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的年轻人废品都是靠什么赚钱钱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告诉你年赚百万的秘密
来源:投资界&&&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一篇文章告诉你年赚百万的真正秘密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而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1 卖信息,2 卖钱,3 卖他人的注意力,4 卖自己的时间
  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就我观察,许多高级打工者,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业内的交易来赚钱了。
  这种撮合交易只需要牵线搭桥,连本金都不需要,只要做成一单,一年里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着了,这种钱赚起来,可比自己亲力亲为,当老黄牛要划算的多。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我身边一位资管公司的小头目,团队10个人,2015年项目分成1000万,自己一个人拿走850万,手下9个人分剩下150万,活都是手下干的,自己轻轻松松。手下那些人因为处在信息链的下游,所以汤是有的,肉是没的。
  更low一点的例子有吗?也有,就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房地产中介。
  尽管这十几年来穿着廉价西装的中介们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但这波房地产交易大潮确实让这个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屌丝因此逆袭成功。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中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而与此对比,现在一个新三板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审核,律所收费也就区区15万,律师收了钱还要承担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而房产中介根本没啥责任,既不需要文凭,也没见他们做太多事情,十几万、几十万的中介费轻松入袋。
  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要比和赚卖时间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这句话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国投资者,后来事实证明绝大部分都是胡扯。
  现在20年过去了,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小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里的某个人,这句骗了20年的大忽悠话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8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8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我知道在比如直播这类的平台上,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
  男屌丝够多,男屌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网络直播为屌丝提供了以最小成本获取和美女互动的虚拟体验的可能,你并不能说这没有意义。
共 3 页&& 1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揭秘年薪百万的人都在利用什么赚钱?
你能做什么?你能卖什么,你的收入是多少,这之间的逻辑关系似乎更古不变。在这个社会万变的时代,想要合法的赚钱,而且还想要赚多钱,就不仅仅是时间成本和信息成本,还有很多的社群效应,想要年过半百,也要懂得它们是如何运作的?一.靠信息赚钱
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交易取财的社会效应,从A地买,到B地卖中间就可以赚取巨额财富,这期间就是信息不对称,从信息A带到没有信息A的B地,赚取信息差价,从而站在了价值链的上游,那么赚钱自然也是轻而易举的。
试想那些曾经给你拉业务赚提成的朋友们,不管是拉到什么业务,都能从中间获取到10—30%的提成效益,但是这种业务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心强大的欲望,在这些业务人员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后,都会从业务再次换位,直到用信息赚钱的地步,直接撮合行业交易,连成本都不需要,而且还能赚的不易乐乎。自然也就是站在信息链的上游,不仅有肉,还有汤。
