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房子合适吗要量力而行,不然失业之后的房奴拿什么养房子

游客 您好,欢迎进入新浪地产网!
做房奴须量力而行 给孩子留一点买玩具的钱
  前不久,一位11岁的小学生采访住建部部长时说:“有很多的同学爸爸妈妈买了房子把钱都花光了,而且还向银行借了很多的钱,都没有钱给孩子买玩具了。”做“房奴”的心酸和不易,在这个孩子的话里展露无遗,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深思:房奴和幸福是不是一定是矛盾对立的?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你贷款买房时量力而行,和自己的收入和支付能力相匹配,而不是勉强去够面积太大、价格太高的楼盘,那么即便是成为房奴,生活也同样能够很美好。
  尽管房贷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一笔支出,但人们也不必因噎废食,该下手时就下手,不要一味等待房价大跌。本轮楼市的调控力度前所未有,中央也一直公开表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采取了限购、限贷等狠招。看到低迷、房价下行,一些买涨不买跌的购房者反而成了观望一族。
  然而时至今日,一些至今没出手的置业者却发现,长时间的等待并没有等到房价的大幅度下滑,反而可能错失了调整的良机。对于一些刚需来说,成不了“房奴”反而可能是最大的不幸福。因此,买房这件事一定不要老想着抄底,只要有满意的房子,月供的压力又合适,就可以选择做一个为了目标而忙碌的幸福房奴。
  而那些投资客则要小心。由于限购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投资购房需求,房价不涨即降,再加上高额的银行利息,房子在那些靠借贷投资的炒房客手中不但不是财产,反而成了“负资产”。
  尽管明年的楼市政策尚未明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继续扶持自住需求,打击楼市投机。而且国家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决心很大,明年的楼市预计将是“稳”字当头,那些想借银行的钱赚钱的“房奴”,未来的路会越走越窄。
项目相关的智库下载
项目相关的社区论坛
我要说两句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房奴”为还贷寝食不安 专家称购房要量力而行
&&& "我近段时间为每月还银行1800元的房贷已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愁得头发都掉了不少。"9月4日,家住成都望江小区的胡庆民先生对记者说,当"房奴"的日子真是太难过了,目前他最担心的是,说不定哪一天不能按时还贷将被银行起诉到法庭。   事实上,他"担心"的事在当地不少供楼者身上已经发生。业内人士推测,成都有10多个区级法院,保守地估计,每年可能有近千起这样的案例。有关专家认为,购房要"量力而行",才能避免房贷官司缠身。   购房大军:房贷月供超过收入50%   在个人收入增长与房价飙升极不相称的今天,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住房难成为许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新三座大山"之一。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持续走高,前三年还在2000元左右的成都房价,眼下均价涨至近6000元。为防止房价持续上涨,早日搬掉"住房难"这座"大山",一支房贷月供超过收入50%的购房大军"因势"出现。人们送其一个不雅的称号---"房奴"。   记者认识的黄梅女士在成都一家房产公司做比较简单的技术工作,丈夫原是中学政治教师,后来辞职当了一名律师。去年夫妻俩以银行按揭的方式,花30万元在清水河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虽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但此后,还贷"大山"便压在了他们的心头。   黄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夫妻俩月收入合计不到3000元,每月需还贷1700元。   "根本不敢给孩子买玩具。"说起每月的还房贷,小黄显得有些精神不振。   其实,像小黄这样为还房贷而发愁的人还真不少。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98.09%背负房贷的人都会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   "无力"还贷"诚信"缺失   严格地讲,小黄夫妻俩还是比较讲"诚信"的,哪怕日子过得再紧,每月该还银行的房贷一分不少。可有不少"房奴"在无力还贷的情况下,选择的只能是"诚信"的缺失。   成都锦江区法院提供的今年1月~7月房产贷款纠纷案件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该院已受理审结银行起诉个人的房屋按揭贷款纠纷案件35件,占同期审结的一般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76.09%。   记者从其他几个城区法院调查得知,今年以来,买房不还贷的官司比往年明显增多。   借贷还钱乃"天经地义"。在成都一家IT公司打工的钱小军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2005年,当时收入还很不错的他同成都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个人住房按揭合同》,从银行借款20万元买了一套住房。可今年初,他突然被公司辞退,一时找不到新的工作,断了收入来源。面对每月还贷1500元的窘境,他无奈地选择了"逃避",连续7期未按时还贷,结果被银行告上了法庭。   据锦江区法院有关人士介绍,有一对夫妇连续14期不按时还房贷,被银行告上法庭后竟然不出庭。但他们终究没有"牛"过法律:法院判其返还银行借款本金16万余元,并偿付利息、罚息、复利13万余元。   欠贷纠纷中青年人占大多数   据有关人士分析,在成都锦江区法院受理的35件房屋按揭贷款纠纷的49位贷款人中,中青年人占了大多数。这些人大多从事商业销售、服务行业、IT工作等流动性较大的职业,收入水平较低,收入也不稳定。一旦因个人工作、经营或身体状况发生什么"风吹草动",便会直接影响他们按月还贷。   该法院研究室一位法官指出:"买房要客观估计自身的能力,对未来职业发展和家庭收入做合理预期。年轻人应优先考虑租房,而不是盲目跟风购房,以免被高额贷款所制影响职业发展,或陷于房贷纠纷。""任何家庭或个人在购房这种大笔投资问题上,都应该'量力而行'。
