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板块业绩分析半年报业绩什么时候出来?

股票/基金&
白酒半年报:行业颓势短期难扭转
作者:王少杰
  本报记者 王少杰报道  本月内,细看上市公司陆续出炉的半会发现,再没有哪个行业能比当下白酒业表现得更“刺眼”,呈现整体下行惨状,更为致命的是,始终在底部徘徊却难有起色,行业颓势短期仍难扭转,市场低迷持续发酵。  半年报堪忧  在近期密集发布的半年报中,白酒板块业绩出现普遍下滑,多数白酒上市公司处境依然艰难,引发外界关注。  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只白酒股业绩报忧。(,)、衡水老白干和(,)业绩均下滑,其中衡水老白干净利润下降49.36%,接近腰斩。(,)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260%告亏,降幅在行业中暂时居首。此外,(,)、(,)同时发布半年报,两家净利均降逾六成;(,)也宣布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近两成。  新一轮惨淡业绩,折射出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集体阵痛,只不过仅是整个白酒行业境况中的一个粗略缩影。大势所趋下,除了上市酒企亏损外,一些年销售额保持在亿元以上规模的小酒企,也不得不面对业绩大幅下滑的尴尬。  8月22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河北保定、沧州等地的多家酒企走访时了解到,原本一些在当地畅销的品牌,受到目前知名品牌和地方强势品牌的市场挤压,市场份额缩减明显。“面对市场萧条的大环境以及白热化的竞争形势,由于不具备质量、价格与口碑等优势,会有相当一部分小酒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河北沧州献王酒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白酒市场持续走低,让当地不少酒厂陷入库存高企的困境,资金链随时都可能断裂。为寻找出路,不少有一定规模的小酒厂主动“求收购”,试图躲过即将到来的倒闭潮。  8月23日,(,)酒北京区域营销分析师褚兆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白酒行业持续调整,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会异常突出,一大批产能落户,结构不优质的中小型白酒企业将被淘汰。  这一说法,记者在河北保定徐水县走访时得到印证。  徐水县有包括刘伶醉酒业在内的数十家规模不等的酒厂。虽然那些小酒厂远不及刘伶醉酒业,但这些小酒厂往年产销两旺,在地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今年境况则大不同,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小酒厂因资金链断裂或经营管理不善,酒厂“关门歇业”已司空见惯。  在当地一家酒厂跑市场销路的河南小伙李志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按照往年企业生产进度,临近中秋节正是酒厂员工忙碌的时段,以往都是要加班到深夜,将成品酒包装封箱,次日便发往全国各地进行销售。但是,今年每个月到厂上班的职工仅有往年的1/4,好多销售员工都辞职另谋出路。  “再这样持续下去,不但酒厂员工没饭吃,就连企业老板或因欠债也会有跑路的可能。”李志龙开玩笑道。  有报道分析称,从2013年开始,受宏观经济下行和限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白酒行业销售惨淡。与此同时,行业内大部分酒厂新扩建产能都在2014年前后集中释放,使得白酒产能过剩危机不断加剧。高端白酒价格不断下跌,销量大幅下滑,白酒经销商和酒企矛盾越来越突出,一场改变行业格局的调整即将发生。  在褚兆伟看来,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预示着行业洗牌在即。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有银行贷款,一旦销售不畅,资产又变成存量资产无法盘活,资金链会面临极大的问题,对于国内数以千计中小酒企而言或将面临生死劫。  产能过剩危机显现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宏观经济下行与“三公消费”政策仅是白酒业绩下降的诱因,主要还是白酒在经历“黄金十年”发展中的盲目扩张产能所致。  事实上,当时一些酒企已经在2011年左右意识到白酒急剧扩张下的产能过剩问题。  “不过所有的酒企都高估了形势,认为从2000年开始的白酒高速增长将会持续,并且近几年白酒过度提价,透支了未来利润,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产能扩张;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当地GDP的增长也在背后推动企业不断地扩充产能,白酒产能过剩不仅是酒企的原因,同各地方大力推动白酒扩容增产也有关系。”中国酒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赵禹说道。  被乐观估计的还有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我们早在2010年就预警白酒将会进入行业调整期,行业肯定有发展周期,不可能一直是直线式增长,一定是螺旋式增长。但当时行业投机性太强,甚至很多企业扩充产能并非为了产能本身,而是变相圈地。大部分人仍旧认为行业会保持高速增长,而实际上随着人口增速放缓、消费的多元化,白酒市场容量将会减少。”有酒企负责人表示说。  已出现风险苗头的是(,)最大经销商、上市公司银基集团。据该集团今年7月发布的港股2014财年报告称,继上一财年亏损11亿港元后,再次巨亏7.88亿港元。据了解,造成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因市场乐观,厂商积极扩产、经销商激进囤货,如今高库存导致经销渠道发生“肠梗阻”,为白酒行业敲响警钟。  种种迹象表明,上游产能急剧攀升,在下游销售遇到问题后,使得行业存货急剧增加。统计显示,14家白酒上市公司去年三季度的存货达到356亿元,而去年同期仅有288.44亿元,同比增长了23.61%。  另有知情者透露称,过去几年在高增长背景下,包括(,)镇、四川宜宾、泸州、湖北等几个重要的白酒产区盲目投资,这些产能都会在今年集中释放,新的大周期即将来临。