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敏qq历史签名怎么删除签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六方会谈中地中美合作.pdf 3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六方会谈中地中美合作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1------------------------------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六方会谈中的中美合作姓名:赵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关系指导教师:朴英姬--------------------------Page2------------------------------摘要朝核问题在2006年10月朝鲜核试验之后又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中国几年来苦心孤诣地营造六方会谈机制,致力于促进朝美关系的改善,从而实现整个半岛地区的无核化以及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从这次核试验的影响来看,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外交努力和良苦用心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分析认为造成朝鲜不顾国际压力进行核试验的主要原因是:虽然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还没有达到抑制朝鲜所需要的力量,今后还有发挥作用的更大的空间;相关的几个大国之间在互动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特别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未能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建立起完善的沟通和协商机制;两国今后需进一步紧密配合。故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各自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影响。经过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作为冷战后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中国和美国在致力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进而谋求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两国加强合作,同时推动其它四国的共同合作,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正确途径。中国应该继续强化自己在六方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和深化同其它国家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与美国的外交工作。并且以六方会谈为起点,建立各种国际机制处理地区和国际问题。关键词:朝鲜核问题:中美合作:中朝关系--------------------------Page3------------------------------AbstractinClli舱TheKoreannuclearissuebecameanonetheofimportantdiplomaticagendaofaftertheOctoberof2006.Foratime.ChinatriedtosolvethetheKorealongproblemabadresultwhichnuclearwecanseefromtheatomicthatChinaissure.butexperimentgotisdifferentfromwhatitbefore.Thereason.tosomethatalltheveryrespectedextent,isrelatednationslackedeffectivethebetweenChinaandcooperation,especiallycooperationlaidtoolittleonthetheU…SChinathewiththeU.S.andignoredimportancecooperationrelationswithothercountries.Chinaneedstothewithdiplomaticstren【gthencooperationintheKoreannuclearissue.othernationsandthisasamainsolutionregardcooperationthethisfoundthatastwoessentialAfterofanalysisbigpowers’interestsessaynucleariSSHeaftertheColdWar,ChinaandAmericaconcernedwiththeKoreanDowersandtakeawhichcannotbebtweenthesetwonationsresponsibilityignored.CooperationmustrelatednationsCanbethetosolvethethenChinaotherrightwayproblem.AnditsinteitswithotherU.Sandrolestrengthdeepencooperationbigpowers.esp.theallinstitutiontalk.AndalSO.Chinashouldmakeuseoftllistoestablishsix-partyplatformtoslovetheissuresoftheareaandtheWOrld.words:theKoreannuclearSino-KorearelationKeyissue;Sino-U.S.cooperation;the--------------------------Page4-------------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现在的位置: >
> 信息浏览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亳州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发布文号:
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通知&&
信息来源:
主题导航:
DOC&&其他&&企业&&公民&&老年&&通知&&科技、教育&&
信息名称:
关于开展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开展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局,市经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亳单位: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亳州建设,现将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推荐范围
凡本市范围内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个人取得的科技成果,符合《亳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亳政〔2010〕97号)相关规定,均可以推荐申报。
二、推荐方式
