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方未足额支付租金工龄工资

公积金算工资总额
公积金算工资总额
学习啦【财务知识】 编辑:晓铧
  工资,是整个劳动关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最主要的生活来源。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是的基本精神,也是劳资关系的基本规则。下面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公积金算工资总额,希望能够帮到你。
  公积金算工资总额
  (1)政机关工资总额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和加班工资;
  (2)关工人工资总额包括: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和加班工资;
  (3)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和加班工资;
  (4)企业职工工资工资总额包括: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效益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和加班工资;
  职工月平均工资等于上一年度工资总额除以12,月平均工资低于我市
  目前最低工资标准300元的,按300元计算。
  职工工资总额的基本信息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待遇、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论其经费来源,支付形式,费用支出渠道,是否计入成本,是否国家计征所得税,均应列入工资总额计算范围内。
  公积金的基本简介
  现在地税代收的工会经费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那这个工资总额应该含有养老,即我公司是每月发工资,我们自己先交各项保险,等年底的时候再给我们报销公司应该交的那部分,那这部分是否也应该算在工资总额。
  职工公积金常见问题
  折叠代扣代缴部分是否计入工资总额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及其他各类扣 款都应计入工资总额,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基数。
  住房补贴是否计入工资总额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房改补贴统计方法的》(统制字〔1992〕80号)规定,职工住房补 贴应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基数。
  独生子女补贴是否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不计入工资总额,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折叠误餐补贴与伙食补贴的区别
  误餐补贴是指对因公外出,需要在外就餐的职工给予的补助,是属于差旅费性质的补贴, 不计入工资总额。除此以外,对所有以误餐补贴的名义发给职工的伙食性补贴一律计入工资 总额的&津贴和补贴&项内。
  单位发放的其他费用是否统计为工资
  单位一次性发放或按月发放的费、保险费、餐费、过节费、劳务费等,是否应统计为工资。
  单位以各种名义发放的现金和实物,只要属于劳动报酬性质并且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规定不 统计为工资的都应作为工资统计,计入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基数。
[公积金算工资总额]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81人看了觉得好
690人看了觉得好
898人看了觉得好
【财务知识】图文推荐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法律知识大全|律师)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
495人阅读 来源:律师365
劳动者提供劳动给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创造了财富,那么用人单位就得按照的约定,定时定额支付劳动报酬,但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那么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律师365小编在下文与大家浅析一下。一、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1、责令改正+根据《》第八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
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若要获得此种权利保障,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寻求权利救济。2、+经济补偿根据《劳动》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若要获得此种权利保障,可以向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寻求权利救济。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二、关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条及解读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或者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以及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四种违法行为:一是,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是,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四是,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六种情形。对于发生《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一定要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催促用人单位把为发的工资补齐,符合法定补偿情节,一定要请求补偿。若不会计算补偿工资或遇到其他问题,小编建议去律师365网站找专业律师服务,这是很有帮助的。延伸阅读:
吉安工资福利律师律所: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区域:江西/赣州/章贡区擅长土地房产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咨询推荐
热门工资福利法律百科
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在女职工享受产假的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地区找律师
专业律师权威解答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热门法律百科
338262人看过 1 95493人看过 2 72729人看过 3 42639人看过 4 32000人看过 5 31324人看过 6 20950人看过 7 15320人看过 8
其他人正在看
209757次阅读 146983次阅读 74746次阅读 70804次阅读 61020次阅读 44559次阅读
工资福利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劳动午报数字报
第11版:维权
&&&&&&&&&&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发布(下)
劳动者工资标准按应得工资确定
关键词5 带薪年休假 问:如何计算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时间? 答:《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规定职工累计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其中“累计”应指工作时间的相加,其中中断工作时间予以扣除。对于参加工作第1年的时间的“累计”,应按《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规定执行。“连续工作满12个月”,指劳动者在参加工作后曾经在同一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连续不中断工作满12个月。 劳动者在符合参加工作后曾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条件后,此后年休假时间以当年度在用人单位已工作时间计算。 用人单位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未休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问: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的,如何处理? 答:对劳动者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中法定补偿(200%福利部分)诉请的仲裁时效期间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即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考虑年休假可以集中、分段和跨年度安排的特点,故劳动者每年未休带薪年休假应获得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时间从第二年的12月31日起算。 问: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如何处理? 答:劳动者未休年休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5条规定,用人单位按职工日工资收入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与正常劳动工资报酬、加班工资报酬的性质不同,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100%部分)及法定补偿(200%部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在于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支付其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中法定补偿(仅200%部分)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不宜认定属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关键词6 社会保险 问:劳动者先后在几家用人单位工作,其中的一家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过养老保险,但是劳动者在其他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已经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被告知无法补缴养老保险,劳动者起诉要求赔偿养老金差额能否支持? 答:由于劳动者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只是因其中的一家或几家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影响了其养老金水平,不属于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形,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四项的规定,应裁定驳回劳动者的起诉。
