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佬最惨时刻们创业最惨的时候你学会什么

盘点创业大佬们的悲惨世界
[导读]如果你想建立成功的事业,那么,悲观的世界观以及对人类潜力抱有消极看法,只会坏大事每一个创业家都能说出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辛酸事,比较起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尤其对于那些事业受挫的同时,生活上也麻烦缠身的人。比如说老沃森,40岁时虽贵为公司副总裁,却被毫无颜面地开除出公司,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到陌生地纽约重新开始,另外他还官司在身,面临牢狱之灾。欧姆龙公司的创建者立石一真的命更苦(欧姆龙公司后来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ATM、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就是它首创),立石一真49岁时公司正处于濒临破产边缘、苟延残喘之际,爱人去世,留下7个孩子,最小的是刚出生的婴儿,后来能创下大业,需要何等毅力,需要忍耐何等的苦痛!盘点创业大佬们的悲惨人生,这里主要指生活方面的苦痛。创始人的生活也曾一团糟。经过两次创业失败后,1928 年9 月,高尔文制造公司在芝加哥哈里森街847 号的一幢出租的大楼里诞生了,这家公司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摩托罗拉公司,但创办人保罗-高尔文的命运并没因此转好,伴随着1929 年10 月“黑色星期五”的降临,高尔文公司因库存过多濒临破产。更大的打击是生活方面的,先后5 个月内,高尔文相继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岳母等几位亲人,一个又一个打击使他连悲痛的力量都没有了。不幸并没有因此终止。高尔文的事业如日中天的1942 年10 月的一个晚上,高尔文的妻子被闯人行窃的强盗杀害了。我们以两个典型人物再做重点阐述。屡遭背运的爱迪生爱迪生作为大创业家的身份总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爱迪生是两百多年商业史上最成功的兼具发明家与两重身份于一身的人。1879年,爱迪生创办“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90年,爱迪生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公司。除了作为伟大GE公司的缔造者之外,鼎盛时期,爱迪生创建或控制着13家大公司。我们把爱迪生归为发明天才和伟大的企业家,但也不能忽视他经历的极大失败和无数磨难,如果把他整个创业历程的悲惨遭遇罗列出来,能看出爱迪生也够悲催的。在84年的岁月中,爱迪生遭受了比常人更多、更大的磨难。上小学时,爱迪生因“太笨了,接受不了老师讲授的内容”不得不退学;少年时,被陌生人重重地扇了一耳光,致使耳膜破裂,此后一直处于半聋状态。打工期间至少被开除过两次;许多专利并不能得到市场认可;中年丧妻;大火曾毁掉他绝大多数的发明装置;公司总处于破产边缘等等。从公司运营角度来看,在电流战争中,他的公司输给了被自己赶出公司的小伙计加盟的新公司。我们都知道,自从美国有了电灯,直流电是唯一的标准,爱迪生的地位不容挑战。但直流电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发电厂只能覆盖1.6公里内的用户。交流电能解决巨大损耗和电力传输距离的难题,年轻的给爱迪生打工时也提出过交流电方案,但爱迪生并没有多加理会。此后,特斯拉投靠竞争对手威斯汀豪斯公司,并帮助其打造出交流电王国。不幸的是,市场最终选择了交流供电系统,爱迪生出局了。加上此后一连串的判断失误,通用电气公司被逼入破产境地,面对巨大的压力,爱迪生不得不放弃对公司的掌控权,最终他被踢出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松下幸之助:“受到诅咒的一家”最悲惨的要属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在1917年开始创业时,全身上下只有100,外加不到4年的正规教育。他毫无背景,还背负着家庭的一页辛酸史。27岁那年,父母兄长姐姐全都逝去,10人大家庭只剩下他一人了。重温松下幸之助的创业历程,苦难创业学,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直观的感触。33岁就成为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的约翰•科特,是企业变革领域的世界顶尖级专家,讲述松下的苦难创业史时,科特用“受到诅咒的一家”来形容。虽然同时代的日本人生活也很困苦,但是松下幸之助从1899年开始所面临的家庭悲剧,并不多见。1、他4岁陷入赤贫、5岁失去一位手足,6岁又失去两位,并且在9岁时被迫离开母亲……起初,松下家庭在贫穷的小村落中算相当富裕,父亲拥有150亩地,有7个佃农耕种,但松下幸之助出生的第五个年头,父亲做稻米破产,赔光了家产,被迫卖掉一切家产,十口之家搬进一间低级出租公寓。食物不够,孩子们开始夭折,“家里失去三个孩子,再加上永无翻身之日的赤贫,造成我父母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都相当痛苦。”松下晚年回忆说,“我母亲苦恼的脸孔和因疲倦而低垂的肩膀,一直是我鲜明而痛苦的记忆。”2、独子夭折。对松下而言,“受诅咒”的命运并无停滞迹象。