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创业,扎克伯格创业故事的成功还可以复制吗

创业必看:扎克伯格成功的三条重要经验
我的图书馆
创业必看:扎克伯格成功的三条重要经验
与其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如持续改进并挑战边界。Riley de Leon ·
13:18脸书CEO扎克伯格在演讲现场。图片来源:网络大约10年前,一个19岁的男孩在哈佛大学柯克兰宿舍的H33号寝室中创办了脸书(Facebook)。这个当年19岁的男孩现在已经32岁了,并且坐拥市值3400亿美元的社交网络帝国。
脸书以其独特的方式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它让每一位普通公民拥有了公共身份,彻底改变了我们分享生活的方式。它还为其他企业家,如Snapchat创始人兼CEO伊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提供了灵感,斯皮格尔年仅26岁,身价却已高达21亿美元。
通过扎克伯格,我们发现,一些看起来无法实现的目标竟在科技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就像最近大热的Pokemon Go,它以全新的方式唤起了人们的童年情怀。《国际商业时报》(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的数据显示,目前苹果官方应用商店——众多知名应用的推广平台——的每日新增应用量已超过1000种。
面对这个新时代的企业家群体,扎克伯格给出了下面这三条建议:
1. 在决定做某事前不妨多试试&& &
2012年,扎克伯格在美国知名的创业孵化基地“Y Combinator”发表演讲,当时他对该基地创始人保罗·格瑞汉(Paul Graham)强调说,企业家在追求每一个目标时,都要给自己留一点弹性空间。“在公司的框架内你当然也可以创业,但必须时刻留心,不要陷在打工的路径里出不来,”扎克伯格说道。在写给股东的第一封信中,扎克伯格表示刚开始时并未打算将脸书建成公司,这不过是他的一个爱好而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步发展成了一项事业。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名企业家,那么拥有一些解决小问题的好点子并非坏事,但扎克伯格认为,你的点子应当能够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他告诉青年企业家群体说,为了扩大影响力,“你需要改变自己所做的事情”,并鼓励他们寻找并确认什么事情是自己不乐意做的,因为只有找到能让自己真正乐在其中的事业之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寓意:要有愿意学习新东西的开放心态,追随自己热爱的事业。
2. 不要试图变成“超人”
犯错未必是坏事,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而言,它还是一条必经之路。在某次问答环节中,一个略有些害羞的中学生曾向扎克伯格询问,他在创办脸书之初如何克服诸如寻找领投方(lead investors)或是在用户群体中加强宣传等等之类的挑战。“人不可能无所不通。但你不妨倚重团队的力量,或是朋友和家庭……这些才是真正能够协助你度过难关的力量,”扎克伯格回答说。
许多想要创业的人会害怕犯错和冒险。但扎克伯格相信,构筑强大的后盾,并拥有一支既能与你分享洞见,又能协助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团队,才是更为重要的。
“你不需要变身为超人;只要继续前行即可。”
寓意:创业之路固然漫长,但你无需单打独斗。寻找一些与你有着同样激情的伙伴。
3. 完成胜于完美
在加州门罗公园(Menlo Park)的脸书总部,室内的墙上写着“完成胜于完美”(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这条标语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社交准则了。换言之就是:做出一个产品、听取用户反馈并继续加以改进,这个过程本身就应当被视为一种光荣。
2012年初,在脸书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的S-1文件后,扎克伯格将这条标语背后所蕴含的哲学解释为“黑客作风”(The Hacker Way)。他说,“计算机迷们从来不会没完没了地争论哪个点子更可行,或是哪套方法更省事,他们更倾向于先动手做出一组半成品来,然后再看哪个行得通。”
通过实践这一格言,脸书创造了一种非常乐观的企业文化,使团队能够不断挑战边界并表示,“这能够变得更好。”
寓意:与其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如持续改进并挑战边界。
(翻译:林达;编辑:崔璞玉)
来源:cnbc原标题:
馆藏&33802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客服精灵 竞价推广必备软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社会没那么好混,也不是每一个辍学创业的人都能变成扎克伯格【淮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644贴子:
社会没那么好混,也不是每一个辍学创业的人都能变成扎克伯格收藏
在淮职上了快两年了,真的可以说见到很多了解很多。在这个特殊时期,把自己最近两年的一些感受写出来,希望给有帮助的学弟学妹
在社会上混过两年再回头上学的路过
我是通风系的,当初报这个专业的时候家里人的因素很大。我是理科生,喜欢数学,钟情的金融管理~作为一名九零后,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对于煤矿,我是打心底抵触但是录取通知书已经拿到手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来到这个从没想过的学校,进入一个都是大老爷们的班级
谁不是呢,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是关键
当初刚来学校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好好学习,专升本换学校!然后开始那一段我真的开始很认真的学习并且锻炼自己!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大一下学期拿到了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名额。
也许我的自我约束力真的不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图书馆去的少了,上课睡觉时间变多了,作业基本copy了。就连我最喜欢的美女英语老师的课都开始带听不听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一件事!尼玛!通风系的专业没有专升本!