责任编辑(公瑾)
芒果百科云
热门区域二手房
按字母找小区:
真房源,假一罚百,我承诺,我做到服务热线
Copyright (C)
辽宁芒果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All房产大佬放言:做房奴是活该 买房应量力而行_国内时政更多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 正文住楼房与平房好与否咱且不论,望量力而行,不当房奴_滦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3,174贴子:
住楼房与平房好与否咱且不论,望量力而行,不当房奴收藏
当前农村青年人结婚,为买楼房拿出双方父母一辈的积息,婚后二人还房货,当房奴,生活上搞的很紧,喜的东西不敢买,兴福吗?快乐吗?在买楼房这事应量力而行才是,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生活莫要比,还是实实在在好
凯德集团越南项目上海展出,越南房产仅30%可售予外国人
不买楼的少了,多少家捏着鼻子买的,攒一辈子不够半处楼的
还真的都注意点,没那条件别比,爹妈弄一辈子交个房贷,然后就扛活还,容易吗?不是所有家庭都富裕。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没那么夸张吧?咱这又不是什么一线二线城市…
现在的小年轻都爱攀比
大北京平不比啥好
我的钱一点点挣出来的,自己交的首付
住够了高楼:物业费多,够买半个月菜了;电梯老坏,快吓出心脏病咧;楼层太高,上来就不想动,除了看电视就是吃和睡,快胖成肥猪咧;不能直接晒太阳,接不着地气,人都爱得病咧。从农村来滴楼友说咧:住够咧,回老家!俺回哪儿?俺老家没房,孩子县城上学,真怀念大平房啊
2017看中超 牛魔王购票有保障!
买不买房都是自己所愿不在这发表任何个人意见
虽能安身,并非安心
喜欢住平房的顶一个
我就遇到过,有的父母为了省下点儿钱给儿子买楼买车,中午都不舍得出去吃饭,啃从家带来的馒头、饼,渴了就喝口凉水。而他儿子却在外面胡吃海喝,我就想问一句:孩子,你父母这么省这么可怜你知道吗?
自己看着办呗
买了楼还得买车
“说得好!”雍正大声称赞“朕就是这样的心思这样的行径这样的天地间的铁铮铮的汉子!不过他们说你是‘为虎作伥’却未免小看了朕。朕怎么会是虎呢?朕是大清皇帝是真龙天子所以你应该是‘为龙作伥’!”雍正的脸上带着轻蔑的微笑细牙咬得吱吱作响。忽然他又昂首向天长叹一声说“唉!朕何尝不想过平安的日子又何尝不想和兄弟们和和睦睦地相处?大家都相安无事朕岂不是更快活些?十三弟你读过不少书孟子说‘民为贵’这话你也许不曾忘记。什么是民为贵?说到底就是提醒当权者不要把百姓惹翻了!看看吧如今积弊如山的朝政与平民百姓有什么关系?不都是那些贪官污吏、豪绅地主造成的吗?他们哪里是在帮助朝廷治理百姓?他们是在‘替朝廷’激起民变而民变一起朝廷就将分崩瓦解!所以历代有识之士都说防民之变甚于防川!那是比洪水更要可怕的呀!”他略一停顿又说“秦始皇统一六合扫平天下之时何等英雄?可是陈胜吴广两个高梁花子振臂一呼就把他那号称铁桶一般的江山搅了个稀里哗啦!史鉴可训哪我的好兄弟!”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一房奴自白:买房更要量力而行房子也是围城_新浪房产_新浪网
下载“口袋乐居”
一房奴自白:买房更要量力而行房子也是围城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扫描到手机 楼盘消息早知道
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
  年轻人买房更要“量力而行”,不要让房贷成为过重的经济负担。
  “对工薪一族来说,房子也是‘围墙’,没买的人一心想买,买了的人却被它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月薪5000多元,在佛山也能算个白领了,但不可否认,我还是个如假包换的‘房奴’。”小林笑着说。
  小林买的是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位于城南,30万元,首付9万元,自己出4万元,父母支持5万元,剩下21万元按揭,每月还款2312元,分10年还清。
  平时挥霍成性的小林,对于“突如其来”的“房奴”活措手不及。刚开始没太约束自己,还是经常跟朋友出去唱K,到酒吧喝酒,长途电话也是一打几小时,结果“惨不忍睹”,第一个月还贷就动用了信用卡,第二个月不得不节衣缩食。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小林开始制定省钱计划:下班到超市买菜做饭,尽量避免朋友聚会,少买品牌服饰,并开始“揽私活”。“很压抑,没有真正背上房贷重担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到‘房奴’的感受,”小林一脸苦笑。
  京城某调查公司对京沪穗等地购房者的调查显示,月收入在5000元至15000元的购房者中,76%表示购房后压力很大;仅有24%的人表示“还能承受”或“压力不大”。可见,像小林这样为月供所累的购房者还大有人在。
  小林告诉记者,上个月有一家不错的公司来“挖角”,但他不敢贸然行动,手上没有存款做保障,担心新环境不适应而失去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反而感觉自己都没多大冲劲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奴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