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九十年代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转变为外部购买,而不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第一章 绪论
31.1立题背景
31.2研究的目地及意义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92.1物流相关概念
92.1.1传统物流
92.1.2现代物流
122.2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122.3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特点
152.4中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15第3章 中国现代物流典型案例分析
20第4章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问题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中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案例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pdf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1------------------------------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专业名称:企业管理申请人姓名:王路导师姓名及职称:汤光华副教授主席:嘉,’1闽昂陟专膨嘶’宕嘻肠参争答辩日期.砌析年J1月纱日--------------------------Page2--------------------------------------------------------Page3------------------------------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1,Z/f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吧衫乡日期:钞彩年,2月多髫El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学位……:‘侈导师签名:1日期:俨移年If月≯子日--------------------------Page4--------------------------------------------------------Page5------------------------------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专业:企业管理硕士生:王路指导教师:汤光华副教授摘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取得长足进步,各大商业银行已将中间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并列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战略业务单元。但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该业务展开研究。首先是借助于战略管理理论,对商业银行业务战略理论进行回顾,引入SWOT分析框架等战略管理理论,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三大战略业务单元之一。然后,分析了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在中间业务市场中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继而确定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选择。最后,就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开展中间业务提出了若干策略,包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提高技术支持、培育核心竞争力等。本研究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战略,SWOT分析、--------------------------Page6------------------------------onTheReseachofICBCStrategyDeveolpmentGuangzhouBranch’SBusinessIntermediaryAdministrationMajor:BusinessLuName:WangAssociateProfessorSupervisor:TangGuangHuaAbstractAfterseveralBusinessinourdomesticyears’development,theIntermediaryCommercialbankshasobtainedcommercialbankshaveprogress,everygreattheBusinesswithassetregardedIntermediaryjuxtaposedmanagement,debtasthreebusinessunits.ButtheofthemanagementstrategicdevelopingperiodBusinessinourisshortandalsohasIntermediarycountryquitemanyproblems.Thisarticlehasdoneresearchonthisbusinessfromstrategicangle.FirstitdrawstheandSWOTuponstrategicmanagementtheoryusingmatrix,thecommercialbusinesstheoriesandthereviewingbanks’strategictakingbusinessasoneofthebusinessarticleintermediarystrategicunit.Second,thistheandofICBCbranchonanalyzesadvantagesdisadvantage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如何应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变化(转载)(转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格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有的平衡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欧洲的逐渐统一、东亚的崛起正在被打破,美国一家独霸世界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削弱,为了确保自己的垄断地位,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行为。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的绝大部分能源,并采取经济制裁、战争等多种手段来阻击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美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维持了自己在世界的垄断地位,从而获得了远远超过与其资源、科技和生产率所应得的大量超额财富。一、独霸世界的垄断地位为美国带来了庞大的超额财富二战结束后,美国已拥有全世界一半的财富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国际地位,于是美国的智囊策划了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这个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认识到“公平竞争”的好处,借此可以打垮任何竞争对手,全球化自由市场政策成为世界贸易的规则。但美国自己对于向“真正自由市场”的转变却是非常有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国禁止其他国家的独立发展,如在拉丁美洲、埃及、南亚等一些地方,发展被定位为“补充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美国在贸易上也存在着大规模的干预活动,如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件是只能购买美国的农产品,这才是美国的谷物在世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二战前的10%快速上涨到1950年的50%,而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却降低了三分之二的最主要的原因。克林顿政府热衷于自由贸易,却向墨西哥政府施压,令其停止向美国出售价格低廉的西红柿,此举使美国佛罗里达洲的西红柿种植者得到了实惠,却使墨西哥每年蒙受约8亿美元的损失。1994年肯尼亚的纺织工业彻底崩溃,其根本原因是克林顿政府通过设立配额,阻止了其纺织工业的发展。所以美国所倡导的世界自由贸易的收益者是犹如航空母舰般强大的美国的大公司,因为它们最具有在“公平”的游戏场上占统治地位的优越条件,而且只有穷国和被迫开放国门的国家才被教导必须遵循这些严格的规定,否则就要被那些大国所制裁。另一方面美国又利用战后世界各国的资本匮乏,对世界各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从而获得了更多的额外财富。随着美国资本的大量输出,美元取得了“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直到目前,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中仍然占有60%~70%的比重。