各县区科技局(市经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市直各单位、高等院校及中央、省驻亳单位等为亳州市科学技术奖的归口推荐单位。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上述单位报送申报材料;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均需加盖本单位公章。推荐单位推荐项目时,须提出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三、推荐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项目要求
(1)推荐项目必须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相关论文专著等)或鉴定、验收等评价证明的科技成果。
(2)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报奖的,第一完成人应当提供合作关系说明并承诺签名,同时提供相关合作证明。列入主要完成人名单的完成人应实际参与项目研究,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3)推荐项目应当于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列入国家、省或市级以上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推荐。
(4)申报年度市科技奖项目的前三位完成人中,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参与1项市科学技术奖的推荐。
(5)申报单位或个人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推荐单位须按照要求对推荐项目严格审查,择优推荐。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拼凑剽窃等学术不端或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取消报奖资格,列入诚信数据库,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不得推荐的项目
(1)存在技术实质性争议、知识产权纠纷或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排序等非实质性争议的项目;
(2)国家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必须具备而没有取得相关证明文件的项目;
(3)已获国家、省或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
(4)上一届市科学技术奖落选,技术上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项目;
(5)中间成果项目,拼凑成果、重复成果项目。
3、申报书填写要求
申报书是市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请各推荐单位按照要求,督促申报单位认真填写。申报书的内容应当完整、规范,
文字描述应当准确、客观。项目完成单位应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单位名称以法人机构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为准。申报书主件所填内容应与附件中各类证明材料有相互对应的印证关系。
多个单位(人)共同完成的项目,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按照贡献大小顺序进行限额填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单个奖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单位不超过4个;二等奖单个奖项授奖人数不超过8人,单位不超过3个;三等奖单个奖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单位不超过2个。
4、知识产权要求
申报项目应如实填写直接支撑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与本项目无关或关联不紧密的知识产权不得作为支撑材料列入附件内容。所有知识产权目录不超过10项、核心知识产权不超过5项,并提供这5项核心知识产权相关原文的复印件。
5、客观评价材料要求
客观评价应围绕科技创新点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效果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做出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客观评价的依据载体,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6、应用证明材料要求
整体技术结题投产或应用推广项目,提供不超过15个应用单位的应用目录和应用证明材料原件,应用证明须加盖应用单位(法人单位)公章。
7.经济社会效益要求
项目的整体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其技术成熟,并产生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报奖完成单位完成该项目新增效益之和,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非项目完成单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均为间接经济效益,可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8、查新报告和检索报告要求
科技查新或检索报告须提供日以后的查新或检索结论。检索、查新机构应是具备国家资质的专业机构。
(二)材料要求
申报单位应仔细阅读申报书填写说明,按要求认真填写,突出项目技术创新的重点内容以及对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所做出的实际贡献。推荐单位对所推荐项目进行书面报送推荐,推荐意见无需提出受奖等级意见。
1.申报材料
主件:《亳州市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1)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2)知识产权、鉴定、验收证书等评价证明;
(3)查新(检索)报告;
(4)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5)应用单位证明;
(6)其他相关材料。
其中,技术研究总结报告不超过10页,核心知识产权证明材料不超过5页,附件材料总页数不超过50页。
2.报送时间及要求
申报书和附件材料应以可拆卸方式装订成册,不需另加任何封面,所有材料均一式3份,其中原件1份、彩色复印件2份,一律采用A4规格的单面纸张。推荐单位于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市科技局,并将申报书主件电子版发至联系人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四、联系方式
亳州市科技局&& 刘中敏
电话:5606909&& 邮箱:。
地址:亳州市谯城区希夷大道455号政务服务中心10楼科技局成果科
本通知和相关申报书、填写要求及附件材料说明在市科技
局网站发布,请各单位自行查阅并下载(网址:http://www./或/)。
附件:1.推荐函样式
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内容
&&&&&&&&&&&&&&&&&&&& 亳州市科学技术局
&&&&&&&&&&&&&&&&&&&&&&&&&&&&&& 日
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根据《关于开展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亳科〔号)要求,我单位共推荐&& 个项目参加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
上述项目经审查符合申报要求,且已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专此致函。
