投资银行有为客户保守机密的义务,同时它还承担着向投资公众披露有关信息的责任,这是在对待客户信息方面两个相反的行为。从表面上来看,这两者是矛盾的,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都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效率。但事实上,很难在保守机密和信息披露二者之间求得绝对的平衡。投资银行和证券发行者往往会借口保守机密而对某些重要信息不进行及时披露,这样做无疑有利于投资银行和证券发行者,但对投资公众来说是不公平的。证券发行者有责任向公众披露完整正确的信息,遗漏重要事实的信息披露和错误陈述一样都是不道德的,并要受到相关惩罚。投资银行也必须尽其所能地确保发行者披露的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这就要求投资银行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
  ④内幕交易。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易并从中获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产生内幕交易的制度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善性,由于市场是低效率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对称的,某些人利用各种条件获取内幕消息并运用这些消息进行交易而获利,其他没有能力和机会获得这些信息的人的利益就可能会收到损害。更严重的是,现在有些投资银行家已经把从事内幕交易(如操纵股价)作为它日常业务的一部分,这种行为污染了整个投资银行业。
  ⑤其他。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四个方面外,投资银行还会在诸如信息收集、信息传播、私下交易、客户关系、手续费等很多方面产生道德问题。   (3)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投资银行业的道德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下面只介绍其中的几种:   ①实事求是。这里所谓的实事求是是指投资银行在向客户许诺的时候,不要过于吹嘘自己的能力而向客户开空头支票,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许诺。投资银行业的一个道德问题就是许诺过多而兑现不足。有时,投资银行这样做是为了赢得生意,但从长期来看,却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它使客户对其失去了信心。有道德的投资银行总是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来作出承诺。   ②保守机密。泄漏客户的机密是投资银行很典型的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对此有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即不要告诉他人那些不必要告诉的东西,这里唯一可做文章的地方是什么是"不必要告诉的东西"。大多数投资银行往往会制定一张限制性名单,其中列出了与投资银行业务有关系的一些公司的名字,这些公司及其相关情况都属于保密的范围。这个限制性名单还要求投资银行从事相关交易、销售、并购等业务的雇员不能买卖名单上所列公司的证券。此外,部门分割也是为客户保守机密的一个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相关各部门的人员对其所知晓的信息应该保持缄默,不对本部门以外的人员传播这些信息。例如,当公司的财务人员知道公司信托部门投资的企业即将破产时,他们应该保持沉默。   ③尊重法律。在这个赚钱就是一切的行业里,非法行为看起来往往是成功的捷径,但是帮助客户从事非法或有悖道德的活动会使投资银行及其客户公司走上犯罪和破产的道路,会使他们受到道德的惩罚和法律的制裁。所以,投资银行有义务建议客户不要违法,同时,投资银行自己也应该尊重和遵守法律,为客户和同行作出表率。   ④诚实和坦率。投资银行业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行业,客户公司为投资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支付了巨额酬金,因此,投资银行有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他们不能夸大自己感觉的正确性而辜负了客户的信任。投资银行在向客户提供建议的时候,应该说清楚其建议的可信度,如果投资银行对某些事情还没有把握或尚在猜疑中,也应该对客户坦言相告。实际上,客户是会欣赏这种诚实和坦率的,它带来的将是长期的信任和合作。   ⑤其他方法。其他解决投资银行业道德问题的方法有:始终如一的工作作风、一心一意的工作态度、对客户的尊重与耐心、建立投资银行内部道德观念等等。......  查看全文需要数据库浏览权限,请登录后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银行的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