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又成为了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其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为美国取得了大量超额的财富,如:现在美国的GDP有1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物质生产只有2万亿美元。1985年~2000年,美国的物质生产只增加了50%,但是货币却增长了3倍,其货币增长率是物质生产增长率的6倍。美国在整个90年代GDP总值增加了4万多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制造业在全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从90年代初期的24%掉到目前的18%,美国目前的商品进口已相当于国内制造业产出的40%。大量的资本输入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超额财富,其原因: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信用货币时期,信用货币不用考虑发行货币有多少黄金储备,货币的稳定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家安全情况。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就会影响到许多国家的经济跟随美国起伏,但大家还是不得不盯美元,因为相信美国经济强大,而且军事力量足够保卫美元的稳定。所以美国可以用债券、股票、外汇和地产等虚拟资产来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产品,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则都需要借助这些“硬通货”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和作为外汇储备与储蓄,因此美国所发行的货币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持有,但这些货币往往不会停留在国外,而主要是以购买美国资产的形式流回美国,以求生息,这些回流的货币就会在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下形成顺差,并成为从国外进口产品的支付。美国的虚拟资产价格越高,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虽然也需要对国外的资产持有者支付利息或红利,但仍然是以货币形态支付,所以仍然是用虚拟资产与它国交换物质产品,美国仅凭创造货币资产的游戏就无偿地占有和剥削大量的它国人民所创造的物质产品。所以在这个新历史阶段,美国争夺的重点则从物质产品转向国际资本,争夺的焦点也转移到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向。因为并不是所有拥有“硬通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充分享受到虚拟经济带来的好处,而只有拥有“货币霸权”的国家才能做到,在当代,拥有货币霸权的国家只有美国。有资料表明,美国一个国家自1996年以来,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入再转为支付进口,就消耗掉了全球每年70%以上的剩余产品或净储蓄。美国在70、80年代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很慢,而到了90年代以后才疯狂发展,其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虚拟经济得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量国际资本从日本流向美国。2:欧盟在启动欧元时,引起了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向美国。因为一旦启动欧元,参加欧元各国的货币汇率就要对欧元锁定,欧洲货币财富的持有者担心欧元要走软,就换成美元避险。1995年以后,欧盟启动欧元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速了欧洲货币资本向美元形态流动的趋势,由此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狂奔式的发展。3:美国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因为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加速,产生了大规模的净储蓄,而流入美国的72%的全球储蓄,来自亚洲的占八成。80年代亚洲“四小龙”完成工业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到9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存差100亿人民币,到2002年底存差已经超过4万亿人民币。如何使东亚各国的这些资本流向美国?于是美国利用台湾“制造”了1996年的台海危机,随后又制造了亚洲的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使东亚的资本迅速流向美国,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看好东亚经济回避欧元风险的欧洲资本。4:新经济为资本的炒作,提供了新概念与想象的平台,使美国经济能容纳下如此庞大的资本。如今在美国的衍生金融产品将近100万亿美元,美国的GDP只有10万亿,美国的物质生产只有2万亿美元,它的虚拟部分是物质生产部分的50倍。
在公平的自由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的财富与其资源、技术和生产率是相适应的,而美国通过不平等的贸易与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获得了远远超过与其资源、技术和生产率相适应的超额财富。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获得的超额财富却成了美国公司竞争力低下的根本原因,随着竞争的公平化增加,各国的财富要与其资源、技术和生产率相适应,那些落后国家因不公平竞争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其应有的生活水平,其廉价的劳动力是其国家产品竞争力的根本,美国为维持其超额的财富,必然要阻止这种公平竞争,最常见的方式是:设置贸易壁垒、进行贸易制裁和反倾销、保持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等。同样货币霸权在给美国带来经济繁荣和超额财富的同时,也有其先天不足的病根,就是为了维持这种经济繁荣,美国必须保持美元货币霸权的地位,必须保持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单向流动,一旦国际资本流出,经济繁荣就走到了尽头,美元势必疲软,股市势必崩溃,其他资产价格也会一落千丈,美国就无法再用虚拟资产确保其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目前的商品进口已相当于国内消费的30%,进口的消费品更相当于国内消费的40%。200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接近500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必须保持每天净流入13亿美元左右的国际资本,才能够维持对进口账单的支付。所以失去货币霸权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国民消费水平要猛降30%~40%,而且外国人拿着美国40%的国债,30%的企业债,15%的股票,他们是在道指4000点的时候进来的,早就赚到了钱。所以,美国如果不能维持其货币霸权,当国际资本持有者开始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时就会走,则庞大的虚拟资产不仅不会继续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还会因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金融风暴,如果发生金融崩溃,则会使美国经济陷入长期的严重衰退,这对美国经济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将相当于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甚至更严重。所以美国政府一定要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欧元区的出现,导致全球货币圈的重新组合,以往只有美元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世界净储蓄额主要归美国。如今欧元已经有能力与美元同样成为世界货币,开始与美元争夺世界净储蓄,欧元区和美元区都需要东亚,因为,东亚是世界净储蓄额最多的一块,最大的货币利益在这里,而且不管哪个货币走强了,亚洲的外汇储备都会跟上去。国际资本的选择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因为美国经济必须依赖资本的流入,哪怕一部分国际资本跑到欧洲去,也会让美国经济失血。所以当日本形成新的金融投资中心,欧洲金融投资中心也由弱转强的时候,美国就开始抑制它们。这也是如今美国一定要打垮欧元,分割欧盟的根本原因。?信用货币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美国必须确保其美元货币霸权的信用,除了要让投资人得到可观的回报,还要确保投资环境的安全。“9、11”恐怖袭击一下子告诉世人,原来美国的投资环境也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安全。