而那些站在信息链下游的朋友们,只能喝汤了吧,估计连肉吃着都难。还做着搬砖一样的工作。
举一个例子:
房地产中介,似乎是众人所厌恶的一个行业,但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在北上广如果以千万元起,中介费以2%为转化,那么算起来也是20万,一年下来只要成交几单,这种性价比也比那些白领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而且这些房产中介还不需要什么文凭、证书之类的,这大概就是赚信息的钱,无本万利,恐怕也是不是止年薪上百万了。二.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现在的直播、互联网网红经济、视频网站平台、电影在线、娱乐节目哪个不是在赚取注意力,用一句经典的话,全世界每一人给你捐献一毛钱,你也早就发家致富了。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经济繁荣的时代,要赚取别人的注意力更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也已经成为现实了,比如一个直播平台,一个会才艺、长得的还不错的姑娘,月入十万都不是问题,因为什么?因为有很多人在关注,自然有很高的注意力,而这些把注意力卖给这位姑娘身上的同时,自然也会有人愿意花真金白银的赚取这个姑娘的注意力,而且还得到与美女互动的体验,你说这种赚钱会很难吗?三.用钱来生钱
比如炒股、理财、房租、放贷等都是用钱来生钱的例子,非常明了,而且多数人都通过这种钱生钱的方式早已经发的大财,而且还是躺着数钱的。似乎是最容易赚钱的,而且比直播那种来的更容易,更轻松。
试想你通信息差赚取一段优势地段,然后通过承包加工后,装修成了一个风景区、或一个寺庙、或某某庄园,一年的净收效,上百万都不是问题。这种和靠信息赚钱的连体合作,最终的收益更大更多。
在这个劳动率不成正比的年代,像一些白领,通过整日劳苦辛多的努力,有时还要加班到深夜几点,一个月下来的工资也顶多几千到一万左右,跟这种躺着就数钱的生活,自然也是增加更多的吸引力。四.靠时间来赚钱
这个恐怕是最辛苦、最苦逼、最沉重、最不赚钱的一种取财方式,说点俗话,就是凑合着过日子。试想一个研究生,从小学开始直到研究生比较,也得一二十年的时间和努力成长与培养,最后直到参加工作,然后工资也就不过几千一个月,甚至比较那些网红还要低上几倍不等,更是别说那些高级赚钱法了。
这种赚钱法却是很难让那些辛辛苦苦的努力一辈子的人接受,而且付出与收入是严重的不成正比。那是因为这类人即使一天工作超过20个小时,那么产能和体力也是有限的,即使付出成本的努力,这种线型比例关系,也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来源简行自媒/ &微信号:jwiseo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频道。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那些刚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年轻人,每天都是怎么过的?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二十刚出头的青葱年华,便每日穿最鲜亮的衣着,穿梭城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楼宇,与上市公司的高层领导谈笑。拿着百万的年薪,为身价千万亿万的人操着心,他们的一天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二十刚出头的青葱年华,便每日穿最鲜亮的衣着,穿梭城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楼宇,与上市公司的高层领导谈笑;他们准备的演示文稿,可能随时左右着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走势和命运 – 投行的分析员们,拿着百万的年薪,为身价千万亿万的人操着心,他们的一天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
  先来说说投行的人员架构。
  投行等级制度森严,由下到上分为分析员(Analyst),经理(Associate),副总裁(Vice President),董事(Director),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各司其职,不可越级。
  分析员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做着可以说是投行里最苦最累的活。进入正题,投行分析员的一天。
  虽拿着高薪,代价是每周长达80-100的工作时。
  投行做给客户看得投标书(pitchbook),并购项目介绍书(CIM, IM)中各种华丽的饼型图,柱状图,现金流模型,杠杆收购模型,都是他们一个个通宵后的成果。
  不出意外的话,经过三年修炼,分析员便可升任为经理。当然大多数投行每年也会留相当的名额从商学院中招收经理。
  经理的主要职责包括了解上级对项目的要求,把(常常是非常抽象的)上级要求转化为可呈现的内容布置给分析员。检查和帮助指导分析员的工作也是经理职责重要的部分。
  经理的升职,不算理所当然。任职经理四年之后,如果投行认为你具备面对客户独挡一面的能力,而内部又有职位空缺的话,经理便可升任副总裁。
  由副总裁开始,工作的重心会更多的放在解读市场和面对客户上。熟谙行业走向,了解客户公司的运作,预测市场动向,在适当的时候为客户作出合理的商业以及金融资本市场的计划,是他们每天需要伤脑筋的问题。
