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时机的时机到了吗?谨慎为宜

欧佩克不减产国际油价暴跌 新一轮抄底时机到来?-中新网
欧佩克不减产国际油价暴跌 新一轮抄底时机到来?
日 10:20 来源:文汇报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半年度大会,结果与市场预测的一致,最终没有达成减产协议,依然维持现有产量上限,石油供应持续增长,国际油价应声暴跌。消息持续发酵,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明年1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格下跌了2.32美元,收至37.65美元/桶,跌幅达5.8%,刷新了自2009年以来的历史低位。截至8日凌晨,WTI1月原油期货跌至37.55美元/桶,布伦特油价跌至40.70美元/桶,跌幅分别扩大至6%和5.36%,均创下了近6年来的新低。
  油价跌破40美元,所谓“抄底”的呼声又开始此起彼伏,新一轮的油价抄底时机是否真的到来了?笔者对此持谨慎态度。
  首先,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在继续。尽管在本次OPEC会议上,以委内瑞拉为首的一部分小产油国提议减产5%以提振油价,但沙特及其海湾盟国则坚持高产以维持原有市场份额,最终维也纳会议未就减产达成共识。而这一结果使已然严重供应过剩的石油市场雪上加霜。有分析指出,油价如果明年要上涨,推动因素不会来自OPEC,而是国际需求的增加以及OPEC以外的石油产出的下滑。然而,事实则是近几年爆炸式增长的美国页岩气开采企业,在低迷的油价中非但没有率先关闭生产,反而借由华尔街资金的注入和对冲交易的助力一直得以维持运营。更关键的,还有来自墨西哥湾的石油仍然支撑着美国石油生产不断增长。早在油价下跌前,多家石油公司已投资数10亿美元开发墨西哥湾的特大型项目,如今这些项目已开始产油。尽管市场供应过剩,但墨西哥湾的石油生产边际成本很低,对于有些石油公司来说,这里仍是一个投资收益不错的地方。
  另外,气候变化对油价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伴随1997年到1999年油价下跌的,是全球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北半球秋冬气温高于往年,致使取暖油需求受到抑制。今年冬天,厄尔尼诺现象再次显现。美国和欧洲北部的暖冬导致取暖用油、柴油等需求持续低迷,库存也依然处于高位,从而影响全球原油需求。今年6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发出的警告称这次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持续到2016年。如果明年1月和2月气温依旧,这个冬季将在一片温暖中度过,那么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将会继续加剧。
  因此,OPEC会议之后,高盛甚至悲观地预测至少到明年末,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将持续,油价在今后几个月甚至有降落至20美元/桶的风险。目前低位运行的国际油价已然远低于多数OPEC国家的原油采掘成本。如果各方继续坚持不减产策略,那么也许唯一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挤兑竞争者出局,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石油市场的价格战亦将触发。
  (由婷 作者系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张艾京】
>相关新闻:
>国际新闻精选:
???? ???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海外“抄底”时机到了?
特邀嘉宾&& 北京绅士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宝和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  熊& 焰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 郑京平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赵宏绚主 持 人&&&&&&&&&&&&&&&&&&&&&&&&&& 伍& 年  全球金融危机除了对国内服企的市场销售造成一定冲击外,也激发了国内部分企业海外抄底的热情。  理论上,现在是中国服企海外并购、扩张的好时机。更便宜的资产价格,更强烈的出售欲望,以及可能存在的价值被低估等等,似乎都预示了现在是国内服企“掌控”全球的绝好时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海外并购扩张的风险与困难仍不小,除了面临传统海外并购所需面临的文化整合、管理协同等难题外,眼下的“抄底”服企将不得不自问,现在是不是真的到了底部?危机是否还将恶化?而自己是否又有能力度过这场危机?  在自己都无法确认危机的深度与持续时间时,贸然的行动将有可能拖垮一家原本运营良好的企业。正如国资委前段时间对国有企业的告诫那样,要谨慎对待这场几十年不遇的危机,“现在国有企业不要急于并购,要留着现金,将来还会有很多机会。”  主持人: 您怎么看待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服企海外并购?  熊焰: 由于金融危机,欧美众多实体企业陷入资金困境,为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因此,当前的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百年难得的机遇。  目前,中国与其担忧跨国公司来并购我们,不如抓紧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利用资本市场把我们的企业做强做大才是根本。不要把经济行为意识形态化、民族情绪化,企业并购本身就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利益博弈,经济行为就应按照经济规律来谈。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必会经历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但眼下确是启动的好时机,企业不能因没有意识准备而错过百年不遇之机。  中国的优秀企业有条件和有能力的要率先积极地走出去。而欧美行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领先企业以及资源类企业应为中国企业参股的主要选择对象。  丁宝和:这是个学术问题,无论海外扩张还是国内扩张,现在可能是个好时机。目前,国内服企分为三六九等,有的是很危机的企业,环境造成了这个危机,有的是看似没有危机的企业,不过并不是它真的没有危机,只是说这个时期它没有危机,它存在别的危机。  没有危机的企业可能是扩张、抄底的一个时机,但是没有普遍性,整个环境中,大部分企业都是紧缩的。本来就要扩张的,现在对这一部分企业是好时机,不过是极少数,虽然现在扩张成本低,但能否成功也要看企业是否精明与运气是否足够好。  主持人:跟以往相比,现在进行海外并购,我们还要面临哪些风险?  丁宝和:这时候要抄底,不能说不是机会,但是这机会是不是就一定行。