于是,比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上千亿美元的间接损失更让美国人心疼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那就是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抽逃。这种挫折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也难以承受的。当阻止资本外流最有效的手段是战争时,美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是个穷地方,这场战争本身打不出来钱,可是却能把全世界其它地方的钱再打回美国去。美国用战争告诉人们:说美国不安全,别的地方还不如美国安全,而且只要美国想打哪儿,哪儿就垮台。这样它就重新把人们的信心建立起来了,这等于战争给了你一个相对的安全观,让你重新对美国经济恢复信心,它真正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反恐。而且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在俄、中之间又打了一个楔子,切断了俄、中与海湾地区的陆路联系,从而遏制了俄罗斯向南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和俄罗斯之间这个地方,还是个空白点,美国把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控制之后,不要说在经济上,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周边国家几乎没有发展的余地。美国人趁目前俄罗斯、中国、欧盟,还没有形成对这个地区的控制能力的时候,迅速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十年来四场战争的情况看,美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它的目的,甚至制造出了一个美国不可战胜、不可与之对抗的神话,这一神话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未与美国对抗之前,心理上已处于下风,或者说美国已确立了一种对别国的心理优势,这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影响很大。中东是战略要地,控制了中东就控制了世界的重心。以海湾国家为中心,美国在沙特、巴林、卡塔尔都有自己的军事基地。在海湾东侧,俄国和中国之间,阿富汗是非常重要的,占领阿富汗,对于美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而且更有一种示警效果。美国通过四次战争控制了欧盟与东亚的发展根本--能源,使人们再一次看到了美国对世界强大的控制能力,到目前暂时还没有任何国家能战胜美国,美国对世界的控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而使得国际资本重新流向美国,这四次战争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战争层面上美国都是彻彻底底的胜利者,它完全达到了它的目的。
二、美国对竞争对手的阻击(一)对欧洲的阻击二战后美国为了阻止欧洲的发展是用尽了所有的招数,最主要的一点是阻止欧洲的统一使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美国利用不同意识形态的错觉,以法、德、英为主的欧洲国家来制约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并且阻止了欧共体与前苏联进行大规模经济合作的可能,使得它们双方都失去了合作发展经济的机会,长期两大阵营的对立使欧洲处于分裂状态,这是欧洲经济在苏联解体之前不如日本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解体后,美国把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精华的俄罗斯列为潜在的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限制俄罗斯的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则是阻止俄罗斯重返欧洲,从而使欧洲无法走向统一。1992年欧盟的成立尤其是后来货币的统一,使得欧洲统一的进程开始加快,到了二十世纪末欧盟的经济开始与美国分庭抗争,其货币欧元也开始逐渐动摇美元的国际货币霸权的地位。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每年可以形成的净储蓄是有限的,大约是亿美元,而世界全部的虚拟资产规模已经高达200--300万亿美元,所以谁可以把自己的虚拟资产兑换成物质产品,就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争夺的焦点,在目前就是美国,因为它把全球70%以上的净储蓄都吸纳走了。如果说再有一个货币挑战美元的话,美国就很难维持每天超过13亿美元的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入,那对美国的经济来说将是一个灾难。欧元的出现,对美元在国际金融上的垄断地位构成了挑战,据最新统计,美元和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已经分别是50%和30%了,而且欧元启动后,欧洲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资本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欧洲的债券发行量到2002年底的时候达到了9、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另外以欧元为结算的国际债网络发行额与美国持平。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从债权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目前美国的总债务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其中两成以上是对外债务。美国2003年财政赤字是4000多亿美元,再加上贸易赤字6000亿美元,这被金融界视为凶险之兆的“双赤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本来美国经济在靠资本项下的赢余勉力支撑,欧元经济圈的成型客观上起到了对国际资本分流的作用,等于间接打击了美国经济。如:欧洲资本对美国的流入大幅度减少,欧洲2001年对美各种投资是4502亿美元,2002年是2264亿美元,减少了一半,而且中东的石油美元和日本的资金也正在加快出走,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资金也有离开美国市场的迹象。为什么大家不敢再往美国放钱?就是因为美国的债务相对于它的经济来说太大了,这样美元的基础就太脆弱。一旦国际资本大规模抽走,美元就会一落千丈,股市就会崩溃,所以美国必须打击欧元,阻止欧洲的统一,才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地位。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办法可以留住国际资本,美国不惜使用军事手段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可以说战争是美国政府对虚拟资本经济境况不妙做出的一种危机性反应。?军事力量是国家经济和货币信用的重要重要保障,从这几次美国动用军事手段打击欧元的效果就可以看出来,只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才能为货币经济区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对付米洛舍维奇,克林顿政府审时度势,认清了这场战争对美国利益的意义所在,终于决定发动这场战争。美国的目标是想通过在欧洲发动一场战争,来驱赶欧洲的资本流向美国,从而打击可能对美元地位构成挑战的欧元。所以当欧洲逐渐开始统一,欧盟逐渐发生作用,欧元即将问世的时候,选择了这场战争,这才是科索沃战争发生的深层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选择科索沃战争的时机恰恰是欧元即将启动的时机,其结果是:欧盟一体化进一步向后推迟,主要欧洲板块无法进一步形成,欧元还没有启动,就受到了打击,所以上市之初与美元大约1∶1的比值一开始就跌落,可以说欧元在尚未正式使用时就受到严重的打击。而对于俄罗斯,这一仗打下来,其影响力进一步缩小,美国借此一杠子插向中欧,企图控制塞尔维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控制了欧洲与俄罗斯的中间地带,就会切断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美国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因为有资料表明,科索沃战争一打响,在欧洲游荡的数千亿美元的资本就立时抽逃到了纽约和香港,而美国一炸中国使馆,流到香港的资本又马上流向美国,去支撑它已持续了七八十个月的经济景气。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本来不会发生,因为长期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对美国构不成威胁。但不幸的是,美国的战略利益太需要这场战争了。在这次战争之前,欧洲资本对美国的流入大幅度减少,中东的石油美元和日本的资金正在加快出走,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资金也有离开美国市场的迹象,而伊拉克正是把石油美元变成石油欧元最坚定的国家,又长期与美国处于对立状态,长期的制裁又使伊拉克的国防力量大减,美国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这场战争带有很强的警示性质,它要让世界各国看到欧盟还没有能力与其对抗,同时让世界看到欧元还缺乏必要的信用保障,并警告所有跟美国对着干的国家,不止是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实际上也包括欧洲,警告欧洲不要再建立一个除了美元之外的新货币霸权,如果要建立的话,美国就会用武力的方式来阻止你。美国“先发制人”战略从形式上看,是针对恐怖主义威胁,实际上它针对的是所有新的、不确定的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欧洲的金融威胁,这次战争就带有先发制人打击欧元的企图。另外美国在倒萨战争过程中,还试图分裂欧洲,想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还有东欧,都分裂出去,不想让欧洲统一而失去对欧洲的控制。这场表面上针对伊拉克的战争,实质上也是对欧元区的一场“先发制人”战争。美国通过这场战争打击了欧元,还把更多的钱打到了美国。?没有统一的集权,欧洲就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影响力,没有强大的军事干预能力,就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也就没有财政方面的强大干预能力。美国正是通过倒萨,改变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态度,孤立法、德、俄,不让它们成为欧洲的中心,不让欧盟制宪搞成集权的宪法。另外美国对欧盟的东扩还是一直有所戒备,最近,美国正在把驻欧美军的主力逐步从德国转移到波兰和保加利亚,这体现了美国人一箭双雕的考虑,一来不再为老欧洲看家护院,二来提前控制新欧洲阻止俄罗斯重返欧洲。欧洲是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爬虫,美国就想让欧洲保持这种状态。
