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仓库平面布置考虑因素设计法为什么要考虑物流因素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2013年高级物流师考试章节复习:设施布置与设计
  系统布置设计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
  系统布置设计(SLP)法:提出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
  1、工厂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1)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适应工厂内外运输要求,线路短捷顺直;合理用地;充分注意防火、防爆、防振与防噪声;利用气候等自然条件,减小环境污染。
  2)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确定设备布置形式;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实行定置管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
  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
  SLP法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基本要素。其中:
  产品P包括将要生产的商品、原材料或加工的零件和成品等。
  辅助服务部门S是指把除生产部门以外的所有作业单位。
  三、系统布置设计阶段
  分为确定位置、总体规划、详细布置和安装四个阶段。
  四、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 ◆
  1、准备原始资料: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并对作业单位的划分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划分状况。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综合考虑作业单位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
责编:smilemei
上一篇:下一篇:当前位置: >>
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 及其布置设计主讲:刘联辉教授TEL:湖南工程学院1 学习内容第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 第二节 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 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第四节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湖南
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 第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一.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定义设施规划与设计是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 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 施等,做出最有效的组合与安排,并与其他相关设施协调,以期获得 安全、效率与经济的操作,满足企业经营需求,同时更进一步能对企 业长期的组织功能和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效益。 传统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问题以生产系统为主要课题,而生产系统则以 制造工厂的规划问题最为复杂,也最具代表性。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 2.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由于各经济领域的企业性质不同,其设施的功能均不一 样,但只要是从事商品生产或流通,设施就与物流活动有 关联,就存在其设施物流运行系统的优化问题。因此,物 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与内涵就包括在各设施规划与设 计之中 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来看,我 们可以将与物流活动密切相关的一般设施以及物流活动专 用的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都近似地看成是物流设施规划与设 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4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设施 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 设计 制造生产领域 商贸流通领域 物流行业领域 物流活动 物流及相关设施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5 3.不同领域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内涵生产制造领域、商贸领域和专门的物流领域都有物流活动,也就是说各 行各业都存在自己的物流系统,但由于各经济领域企业主体功能不一 样,其所属物流系统的地位与作用也就不一样,自然其物流设施规划与 设计的内涵与目标就有差异。 在一般生产或服务系统设施规划与设计中,尽管也最求物流系统优化, 但因设施的基本功能是生产、营销或其他服务,物流只是支持体系,物 流合理化只是设施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 在专门的物流领域,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由于物流作业活 动是设施的主体活动或业务,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其地位完全不一样。其 物流活动合理化是规划的重点,并要求其他相关作业或服务设施与物流 活动相协调,通过一个效率化的物流运作系统的建立,期望能有效地服 务于生产与营销,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地实现。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6 二.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内容设施场址选择 设施平面布局规 划 设施建筑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与 设计 搬运系统设计 设施内部布置规划设 计 公用工程规划设 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 1.设施场址选择任何一个生产或服务系统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在外界环境对生产或服务系统输入原材料、劳动力、能源、 科技和社会因素的同时,生产或服务系统又对外界环境输出 其产品、服务、废弃物等,因此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不断受 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其活动。同时,生产或服务系统的活动 结果又不断改变其周围环境。 为此,生产或服务系统设施所在的地区和具体的位置对系统 的运营就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问题,还关 系到整个企业的物流效率与费用问题,企业必须加以重视。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8 2.设施内部系统布置设计设施系统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 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作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布置最 优化。 建筑物是物流作业的重要场所设施,一般的物流活动大部分是在设施建筑物内 部或之间实施的,一方面它的面积、空间及其方位决定物流作业的能力与效 率,另一方面物流活动合理化程度又影响到设施建筑的面积、空间的利用。也 就说,设施内部的建筑空间、地理方位、面积与形状、功能区划与物流作业效 率与成本密切相关。因此,实体建筑的面积、方位与空间距离的确定是设施内 部系统布置规划的重点内容。 按照企业个体不同的经营属性,机器设备的需求也常有不同,而机器设备的数 量、安置、排列、作业弹性和空间配置等安排,将对生产或服务系统的整体物 流运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如影响搬运的距离与路径及其效率。所以设备的配 置与安排在物流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中也非常重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根据资料统计分析,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于 物料搬运的,因此,现代管理理论都非常注重物料搬运 系统。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对物料搬运路线、运量、 搬运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其与物品 进出控制方式、储存方式等均和设施布局密切关联,在 设施规划必须重视。4.建筑设计 5.公用工程设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0 三.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1.