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三千理财产品,谁能告诉我怎么在北京买套房子

&&&&&&&&&&&&&当前问题
取得北京工作居住证,我可以在北京买几套房?
提问者:178****6127&
所属分类:
编辑器加载中...
共有&2&个回答
能否再买,要看您是单身还是已经结婚。
先来明确2个问题:
1、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算作京籍家庭。
2、北京已婚家庭只能拥有两套住宅,北京单身家庭只能拥有一套住宅;对于目前已经拥有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套数达到或超过限定套数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另外,购房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计算为家庭成员,成年子女不算在内;该家庭具有购房资格时,可以购买房屋,房屋产权可以落在家庭任何一名成员名下。(如妻子是外埠户口,而丈夫是京籍,在通过购房资格审核时,产权可以落在妻子名下)。
所以:如果您是单身,根据限购政策,只能买一套住宅。如果是已婚,可以买2套住宅。
您好,感谢您关注链家网。
北京的限购政策是对于买房持有效工作居住证的家庭属于京籍,单身家庭限购一套住宅,已婚家庭限购两套住宅。
官方客服 热门城市二手房热门城市租房网热门城市楼盘热门百科
还没有链家网账号?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下次自动登录下次自动登录花“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已注册用户请 &
花“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13:03:10 +08:00 · 11818 次点击
一同事收入不算太高,贷款100多万,加上利息30年最终还银行差不多200万在北京买了套70多平的房子。我是钱在手里多出去旅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买什么买什么,房子住一般就行了,可以是23线城市。像这样收入不高还死活在北京要买套房子的人真不知道他怎么想,反正我闹不明白。
91 回复 &| &直到
08:00:00 +08:00
& & 13:05:39 +08:00
有时候在有家庭后,就会改变想法,比如小孩上学什么的
& & 13:13:10 +08:00
有些是刚需,还有上一代的要求,唉
& & 13:15:28 +08:00
他完全没错
& & 13:17:20 +08:00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个人觉得:当收入或其它条件到达一定层次后,自然而然会考虑这个问题。你现在闹不明白,说明条件还不成熟(不是贬义)。
打个比方:
你同事收入不算高,说不定他有个一起努力的女朋友,工资和他一样高或更高,这样一下就收入就double了。比如这贴:/t/61614#reply25
或者:
你同事收入不算高,说不定他有一个家里能资助他一点的家庭,让他减轻负担。
总之:
不能光看工资来判断别人能不能买房的。
俺工资税后6K多,在广东有个60平二手的,老家省会一个一手,老家也有一套二手的,家里没有给一分钱。你怎么看?
& & 13:17:49 +08:00
刚性需求
来自小孩/家庭的压力
& & 13:30:01 +08:00
现实所迫,为了家庭,还有就是全民大抢房的时代做出这个决定就更可以理解了,因为他们认为房子涨价是绝对真理,买一套房子到时候赚回两倍甚至更多为什么不买呢.
虽然我也认为这是错的,但许许多多人都在这么做.
& & 13:31:44 +08:00
楼主是打算怎么解决小孩上学的问题的?
& & 13:35:11 +08:00
如果有北京户口,必然会考虑上学落户的问题。买房是没有问题的。像很多集体户口的人很难让孩子落户。
如果没有北京户口,那就没啥了。孩子上学就交赞助费。
& & 13:37:11 +08:00
“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同事喜欢房子不可以吗?
