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分期算不算正规公司金融公司是正规的吗

分期金融,不要被校园的概念忽悠了_网易科技
分期金融,不要被校园的概念忽悠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王海天主打校园信用消费市场火了。本周,趣分期宣布获得B轮融资,估值约10亿人民币。分期消费的概念已经不算新鲜,因为这是信用卡一直都在做的事。可以说趣分期是虚拟金融,但这也不是新模式,京东还有白条、延迟30天还款呢。在趣分期的商业模式中,分期的资金其实不是趣分期自己的,而是另一端的投资方。趣分期就是一个P2P,对接两端:债权人、投资人。趣分期的火热,其实并不在于当下的校园。虽然他们主打的口号是大学生分期购物,未来一定会快速转型。原因如下:校园是入口,不会是未来核心。如果主打3C品类和只做校园,趣分期很难获得如此高的估值。首先3C属于低频消费,一个4000元的s,趣分期赚1%的分期手续费也就40元钱,这中间还要和债券投资人分成,因为借出款项的是投资而不是趣分期。另外,在这40块钱的生意中,趣分期还要承担债权人违约风险、催款、出事后先行垫付等。一个5S分期,趣分期在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工作:评估风险、签合同、卖出债券、后续跟踪。据说趣分期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人的校园推广队伍。这个生意有多重和苦逼,一目了然。说校园不是未来核心的另一原因是学生客单价太低。现在从用户模式来评估,用电子商务的逻辑来说,用户是分为不同级别的,比如京东把用户分为:钻石、金牌、银牌、铜牌等。大学生这个群体评估为哪个级别呢?对趣分期来说,先不管用户身份,当然希望用户经常来分期,因为分期越多,平台赚得越多。另外一个是分期总价越高越好,因为高客单价,才有分期的价值,几十万的客单价,手续费也越多。我们还是拿5S举例,趣分期通过手机切入一个学生用户。下一次的分期是什么呢?车?房?这些显然不太可能。因为学生还没有到这个消费年龄。做旅游、教育的分期呢?这个理论上是可行的。几千元的客单价都大部分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负担。但不知道规模能做多大。校园之于趣分期,只是一个切入口。趣分期可以通过学校的运营情况来分析数据,当作早期试验田。最典型的比如风控。据说现在趣分期除了要求学生提供银行流水、父母电话,连每学期的成绩单都要提供,以便做出好的风控。既然都当作入口了,那趣分期是否要赚学生的钱,已经不重要了。校园的分期,可以给趣分期提供巨大的运营帮助,以减小一下子进入社会市场的风险。趣分期打出的概念是校园方向,但不要被忽悠了。对比的话,可以参照送外卖的那家,名叫饿了么。低客单价是现在,非标、高客单价是未来。目前的分期,不管是趣分期还是电商网站,主流的分期数额还是1万元以内的商品。比如iPhone5S、数码相机、电脑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客单价相似,标准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越高,售卖的越容易,因为消费者对商品本身已有认知。比如iPhone,对趣分期来说,并不需要在自己的网站上大肆宣传5S的性能有多好、待电时长多牛逼。这个商品一放出来,消费者就知道了。标准品的好处是省去宣传,但坏处同样有。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对于非常标准化的商品,平台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价格,是的。这是最核心的。其次是物流。比如同样的iPhone5S,京东和价格一样,你可能就选择京东了。对于分期平台来说,标准品的竞争就落到了分期利率了。谁的利率低,谁就可以抢占用户。而标准品是最容易打价格战的,3C数码、图书,这些都是价格品类。所以,未来的趣分期一定不会把精力放在iPhone5S、6、6Plus分期上,因为这个没有差异化。差异化,只能是非标品。比如房子、旅游等。差异化的好处体现在竞争上,避免了5S只能拼利率的激烈竞争。而非标、高客单价的利润率也更高。目前的几千块的标准品,只相当于一个用户引流品类。并且,未来随着竞争者的进入,一个5S的分期费用会越来越低。甚至,我觉得分期零利率都可能到来。就当是纯战略品类。核心还是锁定人。校园、低客单价都不是趣分期的核心,对于趣分期来说,未来的核心还是在圈人上。找到优质的借款方,然后锁定。只要优质的借款人和趣分期发生一次交易,趣分期就可以拿到这个人的所有数据。消费能力、习惯、大致喜好。有了数据后,则可以关联到下一次交易。比如一个大四学生在趣分期分期买了部肾6,现在这个人要实习了,他可能要出来租房和寻找实习单位。租房还是要分期。由于趣分期有了用户的数据,就可以个性化的推送租房的分期。当然,这个只是理论和逻辑,趣分期能不能做到,还要看数据分析能力。
这一轮的分期热,校园消费只是表象而已,核心是线下优质的流量重新再发现。这个模式的好处是把消费链条做了重新分配,原来是货匹配人,通过这一轮的消费金融,将逐渐变成人匹配货。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个人要工作租房了,分期平台是可以提前预测出来的。因为分期平台有他之前的数据。用户的消费,可以直接和分期平台发生关系。离用户近,离交易近。校园只是一个入口,万不可当作是分期平台的全部用意。(王海天供网易科技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简介:垂直社区从业者、美股二级市场投资者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教育消费金融背后的猫腻你知道吗?
