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在什么行业比较民生加银景气行业混合啊?

2003年上海各行业企业景气走势分析
2003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肆虐的非典疫情、罕见的高温以及动荡的世界局势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重压力,上海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8%,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为1997年以来六年中最高增速。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也经历了高点起步——遭受重创——迅速恢复——高速发展的过程,在2003年的景气走势图上画了两个大大的胜利符号(V)(见下图)。
一、2003年企业家信心十足 企业景气再创新高
2003年伊始,上海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延续了自2002年以来逐季上升的态势,以141.8和147.5的起点创下新高。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影响,二季度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企业家信心遭受沉重打击,两指数出现猛烈下滑;由于对非典疫情的成功控制以及上海经济自身发展向上趋势使三季度两指数迅速反弹上升;到了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已基本回复到年初水平,并高于上年同期,企业景气指数更是一举跃升到151.1,首次跨进了“较强景气区间”,再创自199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点。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为133,比上年上扬5.7点,超过半数的企业家对2003年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表示满意,并对2004年企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八大行业中,四季度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领先于其他行业,为164.9和169.7,延续着自2002年以来的在“较强景气区间”运行的高位态势。除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外,其他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总的来说,2003年上海企业家对于非典以后的本市经济发展前景具有较强信心,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呈良性发展态势。
二、行业景气回顾
1、工业景气度迈上新台阶
2003年,上海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继续沿袭去年逐季上升的势头,一季度以145.6的高起点响亮开局,即使在非典肆虐期间,不改中流砥柱之势,四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更达到150.8点,跃进“较强景气区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nbsp&nbsp&nbsp&nbsp统计显示,2003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6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虽然遭受非典突然袭击,仍能化解危机、顺利实现快速增长,体现出上海工业企业的活力。总的来说,2003年本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表现出以下特点:
&nbsp&nbsp&nbsp&nbsp“四升”:产品订货、产成品库存、产品销售以及产品销售价格明显好于上年水平。特别是产品订货情况景气指数从上年“景气临界值”以下跨入今年的“较为景气区间”,达到126.5,比上年上升了33点;产品销售情况景气指数为127,上升了10.7点;产成品库存情况景气指数为127.5,上升了25.2点,不仅映射出上海经济市场的繁荣及市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nbsp&nbsp&nbsp&nbsp“两降”:生产成本和主要原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2003年总体游走于“相对不景气区间”和“较为不景气区间”之间,走势较弱。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600家企业中,近八成的企业认为2003年部分原材料和动力价格出现上涨已对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而认为已产生严重影响的企业占8.5%。其中航空运输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和纺织业企业反响较强烈,超过九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和动力价格出现上涨已对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2、房地产业依然一支独秀
统计显示,2003年上海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4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始终保持在“较强景气区间”运行,四季度已上升到169.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年平均值比上年略高1.4点。
&nbsp&nbsp&nbsp&nbsp从运营情况看,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保持着供销两旺的势头,投资、开发与销售同步发展。据统计,全市全年完成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90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8267.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91.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376.4万平方米,增长20.5%。从景气调查情况看,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景气指数为133.2,比上期上升13.4点;完成投资情况景气指数为142.3,上升6.2点;土地开发面积情况景气指数为114.9,微升0.6点;商品房销售面积情况景气指数和商品房销售价格情况景气指数为119.3和148.6,分别上升8.5点和3.4点。
3、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平稳运行
2003年,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景气运行则相对稳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都一直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其中新开工工程量、施工产值、竣工产值和工程结算收入等几项指标景气指数都呈逐季上升之势,并从年初的“微景气区间”跨入“较为景气区间”,生产运行良好。然而,建筑业流动资金紧缺、货款拖欠情况严重的历史问题依然存在,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与工程结算成本的上升又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问题,其中建筑材料购进价格情况景气指数仅为15.5,工程结算成本情况景气指数为32.2,两指标全年运行走势呈一路下滑之势,年平均值比上年下降46.5点和32.7点。
