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目前印度2017年经济增速速高于东南亚

亚行:印度经济将稳步增长 经济增速预计超过中国-中新网
亚行:印度经济将稳步增长 经济增速预计超过中国
  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24日发布《2015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指出,在大宗商品价格疲软和主要工业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支持下,今明两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仍将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7.2%和7%。
  亚洲经济增长与去年持平
  亚行的报告预计,印度和东盟多数成员国的预期增长有助于抵消中国经济逐渐减速所带来的影响,因此2015年和2016年亚洲发展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6.3%的增长,和2014年持平。这一增速显然仍大大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表现。
  从亚洲各区域经济表现看,中国经济的减速将使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减缓至2015年的6.5%和2016年的6.3%,低于2014年的6.6%。印度的增长势头将把2015年南亚地区经济增速提高至7.2%,2016年为7.6%,均高于2014年的6.9%。东南亚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经济复苏的带领下,经济增速在2014年降至4.4%之后,有望于2015年迎来反弹。预计该地区今明两年增长率将分别为4.9%和5.3%,该次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有望受益于出口增长和低通胀。中亚次区域经济增长将明显受到疲软的石油价格和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影响,预计该次区域年的平均增长率将从%下降到3.5%,此后回升到4.5%。
  整体来看,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谷开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为全球GDP增长贡献了2.3个百分点――约占全球4%增速的60%。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该区域的八个经济体年均增长率几乎都超过了7%,其中包括中国、老挝和斯里兰卡。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整个区域的政策制定者创造了空间,从而得以削减高额燃料补贴或启动其他结构性改革。这是构建一个长期支持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增长经济框架的重要机会。
  印度经济将稳步增长
  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较其他机构更为乐观。亚行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更为稳健的7.2%和7%,中国台北的经济增速将保持稳定,但中国香港和韩国的经济增速则会加快。
  南亚地区印度经济增速预计将超过中国。在强劲外部需求和政府推进结构改革的支持下,印度已将2015财政年度(截止到日)的增长目标提高至7.8%,高于2014财政年度的7.4%。在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资本支出上升的支持下,预计2016财政年度的增长率将达到更高的8.2%。
  报告对中国在调整到新常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印度改革措施执行不力对经济增长预测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出了警告。
  不过,亚行对中国经济仍然看好。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认为,由于中国主要依赖石油进口,将受到油价下跌的支持,同时发达国家的内部经济也在逐步的复苏当中,又对中国的出口有利,加上中国在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改革的红利正在释放,因此,亚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仍然较高。
  房地产仍可推动中国经济
  亚行的报告对中国经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在今年会得到低国际油价的额外提振,中国政府上调资源附加税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化解了部分财政困境。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不过,报告预计,今年尽管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表现继续好于房地产投资,但其增速也将放缓。虽然中国政府已推出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其中部分项目允许私人部门参与,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限,私人投资很难在短期内弥补这一投资缺口,因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仍将趋缓。
  报告对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机制进行了重点关注,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遵循一个当局称之为“开前门,关后门”的原则,也就是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来弥补赤字,但不允许预算外融资,同时将合法的预算外财政活动纳入预算管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挑战是转轨过程中如何保证财政对经济的中性影响,既要避免由于“关后门”而没有“开前门”所带来的财政紧缩风险,也要避免“两扇门”同时打开所造成的债务激增风险。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于尔根?康拉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推出了经济刺激政策,现在信贷的增长比经济危机之前还要强劲,政府需要确保整体流动性的充足。在财政方面,预算外支出仍然相当大,并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在政府控制预算外支出总量的情况下,他认为最佳的刺激经济政策是加速结构性改革。
  在谈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时,他认为,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并不是帮助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好的选择,中国市场对房地产价格的纠正已经结束。由于有大量的住房改善需求,政府计划提供大量保障性住房,以及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等因素的支持,房地产的投资仍可以推动中国GDP的增长。
  庄巨忠也基本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从长期看,住房的需求仍然会比较强劲,因为中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在未来的五年将会有1亿农民工在城市中定居,同时随着中产阶级收入的增加,他们也会有住房改善的需求,所以说长期的住房需求仍会比较强劲。记者 周武英 实习生 王斌
【编辑:王永吉】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尾武彦:印度必须促进东南亚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联系
  :必须促进东南亚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联系
(责任编辑: HN666)
外汇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尾武彦:印度必须促进东南亚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联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尾武彦:印度必须促进东南亚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数字革命将引爆印度经济增速,但这个国家值得你投资吗?