问: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如何处理? 答: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前一年内,存在因用人单位过错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保账户或虽建立了社保账户但缴纳险种不全情形的,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一般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建立社保账户且险种齐全,但存在缴纳年限不足、缴费基数低等问题的,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可通过用人单位补缴或社保管理部门强制征缴的方式实现,在此情形下,劳动者以此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一般不予支持。 问: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后又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应否支持? 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即便是因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主张经济补偿的,仍应予支持。
问:哪些近亲属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劳动者的工亡赔偿待遇?近亲属间如何分配劳动者的工亡赔偿待遇? 答:《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不同于《继承法》的继承人范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近亲属应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具体认定可按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执行。 关键词7 未订立书面合同及合同期限 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实际建立了全日制劳动关系,但双方订立的是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答: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不予支持。在审理中注意全日制劳动关系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区分,充分保障劳动者实际权利。 问: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符合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但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现劳动者要求将其固定期限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如何处理? 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不予支持,但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的除外。 关键词8 工资标准及各种争议计算基数 问:用人单位给付劳动者的工资标准计算基数按哪些原则确定? 答:(1)劳动者每月应得工资与实得工资的主要差别在于各类扣款和费用,应得工资包括个人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金、税费等。对于社会保险金、税费,用人单位承担的仅是代缴义务,劳动者的纳税由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金缴纳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审理中一般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确定工资标准。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标准的,以该约定为准。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工资确定。依照本款确定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3)计算“二倍工资”的工资标准时,因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级别工资等按月支付的工资组成项目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特征,金额相对固定,属于劳动者正常劳动的应得工资,应作为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不固定发放的提成工资、奖金等一般不作为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 (4)在计算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时,应当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其中包括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还包括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劳动者应得的年终奖或年终双薪,计入工资基数时应按每年十二个月平均分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应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确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中的“应得工资”包含由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所得税。 (5)劳动者所得实际工资扣除该月加班费后的数额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问:如何确定劳动者加班费计算基数? 答:劳动者加班费计算基数,应当按照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应得工资确定,劳动者每月加班费不计到下月加班费计算基数中。具体情况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加班费计算基数的,以该约定为准;双方同时又约定以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劳动者主张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的,应予支持。 (2)劳动者正常提供劳动的情况下,双方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高于原约定工资标准的,可以视为双方变更了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以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作为计算加班费计算基数。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能够认定为双方变更了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的,以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作为计算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3)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用人单位按月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发放的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加班费计算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在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前月)、伙食补助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基数范围。国家相关部门对工资组成规定有调整的,按调整的规定执行。 (4)劳动者的当月奖金具有“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性质的,属于工资组成部分。劳动者的当月工资与当月奖金发放日期不一致的,应将这两部分合计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用人单位不按月、按季发放的奖金,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可以不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5)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1.75天和174小时进行折算。 (6)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当综合计算周期为季度或年度时,应将综合周期内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本报记者 李一然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C)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17号三个月未发工资员工能否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来源:泰州晚报查看数:0
问:我姑母在一家乡镇企业上班5年,从去年底到现在,企业以货款没收到为由,三个月没有发放员工工资。请问员工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偿工龄工资吗?& & 晚报律师团钱玉琨答:劳动报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也称为“薪水”“薪金”“报酬”等,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根据劳动者劳动岗位、技能及工作数量、质量,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者已经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数额、日期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支付劳动报酬,也是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就是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也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此,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依法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之规定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不区分大小写)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泰州新闻网”或“泰州日报”、“泰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泰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11年来,她立足三尺岗台,坚守执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足额支付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