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新三板属于上市公司吗上市的公司有多少家

& 新三板36家LED挂牌上市企业名单公布
新三板36家LED挂牌上市企业名单公布
来源:中国LED网 时间: 18:00 [编辑:lurena] 【字体: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AskCIData)显示,截止7月20日,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共36家,以2014年收入为准,九洲光电科技以4.31亿元收入居各公司之首。
更多LED相关资讯,请点击中国LED网或关注微信公众账号(cnledw2013)。
【】【】 【】
您已经输入0字,还可输入200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LED网同意其观点。
&新闻周排行
  近年来, LED 行业整合并购现象加剧,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间,与LED行业相关的兼并购案例...&新三板对投资的意义,我觉得真的把PE可以干掉。在座的有做PE的,我这个话很反动,请你们宽恕我的无理。&此前,发文称,引发热议。5月17日,在由亿信资本联合投中信息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重庆)新三板投资与并购论坛&上,创始人盛希泰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分享了新三板的意义所在,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未来发展。盛希泰认为新三板出现意义非常伟大。作为从业资本市场20年的老兵,盛希泰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他认为,新三板不应该死,而必须活。新三板出现可以直接使新生公司与资本市场接轨。盛希泰表示,新三板的出现可以把整个投资的链条彻底颠覆。基本上会把B轮以后投资机会给彻底截留。最后,针对上周发文,盛希泰做出回应,&我的观点是不反对分层,我反对简单分两层。&
以下为盛希泰演讲实录整理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到重庆,重庆是每个男人都想来的地方,因为美女太多了,这是不言而喻的。其实重庆和四川分开很多年了,曾经我战斗过的地方跟重庆是一体的,大的四川和重庆的概念是我曾经起步的地方,所以一直充满了感情。我是1993年到四川的德阳,那时候重庆还属于四川的一部分,做了四川最早的三个上市公司之一。这个公司现在还在,我很骄傲,叫做金路集团。因为金路集团很多高管都是重庆人,他们叫川东。那时候我第一次大学毕业到四川工作,重庆人讲话抑扬顿挫,我就开玩笑说可以把无理说成有理,因为辩论能力是极强的,这是最早对重庆的印象。 上市公司董事长只有三五十亿的市值是奇耻大辱其实大家回顾一下,最早的中国资本市场起步,四川包括重庆在内沾了很大的光,有先机之嫌。中国证监会成立于号,两个交易所成立是1990年。1990年到1993年是当时国家体改委管股份制,管上市公司。证监会接手之后,国家体说你得交接一下,你管的时候曾经批了多少家股份制企业,只要你曾经批过的我证监会都认,都可以上市,这是当时一个名词叫历史遗留问题。四川人最能干,一夜之间我记得第一批四川就报了13个家,当时全国还不到20家。像川盐化、川天歌,包括川金路都是那一批放出来的。所以1993年的时候四川省包括重庆市上市公司数量是占的比重非常大的。大家知道,1996年、1997年一波大牛市,1997年之前四川是占尽了资本市场先机的,它核心原因就是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把这批企业放出来。当时在成都有一个红庙子市场,就是股票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包括德阳那么小一个城市,只有黄包车,连出租车都没有,只有一个金湖宾馆,也是股票市场非常发达,非常活跃。我今天讲的第一个论断就是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跟这个地区的经济从来都正相关,甚至绝对正相关。包括国家在内,包括地区在内,你只要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经济必然发达。同时反过来说,最初的资本市场先机四川占的比重比较大的。所以,华尔街只能出现在纽约,因为美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华尔街永远不可能出现在非洲。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什么呢?是1995年我在新加坡学习了大半年。大家知道,1995年是香港回归的前夜,新加坡人当时跃跃欲试,说机会终于来了,我们终于可以干掉香港做亚洲金融中心,最起码是东南亚金融中心。