诸如衡水老白干、景芝等年销售额10亿-20亿元之间正在扩张的省内为王的企业将会被产能拖累。  此外,白酒行业大企业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并且大都是国企背景,而这些上市公司的国企领导都有任期,其任期内为了努力完成业绩,都会持续向渠道压货,而渠道压货会造成供大于求,白酒价格将会继续下跌。  那么,这就意味着今后白酒企业的日子将更加难过,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持有乐观观点者则表示,如今白酒行业的调整进入了第三年,在经历了市场预期调整、价格挤泡沫、渠道去库存、消费萎缩、企业业绩风险释放之后,逐渐步入基本面平稳期。  行业颓势难扭转  采访中发现,在政府、商务消费减少导致高端酒疲弱的大环境下,白酒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市场,从“名酒”转型“民酒”,大量的中低端新产品集中涌现市场。  实践中,几乎所有白酒企业都将“腰部产品”视作未来的发力重点,而随着一线酒企高端产品价格回落、服务下沉,给二三线酒企的产品销售及生存带来巨大压力。不少酒企纷纷推出中低价位产品等变相降价的方式来应对行业变局,价格战一触即发。  在各地,目前百元以下价位的酒竞争会很惨烈,以前这个价格带主要是区域白酒厂的主流价格。现在包括茅台、(,)、五粮液、郎酒等都在开发新品抢占这个价格带的市场份额。在价格战下,泸州老窖、五粮液等这些白酒巨头肯定会对区域白酒形成巨大的压力,一些有着地域特色的中小酒企生存状况堪忧。  “茅台、五粮液直接将压力传导给跟在其后的郎酒、剑南春、(,)等,未来行业将会进入挤压式增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然而,通过向中低端市场布局,高端白酒企业所施的这一剂“自救”良药却在短期内未能奏效。  以五粮液为例。自2013年以来,虽然五粮液先后推出了定位腰部和低端市场的五粮特曲、五粮头曲、绵柔尖庄,但从2013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中低端产品为五粮液业绩贡献极为有限。为了加速占领中低端市场,五粮液还与拥有终端优势的区域品牌合作。去年以来,五粮液已先后投资收购河北永不分梨酒业,收购河南信阳的一家酒业,但这一系列新项目的效果还需要时间考验。  面对漫长的行业调整及惨烈的竞争形势,各大酒企或降价促销、或拉拢经销商,纷纷使出新招抢市场。此前已进行大幅度调价的五粮液近日再出大招,宣布在广东地区试点运营直分销模式。对此,有业内分析认为,直分销模式有利于实现渠道有效整合,共同打造区域市场,同时还有利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  为了突围,酒企扎堆推定制酒开发消费者不失为低迷市场下营销创新,针对个人消费群体和商务消费推出个性化需求,促进大众群体消费更加多元化。目前已经有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在内的30余家酒企参与到私人定制业务中来。  “在这个个性化发展的时代,定制个人白酒也许会被消费者青睐,不过绝对不会成为主流。”褚兆伟说。  褚兆伟认为,白酒伴随低迷的持续,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大,转型成为不少公司的目标。  面对严峻形势,一些白酒企业另辟蹊径在谋求转型中表现门路各异。  经梳理发现,诸多白酒上市企业均在发力“转型”并提升至企业战略发展高度。  从重庆天子窖办白酒银行到多家酒企斥资数十亿购买理财产品;从湖北稻花香集团斥资10亿开发饮品到甘肃(,)欲募资6亿做保健品;再到此前河北衡水老白干投巨资转身养猪等案例。从中发现,酒企热衷转型玩“跨界”背后,是酒企欲改善自身资金使用效率,意在主业萧条下实现企业资金增值与保值。  不过,白酒企业跨界转型收效需待时日。  有观察者称,皇台酒业主业发展不佳,希望通过跨界经营来实现一定程度股份上升近而转型,但难言可持续性,跨界保健品前景待考。同样大手笔跨界投资的稻花香酒业,对外宣称将斥资10亿投资年产30万吨饮品,自今年3月份全面上市以来,其经营业绩至今也未公开,外界普遍猜测称由于需开拓新市场,稻花香饮料业目前对稻花香酒业整体贡献率不大。目前,唯有酒企跨界投资理财和办银行,“钱”景相对稳定可观,但对酒企而言毕竟属于陌生领域,能否健康持续也有待观察。  更何况有先前跨界投资者失利,对当下白酒忙转型企业发出风险信号。据了解,早在几年前已投身养猪事业的河北衡水(,)业,近期则公开称,欲摆脱处于亏损状态的养猪业,将投入全部精力发展主业。为此,转型之路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耐心和时间。  告别黄金十年的白酒企业从云端跌落,尽管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启动了一系列转型举措,但仍旧没有找到有效的调整策略。“目前,国内白酒业已经进入L形底部,但是底部时间会很漫长,至少这两年白酒企业的日子还得熬着。”褚兆伟分析说。
(责任编辑:HN666)
08/26 14:4308/25 13:3308/24 19:4608/23 01:3508/22 12:4308/21 01:5108/20 10:4308/13 15:10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所在位置: >
15家上市白酒企业2014年半年业绩一览
随着半年报的出炉,15家上市白酒企业2014年半年报均已披露完毕。记者通过整理发现,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不佳,除和古井贡酒营收略微增长之外,其余13家上市酒企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酒鬼酒和皇台酒业净利下滑更是严重,分别达到244.78%和732.19%。以下为各家酒企2014上半年业绩具体情况:
8月29日晚间,水井坊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月,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降65.51%,净利润亏损1.22亿元,同比下滑 190.78%,其中中高档白酒的毛利率大幅下滑14.11%。
据悉,水井坊在2013年底开始出现亏损,今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亏损额为0.37亿元。对于业绩亏损,水井坊方面表示整体经营情况已好于公司原有预期,此外,水井坊同时表示前三季度及全年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水井坊被ST的可能性较大。
