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长沙楼盘最新价格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那就是房产商自

有钱人最爱做的事竟然是买房
来源:大小新闻网编辑:大小
阅读数:0评论0次
昨天在某宝看到“你与网红只差这一双鞋”后心动不已,本想今天咬咬牙也模仿一下网红,于是本着绝不漏掉一分一毫的精神把钱包、卡包、支付宝、微信钱包挨个检查了一下,默默的把向网红靠拢的机会挪到了下个月,可是下个月还要出去玩啊、买包啊、朋友结婚啊……小编只想知道,小伙伴们在朝九晚五辛辛苦苦攒工资就为了最爱的人、最喜欢的东西、最想去的地方时,有钱人都在干什么?小编对这个问题充满了谜一样的执着(小伙伴们可以脑补一下小编查阅资料时的样子,听说女人认真的时候最美),得到的结论是:2016年,有钱人都在买房子。“买房子”也可以成为潮流?Are you sure?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富豪消费价格指数”显示,中国的高净增人士会花16%的钱去买豪宅,在各类消费中占比第一。与此同时,豪宅越来越贵了:其价格是各品类中涨幅最高的,达到了13%。有钱人不缺豪宅,更不缺房子,如今却到了即使上涨也要来抢一套的境地,这是为什么?我们先看一组数据: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印钱: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维持在11.8%的增速。有钱人手中的钱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值钱。而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达到了十几年来的最低点。由于经济不景气,市场上的投资产品在变少、风险在提升,人们不愿将钱投到实体经济里。富豪们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却没有投资渠道,资产荒的恐惧笼罩着他们。所谓的“资产荒”并不是没有资产可以配置,而是能够满足投资者预期收益率的资产越来越少。现在干什么都赔,炒股更是不赚钱,所以大家一合计,还是炒房吧,房似乎变成我们保护资产的唯一工具了。为什么有钱人都在买房子?因为他们有钱买得起!(废话!可是却无从反驳啊!)因为说跌的房价它一直在涨!下面,小编再给大家说一个理由(来源于网络,小编个人比较认可,与大家分享),你们知道很多楼盘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吗?实质上是房地产开发商自己买自己的房,具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比如是房产商A,开盘了100套房,每套售价100万,那就是1亿的资金量,现在一开盘,A直接把价格报到200万,暂时没人买怎么办?于是用亲戚或朋友的身份以200万的价格买下来,由房产公司付首付、并还房贷,同时,另外签一份合同,把房子抵押给房产公司老板控股的法人单位B。法人单位B拿着这些抵押的房本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因为这些原本值100万的房子是以200万购买的,那银行的评估认为它值200万,银行就可以放到最高140-160万的抵押贷款,这个资金再拿来还房产公司A的月供,公司就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然后坐等房子慢慢卖......你以为银行不知道这件事吗?银行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管?因为房贷是银行最主要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不给贷款,从最底层的审批员到分行行长,都完不成任务,拿不到奖金。再加上近年实体不行了,银行越发不给实体贷了,那些做实体的人看到房地产市场这么火于是又做房产去了。两方合力,就成了现在的房产泡沫。都知道是泡沫,但是不会破,有一种长期振荡上涨的房价,或许在你生命周期内她永远上涨,下跌与否看利率和汇率趋势,更看国情。所以,有钱人都在买房!因为他们想将资产保值增值,传给下一代!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事情的原委是:有个司机师傅,家里之前因为拆迁的原因分到了七套房,所以,他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他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车拉客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这就是房子的“魅力”!