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因治疗疗在生物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最好再能提供

--选择去向--
> 基因治疗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第18卷第3期
吕红斌 王嘉芙
  关键词:基因治疗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后修复 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是人类很多疾病治疗的重大变革,为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提 供了新的途径。 人类基因治疗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已由早期针对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治疗迅速扩展到 治疗获得性疾病,而且基因转移还可用作一种药物的传递系统。运动创伤经常涉及一些愈合 能力十分有限的组织,例如,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肌腱等。最近研究证明,一些生长 因子和细胞因子在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分子有望成为治疗运动创伤的新药,但是 从临床上讲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将它们传入体内。发展基因治疗技术可以通过局部的方法将 生物药物传入体内。目前已完成了将标记基因传递到滑膜、软骨细胞、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 、腱细胞和韧带成纤维细胞中的实验研究,为基因治疗最终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奠 定了基础〔1,2〕。
  1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后修复的特点
  剧烈竞争的体育运动,对肌肉-骨骼系统有特殊的要求,运动中随时存在着受伤的危险性。 关节软骨、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和腱鞘处于少血管或无血管供应状态,因此,这些组织因外 伤或疾病引起的损害后的愈合能力非常有限。损害不仅可引起急性功能障碍,还可导致继发 性伤残。为了减轻损伤对关节的影响和严重后果,提高这些组织损伤后的愈合能力就成为运 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重点。
  有血管的结缔组织修复有其经典的愈合反应,虽然不同组织各自需要不同。损伤后存在有血 液渗出物,从破损血管中产生有关的血液产物、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骨架的血管再 生,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以及最后修复组织的塑型。从损伤的细胞中释放的生长因子 和细胞因子、血小板、多核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在愈合过程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它们是通过 自动分泌或旁路分泌途径参与修复过程的。目前很多类型的结缔组织的特殊愈合过程尚未完 全研究清楚,但是生长因子在损伤愈合中的作用已在动物模型中被证实。在人体肌与骨骼的 无血管组织中,如关节软骨或半月板无血管区,愈合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于缺少与修 复相关的细胞因子而被削弱。
  2 生长因子在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后愈合中的作用
  以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 问题
  许多研究证实几种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3〕、纤维母细胞生长 因子(FGF)〔4〕、上皮生长因子(EGF)〔5〕、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 2)〔6〕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7〕对促进创伤愈合都有潜在 的功能。许多蛋白质性的生长因子能影响组织愈合过程。一些生长因子能刺激与愈合过程相 关的因素,包括细胞移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基质合成。如果损伤的组织为有血管的, 损伤部位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迅速开始初步修复,随后,新的生长因子由浸润的炎性细胞 和正常存在于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而对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的组织,例如 ,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半月板的无血管区等无血管或血管边沿组织,特定的生长因子缺 乏或不恰当的表达可能损害愈合过程。所以,外源性生长因子应用或增加内源性生长因子的 合成可以启动或提高这些组织的愈合过程。