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 3.最求系统的整体优化 4.重视人的因素 5.反复叠代及并行设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1 四.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程序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规 划 阶 段 0.预规划 1.确定方针 2.总体规划 3.详细规划 4.规划实施 5.规划后 规划时间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 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成果与工作内容阶段 0 名称 预规划 成果 确定目标 Ⅰ 确定方案 Ⅱ Ⅲ Ⅳ 规划实 施 设施实 施计划 制定进 度表或 网络图 Ⅴ 规划后 竣工试运转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分析并确定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位置及其外 部条件 确定设施要 选址及总 按规划要求 求、生产能 体平面布 作详细规划 力及需求量 置图 及详细布置 图 财务再论证 财务总概 财务详细概 算比较 算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主要 制定设施要求 工作 预测、估算生 内容 产能力及需求 量 财务 财务平衡 工作项目管理 (施工、安 装、试车及 总结) 投资筹集投 资13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具体步骤计划开始 制定规划目标 收集基本资料 分析基本资料 设定规划条件 选址 设施与设备总体布置规划 整体布置规划方案 整体方案选择评价 否 局部规划与设计 局部方案选择评价 完成物流规划与设计过程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4计划准备阶段系统规划设计阶 段否方案评估阶段 局部规划设计阶 段 第二节 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一.系统布置设计的原则要求①简化加工或作业过程; ②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③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④缩短生产作业周期; ⑤力求投资最低; ⑥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 件。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5 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1.工厂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在缪瑟提出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把产品 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 间安排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来看待 的。 因此,我们根据缪瑟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理 论,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作业单位部门 划分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置的基本要素 (原始资料)。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6 2.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在物流中心的规划除了必须先了解是属于哪一种物流中心类 型外,还要注意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要素分析 也就是: 订单(Entry)、商品的种类(Item)、商品的数量或库存 量(Quantity),物流路径(Route),服务(Service) 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交货时间(Time)、物流配送成 本(Cost)等 简称为E、I、Q、R、S、T、C。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7 三.系统布置设计SLP(流程)模式原始资料:P.Q.R.S.T(或E.I.Q.R.S.T.C) 1.物流分析(物料流程分析)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3.综合相互关系图解(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4.所需面积 5.可用面积6.场地面积、空间关系图 7.修正因素 方案X 方案Y 9.评价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实际条件限制 方案Z选出最佳布置方案18 1.准备原始资料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给出原始资料――基 本要素,同时也需要对作业单位的划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 分解与合并,得到最佳的作业单位划分状况。所有这些均作 为系统布置设计的原始资料。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物流强度等级及物流 相关表来表示;作业单位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可以用量化的关 系密级及相互关系来表示。 在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时,可 以采用简单加权的方法将物流相关表及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 表综合成综合相互关系表。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9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根据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考虑每对作业单位间相互 关系等级的高或低,决定两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远或近,得出各作 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些资料上也称之为拓朴关系。这时 并未考虑各作业单位具体的占地面积从而得到的仅是作业单位相对 位置,称为位置相关图。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装置等有关, 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把各作业单位占地面积附加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就形成了作 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0 6.修 正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只是一个原始布置图,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 行调整与修正。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因素包括物品搬运方式、操作 方式、储存周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如成本、安全和 职工倾向等方面是否允许。 考虑了各种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以后,对面积图进行调整,得 出数个有价值的可行设施布置方案。7.方案评价与择优针对前面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价, 通过对各方案比较评价,选出或修正设计方案,得到布置方案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1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2 某工具工厂(新办公室)按SSLP六步法 进行布置的案例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3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4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5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6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7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8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9 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刘联辉 教授 TEL: 湖南工程学院30 一.物流分析的基础在物流分析之前,必须搜集完备所研究的系统范围内有关的原始数 据,并弄清物料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因为物料数量与特征它决定 了物料装运的程序和方法。 同时,只有将物料归类,才能使物流系统分析简化。 1.计算物流量 2.对物料进行分类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1 1.