&nbsp&nbsp&nbsp&nbsp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年均为135.9,低于上年水平。销售收费价格偏低与营业成本偏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两大因素,这两项指标延续着上年的低位走势,全年一直在景气临界值以下游走。在代表生产运营的几项重要指标中,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盈利(亏损)变化情况都比上年有所下降,而流动资金、货款拖欠和劳动力需求情况比上年有所好转。
&nbsp&nbsp&nbsp&nbsp批发零售业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55.8,从自身行业景气走势看,相比上年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年平均值比上年高出10.4点。2003年,本市批发零售业处于购销基本平衡的状态,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景气指数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购销情况良好。然而,企业的商品购进价格、经营费用高,商品库存多是2003年批发零售企业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三项指标景气指数均低于上年水平。
4、受非典影响,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社会服务业总体不如上年
2003年4月,非典疫情严重影响了上海经济发展。其中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严重受挫,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从一季度的139.8、145.2、125.6下跌到13.3、74.9、91.8,跌入到历史最低点。一时间,来往阻隔,经济活动流动性减弱,公共服务行业乏人问津,餐饮饭店“门前冷落车马稀”。虽然非典以后三行业景气指数反弹之势强烈迅猛,四季度达到145.8、157.4、128.7,已经高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水平,但从整体情况看仍低于上年平均水平。
&nbsp&nbsp&nbsp&nbsp总的来说,相比上年,2003年八大行业景气指数平均值各有增减。其中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均为1999年以来的历年最好水平,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以11.4点的增幅位于各行业增幅之首(见下表)。
2003年各季企业景气指数 &nbsp&nbsp&nbsp 单位:点
&nbsp&nbsp&nbsp&nbsp
比上年增长
交通运输、仓储业
批发和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住宿和餐饮业
&nbsp&nbsp&nbsp&nbsp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1、原材料和动力价格上涨问题。2003年,由于全国经济出现强势增长,工业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出现价格上扬态势。在问及“2004年原材料和动力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的问题时,有40%的企业认为会继续上涨。工业原材料价格的走势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虽然原材料及能源的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两年在“景气临界值”之下低势运行,由于市场产品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预计市场价格走势将很快会得以调整。据有关方面统计,在材料供应方面,预计2004年上海市场的大部分工业品材料将有充足的货源,如钢材供应方面,华东地区新上的钢铁项目产能高达1亿吨。
2、商务成本。商务成本是现在经济讨论中的热点问题,在问及目前上海的商务成本是否过高时,有17%的企业认为“比较高,难以承受”,57.1%的企业认为“比较高,但可以承受”,25.1%的企业认为“一般”;只有0.7%的企业认为“不高”。据统计,企业家认为上海的商务成本过高的前三项分别是
“房屋(房租价格)”、“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
3、就业问题。2004年1季度,预计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将跌破景气临界值,为99.7。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调查显示,2003年上海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年收入比上年毕业生减少40%。这与前述中“劳动力价格过高是上海商务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强烈反差。如何弱化矛盾、为上海留住真正的人才应成为有关方面考虑的问题。
四、2004年一季度企业景气展望
调查显示,2004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八大行业景气指数仍将继续高位运行态势,从绝对值看,仍将位于“较为景气”区间运行,但受季节因素影响,预计比四季度都有所下降(见下表)。
2004年1季度企业景气指数预计 &nbsp&nbsp&nbsp单位:点
2004年一季度预计
比四季度增减
比去年同期增减
交通运输、仓储业
批发和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住宿和餐饮业
2004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从影响上海发展的诸多因素看,也充满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势为上海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数据显示,2003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7.2%的增幅,日本经济也开始了正增长,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会出现3%至5%的正增长,这为上海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本市企业景气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另一方面,新的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可能会相应减少上海在全国资源分配中的比例,加大上海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同时,就2004年的经济政策环境来看,一些约束型的政策已初露端倪。如2003年6月央行发布的针对房地产业治理的“121号文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缩银根;对汽车、钢铁等行业投资的抑制性措施,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进一步强化等。因此,2004年经济政策环境将有趋紧的可能。此外,本市行业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本市企业景气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综合看,我们对2004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撰稿:严 洁 核稿:刘稚南
统计分析排行您好,分享的企鹅
盯住了 上海未来5年内最赚钱的职业 不看就晚了!