  几种生长因子已被试用于关节软骨修复的体内模型,并已获得良好的初步结果。Cuevas等的 一项研究表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的长期灌注对兔软骨浅表裂伤有促进愈合反应的 作用〔8〕。最近的一项体内试验发现,在关节软骨的部分缺损表面局部应用包含有 特殊 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凝块时,能启动滑膜和缺损软骨的细胞复原过程,并且由于转化生长因 子-β1(TGF-β1)的应用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9〕。虽然半月板的无血管区不 能再生,但在部分半月板切除术后可看到再塑形的过程。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细胞培养时 有 细胞增殖和基质产生能力。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半月板细胞和移植培养中 能刺激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蛋白多糖合成〔10〕。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也能促进 半月板的愈合〔11〕,在狗的体内实验中发现外源性纤维蛋白凝块的存在能改善半月 板无血管区损伤的愈合〔12〕。前交叉韧带中的纤维母细胞对EGF、PDGF和IGF-1也 有反应〔1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还用于肌肉损伤。这些研究成果显示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是很有潜力的。
  然而,临床应用生长因子促进愈合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即缺乏合适的传递系统。因为这些 因子是蛋白质,用传统的用药途径很难将其传到体内。传统的用药途径经常要求频繁地输注 这些生物大分子,而结果往往是不能将它们传递到疾病的特定部位。这种治疗结果不能令人 满意,还常伴有副作用。因此,必需采用特殊方法将生长因子送到损伤的组织中。一种方式 是植入局部使之缓慢释放;而最近发展的DNA重组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可将编码了相应的生 长因子的基因转移到靶细胞上,在损伤组织的局部合成生长因子并维持一段时间。
  3 基因治疗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运 动创伤的临床治疗。基因治疗对启动和加速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的修复特别有用。一 旦合适的生长因子被分离出,损伤的分子学和细胞学机理也清楚了,基因转移技术就能提供 有效的传递系统。传递编码了有治疗潜力的蛋白质的基因有很多优点,如性质稳定,理论上 基因传递仅需很少几次甚至可能一次即可,此外,在特定组织内传递基因或表达基因能降低 在其他器官中的暴露,从而减少副作用。
  最近对将基因转移到兔韧带、半月板、滑膜和关节软骨的可行性及载体的效率进行了研究。 以家兔膝关节为模型,经活体(ex vivo)和活体内(in vivo)技术已被用于把一些基因转移 至滑膜,经活体的基因转移可导致转移基因的暂时性表达,表达强度至少在6周后才减弱 〔14〕。编码了β一半乳糖苷酶的标记基因LacZ通过经活体和活体内两种导入途径被转 移。表达LacZ基因的细胞可通过加入产色素的底物x?gal后的代谢产物的着色来分析。活体 内基因转移时,携带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被直接注射入组织。兔膝关节的滑膜细胞由关节 内注射被转导〔15〕,基因表达至少持续8周〔16〕。Nita等于1996年比 较了不同载体转移基因至关节滑膜的能力,将载体直接注射入兔膝关节,标记基因为LacZ, 基因转移和表达由x?gal染色和PCR方法来分析。结果证实,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和体内转移 时均有较高的效率,LacZ基因表达至少持续28天,但在体内转移时有炎症反应;单纯性疤疹 病毒载体的体外、体内转移也能较高水平地表达LacZ基因,但是受细胞毒素的限制;逆转录 病 毒载体仅在体外基因转移时有效;脂质体在体外实验时结果不稳定,而当体内关节注射时, 基因表达水平低且只持续几天。故认为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载体能在体内将基因转移至滑 膜〔17〕。另有实验证明,携带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可通过直接注射使兔髌腱纤 维母细胞被转导〔18〕、鸡长趾屈肌腱的腱细胞被转导〔19〕。
  在经活体基因转移时,选择编码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的Neor基因与用逆转录病毒的 LacZ基 因共同转移。Neor基因使被转导的细胞有抗新霉素及其它的人工合成类似物G418的特性。 在培养基中加入G418可以选择转导细胞。家兔模型实验中证实标记的基因已能转移到半月板 的纤维软骨细胞中〔1〕,经活体基因转移至兔关节软骨和髌腱也已成功〔14, 18,20〕。
  不同的实验对基因转移载体的研究常得出有差异的结论,但一般认为,逆转录病毒载体对经 活体基因转移非常有效,而腺病毒载体则用于活体内基因转移时效果好。总之,这些研究结 果提示进一步发展基因治疗技术能改善运动创伤的治疗。
  4 结语
  基因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发展速度很快,尽管目前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临 床试验已在计划中了。骨骼肌肉系统的许多疾病均能得到很好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有望为 运动创伤的愈合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尤其在治疗无血管或少血管的结缔组织(如软骨、肌腱 、半月板、韧带)病损等方面。
  作者单位: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长沙,410008)
  5 参考文献
  1.Lamsam C,Fu FH,Robbins P,et al.Gene therapy in sports medicine.Sports Med.-77
  2.Evans CH,and Robbins PD.Possible orthopaedic applications of gene ther apy.J.Bone Joint Surg.Am.3-1114
  3.Robsen MC,Phillips LG,Thomason A,et al.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essure ulcers.Lancet.-25
  4.Mazue G,Bertolero F,Jacob C,et al.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wit h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N.Engl.J.Med.