& & 13:40:55 +08:00
我想我们讨论的重点应该是 花“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的人 ,
& & 13:42:42 +08:00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理想
& & 13:46:15 +08:00
现在看是一辈子的积蓄。也可能你同事买房后压力够大,爆出更大的潜力,一辈子积蓄突然短期3-5年就解决了。
& & 13:47:31 +08:00
为了一下一代
& & 13:51:39 +08:00
为了下一代也许是个好理由,其实我是觉得一辈子一房子不值得。
& & 13:53:38 +08:00
diang为你量身定做制定了很多政策逼着你用一辈子的积蓄买房,慢慢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 & 13:53:46 +08:00
因为北京房价长得太快,是个投资,比投其他的回报高多了。
你说他是一辈子的积蓄,也许过一两年,他把房一卖,就能拿到两三辈子的积蓄。
& & 13:53:55 +08:00
有一个用途:抵御通货膨胀
如果将来通货膨胀加剧,房市又没有崩溃,那买房是一个抵御通货膨胀很好的办法
& & 14:26:21 +08:00
diang为你量身定做制定了很多政策逼着你用一辈子的积蓄买房,慢慢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 & 14:30:25 +08:00
& & 14:44:04 +08:00
站在自己的立场,代为回答一下。
不生小孩~~~铁丁。
& & 14:50:19 +08:00 via iPhone
@ 你的算法错了。你境界还低。
假设没通胀,你的想法可能是正确的。世界是变化的。你怎么知道30年后的100万是什么样子。说不定10年后你年薪就是100万了。现在有人肯借钱给你你应该偷着乐。
何况谁说买了房就一定住到死那天?明天我不高兴还不是一样可以卖掉?房奴是自己想的而已。
& & 14:52:32 +08:00
妹子的说法,自己的房子的话生活质量更高,貌似是可以随意买一大堆东西摆着,家具啊装修啊都按自己要求来一类的。
& & 15:04:02 +08:00
旅行能让你开心,家能让他开心。
其实这个社会没有多少选择给草民,能决定的也就是买买哪个颜色的衣服,买买哪个地段的房子。
大多数时间里,屌丝并没有多少自由的时间和金钱去无忧无虑。
& & 15:26:27 +08:00
错不在他。
& & 16:00:03 +08:00
除非LZ已经有房了,否则只能说明LZ你还图样图森破。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如果十年二十年前买了房,现在就爽歪歪了,而十年二十年前就是因为舍不得那一辈子的积蓄啊。
& & 16:02:55 +08:00
“一辈子的积蓄”说法欠妥。多数情况下,人的工资都会随着工龄而增加的
& & 16:07:45 +08:00 via Android
买房子是对的,要不以后租房子更贵,而且房子是自己的
& & 16:09:39 +08:00
难道你是double那种,不然不可能啊
& & 16:14:04 +08:00
这也不算一辈子的积蓄吧……二三十年前父母看一两万块钱就是一辈子的积蓄了,但现在不算多少钱了,同样以后再看这两百万也不会觉得多到没边了。
北京的房价啊……各种无语,影帝喊了N年控制房价。但前年在五环买的特别小的一套房,现在涨了快一倍了。那些信了忽悠等房市暴跌的人,现在买更痛苦了。感觉如果是个人自住并且成家要小孩的话,等到个暂时的价格波谷就该入手了。
& & 16:41:33 +08:00
1.北京目前买房不会亏,北京房价早晚要到均价10万
2.租房的体验太差,自己的房子住的要舒服很多
旅游,购物,购房都是消费的一部分,房子的使用频率和对你生活的影响是最大的,而且房子有投资功能,有钱的话当然首先买房
& & 16:45:02 +08:00
你朋友主要是财务性的考虑:
* 租同样品质的房子,租金目前至少是月供的65%
* 全民炒房时代,房子至少还有使用价值
* 北京的房产有额外的价值(集体户口落户,公司注册)
* 只要印钞房价会升,如果不升是因为政策因素人为干预;但政策几年内绝对不会干预租金涨幅;简而言之抗通胀
* 如果房市崩,至少“失落的十年”,现金照样不值钱
* 满足家庭的实际和心理需求,不用看房东脸色,不用为找房搬家奔波
* 月供还得起,没经济压力;再说有钱我也不还,超前消费没什么不好,我现在就是这样
* 你说的那些想做的事情,不会因买房而影响
* 只要房市没崩,自住购房永远不晚,炒房想发钱的另说了