楼主不知道?很多专升本的都是跨专业的么?
然后我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自考!(在这里建议没有超级自觉性的童鞋不要尝试自考,大一没有参加也不要参加自考。因为这真的是一条不归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自考,报名了三次八门考试,参加了两次五门考试,过了两门……然后我现在基本放弃了,因为还有十五门,真心不知道哪一年能考完了。
孩子升法律本,原因不要考高数,结果考了近代史和哲学就没下文了,能有意力专升本的,还不如复习考本来的实在…淮职那气氛,得要多强的定力才行啊
我总是给自己画很美好的未来!至少我不想很没有追求的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既然专升本和自考都不打算走下去,总要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实干!我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安慰自己。
纵观这两年,我还算比较活跃的。进过系学生会,干过社管,玩过社团。拿过系一等奖,也拿过院二等奖。发过传单,做过促销、校园代理。暑假在饭店做过暑期工,晚上在酒吧上过班。我基本上试过我现在能做的大部分工作。也真的见到很多在学校里见不到的东西。
我以前和很多九零后一样,莫名的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进去社会了才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第一次发传单的时候感触最大,畏手畏脚的把传单递出去,别人接了还好,别人如果不接的话真的是特别难受。第一天发传单赚的四十块钱我当天就和朋友给吃了,一分钱都没留下。第一次做促销不好意思很大声叫卖,客人来了也是支支吾吾,被和我一起促销的女生笑的不行!
第一次在饭店做传菜生,第一天累的真想哭。从小到大没有受过这么大的苦。然后呢,没有干不下的活,只有你坚持不了的事。第一天不适应,第二天不适应,第三天不适应……一个礼拜之后你什么都会适应的。吃饭店乱七八糟的大锅饭,油污账水你也能倒,天天没有时间上网……一个月后我果断辞职了,拿了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和朋友背着包买了票就跑去了青岛
任何事只要努力过就好~只为青春不留白~
目测真心话
人总是锻炼出来的~开始给一家兼职公司做校园代理(内幕我就不说了)在人家上晚自习的时候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跑,跑去宣传我们公司有一次还被一个班班长当成校外骗人的让我出去~哼哼!什么叫有人好办事!然后我就让学生会的带我去宣传!这下果然没人赶我了,还有班长很配合的介绍我是学长!这种状态和当初第一次做促销、发传单完全不能比!
其实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这学期开始的三个月酒吧生活。第一次和家里人说晚上去酒吧上班家里人很反对。毕竟家长们眼里酒吧就是“乱”的代名词。然后我做了很多家里人的工作,和他们说了我已经成年并且以后也要接触社会,想要锻炼自己云云。最后他们终于同意了,我也向辅导员请了假,晚自习不去了。
酒吧的确是一个和学校不同的地方。这里的消费高,至少对于学生来说很高。这里没有那么乱,至少没有想象中的乱。酒吧里的人很杂,经历很复杂,很多人可能和我们差不多大,但是经历却好像能写出一本书!至于他们的经历是真是假!是真的经历过还是吹牛X这和我没关系,我就是无聊时候站在吧台无聊听他们说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酒吧老板车的事。老板的座驾是一辆奔驰s350,有一天白天老板去外面办事把车停在酒吧门口。结果晚上回来发现前大灯上被什么东西弄了一个洞……根据车旁边的车轮印和洞上的痕迹,老板推断是隔壁五金店运动西的车碰的,结婚老板一吓唬,对方就承认了。
原来是五金店一打工的弄的,四十多岁的男人,瘦瘦黑黑矮矮,穿的和很多工地上干活的人差不多,说话声音很小,动作有些畏首畏尾。这就是他给我的全部映像。车坏了当然要赔钱。老板从来不是善男信女。中间发生的事情忽略不记,最后的结果是修车用了两万七,老板找人家三万五。而整个过程我只能是观众。我不知道那个中年男人一个月赚多少,但是我感觉这三万五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是对老板来说,可能就是少打几场麻将,少去几次皇家一号。我没有仇富心理,我也知道做错事就要负责,但是让我唯一感觉老板不仗义的就是多找人家要了八千块钱。我知道这多要的八千块当晚就被老板和他的朋友消费掉了
社会好现实的说~继续关注~
上上礼拜刚把酒吧的工作辞了毕竟期末了,有很多东西要背,有三门考试课要考我可不想挂科之后提心吊胆的过一个暑假然后回来补考而且我也不想让我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在打工中度过酒吧三个月赚的钱也足够我去自己想去的好几个城市旅游
这就是我这两年的大概生活吧不知道今天发什么神经在这里写这么多我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安安稳稳的过完剩下的半年校园生活,然后是招工考试通过分一个不错的矿不错的岗位至于创业,梦想什么的,不能说完全放弃,只能说现阶段不现实,那些需要自己以后有了一定的资本再去考虑
可是现在年轻不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吗?梦想或许在工作中就会慢慢放弃呢~然后直到老了才后悔莫及~现在不应该努力的去实现梦想吗?