  10:00AM——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这差不多是你每天进公司的点。就算是10点进公司,其实你也不过是在自己床上躺了3-4个小时而已。
  当然,如果当天早上有投资者会议或者团队会议则另当别论。
  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巧在10点跟董事总经理进了同一部电梯。
  10:00AM-12:00PM——你打开邮件,点开PDF研读副总裁对昨晚完成的IPO投标书的意见。那些老板们喜欢在打印稿上手写他们的修改意见,有时候你得花上好多时间才读得懂。
  不少改动包括增删逗号、名词首字母大写和字号调整 – 是的,在投行attention to details是你的圣经。
  大概花10分钟做好文稿格式的修改,剩下的对于现金流模型的假设的修改可能需要多些时间,你跑去跟经理A讨论了解老板们想要的假设,然后把它们呈现在模型里。
  12:00PM-1:00PM
  ——你把修改好的文稿发给整个团队,一边战战兢兢地等待董事总经理的最终修改意见,一边是不是应该去赴一个两周前就约好的午餐。不过想到老板随时可能需要你对所做的修改作出解释,你还是决定下楼买个三文治,继续坐在电脑前边吃边等待。
  1:30PM——经理B走来你座位告知你被安排在了另一个并购投标书的项目上。
  你听经理说,董事总经理早上打了电话询问客户意向,客户随意地说了句准备些材料我们先看看,然后董事总经理便宣布我们有一个live deal,Saturday Exemption Policy(大多投行为了保证分析员工作质量规定周五晚10点到周日早上10点,分析员不得进入公司工作)也被取消。
  因为负责项目的副总裁在出差,经理安排了电话会议,让董事总经理安排任务。你一边听会议内容,一边因为刚吃了午饭和睡眠不足而犯困,不过你并不担心听漏什么内容,反正经理会负责记录老板们的要求,组织好投标书的框架然后给你布置任务。
  2:30PM
  ——董事总经理把你和经理叫进办公室,给出他对IPO投标书的修改意见。你发现他把很多页文字部分用不同的字句把同样的内容又重新写了一遍。他并不赞同副总裁和经理对于模型的一些假设;对客户经营状况的分析,他觉得你们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在同一张经营数据的图表里面传达更多的信息。另外他还提出,柱状图可能能比饼状图更能sell客户的story。
  明天早上10点的客户会议,董事总经理要求20份打印好的标书在明天早上8点之前送到他家。
  3:00PM——负责并购项目的副总裁给你和经理B发了邮件,提出一些他对标书的构想,你知道这说明你的标书又需要增加2页的内容和8张图表,对你来说可能又是10个小时的工作量。
  4:00PM——经理C告诉你上两个礼拜发给客户的收购标书有反馈了,作为卖方的客户想让你们再多搜集一些买家信息,两天内回复他们。
  你想告诉经理你现在有两个live deals在运作,无暇分身,不过经理说这个项目十分紧急,两天内必须完成,你做好了通宵两晚的准备。
  5:30PM——你完成了IPO标书的修改,发给了团队,让董事总经理做最后批复。
  之前大学的学弟在寻找投行的实习机会,约了你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你们在楼下的星巴克见了面,你强打精神为学弟描画了投行职业的美好前景。
  7:00PM——经理B把搭好的并购标书框架发给你,并标注了你需要做的部分。你在座位上点了日料外卖。一边吃一边开始搭建模型。
  10:00PM——董事总经理发了邮件,对IPO标书做出了最后的修改。你花了半小时做完了最后改动,再发信给团队确认。
  10:45PM——收到董事总经理最终确认。你立即发最终文稿给打印中心,告知他们在两小时之内打印装订好20份文稿。
  11:30PM——经理A过来确认文稿打印的进度。
  12:30AM——打印中心来电话告知打印完成,你下楼去检查文件,发现某一页出现了拼写错误,于是回电脑前做了修改然后让打印中心重新打印此页并装订。
  2:00AM——终于拿到了“完美”的文稿。你安排了black car service让司机一早把文件送去董事总经理家。
  2:15-4:00AM——你完成了并购标书的模型搭建并发给经理检查。你本想明天早上做一遍检查再发,不过你实在不想浪费一个让他知道你又工作到了4点的机会。
  坐在回家的uber black上,你想着明天还得早点来公司开始收购标书的修改,你不想让经理C觉得你把他的项目排在其他项目之后… 正想着,你被司机摇醒,嗯,到家了。
TOPS4509゜11659゜21388゜31315゜41056゜5985゜6944゜7883゜8819゜9813゜1018935゜112418゜28547゜38329゜46639゜56133゜65851゜75753゜85733゜95567゜10
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50000万人民币 融资战略投资 1500万人民币 融资A轮 3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德阳人该醒醒了!看看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
腾讯房产德阳站