计算物流量(1)当量物流量物流系统中由于几何形状、物料搬运难易程度相差甚远,一方面简单地用重量作 为物流量单位不合理,另一方面要想得到精确的物流量也不大可能,又因为社会 和生产对物料品种数量的需求也是经常在变化,所以苛求物流量的绝对准确性也 无可能和必要,何况不同物料的数量通常也是不可比的,如一吨钢和一吨泡沫塑 料,重量虽相等但体积相差太大。 因此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中,如能找到一个标准,将各种物料经过折 算都变成标准的倍数或系数,即折算成统一量,将会使分析和计算大为简化。这 个折算成的统一量就称为当量物流量。 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10t的卡车,当运输 10t钢材时,10t钢材的当量重量为10t;而运输2t塑料制品时,则2t塑料制品的 当量重量为10t。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2 (2)马格数法玛格数(Magnitude)来源于美国,是一种不太成熟的当量物流量的计算方法。 玛格数比较适合一些特性相差不大的物料搬运。 一个玛格数的物料是:可以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相当密实;结构紧凑,具 有可堆垛性;不易受损坏;相当清洁、坚固和稳定。一般以一块经过粗加工 的10立方英寸大小的木块(约有两包香烟大小)做一玛格。 计算步骤:计算物料体积 确定玛格数基本值 确定修正参数 确定玛格数 在计算物料体积时,采用外部轮廓尺寸,不要减内部空穴或不规则的轮廓。 然后查阅专用玛格曲线表,得出玛格数基本值A,如低堆垛的托盘玛格数基本 值为38。玛格数基本值还要按松密程度或密度(B)、形状(C)、损伤危险 性(D)、情况(E)和价值因素(F)五个参数来修正,这些参数取值一般在 0-4之间。 玛格数的计算公式为: M=A+A(B+C+D+E+F)/4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3 2.物料分类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其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为了不使物料分类过多,不便以后进行物流分析,一般在企业物流范围内应将物料分类 数控制在10类左右,最多也不宜超过15类物料 名称包装 单元单元的物理特征 尺寸/cm直径或 长 宽 高 25 60 20 80 65 重量 /kg 2.7~5.4 22 44 148 40 形状 易损性 状态 数量 特征 少 少 中等 多 很少其他特征 时间性 特性 要求 ― ― ―类 别钢带 空纸袋 油料豆 鱼油 乳酸卷 捆 袋 桶 坛直径60 70 80 48 40盘状 矩形 矩形 圆柱型 圆柱― 易撕破 ―― ― ― 有油腻― ― ―d d c b d直径60 直径60―怕破碎― ――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4 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图,进行ABC分 析(1)绘制P-Q图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代表物流量(当量物流量)。根据每一种物料 Pi(i=l,2…,n)其对应点Qi,即可画出由直方图表示的P-Q图(见 图5-7)。QABCP1 P2 P3 P4 图5-7Pn-1 P-Q图PnP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5 (2)对图5-7进行ABC分类一般A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5%-10%,物流量占70%以上; B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20%左右,物流量占20%左右; C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70%以上,其物流量仅占5%-10%左右。 上述百分比不是绝对的。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管理的重点也按ABC分类进行。 这样做可以抓住重点,有利于分析与设计的进行。 必要时,可忽略C类物料。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6 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1.工艺流程图原材料1 原材料210.2 0.5 0.3 0.3 0.22350.160.140.570.78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937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制订了一套标准符号符 号 ○ □ → D
名称 操作 检查 运输 停留 储存 说 明 表示工艺过程中主要步骤,操作中要对物料作物理或化学变革 表示对物料品质或数量的检查 表示物料由一处移向另一处 表示在事件顺序中的等待,如工序间的在制品积压 表示受控制的储存,如保持生产连续性的库存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8 2.多产品工艺过程图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汇总在一 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在这张表上各产品工艺路线并 列绘出,可以反映出各个产品的物流路径。产品号 1 2 3 4 工艺路线 A→B→C→D→E A→D→E A→B→C→E A→C→D→E 每月产量(件) 200 900 400 65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39 3.物流连线图在企业物流中,将各条物流路线全部画在一张图上的画法目前还没有 标准。 通常用简单几何要素图形如圆或菱形等表示工作单位,如各种车间、 仓库、车站等,然后工作单位之间用线连起来就表示各条物流路线, 然后再用连线多少,线的颜色、线外旁注等表示物流量、物流起止 点、流向等,但也不能将此物流的特性和参数全都表达清楚,只能大 体说明问题。 这种类型的图都称之为物流连线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0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1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2 4.从至表(From-To Chart)从至表是一张方格图,左边为“从” (From)边,从上到下按生产顺序排列,上边“至”(To)边,从左到右 按生产顺序排列,然后将物流量标在相应的方格中。表示从某一工作地到另一工作地的总物流量及其 分布。Z Z B C D E F G XB 1C 18 1D 7.5 1+30EF 1G 30X和 57.57.5 1+18 30+1 11857.5 201 18+7.5 18+131+7.5 157.5 1301132总计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283 43 5、 物流相关表物料种类P与数量Q关系决定了所采用的初步物流分析的方式: 当产品品种很少但产量很大时,应采用工艺过程图进行物流分析; 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可以利用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或从DD至表来 统计具体物流量大小。 在采用SLP法进行工厂布置时,不必关心各作业单位对之间具体的物 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 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4 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0、U来 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 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物流强度等级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符号 A E I O U物流路线比例(%) 10 20 30 40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 40 30 20 1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5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6 例5-1:从至表于物流系统分析中的运用某工厂有ABCDE五个车间,布置见图5-11,其中+为各车间距心。该 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5-3所示,而且 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件。产 品 号 1 2 3 4 工艺路线 每月 产量 (件) 200 900 400 650A→B→C→D→E A→D→E A→B→C→E A→C→D→E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47 (1)试以直角距离计算两两车间的距离从至表 (2)计算物流搬运量从至表F (3)计算搬运工作量,并以之作为物流强度表示从至表。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 成本是2元/米?批,试将上述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48 解: (1)直角意距离味着从一距心到另一距心只能水平或竖直走,只能 直角转弯。他们的计算以两点坐标的X和Y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 本题设以左下角为原点,可得各点坐标: A(12,48),B(39,48),C(54,36),D(45,6),E(6,15),从而AB得直角距离为 27米,同理可以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得距离从至表如表5-4:距离从至表从 A B C D E 至 A B 27 27 54 75 39 27 48 66 C 54 27 39 69 D 75 48 39 4849E 39 66 69 48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 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 加,得搬运量从至表5-5。 搬运量从至表从 A B C D E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50至ABCD 900E200+400= 650 600 600850400 1750 (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表5-4,表5-5同一 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得表5-6:以搬运量工作量表示的物流强度从至表A 从至 A B C D E 00