来源:虎嗅网
作者:鲸媒体
原标题:教育消费金融一片火热,可背后的猫腻你知道吗?
  消费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就连BAT也都纷纷盯上了这块大蛋糕,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成为BAT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重头戏。百度金融、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均开始提供信贷服务,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而教育消费金融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赛道,赛道中包括巨头公司,也有高速发展的创业型公司。整个环节无非涉及到了三方:学员,教育机构,教育消费金 融公司。虽然教育消费金融带来了令人瞠目的“鲶鱼效应”,并爆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但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为了争得行业发展的一席之地,也悄然积累了种 种风险,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也是以速度换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
  一面是教育消费金融方兴未艾,在政策利好、资本力捧下,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诞生了;另一面则是教育消费金融的乱象已经开始显现,鲸媒体观察到目前的一些乱象集中在教育机构中间,为了提高业绩收入而进行的极端手段。
  教育消费金融领域乱象揭秘
  通过对几家教育消费金融公司跟进了解到了以下情况:
  信息不对称造成学员受骗
  通常情况下,学员和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消费金融公司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了怂恿没钱的学生报班,教育机构会告知学员如果去和金融公司分期学费,最后只需要按原来的学费价格归还就可以,并不会额外收取利息。学员直到金融公司催收电话打过来之后才会恍然大悟,但是为时已晚。
  确实有一些教育机构对学生分期学费参与培训做到了免息分期,但是本身课程的价格是相对不透明的,教育机构的惯用手法是悄悄对课程提价,把分期产生的利息成本囊括进去。
  有的教育机构会声称培训完全免费,但是要注意一点,它会和你要一堆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极其重要的手持身份证照片。在学员欢天喜地去上课的时 候,教育机构已经偷偷用学员的个人信息去金融公司换取了学费,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时候就被分期了。稍微“有良心”的教育机构会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习或 者项目赚取学费进行偿还,个别“丧心病狂”的教育的机构捐款跑路都有可能。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IT培训机构会打着招聘的旗号进行招生,通常面对的人群是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并不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完成之 后,IT培训机构会以岗前培训为由要求学生报该机构的培训班,然后将学员提交给分期机构,在培训的过程中会给学员安排一些项目,等于赚取学员学费的同时, 等于学员自己花钱为机构打工。
  “言传身教”帮学员编故事通过信审
  网签取代面签给教育消费金融业务提升带来了指数级的增长,网签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但随之而来的风控难题也显而易见。在没有见到真人的情况下, 如何确定C端用户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用于骗贷的ID?如何确定借款人的真实消费意图?如何避免借款人的套现行为?因此每一个教育消费金融公司都有一套严格 的风控审核机制。
  教育机构为了给学员“凑足”学费,会在鼓励学员在各大消费金融平台上都提交自己的信息,但很多学员因为各种原因而不符合分期学费的标准,绕不开风控 的这道坎。本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则,教育机构会诞生一批这样的老师,他们长期与金融公司打交道,熟悉各大平台的审核流程,会对自己机构准备分期 学费的学员进行“培训”,包括每个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如何回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话术。
  当然也有“学艺不精”的学员被金融公司的风控人员看出了问题,这时候 在一旁的老师会抢过电话大吼:“你干嘛要问这个问题?你们要是不合作,我就去找其他平台了。”搞得旁边的学员和信审的同学都是一脸尴尬。
  也是由于现在教育消费金融公司在极速扩张,所以对机构的态度相对强势,假如一家金融公司没有通过的话,他们会迅速转移到另外一家进行申请,另外通常教育机构还会要求教育消费金融公司和学员沟通时称自己为服务公司,其中的猫腻我们也不得而知。
  要合作?打款对私账户再说
  教育消费金融公司的打法基本相同,都是拓展B端教育机构来提供申请分期学费服务的学员,这样拥有优质生源的教育机构就成为各家金融公司争抢的对象, 这个时候教育机构作为强势的一方自然会提出他的要求,我们经常听到的要求可能是:能不能把学员的学费打到我们私人账户上?如果能,我们就合作。
  这里面涉及到关于认定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为了控制避免自己由小规模纳税人转变为一般纳税人,从而承受更高的缴税额,教育机构在努力控 制自己账面上的销售收入。通常敢于这么合作的金融公司也是财大气粗之列,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坏账率,现金流稳定,毕竟这么做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和风控风 险。