&&贵州茅台
8月29日,贵州茅台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月,贵州茅台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基酒3.5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3.22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0.25%。
从产品上看,贵州茅台主打产品飞天茅台上半年业绩微增,实现营业收入137.54亿元,同比增长2.72%,毛利率为94.32%。而系列酒依然销售不畅,上半年仅实现销售5.67亿元,同比下滑23.08%,毛利率也减少8.46个百分点至63.70%。
此外,公司预收账款为5.44亿元,相较于期初的30.45亿元减少25.01亿元,同比下滑82.43%。这说明经销商经年上半年向公司打款意愿明显下降。不过,贵州茅台是目前15家白酒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业绩几乎没有下滑的公司。
8月28日晚间,酒鬼酒发布半年报。报告显示,月,酒鬼酒实现营业收入17854.27万元,同比下降5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47.3万元,同比下降244.78%。
酒鬼酒表示,营业收入下降系报告期各类产品销售数量减少所致。整体下移使中低档产品为主导的&腰部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中、高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和品牌体系受到极大冲击,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经销商代理制和高端团购资源的模式面临极大挑战。
对于未来业绩预期,酒鬼酒表示,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将亏损6500万元到8000万元。
8月27日晚间,五粮液公布半年报。报告显示,月,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116.63亿元,同比减少24.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2亿元,同比减少30.90%。
此外,报告显示,五粮液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21.97%,从去年同期的14.98亿元骤降至-18.26亿元,五粮液称这主要是因为收入下降及经销商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增加。不过,五粮液的酒类毛利率同比增长了3.66个百分点,达到77.77%,预收款从报告期初的2.14亿元增加至2.24亿元。
&&洋河股份
8月27日晚间,洋河股份披露半年报,半年报显示,月,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6.53亿元,同比下降8.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4亿元,同比下降13.1%。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白酒收入83.31亿元,同比下降7.81%,毛利率61.03%,同比上年下降0.75%。红酒收入2.08亿元,同比增19.83%,毛利率70.23%,同比上年下降4.3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预收账款余额2.03亿元,较年初8.93亿元下降77.23%,公司研发投入为2151.9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1.59%。
洋河股份方面表示,2014年,公司全力推进营销转型调整&&团购重商务,终端造氛围,新江苏,区域到乡镇,省外大众酒,红酒新增量。
关键词:&&& 来源:佳酿网 卓饮 陶萱
(责任编辑:张佳)
佳酿网声明:
① 在本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
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联系:
② 来源注明“佳酿网”的稿件系本站原创内容,其他媒体转载须注明“佳酿网”。
③ 本站愿与各类媒体、出版社、营销公司等机构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食药监局日前查获了一批牛栏山假酒,据网上消息称这批假酒正是运自北京。近年来关于牛栏山假酒的消息屡现报端,...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佳酿网 投稿信箱:
客服信箱:
本站转载及访客投递的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 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白酒上市企业上半年报显示 整体业绩回暖两极分化加剧
10:49:31&&&&&&&&来源:中国食品报
  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的营收、净利分别占全行业比例64%和82%;两项指标均超过其他15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总和。尽管上半年白酒业业绩出现复苏态势,但更多的是恢复平稳较慢增长,下半年产业集中度将持续向龙头靠近,业绩将进一步分化。
  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基础上,白酒行业上半年业绩整体出现回暖,但行业集中度提升,两极分化严重。
  从近日陆续公布的18家上市白酒企业半年报数据显示,全行业上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72.79亿元,净利润总额175.25亿元(不含顺鑫农业)。
  三大白酒龙头强者恒强
  半年报显示,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营收分别为157.79亿元、112.15亿元和9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82亿元、32.98亿元、31.85亿元。