B C D E 合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51 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 (元/米?件),以此为系数乘上表5-6各数字得表5-7:物流成本从至表从 A B C D E 11190 至 A B 648 C 6
D 2700 E 合计 0 3360从表5-6 得该布置方案的总物流强度为279750,表5-7 得搬运物流总成本为 11190元,进行搬运量-距离(F-D)分析,发现D-E车间物流量大,费用高,且 距离远,不合理,宜改进。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52 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布置各作业单位例5-2:已知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权重赋值 (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等级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5-10所示,试对下列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 布置。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权重赋值及密切联系等级TCR作业单位 1 2 3 4 5 6 3 2 2 3 4 4 2 2 4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 63 3 34 2 4 25 2 4 2 4TCR 13 17 10 12 12面积 20 40 40 6053 根据表中TCR值和面积确定布置顺序。 表中作业单位2的TCR值最高,故先布置。 随后布置与2有A级关系的作业单位1;与2有I级关系的4,5,但4面积 更大故先布置4;再布置与2有O级关系的3; 故布置顺序为:2-1-4-5-3。 接下来,由各部门面积确定最终平面布置。 布置过程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2 2 1 4 4 2 2 4 1 4 4 2 2 41 52 2 1 4 4 2 2 4 5 3 354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2.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 置例5-3: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单向物流从至表5-11所示,表中 的列为发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表中的数字为各单 位由始发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另已知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为表5-8所列标 准。 (1)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制物流相关表? (2)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平面相关图与面 积相关图? 表5-8物流强度等级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 符号 A E I O U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55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物流路线比例(%) 10 20 30 40 承担的物流量比(%) 40 30 20 10 表5-11 单向物流从至表A1 A1 A2 A3 A4 A5 A6 2 1 1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A2 2A3 12 1A4A5 1A6面积 3003 4 11200 100 2001100 10056 解:第一步,首先在表5-11的基础上将顺行的物流量与 逆行的物流量相加,得对流物流量,如表5-12:表5-12 A1A1 A2 A3 A4 A5 A6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A2 2(5)对流物流量表 A3 A412(1) 3(4) 4(3) 4(2)A5 1(7)A6面积 3001(8)200 1002(6)1(9) 1(10)200 100 10057 第二步,有了对流物流量,根据对流物流量得大小顺序,作物流强 度分析,确定各单位之间的物流密切程度等级,如表5-13所示 表5-13 物流强度分析表序 号 作业单位对 强 度 值物流强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路线 累计路线比 例累计物流强 度比例强 度 等 级 A E E1 2 3 4 5 6 7 8 9 101-3 3-4 2-4 2-3 1-2 4-5 1-5 2-6 4-6 5-6 合计12 4 4 3 2 2 1 1 1 1 31―――――――――――――――――― ―――――― ―――――― ―――― ―― ―― ― ― ―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 2 3 4 5 6 7 8 9 1010% 20%39% 26%30%22%I I I40%13%O O O O 58 以单位配对关系计算公式:N(N-1)/2 (N为单位个数)计算,可得本 例作业单位有15对配对关系[计算过程:6(6-1)/2=6×5/2=15],而实 际发生物流关系的路线只有10条。 因此按实际发生物流关系的路径进行等级A、E、I、O划分,没有物流 关系的路径其搬运可忽视,均定义为U级。 根据表5-8物流强度等级标准。本例作业单位对A1-A3物流关系为A级 (路线比例: 1/10=10%;占总物流量比例:12/59=39%)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59 第三步,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 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物流原始相关表,如表514 表5-14 物流原始相关表A1 A1 A2 A3 A4 A5 A6 I A U O U I E U O E U U I O O60A2 IA3 A IA4 U E EA5 O U U IA6 U O U O O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第四步,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因为表5-14中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 单位排列顺序相同,所以得到的是 右上三角矩阵表格与左下三角矩阵 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除掉多余的 左图5-15物流相关表下三角矩阵表 格,将右上三角矩阵变形,就得到 了SLP中著名的物流相关表了,如表 5-15所示。图5-15物流相关表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61 第五步,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的各作业单位物流强 度分值TCR,根据各作业单位∑TCR大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 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接近程度排序表,如图5-16所示。图5-16A2 2/I 2/I 4/A 0/U 1/O 0/U 7 4 2/I 3/E 0/U 1/O 8 3 3/E 0/U 0/U 9 1 2/I 1/O 9 2 1/O 4 5 3 6接近程度排序表A4 0/U 3/E 3/EA1 A1 A2 A3 A4 A5 A6 ∑TCR 排序A3 4/A 2/IA5 1/O 0/U 0/U 2/IA6 0/U 1/O 0/U 1/O 1/O面积 300 200 100 200 100 100物流等级分值 A=4 E=3 I=2 O=1 U=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62 第六步,绘制出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布置思路:按∑TCR值大小排序先布置A级关系,然后E、I、O、U级关系。 表中作业单位A3的TCR值最高,故先布置,随后布置与A3有A级关系的作业单 位A1;接下来布置E级关系,与A3有E级关系的A4,与A4有E级关系的A2,接下 来,再布置I级关系的单位与O级关系的单位。 最后,可绘制出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如图5-13所示。A3A4A5A1A2图5-13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A663 第七步,考虑面积因素对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进行 修正,可得作业单位平面位置面积相关图,如图5-14所 示。A4 A4 A5A1A3A2A6A1A1A2图5-14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64 3.