(二)对中亚的阻击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奇迹论”与“日本威胁论”充斥着美国媒体和欧洲媒体,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从“广场协议”前的1美元兑250日元到1995年4月的1美元兑80日元,在这10年里日本经济处于日元升值的波涛中,受到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虽然90年代以来,日美贸易不平衡表面上再次扩大,但是从1985年日元升值以后,美元计算的数据已不能真实反映日美贸易的实际情况,美国人一直叫喊的日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虚幻的美元数据”上的。广场协议后随着日元的大幅增值,在收益的刺激下世界资本开始大量流入日本,日本股票在80年代后半期大幅上涨,日本股票连续四年持续上涨使日本企业在国内和国际证券融资的成本非常低,日元的增值在一开始非但没有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反而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了控制资本重新流向美国,美国必须得想办法让日本的股票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因为正是由于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使日本企业的融资成本极低。于是美国自1989年秋天开始又应用各种手段将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泡沫挤破,美国从使日元持续升值和打击日本的泡沫经济两个方面入手,一击成功,使日本经济至今回不过气来。1985年以来的日元长期持续增值和1989年底开始的日本股票市场长期熊市严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制造业。到2003年,还看不到日本经济的曙光,日本的股票还在不断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依旧,破产企业还在增加,可以说阻击日本,美国成功。美国要打败欧洲的货币霸权,不是为了要从欧洲直接获得物质利益,而是为了让亚洲人只认美元,是从欧洲获得货币霸权,从亚洲获得实在的经济利益。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加速,产生了大规模的净储蓄,全球2、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亚洲占了1、2万亿美元,而中国和日本两家就占了80%,流入美国的72%的全球储蓄,八成来自亚洲,而美国的经济利益就在于此,如:中国2002年居民全部新增储蓄存款是1、3万亿人民币,合1500亿美元,而根据美国的统计,2002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是1020亿美元,这等于把中国居民2002年65%的储蓄换成了对美国的债权,美国拿到的是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而中国得到的是美国的债权或产权凭证。所以美国拿到的是亚洲制造的物质产品,亚洲得到的是美国的债权或产权凭证,而正是这些来自亚洲的资金推高了美国股市,刺激了美国经济,也使美国尝到了虚拟经济游戏的甜头--用一张纸或者一个电子符号来换取物质产品。美国从虚拟经济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欧元当然也会看到这块利益,欧元能否得到这块利益,这主要取决于亚洲国家怎么看美元与欧元。如果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经济出了大问题,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会调整,转成欧元。其中中国和日本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美国一方面要打得欧元软下去,另一方面要打得中国和日本向美元靠拢。所以美国打压日本、中国,从而使得东亚、东南亚地区继续保持破碎化状态,都是为了让亚洲只能靠拢美国。影响资本流向的三个因素是:安全、经济的增长率、资本回报率,包括利率和股市、债市的回报率。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东亚积累了大量资本,另外东亚地区局势的稳定也引来了大量的为逃避欧元风险的欧洲资本,美国为了使这些资本流向美国,就只能在安全上作文章,因为美国虚拟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东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东亚经济如果衰退会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而在安全上作文章即可以影响资本的流向又不会使东亚经济衰退。所以美国首先利用台湾制造了1996年的台海危机,台海危机使东亚的局势变得不确定起来,首先逃向美国的资本是那些避险的欧洲资本,随着台海危机的升级许多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的资本也开始流向美国。这时亚洲的金融资本极为空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利用本国一些金融大鳄,对亚洲发起了一场金融“超限战”,引发了亚洲的金融风暴,最后使得亚洲的资本大量流入美国。但让美国所没有想到的是欧元出现后,在两大经济区的争斗中,日本在美欧经济强权联合打击下遭受经济上的平成战败后,它的利益渐渐和中国越来越趋同,东亚经济区域发展的趋势不是向美国或向欧洲靠拢,而是开始了内部的整合。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重演,日本提出了设立亚洲基金,基金虽然没有搞成,但搞成了货币互换协议,日本一提出美国就反对,原因就是防止东亚经济的内部整合。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寻找庞大的市场,重新振作日本的制造业,利用经济增长的刺激,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日本,使日本能从上次的金融危机中解套。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如果在日本技术的支持下,其工业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市场也会进一步扩大。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国的控制相对减弱,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开始加速,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开始增加,而且中国的资本也开始流向日本收购日本的公司,一段时间日本的股票市场开始止跌反弹。这超出了美国最初的估计,也是美国最担心与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所以如果中国与日本经济整合,美国必然会开始收拾东亚。美国打击东亚的方法还是在东亚地区制造不安定因素,使中国与日本处于对立状态,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棋子台湾就起上了作用,于是美国利用今年的“3-20”公投又制造了一次台海危机,因为这次美国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驱赶资本的流向,更重要的目的是阻止东亚各国的整合,所以美国将这次的台海危机范围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是夸大中国威胁论,利用台海危机与军事的手段使得中、日处于对抗状态,通过控制石油的价格,来阻碍中、日经济的发展,并引起中、日对能源的争夺。美国的目的如今已经达到,通过这次台海危机,彻底瓦解了中、日经济的融合,如今日本的一些制造业开始撤离中国,而中国的资本也停止向日本流动,可以说这次台海危机使日本丧失了走出困境重新腾飞的最好机遇,而中国也丧失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机遇。而更可怕的是美国将日、韩等国的军事防御纳入了美国的防御体系中,使得东亚各国失去了共同建立东亚区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机会,东亚经济区域的整合在2020年之前将再没有任何机会,在这期间东亚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美国的限制。?