附件: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表
&&&&&&&&&&&&&&&&&&&&&&&&&& & XXXX(公章)
&&&&&&&&&&&&&&&&&&&&&& &&&&2017年月日
亳州市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
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内容
1、所列主要创新内容和材料(含专利、论文等)已提交上届(即:年度)亳州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但未授奖;
2、项目整体技术未应用或应用不足1年(即日之后应用);
3、市级以上计划立项的项目,未提供整体项目验收报告复印件;
4、应用证明未加盖法人单位公章;
5、推荐单位未填写推荐意见或未按要求签名盖章;
6、完成人未在&主要完成人情况表&签名且无说明,或完成单位未在&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中签名盖章;
7、完成人工作单位、完成项目时所在完成单位未在&主要完成人情况表&盖章;
8、未按要求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9、其他不符合《亳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恢复默认设置
字数:19990
此书首发于【中文书城】, 114啦小说获权转载公众章节
人民出版社编审杨寿松先生寄来一幅书法,乃嵌字联:“城市岂能无手笔,外乡虽远有知音。”寄北京范用先生信:“上月24日挂号所寄照片,想已收到。因忙乱,竟还未及仔细清点,尚余几张留在咸宁日报(还有一张在报纸‘向阳情结’栏,作配图待发),特补充说明。免得您挂欠和误解,请先生放心,届时一定如数奉还。本人虽不才,但一向崇尚诚实为人,力争做一个守信用的模范。更何况面对的是姓范名用的先生!/先生三番五次催促,弄得我觉得有失应有礼貌,心中十分不安,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借此机会,亦不瞒先生,略诉一点苦衷:炒热向阳湖这台戏,是属我一人在‘操纵’和‘主演’,除上次电视台奉命同行,拍了一些镜头外,具体工作基本上是我在利用业余时间埋头苦干,包括采风、写稿、组稿、编发,乃至向你们邮寄报纸,可以说一个人在干需要一个班子干的事。只是由于热爱,我甘愿自讨苦吃,亦乐在其中。好在有地委、行署领导支持,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在目前尚无健全的专门机构的情况下,我除了应付繁杂的日常事务,如开会、下乡、陪客、接待来信来访等外,还要主动和北京众多的文化人联系(当时干校26个连队,各连的人都有联系,主要是5连、13连、14连等),有时一天得写180多封信,同时附发报纸,叠起来有1米多高,10多公斤重。每次提一大提包进邮局发信,往往让营业员咋舌。近两月在《咸宁日报》发表有关向阳湖的文章又有五六篇,因没有整块时间填写信封分发,竟推至今日还未及时寄出!先生批评我忙得连写封短信的时间也没有,我一方面虚心接受,另一方面亦属实情,望能稍有体恤。/刚刚收到您的第4封‘鸡毛信’,因此连夜复函,作一次‘检讨’,盼今后经常得到先生的教诲!”上午老书记刘绍熙从武汉来电话,商议成立省李自成学会一事,并盛赞我宣传向阳湖文化取得成果,热情地说:“大大超过了我当初任地办主任时的水平。”又去地区烟厂田健兄处,他谈及上次来我家后,设计了“向阳塔”香烟图案,并附文字说明:“文革中大批文化名流在咸宁度过一段非常时期。”遗憾的是,讨论时众口难调,或者说是领导者思想上尚有差距,终被否决。一叹。中午咸宁市一青年贸然登门拜访,带来一本《向阳湖》杂志,看来咸宁市作协和群艺馆已捷足先登,打出了向阳湖的招牌,我既为地区文联的迟钝和工作拖拉而惋惜,又为咸宁市的先斩后奏而哑口无言。他们自作主张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我的《向阳湖一瞥》,我还能说什么呢?来人叫周益民,系咸宁师专中文系毕业,本期刊物执行编辑。下午地委政研室开我的欢送会,并加餐。鲁安才主任主持,副主任王远龙、周福清及科长们参加座谈,大家对我的为人和工作,尤其是向阳湖文化开发都给予了过高评价。我作了表态发言:一是对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谢意。二是对政研室表示歉意。我自1990年8月调入这里,只挂了名,没做什么贡献。三是从政研室调出后,要有集体荣誉感,为“娘家人”争光。复《今古传奇》胡沙岸兄信:“向阳湖里逍遥游之余,时有文友鞭策,亦是幸事,让我们互通有无,亨通文运,共为鄂南添光彩。”蒲圻市委书记樊仁富带北京熟人翁先生到温泉,万书记陪晚餐。我介绍向阳湖时,翁竟然从未听说过,但马上表示值得宣传,答应回京后,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锲联系,力促中国作协到向阳湖搞文化开发。我立即清了一套资料给他,将来出书的事,早完成则早方便,每来一个客人清一套杂乱的资料赠送,也不方便。但据乐观的预测,出书最快也得到1997年底。《湖北日报》昨日发表我缩写的《文井先生谈艺录》,编辑作的几处小改动,令我叹服。今日我又拉出一篇新的“采风”稿,访沈从文夫人张兆和,题为《双溪向阳永流芳》。《咸宁日报》“温泉副刊”今日发表易夫日文《温泉城内读“城外”》,对我的赞美之辞不少,作者系邱春林,算得鄂南文坛“名家”之一。下午向万书记推荐孟绪龙写的论文《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及其企业集团策划》,万书记读了大加赞赏,并主动提出把此人调到地委办来。晚上老孟闻讯,颇有“柳暗花明”之慨。咸宁南山派出所韩志今夜来访,谈到上次找我打听到王世襄先生的地址后,马上去信联系,得到长长的回信。我读后很受感动,打算今后写王老的专访时,插入这段动人的故事。晚上与万书记陪武汉书法家王世杰,烟厂陈厂长也赶到。席间,我建议烟厂应推出“向阳湖牌香烟”,得到大家赞许。带着小车到几家书店选购书刊,逛了新旧书店,又过了一把瘾。有关向阳湖的参考书也找了几本,如《沈从文——无从驯服的斑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等,每次到汉开会,这种便利是最开心的事。今日又配齐1980年的4本《新文学史料》。如果是个人出差,恐无此良缘也。上午逛江汉路图书城和武胜路书店,购得《当代名流访谈录》(胡国华著,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和《文革中的我》(于光远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及《中国社团党派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顾学颉先生4日来信:“前阅修建向阳文学艺术馆报告,我已很感兴趣。不知整个工程已经开始否?我很欣赏陈老总的话,他说,慈禧太后做了许多坏事,但挪用海军军费(造船费)盖了一所颐和园,给后人留下一个游览胜地,还是有‘功’的。这里,我是赞成他后面的话,我们今天如有能力,有可能,多做些有益于后代的事,是极为应该的。文艺馆的建设,应该是属于这类性质的事。比起仅仅盖什么楼台亭阁、仅供游览,要强得多。我没什么能力为该馆添砖添瓦,甚为惭愧;顶多,也只能‘秀才人情纸一张’而已,可哂也!如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请来信告知,当尽力为之,以为吃了咸宁3年粮的回报。/您的书法颇可观;但前人说的:草书离了格,神仙认不得。怀素的狂草极难认,但仔细看,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您的来信中,有些字,左猜右想,也不知是什么字,致意义不明。尤其公文、书稿中,不可太草,以致误事。顺便一提,不知当否?”上午去报社聊天,总编和编辑们谈到,《咸宁日报》明年扩版,让我献计献策。我建议周末版增加“向阳湖沙龙”栏目,专发鄂南人有关向阳湖的评论。省作协谢克强、刘益善、王维州、赵国泰等几位作家在咸宁参加一个笔会,市委书记程传忠向几位推介向阳湖文化,晚餐还特邀我去作陪。今后省里又多了几个熟文人,他们答应宣传向阳湖,帮助招商引资。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所属李自成研究会明日在131宾馆召开成立大会,万书记说我是地区方面唱主角的人,特批我晚上赶去联络有关专家。晚上我和湖北大学中文系张国光教授长谈,他把我写胡绳和姚雪垠评李自成归宿的文章收入一本论文集中,还说要请我担任研究会理事。