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软装采购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平台平台

中国的现状,那些软装行业平台必定倒闭
中国软装行业的现状决定,所有做软装设计行业资源整合平台一定会倒闭。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断言呢?
下面我用一个例子给你分享,你就明白了。
当年,湖南有一位企业家,他是做手机的,只要在当地买手机,无论是在哪个店购买,95%的手机都是从他们的企业卖出去的,但是互联网来临之后,他的生意一路下滑,因为人们开始在网上买手机了。
于是,他开始寻求转型之路,投资建立了一家手机网络销售商城。结果只有失败,投资几百万元打了水漂。
我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投资了一个手机网站,花费80万还挺美的,但是在内行看来,就知道是被骗的对象。
这一切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家对互联网的无知已经到了极限,甚至很多人简单的认为转型互联网就是做一个网站。
而事实并非如此。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中国软装行业的现状,这些软装行业资源平台必定会倒闭呢?
其实他们失败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不具备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虽然都打着互联网+行业的旗号,其实都是在用传统套路和打法。
二是没有看到软装行业真正的需求背景。中国的软装行业不缺产品,不缺设计师,但是缺批量的软装用户和专业的软装设计师。
他们注定失败的最核心原因就是以上两点反应的问题:“核心用户”,“老思想+新模式”解决新问题。
没有核心用户,你的平台就发展不起来。
B2C商城的老大,京东,它是靠3C数码起家的,它是一家纯互联网企业,用的是互联网思维在做生意。它的特点就是,不靠卖产品赚钱,而且还赔钱卖产品。但是它却通过物美价廉的产品把用户圈起来,抢占市场份额,最后入住资本市场,这种互联网免费思维的运用,让京东成为了B2C商城的老大。
而我们的软装行业呢?
他们有的一开始收费,有的免费,五花八门,不管是收费还是免费,我相信都做不起来。
因为没有“核心用户”。
那么,什么是核心用户呢?
其实,用互联网思维做事情,很多创业是零成本的,不需要投钱就能赚钱。
核心用户的概念就是:别人给你钱还帮你干活,这叫“核心用户”。
但是,现在的这些资源平台,要不就是直接要钱,要不直接免费,但是他们这样的做法根本无法培养核心用户,也没有核心用户,企业平台只是冷冰冰的商业平台。
具体如何培养核心用户,这里就不展开分享,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让别人给你钱还帮你干活的方法,可以多看我的文章,或者加我微信,与我交流。
反正一句话,不具备互联网思维是企业必定失败,但是如果不转型互联网将会死路一条,我这也不是危言耸听,你也可以心存侥幸心理。
在2016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转型培训峰会北京站上,我分享了“设计师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设计”和“装饰公司如何快速做大的秘诀”,这两个思维模式的分享就是颠覆式的做法,传统的设计公司都是培养设计师做设计,有经验的设计师走了,去开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室,装饰公司沦为培训机构和培养了一堆竞争对手,因此无法发展和壮大,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在没有人才的情况下,老板变成了苦逼设计师。
装饰公司不养员工还可以做设计,而且能快速做大,是一种颠覆,如果你想学习这种颠覆,请看我的视频,看视频请添加微信公众号:yipeizhe。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此,希望给你带来收获。
更多软装知识分享 请关注微信 ilongtao88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便装网-中国互联网家装资源整合平台|保障平台!
代理地区:
代理地区:
代理地区:
&&便装网,运营主体为济南便装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家装业在互联网的发展,服务范围涵盖设计、装修、建材、施工、家具、软装等各个环节,为有装饰需求以及与装饰行业相关的主流客户提供公平、诚信的网络装修交易平台。
便装网集行业信息、装修服务、电子商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资讯、装修、家居一站式服务。便装网提供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装饰公司、找工长、建材商场、装修效果图、工装招标、家装招标、装修指南、装修日记、在线问答、设计精英、装修技工等多个服务栏目,网站分类全面细致,是业内人士和终端消费者发布、浏览、查找信息和交易的首选网站。
便装网提供预算审核、免费监理、支付保障等一系列优化装修的服务,致力于让消费者,面对潜规则遍布、价格不透明、工期复杂冗长的装修工程,也能轻松应对。
便装网通过提供帮助消费者完成优质装修的服务,提高装修行业的透明度和信息对称度,达到业主、装修公司、便装网三赢!
&&便装网,从装修前、装修中到装修后,都提供给消费者最有力的保障!便装网——便民装修,一网打尽!