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1)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Relationship Chart)及其分 析在设施布置中,各设施间除了通过物流联系外,还有人际、工作事 务、行政事务等的活动,尤其是在行政、服务、事业等各种单位中, 都存在人和工作的联系。 这些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各种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非物流关 系。 通过单位之间活动的频繁程度可以说明单位之间关系是密切或者疏 远。这种对单位之间密切程度的分析称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根 据单位之间关系密切程度来布置设施或设备,这是除去用物流外决定 设施布置的另一重要原则。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65 缪瑟(Muther)首先提出了这一方法及其工具。 用这一方法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可表示各部门间关系的密切 程度。 采用一种“密切程度”代码(closeness code)来反映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同 关系。表5-17:“密切程度”代码密切程度 代码 实际含义 所占比例 % A 绝对必 要 2-5% E 特别重 要 3-10% I 重要 5-15% O 一般 10- 25% U 不重要 45- 80% X 不要靠近 不希望接近视 情而定66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此外还要用一种理由代码来说明达到此种密切程度的理 由,如表5-18所示。表5-18“密切程度”理由代码理由代 码 理由1 用同一场地或 站台2345 库存控 制67 零件流 动8物流服务方便联系清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67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的制法菱形框上半部为密切程度代码,下半部为理由代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68 (2)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 图例5-4:已知某工厂的各作业单位原始数据如表5-20、表5-21所示。 试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 表5-20 各作业单位及面积作业单位代码 T U V W X Y Z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零配件库 铣削工段 冲压工段 车削工段 装配工段 涂装工段 发送库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面积/m2 120 80 60 120 80 120 12069 表5-21T T U V W X Y Z U E作业单位关系V O U W I E U X O I U I Y U I O U A Z U U U U I A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0 解:第一阶段的做法如下: 首先取纸板用刀划出尺寸相同的方块作为样板,每一块样板代表一个作业单位,样板 中央写上,作业单位名称、代码,在样板的四角根据作业单位关系表5-21对应的作业 单位关系写上各种关系代码。 如图5-15所示。AT原材料库X-AU铣削工段X-AV冲压工段X-AW车削工段X-E- U O-V,X A-YI-W U-Y,Z XX装配工段E-T,W O-I-X,Y U-V,Z A-X Y涂装工段EO-T,Y X-IU-W,,X, Z,U A-E-U OXZ发货库I- T,X U-V,X,ZEO-TI-W,U,Z U-VEO-VI-U U-T,WE-Y O-I-X U-T,U,V,W7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然后选出“A”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作业单位)。 如果遇到不止一块样板有相同数量的“A”关系,则再找下一级“E”关系进 行比较,或进一步再找“I”关系比较,依此类推。 即在“A”关系数量相同的样板中挑选出“E”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同 时亦是“X”级关系数量最少者。 将挑出的样板布置在平面图的中部位置。所用例题中“A”关系最多的样板是 X和Y,由于Y的“A”关系较多,所以先将Y布置在平面图中部,其他按 “A”,“E”,“I”,“O”,“U”,“X”类推,如图5-16中a)、b)、 c)、d)、e)所示。 U T Y Y Z a) b) X Y Z c) X T Y Z d) X W V T Y Z e) U W X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2 第二阶段的步骤为:在第一阶段已得到各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平面布置图以后,将各 作业单位面积用实际面积代替,就可得到真实平面布置图。 第一步,根据表5―20先选择一个单位面积,要求各作业单位面积除单位面积后其商近 似为整数。如此则每一作业单位面积就成为单位面积样板的整数块。由表5-20可见, 以20m2为单位面积样板块,由此也可求出各作业单位的单位面积样板块数。 第二步,按原先的平面布置图,再将各作业单位的实际样板块数置入,就可得到图517所示的实际平面布置图。U V Y Z T X WV V V Y Y Z ZU T T T Y Y ZU T T T Y Y ZU W W W X X ZU W W W X X Z73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4.利用物流量与作业单位关系(综合相 互关系)共同平面布置图(1) 综合相互关系法的思想与基本逻辑步骤在制造企业或物流企业中,各作业单位间不仅有物流关系,也有非物 流关系,即使在服务业中例如餐饮业、医疗卫生业也存在一定的物 流。 因此在系统化设施布置中,必须将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 系进行综合,综合后的相互关系即称为综合相互关系。 此时就应该从作业单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出发,设计出作业单位的合理 布置。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4 (2)步骤 :①通过物流分析,在物流合理化的基础上求得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量及其相互 关系; ②确定各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相互影响因素及等级,作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表; ③确定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通常这一相对重要性比值m∶n不应超过1∶3―3∶1。 如比值大于3∶1,意味着物流关系占主要地位,设施布置只要考虑物流就可 以;当比值小于1∶3时,说明物流的影响很小,设施布置只要考虑非物流相互 关系即可。 现实情况下按照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将比值m∶n取为3∶1, 2∶1,1∶1,1∶2,1∶3此比值称为加权值。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5 ④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通常这些量化的数值取为: A=4,E=3,I=2,O=1,U=0,X=-l⑤计算量化后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设任意两个作业单位分别为Ai和Aj其物流强度相互关系等级为MRij,非 物流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为NRij,则作业单位Ai和Aj之间的综合相 互关系密切程度CRij为: CRij=mMRij+nNRij ⑥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 CRij是一个量化值,必须划分成一定的等级才能建立起符号化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也同样为A、E、I、O、U、X,各级间CRij值逐 步递减,同时,各作业单位的配对数也要符合常规的比例。 表5-22给出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及常规比例。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6 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及划分比例关系密切程度等级 绝对必要靠近 特别重要靠近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不希望靠近 符号 A E I O U X 作业单位配对比例 1%~3% 2%~5% 3%~8% 5%~15% 20%~85% 0%~10%应该说明的是将物流和非物流关系进行综合时,应该注意X级关系的 处理,任何一级物流强度与X级非物流关系密切级综合时,不应超过O 级。对于某些绝不能靠在一起的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可定为XX 级,如为了防火和安全等原因。 ⑦再根据经验和实际约束情况,调整综合相互关系表; ⑧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77 (3) 综合相互关系法布置示例例5-6:现以某物流中心布局为例说明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及面积 相关图绘制过程。 