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能拯救中国吗

中国放行三个新自贸区 外媒:证明上海自贸区成功(图)_网易新闻
中国放行三个新自贸区 外媒:证明上海自贸区成功(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考消息网3月2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有关部门3月24日批准在天津、福建和广东设立三个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三个位于中国沿海的新自贸区历经数月讨论研究,现在终于得到官方放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5日报道,新自贸区将复制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模式,成为在货币兑换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放松规制的试验田。
  《南华早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24日消息称,国家领导层认为上海自贸区获得了成功,同样会扩大其规模。
  尽管高层亮了绿灯,但新自贸区的正式启动日期已被多次推迟,迄今尚未对外公布。
  根据计划,广东准备将重点放在加深粤港澳经济一体化上,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广东自贸区将占地116平方公里,包括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蛇口以及珠海横琴这几个片区。
  与此同时,福建自贸区将聚焦台海交流,天津自贸区则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5日援引中国官媒消息称,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4日正式审议通过广东、天津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三地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扩展区的挂牌时间基本确定,有望于3月底挂牌。
  据报道,广东自贸区将“主打港澳牌”,建立粤港澳金融合作创新体制、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粤港澳交易规则的对接。
  报道说,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省份的福建,其自贸区重点对接台湾,以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位于中国北方的天津自贸区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进自贸区建设是中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并称,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并承诺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进行金融改革。不过,有些承诺仍未兑现。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5日报道,中国已正式批准新设三个自由贸易区的计划,这一试点项目意在为中国金融行业的开放铺平道路。
  报道说,在此之前,中国已在上海设立了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大张旗鼓地启动了,但目前为止未能令很多外国企业信服它开启了一个投资规则更加开放的时代。
  中国官员表示,上海自贸区简化了外汇手续,方便入驻自贸区的公司在境外借款。上海自贸区还使微软和索尼等公司10多年来首次可以在中国销售电视游戏机。
  官方报道没有就三个新建自贸区适用的规定提供任何新的细节。
上海自贸区(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上海自贸区将新设管委会 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举
  中新社上海3月18日电(马化宇)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18日表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将设立新的自贸区管委会,下设8个局,其中包括5个片区管理局,分别是陆家嘴、前滩、金桥、张江片区以及保税区管理局。
  据简大年介绍,除了5个片区管理局外,新设的自贸区管委会还将下设3个内部机构,分别是综合协调局、政策研究局及对外联络局。
  去年12月,上海自贸区的扩区计划获得批复。上海自贸区将从原来的28.78平方公里,扩展至120.72平方公里,陆家嘴、张江和金桥三个区域被纳入其中。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区之后,意味着上海自贸区的范围将由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至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工与管理,将成为上海自贸区扩区之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简大年说,新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将和浦东新区政府合署办公。伴随着新管理架构的确立,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的内部机构也将进行调整,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
  谈到面对即将新设的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的竞争,简大年表示,上海自贸区需要保持先发优势,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
  作者:姜煜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评论】面对TPP 上海自贸区能做些什么?|界面新闻o中国 图片来源:CFP历时五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终于在10月5日宣布完成TPP谈判。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又意味着什么?