二、二十一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一)在未来的二十年美国将继续保持独霸世界的垄断地位当前世界崛起的两大经济区域是欧盟与东亚,其中欧盟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所抗衡,但目前这两个区域都没有与美国抗衡的真正实力。因为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经济区域必须要具备几个核心要素,如:金融力量、市场幅度、人口数量、军事能力等,缺了核心要素的区域,就只能成为其它经济区域间的碎片,成为它们的附庸。2020年以前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很难动摇,其原因:1:欧盟与东亚都是能源缺乏的区域,对外部的能源依赖性强,而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了大部分的世界能源,目前两大经济区域都没有能力突破这一发展的资源瓶颈。2:欧洲的统一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英国现在跟美国走是不服气德、法做头,它自己做不了头。它是想打软欧元后强化其在欧盟中的地位,然后再加入欧盟,它们不是经济利益有矛盾,是政治利益有矛盾,不加入欧元,英国的发展必然是死路一条。而美国的目的是打垮欧元,瓦解欧盟,阻止欧洲的统一,以如今美国的控制能力来看,英国的如意算盘暂时是无法实现的,美国绝不会放任英国加入欧盟的。而且美国也在应用各种手段不断阻止俄罗斯加入欧洲,所以法、德、俄为轴心欧洲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3:即使统一的欧洲出现以后,其军事能力的整合与提高也需要一个过程,同时那些新欧洲国家的工业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只有完成这些,统一的欧洲才能真正具备与美元经济区抗衡的能力。4:东亚要想成为独立的经济区域大板块,所欠缺的核心要素就更加多,以现在的局势看,在2020年以前东亚根本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区域的能力与可能。目前美国是想通过石油控制欧洲经济,欧洲的底线是不能破坏它的欧元和欧盟,它是不会退到这个底线以下,而且欧盟有能力确保欧盟与欧元的完整,美国只能将欧盟与欧元打软却不能打垮欧元和瓦解欧盟,其原因:1:就欧盟来说,2/3是内部贸易,对美国只占贸易的12%~15%,和东亚还有一块,但主体贸易在内部,美国打世界别的地方对它没多大影响,只有打中东来控制石油来影响它,油价居高不下,对欧盟经济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却不能真正打垮欧盟。2:为应对美国的打击,欧盟通过这次东扩扩张了欧盟的实力,这次10国进来以后,人口增加20%,GDP增加了5%,使得欧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已经开始超过了美国。3:面对美国的压力,俄罗斯重返欧洲的步伐加快了。虽然欧洲的军事能力不如美国,但有法、俄两个核武器国家的存在,欧洲具有强大的同归于尽的战略威慑能力,这把美国的打击限制在了一定的层面而无法继续扩大。4:欧盟与东亚的合作在飞速发展,这也是使美国不得不有所顾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美国对欧洲、东亚主要是在安全这一点上使劲,它可以用军事力量,去影响欧盟和东亚的基本经济面,却无法将这两个经济区域摧毁。?????美国只有阻挡了欧元与美元争霸的苗头,才能既保住自己的金融泡沫不破,又保证在东亚的物质利益不受损。美国以后的政策必然是:通过控制能源和必要的军事手段,扰乱欧洲确保美元的货币霸权的地位,在确保遏制东亚整合的情况下稳定东亚。在以后的发展中,美国会利用它能够调动的全国和全球的资源来阻止欧盟和东亚形成独立的经济区域,把整个世界分割成越小的几块越好。中东和中亚是全球的能源基地,美国下一步有可能要把中东和中亚都控制起来,这样一来就能以极低的代价,获得极高的战略利益。目前伊朗是美国彻底控制中东最大的障碍,所以美国必然会对伊朗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击与制裁,从而来削弱伊朗,达到绝对控制中东目的,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要加强对中亚各国的控制。在分析美国时有两点我们必须要清楚,一是美国能强大起来,不是靠欧洲给了它多少钱,也不是靠自己打仗、攻城掠地,抢了多少钱,美国是靠爱迪生、贝尔、福特这样的技术发明家,发明或发展了麻醉药、灯泡、留声机、飞机、泰罗工作制、汽车等,是靠美国人不断地苦斗发展出来的。现在在高科技方面,两万多种比较核心的技术中间,大概有18000多项主要技术是美国拥有的,美国立国之本在这儿,美利坚合众国是靠这些立国的,而不完全是靠打仗。二是在总统竞选时虽然各自提出的观点与政策互不相同,但我们必须明白,总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执行者,其个人的主见与思想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影响很小,真正影响和决定美国政策制定的是像兰德公司等这些美国的智囊机构。所以说两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竞选总统时,无论谁当了总统,他所实行的政策都不会有多大变化,唯一的变化可能是在执行政策时的方式与策略有所不同。美国技术的领先地位与其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理智性,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美国保持着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二)未来世界格局变化的可能性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在采取对其非常有利的政策和行动时,也有其自身的弱点,比如:前苏联的解体却使整个欧洲走向统一,美国打倒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却又为自己制造了更加强大的对手。美国攻打科索沃,是为了打击欧盟的经济与欧元,同时在欧洲打下楔子,实现继续控制欧洲的目的,但也给欧盟带来便宜,为欧盟的继续东扩减少了压力,同时给俄罗斯也带来了重归欧洲的机会。通过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美国用军事力量打击了欧盟的经济,但其后果是加快了欧洲的统一进程,以法、德、俄为轴心的欧洲有望形成。欧盟的经济实力现在已经可以与美国抗衡,但是军事实力不行,美国让欧盟明白了货币霸权没有军事实力支撑只是空谈,这次伊拉克战争后,法国国防部长跑到俄罗斯谈防务合作问题,有借助并整合俄罗斯军事力量的企图,欧洲重新武装的步伐在加快,2006年波兰也将加入欧盟,那时俄罗斯与欧盟的融合将更有利。随着欧盟的一步一步地扩大,其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大,而且欧盟建立统一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以欧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欧盟要重新武装到能与美国抗衡大概需要10-15年的时间,而且新加入欧盟的那些国家,在欧盟的资本与技术的支持下,这些国家基本上用10-15年的时间也能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也就是说到2020年左右,欧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将能与美国抗衡,其强大的经济将会对英国产生巨大影响,英国回归欧洲的可能就会加强,一旦英国回归欧洲,就会彻底改变欧元经济区与美元经济区的力量对比,可以说2020年以后一场新的争霸将会再次开始。现在欧盟的经济与东亚经济的合作在加速扩大,其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到2020年以后,随着欧盟经济与军事可以与美国抗衡时,东亚的经济重点就有可能转向欧洲,到那时对美国经济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其美元区经济必然会面临着巨大与快速的经济衰退。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将迅速减弱,最后有可能缩小到其北美经济区来抗衡法、德、俄为代表的欧洲经济区。2020年以后,随着两大经济区域的对抗,美国对东亚的控制能力必然会减弱,经济日益发展的东亚各国,为维护本国与东亚经济区域的利益,必然会逐渐走向融合,因为独立的经济区域与一种统一的货币是东亚各国共同的利益。比如: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虽然也很多,是仅次于日本的国家,但我们的外汇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用实物产品从国外换来的,如果世界出现信用大膨胀,吃亏的肯定是我们这些没有参与世界货币游戏的国家与区域。所以为了避免吃亏,惟一的办法就是要尽快与日、韩等东亚各国一道,加速融合各国的经济与军事防务,形成独立的东亚经济区,并启动东亚自己的统一货币。但是东亚经济区域的形成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力,有其内部很难解决的矛盾和经济冲突,也有来自其它经济区域的阻挠与挤压。