《咸宁日报》周末版今日发出“采风”稿访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下午我参加地直机关副县级干部大会,碰见统计局副局长魏自豫,方知他老家在双溪,“文革”中曾和沈从文先生当过邻居,多次接触。我有点遗憾访张老的文章发早了点,否则可以充实一点内容。武汉晚报周刊部编辑王子建来信说,读到《咸宁日报》我的一系列专访,请我也为他们投稿,此乃喜事。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3家都有约稿,看样子,今后向阳湖在省里的名声还会越来越响。复《武汉晚报》王子建信:“承蒙约稿,十分感谢。今后如对向阳湖文化人采风感兴趣,稿件会源源不断地供应。”万书记提议将孟绪龙长文推荐《咸宁日报》发表,正合我意。我同时又将老孟文代呈李专员,也得到欣赏。上午我赶到报社向王总编通报领导意图,建议“周末版”一次性推出。晚上又加了编者按,并和老孟策划,此文的推出自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我深信不疑。晚上老孟来,又谈及周末发稿,我说不成问题,同时还会发我写的通稿《“向阳湖情结”牵动了京城文化名人的心》。老孟笑说自己仿佛属于“隐士”,此时似真有了被请“出山”之感。我说一则出于和他的交情,一则出于对向阳湖的感情。隆重推出他的文章,抵得上我在外面做许多广告。老孟自信地说,只要书记专员工作上的需要,对咸宁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出个题目,他便可以做好文章。《咸宁日报》消息稿老孟又将长文作了修改,晚上我们一起推敲了“编者按”和“附记”。关于署名,他提出两点:一是用真名孟绪龙,一是用个笔名。我则建议用真名更好一些,如他个人要扩大知名度,谈恋爱可作介绍信,更重要的是,舒吸一下多年压抑而今澄明的新鲜空气。老孟听了,感激地说:“你为朋友真是想得周到,所为者何?”答案自然是现成的,为向阳湖。下午和晚上去咸宁日报社校对明天周末稿,孟绪龙长文发了二三连版,通栏标题《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及其企业集团策划》,我的综合稿《“向阳湖情结”牵动了京城文化名流的心》发头版头条。两者可谓前后呼应,此期报纸一定会引起社会轰动。因为二三连版发一普通作者文章是《咸宁日报》创刊以来“史无前例”,无异于一枚“重型炮弹”。我想到的是,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今后宣传向阳湖带来的便利。晚上请老孟来帮忙分发《咸宁日报》,将今日周末版和以往积累的有关向阳湖的报纸,分类分发给京汉文化人,我竟一口气写了200多封信,忙了一整夜。老孟目睹此情此景,可谓百感交集。中午才将信分好,装了整整2麻袋(每封信里装有9份报纸及一短简),和老孟分别扛到邮局。晚上胡智斌从宜昌打来电话长谈,谈及自己已办好离婚手续,下一步准备调个单位,并征求我的意见,有无必要下海到广州。我倾向他留在宜昌,因为已在那里小有名气,站稳脚跟不容易,何况用战略眼光来看,宜昌下世纪的前景可观,与其在一个大城市小打小闹,不如在一个中等城市游刃有余。我在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亦可作如是观。《咸宁日报》周末版今日就有了反响,我接了多个电话,不知者询问孟绪龙何许人也?说他的文章如此破格发表,开始还以为是《人民日报》社论。例如报社李西林社长就听到议论,说《咸宁日报》办成了向阳湖报,并说去年有位企业家在《咸宁日报》上发表答记者问,也是发了二三连版,交了11000元。我解释说,不可同日而语,人家议论是一回事,你身为社长,态度鲜明又是一回事,要看到向阳湖带来的影响和效益是无价的,不干事的人总是对干事的人评头论足的。老孟也接到一些熟识人的电话并听到一些舆论。更有嫉妒者评价,说老孟是在做文章游戏。我听了一笑置之,坚信它会为向阳湖未来的项目开发产生积极影响。老孟又策划,今后适时我俩可以搞一次“向阳湖谈话录”,我举双手赞成。上午去1号桥派出所改了名字,户口簿上“李成军”更名为“李城外”,计划从现在开始,在工作单位正式使用,对外亮相。一个地方靠知名度出效益,一个人靠知名度出成果。去邮局订了1997年上半年报刊共18份,支出911.3元。一年下来,加上购书款,恐会达3000元。看样子明年的稿费要达这个目标,方算得“以文补文”。上午去文联与赵副主席和王枚、黄嘉宾3人谈向阳湖开发的事,对文联原主席去年将我为之争取到的跑《向阳湖》刊号的6000元填补了建房欠款,仍不免愤愤然,云这给文联带来的遗憾,不仅是暂时的,或许错过了“历史的机遇”。晚上和群艺馆游老师一道去195医院理疗科主任司有植处小坐。“文革”期间,司和下放到向阳湖的赵辛初打过交道,并送我一份赵在195医院71病房住院时写的《浪淘沙·庆祝党的诞辰50周年》的手稿复印件,还领我参观了他收藏的“文革”时期大量书报刊及资料,令我大开眼界,触发了我将来完成“向阳湖文化人采风”后,再作一次“鄂南文化人采风”的念头。10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我写的一则小消息《李自成研究会在鄂成立》。下午去正大摄影部,请胡保国帮助找有关向阳湖的照片,他十分配合,并说我干的事业是全区的大事,全区的人都会受益。因此,他作为咸宁人,应义不容辞为之出点力。我听了这朴素的话,顿时心生感动,如果有更多的咸宁人有这种觉悟就好了,听说地委有位副秘书长看了孟绪龙的文章后,心里太不平衡。这件事让我把此人看低了,我认为,越是普通读者,越会由衷接受老孟发表长文这一事实的。人家看的是文章好不好,对咸宁有利的文章,本来就应该大胆地发。我们关键是要趁热打铁,如果再以万书记的名义写篇此类文章,自然效果更佳,要想让向阳湖化为政府行为,非领导出面号召不可。咸宁市作协向阳湖杂志社编辑周益民写来一封长信,其中云:“我私下想过好多次,如果没有您这位专家的支持,要想《向阳湖》继续办下去,是很难很难的。”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万书记上午亲自向开发区请来的一位儒商宣传向阳湖建碑林之事,此后开发区胡主任找我联系。我不由得“表扬”了万书记一句:“您把向阳湖也是时刻挂在心中啊!”晚上将一年来所摄“向阳湖文化人采风”的照片,分门别类,以便今后查找。忙到转钟1点,一点也不觉得累,乐在其中也。今日和万书记下乡,顺便去了甘棠乡军山村和宝塔镇,又了解了一些文化部“五七”干校的旧事,如在军山村找老乡座谈,得知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在那里住了半年多,有一位叫叶惠元的画家,最近还从北京前来重访。我马上和他挂通了电话,又增加了一位新联系户。在宝塔镇看了笔峰塔,门匾“自达蟾宫”和塔内一匾“文光射斗”令我过目不忘,它似乎可以和文化部的下放文人联系起来,他们当年有人来此“观光”时,不知曾作何感想?北京郑惠先生寄来一本《文化大革命简史》,称对我写向阳湖的文字也许不无助益。信上说,看了我记胡绳九宫山之行的文章,很感快慰。郑老正在筹办一个大型文史双月刊《百年潮》,欢迎我投稿。致婷从同济来信,大谈了向阳湖文化,不愧为“红颜知己”。信中说:“……在你的向阳湖文化人采风系列没有推出来之前,有谁相信你一介书生,能叩开一个个中国文坛巨星们的大门?有谁相信你把向阳湖文化炒得如此有神有形,有声有色?别人也许不信,但你相信。当你把目光投注到向阳湖时,你看到那里沉淀着一种文化,你认为自己就是这种文化的挖掘者,你相信自己能行,所以你自信,所以才能如此游刃有余,所以才有如今的‘城外效应’。/在向阳湖文化开发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入到一个更广的领域时,如果你认为自己能使她变得更立体化、多元化,那你也许就能。/看到这里,你也许觉得满纸哲学味,太认真,太严肃,太不像一封情意绵绵的两地书,看得太累。/在向阳湖之外的天地,如果你认为自己行,那么你就行。/……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象,也许能为你带来一种良好的全新的心态;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象,也许能引导人走出峡谷,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周末论坛,就此打住。”复致婷信:“下午刚从向阳湖回来就收到来信,才寻访文化人足迹,又聆听‘导师’教诲,心情之好,可想而知。这不光是幽默,来信中的‘自我意象’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并会付诸今后的实践中。”下午与万书记在小会议室面对面办公,他借故说起,适时让我“下岗”到地委办工作,我表示接受。