  5.Falanga V,Eaglstein WH,Bucalo B,et al.Topical use of human recombinan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in venous ulcers.J.Dermatol.Surg.Oncol.4-606
  6.Robson MC,Phillip LG,Cooper DM,et al.Safety and 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2 for treatment of venous stasis ulcers.Wound Repair Regene ration.
  7.Humbel R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Ⅰ and Ⅱ.Euro.J.Biochem.:445-462
  8.Cuevas P,Burgos J,Baird A.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promotes cartilage repair in vivo.Biochem.mun.:611-618
  9.Hunziker EB,Rosenberg LC.Repair of patial-thickness defects in articu lar cartilage:Cell recruitment from the synovial membrane.J.Bone Joint Surg.Am.1 996;78:721-733
  10.Collier S,Ghosh P.Effect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on prote oglycan synthesis by cell and explant cultures derived from the knee joint menis cus.Osteoarthritis Cartilage.-138
  11.Hashimoto J,Kurosaka M,Yearout KM,et al.Meniscal repair using fibrin sealant an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Am.J.Sp orts Med.-541
  12.Arnoczky SP,Warren RF,Spivak JM.Meniscal repair using an exogenous fi brin clot: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J.Bone Joint Surg.Am.9-1217[ ZK)
  13.DesRosiers EA,Yuhia L,Rivard CH.Proliferative and matrix synthesis re sponse of canine anterior crusciate ligament fibroblasts submitted to combined g rowth factors.J.Orthop.Res.-208
  14.Bandara G,Mueller GM,Galea?Lauri J,et al.Intraarticular expression o f biologically active 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protein by ex vivo ge ne transfer.Proc.Nat.Acad.Sci.64-10768
  15.Bandara G,Robbins RD,Georgescu HI et al.Gene transfer to synoviocytes :Prospects for gene treatment for arthritis.DNA Cell Biol.-231
  16.Roessler BJ,Allen ED,Wilson JM,et al.Adenoviral?mediated gene transf er to rabbit synovium in vivo.J.Clin,Invest.5-1092
  17.Nita I,Ghivizzani SC,Galea?Lauri J,et al.Direct gene delivery to syn ovium:An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vectors in vitro and in vivo Arth.Rheum.0-828
  18.Gerich TG,Kang R,Fu,FH,et al.Gene transfer to the rabbit patellar ten don:Potential for genetic enhancement of tendon and ligament healing.Gene Therap y.9-1093
  19.Lou JP,Manske PR,Aoki M,et al.Adeno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to tendon and tendon sheath.J.Orthop,Res.-517
  20.Kang R,Marui T,Ghivizzani SC,et al.Ex vivo gene transfer to chondrocy tes in full?thickness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A feasibility study.Osteoarth ritis Cartilage -143
阿克萨纳,一个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老牌净水器生产企业,如今也已瞄准了中国市场,其独特的品牌理念、先进的技术应用以及创意的产品设计,一经推出便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