上海头条 
拼了命的工作当然是为了拼了命的赚钱!有时候赚不到钱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你选错了行业!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这些行业会受益猛增!看看有没有你所在的行业!农村电商赚钱指数:★★★★★目前中国在线电商的销售额只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左右!而中国一半人口生活在小城市和农村,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无论城市与农村!网络直播赚钱指数:★★★★★一言不合就看直播,再无聊的内容都有人看!唱歌,跳舞,聊天!在家就能赚钱!补习班赚钱指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加上上课爱睡觉的学生,就有了补习班的存在!以前头条菌上的补习班都是50块一小时,现在简直是天价!游戏玩家赚钱指数:★★★★玩游戏能赚钱早已不是什么奇闻!2016年全球市场初步报告显示:中国以243亿6千万美元的游戏市场容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专门靠游戏币为生的工作室基本月入过万。虽然头条菌是个游戏渣渣,但是相当羡慕玩个游戏就能赚钱的人!简直是把休闲娱乐和赚钱完美的融合了!物流赚钱指数:★★★★物流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好几十万!就是普通的快递小哥,月薪也比你想象中的高哦!一个女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之一可能就是快递小哥!月嫂赚钱指数:★★★★金牌月嫂月薪轻松破万!刚出生的一胎宝宝、二胎宝宝以及二三十岁还自称宝宝的童样痴呆患者都需要细心的照顾!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带孩子可比上班辛苦多了!给孩子喂奶,给产妇熬汤,最辛苦的是要熬夜!一般人也是受不了这样的苦!并且能吃苦还不行,还要专业!运营微信公众号赚钱指数:★★★★行业指导价:年薪25万以上!赚钱的同时你可能过上这样苦逼的日子找选题找到地老天荒!改文案改到脑尽吐血!刷阅读量刷到半夜两点!加班加到头发掉光!旅游定制师赚钱指数:★★★★现在的人有钱以后要干嘛?去旅游啊!先找人规划好路线!然后去拍照就好了!!旅行定制师主要赚的就是设计费,主要负责让对方吃好玩好,工作不要太轻松哦。每次可以收入的服务费。头条菌要挑一个最赚钱的发家致富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wsx1]
热门搜索:
原来吃外带寿司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字的!
这些轿跑车正符合了消费者追求精髓的需求。
约个时间就去踏青赏美景吧。
奉贤是一个适合骑行的好地方。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在上海什么行业收入最高?别说我没告诉你哦!
最近小伙伴们大概都被“达康书记的GDP”刷屏了吧?
风里雨里,达康书记永远在守护GDP的政府大院里等你!
事实上,等着你的可不只有达康书记的GDP,
还有属于你自己的GDP!
还记得那些在各种统计数据下,被“拖后腿”所支配的恐惧吗?
讲真,阿拉也很绝望啊~
如果你要问我,在上海收入高,还是本地户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好奇地采访了一下我的邻居老李,才发现这家伙竟然在神州专车当司机!
瞧这家伙嘚瑟的,不过还真有嘚瑟的本钱。
凭借着高品质占领全国40%市场份额的神州专车
他们的司机收入高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并且多劳多得,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车辆是免费提供的,还有油费补贴,
最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缴纳份子钱!!!
在网约车严格把关的当下,没有了丛生的网约车乱象,单数自然足够多!
只要不是懒癌患者,你还怕守护不了自己的GDP??
你的GDP上去了,达康书记也轻松了……
啥?他们还要人不??
要!!大公司业务多,
不要人我干嘛告诉你这些?!