只要不是利用信贷杠杆放大利润率,保证现金流不断的玩法,房价涨不涨跟咱老百姓没关系。涨了也不能卖,卖了就买不回来。
很多人说卖了double怎么样,其实意义不大。创造财富比财富本身更有价值。卖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啥也干不了。想败家还是很快的,我亲眼看见几个这样的例子。
最简单直接的建议,尽快提升能力多赚钱,这些事情就不是事情了。
& & 16:45:49 +08:00
@ 是的。~!~ 但俺也有业余接单点做,补贴下家用。:P
小公司虽然工资少,忙的时候很忙,但空闲的时候也有不少时间可以自己做点东西。
& & 16:56:55 +08:00
现在看起来200万很多,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就没那么多了。
当年我买这个三线城市的房子花了40多万,觉得好贵,现在觉得要是还能40万买到,我再买两三套。。。
& & 17:54:50 +08:00
我有一个同学有一句说,如果自己不是什么一级人才,
那就不要呆在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他早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一毕业就往佛山南海去了。
读书的时候在广州。
& & 18:20:38 +08:00
十年前就有人照lz这么说了,当时北京房价贵的也就100万一套,平均工资也就3、4k,很多人说贷一辈子款买房真SB
现在谁SB可想而知
& & 19:43:48 +08:00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老是纠结这些个事儿本身就说明问题在自己身上。有能耐的人不会纠结,只有二选一才需要纠结
& & 20:09:18 +08:00
这其实是一种依靠让人变得更奴性的体制,一种既得利益者的统治方式。
像天朝这种修炼了千年的官僚权力为上的国家,大部分资源都在他们手上。
高油价、高房价,而自己不断捞钱,输送到海外。
让大多数普通人越来越弱,要求越来越低,不断试探底线。
忙于最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另外也相当于萝卜+大棒,让强者加入官僚统治。
到极限以后可以自导自演,改个国号再上,然后不断再往返循环这种悲剧。
从夏商周到现在的大陆,农民起义什么只是换了统治者,其实根本的什么都没变。
越是文明古国,既得的利益模式,越是难以改变!
& & 20:11:18 +08:00 via iPad
本人投资盲,请问在中国有什么投资比买房省事且靠谱?
& & 20:23:14 +08:00
& & 21:27:11 +08:00
代码写得好只是为了拼命赚钱为高墙添砖加瓦
& & 22:37:56 +08:00 via iPhone
好吧,我看明白了,你们大部人也会这么干,话说几十年没自由真的很好?这里指的是能力不够需要贷款大部分的人,买了房子敢买辆好车?敢生孩子?敢让孩子上好学校?敢频繁出国旅游?
但是你要是花少部分钱在23线城市讲究点买,对正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一辈子一房子你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节操都在哪?:)
& & 22:52:05 +08:00
@ 体制就是要摧毁三观,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这么干。
理解你的想法,由他们去吧
& & 23:05:33 +08:00
@ 我有时候想到这种刚性需求 觉得很可笑
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 & 23:07:36 +08:00
@ 这个理解 贴切 我们的游戏规则一直是一样的几千年。
& & 23:30:44 +08:00
@ 买房的那群人,生活没你们想像的那么难堪。
贷款二十年,难道真的要二十年才还清么?
网上说的那些房奴生活怎么怎么艰辛,不可否认是有,但不代表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我还是用自己见到的现实来说话,我所见到的就是身边有房的朋友,大多都还没到5年,都在申请提前还贷了。不信你过几年(二三年)后,问下你的同事,看他有没有打算提前还贷。
& & 01:44:58 +08:00
社会和谐发展总需要有没房子的人(牺牲掉)来保持平衡的,人若是没了私欲就无法被控制了。
问题:
你觉得可以指望什么来养老?