万书记说,这些年跟他时间最长,当秘书老是被动服务,到办公室当领导,则对自己也是个锻炼。今后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尤其是向阳湖文化开发,我是创始人,搞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又说我当秘书期间,他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没有听信个别人的谗言,对我是信任的、放心的。但我的不足之处也应指出:一是文人做武事,有时办事比较粗;二是和周围的人交往不够,有些孤傲。今后需“补课”。省少儿出版社徐鲁兄1日来信云:“这些年读了不少你写向阳湖文化名流的访谈文章,这是你的专有领域,可供开发的矿藏是丰富的,希望你把目光更放开一些,可做成大文章的。”晚上去孟绪龙家深谈,他说,虽然向阳湖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我们永远不可安于现状,要一鼓作气,时时刻刻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上午抽空整理去年11月份访问郭小川夫人杜惠的录音,说来惭愧,时隔1年才动笔写这篇专访。可我打电话给杜妈妈致歉时,她反倒夸我是“高产作家”,嘱咐我多保重哩!北京傅振伦先生3日来信:“《咸宁日报》办得很好,尤其是向阳湖文化一栏为曾在咸宁干校锻炼者所欢迎。/曾在文学出版社工作的红学专家周汝昌也去过咸宁干校,便中您可访之,如何?/您访问我的记录,友人喜此篇既朴实,又流畅,曾借去未还,贵处如尚有余份,可否补寄一份为荷!”昨日《湖北日报》发了我一篇《这里有一座“金矿”——文化名人与咸宁》,今日又登了《为国人架设通向世界的桥梁——访“英语世界”主编陈羽纶》。在省报上连续两日发稿,既是我宣传向阳湖,又是编辑老师在宣传我。熟了10岁生日。晚上,也是今日生日、也是属虎、正好大熟了两轮的黄胜设宴,把我们父子请去小酌。儿子在酒席上表现得很机敏,我见报社王总编在座,便叫熟了前去敬酒,他无师自通,边举起酒杯边振振有词地说:“请您以后多登我爸爸写向阳湖的文章!”人民出版社吴道弘先生4日来信:“出外探亲半年,上月返回北京。始见大函及赠报,未及回复,又及手书,殊以为感。遵嘱写了几句诗,寄上请阅。简历一并附上。”题诗云:“向阳汀泗相邻,采石烧灰三年,鄂南劳动岁月,难忘殷殷乡情。”附小注:“干校13连,在咸宁汀泗桥凤凰山下,采石烧窑3年,供应全干校基建用料,常忆这段炼事炼人日子,匆匆已27年矣!”上午约老龄委胡副主任来小会议室谈了2小时,主要了解当年他和吴雪先生交往的情况,收获不小。一篇专访的素材已经“饱和”。我进京访吴老时,他因身体原因没能多谈,只好从侧面了解了。晚上在蒲圻五洪山向万书记汇报向阳湖开发事,以为舆论界反应很好,关键要促咸宁市加快硬件建设步伐,并建议月底进京采访时,邀上孟绪龙同行,他可以帮助当参谋,并进行游说,这样做是要有点战略眼光的,也是为了今后加强向阳湖的整体开发工作。万书记表示同意。到咸宁市向程书记谈向阳湖文化开发,他夸我为咸宁立了功,但此事真正纳入市委工作议事日程还有一个过程,并建议我适时下来担任咸宁市委副书记,地委办这边的职务可以不免。一日连续收到北京飞鸿3件。1.仲秋元先生5日来信:“寄来的报纸及其他材料都已收到,回忆向阳湖的文章曾数度提笔,终因身体不适及其他事干扰,未能落笔,歉甚。目前因尚有重要文稿待审待写,向阳湖回忆稿,只能再推迟一些时间。我计划年底前争取写成。来函要简历,已草就附正。”2.姜维朴先生6日来信:“多次收到寄来的《咸宁日报》,看到向阳湖的新貌,令人鼓舞。您多次寄《咸宁日报》给我,报上新载向阳湖文化人栏目办得很有特色,我每篇必读。因为我在咸宁时间不多,加之现在还有些忙乱,未能写稿给贵报,请谅!遵嘱寄上简历一份。”3.杨静远先生10日来信:“惠寄的两批《咸宁日报》周末版都已收到,非常感谢!文章都拜读了,真是说不尽的向阳,读不够的向阳!其他文章品位也很高,说实在的,比北京日报、晚报耐读得多,一张地方报纸办出这样的水平,令人佩服,这和你以及其他编辑的才干是分不开的。向你们致敬!但每次承你免费赠阅,我心下深感不好意思,想和你商量一下,如明年继续赠阅,可不可以改为订阅?如何通过邮局订阅,或直接将款汇上,望告知。/我那本拙作《炼人学校》,现在已有人愿意在大陆重印,就是《人民日报》文艺部的李辉先生。他有意收他主编的一套‘沧桑文丛’,就我所知,其中还包括韦君宜先生的一本回忆录。不过他要求我增加一点篇幅,主要是加一章写我母亲袁昌英。这工作需待明年春节后才能动手,所以如顺利印出,恐怕也要等到后年了。如果真能印出,我想对宣传向阳湖文化也能做一点小小贡献吧。”夜孟绪龙来长谈,一起策划月底进京事宜。老孟说自己的文章在《咸宁日报》发表后,高兴几天后感到压力更大,“牛”已经吹出来了,宏伟蓝图纵然一时难以实现,逐步接近也好。我建议他今后更进一步多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和我一起为向阳湖文化的辉煌殚精竭虑。《咸宁日报》周末版今日“向阳情结”栏发了胡德培先生回忆郭小川的文章,遗憾的是,由于校对疏忽,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这是编辑的责任心问题,如果我是总编,是会严肃批评人的。暂时还只好“一声叹息”吧!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明先生10日来信:“报纸陆续收到,这件事由于您这样一个热心的年轻人呼吁、呐喊、组织,正在走上轨道,前途肯定会好!(附寄简历)”。北京陈羽纶先生11日来信:“《咸宁日报》内容丰富,阅后颇受教益。关于为文事,容手头稍空时着手如何?”写好“采风”第21篇《小川长流向阳湖——访郭小川夫人杜惠》,今日翻了《郭小川诗选》和有关评论,文章写了3000多字,手法上力求有所变化。诗刊社丁国成先生13日来信:“承蒙错爱,不断惠寄大报,深表感谢!遵嘱送上简历一份,供参考。/拜读所载‘向阳湖情结’诸文,深为您的锲而不舍精神所感动,以后定当抽空撰文,以答你的美意。”北京孙耀忠先生14日来信:“陆续收到您寄来的《咸宁日报》,读后很受教益,使我又回忆起不少在咸宁生活时的往事,也思念起咸宁不少的朋友。/报纸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每期我都仔细阅读,有些文章甚至读过两遍。/单士元院长是我的大学老师,刘炳森是我的挚友,还有许多文艺界的老朋友已多年没有时间直接来往,而从贵报上得知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使我十分高兴;同时,还有许多关于咸宁的重要新闻也是我十分想知道的。感谢您为干校和咸宁地区做的好事。/目前我帮助一个杂志工作,待将来工作告一段落后,我将设法去我的第二故乡——咸宁一游,去看望您和咸宁的朋友们。/以后还希望您继续寄来报纸,不胜感谢!”北京程代熙先生12日来信:“寄来的报纸,一一收到。上面登载的回忆在向阳湖生活的文章,都读了,感到很亲切,也引起我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我的简历如下:1927年生,四川重庆人……”。上午去咸宁日报社找王总编,“周末版”这个星期出4开8版的首期创刊号。向阳湖的内容不可或缺,最好安排头版发表访杜惠文,王总对向阳湖的宣传一向重视,我选了几封北京文化人的信给他过目,建议明年适当时候摘发一下北京人对《咸宁日报》的较高评价,也算得“王婆卖瓜”。寄同济致婷信:“我最近写了一篇新的“采风”,3600字,这个周末发表,完稿过程中,逼自己读了不少书,对郭小川的人品和诗品十分钦佩,对杜惠的个性也印象深刻,可以说每写一个文化人,对自己都是一次提高,精神上更得到升华,但越写越感到压力大,因为最近又有大报刊发表我宣传向阳湖的文章,我须趁热打铁。”晚上去报社和王总编、陈副总编及周末的4位编辑一起校对明日将出版的报纸,忙到转钟1点多。大家一起吃过夜宵,回家已是2点半了。这种体验在向阳湖文化开发史上似可补上一笔。北京文物出版社副社长王玉贵7日来信:“来信和寄来的《咸宁日报》收悉。首先感谢李先生对我的关照,我认真的读完了所有的《咸宁日报》,很有收获,使我又回到了20年前的咸宁‘五七’干校的生活的情景,很有感想,真想再回到咸宁实地看看那里的巨大变化。然而,这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说了。/如李先生有机会再到北京来,对我们光临指导,非常欢迎!/祝您如意万福!”(附寄简历一份)。《咸宁日报》周末扩版后的首期试刊今日推出,头版头条仍是我的“采风”,标题为《小川长流向阳湖——记一次迟到的访问》。往京汉寄去刚出的《咸宁日报》周末版69份,大多附了信。