即日起,只要你是上海本地户籍的驾驶员,都可以通过在线填写申请材料
或是拨打司机驾驶员招聘热线,即可有机会成为神州专车的一员。
神州专车采用“专业车辆,专业司机”的B2C模式,主打安全、舒适、标准化的网约车服务。根据罗兰贝格调查,凭借其高品质服务,神州专车已占领全国40%的专车市场份额。去年7月份神州专车运营主体神州优车在新三板上市,神州专车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全球“专车第一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市2016年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报告&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
字体大小:【】【】【】
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是影响就业形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反映经济形势变化的晴雨表。为了量化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发布《乐业报告》系列之《上海市2016年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报告》。该指数自2006年起开始探索,每年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0多家企业为样本定期开展调查,经过十年探索正式公开发布,旨在根据调查数据预测未来半年企业用工需求的景气状况。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景气临界值。当指数上升时,表明企业用工需求景气状况趋于改善;反之,表明企业用工需求景气状况下降。
一、2016年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为103.4,55.8%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半年招聘员工。
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下半年上海市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为103.4,环比下降0.1点,同比上升7.8点。
从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总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上半年景气指数相对较高,下半年景气指数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且逐期走低。从当期调查数据来看,2016年下半年指数仅比上半年下降0.1点,与近3年该指数上下半年的平均落差5.9点相比,跌幅明显收窄。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2016年下半年计划招聘员工的企业约占55.8%,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综合判断,未来半年上海市企业用工需求景气状况将好于去年同期水平,有望企稳回升。
二、“互联网+”用工需求最为景气,制造业用工需求景气状况趋于稳定。
行业间的比较分析显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最高,为127.9,环比下降4.7点,同比上升26.1点。专家分析指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涵盖了互联网、软件开发、电商、通信等“互联网+”产业的几乎所有领域,今年上半年增加值772亿元,同比增长16.5%,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深度整合方兴未艾,未来具有很大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行业发展必将释放出更多的用工需求。
按行业划分的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
从制造业的情况来看,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为93.3,环比上升2.5点,同比上升了1.7点,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有企稳的迹象。
三、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简单劳动力的用工需求景气指数相对较低。
从企业对不同劳动力群体的用工需求情况来看,大学生、技能人才的用工需求景气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115.7、108.7,高于全市总体水平。
专家分析指出,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中高端产业发展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开始从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产业升级带来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上海企业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的简单劳动力,则将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
四、大中型企业用工需求较为景气,招聘成本保持稳定的企业增多。
调查数据显示,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用工需求景气指数为102.6,低于总体水平0.8点。员工数量500人以上的企业用工需求较为景气,用工需求景气指数为110.7,高于总体水平6.3点。据此预计,未来半年内,大中型企业有望释放较多就业岗位。
从企业招聘员工的成本来看,招聘成本与往年基本持平的企业约占46.7%,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招聘成本与往年相比明显上升或有所上升的企业约占50.9%,招聘成本明显下降或有所下降的企业约为2.4%。
五、预计用工规模缩减的企业有所减少,55.3%的企业下半年将给员工加薪。
从上海市企业用工规模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用工规模缩减(计划招聘人数低于计划减员人数)的企业约占32.3%,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预计用工规模扩大的企业(计划招聘人数高于计划减员人数)约占35.7%,32.0%的企业预计用工规模相对稳定。
从企业的加薪意愿来看,55.3%的企业表示2016年下半年将提升员工薪资福利水平,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43.1%的企业薪资福利水平将基本保持稳定,员工薪资福利水平下降的企业为1.6%。
六、过半企业反映招聘员工比往年困难,员工流动性大是企业招聘用工方面的主要困难。
调查数据显示,反映招聘员工比往年困难的企业约占53.3%,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表示招聘工作的难易程度与往年没什么变化的企业约占42.0%,招聘员工比往年变得更加容易的企业约占4.7%。
从企业在招聘用工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来看,32.7%的企业认为“员工流动性太大”是最大的困难;认为求职者中具有相关经验、技能的劳动者太少的企业分别占32.1%、28.1%。
专家分析指出,员工合理流动是企业管理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调整企业经营方向的需要,也是劳动者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则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对于劳动者而言,频繁跳槽也不利于积累职场经验,甚至可能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电话010--(编辑部)&E-MAIL: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行业不景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