小编认为,不管是有钱人花“九牛一毛”来买房子、还是工薪阶层辛勤工作只为买一双喜欢的鞋,金钱都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拥有金钱的多少和是否学习进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金钱不会是永恒,而精神和文化才能历久弥香。责任编辑:柳林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官方微信(ytdaily) 下载 大小新闻客户端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亲子活动】潍坊炭矿遗址文化园、坊茨小镇、齐鲁酒地洞藏酒窖、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 ┊
┊┊┊┊┊┊┊┊┊┊┊ ┊
查看: 251|回复: 8
精华4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793 小时
大学三年级, 积分 425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15 积分
帖子可爱币31896 人气值18508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4 编辑
& && && && && &解释一下,天价房都是谁在买& &&&来自: (小屋之中,别无他选)
17:37:01& && && && &360图书馆
& & 经常看到组里有人说“你不知道,现在有钱人真的多,房子就是刚需,xx小区十几万一平很多人疯抢” 。
& & 刚好家里有人搞贷款的,有个事可能好多人不清楚,很多楼盘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那就是房产商自己买自己的房,以下说说操作流程:
& & 比如是房产商A,开盘了100套房,每套售价100万,那就是1亿的资金量,对吧,现在一开盘,我直接把价格报到200万,暂时没人买怎么办?ok,我去搞一批身份证,比如公司员工的姐姐,部门经理的老丈人,用他们的身份以200万的价格买下来,由房产公司付首付,并还房贷,同时,另外签一份合同,把房子抵押给房产公司老板控股的法人单位 。
然后,法人单位B拿着这些抵押的房本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因为这些原本值100万的房子是以200万购买的,那银行的评估认为它值200万,银行就可以放到最高140-160万的抵押贷款,这个资金再拿来还房产公司A的月供,公司就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然后坐等房子慢慢卖。你以为银行不知道这件事吗?银行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管?因为房贷是银行最主要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不给贷,从最底层的审批员到分行行长,都完不成任务,拿不到奖金。
中间有几年贷款卡的比较严,加上当时实体经济也还过得去,还有很多其他企业借钱,房产公司这么玩借不到钱了,于是就死了一批 !
从去年开始,实体企业,尤其是南方几个省的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导致银行的日子非常难过,银行也不敢贷给这些工厂了(之前温州最大的眼镜厂,就是因为贷不到钱,老板把家里n辆豪车贱卖,一辆宝马7系20万出手,我同学在惠州的厂,原来做外单皮包代工的,今年开工辞退了一半的人,老板已经把厂区挂牌了) 。
这时候,房产公司就成了银行的救命稻草,谁还敢卡它们?那不等于卡死自己吗?
加上实体经济萎靡,南方几省大量原来手里还有点钱的土老板,工厂也不干了,变卖出来一些资金,干什么好呢?工厂赔钱,020高科技啥的咱又不懂,那就买房子吧,感觉比较稳妥 。
于是两方合力,就成了现在的房产泡沫,这也是为什么深圳疯涨,上海一般,北京基本不动的原因,因为北京基本上没有制造业。所以你现在去深圳的一些新开楼盘,价格特别离谱,动不动十几万一平,但是很快就要售罄,并且你一看,购房合同都有,身份证也是大活人,这种房子,基本都不是“业主”本人住,房产公司A会租出去,租户的租金也不会打给“业主”本人 。
高档楼盘租不出去的,就只好空着,然后告诉来看房子的人,“业主”是大老板,手上很多处房产,对价格不敏感 。
当然,偶尔也有钱多的冤大头被忽悠入局的,觉得再不买还得涨,咱砸锅卖铁也得入手一套,这就是我们身边偶尔会遇到的“我的朋友” 。
多说两句,房产业最早这个玩法是从谁那儿学来的呢?大名鼎鼎的chuan 销,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后来两者在手法上互相借鉴,都有所发展。比如,曾经臭名昭著的“资本 yun zuo”就曾经干过什么事呢?伪造了某国务院副总理签署的红 头文件,然后买断了百度上所有关键字的搜索,并雇佣了大量枪手和水军做公关,你只要一搜索关键字,出来的都是告诉你,这是合法的,是大领导特批的改革试点项目,百分百安全blabla 。