那个时候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到新加坡上市,凡是当年中国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的今天为止基本上都被坑了,平均市盈率应该不到10倍,纷纷退市。为什么?因为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地,本身那么小的经济体怎么可能撑得起一个大的资本市场呢?绝无可能。相反在今天,香港整个资本市场的总量远远大于新加坡,在全世界仍然排在前四名。为什么?因为香港背靠中国大陆,背靠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体,从2010年以来全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这就是它的力量。一个国家本身没有经济总量,如果光靠所谓第二级上市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我们看到香港今天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总市值中国公司占了50%以上,这就是经济和资本市场相对应对我刺激特别深刻的例子。这是国家之间。第二大经济体原来是日本,东京交易所,然后就是欧洲伦敦,而现在我们深圳、上海加上香港绝对是排第二,仅次于纽约。这就是资本市场对国家经济的相互促动作用。我想对地区来讲也是这样。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当年江苏有一个华西村,华西村所在的县叫江阴县,离上海很近,开车一个小时。江阴一个县有40家上市公司,把青海、宁夏、甘肃加起来有多少家?我当时印象很深刻的,江阴一个镇的党委书记、镇长牛的程度超过西部的某位副省长,因为经济总量大,资本市场发达,口袋里面钱多,这是非常明显的写照。我来自山东的沂蒙山区,我们那地方很穷。我读大学时我们那地方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同学分配都被分配回去了,我是唯一一个跑掉了,因为我考研究生,就不再接受国家统一分配。而今天我们县房价超过周围的淄博、临沂、泰安,超过了地级市,我们县已经有6个上市公司,当然这个我起了一定的作用,起了很多的启蒙作用。2007年我把我们县的化肥厂上市,当然它符合条件。所以山东省很多县委书记来找我,说我们县的化肥厂应该不比你们县的化肥厂差,应该也可以上市。所以,2008年山东发改委在我们县搞了一个研讨会,提了一个口号叫南有江阴北有沂源,我们是沂蒙山区的水之源。到现在为止房价几千块钱的话好位置都买不着,一个地区的房价两个核心原因,要么是本地很多人有钱,要么就是流动人口很多,我们那地方现在不属于流动人口多,那就是本地人很多人有钱了,就得益于上市公司。所以,上市公司的魅力就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提款机,不管你是否承认,这是一个事实。二十年前我就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准金融机构,因为它可以搞钱,它可以把外地的钱拿到我这个地方来用,把别人的钱放我口袋里面来用,这就是它的魅力。而今天中国上市公司这个进度不但没有快反而更慢了,上市更加难。我们资本市场26年现在不到3000家上市公司,这个数量与我们的企业数量是完全不匹配的。今天随着并购市场的发达,换股交易大行其道。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作为一个金融机构的职能更加强烈,因为股票可以作为支付手段。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每一个上市公司可以发股票去收购别人。像刚才荣总讲的,这是我的经典作品,蓝色光标一个公司何以上市。它上市了,当然过程很艰难,也成了亚洲公关第一股,全世界公关第二股,当然最近它并购有一些失误,估值掉下来,只有180亿,最高曾经到三五百亿的市值。最后我离开之后没有关注了,它前20单并购平均市盈率9.8倍,而它并购一个企业庄道,平均市盈率80倍,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它并购了一个三千万利润的企业,它花等量的两个多亿的股票就把公司装进来了,这个公司装到它公司里面,它市值马上增长20多亿,相当于打1折到1.5折拿一个成熟的企业,这就是上市公司平台的魅力。所以我曾经讲过,如果你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你的市值只有三五十亿,那你脑子一定是有水的,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独特魅力,尤其在中国这么稀缺的资源。大家知道,上个礼拜发生了风波。首先一个媒体说,证监会说了中国上市公司不允许再并购传媒、游戏、VR等等。紧接着没过几天,另外一个媒体辟谣说证监会没有这样说。当然,我确实也认为搞水泥的、搞煤炭的突然并购影视公司是有问题的。IPO收购多么艰难,一定要强调主业突出,对同业间的关连交易管得及其严格。