就写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班党员都没人去争,现在共产党好入,国民党不好入…好吧〔不是抵楼主骨子〕
睡觉了至于那个专业转来转去的帖子,只是娱乐而已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高中毕业生辍学投身创业圈 评:扎克伯格成功路难复制
中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栾红)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19岁的张林轩从美国高中毕业,他回到中国,在英语培训公司工作。他发现,目前国内学生学习口语的需求旺盛,但国内外教的价格昂贵,质量也没有保障。张林轩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能否让美国学生给中国学生提供一对一教学服务呢? 这样,美国学生有了打工收入,中国学生提高了口语水平。 几个月后,张林轩就组织了一个自己的团队,他们平均年龄19.5岁,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及大学本科在读生。而团队中的其他人,有的人扔掉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有的人已经从大学辍学,还有的人正在计划辍学。这些高中毕业生为什么要放弃学业,投身创业?他们能在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吗?去年10月团队成型,商业书逐步出炉,2个月寻求融资成功,今年1月公司成立,6月网站即将正式上线。在聊科技公司的速度也跟这个团队的年轻一样,非常了得。简单来说,在聊网就是一个在线聊天的平台,只不过一边是美国的大学生,一边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用英语聊,中国人付费。另外,在聊网还提供在线留学信息咨询服务,聊天的对象换成大学录取官、留学咨询师与中国学生。据团队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大二学生史博通介绍,目前,在聊网在中国的团队有7个人,除了创始人张林轩,还有两个清华大学在校生,一个加州大学学生,两个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个高三在读生。他们的学业和事业如何平衡?史博通说,如果无法兼得,自己可能也会考虑休学或辍学。史博通:很多成功的商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兼职打天下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也在考虑学业和我当今面临的这个网站间的关系,我也做好了休学甚至辍学做这份事业的准备,我们团队中除了我以外的6个合伙人中的5个人中至少4个人已经完成了辍学,还有一个有辍学打算。史博通在采访中说,莫欺少年穷。他的团队对留学服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虽然年轻、其他经验不足,但满腔热血,一周可以工作100个小时,为了寻找投资人,他们连续发了上百封E-MAIL,见过20多位天使投资人,终于拿到了150万的投资。史博通:我觉得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年龄不是阻碍我们创业最重要的问题,如果真正发现了这个东西,而且是充分了解充分信任自己,我觉得可以做一做。听起来,创业对他们而言,真的很急迫。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创业也要趁早吗?在聊网模式有没有发展前景?高中毕业就创业,他们能够成功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孙庆杰在互联网创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听到在聊科技的创业模式后,他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孙庆杰:现在这个事情因为它本身技术难度不高,还有中国互联网现在大家创业会很大的有大部分克隆,现在刚开始做个头不大,没有大公司会关注它,但是一旦要做的很火,大家真的发现里面有很多商机,一定会(克隆)。不过孙庆杰教授认为,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年青一代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是“数字居民”,也就是说从小在数字时代长大,对互联网世界理解更加深入,更加自然。而年长的一代人是“数字移民”,长大了才接触互联网,这是创业中的劣势。对此,一直关注互联网行业的美国投资人安普若提出,虽然互联网使得创业者年轻化,但是言必谈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不对的,扎克伯格成功之路很难复制。安普若:美国风险投资做过一次统计,在美国从创业到成功,平均次数是2.7次,也就是在美国,很多人第一个企业失败了,第二个企业失败了,到第三个或第四个企业才成功,美国创业成功的年龄最多在35岁左右。当然Faecebook在前两年出现了,再早几年有人出来要做Faecebook可能也会失败,再晚几年商机就被人抢了。现在创立这个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模式,这种留学服务当年从新东方开始就有N多年过来了,所以我的看法还是比较悲观。安普若专门谈到,当年杨致远和费罗创办雅虎的时候,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雅虎很成功,但是随着雅虎的规模的壮大,投资人发现杨致远的团队缺少协调、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不得不从外面聘请职业经理人,这也说明要想创业成功,团队成员必须才能互补,各方面人才都要有。安普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只是能懂得互联网,市场怎么做,财务怎么管理,这些东西来吸引客户怎么保持客户?公司大了人员怎么管理,内部怎么管理这些东西需要全才团队,不是只是说我们这个团队大家对互联网有热情,大家都懂得互联网,懂得这个行业,懂得这个市场就能做起来的,当然可以去找专业团队来管财务,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讲,这个团队还是一个不完整的团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扎克伯格创业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