这个事到后来东窗事发,被媒体彻底披露之前,骗了很多人,包括很多高级知识分子 。
前些年不限购,曾经出现过一个土著穷逼老头名下挂了一堆房产的事,那会儿身份资料还挺便宜,因为没有限制,后来因为限购,这种有购房资格但买不起房的人(很多是本地屌丝,或者离异无房的)就被炒起来了,通常一个人可以挂两套房产(如果是单身) 。
有些人问,说不对啊,我刚看的二手房,也是这种天价啊,那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解释下这种情况。
前面说了,房产公司A卖出的1101的房,业主叫张三,但是1101的房本被抵押给法人公司B然后抵押给银行了,所以张三只是个“影子业主”,你找中介买二手房,从接触到最终过户,张三只是个傀儡,实际的房东是法人公司B。
我有一年想买房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对小夫妻(当时还没限购),本地土著,大专学历,一接触就知道是处于社会底层那种,并且俩人都是市民,没有拆迁房的机会,而且房子也不是回迁房。当时我觉得房子楼层阳光户型不好,他俩就说,我们在这个小区还有好几套,你可以看看,我当时就有点纳闷,因为这是个新楼盘,购房合同就是不久前的事,不可能是继承,如果说是父母帮忙,以他俩的谈吐,家庭出身应该也不会太好 。
果然,最后他俩拿出的房本,都是副本,并且一次只给拿出一本,还得提前约时间 。
另外分享一组统计数据: 为了衡量一线城市房价有多疯狂,《每日经济新闻》,并以地区分类,求出各地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为同花顺iFinD数据库。
2月份,北京二手房均价40532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5.32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5倍(北京董事长、总经理平均年薪47.6万元),即不吃不喝8.5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
2月份,上海二手房均价40267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2.67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9倍(44.6万元),即不吃不喝9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上海买一套房。
2月份,深圳二手房均价46130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61.3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倍(57万元),即不吃不喝8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深圳买一套房。
也就是说,这些身处一线城市顶尖的人才,要在本地买一套房,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也需要差不多10年不吃不喝。
而去年的A股市场,有40%的企业净利润低于1500万元,也就是说,4成的上市公司,一年挣不出一套好房子的钱,可见这个经济畸形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
1.前面有房产的tx说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玩法,我说的这套已经不流行了,这个有可能,毕竟那么多聪明人,变着法子炒总会有更先进的玩法,也算是金融创新吧,美国次贷不也是创新么?大家可以搜一下“中国次贷危机”的百度百科,里面比我说得详细专业 。
2.好多人问我二线三线四五线的房子可不可以买,这里统一说一下我的观点,那就是,中国一线的泡沫,是靠着吸二三四五线的血,集全国之力才撑起来的,其结果,是掏空了中小城市的资金池 。
一线,从所有地方吸血 ,
二线,从三四五线吸血 ,
至于可不可以买,我就说一点,你感觉买起来压力还能承受,就买,否则,就不买,不要幻想着把这事当成投资一买n套。
下面具体说说。
看到很多回帖的tx都在说:真的有很多有钱人啊,我身边的谁刚买的,1200w一套,那帮搞金融的、土老板,你说的不对。
这个论调有点类似于“高手都在民间”,你问在哪儿呢?反正在民间。
提前说个观点,我从来不否认有钱人阶层的存在,因为工作原因,会经常和一些官富二代接触,对他们的生活状态非常之了解,包括他们一些人的财务状况,有机会单开一贴说说。
问题是,任何的定性不定量的“有钱人很多啊”的判断都是耍流氓——请原谅一个理科生的强迫症。
什么叫多?你说我们学校有50个考上武汉大学的,多不多?看起来挺多,可是如果我们学校有1万应届生呢?还多吗?考虑这类问题,脑子里一定得有个比例的概念。
所以,你说有钱人“多”,一定得考虑两点,一是这个群体手里的资金能力是否足够消化这么庞大的楼市,二是他们这么多钱是哪儿来的?