TPP是一个具有雄心、全面、高标准、平衡的区域贸易协定。具有雄心是指致力于引领未来的国际经贸规则;全面是指涵盖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降关税、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等传统议题,还包括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等没有普及的议题,更是涵盖了国企改革、电子商务等新议题;高标准是指对所有议题都设置了比目前更加严格的标准;平衡则是指平衡了各谈判方的利益,既努力做到全面、高标准,又考虑了谈判国之间的差异性。
尽管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都无法满足和接受TPP协议内容中的&全面&和&高标准&,但TPP设置的谈判议题是未来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规则还是传统的贸易协定主要定位于与贸易直接相关的议题,比如关税、配额、补贴等,至多涉猎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非贸易议题,还注明了要与贸易有关,比如WTO框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但是,随后的区域贸易协定议题虽和贸易相关,却离贸易越来越远,从而将贸易规则延伸到国家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环境、劳工等。
最近的趋势则如TPP协议内容一样,将国有企业的相关内容直接写进文本,使得一国不仅要更加开放,还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即未来的开放本身就蕴含了改革。很显然,改革是比开放更具难度的事情。因此,不用说发展中国家无法满足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就连一部分发达国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符合标准。但是,目前TPP的高标准规则毕竟是未来的趋势,其中的许多议题也会逐渐纳入WTO的框架内。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布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素来有先在局部试验然后推广到全国的传统,建立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改革和开放的先行先试,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先行先试的内容既对接外部高标准国际经贸投资规则,又内联中国自身的改革和开放布局。四大自贸区既承担试水深水区改革的任务,又肩负深层次开放的重任。
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家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刚刚成立两周年,相比其他三大自贸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外贸已经面向全球,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位居前两位,但是从投资和生产来看,依然没有突破东亚范围,即依托的是东亚生产网络。而从地理位置来看,天津、福建、广东等地依然受限于东亚区域内的合作。只有上海能突破东亚,使中国在生产和投资尤其是吸引外资方面,突破大部分外资来源于港澳台和东亚的限制,吸引到来自欧美的高水平投资。
因此,从区位上看,上海自贸区应该定位于面向亚太。其他三大自贸区中,天津定位于京津冀一体化,福建定位于面向台湾,广东定位于面向港澳。由此可见,只有上海自贸区有望突破大中华圈,打造面向太平洋的先行先试区。既然如此,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来看,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开放应该着眼于TPP协议文本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以2012年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为基础)。尽管中国尚未作出是否加入TPP的决定,但是上海作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理应对TPP协议文本内容和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进行先行先试。
由此,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内容应该坚持全面、高标准的原则。所谓全面,是内外全面,指既能全面地对TPP、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进行先行先试,又能全面地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改革内容以及后续出台的各个专项改革文件进行大胆探索。所谓高标准,是指改革的步伐足够快、开放的程度足够深,不拖泥带水。四大自贸区的竞争按理说应该具有互补性,各有侧重,但是上海作为动力和能力最为突出的自贸区,试验内容相比其他自贸区理应更加全面。而对于高标准而言,唯如此,才能满足对接外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要求,从而为以后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提供现实依据。具体来说,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应该做到更快、更全、更大。
更快是指加快试验。全球金融危机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有明显起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未消除,世界各国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引擎,通过刺激经贸投资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剂良药。而放眼世界,唯有美国具备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和动力。TPP谈判的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迫切感。高标准经贸规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一定都适用,只有其中一部分会成为未来WTO规则和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容。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任务尚未完成。TPP文本&包罗万象&,中国要做的是减法,将不合理的去掉。在这种背景下,唯有加快试验步伐,对TPP文本和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内容进行大胆试验,才能摸索出中国可以适应和推广的规则。
更全是指试验的内容要更加全面。TPP本身就是一个全面的贸易协定,其规则之全面远超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取得许多成效,在许多试验内容上走在前面。比如上海自贸区成立没多久,就开始试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如今在贸易、投资、金融、政府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各类制度创新。但是仍未涉及TPP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TPP中离贸易较远的规则,如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等。事实上,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许多改革内容都有助于应对TPP中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政策的条款。上海自贸区可结合中央文件与TPP条款继续更加广泛的改革。
更大是指试验区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2014年12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做出扩大上海自贸区试验范围的决定。此举是为了给上海自贸区更大施展的舞台。但是,目前的试验区范围仍然不足以做出更全面的试验。虽然小范围试验可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但小范围试验也束缚了拳脚。虽然大部分规则都可以试验,但许多内容无法试验,或者达不到试验的效果。比如受限于上海自贸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政府采购、劳工、环境、国有企业等内容很难进行试验。因此,建议继续扩大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区域。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期,对中国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上海自贸区应该成为中国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先锋队。
(本文作者苏庆义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上海自贸区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