相反,并购之间搞得宽度及其大,搞水泥的公司怎么管好影视公司,这显然是逻辑不通。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证监会是不应该管的,这是法和理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说,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并购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如果你是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你只有三五十亿的市值我认为真的是奇耻大辱。这是关于地方、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本身意义。新三板可以把投资链条彻底颠覆今天的主题就是新三板,因为新三板出现之后我发表言论比较多。尤其是上个礼拜,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很多的攻击。其实原文题目更狠,媒体不敢登,《新三板简单分层必死无疑》,但没有媒体敢登。后来一个媒体用了柔和口气说,新三板分层可能就进入停尸房。我认为新三板出现意义非常伟大。我作为从业资本市场20年的老兵,做证券公司总裁做了十几年,我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成长,我是亲历者。什么叫亲历,你读书是没有感觉的,只有过来人每一步会有深刻的烙印。所以新三板的出现我觉得很兴奋,新三板不应该死,新三板必须活。我觉得新三板的象征意义大过一切,我觉得任何事情只要形式到位了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8年以来,现在小微企业8000万家,资本市场就两三千家,26年下来才两三千家,这是一种耻辱。我们的创业板叫创业板,但其实践踏了创业这两个字。我觉得最大讽刺就是当年证监会曾经为创业板专门设立一个创业板审核目录,标准远远超过中小板,这就是讽刺。没有一个创业板公司成立时间少于十年的,这也是讽刺,它跟创业时间有什么关系。相反,新三板出现可以直接使新生公司与资本市场接轨。我做资本市场做这么多年,这三年开始做天使投资,做早期,我才深刻意识到鸿沟有多大。对我来讲,一开始做天使投资真的很困难,完全两个不同的圈子,完全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因为做天使投资的人,早期创业者根本不可能想也不敢想后端的事,根本不敢想资本市场的事情。而今天一个新三板条件非常简单,存续2年以上理论上来讲都可以挂牌新三板。我说新三板是大众创业时代最伟大的助推器,任何说教敌不过榜样的力量,敌不过财富的力量。我2013年投资的公司,88年的创业者已经挂了新三板,他的理论身价两三个亿。这种力量你说你用说教吗,你需要去鼓励吗,根本不需要。另外,新三板对投资的意义,我觉得真的把PE可以干掉。在座的有做PE的,我这个话很反动,请你们宽恕我的无理。我觉得PE的价值在美国的做法跟我们国内的做法不一样,为什么PE投资人没有受到那么多尊重,因为你给企业提供的附加值不高。这很清楚,PE我认为只要会计事务所数据没有错误,基本上先到先得,先拿到手就可以差不多。只有你给企业提供了附加值才会受到尊重。所以,新三板的出现我认为可以把整个投资的链条给彻底颠覆。打个比方,原来一个美女待字闺中,只有隔壁的帅哥。现在美女成长之后,可以挂新三板,有几万个帅哥来追求她。前提是只要你是美女,你只要是个好企业,这就是新三板的意义。基本上新三板的出现会把B轮以后投资机会给彻底截留。我们洪泰做了新三板基金。我对荣毅的做法非常赞同,就是深耕每一个企业,一定要给你提供资金以外的附加值,而不是只提供资金。你对我要有需求,对我要有资金以外的需求,我能帮你帮到什么。我们的新三板基金团队第一是老投行,资深投行家,深谙资本市场规律和企业整合规律;第二部分是实业家,甚至华为工作很多年的实业家;第三部分是做咨询的专家,真正可以帮到企业提升你的价值,这才还原真正深度PE的本源,这是我们做的事情。我的观点是不反对分层,我反对简单分两层回到一开始引出来的话题,关于新三板分层。我的文章出来之后收到很多的电话、担心。在我的朋友圈不好骂,我见到好多朋友圈截图给我,也有很多骂人我的。我发现骂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本身没有看清楚我在说什么,就是没有真正读一读我的文章是怎么写的,我认为我文章逻辑是很严密的。第二是既得利益者,主要是投资人,因为每个投资人很自信,他觉得他投资的公司一定能到创新层。假设分为两层的话,最高这层10%创新层,90%属于基础层,每个投资人都很自信,说我投的企业一定创新层,只有分层我才能解套,我就可以彻底套现,我就可以实现财富增值。你这家伙鼓吹分层不对,不就是消灭我的财路吗,有很多人劝我。但是我受到的最大鼓励就是,我觉得90%以上的人是支持我的观点,我在这儿不妨重述几句。第一个前提是门槛500万。因为分层的目的是解决流动性,能解决流动性吗? 我们可以想一下,现在新三板不活跃的根本原因,当然上市公司质量是一个前提,这个毋庸讳言。