白皙无暇的肌肤是每个爱美女性共同追求的,但是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节奏等原因影响,肌肤不知不觉就会出现了暗淡无光,松弛粗燥的现象。护肤就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
男人是家庭的保护伞,男性健康很重要。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
健康聪明的宝宝从小培养,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
  女人都想要一个好的身材,臀部也是女人三围之一,臀部小了身材也显得不完美,想要丰臀,怎么做?【】
老人健康是子女们关心的事,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乳腺癌是日常比较可怕的一种疾病,会给女性朋友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伤害,患者要在早期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愈来愈严重,危害极大。乳腺癌典型的症状是怎样的?【】
女性性感而美丽,性感的女性常常会更好地博得异性相吸、同性赞美,甚至是性的幻想。女人通常是指一个从女孩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女性,与男人成对比。不过女人有时候也可以【】
我们的身体很多时候可以自己调养。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健康长寿。三早养生倡导: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科学的养生保健理念。阳光思维模式:用快【】
现代技术不断进步,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使两种成像技术优势互补,PET图像提供功能和代谢等分子信息,CT提供精细的解剖和病理信息,通过融合技术,一次显像即可获得疾病的【】
2013年浙江省普通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真题回顾【】
导语:《香芍颗粒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发起,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蓉、郁琦执笔,发表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疾病出现的频率也开始高了。很多脑部疾病都开始侵【】
肝癌是恶性肿瘤疾病,而肝癌出现复发是患者常面临的问题。也是患者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称为【】
乳腺癌是日常比较可怕的一种疾病,会给女性朋友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伤害,患者要在早期【】
胰腺癌被临床医生称之为“癌症之王”,说明胰腺癌不好治疗,预后极差。近年来,我国【】
···············
···············当前位置: >
摘要 : “到了21世纪中叶,所有公司都会变成生物物质公司,也就是说,所有公司都会在制造、物流、消费等方 面或是以其他形式依赖生物科技产品与生产方式。” 工业生产需要工业原料,生物技术同样需要在一个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其伟大的梦想,基因将成为新纪元人们追逐的目标,它的价值将远超工业时代的化学燃料 和贵重金属,对基因的专利追逐事实上正形成一股世界范围内的新
“到了21世纪中叶,所有公司都会变成生物物质公司,也就是说,所有公司都会在制造、物流、消费等方 面或是以其他形式依赖产品与生产方式。”
工业生产需要工业原料,同样需要在一个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其伟大的梦想,基因将成为新纪元人们追逐的目标,它的价值将远超工业时代的化学燃料 和贵重金属,对基因的专利追逐事实上正形成一股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淘金热。一些跨国化学药品公司和政府已经把盯向了那些可能在未来经济政治竞争中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质,一旦发现有市场潜力的微生物、动植物基因片段,只要稍加遗传修饰,并冠以专利权就能在商业领域卖个好价钱。
稀有功能基因的新大陆还远未被大量开辟,但一些头脑敏锐的学术界、企业界精英已经嗅出苗头,捷足先登者把触角伸向了僻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失望,掠夺原始资源是控制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先机而动往往占领竞争局面的制高点。