但随着欧洲经济区域的形成并且快速的发展壮大,东亚将面临来自两大经济区域的巨大压力,东亚各国为了应对来自两大经济区域的挤压,现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减弱和消除,各国经济的融合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所以东亚经济区域板块的形成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原因:1: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而日、韩两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缺乏庞大的市场,这正是中国所能提供的,随着中、日、韩三国经济的融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必然会提供更加庞大的市场,一旦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完成后,东亚的经济将会形成一个以内部贸易为主的经济区域,那时东亚经济区抗击外部干预的能力将会增强。2:随着中国的教育与科研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东亚的人才优势将会在未来的十几年后开始显现。而且随着东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未来的科技技术将会逐渐向东亚倾斜,东亚的竞争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3:东亚各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增强,为将来建立东亚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可能。4:随着欧盟的不断强大,欧盟与美国的对抗将会增大,美国对东亚的控制能力将会减弱,东亚经济区域整合时来自外部的阻力就会比现在小的多。这次的台海危机,美国的一个目标是影响资本流继续向美国流动,其最主要的目标是阻止东亚各国的经济融合,使东亚各国始终处于破碎状态,从而达到控制东亚的目的,来维持自己虚拟经济的繁荣,使美国能继续获得超额的财富。所以东亚各国要明白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那种传统的一国独大现象将不会再出现,各国政府要保持高度的理智,加快推动东亚经济与军事的合作,只有这样在二十一世纪东亚才能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区域,否则只会成为其它经济区域的附庸。除了这三大经济区域之外,还将会逐渐形成一些次要的经济区域,比如印巴、南美、阿拉伯等等。但是也不排除以下一种可能,当美国在以后打击欧洲的目的达到时,使得俄罗斯无法融入欧洲,其影响力更加缩小,而且美国阻止东亚整合成功,使得日、韩等国与中国处于对立状态,而形成以美、日、英为核心的美元经济区域,欧盟经济区域的经济与军事发展步伐就会有所减缓,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形成与美元经济区相抗衡的能力。那时中国与俄罗斯面对巨大压力而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将会非常大,到那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将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区域,所以中国在致力于发展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加强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中国与俄、印、巴三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原因是:1: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二十世纪那种一国独大单独成为一极的状况将不会再出现,过去那种地缘相近的国家相互竞争的思想已经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区域合作、相互补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才是各国发展的根本。2:前苏联解体后长期的经济衰退使俄罗斯的教育与科研体系受到了重创,它的滞后效应将在未来的十几后开始显现,所以即使俄罗斯融入到欧洲经济区域,俄罗斯要想保持其大国地位就必须注重与中国的合作,而且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截然不同,相互经济间的竞争比较少,相对来说互补性就强,中、俄加强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3:中国加强与印、巴的合作有利三国的经济发展,即使中、俄、印、巴行不成独立的经济区域,不论印、巴的经济将来是倾向于美国还是欧盟,印、巴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将会为这一区域带来安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的独立性与抗干预能力。美国为阻止欧洲经济区对自己的冲击,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打击欧洲经济,而且为了自己利益必然也会千方百计地阻碍东亚经济区域的形成,所以联合国在今后的十几年中将会被逐渐边缘化,其对世界各国的协调作用将会越来越小,这是世界格局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而WTO将会成为各国维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WTO的作用在未来十几年中将会被加强,2020年以后,随着三大经济区域与一些次要经济区域的建立,WTO必然也会被边缘化,为维护各大经济区域的平衡,那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将会被加强。
三、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变化(一)中国的发展到了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战后日本与德国的发展是不同的,二战时期日本与德国是工业化早已经完成的国家,二战只是摧毁他们工业化生产的工具,而他们的工业体系依然存在,一旦拥有资本与资源,他们的工业化生产马上就能快速进行,而且二战在一定程度上又为日本、德国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使那些陈旧的技术和设备彻底淘汰,新建立的工业化体系更加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这就是二战后日本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其工业化程度非常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日本、德国截然不同。1978年-1992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人数的大量增加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也是大批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涌现的主要原因。1992年至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开始逐渐向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方面转变。这也是自1992年以后改革开放开始以大城市为主,而大批没有转变的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破产倒闭的原因。一个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完善的教育和科研体系、与之配套的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体系、快速高效制造产品的生产体系、以物流与销售为主体的高效低成本的商业体系、完善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是工业化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工业化进程将会停滞不前,而与之配套的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体系和快速高效的制造产品的生产体系能使科研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新技术的应用将会提升科研的能力,它们就会进入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高效低成本的商业流通体系会使国家的整体生产率达到最大化,而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工业化体系向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家要维持庞大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必须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和完善之中,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中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因此缺乏配套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使得我国许多的科研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应用还会使科研缺乏必要的后续力量的支持,从而阻碍科研的发展。