来源:智通财经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最近,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值得关注,尤其是涉及到“物联网”和技术革命时。
  据智通财经了解,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国和第七大经济体。如下图所示,2015年,它的经济规模比俄罗斯大,和巴西的规模一样大(现在可能更大)。
  虽然印度GDP高达2万亿美元,但仍是一个贫穷之国。按人均GDP算,去年,印度在全球排名第145。
  但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极端贫困状况已经大幅缓解。1994年,印度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人口比例达45%,截至2012年,该比例降至22%,约2.7亿人。
  这并不是全貌,麦肯锡估计,印度56%的人口(6.8亿人)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最低可接受的生活水平”,即无法达到营养、水、卫生、能源、住房、教育和医疗保健的基本水准。
  印度的经济增长预期
  好消息是,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在慢慢改善其贫穷状况。在未来的五年内,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经济体都要快。
  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印度目前第三大城市德里的经济规模会相当于2014年的菲律宾的整个规模,孟买则会相当于2014年的马来西亚的整个规模,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则会相当于2014年的越南的整个规模。
  技术行业将实现爆炸式增长
  印度技术行业的增长速度将远远快于其整体经济的增速。印度已拥有超过10亿的手机用户和4.62亿的互联网用户,网络用户数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这些庞大的用户为移动互联网、数字支付、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如果这些技术被采纳,到2025年,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每年产生5000亿-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代表着年间经济增量的20%到30%。
  由于印度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轨迹,它正在描绘一幅宏大的经济图景。不过,印度在加入经济超级联赛之前,将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挑战。因此,虽然这是一个伟大的具有长期增长效应的国家,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你当前投资组合中的最佳投资标的。(信息支持:比特港)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外汇资讯
为什么印度经济增速将会很快超过中国
来源: 11:14:00
在不久的将来,印度的经济增速将会与中国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超越中国。
  从表面来看,本文的标题对于许多人而言会显得荒唐可笑。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其年增长率仍然达到很可观的7.4%。此外,为了控制债务快速增长的问题,中国政府似乎正在成功地放缓信贷,并且正在实施应该能推动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众多改革举措。  与此同时,印度困难重重。本财政年度的()增长率将低于5%,接近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政府和企业债务高企,经常项目逆差直到最近还一直处于失控状态,通胀率在去年年底达到两位数,企业信心和投资正处于极低水平,而腐败现象仍然猖獗。
  然而,经过略微深入的探究之后,与印度的经济前景相比,情况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前景。首先,中国的GDP增速放缓幅度极有可能远远超过该国政府发布的虚假数字(在此我并不是在责备中国,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犯有这个毛病)。其次,鉴于此前出现的信贷热潮,中国的信贷紧缩进程差不多肯定会需要几年而不是几个月的时间。第三,正如打击腐败的运动及其对零售消费造成的影响所证明的那样,中国的经济改革在近期内将放缓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有许多迹象表明,印度经济可能已经触底。经常项目逆差已经显著减少,印度卢比已经企稳,通胀已经大幅回落,而企业盈利正在持续回升。由于通胀回落,将很快降低,这可能会证明成为下一轮投资周期的促进因素。选举产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一届政府应该会确保投资的加速以及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利好的新情况预示印度经济前景向好。举例来说,印度的农业部门正在持续迅速增长,该领域的投资和工资正在不断增长。这已经促使印度成为一个粮食净出口国――考虑到印度对农业的依赖,这是一个重要的新情况。  长期以来,印度的权力分散、时常混乱的经济模式一直被视为不如中国的专制、自上而下的模式。这种看法或许很快就需要予以重新评估。  印度如何变得混乱不堪  摩根士丹利的拉奇尔?