你的养老金是否能抵得上通货膨胀(如果能赶上,那真是zf的失职,社会之倒退了)
参考答案1:唯有你的房子,你的房租能让你的未来稍微光明一点。
参考答案2:这不是最好的路,有的是更好的理财方案自然无需买房。
& & 01:47:57 +08:00
@ 很多出租房价早就超过月供了。这房贷何来压力。。。。
zf这么卖力的不让后面的人买房又抬高出租房价格,买了房子的人大多还是感恩戴德的。
& & 02:08:50 +08:00
和那些还房贷的一样,哪个男人原意为此背负上半生的压力,还不是为了那些期待眼神。
不是每个人都能洒脱到找一个和自己租房子的女人。男人没有错,错在谁我不知道,他们别无选择,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们,只有自己,自由的成本,太高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三线城市,前阵子和一个女性朋友讨论,她在酒店餐厅是个领班她说她身边的服务生开700或者800多是怎么结得起婚养得起孩子的认,我听到了就问他们也是别无选择周边乡镇父母都想让孩子早结婚不干这个更没法养活,她接着认为这种人没有上进心,觉得别的男人可以多想办法多赚些,接着我问他你干到了领班用了几年开始进来的时候薪水多少,他说四年,我说四年后他们也和你一样,接着她开始说很多男人都可以去外面闯荡啊等等,我说那样你们又会说她不稳定,谈到最后他还是没有明白总是想辩驳我认为有能力赚钱的男人大有人在差点吵了起来,当然他是我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换了别的女人我不会和他聊这些。这不是我编的一个故事,也并不是讲我的观点争取如何,是前几天饭桌上真实的谈话,我看了下上面很多朋友谈论的观点,其实和这段话一样,自由了就不稳定,稳定了就不自由,很难两全,有的人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那些图稳定的女人而扔掉了半生的钱买房子,有的人就是图个自由原意独身其身认为把半生的钱扔出去买房子很可笑。就像这边这段谈话一样,男人认为女人太苛刻没有错,女人图个安稳也没有错,元方你怎么看?
& & 02:09:59 +08:00
@ 回复仓促 错字病句较多见谅
& & 10:37:23 +08:00
我比较好奇他每月房贷是多少,
如果自己不住,租出去的话收入又是多少
& & 10:39:13 +08:00
刚刚看锵锵三人行,许子东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最近十几年,对待房子的态度已经自动划分中国人的阶层”。
事实就是这样。
大多数人看不到房子的投资价值,也不懂如何投资。
& & 07:50:24 +08:00
1.&人若是没了私欲就无法被控制了&:你用完全没有必要的极端的假设
为的就是证明天朝政府官员为人们服务的爱心
2. 政府好心算好了养老金、通货膨胀等等经济的关系,
所以他们才尽量把多纳税人的钱洗成自己的几百套房子,
送子女们移民海外。以后中国大陆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了,
可以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留下中华民族优良的血统。他们
早就帮你们考虑好了。
1.很多人都看到这种投资价值了,只是没钱投资。
2.很多人对百姓的父母官的爱超越了亲生父母,
他们相信房价会跌,不敢买。
3.有“面子”意识的人就初步有了所谓“阶层意识”。
4.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同一个阶层,但总有人热爱
放纵享受自己俯视他人压迫他人的快感,
竭力把世界推向贫富分化,让每个人不得不为了最基本
的生活条件而不得不成为统治者的棋子和玩具。
& & 07:51:14 +08:00
1.“期待的眼神”:利用的就是社会心理学,
所谓安全感,所谓安心,人性中难以逃避的恐惧。
2.“女人”:我有一解:
期待高智能充气娃娃的发展
期待试管婴儿的发展
拖延时间:租个女友回家过年产业(锁上贞操带)
3.统治者就是用了类似的“宗法制”(高中历史有)
来统治封建社会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套政治体制,
束缚人的自由,避免人追求真理从而反抗他们。一部分的文化传统
就潜藏着政治体制,把“政治体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化。比如某些
落后文明的小岛上强奸都是所谓的文化传统之类的。
4.父母的观念-&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统治者充分地利用人性。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古时候父母要你去弄快好的田,
但是你的人身自由因此也不得不受地主的控制和束缚。
或者你要么去竭力不择手段去当大地主压迫其他人,
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巩固了这套体制。
5.我个人认为自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你不会容易被特定观点束缚。