  贵州茅台继续保持领跑,营收同比增长10.17%,净利同比增长9.11%,表明经历了调整之后,市场占有率已全面提升。
  五粮液营收同比下滑3.83%,净利同比下滑17.60%,但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表明尽管水晶五粮液产品开始回暖,但因为加大中低端产品的销售也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了4.02%。
  洋河股份营收同比递增10.61%,净利同比递增11.57%,其成长指标小幅超过茅台,成为半年报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再次证明其经营模式与经营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的营收、净利分别占全行业比例64%和82%;两项指标均超过其他15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总和。
  汾酒、沱牌舍得、金种子酒、ST皇台、五粮液、伊力特等六家酒企出现业绩下滑。
  次新股与ST公司整体表现良好。作为两家上半年新上市的酒企,迎驾贡酒、口子窖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8.72%和57.51%。作为次新股,两家公司基于市值管理的缘故,未来3年的业绩或将会呈稳定增长态势;ST酒鬼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71%和188.80%;ST水井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4.10%和141.24%;ST皇台营收同比减少10.43%,但净利润同比增长90.22%。由于市场环境整体回暖,3家ST酒企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反弹,扭亏脱帽是大概率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靓丽数据的背后,既有公司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也有公司调整产品结构、调低公司利润率、减少传统媒体广告投放额度,加大&互联网+&的创新营销等原因。经过了3年多的深度调整,白酒业已基本见底,但反弹过程出现分化,强者恒强态势明显,未来白酒销售向名优酒、老品牌和核心产品的集中化将呈长期趋势。
  资本运作引领行业突围
  并购、混改是上半年白酒行业资本运作两大亮点。
  在历经深度调整3年之后,部分酒企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并购整合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上半年,五粮液宣布收购河南五谷春51%的股权,这是公司自2013 年并购河北永不分离酒业后的再次并购,五粮液拥有资金和产能优势,并购不仅可充分利用其闲置产能,同时还能借助标的企业完成其全国化战略,不排除未来还会有新的并购计划。
  青青稞酒则公告拟收购中酒网,发力酒行业B2B市场。中酒网将以移动互联网工具为基础应用的&基于C 端的B2B 模式&为未来核心模式,以&中酒批&为平台工具的B2B业务已在山东、安徽展开试点工作,争取年内跑通业务链条中全部环节,建立可复制的样板市场。
  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白酒业混改也于上半年相继逐步进入酝酿实施阶段。老白干酒、五粮液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形式实施员工、经销商、战略投资者持股计划,可将员工利益、上下游产业链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绑定在一起,提高参与各方积极性,锁定市场提高运营效率。
  ST酒鬼目前也处于停牌状态,筹划重大资产注入计划,据悉,不排除会注入民企资产。此外,民企天洋控股拟以38.22 亿元的代价获得沱牌舍得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70%的股权,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0.9%的股权。混改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提速并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从而激活白酒板块。
  互联网时代创新营销模式
  作为品牌、营销推动型的行业,白酒业上市公司上半年普遍减少了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但加大了新媒体、公关策划等领域的投放。比如泸州老窖上半年加强对新媒体投入,提升新媒体传播水平,开通官方活动的微信平台,形成网站、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全媒体宣传模式。代言人华少、孟非、汪涵拍摄的广告片与娱乐营销及网络营销相结合,达到了代言人运用的最大化效果。
  ST酒鬼则在春季糖酒会前后,借助移动互联网与社群营销,其首款移动互联网极致单品&酒鬼封印&20天成功实现亿元销售。颠覆了广告轰炸传统模式,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线上电商平台进行定向推广与产品预定,全过程没有库存,全部按需定制。
  上述分析人士称,相当数量的酒企广告投放额度等于或大于净利润,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媒体品牌传播之路,或能大幅度节约成本提升利润。
  专注于移动营销的哇棒传媒总经理颜鸿表示,今年越来越多白酒企业开始加大新媒体广告投放力度,因为移动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大数据来实施精准广告投放,其效果可通过数据一目了然。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上半年业绩出现复苏态势,但更多的会是恢复性平稳较慢增长,下半年产业集中度将持续向龙头靠近,业绩也将出现进一步分化。(刘涛)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食品报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年报业绩预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