赶走创业初期的梦魇,艰难度过创业头4年时,原有10人大家庭中独有他生存下来,他本人一直也病魔缠身。至1927年,创业10年有余,事业已经大有所成时,满心以为不怕任何打击,2月的一天又受到了诅咒——独子幸一在襁褓中夭折,这让他痛不欲生,心灵的创伤终身难以修复。3、被赶出自己的公司公司经营方面,松下历经1929年全球危机,1945年日本战败被赶出自己一手创业的公司,经历生平第一次违背个人意愿的裁员等,可谓困苦重重。松下的管理智慧及创造商业奇迹,处处显示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如果你想建立成功的事业,那么,悲观的世界观以及对人类潜力抱有消极看法,只会坏了大事。悲观会打击雄心勃勃的目标,破坏个人和组织同时成长所需要的冒险精神、倾听技巧、以及谦逊、开放的心胸。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applel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老客户三年零利率
送东风标致自动帐篷
千元抵扣+两年零利率
最高贴息618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客服精灵 竞价推广必备软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马云摆地摊,王健林借钱,大佬们的创业时期居然这么惨!
马云摆地摊,王健林借钱,大佬们的创业时期居然这么惨!
如今不仅仅是内容创业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创业并非一件易事,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创业更算得上一件惨事,即使是对那些如今站在世界巅峰的大佬们来说,当初的创业起步阶段也遭遇过很多劫难,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
马云:问了24个人意见,收获了23个反对,还被迫摆地摊养公司
根据本月初外媒发布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富豪榜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346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华人首富,而在马云创业初期,那只能用悲惨来形容。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00元。开创了杭州第一家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成立了。 当时马云的翻译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元,但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摆地摊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实现了收支平衡。
后来马云觉得作外贸有前途,就请了24个朋友来家里商量。整整讲了两个小时,朋友们都听得稀里糊涂,最后其中23个人都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也要干,这才有了后来的B2B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也才有了淘宝、天猫和如今的阿里巴巴。
王健林:银行不给贷款,还打了200多场官司
作为前中国首富,更是如今随时可能把马云从首富宝座上拉下马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当兵出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健林创业初期没资历也没实力,为了公司发展借过高利贷,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因为不懂城市规划,曾经创下一个项目打了222场官司的记录。
时至今日,谈起创业初期的艰难,王健林还不无感慨的总结说,最困难就是创业创新的时候没有资金。找国有单位借钱,还要做担保,还得提供一年25%的回报。
柳传志:40岁还在摆地摊,创业起家资金被人骗走一大半
如今的联想帝国虽然日趋衰退,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敢忽视联想在PC、芯片制造业的地位。联想成立于1984年,初始员工只有不到20人,在柳传志豪气冲天的表示“未来一定要做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的时候,连每个月工资都要发愁怎么发。
创业初期的柳传志正好40岁。和同事每天在中关村摆摊,像无头苍蝇一样倒卖冰箱、电子表、旱冰鞋甚至运动裤衩,后来他创业起家的20万资金还被人骗走了14万,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柳传志感慨,“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和这些大佬们的创业经历比起来,今天的创业环境已经非常的友好了,希望各位创业者能够胜不骄败不馁,努力奋斗不B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大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