集权统治者也最喜欢没有自我批判意识的人。
“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什么是正确的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勒尼德.汉德(美)
6.“有能力赚钱的男人大有人在”:女孩子其实就是很容易
妥协的群体,因为她们往往容易把理所当然地自己看做弱者,
然后理所当然地享受,并希望这是世界的真理。
很多男人的不择手段成为什么什么的帮凶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有
她们的影响。女人大多数都更容易被内心的恐惧所束缚,
所以极端地追求安心的感觉。所以真正有智慧开明的女性才是
真正极其难得的,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困于思想牢笼中一只宠物。
7.推荐两篇文章:
《最恶心中国人词汇之------本事》http://beta./minjian/thread/17zjh4wy6kj
《中国人的本事》(孔祥新)
“评说某人是否有本事,主要指这个人的才能、本领、技能和能力如何;
而评说某一具体的中国人是否有本事,主要看其位子、票子、车子和房子。
中国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一旦“有本事”,就会视“民主”“法治”“公平”为粪土。”
& & 07:52:37 +08:00
@ 补链接:/article/.html
& & 08:14:36 +08:00
1.只要有钱,按还贷规则提前还贷可以省钱。
甚至借亲戚朋友的钱还贷也有可能。
2.用你身边的人的例子:
B抽样群体难保公平
C除非是以前低价买的(这就不算房奴),
现阶段买得房的大多都算全国中上游的。
很多人想还贷可惜没有买房还贷的能力,
但是其实还是想买房的,一旦有钱了还是
会买房的,这就是低收入的潜在房奴群体。
3.“网上”只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平台,
也是查询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如何断定
大多数人是指听从网上的言论,
而不去了解现实中人真正状态?
4. 相反,周围的人群具有更强的局限性,
因为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一个小的社会圈子里的,
难以看到其他圈子人的生存状态。
而网络则是整合了所有圈子的大熔炉。
否则政府也不会GFW设置网络防火墙了。
只有那些个人难以验证的东西比如科学,
网上流传的小段子才相对不可靠。
而关于个人体验的东西,真实性很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你愿意相信暴富的政府雇佣千万“五毛”“辟谣”为了
守护自己贪污的特权,还是相信贱民们为了破坏社会稳定
不顾自己和妻儿的安慰、而选择颠覆政府、在网上造谣?
& & 08:51:19 +08:00
@ 让“被操控的社会”把我们“扶正”,
就没人能把它操控中解放出来,
只会让这个死循环越来越强。
& & 09:01:46 +08:00
@ 体制就是: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得跪在体制面前。
呼嚎吧,颤抖吧,畏惧吧。大家的传统利益都被以某种
精心计算好的方式绑在一起,都是一个船上的人。
唯有对这种传统利益不屑的人,追求自由、以实际行动不
希望这种压迫悲剧继续保持下去的人才能某种程度上脱离。
一切都是要代价的,不同人抛弃同样的东西,损失的重量是不同的,
价值观首先就是起点。
& & 09:14:49 +08:00
@ 和“生娃为了放羊,放羊为了生娃”同一个道理,
一开始就没有“自由思考”的思维方式,于是
认定大多数人在追求的就是最好的。
这不是有真正人类的生活方式,
政府官员的“奶牛”,虽然他们率先碾碎了自己的灵魂,
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一个自我钳制的死循环。
人类的智慧应该放在打开这种不怀好意的死结上面,
而不是用在低等动物那样的恶性竞争,诸如“赚取”所谓的“财富”,
成为“人上人”,而且实际上的也没带来什么幸福,反而恶化。
& & 09:26:10 +08:00
@ 大道理说了一堆,各种社会问题,各种体制阴谋。
看俺开始说的:
个人觉得:当收入或其它条件到达一定层次后,自然而然会考虑这个问题。你现在闹不明白,说明条件还不成熟(不是贬义)。
**当收入或其它条件到达一定层次后**
楼主说的是想不通他同事低收入为啥要买,我举了二个实例给他看。虽然他同事不一定是这种情况。
我想表达的主要是:**当收入或其它条件到达一定层次后**,自然而然就会考虑这个事情。
现在回到你说的社会,体制问题上来:
比如说我和LP都是在外省上班族,有小孩,租房住,现在已经有这么多钱能买了,然后看着你那一套一套的理论,这时有点不想买了。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不买房拿着钱做啥?买股票?做一门自己不熟悉的生意去?