[导读]那些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赶快来看看。小编经常看到新闻,有人直播可以月入十万,有人拆迁可获百万巨款,有人炒房也能一夜暴富,而很多人像小编这样拼命加班却也不过月薪几千......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忍,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年薪百万的那些牛人又在靠什么赚钱呢?来听我给大家分析分析。我等&#23628;丝,无才无势,最多的只有一样东西&#8212;&#8212;时间,我们都是在卖自己的时间赚钱,读十几年书为了拿到一份竞争力高点的文凭,通过进修提高劳动效率,但一天只有24小时,卖时间始终赚不了大钱,这也是最不划算的一种赚钱方式。年薪百万的人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大部分都会采取最轻松的赚钱方式:用钱赚钱。投资房产、股市、存银行赚利息都是靠钱赚钱。不同的投资方式自然有不同的风险系数,其中相对稳当的就是投资房产了。当然也要你有眼光选中有潜力的房产。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德阳的宝地,那就是位于珠江桥西岸的()格调商业街。作为给业主提供无限方便的业态,社区底商正在崛起,只要占据了好地段,又有人气支持,社区底商无异于一颗长期的摇钱树。天悦湾商业街紧邻蒙山街美食一条街,周边多个楼盘总户数达到14422户,人气就是繁华的保证。天悦湾商业面积区间在47-363&#13217;,可灵活选择,自由组合,首层层高最高可达6米,商家可根据需求使用。目前天悦湾一期商业招商销售同时开启,均价元/&#13217;。天悦湾也有88-246&#13217;湖景房在售,均价4400元/&#13217;,一次性付款优惠5%,按揭优惠3%,咨询热线<SPAN style="COLOR: #ff9-。想赚钱就赶快打过去吧。 *姓名: 先生女士*手机:团购报名成功 我们会电话与您联系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割一割-----------------------德阳房帮帮今日推荐德阳为什么很多人买房贷款一直办不下来?1、还款压力大,贷款年限能从10年改成20年吗2、地下车位还有100多个没卖,这是谁的?3、逾期超过多少次德阳公积金贷款不受理?4、信用卡逾期几次在算安全?5、为什么很多人的贷款迟迟办不下来呢?微信关注德阳房帮帮(deyangfbb)后,回复关键词“60”即可查看全部内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在这里,熟悉房产市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德阳站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德阳买房”,获取更多房产资讯。
扫一扫APP客户端免费下载
手机找房&#8226;参团看房&#8226;一站搞定
均价:均价5100元/平方米
特色:品牌开发商
均价:均价4000元/平方米
特色:养老地产
均价:均价3800元/平方米
特色:刚需房
均价:暂无价格
特色:养老地产
均价:均价3000元/平方米
特色:养老地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年薪过百万=人生赢家?三个血泪故事告诉你,金融精英的真实生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中国证券网(微信号:www_cnstock_com)每日经济新闻经授权转载这次讲述的是三个略带忧伤的奋进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基金经理、银行高管、信托公司精英。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学霸,是年薪过百万的人生赢家,过着令人羡慕的光鲜生活。他们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金融屌丝”。“三年前的西城金融民工,还可以叫金融精英;再不济,也是要叫金融白领的。‘金融民工’,看似自嘲,实则炫耀。如今,金融民工,已然是个写实名词了。”——这是朋友圈最近流行的《京城薪酬鄙视链》中的一段内容。这些文字,戳得很多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心中疼痛不已。▲“喂!房价又涨了!”(设计台词,图片来源:)这一切,与房子有关,与飙涨的房价有关。某基金经理:我怎么努力也追不上房价的步伐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级别的难题,最近刷爆了朋友圈: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有人调侃说:学历只是敲门砖,而学区房是由无数砖砌起来的。做投资的高手这么解答:学区房价值是你爸妈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学历价值是你老板用可比公司法估值。言归正传,讲个令人奋进却略带忧伤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基金经理,名叫坤总,身边人一直这么称呼他。曾经的学霸,读书时就甩开小伙伴好多条街,然后成为基金经理,掌管数十亿资金,用真金白银在资本市场的最前线“拼杀”,感受金融的“脉搏”,出入高大上的写字楼,总之,过着令人羡慕的光鲜生活……我们相识于2016年。他是中国顶尖高校清华大学硕士,2年前,完成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华丽转身”。