基因资源争夺近年已成为南北半球的争论焦点之一,北半球高技术国家为了保持传统的经济技术优势,已经在生物技术研发上先行一步,但是他们发现和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一样,他们仍然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没有关系,从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时起,大型跨国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就习惯将南半球丰富的资源看作原料供应的后院。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拒绝发达国家轻易的掠夺,他们提出遗传生物资源和中东的石油一样,国家的财富。全球生物多样性大部分集中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南半球由于开发程度较低,以农业为主,保留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远超工业化的北半球国家。南北半球在农业和制药领域都觉察到遗传资源的巨大潜力。为争夺全人类的公共生物财富势不可免。北半球国家依据高新技术能力,认为生物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修饰和重组的基因更大意义上是“人工物”。应该分享绝大多数的商业利润。并且他们通过贸易、外交等手段推销他们的一揽子知识产权方案。这样一旦形成一个全球化的专利保护体系,他们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基因产品的巨大利润。南半球发展中国家认为,建立在南北差距上的经济、科技、文教上的失衡,事实上已经建立了一个不平等的全球经济秩序,高技术产品的劳动价格远高地发展中国家原始 产品或半成品的劳动价格。现在发达国家只不过借着另一个名义,试图在新一轮科技较量中施加不平等的经济框架。反对跨国公司和北半球国家的呼声集中在北半球国家应向南半球国家支付遗传资源使用费,但在下面的分析下,我们会看到没有合理的方案可以解决因为使用基因资源而付费的问题。
科学家们在墨西哥南部发现一种多年生的玉米品系,可以抵抗枯叶。枯叶真菌灾害曾导致美国玉米严重减产,专家预计如果对这种抗枯叶真菌玉米品系进行开发,每年的商业价值可达数十亿美元。(40,里夫金)
在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中有一种玫瑰色长春花,它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癌症,礼来公司(Eli Lilly)对这一独特遗传性状进行开发,销售相关药物的销售额仅1993年已达1.6亿美元。拥有这一自然资源的马达加斯加未获分文。
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呼吁各自政府建立稀缺生物贮存机构,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家种子实验贮存中心收藏有世界各地的40多万种种子。除了收藏基因,还包括稀有、冷冻动物胚胎、稀有植物品系,这些遗传技术的生产原料会为国际市场的商业注入新的活力。
有人把申请基因专利比喻为新一轮的圈地运动。这两者的区别似乎可以忽略,只不过前者将公共托管的土地化归为个人的私有不动产,而后者更试图将地球生态系统、甚至生物圈的部分或全体私有化。始于英国都铎王朝的圈地运动导致西方等国家陆续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全球基因圈地会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生活在一个买卖经济的形势之下。承认地球上的遗传公产以及私人专属所有,等于将商业价值凌驾于一切价值之上。最早在1971年,当时IBM工作的印度家查克拉巴蒂(Ananda Charkrabarty),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PTO)申请一项遗传工程微生物的专利。这种微生物可以用来吸收泄露到海洋中的原油。这项申请成了一系列争论的导火索。PTO拒绝专利申请请求。因为美国专利法不允许给活的生物授予专利,申请人不服又上诉到专利法庭,法庭居然批准应授予专利。他产不关注微生物是否有生命这一问题。认为微生物更类似于无生命的化学物。显然法官们认为微生物物地位更接近于化学反应物。试剂。而不是动植物这样的“生命”个体。
美国PTO为此又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书明确指出这项专利有关“生命的含义和内在价值”生命的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一直都在生物学框架下认定为进化的产物,如果否定低级生物的内在价值,就为贬低低级生物开了先河,如果将与人类相隔较远的生命形式视作“化学物质”,那么从逻辑上说,我们可以沿着相似的思维,将最终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视为“化学物质”。
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微弱多数,宣布查巴克拉蒂胜诉,第一个遗传工程生命专利就这样被授予了。事实上最高法院内争论不在于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的界限,而是这种微生物是否是“人造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改造自然生物,才改变了生物的自然性?合成生命该如何定义?不管怎么说,法院没有能力没有权力为生物专利下定论,即使从专利法的适用范围来看,放宽限制也是美国国会一级的事。
从法律上说,这个裁决无非扩展了私有领域的的所有权,它表明生物所有权应重新分配。但是从道德感情和伦理学的角度,专利保护将包括自然界的所有东西,人也可以成为商品。在生命价值感情上,生命与非生命在商业角度的差别将消失,遗传工程允许所有生命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利润而奋斗。不再有神圣,没有精神品质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界限将消失。除了遗传工程的对象,没有必要识别生命的独特或基本品质。一句话,生命就是某些标准下的人工制品。
在世界观上,人不仅可以以意识传统加以批判,连人的遗传组成也可以由人加以批判改造。