比如现在这个形势,你认为到头了,于是开始海内外的扩张,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你想得那样,也许形势又更不好了,结果把你这原本形势好的企业都带进去了。抄底要看你精明不精明,还有运气,没准你现在抄底刚好就是危机的底部,而运气不好,那就可能在这波危机中越陷越深了。  赵宏绚:可以拿日本、美国以往的并购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在海外并购方面,日本企业并不怎么成功,而美国则相对成功。日本当时走出去的企业都是很大的企业,效率应该还是很高的,可是它们在海外收购方面还是很难获得成功,原因包括文化差别、语言差别、管理方法等。  美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大型美国企业并购工作已经做了很长时间,已经有很多经验,他们知道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美国企业有专门的部门、团队从事企业并购工作,它们在并购方面投入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很多美国企业的增长策略就是企业并购。相比较中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才有专门从事并购交易的团队。  郑京平:金融危机下对被收购企业的金融资产和债务的估值存在更大的难度和风险。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性,使得与金融资产投资相关的企业的经营状态以及债务状况一下子比较难看清楚,被并购企业的金融债务的价值该怎样去评估是个难题。  主持人:对于国内服企眼下的海外并购,我们还缺什么?  熊焰:中国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参股欧美实体公司,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也是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海外购买股权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相关审批程序十分复杂,国家应放宽对跨国并购的审批。同时可设立专业的“境外收购基金”,由富有成熟海外经验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E?牵头,吸收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政策鼓励的国有资本加入,发改委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郑京平:并购时最好选择实体经济和债务比较清晰的公司,另外,目前更应该考虑借助审计和研究机构来协助并购。(伍年)
声明:以上海外“抄底”时机到了?内容由“中国服装网内容部”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并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本文版权的归属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我们会马上更改!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相关资讯
您最多能输入140字
BrandZ 2017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来自德国的体育运动品牌Adidas阿迪达斯毫无争议地成为服饰以及整个排行榜中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按年增长58%至82.96亿美元,未达到TOP 100最低门槛的113.41亿美元。
玩转线上的电商巨头们将目光投向线下让很多人看不懂,线下不是房租贵、服务差、利润低吗?它们看中的到底是什么呢?
BrandZ 2017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来自德国的体育运动品牌Adidas阿迪达斯毫无争议地成为服饰以及整个排行榜中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按年增长58%至82.96亿美元,未达到TOP 100最低门槛的113.41亿美元。
6月7日,欧盟委员会周二宣布对Guess Inc. (NYSE:GES) 开展反垄断调查,导致该牛仔服饰集团的股价一度急挫7.6%。
服装热门地区
品牌推荐: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成交量大幅回升,楼市抄底时机到了吗?
&成交量大幅回升,楼市抄底时机到了吗?
还在犹豫,不知是不是出手买房的好时机?
害怕错过,不确定要投资的物业值不值?
8月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住房成交量大幅提升,未来楼市走势如何?
又听闻高和萃,北京东三环稀有的商业资产要限价竞拍,会不会是变相降价?
我们邀请到了当事人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解读事实真相,这位业内专家同时谈起他对楼市的独到见解。
请直接观看下方视频,或点击链接:
另,整理了视频访谈的文字大意供大家参阅:
问:高和萃作为北京东三环难得的商业资产,采取限价竞拍的方式,是出于什么目的?
苏鑫:是迎合市场需求,把定价权交给客户。
因为高和萃项目位置太好,位于东三环CBD区域。一年半以前有个投资客户购买了整层,是著名的高大上餐饮。开始经营得很好,但是八项规定出台,商业经营受到很大影响。我们说,干脆也别压力那么大,就回收了半层。我们看好市场。
这个信息出来后,很多人觉得位置好,愿意买,但是市场还是有观望情绪的,同样的铺子,大家定价预期不一样,与其让我们自己定价,不如让客户来定价。
因此,我们采用限价竞拍方式,价高者得。
问:类似高和萃这样的限价竞拍,是不是一种变相的降价行为?
苏鑫:这不是降价。了解限价竞拍的操作流程就能理解,高和萃是8折起拍,并且设置了最高限价95折,在一定时间内有意向的客户交了定金后,价高者得。
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基金已经达到预期收益,也是给最后购买的客户留足足够的市场空间。如果真要降价我们8折出售就可以。
问:抄底楼市的时机,是不是已经来了?
苏鑫:对于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来说是抄底楼市的绝佳窗口期。我们有三个理由支持这一判断。
第一是一线城市调整期较短。我们知道房地产市场这轮调整不同于以往,是供需发生变化,因此会是大U型走势,调整期较长。之所以一线城市也出现观望状态,主要是二三线城市观望的情绪影响所致。
第二,一线城市供需关系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核心区域仍然是供小于需的状况。譬如北京四环以内将不再会出现新的商业写字楼等供应。
最后,我们认为下半年楼市要比上半年好。因为限贷限购的放松,包括近期对于房地产的再融资的支持,未来成交量将会增加。其实,8月份的市场数据已经能说明这一点,8月北京住宅环比成交量上涨40%,南京杭州增加了20%。
综上,我们认为对于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无论是投资还是自用,现在都是抄底楼市的窗口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费的抄底视频在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