  退课难,来回“踢皮球”
  网上关于退课问题的咨询(图片来源于网络) 
  搜索教育分期退费的内容,这样的法律咨询有很多。
  退课难在整个教育行业里算是老生常谈了,学员在分期课程之后不满意,在想要退课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了,是该找教育机构还是找金融公司?教育机构吃进 去的钱绝对不会轻易还回来,而消费金融公司这边已经把款打给教育机构了,更不可能还款。
  这三方就陷入僵持阶段,错过了退课期的很有可能“一气之下”不去上 课了,但是他遗留下来的债务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这样违约的情况会记入学员的征信信息中去,影响他今后的人生发展。通过网上搜索到的消息,目前已经有不少学 生面临这样的困境,很多学生选择了寻求法律帮助。
  结语:乱象亟待监管
  从经验上看,一旦某项金融业务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往往会埋下爆发金融危机的隐患。比如: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而目前教育消费金融领域里也存在着这样的隐患,也正是由于监管盲区的存在,使得教育消费金融的野蛮生长很容易偏离正确、有序和健康的轨道。
  对于行业里出现的乱象,成立行业自律机构,明确监管定位补位,提倡诚信行业操守都是必要的,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渗透,教育消费金融市场格局将面临洗 牌。风控能力强的平台将在市场上大有作为,而风控能力不足的平台将逐渐淡出市场。从长远看,上面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将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而逐渐改观,然而在 这过程中,“被分期”的学生们的利益,谁来关注?这是从业者们需要反思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鲸媒体,教育行业垂直深度媒体。微信【鲸Media】,微信号:jmedia360,网站: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们都知道,教育消费金融不同于校园电商消费金融,虽然他们同样都是针对学生,但是一个是针对学生们的购买消费,另一个是针对学生们学习上的消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消费。在消费金融兴起之后,作为其细分领域的教育消费金融的公司也开始大受资本追捧,据了解,已经有数家相关的公司拿到了下一轮的投资,如果说天使阶段的早期投资属于资本的试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投资对于教育消费金融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今天就向大家揭示教育消费金融公司最不想让大家知道的3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获取用户
  目前市场上教育消费金融的业务已经覆盖了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年龄段和受教育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早教阶段,K12教育阶段,职业教育阶段。而获取用户的方式通常情况下还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从线上的角度来讲,主要通过百度SEM,线上引流的手段,把学员聚集过来,通过后续的运营手段进行处理转化。在搜索广告中,百度仍是教育行业广告主最重要的搜索投放渠道,总投放比例超过80%。教育行业已经成为继医疗行业在搜索广告投放的第二大行业,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机构的广告预算不断增加。作为教育消费金融公司,形式上是一个为机构导流的中间页,同样是搜索引擎营销,页面上能同时展示几家甚至几十家的教育机构及其产品,因此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单个机构获取用户的成本已经被摊薄了。
  优点是:效率高,成本可控。缺点是:用户质量偏低,转化流程较长。
  新媒体内容转化是另外一种线上转化的方式,通过打造新媒体内容矩阵,吸引粉丝,然后慢慢进行转化,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了每个公司的标配,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新媒体给企业品牌和效益带来的影响,但是能把新媒体做起来并实现产出达到预期的并没有多少公司。如果老板突然有天对你说,人家papi酱能够这么短时间聚集起千万粉丝,小李你也要加油,这个月做出10万粉丝没有问题吧?预算?好说好说,五百够不够?――这可能是每一个新媒体人都可能遇到的,但毕竟品牌和粉丝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爆红的背后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成的,大部分公司的心态是急功近利的,恨不得第一天有个帐号,第二天就有10w粉丝,恨不得所有的文章都是写自己公司如何牛,把大大的“广告”贴在脸上,因此要做新媒体就要做好攻坚战的准备,多从用户的价值来考虑,用户自然会从为你的价值来考虑。
  优点是:壁垒高,用户质量高。缺点是:投入时间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士维护,不可控。
  从下线的角度来讲,建立合作的小微教育机构本身的学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已经经过身份的确认,并且有明显的报课意愿,但是本身小微机构的能力不足以对学生开展学生分期的业务,因此与教育消费金融公司有着高度合作的可能性。
  优点是:用户质量高,转化率高。缺点是:需要对教育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