仍只好千篇一律,但寄萧乾、文洁若先生的例外:“我计划写长篇报告文学《向阳湖——原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纪实》,如二老回忆有值得宣传的往事和人物,望能告知一二,以便参考。/方便的话,盼能告知陈白尘先生之女陈虹新的联系地址,去年文先生说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结果我寄去的信都被退回。我想在‘向阳情结’栏目发表陈白尘的部分遗作,让更多的鄂南读者了解陈白尘先生。但须征求陈虹女士的意见为妥!”北京王世襄先生19日来信:“感谢您寄来的茶叶,确实很好,和春天每一次寄来的一样。不知是哪个茶园生产的,茶叶叫什么名称?我很想为这种茶宣传一下,写些诗文等,不知茶园是否愿意?请代问一下,或告我茶园地址和负责人,我可和他们直接联系。/咸宁报刊登同志们的文字效果不错,我们见面时往往谈起。我还有当时写的一些诗文,容日后再抄给你们。/再次谢谢您。并祝工作顺利,健康愉快!”北京林穗芳先生18日来信称,我正在从事一项艰巨而很有意义的工作,为表示支持,他寄来回忆文章《在凤凰山下——回忆在咸宁干校的难忘岁月》。文章末尾附《日汀泗公社赤岗大队十一队给我的信》,未写入正文,但可作史料保存。今日找李专员汇报,他对我说,向阳湖炒得热是好事,但不能光是炒,要抓住文化名人这个题目,做开发向阳湖景区的文章。抓住向阳湖景区的开发,做发展经济的文章,因此,最终还是要有商人感兴趣。现在地方经济拮据,我们咸宁暂时还没有精力考虑对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首先考虑的应是吃饭。李专员最后还提醒我,建向阳湖开发专班的事,现在时机不成熟,叫我“悠着点儿”。因为向阳湖在他专员的棋盘上好比“兵”与“卒”,什么时候往前拱要等待时机,否则乱了方寸,会引来蹩脚马,使“老将”产生危机。专员的话,虽然有他对的一面,但我隐约感到,他的身份一变,可能对向阳湖文化开发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变。买好了12月3日的飞机票,并开始复印有关资料,简单收集了一下报纸,可以说和刚开始时相比,向阳湖文化开发工作又有了很大进展,编书已初具规模。晚上请孟绪龙来一起分类,清了好几套资料。这次进京开展工作,也会比以前方便得多,成绩也当会大得多。收集登记有关资料,见《中华读书报》20日发表了《京城文化名流情系向阳湖》,《新闻出版报》22日发表了《向阳湖情结》;《青年文摘》12期发表了《文化名流与向阳湖》,可谓喜讯频传,向阳湖之风已吹向全国。今日寄出14篇稿件发往东西南北的报刊和杂志社,方知近半年因忙着写稿,把投稿倒忘了!晚上刘三多老师主动来辅导熟了练书法、画画。过后我请他欣赏了我收藏的有关向阳湖资料,他叹为观止,说自己奋斗了一辈子,还不如我这几年所干出的成绩。这是客气话,亦说明今后我们都可以干出更大的成绩。致婷前日返温泉,今日回校。来去都是搭的火车,既方便又安全。她听说我们后日去北京又将乘飞机,总有点不放心。我一方面体会到她的爱心,一方面又自信天降大任于斯人,我肩负写向阳湖的重担,这辈子定会有上苍保佑,文曲星相照。上午调了车队的“子弹头”,请老孟和电视台的老刘同行至汉,明日进京开始采访。此行我是三人小组的领队,两个队员都比我年长,都对向阳湖文化有热情,我只是嘱咐进京准备吃苦,可能会加班加点。但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生中难得的。到了北京,万书记一行明日赴美考察,我等在北京采访,正好等十来天后他们回来。地区文化局的同志也来到北京,计划跑文化部,为了向阳湖的事业,我还得和他们相互照应,争取将来文化部的支持。今日开始第一天采访。我和孟、刘一同访问书法家王景芬,王很健谈,回忆往事和题词都十分爽快。我们邀他和年轻的夫人一道晚餐,他也十分爽快地答应,是个潇洒的人。他为向阳湖碑林题诗云:“岁月流逝三十年,围湖垦荒筑堤堰。艰辛日子难忘却,喜看今日丰产田,”在我所准备的签名册上留诗云:“当年咸宁并不宁,文人举锄歌唱声。手捧泥土闻香味,心田已酿新文明。”上午与孟、刘至北京电视台联系拍专题片事宜,向“走南闯北”栏目杨小蓉、赵辉两女士宣传向阳湖。目前报纸、杂志、电台对向阳湖文化都有过宣传,唯电视尚无突破,今后应该弥补这一缺憾。我对老刘说,要争取在北京和省台上专题,万一目前有困难,地区电视台可先制作节目作系列报道。下午访问女翻译家杨静远,她早已与我多次通信联系,因此准备充分,找出了《炼人学校》一书的手稿,给我过目。原来此书初书为《干校小品——难忘的13连》,她说《人民日报》的李辉曾上门来索要这部手稿。杨先生还找了一些干校时画的速写及老照片赠给我,她在签名册上留言:“向阳湖、汀泗、双溪,像一支橄榄,嚼时苦涩,却回味无穷。”夜访新华书店原总经理汪轶千,其属行政领导干部,但代表文化单位之一角,虽知名度不一定高,亦有自身的宣传价值。其留言为:“咸宁干校生活是我一生中值得回忆的一页。”上午到方庄访问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田郁文,他和夫人蒋淑君均下放向阳湖,老俩口热情找出有关照片让我带回翻拍,并在签名册上留言:“干校生活是宝贵的经历”。中餐后就近走访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他虽未下放向阳湖,但对此事十分关注,谈了许多精辟见解,并抄录了两句诗相赠:“日暮乡关何处是,一寸葵花向日倾。”附小注云“第2句乃元诗人句也,凡去过向阳湖‘五七’干校之所谓新老‘五七’战士,尤其是在泥潭中喘息之文化人,均能体验此诗之悲凉无奈意味,忠而获咎,呜呼哀哉!”其书斋名为“老牛堂”。因为同一属相,王先生又为我写了一幅字:“今宵酒醒何处?城外晓风残月。”附注曰:“城内纵有晓风残月,亦何足道哉。”晚上来到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家张慈中先生家,请他帮助设计《向阳湖文化人采风》和《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两书的封面。张先生和夫人余美珍还和女儿张姗姗挂通了电话,让她在电话里接受了我半个多小时的采访。张先生递给我一封写于上月28日尚未来得及发出的信:“……当年文艺群星蛰伏向阳湖,在华夏文明史上从未有过,以后也不可能有了,你组织多年亲历者将这些特殊历史现象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确实一件有意义的文化建设,搞好了是一份文化史实遗产,留给后辈有用。/我是一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只是在某个艺术领域中取得一点成绩,题词拟书:“难忘昔日三千寒士蛰伏向阳湖畔,喜看今朝一代魁星飞腾华夏文坛。如合适,近日书就寄上。”我指出“三千”应为“六千”,谈至子夜时分,张先生尚留言:“咸宁弹指一挥间,咸宁人情一生难忘”。晚10时许,在张先生家插空与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杨牧之联系采访,不料遭到这位新提拔的官员拒绝,他生怕惹麻烦似地一口谢绝看望,说自己对向阳湖文化的看法与报上大家有所不同,如果其他事可以找他,倘为此事,他不接待。我一转念间,表示理解,随即取消原计划,将他在采访名单上划掉了。叶圣陶手迹与杨牧之先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张惠卿先生,他接到我在张慈中先生家打的电话后,不计时间已晚,答应等我们来,并下了12层楼在电梯门口等待我们仨。他和夫人李真深情回忆往事,谈至深夜2点多,张先生还专门赠我一本复印的人民出版社王以铸先生手抄诗集《咸宁杂诗》,让我十分惊喜。诗集首页竟有叶圣陶先生写于1977年3月的一首题诗:“不欲作诗人,作诗乃有真。习劳参厥旨,体物得其神。元日洞庭眺,梦中赤壁身。连朝重展诵,每诵获尝新。”张先生最后题字:“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这风雨如晦的日日夜夜,我永远怀念咸宁汀泗桥干校这段珍贵的历史”,送我们下楼时,他还答应,今后将在全国政协会上为咸宁这项工作造造舆论。上午登门拜访中共中央原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其夫人罗立韵热情安排邓老接受我们采访。邓老谈了自己下放石家庄干校的生活,并说:“你们挖掘向阳湖文化资源这件事,我赞成。”他谈得最多的是国际共产主义史和毛泽东,并请我们记住毛泽东1962年在一次7000人大会上讲的两句话:“如果屈原没有被流放,他写不出离骚。”访谈3小时后,邓老最后在签名册上签名,并赠送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罗立韵阿姨没有一点首长夫人的架子,连超过了吃午饭时间警务员来催也顾不上,叫再等一等。