这个前提底下当时设了一个500万的门槛,你只有500万的钱才能开户,才能进入新三板。这里面很多人扣字眼,说500万是机构投资人。我认为错,500万我认为是高级投资人群,是有承受能力的人群。为什么,我做资本市场20年很清楚,中国股民已经被惯坏了,中国股民有一个假设,上市公司质量是政府背书的,一旦资本市场风吹草动就会有人上街,有人骂政府,我们已经被骂怕了,所以新三板一出现就把门槛设高一点,不让普通投资人进来。因为与其说他没有识别能力不如说他没有风险承受能力,我认为这是500万门槛设立的初衷,根本不是指的机构。我们的公募机构投的也基本是错的,比私人投的好多少呢。所以我认为降到50万,不管是50万还是100万都没有关系。降到50万并没有违背500万门槛的初衷,就是高级投资人群。为什么我说50万是高级投资人群,我在文章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我相信在座所有人都是所得税起征点的,意味着你每年有5万就要缴税。反过来讲,你如果有50万去开会,你说你是普通老百姓吗?如果有50万去开会买新三板高风险的股票,很多人抬杠说,新三板的不叫股票叫股权,我说这是抬杠,根本没有什么道理。最起码没有100万会拿50万去做新三板的股票吗?如果你有100万,你是普通老百姓吗,如果中国老百姓每个人都有100万,那我们绝对超过美国了,在美国你有10万美金绝对是富翁。这是我的第一个逻辑,我认为降到50万根本不违背500万设立的初衷,同然是高投资人群,拿50万来买新三板的股票,是死是活自己承担责任。同时另外一点,我们心知肚明的是,500万掩耳盗铃,其实监管我们的也很清楚500万是假的,很多人500万去开N个户,这个谁都清楚,何苦全民上下掩耳盗铃呢。降到50万很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实,50万必须50万,任何时候有50万,现金加股票必须保持50万以上的市值,否则对你就有处理的措施。紧接着我的逻辑是,如果是降到50万,流动性提高10倍,进来的人群可能提高100倍、1000倍,可以真正提高流动性。我的逻辑是可以提高金价交易。这么多年还是做市商,这个我不想展开讨论,在中国阶段,以我对中国资本市场机构了解很不现实。只有有了更多的人群,有风险承受的人群参与到市场当中,它才有可能活跃起来。不管什么手段都不重要,这是我的一个核心论断。第二个论断,如果简单分了两层,不管是5%还是10%进入创新层,一定意味着90%-95%彻底死掉。如果一个市场90%的企业死掉了,这个市场不就死掉了吗?这个逻辑是通的吧,这个事情不用去争论。那为什么会死掉?因为我们每个投资人对新三板投资股票都是战战兢兢的。当然有的抬杠说新三板不叫上市叫挂牌,我就不太明白上市和挂牌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90%-95%的企业死掉了,这个市场彻底死掉了,相当于我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培育的市场偃旗息鼓,因为本来它可以不死。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反对分层,我反对简单分两层。你可以搞一个缓冲地带,比如说20%,这个基数可以大一点。这里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很多人为了挤进创新层削尖了脑袋造假,培养了一批造假的公司,为了维持所谓按照标准可以进入创新层的机构。何苦如此呢,可以把创新层基数放大一点。比如说20%,中间假如说40%,最后剩下40%,如果这样三分法基本上可以确保这个市场不会死掉。大家可能就会认为最差的40%的企业是不行的,60%是可以有活路的,这个市场是会正常发展下去。因为今天在座都是奔新三板来的,这是我对新三板的三点看法,也是对我上个礼拜那篇文章的简单回应。(微信ID:善缘街0号)
24小时报不停
Oculus一高管因性丑闻离职
Q1中国生产3.6亿台智能手机
乐视汽车发博疑似澄清张海亮离职:仍为乐视汽车总裁
永安行暂缓IPO “带病”上市有点难
5月5日解决司机提现难?易到称系谣言:未明确时间表121家新三板公司上半年业绩揭秘中国游戏市场惨状|游戏市场|游戏业绩_新浪科技_新浪网
121家新三板公司上半年业绩揭秘中国游戏市场惨状
  猎云网注:新三板上124家游戏业公司,其中上半年有近三成营收下滑、近六成净利下滑、1/3亏损,仅1/6营收过亿、1/4净利过千万,营收前十中有七家是广告。这些压力和衰退,到底是为何?本文转自三文娱。
  7月27日,游戏工委发布了一份《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上半年国产网游市场总收入达到57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其中手游市场收入达到374.8亿同比增长79.1%,用户规模4.05亿人同比增长 10.7%。
  依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
  可是,三文娱也听到了很多压力甚至衰退方面的声音,还有知名制作人笑称哀鸿遍野才是游戏圈的“主旋律”。
  这又是为何?