济南便装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鲁ICP备号
Copyright (C)
便装网 版权所有
加盟电话:400-8005722快速注册成为生意地用户
请输入密码
生意地会员登录
请输入密码
“无互联网,不软装”1001购亮相创新企业全球首发
浏览本网站资讯需按照条数收取资讯浏览费,0.01元/条
交易流水号:
订 单 编 号: PC
交 易 时 间:
应付金额:0.01元
银行卡卡号
“无互联网,不软装”1001购亮相创新企业全球首发
2016年上海建博会的家居互联网春季峰会于3月23日下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包括一千零一艺、数联中国、壹佰分等在内的家居互联网+创新企业在此次峰会上全球首发。图:峰会现场创新·跨界·开放·共享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VR带来的虚拟现实场景体验都不再只是概念而已;我们处在一个跨界的时代,当资源整合到一定程度,眼光自然就会投向不同的领域,触及各行各业;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的开放、表达的开放,带来了思路的开放;我们处在一个共享的时代,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让每一处优势都发挥出了它们本身的价值。图:1001购展厅内的VR体验区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风生水起,行业重组加剧,制造、渠道、营销、服务领域深度整合,组织和管理加速变革,“互联网+家装”趋于白热化。2015年,建筑装饰市场容量10万亿以上,软装8万亿,硬装5万亿,软装一跃成为前景广阔的蓝海产业。事实上,这里的软装(家具、灯具、壁纸、地毯、艺术品及其衍生品、装饰品、工艺美术品等)指的是从产品到设计到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图:一千零一艺CEO 李斌互联网软装新四化一千零一艺CEO李斌在此次峰会中的演讲上提出“无互联网,不软装”的全新理念,正是由于技术的革新,人们才有机会真正享受个性化软装服务。互联网的核心是“用户体验”,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满足用户需求,软装在建筑装饰领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随着云设计平台、 VR技术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软装体验”,把所有的内容整合在一个场景内,完全实现个性化的需求。在互联网+、3D打印、工业4.时代,软装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组装化、管理智能化。图:一千零一艺CEO 李斌全球第一互联网软装B2B平台一千零一艺(ART1001)旗下1001购B2B平台,汇集万家家居产品供应商、万家装饰公司,集结了百万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在保证产品的环保安全和高性价比同时,为装饰公司、设计师及供应商提供产品、设计、金融、物料、安装、售后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一千零一艺依托强大的资源平台,设计平台,科技应用平台,构建在互联网时代以“科技+设计+金融”为核心的软装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互联网软装B2B平台。图:上海建博会1001购展厅1001购旨在为工厂和品牌商提供数千家有采购需求的装饰公司;百万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师;大量软装产品采购订单;同时已和北京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达成合作,全力保护厂商版权利益。1001购还为装饰公司和设计师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软装设计方案;海量高性价比软装产品及软装包以及先进的在线3D云设计平台、VR软装导购场景。未来,渴望获得订单的工厂和品牌商都会上1001购,渴望获得更高性价比产品的设计师也会上1001购。图:上海建博会1001购展厅在此次上海建博会上,1001购的展厅备受关注,VR设备体验区吸引了很多观展者的注意,也有不少品牌商工厂和装饰公司在展会上就迫不及待地入驻1001购平台,抢先享受免费入驻带来的真正实惠。图:上海建博会1001购展厅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1001购”整装待发,汽笛已鸣响,正在驶来。一千零一艺CEO李斌表示,1001购前500家企业可零元入驻,他邀请行业内的同伴们与1001购携手同行,做一些真正改变行业、改变世界的事。
注:本站所有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生意地立场,如侵犯贵方权益可通过邮件反馈
【来源】慧聪网
已有0条评论
您可以输入150个字符
发布成功,请等待审核...