莎尔曼(Ruchir Sharma)指出,印度似乎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会经历经济危机和改革周期。1991年,一场国际收支危机过后,印度经济广泛放松管制,从而促使印度经济在随后二十年得到迅速增长。21世纪初,另一场危机促使印度经济进一步放松管制,并且对一些重点产业实施私有化。  在大约十年后的今天,印度再度面临诸多经济问题。GDP增速已经跌破5%。通胀最高攀升至两位数,近来略有回落。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已经急剧扩大。  再一次,这些问题多半归咎于印度政府。执政的国大党落入陷阱之中,认为年期间经济增速处于高个位数是完全自然产生的。但这只是前几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结果。  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印度执政党发起了大型经济刺激计划。这在一段时间内达到了预期效果,印度的经济复苏步伐快于其他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但是,在通过大规模补贴来贿赂农村选民的情况下――其数额总计相当于GDP的2.3%,通胀很快趋于失控。国大党内斗造成改革措施欠缺,同时司法部门对政治腐败实施的打击行动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外国投资者和债券评级机构对印度越来越不安。2012年,评级机构威胁要把该国主权至垃圾级。去年中旬,在美联储当时暗示将会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之后,外国投资者对印度的经常项目赤字感到担忧,致使印度卢比大幅下挫。  这些事件足以引发印度政府采取行动。自那以来印度政府已经向外国投资开放零售和航空领域,并且还开始削减能源和农业补贴。最近,为了稳定印度卢比,并且抑制通胀,印度央行新任行长上调了。  印度经济已经触底的各种迹象  然而,有一些迹象表明,印度经济可能已经触底,而且未来将会趋于好转:  1)经常项目赤字(CAD)已经显著减少。由于出口回升而黄金进口减少,上季度CAD达到五年来的最低水平。美银美林预测,本财政年度印度CAD占GDP的比例将为2%,相比之下去年为5%。  2)通胀已经回落。由于食品价格降低,批发价格指数通胀率(WPI inflation,即批发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处于四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DF064)
  3)印度卢比已经企稳。利率上调以及经常项目赤字持续减少起到了帮助作用。  4)企业盈利似乎正在回升。过去八个月以来修订比率(ERR)一直呈现攀升态势。是的,这个比率还不是很大,但至少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野村证券的印度综合领先指数表明,印度经济增速正在触底。  然而,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企业投资。一些初步迹象表明,企业投资状况可能即将好转:  ? 企业信心虽然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各大企业预期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企业信心近来已经有所回升。  ? 在选举之后新项目的监管约束应该会放松。一个负责投资事务的内阁委员会已经开始减少各种相关瓶颈,但在这方面应该会很快加快步伐。  ? 利率攀升正迫使印度各大公司通过剥离资产来降低杠杆率。减少债务(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公司当中)的过程对于企业加快投资步伐而言是必要的。  鉴于目前印度各大企业的负债水平高企,本投资简讯《Asia Confidential》预计资本开支状况并不会迅速出现好转。但由于利率迅速下降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企业投资逐步回升的环境已经具备。  莫迪:是朋友还是敌人?  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乎肯定会成为印度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是否能够兑现外界对他寄予的过高期望。印度股市无疑正在做出肯定的回应,因为印度股市近来连创新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市值股票的表现已经显著落后).  莫迪在经济方面的政绩记录无疑令人印象深刻。过去12年以来他一直在人口达6,000万的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在那段时间里,他取消了繁文缛节,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并且遏制了腐败现象。企业和投资已经蓬勃发展。在莫迪的领导下,古吉拉特邦的GDP增长了三倍。目前该邦的出口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5%,然而人口仅占印度人口总数的5%。在他任职期间,该邦的大多数社会指标也有所改善。  作为领导人,莫迪已经承诺复制他在古吉拉特邦实施的如下政策:改善基础设施,为企业减少监管障碍,最终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诚然,他在如何筹资以兑现自己做出的部分承诺方面一直含糊不清。考虑到目前的财政状况,印度政府没有太多大幅提高财政开支的余地。  莫迪政绩记录上的大阴影是他强硬的印度教民族主义。2002年,古吉拉特邦戈特拉(Godhra)镇上的伊斯兰教徒放火焚烧了一列从北方邦某镇运送印度教朝圣者回乡的火车,造成火车上59人死亡。在这次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印度教组织呼吁发起一场抗议活动。