  三文娱分析了目前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和提交申请的180家游戏公司,其中有121家披露了2016年半年报,从这些报告,我们似乎能看到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焦虑的信号:钱都被广告商/流量主赚走了,研发商/发行商惨淡经营。
上半年新三板游戏公司有三分之一亏损
  注:本文的“游戏公司”,指的是游戏业务至少是其主营业务之一的公司,包括研发、发行,也包括广告、营销、支付类。另外三文娱此前分析过的动漫与影视类新三板公司,其中部分也以游戏为主营业务,本文不再重复。
  上半年营收前十,七家是广告商
  先列举营收增幅较大的前二十家公司。
  这些公司,有的本来就是实力强劲,因为IPO排队成本退而求其次登陆新三板,比如英雄互娱;有的是游戏行业知名人物创业运作,比如九星娱乐(玉红)、盖娅网络(王彦直);也有几家是2015年上半年体量太小,以至于虽然2016上半年营收同比猛增,但依然严重亏损。
  还有很多家,掌握了许多流量,从而业绩大好。比如易简广告、易点天下(yeahmobi)、汇量科技(mobvista)、哇棒传媒等,都是拥有游 戏发行或联运业务的移动广告商;又比如遥望网络,是通过游戏公会等方式掌控流量;炼爱网络有一款社交App“恋恋”;网映文化(neotv)主营电竞赛事 运营;游戏多则是游戏媒体。
虽然游戏行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24.5%,仍然有28.9%的新三板游戏公司营收下降了
  如果从营收的绝对数字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营收前十当中,七家是流量供给方(汇量科技、易点天下、遥望网络、有米科技、哇棒传媒、易简广告、木瓜移动),心动网络是老牌发行商且页游业务有VeryCD等自有流量。
  净利前十的情况稍好一点,汇量科技、易点天下是广告商,汇元科技主业是游戏支付和游戏点卡(骏卡),除了英雄互娱、盖娅网络等发行商,还出现了华清飞扬、力港网络等研发为主的游戏公司。
  不容乐观的研发与发行:仅27%净利增加
  净利前十中的研发商,都出现了利润同比下滑。
  有更多家研发或发行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猛增。
  营收降幅前二十,基本都是研发商或发行商,甚至出现了营收同比下降99.99%、公司放弃游戏业务进行转型的情况。
以研发和发行为主的新三板游戏公司,上半年59.5%净利下滑
  如果单独看研发商与发行商,这90家的情况更加严重:
亏损比例相较于整体,大幅增加至41%
营收增加比例弱于整体
上半年新三板上仅26.67%的研发发行公司做到了净利增加或亏损减小,不可谓不惨。
  即便是盈利的公司,净利数字靓丽的也不多。若以卖房保壳的上市公司*ST宁通B计划卖掉的北京市西城区槐柏树街两套房产评估价的一半为基准(1136.31万元),半年净利润超过它的仅14家。
惨淡经营的原因:产品青黄不接,流量成本飙升
  除了英雄互娱和盖娅互娱等少数,新三板的研发发行普遍惨淡经营。
  上市公司也没有多光鲜,体量更大的A股上市游戏公司(或并购了游戏业务的上市公司),活得不算好的也很多。比如某某网络,2016年上半年扣非净利 同比下降了41.77%,文件中解释业绩下滑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平台+内容+VR/AR”战略,推广某娱乐平台,花费大量市场推广费,导致公司净利 润同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某某传播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7%净利下降92%。某某科技同比转亏成净亏损7646万元,主要由于“集团现有游戏已进入产品周 期的成熟阶段,以及期内并无推出其他关键新游戏,导致收入大幅下降”,以及成本大幅增加。
  上市公司的情况,三文娱将另行分析,本文不作展开。新三板公司遇到的问题,也大抵如此,市场推广费用高企、现有游戏衰退、缺少关键性新产品接档。
  我们重点看看营收同比跌幅最大的兴致科技与净利润跌幅最大的齐思信息。
  兴致科技:2015年上半年营收505.9万元,2016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655.5元
  这家原来主业是游戏开发与运营的公司,正在筹划战略转型,准备专注于体育产业。
  兴致软件半年报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5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战略转型,上半年原主营业务的经营活动基本未开展。报告期 内公司净亏损84.8万元,主要是由于持续产生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其中为支付电信平台游戏推广协议应付账款而产生推广费46.9万元,工资13.1万 元,无形资产摊销10.0万元,占比较大。
  这家公司2014年7月挂牌新三板,它通过运营商向用户提供多款手机游戏,单机居多。
  2014年挂牌产生的费用,为2015年要投放市场的产品投入的成本,以及手机游戏行业代理及发行成本日益趋高,导致其主营业务成本突出并出现亏损,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万元,2013年是622万元。
  2015年上半年兴致科技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不算高,且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015年公司净利润-633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8 万元,亏损原因是“由于游戏市场较之前相比竞争加大,引起手机游戏行业发行及版权成本日益趋高,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升幅较大,因此公司利润未获提升”。
  2015年末和2016年初经历了董秘、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辞职,后公司决定转型体育行业。
  齐思信息: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27.55万元,2016上半年净亏损530万
  齐思信息主营业务为游戏的开发,主要产品为 web 游戏《君临天下》、手机游戏《三国志国战版》、手机游戏《魔兽之心》。
  它对利润下滑的解读是:因网页游戏《君临天下》、手机游戏《三国志国战版》上线多年,虽持续版本更新,但受游戏自然规律影响,收入稳中有降,而新产 品正处于研发周期,尚未商业化运营,故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333,136.85 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69.45%。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为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公司加大了对新产品的成本投入,管理费用上升了 19.44%。
老游戏产品收入大幅下滑
  不管游戏收入如何,公司经营一天就是一天的成本。齐思信息上半年有48名员工,薪酬开支近500万。
  虽然老产品在衰退,齐思信息仍可一战,上半年它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万,增加幅度为 172.43%,主要因为上期应收账款较多,在本期如数回款;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明显增加,增加幅度为 201.11%,主要因为上期投
  资活动在本期到期产生现金流量。如果它能很快推出一款“赚钱”的产品,依然可以生存发展下去。
  游戏回归内容为王,洗量模式退散?