法院的裁决在司法上为生物资源的商业利用辅平了道路。工商业界为这一消息所欢近鼓舞,遗传工程企业明显受到投资者的亲睐。1980年10月,Genetech公司还没产品上市,就筹集几千万美元,资产评估达5.32亿美元,看来技术上的突破并不是人们顾虑的主要因素,只要证明技术有远大前景,它就会飞速发展。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受到了多种力量的推动:1国家的技术前途有了保障。2企业界在化学、制药、农业、保健等领域都加紧开发。3金融界找到了新的投资渠道。
生物技术经济的主要推动者是跨国公司,许多公司作出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将生物科技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最明显的是一些大型化学品、医药公司,它们收购、吞并了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或者购买生物产品的专利权,实现向生物产业开发的过渡和转变。的经济增长点涵括了种子产业、农业产业、农业化学产业、制药业、医疗业、保健业、食品饮料业等等“因为这一过程导致特异性的抗体大量繁殖,它很快能成为当今全部的培育抗体的商业方式的补充“(103-104(美)詹姆斯·D·华特生《DNA激情》)。由于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产销网络,并且借助先进的通讯和管理交流手段,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命产业”的一体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命技术产业购并案例。瑞士的Sandoz制药公司和农用化学品公司(ibaGeigy合并成Novarria公司 ,新成立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农用化学品公司,第二大种子公司第二大制药公司,该公司于1995年又斥资2.95亿美元收购了一定基因治疗公司,后者在基因重组修饰上拥有广泛的专利许可证。Monsanto 公司1997年以1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培植玉米新品种的生命科学公司,Monsanto公司还拥有某个大种子公司40%的股份,它还计划收购一个头号大豆公司。杜邦公司以经营农用化学品闻名,它也在1997年以17亿美元买下了某种子公司20%的股份,另外它还收购了几家生物科技公司。一些大型制药通过与科研机构、实验室建立合作协议的方式,使用生物科技专利或分享研究成果。林林总总的农业化学公司、大制药公司、跨国集团都企图不落后于新的经济潮流,有关产业的合并专利技术的转让,购买与公司股份的转让,已使得电脑、娱乐、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市场举措失色不少。在巨大的购并中,技术的集中程度也明显超过了以往产业,给人的印象是,这次产业干革命要形成全球生物工业市场的大控制。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印象是,似乎发掘出一个生物产品,就足以引起商业上的巨大利润,Myriad公司主要以发现乳腺癌基因著称,它准备对这个基因 进行遗传筛查的商业化开发。因为这一点它已与Bayer ,Novartis和Eli Lilly 公司建立了商业联系,美国Incyte公司有人类基因的部分序列的数据库,许多公司向它投入资金。Millennium制药公司从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基因的研发,也引得Eli Lilly 向它垂青。相关的基因研究包括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多种药物开发和检测手段。基因产业瞄准的是象肥胖和糖尿病这样传统医疗手段束手无策的热点。
新兴产业的蓬勃取决于人类基因、遗传特征、遗传性状以及遗传疾病的“数据金矿”,大型公司想把未来的市场前景一开始就把握在自己手中。 “电脑是改变我们做事方法的工具,而生物科技却会改变我们作为人类究竟是谁的命题。生物科技将挑战我们对生命的定义”(123,Oliver) “作为世界级的产业,生物科技左右着投资者、科学家、政府、宗教组织以及各种行动团体的兴趣” (124, Oliver) “生物科技产业终究会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它会改变全球经济、生态以及生命本身。在许多方面,生物科技将成为每个人都有关的事,而非少数的企业和个人。”(124 ,Oliver)商业化的生物科技产业始于1978年,当时一家叫做Genentech的新兴小公司,与大药厂礼来公司(Eli Lilly)签订协议,生产基因工程的胰岛素。1982年礼来公司的人造胰岛素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成为第一个上市的基因工程产品,1985年,Genentech公司的人造生长激素也获得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超过半数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拟定了全球战略计划,仅1991年上半年,这些公司就获得了将近2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初次上市募集资金的记录。1993年Smithklive Beecham公司和人类基因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等拉开了历史性的战略联盟,树立“基因即金钱”的观念,生物科技产品在每年获准上市的数目很快就逐年增加,1996年,多家公司初次上市就募集到1亿美元,还有两家不现的国际市场同时公开上市126,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开始得到基因产品效益的回报,1997年,初次上市公司增长幅度达到537%,股票市值增加了60%,上市公司的员工增加了22%,其中大部分是高学历的研究人员。