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部门的物流相关表如表5-29、非物流作业单位 相关表如表5-30,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2: 1,对物流与非物流相关密切程度等级值:A=4,E=3,I=2,O=1, U=0,X=-1,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见表5-31,试建立作业单位 综合相关表,并绘制各功能作业区域位置与面积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8 表5-29收发区 收发区 理货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物流中心各功能区物流相关表理货区 A 加工区 I I 保管区 U A E 拣选区 U U E A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79 表5-30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表及作业单位面积收发区 理货区 A 加工区 U O 保管区 U I E 拣选区 E O U U 面积(m2) 200 200 400 600 400收发区 理货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0 表5 -31关系等级 绝对必要靠近 特别重要靠近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不希望靠近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总分 11-12 9-10 6-8 3-5 0-2 等级符号 A E I O U X 作业单位对比 例(%) 1-10 2-20 3-30 5-40 50-80 0-1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1 解: 1)划分综合关系等级表5-32序号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作业单位对 部门 部门 关系密切程度 物流关系 (权值:2) 等级 分值 4 2 0 0 2 4 O 3 3 4 非物流关系 (权值1) 等级 A U U E O I O E U U 分值 4 0 0 3 1 2 1 3 0 0 分值 12 4 0 3 5 10 1 9 6 8 等级 A O U O O E U E I I82综合关系1 2 3 4 5 6 7 8 9 10收发区 收发区 收发区 收发区 理货区 理货区 理货区 加工区 加工区 保管区理货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 保管区 拣选区 拣选区A I U U I A U E E A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2)依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得综合相关 表与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表5-33 收发区 收发区 理货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 理货区 A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加工区 O O 保管区 U E E 拣选区 O U I I 面积(m2) 200 200 400 600 40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3 表5-34收发区 收发区 理货区 加工区 保管区 拣选区 Σ 排序 A/4 O/1 U/0 O/1 6 4 O/1 E/3 U/0 8 1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理货区 A/4 加工区 O/1 O/1 保管区 U/0 E/3 E/3 E/3 I/2 7 3 I/2 8 2 5 584拣选区 O/1 U/0 I/2 I/2面积(m2) 200 200 400 600 40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3)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所确定的等级分值顺序 与关系等级,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如图5-20所 示。 4)根据已知面积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如图5-21 所示加 工 区 保管区 理货区 收发区图5-20: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拣 选 区AS/RS储存保管区加 工 区 拣 选 区 理货区 收发区图5-21:作业单位位置面积相关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5 第四节物流设施规划方案选择与评价方法刘联辉 教授湖南工程学院物流教研室86 一.流量-距离分析法分析步骤: 1.首先编制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搬运从 至表 2.编制成物流――距离表在布置方案图上,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搬运路线,同 时,测出各条路线的距离,编制成物流――距离表,如表5-35 所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7 表5-35 物流――距离表作业单位至j 作业单位从i 1 2 … n fn1/dn1 fn2/dn2 … fnn/dnn 1 f11/d11 f21/d21 2 f12/d12 f22/d22 … … … n f1n/d1n F2n/d2n表中每一框格中同时注出物料搬运发送作业单位(从)至物料搬运接收作 业单位(至)的物料搬运量(物流强度)fij及物料搬运路线长度(距 离)dij,其中i表示从作业单位序号,j表示至作业单位序号。 表中空格表示两作业单位之间无明显物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8 3.物流系统状态分析(1)物流简图分析法在布置方案图上,直接绘制物料搬运路 线图。绘制时,用箭头表示物料搬运方 向,用线条宽度、线条类型或颜色表示 物料搬运量,也可直接标注出物料种 类、特点、搬运距离及搬运量(体积、 数量、重量等)。 物流图是描述企业物流状况的有效工 具。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设施布置方案 的物流状况。 如图5-22是某企业物流与人流状况简 图。图5-22 物流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89 (2)量距积(搬运工作总量)分析法当忽略不同物料、不同路线上的物料搬运的差异,各条路 线上物料搬运工作强度与fij?dij成正比,则可以将物料搬运 总工作量S记为S = ∑∑ fij ? diji =1 j =1nn为了使总的搬运工作量S最小,则当fij大时,dij应尽可能 小,当fij小时,dij可以大一些,即fij与dij应遵循反比规 律。这就是说,fij大的作业单位之间应该靠近布置,且道 路短捷,fij小的作业单位之间可以远离、道路可以长一 些。这显然符合SLP的基本思想。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0 (3)流量-距离(F-D)坐标图分析物流量F(吨) Ⅲ 500 400 300 200 100 距离 D(千米)A1A4A5ⅣA2A3ⅠⅡA601020304050607080图5-23 某工厂设施布置F-D图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1 将每两点之间的物流按其流量大小和距离大 小绘制在一直角坐标图上,如图5-23所 示。 根据分析的需要,按照确定的物流量和距 离,将该图划分为若干部分,如划分为Ⅰ、 Ⅱ、Ⅲ、Ⅳ四个部分,以发现不合理的物 流。从图中可以看出,IV部分的物流不合 理,因为物流量大且距离远。 根据上述分析,清楚地反映出布置方案物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2状况的优劣 FD图可作为平面布置调整的 二、优缺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只是将每个方案的配置图、物流动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 关优缺点分别列举互相比较。方案 配置图AB 图2C 图3图1空间使用效率 物流路线顺畅 扩充弹性 经营成本 搬运距离 管理程序要求 建立的成本 作业的安全性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3评 估 项 目 三.加权因素法加权因素法根据评估方法的粗细程度可以分为: 1.因素分析法 2.点评估法 3.权值分析法 4.AHP评估法。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94 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对方案规划的目标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方案优 劣的方法。 一般由规划者与决策者共同讨论列出各个目标因素,并设定各因素 的重要程度――权重,权重可用百分比值或分数值(如1~10)表 示。 然后用每一个因素来评估比较各个方案,确定每一方案各因素的评 分数值(如4、3、2、1、0等), 当所有因素评估完成后,再将各因素权重与评估分数值相乘加总, 数值最大的为最优的方案。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5 方案评估表示例(因素分析法)评估因素 1、服务方便性 2、监督容易性 3、扩充性 4、投资成本 5、弹性 6、搬运经济性 总计 权重 A 10 6 5 8 7 10 U O O O A D 0 6 5 8 28 1057方案 B I A I E O I 20 24 10 24 7 20105C E E O I E E 30 18 5 16 21 30112注:A=4很好;E=3较好;I=2好;O=1一般;U=0不好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6 2.点评估法Point Evaluation Method)点评估法与因素分析法类似,都是考虑各种评估因素并计算 各方案的得分高低,作为方案取舍的依据。 本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 步骤一:评估因素权重的分析 其程序如表所示。 