  从上面这些情况,结合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保底纷纷扑街的情况,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种趋势:
  洗量产品会越来越难,不管是靠小鲜肉靠IP的粉丝电影还是靠应用商店和广告硬砸的没特色游戏。钱都让掌控“量”的明星和渠道/广告公司 赚走了。然后因为没有好产品,这些“量”的票房号召和LTV也会下降。
  有两位游戏人的见解非常透彻,三文娱引用如下作为结尾(虽然要指出,中国游戏圈玩法千千万,洗量等模式永远都不会彻底湮灭,产品能力之外的能力也总会找到用武之地。)
  资深游戏人@慌乱的岛 如此评价:在和的压力格局下,移动游戏圈的生态变成了这几个圈层:公布财报压力的上市公司 -& 履行对赌业绩压力的被并购公司 -& 多轮资本运作后巴望增值变现的中兴公司 -& 等待命运眷顾的各类型小团队,都在排队等好产品的助力和救赎,实际上有没有好产品已经是移动游戏公司的生死牌,理论上这是产品为王的时代。
  成都余香的CEO大宝则说,两大牛B公司在不断用掷地有声的榜单向世人证明:到底是平台牛B还是内容牛B!其实,都牛B!平台的牛,是除了实力之 外,还得配上一点点的天命,互联网这几次浪潮,有机会做成平台的少之又少;内容的牛,是除了实力之外,还得配上长久的耐心,这么多有潜力做好内容的,偏偏 受不了诱惑想走捷径,最终毁了自己。
O2O创业在短短的两年间经历被资本和媒体火热追捧,不久又遭遇批量...
他曾站立于联想分水岭的潮头。是他点燃了联想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
不可否认,微信凭借着强大的用户量和高强度用户粘性,其推出应用...新三板挂牌公司今天达到10000家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盛波 见习记者 吴柳雯)新三板市场标志性的日子来了!  日,随着赛康智能、华夏乐游、地铁传媒等17家公司挂牌新三板,新三板挂牌家数正式达到1万家,其中基础层9048家,创新层952家。与A股上市公司26年才上市3000家不同,新三板从5000家到1万家,只花了1年时间。  (图片来源:股转系统官网)  日,上海证券报以《谢庚详解&新三板&:满足基准条件我们就会说Yes》为题,整版报道了新三板制度改革及其发展理念。彼时新三板尚未全国扩容,挂牌总数仅200多家。时至今日,四年不到,截至日,新三板挂牌数量已达10000家!  其实简单回顾可见,正是从2013年新三板全国扩容开始,该市场挂牌数量才驶入急速车道,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微企业才得以便捷登陆新三板市场。其中2014年、2015年是市场培育期,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挂牌数量5000家,一年之后的今天,则达到了10000家。这就是注册制试验田的速度。  (图片来源:股转系统官网)  回顾2016年,新三板市场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市场扩容速度极快。据安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申报挂牌新三板的数量连续13个月维持在上千家的高位。而随着市场容量急剧膨胀,新三板分层制度亦如期落地,同时各项监管陆续跟进。  进入万家时代的新三板市场未来将如何演绎?低迷的流动性能否在2017年有所改观?私募试水新三板做市会否最终引起蝴蝶效应?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盛波 吴柳雯 编辑:蒋帅&&&&&&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属于上市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