& & 09:28:56 +08:00
国家和商人勾结,哄抬米价,官员有特供米自己吃。
很多低收入人群都饿死了。
他们老是纠结这些个事儿身就说明问题在自己身上?
有能耐的人不会纠结,只有不愿意啃树皮的才会纠结?
& & 09:38:53 +08:00
@ 他们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打个比方,啃树皮的人笑吃尸体的人,
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上层导致了大饥荒,却用“自然灾害”来掩饰。
& & 10:14:37 +08:00
1.&房价涨不涨跟咱老百姓没关系。涨了也不能卖,卖了就买不回来。&:
这要看特定情境,有时候你不得不买不得不卖,人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比如要医治心爱人的病被医院敲竹杠之类的,更高优先权有价值的事情。
2.“想败家还是很快的,我亲眼看见几个这样的例子。”
这要看具体的人。很多财富和败家没有必然联系。
现在的人大多数的人问题是受困于高价房买不起房,
而不是受困于卖高价房宠坏自己让自己堕落。
3.“尽快提升能力多赚钱”:
A并不是大多数人好吃懒做从而买不起房,
而是大多数人都在尽力拼命而买不起房。
面对国际低油价,国内油价无限上涨。
问题的根源难道是官猿想逼迫提高人民劳动积极性?
大饥荒也是为了优胜劣汰提高人种质量?
B能力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
提升的,潜力用尽后怎么办?
基本生活成本“普遍”高,
那就只能逼自己做坏事不择手段?
一个正常国家不可能为了满足基本需求
而逼人们在水深火热中生活。
4. 对事不对人,希望不要误会。只是觉得天朝老百姓太“愿意”
相信政府,太容易被奴化了,一方面把他们看得高高在上,
什么错都“愿意”从自己方面找,把政府人为的恶意诉诸为
&老天的现实&;另一方面自己也普遍想当官从中获利。
这些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只会让恶不断循环巩固。
& & 10:35:50 +08:00
1.“一辈子积蓄”就算夸张也不过分。
很多人就算是“几辈子积蓄”也买不起的。
国外正常的社会,因为消费传统,通常
都没有积蓄,很容易就能买到房了,
而且比天朝的好不少,还不是豆腐渣。
2.“人的工资都会随着工龄而增加的”:
这都需要具体数值的计算,
以天朝官员的操控优雅性,
一定抵不上通货膨胀、油价物价上涨,
更不用说房价之类的了。
& & 10:39:50 +08:00
1.十年二十年前大家应该还年轻至多中年,
谈何“一辈子的积蓄”?