在1999年,美国制造业占世界20%,日本占15%,而中国只占5%,出口额远在美、德、日等国之下,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真正大而强的企业不多。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有11家,没有一家是制造业。中国出口产品构成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70%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从这点来说,中国实际上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中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而且我国产业调整的空间也十分广阔,这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点,也是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科研部门是以国家投入为主,市场经济的因素很少,因此与企业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随着企业规模与实力的增强,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并且支持企业投资科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私人企业投资科研的比例占国家科研经费的50%,现在美国私人企业投资科研的比例占到国家科研经费的70%。随着企业大量投资科研,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要逐渐转移方向,对于基础学科及涉及到公益成分的知识,用途不确定的目前还充满疑团的科学领域,政府应出面组织并重点投资对这些领域的研究,谁能预料今天的基础科学不是明天最领先的应用技术呢?这些研究对整体经济的增长有利,对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企业投资科研的大量增加,国家将更加有能力完成这些方面的研究。当企业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时,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会加速进行,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正在向这方面转变,其自身的研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的企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到2020年,中国90%以上的经济将掌握在不到1000家大企业手中,中国现有企业中的50%将会被淘汰,中国的工业化体系将会基本形成。在这个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加强制度化建设,用制度来保障以物流与销售为主体的高效低成本的商业体系和金融体系完善,来促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以现在的科技发展的前景来看,未来的二十年,生物科技与能源科技将会有很大的突破,到那时我们就会摆脱人口与资源压力,进入另一个类似二战后日本与德国的快速发展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
(二)中国需注意的事项1:台海问题美国虚拟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东亚经济的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所以从当前的利益关系来说,中美之间有着非常巨大的利益关系,美国绝不会将中国推向欧盟,如果那样将会彻底改变美国与欧盟实力的对比,必然会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美国制造与中国对抗局面的真接目的是影响资本的流向,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与中国的对抗制造紧张的东亚局势,来分裂东亚各国,阻止东亚形成强大的东亚经济区域,使东亚始终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成为美国的附庸。所以台湾就会成为美国的一个棋子,即:与中国的对抗有缓冲的余地,使对抗处于可控制的状态下。就像在科索沃战争中炸中国的大使馆一样,是经过美国周密分析、思考与部署的,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东亚局势的紧张,打击东亚的资本从而逼迫这些资本流向美国,并且防止东亚趁战争之机走向融合。美国一直说是误炸,其目的是使对抗只限于引起东亚局势的紧张,而不会与中国发生直接的有可能失控的对抗,中国政府也非常明白美国的意图,以克制、低调处理此事,使美国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从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来看,美国绝对不会与中国进行直接对抗,更不可能介入台海战争,其原因:1:与中国进行直接的战争不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战争必然会引起整个东亚经济的衰退,对东亚经济依赖程度非常高的美国必然也会被引起经济衰退。2:美国的军事虽然强大,但台湾却远离美国,小规模的军事投入所起的作用就非常小,而且也达不到其目的,而大规模的军事投入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有可能使战争升级,对美国和整个东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3:即使战争在可控的范围内发生,中国因受到严重打击而以失败结束,使得中国的经济大幅倒退,但中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教育与科研体系将会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复苏,欧盟将不用再担心中国的威胁而会与中国发展更深层次的合作,而中国因战败会使得国家空前团结,那时中国将是美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化解的仇敌,这对美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如果因为战争而引起政府的垮台与失控,对美国来说将更加是一个灾难,将会有许多的不理智的的爱国者因为没有控制,而对美国发动各种形式的超限战,而且生化武器与核武器的扩散也必然无法阻止,而且绝大部分会流入到与美国敌对的国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台海危机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中国在经济与军事上目前还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中国目前也和美国一样也需要台湾这个缓冲点,中国目前对台湾的控制还是比较克制与低调的,而没有采取过急的行动,如:随便找个理由使台海危机再升级,大陆借机封锁台湾海峡,切断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贸易,来打击台湾的经济,因为紧张局势的加剧,必然会引起台湾大量资本的外逃,而且台湾有的行业对大陆的依赖已经超过50%,这将会使台湾的经济迅速崩溃,接着必然是政府的垮台。大陆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明白美国现在也不会让台湾真正独立的,美国现在真正的目的是:随着中国经济与军事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军事能力在未来的十几年的时间中,将有能力来维护东亚的安全与稳定,那时一旦形成东亚自己的军事防御体系,东亚的整合将会快速发展,而且无人能再阻止这种整合,这是美国所最担心与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利用这次台海危机,将日、韩等国的军事防御体系置于美国的军事防御体系之中,使中、日处于对抗状态,从而使东亚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一旦这个目的达到,台海危机必然会结束,台湾必然会再次维持现状,成为美国继续干预中国乃至东亚事务的一个棋子与借口。2020年以后如果独立的东亚经济区域能够形成,东亚经济区域就会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就会成为必然。如果东亚经济区域无法形成,在中、俄、印、巴形成另外一个经济区域时,台湾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用武力来解决,其时间必然是在欧盟开始与美国对抗,中、俄、印、巴经济区域真正形成之后。