1) 经由小组讨论,决定各项评估因素。 2) 各项评估因素两两比较,若A>B,权重值=1;A= B,权重值=0.5;A<B,权重值=0为原则,建立评估矩阵, 并分别统计其得分,计算权重及排序。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7 点评估法评估因素权重分析表评估因素 面积需求 扩充性 弹性 人力需求 自动化程 度 整体性 先进先出 A B C D E F G 0 0 0.5 0 0 0 1 1 0.5 0 0.5 1 0 0.5 1 合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AB 1C 1 0D 0.5 0 0E 1 0.5 1 0F 1 1 0.5 1 1G 1 0.5 0 1 1 0.5权重 和 5.5 2 2.5 4.5 3.5 1 2 21权重 % 26.2 9.5 11.9 21.4 16.7 4.8 9.5 100排序 1 5 4 2 3 7 61 0 0 0 00.598 步骤二:进行方案评估 其程序是: 1) 制定评估给分标准:如非常满意―5分、佳―4分、 满意―3分、可―2分、尚可―1分、差―0分。 2) 以规划评估小组表决的方式,就各项评估因素,依据 方案评估资料给予适当分数。 3) 分数×权重=乘积数。 4) 各方案统计其乘积和,排出方案优先级。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99 点评估法方案选择示例权重% 评估因素 面积需求 扩充性 弹性 人力需求 自动化程 度 整体性 先进先出 合计 A B C D E F G A 乘积% 优先顺序 26.2 9.5 11.9 21.4 16.7 4.8 9.5 100 分数 3 5 4 3 4 1 3 方案1 乘积 78.6 47.5 47.6 64.2 66.8 4.8 28.5 338 67.6 Ⅱ 分数 5 3 2 2 4 5 5 方案2 乘积 131 28.5 23.8 42.8 66.8 24 47.5 364.4 72.9 Ⅰ 分数 5 5 2 2 2 1 2 方案3 乘积 131 47.5 23.8 42.8 33.4 4.8 19 302.3 60.5 Ⅲ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0 3、权重(值)分析法(Value Analysis)权值分析法是一种更细化更准确的评估方法,它是将各个评估因素分成不 同的组别和层次,然后分别进行评估和比较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 设定评估因素项目 (2) 将评估因素适当分组及分层,建立评估指标及详细评估因素 (3) 将各组的指标因素给予适当的百分比权重后,再对各评估指标所属 的因素分配权重 (4) 评估确定各方案各评估因素的得分数 (5) 计算各方案各项因素的权重与分数乘积之总和 (6) 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例5-7:现以输送系统评估为例说明权值分析法的评价过程,过程如表5 -39、表5-40所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1 权值分析法――评估要素群组与权重分配表层次 Ⅰ Ⅱ 要素编号 1 1.1 1.2 1.3 1.4 组与主要因素 组别 输送系统 经济面 技术面 系统面 建筑面 100 30 20 35 15 权重 因素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2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Ⅲ 1.2 1.2.1 1.2.2 1.2.3 1.2.4经济面 投资成本 营运成本 人力节省 保证条件 财务可行性 期间摊销 技术面 自动化可能性 人员适应性 搬运面 物料流程与路 线30 6 8 5 4 2 5 20 4 7 3 6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3 1.3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Ⅲ 1.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系统面 整体观 使用弹性 扩充性 可维护性 易学习导入 操作安全性 建筑面 土地面积 地面平整程度 地面承载能力 柱子的跨度 厂房高度 空间的适用性35 5 4 6 5 8 7 15 5 3 1 2 3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4 权值分析法――方案评估表组 评估要素编号 权重 ① 得分② 经 济 面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技 术 面 1.2.1 1.2.2 1.2.3 1.2.4 ∑ 6 8 5 4 2 5 30 4 7 3 6 20 4 4 5 3 77 4 5 4 4 3 4 126 16 28 15 18 5 3 4 3 71 方 甲 权重积分 ③=①×② 24 40 20 16 6 20 得分 ④ 2 5 4 4 4 2 106 20 21 12 18 5 3 4 5 83 乙 权重积分 ⑤=①×④ 12 40 20 16 8 10 得分 ⑥ 2 3 5 3 4 2 91 20 21 12 30 案 丙 权重积分 ⑦=①×⑥ 12 24 25 12 8 1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5 组评估要素编 号权 重 ①方 得分 ② 4 3 4 4 2 3 113 1 4 4 4 4 5 46 362 1 5 12 4 8 12 5 5 2 4 4 12 3 甲 权重积分 ③=①×② 20 12 24 20 16 18 得分 ④ 5 2 3 3 3 5案 乙 权重积分 ⑤=①×④ 25 8 18 15 24 35 125 25 6 4 4 3 4 54 356 2 5 2 4 2 3 4 52 340 3106得分 ⑥ 4 3 3 4 2 4系 统 面1.3.1 1.3.2 1.3.3 1.3.4 1.3.5 1.3.6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 合计 方案选择5 4 6 5 8 7 35 5 3 1 2 3 1 15 100丙 权重积分 ⑦=①× ⑥ 20 12 18 20 16 28 114 25 6 4 4 9 4建 筑 面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4、以AHP为基础的方案评估若要作有系统化的方案评估分析,并使方案能达到具有客观性与合理性 的效果,可以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为基 础,构建物流中心系统评估参考模式,藉以提升方案决策质量。 AHP为Thomsl.Saaty于1971年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决策方法,主要 应用在不确定情况下及具有多数个评估因素的决策问题上。多年来在许 多领域中已被广泛地应用着,1980年,Saaty并将此理论整理成专书问 世。其目的是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化,由不同的层面给与层级分解,并透 过量化的判断觅得脉络后再加以综合评估,以提供决策者选择适当方案 的充分信息,同时减少决策错误的风险性。利用AHP进行方案评估的流程如图5-41所示,大致可区分以下步 骤: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07 规划群体问题描述 影响因素分析第一步 第二步构建层次结构 问卷设计 决策群体 问卷填写 建立成对比较矩阵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第三步第四步N一致性检验 计算综合评价指标 整体一致性检验第五步第六步 决定要因权重值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08 【1】、系统描述:对于所欲评估的系统,其目标与机能宜尽量扩大考虑,同 时成立规划评估小组,对系统含盖的范围加以界定。【2】、决定评估要素评估小组成员利用脑力激荡等方法找出影响系统方案的评 估要素,将此初步结果提报决策者以决定须增减的项目,然 后再区分数量化与非数量化的因素。对于可数量化之因素, 化成以金钱数字为单位的共同基准,并以现值为基础计算总 投资成本。非量化的因素则须进一步定义各因素之内容、意 义与包含范围。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09 【3】、建立评估要素层级结构决定主要评估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分类群组,构建成层级结构,如图 示。 基本上,每一层级的要素不宜超过7个,且各要素均假设具独立性最终目标(第一层)最终目标评估项目(第二层)C1C2C3评估项目(第三层)X1 X2…XnY1 Y2… YnZ1 Z2…Zn替代方案(第四层)A1A2A3110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4】、问卷设计与调查评估委员会召开会议,说明并讨论各项主要评估要因之内容, 以达成委员会成员对各项要素之认知。基本上每一层级要素在 上一层的某一要素评估基准下,进行成对比较,因此须设计问 卷让决策者与规划者填写,以决定各要因的相对重要性。 AHP采用比率尺度(Ratio Scales)的方式,将评估尺度划分为五 个等级,即同等重要、稍重要、颇重要、极重要及绝对重要等 并赋予1、3、5、7、9的衡量值,另有四项介于五个基本尺度之 间并赋予2、4、6、8的衡量值。其意义如表5-60所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11 表5-60 AHP权数等级特性定义 评估对比系数 1 3 5 7 9 同等重要 稍为重要 很重要 极重要 绝对重要 比较因素间具有相同之重要性 经验与判断上,稍微倾向某一因素 经验与判断上,强烈倾向某一因素 经验与判断上,非常强烈倾向于某一因素 有足够的理由与证据肯定绝对偏向于某一 因素 2,4,6,8 相邻等级的中间 值 需折衷处理之中间值 说明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12 【5】、各层级要素间权重的计算由于各要素之间的重要程度为两两比较之相对值,因此各项要素之权重须透过 累加计算求得。