家居行业资讯
家居最新消息融资600万 你家的软装问题他全包了 自聘设计师整合供应链 比市价低50%
我的图书馆
融资600万 你家的软装问题他全包了 自聘设计师整合供应链 比市价低50%
◆ 采访时,李斌围了一款别致的蓝围巾,不像是IT行业出身,反倒有几分像设计师。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导语李斌本是一名IT从业人员。2008年,他新婚买了套50平米的精装房,为室内装修,跑遍北京城买家具,折腾了2个多月,结果大失所望。2年后,李换了110平米的两居,又如此折腾了一番。装修买家具的痛苦在他心里留下烙印。2015年,李斌离职,与两位软装行业元老谋划在装修行业创业。4月,李斌等人启动项目“一千零一艺”(ART1001),将方向锁定在了软装市场。其模式为:后端为软装设计师对接供应链(生产厂家),设计师可挑选出优质SKU,由此设计出方案;前端为设计师吸引C端客户订单;平台聘请设计师,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出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将订单对接到供应链。目前,李斌团队先与B端地产开发商合作,一方面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受C端客户欢迎,另一方面,用B端订单加快供应链(生产商)整合。期间,此项目获得陈彤(小米副总裁,新浪前总编辑)个人的600万元天使投资。注: 李斌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瞄上软装2008年,新婚不久的李斌在北京拥有了第一套房子——50平米的开间精装房。回忆起当年买家具搞装修的情景,李皱了皱眉头:“太痛苦了。”彼时,李斌还是一名IT从业人员,爱人是位律师,两位年轻人买完房后,积蓄并不多。且对装修一窍不通,“平时上班,只能周末挨个家具城去看去挑。”他苦笑道:“那年头连车都没有,只能坐公交去。”李斌清楚地记得,他和老婆先走进了东四环的红星美凯龙,逛了一层就出来了。“一套沙发就两万,承受不起啊,根本不是我们去的地儿。”随后转战望京的宜家。“里面的家具太多是摆设性的,关键是没有物流服务,还得自己搬回家,我的房子在劲松呢。”李说:“最后城外诚我们都去了,恨不得去香河家具城买了。”如此兜兜转转两个多月,花费了6万多元,李斌终于买齐了所有软装家居用品,床、柜子、餐桌、灯饰、壁纸等。摆设完却令他大失所望,“看着不爽,当时考虑到老人小孩,买的家具都比较实用素雅,但摆在一个开间里,都看着傻大傻大的。没有设计师帮着参谋,尺寸也不太对,美感就更不用提。”两年后,李斌的儿子出生,他换了110平米的两居新房。“又痛苦了一次。”他回忆:“虽然有车了,前后还是折腾了2~3个月,最后自己买了些灵活性的小家具,剩下的干脆交给了家具定制厂。”他摇摇头:“花了10多万,最后还是感觉差点。我们是70后,设计都不懂。”◆“一千零一艺”董事长汪邦顶转眼又是两年,打算创业的李斌正在寻求新方向,偶然与在软装行业打拼20多年的两位元老不谋而合,其中一位是汪邦顶,他不仅是位跨界设计师(毕业于央美),还是软装行业专家级别的人物。李斌笑着说:“都是爱折腾的老家伙,从那时就开始琢磨在装修行业做点什么了,创始团队也很快组建起来。”从小白到慢慢了解装修行业,李斌发现,很多人都曾有他们夫妻的遭遇。“尤其是北漂,换房很频繁。”他补充:“国内大部分人不懂设计、空间美学、颜色搭配这些,90后还好一些。但随着消费升级,大家又渴望家中能有温馨、有艺术感的装饰。”2015年元旦当日,李斌离职,全身心琢磨装修行业。“当时小女儿才2岁多,我爱人本不想去工作,无奈又回去上班了。相当于她在养家。”将想法落地,李斌与汪邦顶没少费心思。“最初考虑硬装软装一起做,还是只做软装。”李解释:“年是硬装行业的风口,约有近50家公司拿到融资。”直到4月份在杭州参加一次行业发布会,他们才确定了大方向。“那次发布会是全产业链展示,从商场到3D展示等新技术都有。”会后,晚上9点,三人喝完几壶热酒,绕着西湖聊了起来。“不知不觉走了三圈,回到宾馆都12点多了,讨论得很兴奋。”李说:“在会上我们看到,哪一环都有人做,我们要把方向聚焦。汪邦顶在行业积累很深,他看到未来硬装是个萎缩的市场,而软装市场是不断扩大的。”“像北京现在的新房多是精装房,硬装组建由装修公司做了,做软装的公司也会蚕食一定硬装的份额,两端不断在挤压......因此,硬装公司走到B轮的不多。”回到北京,李斌招兵买马,启动项目“一千零一艺”(ART1001),将方向锁定在了软装市场。轻重模式的抉择软装市场如何做?李斌等人又苦苦琢磨了三个月。在此行业,有个关键性角色——软装设计师,为用户设计整体装修风格,并挑选相应家具、饰品等。“以前,他们大多都是服务B端,如连锁酒店、豪华公寓等,个人基本以别墅为主。”近年来,软装设计师逐渐面向个人用户服务。“一是地产行业不景气,高端项目越来越少,二是中产人群的人性化装修需求越来越旺盛。”“没有软装设计师,自己去挑家具,费时费力,你要变成个全才方能搞定。”李斌表示:“我是技术出身,互联网行业流行轻模式,我就打算从轻模式服务(软装设计师)入手。”他认为软装设计师的需求痛点很多。“设计师经常花1~2个月做了个设计,却无法落地。