2.回溯以前没什么意义,就像抽奖、股票之类的。
因为从以前的眼光来看,毕竟也是有跌房价的风险
并不是稳赚不赔的(当然现在就不一样了)。
& & 10:41:47 +08:00
@ 这是两个不同角度。从lz开始的一系列的问题,我看到的是“我”和“同事”的取舍,个人偏好不同而已,我说的纠结是针对这个。如果要谈房奴问题,官商勾结,我觉得首先应该去掉这个“我”再来谈
& & 10:43:47 +08:00
@ 不要放弃,你的放弃也会让别人灰心,大家都这样的话,
你的后代也很难有机会脱离集权的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了。
不过至少有一部分人要丁克或者单身一辈子,才能逃离这些束缚。
我举手!:)
& & 10:48:31 +08:00
@ 我们的身不由己换取了党的高枕无忧的自由自在!~
& & 10:52:39 +08:00
@ 官员手中几亿套房子,很难奔溃的。除非他们计划好秘密抛售一部分,
在房市奔溃前换成大量现金移民美利坚。
& & 10:54:03 +08:00
@ 我们的身不由己换取了党的高枕无忧的自由自在!~
& & 10:56:43 +08:00
@ “爆出更大的潜力”:一般谨慎来看,只会去从最坏的角度考虑。
& & 11:02:05 +08:00
@ 也有可能他同事只是“以为自己喜欢房子”,
很多的喜欢只是很表面很随意的。
“人常常以为自己追求的是最好的,等到追求到手才发现根本不是想像的那样!”
& & 11:20:55 +08:00
我个人觉得延伸开来说以后看到的东西更多更透彻,才有可能改变现在“我”的想法。
永远停留在表面反而只能永远停留在那里。人的决定和某段时期的偏好都是基于价
值观和已知的信息量,而后两者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有一个角度了就再
去看看其他的角度是否有参考价值,而不是死守一个角度说:“这个角度是我的真爱
我发誓要死守一辈子”。所以我认为不必太拘泥于“我”的那个角度,我之前的也是
去掉了基于“我”来说的。
& & 11:33:18 +08:00
对于我这样的游牧人来说,房子只是拘束。对于家庭而言,是个窝。
所以是刚需。
& & 11:34:51 +08:00
1.“那些一套一套的理论”只是一个角度。
优先级未必就是最高的,并不是要求你
在任何情况下强制严格遵守它,只是一
个参考,一种观点的了解。(可能让
你误会成说教之类的。)一切决定
都是综合衡量各种因素后才能做出的。
2.人们觉得是大道理“空话”很多是因为
表面看上去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很远。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反感、急功近利
没有意愿去了解,所以才会总是忙
于一些表面或者所谓“实际”的东西。
& & 12:00:15 +08:00
人们天性向往美好,阴谋论带来让人恐惧的东西、
有时还被利用来作为斗争的工具显然是违背这一点的。
但是只有勇敢面对真实的东西才能解决问题,
而不是粉饰太平。
& & 12:05:15 +08:00
@ 正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从人性需求来看是刚需,
所以才会被选定为“被涨”那么多的对象。
就像古代的屯盐、屯米之类哄抬生活必需品。
(没有自己房子虽然不会死,但也接近必需了)
& & 14:10:39 +08:00
看了你这么多回复,很多事情你是看得透的。
不正视问题,偷换概念,是你思维的硬伤。另外EGO太大了点吧?
& & 23:30:09 +08:00
@ 1.0 肯定会有很多概念和用词是不准确的。毕竟语义深入来说是个很严谨的东西,
在不同情景下更是会有差异。但大致的意思应该都能理解。
(当然因为我理解和概念的偏差导致的结论谬误也是很有可能的)
1.5 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能举几例“不正视问题,偷换概念”的地方,
毕竟人是需要不断自我批判的。
(请问你说的“不正视问题,偷换概念”是否指的是“没有解决现实买房的问题”。
因为对于这点大家说的已经够多了,所以我从其他角度、其他方式提供下自己的
观点。或者说是一种“角度的分工”。严格让自己“现实化”有它的好处,不过也必
然有它的缺点。说实话大家都从私人理财角度入手,不免让人感觉冷酷和冷漠。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个人觉得这种发展趋势真的不太好。集权统治者当然希
望让一切“被迫”金钱化、高价化,这样才能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权力优势——
他的权力可以吸取无尽的金钱。这和大资本家都是完全不对等的,更不用说
工薪阶层。解决了制度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房价问题,但是对于单个个体来说
所谓“很遥远、又不现实”。)
2.0给人的感觉EGO太大应该是表达方式僵硬的问题,也带有点激进。
& & 00:14:18 +08:00
@ 我对我说的观点掉保留意见,您也那么一听就完啦:)
为什么对这个贴这么有热情,您与房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能否再开一贴谈谈么?