耐心等我们谈完才告辞,并一直送我们出了大门。作者采访邓力群下午按昨日约好的时间,3点半来到王蒙先生家。王蒙先生听了我们对向阳湖文化的介绍,又谈了自己的父亲,我们共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王蒙先生题词:“牢记文化人的足迹”。时近文代会、作代会召开前夕,他仍热情接待我们多时,是我始料未及的。今日一天拜访了两位有代表性的“大人物”,可以说不虚此次北京之行了。今日在文化部203大院宿舍连续采访了4家。一是原文化部副部长仲秋元,他还特地写信给文化部党史办的同志,委托帮助我收集《新文化史料》;二是原文化部政治部主任魏泽南,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感兴趣,仔细回忆了10余段当年干校的小故事,其夫人介绍说,佟韦曾是魏老的秘书;三是原文化部群文司司长常泊,他的夫人病逝于向阳湖,前些年,他还曾到向阳湖凭吊;四是摄影家苏里的遗孀钱玉君大夫,苏里在向阳湖的日子拍摄了大量照片,李政委保存的一部分我都翻拍了,可惜他摄下的许多干校老照片前几年无人问津,钱大夫欲交保管的人,竟无人接手,后来终于全部失散。晚上在故宫“国宝”朱家溍先生家采访,他和两个女儿朱传栘、朱传荣热情和我等交谈近4个小时,至12点方告辞。这大约是此次北京之行专访时间最长的一家了。我请他在签名册上留言:“此景只应咸宁有,闲步入荷花林下。”上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同负责人舒乙和周明进行了长谈,周明先生留言:“怀念向阳湖”。在他的鼓动下,舒乙先生亦写下一段话:“咸宁向阳湖是六千中国文人生命中一段抹不掉的历史。”中影公司电影人座谈会下午来到中国电影公司,开了一个座谈会,这是在原总经理胡健的精心安排下举行的。被邀请的有中国电影资料馆赵子真,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杨群、何祖渠、李洪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马桂荣,北京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何希曾,北京电影洗印厂王志新、李世奎等,他们情绪高昂,发言踊跃,最后,集体留言:“难忘的向阳湖”。热情的东道主不仅安排了晚餐宴招待我们,还专门派车将我们送回了住所。上午和下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宿舍楼,先后采访著名画家张广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长姜维朴。张广先生年富力强,谈风甚健,热情赠我们牛年的挂历,并在签名册上留言:“曾是向阳湖人”,竟与上回杨新先生写的不谋而合。姜维朴先生则话不大多,倒是他的夫人王苏唱了主角,滔滔不绝回忆了许多干校往事,使我收集不少有用的素材。姜在向阳湖只呆了两个月,时间最短,却也留下了两句话:“风雨中耕耘播种,晨曦里欢庆丰收”,并赠我一幅书法:“功夫在城外”。晚上,再访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他已事先抄录了3首干校诗——《养牛》、《养猪》和《放鸭》送我留念,此次采访,从容不迫,弥补了上回来去匆匆、不及详谈之憾。今日中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读者俱乐部破费购得仅存的一本《中国美术年鉴》(,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为写作参考用书,颇值得收藏。有趣的是,我随意一打听,卖书的竟也下放过向阳湖。上午为咸宁电视台拍专题片的事,抽时间与老刘一道去中央电视台新闻专题部找了熟人交谈,得知央视对“文革”的报道控制很严,现在电视台不可能播放此类节目。我考虑现在打基础也未尝不可,并不一定急功近利。下午去文化部党史办查有关下放干校人员名单,亦无功而返。但这一工作过程,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接着采访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秦岭云先生,82岁的老人严谨认真,已提前备好一幅画(题《湖口候渡》)和一幅字(“一湖诗画”)赠给我。我又请他在留言册上写点什么,题的内容竟是“曾于此乡种瓜三载。”告辞时,他还送了我们每人一本《秦岭云山水画选》。夜访故宫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老人一头白发,满面红光,谈起话来幽默风趣,留言是:“常思当年向阳湖”。上午来到故宫找副院长杨新、魏文藻均不遇,于是联系到聂崇正先生,召集几位老“五七”战士,安排下午开个座谈会。10时许,碰巧,单士元老人来故宫有事,我马上迎上拉他坐了几分钟,谈话、录像,可谓意外的收获。尤其是孟、刘两位是初次见面,有缘一睹“国宝”风采。故宫老专家座谈会下午的座谈会在故宫的小会议室举行,参加者有郑岷中、李文善、高和、徐启宽、瞿海俊、聂崇正等。他们的留言分别是:“值得回忆的向阳湖”、“永远记住向阳湖”、“向阳湖锻炼人,使人长知识”、“永远怀念向阳湖畔的汗水”、“苦中作乐”。中午在故宫内书店“谋”得不少珍贵的向阳湖参考资料,包括《故宫博物院七十年论文选》(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紫禁城建筑与保护》(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杨新美术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版)及《清宫流放人物》(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一次竟花了600余元,写向阳湖的投入可谓大矣。和在人美社购书一样,卖书者亦是“向阳人”!夜至故宫宿舍区访问了3家,一是著名文物鉴定家刘九庵,他留言:“永记向阳湖锻炼之日,今朝风光胜夕多矣”;二是著名青铜器专家杜廼松,他写下“弘扬向阳文化”留念,其夫人金兰在向阳湖文化部“五七”中学教过书;三是书画家杨新,他已备好题词:“忆咸宁,想咸宁,祝咸宁经济发展,文运昌盛”,并抄了采桑子词4首相赠,其一曰:“轻风四月向阳好,油菜花妍,水稻秧鲜,雾密云稠雨绵绵。/渠头尽处红旗下,笑语相连,歌唱相传,湖沼回看变良田。”晚上回到住处,已是转钟时分了。上午老刘请假办私事,我和老孟走访原干校负责人之一聂鸣九,上回联系,他不愿意接受采访,现在他改变了态度,写下的留言是:“向阳湖的艰苦磨炼,使脚跟站得更稳。”老孟认为他不适宜写专访。我却认为,他是今后写报告文学不可或缺的人。中午去中国印刷公司,找原干校26连连长王志高了解原双溪挖煤的连队情况,他未上班,只好通过今后的书信了。下午如约来到萧乾先生家,文洁若先生还特地邀来中华书局编辑冀勤女士一起座谈,3人分别留言,萧老写的是:“原是发配,却来到一所乐园。”文先生写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向阳湖度过了几年难忘的岁月。”冀先生写的是:“我在向阳湖像过家家一样度过了整整五年”。我请她写点回忆文章,马上得到点头。夜访侯金镜夫人胡海珠,地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胡德培先生提供的。今日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胡大妈写了一句留言:“永远怀念向阳湖的父老乡亲”。接着到她隔壁采访原干校负责人之一田惠普,最大的收获是田先生主动献出一份文化部咸宁垦区五七干校围垦小组整理的《咸宁向阳湖围垦工程资料汇编》,系日的复写稿。他的留言是:“向阳湖是我们永远怀念的第二故乡”。上午采访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卢光照,卢夫人也是画家,因丈夫身体不适,她半挡驾地勉强接待了我们一会儿。我要了一份简历,拍了照,并请卢先生写下一句:“怀念向阳湖”,便匆匆告辞。为了照顾老孟“会见文化名人”,下午我带他一道造访“老朋友”严文井,严老送了我一本散文集《黑色鸟》(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年版),并应请赠送了一本《严文井童话》(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给我儿子,题签云:“李熟了小朋友,高高兴兴往前走”。晚上采访此行最后一家,《中国博物馆》主编苏东海。