在市场的剧烈震荡下,经历了几轮暴跌的洗礼,度过了不少极度煎熬的日子,但最终顶住了极大的压力,可谓“初战告捷”,当基金经理的第一年,他就交出了颇为亮眼的业绩单。第一次见坤总,在他位于的办公室里,陆家嘴,被称为上海的华尔街,这里是基金经理的聚集地。坤总给人的第一印象——外表敦厚,性格温和,典型的理工科男。在近两个小时的聊天中,能感受到他的激情飞扬和自信十足,以及对于投资的热爱。从国内外的宏观大势,到古今中国的历史,再到看好的行业,欣赏的公司和企业家,他都如数家珍。采访即将结束,他聊起自己的家族史,以及从偏远的小城镇到大城市里的奋斗历程,最后,他感慨道,虽然一直努力拼搏,但连一套房子也没有。至今,我依旧记得,他说这句话时,嘴角浮现出的那一丝尴尬笑容。2016年,坤总还在深圳的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深圳的房价在他当基金经理之时,已经涨了一大波。此前,做研究员时,薪水并不高,而当基金经理之后,虽然踏入年薪百万的行列,但想要在深圳买上一套像样的房子,依旧倍感压力。2017年,坤总回到了北京,他说,不想浪费自己的北京户口。此时北京的房价,“一骑绝尘”,地段稍微好点儿的房子,早已从每平方米10万元奔向了20万元了。我们会时不时聊天,我也经常请教他对于资本市场以及行业趋势的看法。上一次,在电话中,他支支吾吾,最后说,希望熟人帮忙介绍女朋友。挂上电话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大部分姑娘都活得很“现实”,但我依旧帮他张罗打听着。面对这个努力拼搏而有没有多少城府的“大男孩”,我心里默默地希望,即使追不上房价的涨幅,他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前不久,跟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吃饭,在一家新加坡的餐厅里,他聊公司发展战略,聊对新的商业模式的理解,但他自己依旧住在陆家嘴人才公寓里。陆家嘴人才公寓,成了金融人才眼中的“香饽饽”,申请排队入住的人,已经是相当长的名单了。上述基金经理感慨,我长期掌管着数10亿的资金,外表光鲜,但如何能追上房价上涨的步伐?“踏错”节拍的金融精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983年出生的吕方(化名)曾经是传说中的“人生赢家”:家境殷实,早早就在上海世纪公园附近买了婚房,名校MBA毕业后顺利进入某排名靠前的券商投行工作,有个长相姣好的艺术系女友……一切看起来都很perfect。但上一波大牛市,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2015年初,吕方意识到股票市场正在掀起一波历史性的行情。彼时,“股市要上10000点”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金融圈人士戏言“不加杠杆全仓股票都不好意思出门”。为了赶上这波“暴富”的列车,出手豪迈的吕方不但把所有能够动用的资金全部投入股市,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房炒股。那个时候,上海一线楼市价格已经两年没发生大的变化,由于很多人看好股市行情,楼市抛盘有所增加,个别地方房价甚至稳中有跌。以吕方所在的联洋社区为例,2015年上半年,均价仅5万元不到,他的130平米的房子市场估值在600万左右。当吕方决定卖房子的时候,股票市场已经快速飙升至4000点,再加上房产出售周转期较长,当600万巨款准备到位时,市场已经处于4000点以上的高位……带着股市上冲到一万点的憧憬,吕方快速将卖房资金追加买入股票,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股票主升浪的蜜月期没有享受多久,股票就开始暴跌,在最艰难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卖房钱一点点缩水,甚至都没法变现。但这还不是最“倒霉”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股市在5000点上方拐头向下后,楼市却迎来了一波“万点行情”……刚卖房没多久,吕方还跟身边的人打趣道:“你们没买我房子的人后悔了吧,一个月就涨了100万。”随着后面房价越飙越猛,吕方却变得越发沉默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联洋社区的房产均价已经涨到了9万元以上。后来的故事是,眼看着用收入重新回归“有房一族”越来越难,吕方辞了金融圈令人艳羡的职业去创业,整天充实而忙碌着,虽然“踏错”市场节拍令他懊恼、后悔过好一阵子,但也已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毕竟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谁又能知道现在的经历不是未来的一笔财富呢?我们可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们一直在给房企融资,但是自己却买不起房。”发出这样忧伤朋友圈内容的,是一位来自信托行业的小伙伴。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传统业务中最为经久不衰的便是房地产信托业务。但是,尽管做了一单又一单的地产信托业务,眼看着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很多信托公司的员工却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在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中,开放商们赚得盆满钵满,但为他们的各个项目进行资金“输血”的很多信托从业者,依然在为房价发愁。