首先,咱们得把王健林马云这种人摘出去,这不属于日常讨论范围,这种人再有钱,数量毕竟太少了,而且他们要买也是豪宅,跟楼市大盘不搭嘎,影响不了基本面,因为马云的财产可能是你的一百万倍,但他不可能买100万套房子 。
其次,咱们得把收入偏低的群体,比如年收入二十万以下的家庭剔除,因为这种家庭,一线楼市怎么疯涨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主要住在自己老家二十年前分的福利房里 。
以下进入干货阶段,高能预警:
1.你认识现在全款买房的人吗?一次性几百万一千万扔出去,不需要贷款的 。
目前为止收到两个回复,说身边有认识的人全款买房的,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最好能说明一下这些壕们的具体情况,是做什么的,资金怎么来的。
说一下我比较了解的情况吧。
我认识两个最近刚买了房的,一个是扬州人,江苏商会会员,家里做环保设备生意的,厂子开了十几年了,算是个小富二代,家里资产差不多上亿,在扬州有多处房产,在上海买了一套二手的,为了买这套房抛了一部分股票,扬州卖了一套大的房 。
另外一个家里是开诊所和超市的,比较有钱,他老丈人是某国营大厂前任书记,然后去年在北京买了一套,两家人一起凑了首付,然后一起帮忙还贷 。
这两家人应该是目前楼市比较典型的真实购房者,他们买房的筹资方式应该代表了主流情况。
不夸张地说,资产5000万元以下的商人家庭,都没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全款购房,为什么?因为商人要做生意,他的现金流占资产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账上躺着1000万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那他家的资产最起码得好几亿 。
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中型企业企业主要独立在一线城市购置房产,也必须卖掉自己老家的几套房子,以及贷款的原因。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一线城市掏空二三四五线。
比如你家在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开了个独资厂,效益还行,工厂年销售额5000万(这就算挺大规模了),一年下来能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纯利润?也许不超过100万,因为你还要投入再生产,还有生产中的押款。
而这100万,有时候还得跟兄弟姐妹分,因为江浙的制造企业主,很多都是几个孩子。
所以当这样的富裕阶层家庭在二三线买房时,可以轻松全款,但如果要买深圳1000万一套的,就捉襟见肘了(但偏偏这些人的儿子,很多不愿意接老爹的班,喜欢在一线城市奋斗生活),只能是卖了老家的两套房,加上现金付个首付 。
看到没,京沪深广在买,而二三四线在卖,这就是为什么二三四线房价很多往下走,一线还高企的原因,我所说的吸血。
那谁在买二三线企业主50万100万一套的房产呢?三线城市殷实的小康之家,他们有很多是卖掉了四五线30万一套的房产,加上首付。
除了这种中型制造业企业主,还有两类人是有能力在一线买房的,一是官员,二是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 。
官员不用说了,除了那种叫得出名的超级富豪,官员的现金流是最充足的,因为他们不用从事生产,没有资金挤占,有多少钱都是可变现资本,有些楼盘开盘时,好几层给同一个官员的事,很常见 。
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就比较简单了,手上的股份变现,从股市里套(没上市就很难,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打死了也要上市) 。
前面说了三类人,这三类人是一线天价房的主要购房群体。(拆 q 户农民那种也算一种,分了三套房卖两套换一套大的,但他们基本没有用现金购房的能力,只不过是置换) 。
以前还可以开玩笑说中彩票的,现在,500万彩票算个屁啊,刨了税去密云买吧 。
问题是,这两年,前两类人都遇到了问题。
制造业哀鸿遍野不用我说了,低端制造向海外和内陆转移的话题不用我啰嗦,大量江浙广东企业主一夜回到解放前,升级不力+投资失败的比比皆是。