对比系数A1 1 1/a12 1/a13 1/a1nT1A2 a12 1 1/a23 1/a2nT2A3 a13 a23 1 1/a3nT3...... ...... ...... ...... ...................An a1n a2n a3n 1TnA1 A2 A3 ...... An小计权重计算【Wn(An的T1/TT2/TT3/TTn/T权重) 】注: a12:A1要素对A2的相对重要程度,a21=1/a12 Tn(An要素的评估系数和):Tn=aln+a2n十a3n十…十ann Wn(An的权重):Tn/T,T=T1十T2+T3十…十Tn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13 【6】、层级一致性的检定分析各成员填表内容是否具有偏好递移之一致性,若其一致 性指针在接受范围内,则其评比结果可以采用。否则,将要 求重新填写要素权重之问卷分析表。【7】、决定要素权重值收集采购委员会成员之问卷分析结果,加总平均后求得要 素平均权数。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14 例5-8:现以配送中心为例说明AHP的评价过 程(l)构建配送中心系统评估要素层次图经济面 土地面积 库房建筑 机器设备成本 人力成本 能源耗用 配送中心系统评估 技术面 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可靠度 自动化程度 作业面 储位弹性 系统作业弹性 系统扩充性 人员安全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15人力素质需求 (2)建立要素评点基准表,如表5-44所示评估内容 1.土地总面积 点数 5 4 3 2 1 2.库房土地面积 5 4 3 2 1 评点参考 O O O O 6000-以上O 2500O以下 O O O 4000O以上116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3.机器设备成本 5 4 3 2 1 4.系统人力概估 5 4 3 2 1 5.系统自动化程度 5 4 3 2 1估计摊消年限,每年预计盈余,计算机器设备成 本占每年估计盈余的百分比 5%以下 6%-10% 11-15% 16-20% 21以上 70以下 71-80 81-90 91-100 100人以上 搬运省力化 出入库自动化 拣货自动化 信息处理自动化 系统自动化整合(符合一项给予1分评点)117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6.系统设备可靠度5 4 3 2 1任何故障时仍可进行配发作业 重要系统故障时可使用其他作业系统代替 重要系统故障时可迅速修复 重要系统故障时可使用系统代替 重要系统故障时必须等待厂商修复 操作人员保养 其他人员保养 专门人员保养 其他公司人员保养 原制作公司保养 存储空间易于变更调整 储位可依需要弹性调整使用 储位可通过移仓调整使用 储位可不易移仓调整使用 储位只限定存放特定物品1187.系统设备维护保养5 4 3 2 18.储位运用弹性5 4 3 2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9.系统作业弹性5 4 3 2 1系统易于变更 系统作业原则可以变更 系统作业程序可以变更 系统作业方法可以变更 系统作业不可以变更 系统扩充时不需要改变原有布置形式 系统扩充时不需要改变原有建筑 系统扩充时原有设备仍可用 系统扩充时不需要改变现有作业方式 系统扩充时不需要增加扩充的土地(符合一项给予1分评 点) 仓库构架的稳定性佳 人员与搬运设备、搬运路径间没有频繁的作业往来与交错 物品避免由人员直接自高处搬运以致摔落伤及人员 电器设备避免发生走火或意外事故 信道流通顺畅避免意外灾难逃生困难(符合一项给予1分 评点)11910.系统扩充性5 4 3 2 111.人员安全性5. 4 3 2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2.能源耗用性5 4 3 2 1需特殊动力设备,如。。。 需较多的搬运车辆,如叉车等 需要仓库全区域照明设施 需要较大吨位的空气调节器 需较多的计算机和控制设备(每符合一项自5分 起给予-1分评点) 所需专业人员15人一下 16-20人 21-25 26-30 30人以上12013.人力素质需求5 4 3 2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3)AHP要素权重计算,依要素层次建立各阶层的 要素权重分配表第二阶层要素权重(配送中心系统)表5-45 要素 依要素层次建立的各阶层要素权重分配表 经济 技术 作业 合计 要素权重 4=3+2+1 1 2 3 0.633 0.106 0.261 1/4 2/4 3/4经济 技术 作业1 1/5 1/35 1 33 1/3 19 1.533 4.333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1 第三层次要素权重(经济面)要素 土地面积 库房建筑 机器设备 人力需求 能源消耗 土地面积 1 1/2 1/3 1/3 1/5 库房建筑 2 1 1/2 1/2 1/4 机器设备 3 2 1 1 1/2 人力需求 3 2 1 1 1/2 能源消耗 5 4 2 2 1 要素权重 0.14 0.253 0.133 0.133 0.071第三层次要素权重(技术面)要素 维护保养 设备可靠度 自动化程度 维护保养 1 5 1/3 设备可靠度 1/2 1 1/7 自动化程度 3 7 1 要素权重 0.5 0.0833122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第三层次要素权重(作业面)要素 储位弹性 作业弹性 扩充性 安全性 人力素质 储位弹性 作业弹性 扩充性 安全性 人力素质 要素权重11/531/71/20.085151/530.231/3 7 21/5 5 1/31 7 21/7 1 1/51/2 5 10.05 0.54 0.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3 各要素对权重的综合计算第二阶层要素 第二阶层要素权 重值 1 0.633 第三阶层要素 第三阶层要素权 重值 2 0.41 0.253 0.133 0.133 0.071 0.193 0.724 0.083 0.08 0.23 0.05 0.54 0.1 各要素相对权重 值 1×2 0.26 0.16 0.08 0.08 0.05 0.02 0.08 0.01 0.02 0.06 0.01 0.14 0.03124经济面土地面积 库房建筑 机器设备 人力需求 能源耗用技术面0.106维护保养 设备可靠度 自动化程度作业面0.261储位弹性 作业弹性 扩充性 安全性 人力素质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评估小组将各方案要素评点结果列出,如表 (4)对各方案要素评点评分评估要素 土地面积 库房建筑 机器设备 人力需求 能源耗用 维护保养 设备可靠度 自动化程度 储位弹性 作业弹性 扩充性 安全性 人力素质 合计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 125方案A 5 5 1 5 3 1 1 4 3 2 2 4 3方案B 2 2 3 4 3 3 4 3 3 3 2 3 2方案C 2 2 3 2 2 4 5 2 5 4 3 1 2 (5)计算各方案评点总分及优先次序将各方案的评点值与权数值相乘合计后加以汇总比较,并列出方案比 较之优先次序,如表评估要素 第二层 经济面 第三层 土地面积 库房建筑 机器设备 人力需求 能源耗用 乘积小计 技术面 维护保养 设备可靠 度 自动化程 度 0.02 0.08 0.01 乘积小计 1 1 4 各要素相对权重值 0.26 0.16 0.08 0.08 0.05 方案A 评点 5 5 1 5 3 乘积 1.3 0.8 0.08 0.4 0.15 2.73 0.02 0.08 0.04 0.14 3 3 3 方案B 评点 2 2 3 4 3 乘积 0.52 0.32 0.24 0.32 0.15 1.55 0.06 0.32 0.15 0.41 4 5 2 0.5 方案C 评点 2 2 3 2 2 1.34 0.08 0.4 0.02 乘积 0.52 0.32 0.24 0.16 0.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6 评估要素 第二层 系统作 业面 第三层 储位弹 性 作业弹 性 扩充性 安全性 人力素 质 各要素相对权重 值 0.02 0.06 0.01 0.14 0.03 乘积小计 各方案评点总分 建议方案选择优先级方案A 评点 3 2 2 4 3 乘积 0.0 6 0.1 2 0.0 2 0.5 6 0.0 9 0.85 3.72 1方案B 评点 3 3 2 3 2 乘积 0.06 0.18 0.02 0.42 0.06 0.74 2.7 2方案C 评点 5 4 3 1 2 乘积 0.1 0.24 0.03 0.14 0.06 0.57 2.41 3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7 5.加权因素法的特点因素分析法、决策数、点评估法及权值分析法等都是加权因素法的一 种,这些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必须组成小组或委员会,通过脑力激荡等方法,共同讨论决定方案 评估的主要因素,其成员包括决策者、规划成员甚至使用者等。 2) 要素项目及类别视系统目标需求而定,举凡有形的、无形的、定性 的及定量的因素均可列入考虑。 3) 评估主要因素系统目标诉求的差异性而彼此间的重要度也将有所不 同。 4) 各要素的权重大多数以小组表决或两两比较等方式决定,因此主观 因素及决策逻辑的不一致性将对决策品质造成影响。 5) 各方案要素的评点若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时,对方案决策也会造成 影响。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8 四、成本比较法最具实质评估参考价值的方案评估方法,是以投入成本比较或经济效益 分析等量化数据分析。虽然成本分析结果未必是决策唯一衡量的依据, 但大多数的决策评估者都会将它列为重要评估的一部份。 成本分析比较的方法颇多,主要常用的分析方法及使用指针包括年 成本法(Annual Cost Method)、现值法(Present Worth Method)、投资 报酬率法(Capital Worth Rate of Return)等。 由于一般物流中心投资金额大而利润较低,且已往常被视为非生产性的 投资,经常应用年成本法来分析。 如重视回收年限的长短。可以用回收年限配合投资报酬率法来评估各规 划方案。 由于细部规划设计仍未完成,因此此阶段的成本效益分析应以初步估算 及制定预算的参考,在细部设计时才进行详细的效益分析。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29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刘联辉1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厂选址考虑物流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