1998年,拜尔公司(Bayer)斥资4.56亿美元买下了千禧公司(Millennium)的14%,并获得了正在研究中的256种药物的专利权,紧接着,Gnilford公司与安进公司敲定了另一项总额4.66亿美元的早期产品协议,产业界瞄准了生物科技尤其是保健基因疗法的巨大市场空间,形成企业联盟、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构建的生物产业研究平台的局面。1999年由生物科技先驱戈登·宾德(Gordon Binder)领导的安进公司,市值高达80亿美元,1994年以来辉瑞药厂(Pfizer)的股价上涨了10倍。杜邦(Dupout)默沙东(Monsanto)之类大型化学企业,开始转型为生物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与大药厂联手已经成为产业的主流。大药厂迫切需要寻求产品更新,产业换代;生物科技公司急需维持生存的资金和市场渠道。它们为解决传统医学绝症,如癌症、冠状动脉硬化带来了希望。基因药学(Pharmacogenomics)将为个人量身定做基因药物,针对特定的基因调制精确的药物,设想中的个人专属疗法,更有效,副作用更小。基因银行(genebank)包括有关基因信息的所有资料。未来医生在看病时,首先要做的是调出患者的基因图谱,针对其基因特殊形成使用适合患者个人的特定药物及医疗手段。商业上的目标早,基因疗法可能发展出更个人化、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比如Genentech公司研发的新药Herceptin,它的目标是HER2基因一般这种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比率为25%-30%,所以将来的药厂的行销策略将不再把大众化药物视为头等首选。
生物科技已经在卫生保健方面初步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伴随着每一种基因新药的问世,都有极高的资金回报率,我们也期望生物科技在农业方面会事业革新性影响,生物大农场将更好地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未来的大部分产业材料产品都会涂上生物科技的色彩。 Oliver在书中提到了三个特性:1 全球化。“生物物质科技将创造第一次真正的全球经济,参与的人都会获益。“208生物物质的强大经济会迫使政治力投降,如果充分拥抱这项科技,第三世界的生产力将直追第一世界。” 2 即时性。今天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非常迅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生物数据的平台将建立在一个快速沟通的基础之上。 3
无限性。“生物学却完全不同,细胞不停地新生,DNA……复制……”这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的说法,细胞的增生和DNA的复制完全是以指数级的方式扩充,那么在增长的极限上就具有无限的潜力。生物科技的影响者包括:1 生物资本家。如基因产业先驱们P166:生物科技的投资者,显示生物科技股相对于工业类股制药类股,信息股在1988年至1999年十年中有更高的预期回报,由于投资于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 2 学者型生物知本家。他们在学术机构分享利润,专利使用费,(通过专利授权给生物科技公司收到使用费,大学设立自行创业基金,研究成果商业 化,称作“身着学者袍的风险投资者”,“生物物质科技将改变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甚至信息科技。173” 3大学(实验室)。科研实力强的大学,大多和民间资本有紧密联系,通过寻求资本开展实验将可转化成果以专利权的方式与大药厂等达成协议,这部分资金由药厂以新药所得的收益回拢到科研上来。 4
政府(政府支持的实验室)。政府规范生物产业的秩序,通过生物产业扩大影响力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往往涉及面广,潜力大。如果政府有计划地将研究成果授权给其他人,有仅在研究上相对其他国家会取得政治优势,还会得到资金上的的回报。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组织都得到了政府的有利支持。 5 社会团体和意识形态行动者,包括社会活动家们。他们的来源广泛,影响力大小不一,但是往往代表了某一部分人的切实利益和价值取向。社会要顺利推行某项成果或展开卓有成效的革新,必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事实上多种意见更有利于生物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许有些宗教组织之类的团体声称要停止一切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不管他们的结论看起来多么突兀,也许不恰当之处仅仅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表述清其观点,或者他们理解的生物科技已经受到了丑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沟通,了解各自的根本立场,以及各自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都有助地问题的解决。
作者:网友 点击:次
热门文章T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