官员呢,更不用我说了,房产登记实名制一出,2014-15年到处出现房产低价抛售潮,现在还手握几千万现金砸来买房的官员,我敬你是条汉子 。
至于最后一部分人,互联网新贵,现在看起来还好,问题是,这帮人有多少?能撑得起整个一线城市的天价楼市吗?我表示怀疑 。
一个中型互联网上市企业,总监以上级别的人,年薪一般在四十万左右,这样的人数量有多少?几十人顶天了,即便是他们,每个月要还三万块的房贷,也是非常吃力,何况普通员工。
这些未来有能力买得起五百万以上房产的群体,基本上都列出来了,可以看得出来,群体规模不会很大,加上这两年的股灾,又缩水了不少 。
跟整个一线房产市场比起来,他们实在是杯水车薪,没有能力消化所有的新房和挂牌二手房。
于是,就出现了我开头所说的惜售+自购买,如果不好理解,请参考初中课本里描述过的资本家倒牛奶的情形,奶多了卖不出高价?那我就只卖一小部分,告诉你们奶没了,很稀缺 其实奶都在桶里存着呢 。
谢豆油告诉我信息的tx,在这里补充一下:
惜售有很多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倒牛奶”,制造虚假的稀缺感,提高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阈值,房产商知道,他们只要联手抬高价格就好,逼购房者敲骨吸髓、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吃咸菜的任务,自有丈母娘帮他们干。除了我前面说的虚假购房以外,还有一种,捂盘,连假合同都不用做,开盘100套,只卖10套,剩下90套都告诉你卖光了,然后拿这些房子去银行抵押,当然,这种更加赤裸裸,连伪装都不需要了 。
那业主入驻以后发现是鬼城,怎么办?
很简单,第一,把楼盘做成n期,一期放两栋楼不就行了,看见没,那些不是没人买,是买了但还没盖好呢 。
第二种,把房子租出去,比如你看到现在很多新出来的什么房产公寓,拿下一整栋楼,统一装修风格了往外租的,或者xx中介自己手里在某个小区里n多套房源出租的,幕后的业主都是房产商自己 。
比如,我有个哥们儿现在住天通苑,他的房子就是从物业公司直接租的,没有个人业主 。
所以,越是经济变差,媒体上就越要渲染,大家都高喊“有钱人真的很多啊,你看我们这儿开盘第一天,1000万一套抢光了”,你一问,都是“我朋友、我亲戚、我同学”,从来见不到几个“我” 。
跟身边那些亲近的有钱人打听打听,今年经济形势如何?真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有钱人吗?最后说一段,我对未来房价的预测吧,大体上我的判断,会跌,理由如下:1.国际规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在gdp 8000美元之前一路上扬,趋缓,10000以后往下(海外移民圣地华人乌央乌央过去炒房的个别城市除外,那个盘面小容易炒,但中国的一线城市可没有那么小) 。
2.老龄化,即使放开了二胎,现在看来生育率也不可能回去了,未来若干年,这个人口结构就不可能撑起新的购房高潮,毕竟,买房主力是年轻人,老头谁买房呢?
3.大的供需关系,基本上,该有房的家庭,都有了,十多年前去一线混、买的早的人已经定居了,现在一线二线买不起房的孩子,老家也都有房,不至于没地方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把老家房子全卖了,把两边父母积蓄全榨干,加上还贷,也依然买不起,慢慢地,他们烧完了青春,会回家的,能留下来的,千里挑一吧。
4,经济大势下滑。过去那么多年,为什么国人都笃信房价上涨,很简单,因为经济上行,连续增长二三十年,这也是所有经济体都遭遇到的规律,日韩台港,哪个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期不是二十年左右?你何时听说过哪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了五十年的?中国人没理由把自己的国家想得太特殊。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家生了个孩子,一路涨个儿,你每年都要给他买新衣服,每次都要买大一号,然后有天孩子18岁了,你还要去买更大一号的,店员告诉你不用了,你还按照以前的惯性说:才不会呢,我家孩子这十几二十年都是这么长的,年年都有人唱衰,说我孩子不会长高了,结果呢?