这导致为期数天针对伊斯兰教徒的暴力行动,造成1,000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  作为当时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莫迪可以选择禁止这场抗议活动,或者召集警力,但他没有这样做。这种做法在随后的调查中遭到谴责。而莫迪拒绝为此事道歉的态度继续让伊斯兰教徒感到愤怒。事实上,美国取消了莫迪的签证,表示“他要为古吉拉特邦政府机构在那场暴乱中的表现负责”。  这起事件的事实是证据确凿的,但必须与他在经济方面的政绩记录以及领导素质进行权衡,而且还必须与过去十年以来――乃至过去五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执政的国大党的无能和自大表现进行权衡。  然而,最重要的是印度选民的意见。莫迪有机会在大选中赢得绝对多数选票,这会让他能够在无需建立联合政府的情况下执政。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他将赢得接近大多数的选票,从而能够与少数合作伙伴建立联合政府。  通过投票给莫迪,印度人民将会清楚表明,他们已经厌倦了国大党的保护主义政策、以补贴为掩饰的贿赂行为及伴随着这些现象的腐败问题。他们在要求政府推出一系列相应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和就业。而且他们希望国家领导层有决断力,而不是笨手笨脚并且发生内讧。
(责任编辑:DF064)
  认为选民喜欢市场主导而不是政府主导的解决方案的说法可能有点牵强。但是趋势已经肯定朝着那个方向转变。  最终,预计莫迪会得到强有力的授权来实施改革措施,而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历预示着印度的经济前景向好。  更加广泛的被忽略的利好因素  除了经济正在触底以及新一届政府有可能提高领导能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利好的新情况表明印度经济未来前景趋于好转。印度备受指责的法律制度以及权力分散的政治制度近来已经证明具有一些优势。  在打击腐败方面领路的是司法部门。毫无疑问,腐败现象仍然是印度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有些估计认为,过去十年以来,腐败问题给印度造成的损失达到800亿美元。据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报告,在该组织编制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当中,印度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94,位居中国和巴西等国家之后――而后两个国家并非清廉政府的杰出典范。  在遏制一些猖獗的腐败行为方面,法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012-期间122张移动通信牌照被取消以及通信部长被判入狱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将由莫迪决定是否加快打击腐败的步伐。他这样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腐败把宝贵的资金从生产性投资那里吸走,而生产性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控制通胀。  毫无疑问,政治权力分散已经助使腐败现象蔓延。但是权力分散的好处在于,印度的经济增长已经由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均等共享(与中国不同).  事实上,印度的农村地区正在蓬勃发展。过去十年以来工资的年平均增速接近于15%,相比之下,同期城市地区的工资年平均下降2%以上。  权力分散为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部分解决办法。城市化进程――人们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这促使农村劳动力持续趋紧,并且促使工资和投资水平双双增长。  阳光下的时刻  以上所有这些并不是提示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的下一个经济巨人。远非如此。由于人均GDP仅仅1,250美元,印度要想赶上中国(人均GDP为6,700美元)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接近于10,000美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投资简讯Asia Confidential力图说明的是,与中国相比,印度在经济方面拥有带来惊喜的更多余地。部分是因为印度是从如此之低的一个基数开始增长的。  此外,笔者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印度的经济增速将会与中国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超越中国。届时媒体可能会称赞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对于中国而言的优越性!  本文要点速读  ? 尽管经济放缓,但增速仍然快于印度。  ? 但这个状况可能即将发生变化,一些迹象表明印度经济已经触底,而中国却面临诸多严重的下行风险。  ? 由于印度通胀持续下降,利率有望下滑,而这一趋势再加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应该会为印度下一轮企业投资周期提供动力。  ? 长期以来,印度的权力分散型经济模式一直被视为不如中国的专制、自上而下型模式。这种看法或许很快就需要予以重新评估。
(责任编辑:DF064)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经济增速超过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