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房价快速上涨,很多信托公司的年轻人也不淡定了,朋友圈里发的都是各种学区房的“天价”。刘君(化名)是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的员工。博士毕业在北京工作后,他原本想着自己收入不错,存几年钱后应该可以在北京买房安家。但是,越来越高的房价,让他觉得如今买房“压力山大”。“现在同事或者朋友要在北京买房,单靠自己的工资收入肯定不行。首付必须由父母支持,自己的收入只能还月供。”刘君说。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境,哪怕年薪百万,现在想要在北京或者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买房,都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而老赵(化名),则属于那种“殷实家庭”中的父母。他在东部某经济发达地级市的城商行担任分行副行长。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让老赵的百万年薪收入在当地显得颇为“高大上”。但是,最近儿子从北京打来的一个长途电话,却让老赵突然也面临了买房的难题。儿子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与女朋友正在谈婚论嫁。买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春节回家后,一家人商量了一下买房事宜,儿子过完年后也迅速行动,房子看了一套又一套,终于找到了相对不错地段的喜欢房型。“当儿子说出1900万的价格后,我真的是吃了一惊。”老赵以前总是自诩收入不错,但这1900万的购房款,却也难住了他。“孩子们贷款买房,总额也要在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如果真的要拿出1000多万的首付款,就算双方父母一起出资,我们这挑大梁的,也是要把几乎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人生发财靠康波”,机会只有三次?已故的“周期天王”周金涛有一句名言叫“人生发财靠康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不完全取决于你的主动选择,更多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按照“康波”理论,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这就是说我们人生的财富轨迹是有迹可循的,人生的财富轨迹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那么康波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是什么?或许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讲完。曾经在一次采访结束后,基金经理小王突然问:“这里的本地人是不是都有几套拆迁房?”未等我回答,他抿了抿嘴,聊起自己一次坐出租车的经历。今年春节前,在去浦东机场的路上,他与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聊了一路。李师傅听闻他海外名校博士的求学以及之后金融圈的工作经历,一路向他讨教,如何规划儿子的工作。然而,那个时候他的心情并不好。恰逢一轮“债灾”,年终奖很可能都会泡汤,个中滋味只有圈内人士才能懂。然而,李师傅的一句话更是给了他“一万点伤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出租收入还是不错的,我是1998年最早买商品房的一批人。我家里底子不错,当时我买房我老爸还给我了一点老底,也是啃老啊。然后,原来的老房子动迁又分了两套。”不过现在,李师傅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儿子躺在房子上,坐收房租,成不了气候。“这真是矛盾的人生啊。”小王感叹。用他后来的话说,我有时候希望自己就是那个躺在房子上的儿子。李师傅说:“我现在开车主要是在家觉得太闲,与各种乘客打交道比在家天天看电视强。”基金经理听罢,摇摇头,感叹学历在贬值,百万年薪也在贬值,自己的年终奖都追不上看中的房子。“不不不!”李师傅一边打方向盘一边说:“房子不可能一直涨!只有学到肚子里的东西才会给你带来生活的保障。你不懂我们这代人吃过的苦,对我们来说,每个人需要一技之长才有生存的安全感。”这是李师傅开着车,游走在大街小巷一点的人生经验吧。他或许并未听闻过“康波”理论,但对他而言,只有努力学习和工作,才能抓住这一波又一波的康波吧!每经编辑 李净翰来源:中国证券网(微信号:www_cnstock_com)其他用户正在看1.昨天来的广州人太多,开发商房子不够卖了!2.揭开眼镜行业“暴利”之谜:30元的镜片卖240多元,竟然还是不赚钱!3.它曾是智能手机的王者,比肩苹果,盖过三星,如今沦落到卖上海土地求生……4.人类工作被抢,比尔·盖茨建议向征税,但昨天有人反驳,并道出了惊人事实!【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