2:中国国防建设的目的与重点新形势下对国防建设就有新的要求,如果没有新的低廉能源方式,冲突就难以避免。如果有什么人想阻止中国的工业化,故意想用资源问题来控制中国,中华民族将永远进入不了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这就给中国的国防建设提出了要求,我们的国防应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链。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这就要求我们的国防要有能力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东亚的出路是日本与韩国要和中国经济进行整合,共同缔造东亚经济区,整合的先决条件就是日、韩必须脱离美国的军事保护,建立自己的新的军事防御体系,所以我国的国防建设要考虑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合作,比如共同开发高科技武器系统,共同构造军事防御体系等,这样做对东亚各国的发展都有利。?军事力量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能没钱,但是中国绝对不能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淖。只有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后,东亚经济圈才能形成与另外两大力量极相抗衡的实力,这至少要经过15年-20年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保护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物质利益,或者说,是完成中国工业化的物质条件。因此我们在考虑中国和东亚军事战略的时候,绝对不要跟美国去学,我们发展国防的目的与它不一样,我们是要保护自己物质生产链条的稳定,要保证我们的产品需要运到什么地方,就能运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有资源需要运回来,就能运回来。我们发展国防事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称霸,所以就能用很少的军费开支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当前我国必须要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来保护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不争霸所以不必要发展可以战胜世界军事强国的大规模部队,但我们的国防建设必须要时刻保持着能与任何军事强国同归于尽的战略威慑能力。3:如何看待外资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外资的推动关系很大,是外资出口带动型的增长,来料加工已经占到出口的53%,3000亿美元出口里边有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来料加工的特点是中国人只能得到很少的手续费,我们赚不到多少钱。据美方统计,中国2002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中方统计,如果考虑到香港转口因素,对美国的顺差也在700亿美元左右。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700亿美元的顺差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中国人的,而是在华外国公司的,因为在所有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有85%是美、日、韩等国在华公司生产和出口的,最大的获利者是这些公司,中国只是得到加工费、政府税收和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利用外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外资要有一定的比例,才适合国家的发展,比例太大会严重挤压我国的资本市场与企业,从而影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目前从总体上看,外资所占的比例并不会影响国家的发展,我们还得需要引进外资。但我国不合理的领导提拔制度,使得一些领导片面追求GDP的数字,造成外资的分布在我国严重不均匀,有的地区外资所占的比例太大,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资本市场与民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虚假的GDP繁荣,这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引进外资要注意引进技术层面高的企业,然后围绕这一企业形成配套的我国自己的产业供应链,这样外资才能促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外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开始配起套来,形成了自己的生产体系与产业链,连产业链的最底层都没有我国企业,就更加谈不上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了,这样一来造成外资不再是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而是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吸引外资的原因将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优惠的政策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外资吸引的原因已经开始向庞大的市场和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转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资本市场和民族企业也有了一定规模,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重点发展民族企业的浙江模式的优势现在开始显现出来,浙江的民族企业已形成非常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浙江,每一道加工环节都在中国,每道环节形成的利润也在中国,利润比加工贸易挣的多,而且浙商遍布全国各地,他们虽然没有为浙江省创造GDP,但是他们却把创造的财富带回了浙江,所以说在中国浙江人是最富有的,这就是浙江民间资本市场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在浙江的民间资本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动,正在为浙江创造更加巨大的财富。可以说现在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两个发展点,即浙江制造与大量浙江民间资本的输出。现在浙江发展民间资本市场的政策已经严重滞后于其所拥有的资本规模,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资本市场的政策,来促进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浙江企业没有大量的外资企业的挤压,而且又有大量的民间资本的支持,其升级换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许多企业的年增长速度已经超过100%,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到2020年中国的三大经济支柱将是上海、北京和浙江省,广东与江苏将无法再与其竞争。4:影响和打击一国经济的手段的复杂性伊拉克战争前,一个月就有200亿欧洲资产到香港来,2003年4月中旬爆发的SARS使得这种资本流动马上停止,而且还造成我国大量国际资本的外流,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开始迅速回落,所以说SARS可以打击金融,可以改变资金走向,也可以打击经济。随着中国成功控制SARS并保持了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再加上我国局势的稳定与安全,到2003年底国际资本又开始向中国流动,并推动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快速走高。美国为了改变资本的流向,就利用台湾的“3、20”公投,挑起了又一次台海危机,使得流向中国的资本停止,而且还造成一些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开始逃离,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开始应声回落并持续了五多月的熊市,其上证指数也下降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中国多次的救市都没有成功,直到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9月14日的救市才出现一些成果,但是只要中、美关系没有真正缓和,国际资本就不会大量流向中国,中国的股票市场也不会进入真正的牛市。通过SARS和台海危机,使我们明白大国可以通过很多手段和方法来影响和打击别国的经济,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始终提高警惕,防止个别的国家为了阻碍中国的发展,而对中国发动各个方面的“超限战”,从而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如:中国要密切注意某些国家反恐的双层标准。“9、11”让我们看到了恐怖活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和打击,如果世界恐怖活动背后再融入大国背景,被大国所利用,打一场针对中国“超限战”,其危害程度将会远远超过“9、11”的危害,所以我们国家要加强对社会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拥有稳定、安全的国家和社会局势。
楼主分析的很精辟,虽然是几年前的帖子,但确实好。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