比如,他设计好一套方案后,经常要去挑选适合的家具、饰品,像大海捞针一样;他发现国外某款沙发很漂亮,设计到方案中,最后发现买不到。怎么办?只能定制,找工厂谈合作很难。”“那就做个信息撮合平台,与家具品牌合作,将品类直接对接给设计师。”李说:“因为行业协会的关系,我们手里有全国90%设计师的资源,做资源整合是最省力的。”该模式很快被团队否定。“在当时一间比较破旧的办公室里,我们讨论了很久。”他思索后说:“轻模式只在一个方面帮助了设计师,不是从根本上帮助他。此外,离C端用户太远。这样,如果有人做的是重模式,会把我们干得稀里哗啦。”7月中旬,李等人决定以重模式启动:后端为软装设计师对接供应链(生产厂家),设计师可挑选出优质SKU,由此设计出方案;前端为设计师吸引C端客户订单;平台聘请设计师,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出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将订单对接到供应链。先服务B端随后,李斌带领团队两条腿走路,一边招聘软装设计师,一边组建供应链团队。他道出自己的担心:“重模式并不是我们擅长的,起步走得很艰难。”虽有行业资源,招聘设计师并不顺利。“软装设计师本身较为稀缺,专业的太少,大多是学园林设计、美术等专业转行,有的原本是做住宅设计的,差别挺大。”李说:“想保证设计质量,只能用自营模式,不是自己的人,设计师你根本管不住。”◆ “一千零一艺”办公室文化墙设计师通常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李斌说:“我们最早的办公室就是那种机关单位式的楼,来面试的,来了就走了。”为此,10月1日,李斌将团队搬进了首都滑冰馆旁边的新办公室。“里面的设计全是我们自己做的。”他指着一片极有设计感的办公区说。如今,李的设计师团队为10几人。“进来的人都必须由CCO培训,他是清华美院毕业,做了十几年软装设计师,自己开过公司。”合作供应链端,李斌团队吃的苦头更多。“重模式需要跟厂家深度合作,让他按照我的需求来做,就要一家一家去谈。我们去生产厂家集中的广州乐从、古镇等,从当地展厅入手。先跟销售员聊,给我介绍销售总监。”李无奈地说:“到销售总监就把你拒绝了,根本见不到老板。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就在乎,你有多少订单。没订单,免谈。”与品牌商谈判,同样吃闭门羹。“他们通常一口回绝,我有线下代理商,不做线上。跟你合作,我的代理商怎么办?”如此地毯式地谈了一个月,李斌才有了第一个合作工厂。“撞大运,聊10家有一家愿意深入了解的。”此法太慢,没订单行不通。李斌说:“设计师团队已出了多套方案,至于客户是否买账,还需要通过C端来验证。”总之,李斌的脑袋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C端客户从哪里来?有客户才有订单,才能加快整合供应链速度。”综合考虑下来,李斌团队决定先与B端地产商合作。“首先,地产商距离C端最近,产品能及时得到客户反馈。其次,与B端合作,马上就有大量流水,可把整个链条快速跑起来。”由于团队在B端的资源优势,拿下地产商的订单较为容易。10月份,李斌团队与北京城建达成合作,参与高米店公租房项目。经过45天,第一批500间公租房装修完成。结果超乎李斌预料。“房主看房那天,我家的样本房被围得满满的,比旁边那家人数要多3倍。”李斌总结原因:一是装修有设计感、个性化。“比如床,都是可以折叠靠墙的;餐桌还可以自动升降。”二是价格便宜。“我们直接与工厂合作,价格约是市场价的50%,砍掉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他笑道:“目前我们仍有盈利,原本这个行业太暴利了。”第一个项目引发了口碑效应。目前,李斌已拿下长安城公寓、紫辰院高档住宅、国瑞境界别墅等多个订单,预期销售额8亿多元。“正在和万科、房多多、途家等商议合作中。”由于订单带动,李已与10几个生产厂家建立合作。通过合作B端客户,李完成了对C端客户需求的验证。他表示,针对C端客户的服务近期启动。针对C端客户,李斌的产品仍为软装设计师的方案,他称之为“产品包”。“很多家具厂家、商场都要做电商,死了一大片,单卖家具我认为行不通,客户需要的是服务。”◆ “一千零一艺”已与欧洲上千个设计师签约合作,图为一款改装家具,其本是欧洲建筑中的一截楼梯。如今,在内部,李斌将设计师团队分为两组:一组为软装设计师团队,负责整体方案、以及为用户的方案落地服务。“我们把房间的位置摆设、颜色搭配固定,来提升设计师的效率。很多地方,如餐桌、床的位置,不需要个性化的东西。”另一组为原创设计师组,负责单间产品的原创设计。“房间的个性化设计更多通过一些配件来显示,如吊灯、雕塑等,我们在此方面强调多种
多样。”如此,李斌将两组团队的方案进行搭配,可为每个客户提供10多个设计方案。“原来设计师都是1个月设计一个方案,给客户看,不行再重来。现在我们上来就提供多种,让他随便挑。”接下来,李斌准备用一个爆款来打开C端市场。“我们筹备了一个两居室的产品包,里面有15种设计方案。”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资源整合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