  教育消费金融公司的目标用户有着天然的群聚属性,有着共同的物理空间――学校,因此存在着与学校合作或者通过线下团队覆盖学校,建立校园代理来获取用户的可能性。
  优点是:有利于线下的品牌露出推广。缺点是:操作运营过重不够效率。
  免费试听课也是一个不错的获取用户的手段,有的教育消费金融公司会和机构达成合作,组织一些免费甚至有补贴的试听课,从培训机构的角度来说:通过试听课服务的规模化、普及化,培训机构可借此扩大生源,获取全方位的品牌、课程宣传机会,并通过学生试听反馈改良课程品质、降低退课率,最终提升成交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免费试听课程,学生能更加明晰自身培训需求、进行理性选课、增强自身竞争力。
  优点是:成交率高,利于品牌宣传。 缺点是:需要协调机构和组织学生,覆盖规模有限。
  第二个秘密:商业模式
  大部分的教育消费金融公司,对自己的定位反而是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教育机构为其提供“媒体宣传,招生,学费分期,软件服务”等等,以学费分期为切入点可以很容易的和教育机构以及C端用户建立联系,从而延长产品服务线。
  有的教育消费金融公司都是以教育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的形态来存在的,做的是通道型的业务,后端是有金融保理公司来处理金融业务的部分。
  教育行业属于高毛利的行业,因此机构在与分期平台的合作上,有一定的议价空间。因此教育消费金融公司的收入来源于:1)与机构合作学费的差价。2)学费分期的利息。3)为教育机构招生的返佣。
  第三个秘密:风险控制
  教育行业分期的坏账率要比其他行业低的多,但大部分的教育消费金融公司也是B2B2C的模式,既要维护好B端教育机构,又要有稳定的C端用户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风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和其他行业金融不同的是,教育行业的C端对于服务是即时消费的,而且整个流程是看不到钱的,几乎没有C端套现的可能。所以教育消费金融公司的重点风控的方向在于对B端教育机构的把控。通常对一个机构的审核包括:课程、师资、学生来源、价格、市场的接受度等多个维度来判断,加上实地考察等等。虽然教育机构属于轻资产的公司,但是通常通过平台审核的教育机构如果跑路的话也是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的,因此通过最大的可能降低了风险。有的平台给每个入驻自己平台的机构接入自己的SaaS服务系统,通过每天的数据监测来监督教育机构的动向。
  对于C端用户还款方面的风控,除了平台本身会在还款期内有提醒,有的平台上的教育机构甚至也会肩负起提醒学员还款的任务。因为部分教育消费金融平台和教育机构合作的过程,还款率也是考核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另外教育产品是一个长期消费的过程,一旦出现逾期的情况,学生的课程也可能随时中断,也是保证还款的一个有效手段。
  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通常婴幼儿早教阶段和K12教育阶段需要把控风险的是家长,而职业教育需要把控的是学生本身的还款能力。业内人士向透露,C端用户通常需要出示C端用户出示身份证、收入信息、就业工作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借贷记录等等(可以去各类金融风险控制和反欺诈服务提供商来查询,例如:同盾科技等公司,主要是为了确认借贷人是否被列入黑名单)。
  不过相对于消费金融,教育分期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分期贷款坏账率低了许多。职业教育的课程通常费用较高,通过金融分期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初次投入,可以扩大培训机构的招生数量,在课程过后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收入,从而提升后期的还款能力和还款动力。
  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平台对于不良资产(逾期账单)的处理,除了正常催收以外,还有可能将债权委外处理,通过外部的不良资产处理公司来解决这一部分债务,因此在服务水平上就会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坏账可能会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进行催收,会影响服务的体验。
  近日,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债务产生,自身无力偿还,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这件事产生了正负两方面影响。好的影响是给消费金融公司急功近利“拉客”的行为敲响了警钟,并且更加注意对贷款者的风控。不太好的影响是,由于目前国内征信系统并不完善,平台之间的黑名单也没有实现共享,催债跳楼事件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一些诚信不足人群(当然,是很少数)的“保护伞”,有人甚至公然向分期平台叫嚣“有本事你就继续逼我还钱,再逼我我也去跳楼,不敢催我就别来找我”,很多平台对于此类用户也是无可奈何。
  结语:
  因为教育产业足够大,教育消费金融市场看上去很大很美,但由于每家教育机构提供的服务都是非标准化的,如何加强对中小教育机构的审核,如何提高对C端的服务水平、推荐更丰富更优质的课程,如何加强风控、快速构建起行业壁垒,这些才是奔跑中的玩家们必须考虑的本质问题。
  来源:
  /observer/3398.html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鲸媒体是一家面向教育产业的专业媒体,由行业、资本、媒体等各...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期乐是正规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