& & 01:13:50 +08:00
@ 1.理论上无论他是否声明,任何人都应该对他的观点保留意见。因为人的各种局限性。
2.“完”:没有东西可以证明“完”,永远都有继续的可能。
3.您以您的经验从“有热情”,推导很可能该人自身利益受到买房损害,
所以他对此苦大深仇。
4.一方面,我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思考的练习,哪怕质量只有平均小学生的也好;
另一方面,我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写这些,我很想自以为是的说,
我希望的是其他人受益,当然这只是种自以为是,不排除误人子弟或者结果上
反而让他人受害的可能性。
5.个人价值观中现在以思想自由为重(当然价值观是动态变化的),房子之类的
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家族的传统世俗利益。极端来看,一个人可以不娶妻,
不生子,不买房,不买车,在满足动物的基本生存的条件下,思想自由是最
重要的,控制了人的思想就控制了价值观、眼界、行为。一个被高度束缚在
牢笼或者各种条件要求下的人,可以看做一个被高度智能化编程的机器人。
(当然只是从相近点的那些方面来说的)
6.当然这些只是相对简化的东西,现实中显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的人,可以相当于
& & 01:26:41 +08:00
探讨一下啊,刮民党在大陆那会儿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房子涨呢?就听说大米白面涨了,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方案是黄金,后来跑路的时候都听说用黄金买船票,没听说卖房子买票。
& & 01:27:22 +08:00
@ 0. 上面一段最后一行多余。
1.说的一些话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没有实用性,但是我认为多少能够促进一些思想的
自由,让一部分人看清一些相对比较真实的东西。真善美往往就是一致的。
& & 09:39:05 +08:00
楼上真恶心。
& & 15:50:22 +08:00
@ 可能我表达的方式不当,请见谅。
& & 15:54:28 +08:00
@ 黄金是可以移动的,房子不能移动。
另外世界是很复杂的,因素太多了,
被抽象了的简化的理论世界模型
很难去接近探讨实际情况。
& & 15:57:53 +08:00
& & 15:59:47 +08:00
觉得真的有人花一辈子积蓄买房的可以看看这篇
房价这么高谁买得起?
城市职工都很关心住房制度改革,不少人打算买住房。但是看了报上登的烟台市首次住房交易会上居民踊跃购买、调换住房的报道,心里不禁凉了半截。例如报道说,烟台教育学院青年教师高广选婚后没房住,凑了4万多元买了1套建筑面积为69.75平方米的新房。我们知道,建筑面积近70平方米的住房不算很宽敞;一对年轻夫妇每月收入不过200元左右,每月积蓄100元就得三四十年才能凑足4万多元。房价这么高,谁能买得起?我不理解为什么每平米建筑面积要售六七百元之多?
(刘人昭)
& & 14:38:49 +08:00
@ “人类的智慧应该放在打开这种不怀好意的死结上面,
而不是用在低等动物那样的恶性竞争,诸如‘赚取’所谓的‘财富’,
成为‘人上人’,而且实际上的也没带来什么幸福,反而恶化。”
深以为然
& & 14:43:11 +08:00
我可能会用一辈子去还贷
& & 17:28:58 +08:00
@ 谢谢支持O(∩_∩)O~,
遇见和这点有同感的人
让我感到很欣慰很感动。
& & 17:26:15 +08:00
@ 最后一场v字广场式话剧的颠覆和新生。
& · & 1549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2466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7.5 · 79ms · UTC 11:53 · PVG 19:53 · LAX 04:53 · JFK 07:53?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薪三千如何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