苏先生慷慨赠我一本16开本《中国博物馆志》(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并接受访谈,聊至转钟1点。我们此次北京之行的采访,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余天来基本上连续作战,每日工作十几小时。我向老孟布置回来写汇报材料的任务,相信他会笔下生辉的。由于订报刊太多,进京前来不及翻阅,11月21日《文学报》已发我写的《向阳湖情结牵动京城文化名流》,今日收到编辑刘雪玑寄来的样报方知。《青年文摘》第12期已发表《文化名流与向阳湖》。接连收到上十封京城文化人来信。1.陈恕先生11月26日信:“信和报纸都收到,谢谢!您如要再用冰心先生的题字,无尚不可,只要内容和您写的报告文学一致就行了。”2.萧乾先生11月27日信:“城外同志示悉,报纸够丰富,编得好。关于郭小川,你可整理一下,寄给《文艺报》,因他总是全国性的诗人,光登地方报纸可惜了,稿请直寄。我人已老(87),不大能管事了。/我不知陈白尘夫人现住何处,大概还在南京,试可寻南京大学中文系或南京文联,应不困难。/真是历史的巧合,‘五七‘干校把那么多文艺界人集中到咸宁一地,文学出版社还有不少人在岗位上,他们记性好。”12月14日又信:“向阳湖幸亏有了你这位不辞辛劳的记录者。愿你的笔使这一美丽的湖大放异彩!”3.陈羽纶先生11月28日来信:“您的写作计划很有意义,您年富力强,一定会写得很丰富,谨此预祝成功。”12月7日又信:“来信及贵报收到,谢谢。/我因在向阳湖呆的时间短,再加上现在年老记忆力很差,而且整天又忙于《英世》月刊事务,无暇提笔,只好容稍空时,看看能写点什么,如何?”4.王仿子先生11月30日来信:“承蒙不断惠赠报纸,十分感谢。关于敝人简历,前奉《出版文集》中已有一则,不知是否可以?其中倒数第二行‘第一’两字下漏掉一个‘届’字。最后可加‘1995年成立中国版协老出版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又兼任主任’。/近读发表在《新闻出版报》的《向阳湖情结》,建议今后如再开列名单,在已故世的人中应加司徒慧敏(电影);在健在的人中应加周巍峙(音乐),陈原(出版,语言文字)、谢冰岩(书法)等。”5.杜惠先生12月2日信:“您的文章写得是好的,副标题不加也可以。”6.许觉民先生2日信:“您要写的字,一直拖延到现在,甚为抱歉。今天起,想起几位远方友人来信未复,我遂将这些事陆续办了。兹将题字二纸奉上,不成样子,请原谅。”附题词及《陋室铭》一幅。7.汪轶千先生2日来信:“历次来信和寄来的《咸宁日报》都收到了,谢谢您的关心,使我勾起了‘文革’后期在咸宁度过的十分值得回忆。我们所以能在咸宁于当时的气氛下能完满的度过几年的干校生活,这是与当时咸宁地区党政军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至今我们还是十分感谢。/日,我在湖北省新华书店负责同志陪同下,曾回到咸宁干校原址参观,见到几十年来甘棠地区面貌大变,十分高兴。”8.臧老夫人郑曼同志6日信:“克家同志自去岁7月以来,已3次住院治疗,旧病未除,又添新病。他年已九十有二,经疾病折磨,体弱神衰,生活不能自理,一切社会工作和活动都无力参加。即便有朋来信,亦托我代理,非不为中,精力不逮也,请原谅。/所嘱让他回忆原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的人和事,他已经做不到了,只好请您原谅了。”9.刘长华先生13日信:“遵李琦同志嘱,寄上两幅李琦同志在12月12日的题词,供你们选用(‘再也不能发生文化大革命了!’)”10.严文井先生15日信:“向阳湖成为我们中间的朋友,向阳湖文化开发一定会成功!”晚上孟绪龙来谈,我给了他刚洗出的北京之行的照片,他激动不已,说自己浮生半世,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此次可谓一次大收获。上午去地区电视台,与广播局白柏呈副局长、台总编程守正宣传向阳湖文化,对在电视上的宣传提出要求,刘家饶此次在北京录下许多珍贵场面,加上上次赵益民所摄的资料,制作一组专题片《向阳湖文化名人专访》是不成问题的,可以和《咸宁日报》“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交相辉映。老刘情绪很高,初拟每周播一期,这样预计得干上一年!《咸宁日报》“向阳情结”栏目今日发表胡德培稿《一颗年轻的心——诗人郭小川20周年祭》,配发一幅郭小川与作者及柴鸿逵、周明、崔道怡、杨匡满在向阳湖的老照片。今日又一气买了百余元关于知青生活的书,如:《中国知青回忆录》(1—3,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漠南情——内蒙古建设兵团写真》(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我们曾经年轻——武汉知青回忆录》(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等,这是今后藏书的两个重点之一,和干校方面的书可互为参照,便于将来写向阳湖累了“换脑筋”,还可回忆知青岁月。这对写干校亦会有帮助。逛集成古旧书店,又配了17本《新文学史料》,花了170元。还有《李季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宋景诗》(陈白尘、贾霁著,艺术出版社1954年版)。很是快意!从长远来看,收藏干校和知青两种文化的书籍,进书店旧的比新的好。晚上万书记、李专员到省委找杨永良副书记汇报工作,我在隔壁房和杨的秘书鲁志红谈起向阳湖,他也很感兴趣。看样子,向阳湖的工作要想引起省领导的重视,还得从秘书工作做起。这次会上,省委贾书记的秘书尚援朝说收到我寄的报纸后,向贾书记作过汇报,蒋省长的秘书刘中敏也对我的文章表示有兴趣。中午成果兄来湖北饭店找我,邀一同去看望刘绍熙书记,在刘家谈起向阳湖,刘书记大为赞赏,我说这多亏当年他举荐我到地委政研室,否则我至多只能是呆在通山写写九宫山,向阳湖文化资源一说便不成立了。中午到《今日名流》杂志社与童志刚兄谈,即将出版的明年第1期已发我的专访《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访周巍峙王昆夫妇》,并配了4幅照片,2幅题词,占了4个页码。我向老童致谢,他说文章本身写得不错,并找出一份上月18日《岭南文化时报》,上面登有王彬彬“恶毒攻击”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文章《还有什么不能卖》。老童说,文章的观点是偏激的。我表示适时会写篇反驳文章,以“清除流毒”。晚上看望致婷,和她重点谈了明年春节后,如果卸下秘书之任,去向何从?她倾向我下派到咸宁市干个两年再说,说我缺乏的就是基层工作经验,有必要“补课”。何况这还不一定影响写向阳湖。因为是在咸宁市,说不定于今后的写作更为便利,可以经常实地感受一下向阳湖。晚上去陈顺智兄处侃向阳湖,他对我的工作做得如此有成效,十分羡慕,并表示今后在武大中文系讲课时,将宣传此事。今日购得冯牧《但求无愧无悔》(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回温泉收到北京3封信及明信片。1.胡健先生23日寄来明信片:“恭祝新春幸福快乐!”2.叶惠元先生20日来信:“寄来的报纸已拜读,更谢谢咸宁同志对我们昔日文化部向阳湖干校干部的惦记……这次我遵嘱写了一条幅‘向阳湖畔叙往事,咸宁城里观新颜’,妻子刘含真奉寄一幅画《戏水》,聊表对咸宁的怀念之情”。3.单嘉筠同志来信:“您这次来京到故宫,拜访家父单老,我因外出办事未能见您,好在我们来日方长,今后常联系。/您需怀念沈从文先生的书名为《长河不尽流》,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您的大作单老与我都读了,可谓欣佩之至!”北京常泊先生27日来信:“遵嘱题写了两句话‘向阳湖畔足迹深,景物乡情梦常寻’,以表对过去在向阳湖生活、劳动了4年的纪念!向阳湖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祝愿它在新的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卷之四
大家都在看
文学小说点击榜
本书相关小说:
114啦帐号登录
115二维码登录
邮箱/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114啦帐号?
您还可以用以下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写自己的艺术签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