& & 凡事,都有个尽头 。
& & 没想到这么个随手涂鸦的帖子居然有这么多人看,先谢谢大家的回复和关注吧,还有很多人豆油我预测某个城市的房价,这个我真不敢胡说,中国的楼市、股市都很奇葩,社科院专门研究房产和股市的专家都屡屡预测错误,我就更不敢误人子弟了,这篇文章,只是个人对大势的一些预测,本人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到的地方大家嘴下留情就是。
至于有人问我是不是搞房地产的,以及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这里就不便回答了,这两年的形势不比以前,宣传口收得非常之严,祸从口出动辄得咎的事儿估计以后还会有,毕福剑、任志强之辈殷鉴不远,蔡霞教授的下场大家也看到了,所以,还是保留一点自己的隐私吧。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几个新闻,似乎也在印证我的这个预测。
1.央行今起降准0.5% 专家:对股市楼市有利
今年或实施3次降准1次降息| 解读:为何在此时选择降准?
各大网站首页新闻,懂一点经济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楼市真的如最近一些媒体所吹嘘的那样“一房难求”、“疯涨”,央行还需要降准救市吗?而且还是一年3次组合拳,而且还降息!
2.学校多片区随机划分,这个对已经疯癫的学区房市场有可能造成沉重打击,你花了40万一平在海淀买了名校附近的学区房,对不起,很可能给你家孩子分到边上一“麻麻地”的小学去,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个人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比中小学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别迷信所谓名校了。
3.王健林又在欧洲砸了一堆钱做主题公园,联想到这两年万达大规模“去房地产”、大手笔进入文化娱乐产业的动作,加上王思聪这些年对自身形象步步为营的经营,王氏父子的思路和动作已经很清楚了。
早几年所有人都还在为楼市疯狂的时候,李嘉诚悄悄撤了,紧接着的两年,经济形势如何?
王、李这种大佬对经济形势的敏感度,对数据的把握比我们屁民要强得多,房地产企业在中国牛逼,在发达国家不过是二三流企业,相信他们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明白。
万达都不卖房子了,你告诉我楼市还会暴涨?搞siao。不过是回光返照最后捞一笔,看谁接到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罢了。
总评分:&人气值 + 9&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49 年 8 月 5 日精华0居住地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别桥镇居住县溧阳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20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990 小时
帖子可爱币98841 人气值90714
欣朋友的:解释一下,天价房都是谁在买。
性别女情感状态丧偶精华0居住地河南省 驻马店市 驿城区 金桥办事处居住县驿城区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3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34 小时
大学一年级, 积分 206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81 积分
帖子可爱币16690 人气值7137
分享佳作。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48 年 12 月 15 日精华3居住地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 勐腊镇居住县勐腊县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799 小时
帖子可爱币113542 人气值3965
欣赏分享朋友的转载
性别女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47 年 10 月 30 日精华2居住地陕西省 西安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14 小时
硕士研究生, 积分 721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02 积分
帖子可爱币52793 人气值36707
欣朋友的:解释一下,天价房都是谁在买。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51 年 1 月 12 日精华29居住地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丰产路街道居住县金水区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9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172 小时
博士研究生, 积分 968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45 积分
帖子可爱币79081 人气值31642
欣赏朋友转载!有道理!
今日细雨淅淅下,小满三新希望多! &&&&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44 年 2 月 20 日精华0居住地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溧城镇居住县溧阳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06 小时
大学三年级, 积分 485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1 积分
帖子可爱币38716 人气值18428
拜读朋友的转帖!谢谢分享!
精华1居住地山东省 烟台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1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536 小时
高中二年级, 积分 8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55 积分
帖子可爱币5641 人气值2381
尽管看不懂,可是还要顶,只盼望看多了或许能明白点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精华0居住县昆山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87 小时
硕士研究生, 积分 624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46 积分
帖子可爱币45416 人气值31819
15年活动达人勋章
2015年度发起组织网上网下活动1次以上者
15年版主满勤勋章
版主会议2015年度累计签到50次以上
Powered by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水房价2017楼盘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