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环境评价对资源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有什么作用

浅谈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编辑:younian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环境状况的困境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这对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 serie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ur society is fac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because the plight of severely constrained resources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ropose solutions to this end, to accelerate the strategic measur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resou sustainable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因素的联系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增长需要丰富的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资源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扩大对资源环境开发的规模,从而加快各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各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的索取利用速度超过资源本身的可再生速度,在这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超过环境的自身承受力。导致资源环境变的恶劣,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巨大挑战。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经济活动都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而经济发展又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现存的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要选择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力的限度内,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加快,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因而对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环境各要素的人均拥有量较少。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使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
  (一)资源短缺问题
  当前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土壤质量不断下降,更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等现象发生;二是水资源方面,水资源较为短缺,浪费现象和污染情况十分严重,使水资源环境恶化,其短缺的状况更加严重,导致可利用水资源也急剧减少;三是林木资源,人们对植被滥砍滥伐,不注意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使得我国林木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四是矿产资源,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欠缺合理性,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
  (二)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的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一是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使土地、建筑物等受到毁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有机物污染和工业废渣污染日益加重,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污染;三是自然灾害频频出现,而且严重的自然灾害数量颇多,影响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资源环境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与资源环境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经济处于高速上升期,因此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由于粗放式经营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主要模式,在这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各类资源相对短缺,但却未能很好的利用潜力很大的二次资源,同时由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不协调造成的综合利用率低,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及浪费严重等制约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因素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将会严重抵消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发展经济就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必须协调好资源环境在各区域之间开发利用的矛盾。当前资源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不同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从地理环境上分析,我国的气候以大陆季风气候为主,雨量分配不均,容易形成干旱与洪并存的局面;地形上呈三级阶梯状,而西高东低的地势与季风气候也容易将破坏西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扩散到东部地区,使得我国东西部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制约的困境。
  四、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
  为实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增强人们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同时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不能只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要注重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投资的力度,加强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要提高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活生产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最后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各生产部门逐步走上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道路,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对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创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盛科荣,樊杰.自然资源与城市的区位DD兼论大河发展轴的经济机理[J].地理科学,):.
  [2]张慧毅,徐荣贞.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途径浅析[J].价值工程,):1-4.
  [3]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10-114.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浅谈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关推荐
[浅谈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4313" data-title="浅谈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ata-image="">(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178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0积分
0人评价24页
0人评价21页
0人评价30页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6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50积分下载费用:10 皮蛋 &
当前资源信息
编号: 56138
格式: DOC
大小: 135.00KB
上传时间:
【环境与规划毕业论文】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皮蛋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08258"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规划环境 协调性 与评价 环境的 协调性评价 环境协调性 省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毕业论文 规划评价 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性 环境系统的 规划和 环境协调性评价 规划评价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性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 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专业代码: 070701 作者姓名: 卢俊方 学 号: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教师: 李春平 2011 年 5 月 31 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 日期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 言 1 数据与 方法 域系统协调性定量评价的理论依据 域系 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域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域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的测算 域各子系统组成指标的评判标准 2 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算结果 果分析 域系统协调性的分析 域系统综合水平的分析 者的组合类型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 展的基本要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 , 区域系统的协调性与综合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 区域 发展水平 。 根据集对分析的思想得到各子系统所处的状态 , 选择区域子系统的 评价指标 并确定各 指标 的评价标准 ,对山东 省 91 个县域 的 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性 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论可为 山东 省不同县域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系统协调性;区域综合水平; 集对分析 ; 山东 省县域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of of is a in of to to be in of of of 1 is of to of of 聊 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 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前言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促进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而在现实中,如何定量评价系统协调发展,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问题,是保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从已有文献看 , 有关系统协调性的计算方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这些模型:以吴跃明等为代表提出的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 [2],以张晓东等为代表提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 [3],以戴西超等为代表提出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等都在一定方面定量评价了系统的协调性 [4]。 阅读以上有关文献,可发现它们各有优劣和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然而目前,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仍需要解决以下不足 :第一,从子系统数目上看,一般注重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或只注重区域经济与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而忽略了三者的共同研究,例如廖重斌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研究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 [5], 宋马林 等基于城乡差异和区域差距视角的统计分析对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6],但是纵观整个系统,三 者缺一不可,而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关注区域社会与其经济 、 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 第二,从研究尺度上看,目前主要集中于我国大区域 、 省区再到地级市等尺度,县级尺度的研究极少 。 而县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基本行政单元,随着各地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使得县域成为我国资源开发 、 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主要载体。许多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分化之严重,导致系统协调性问题凸显 。 第三,从评价方法上看,多采用基于主成分和加权求和的函数模型来评价,应该说该方法对于处理复杂系统问题非常合适,但操作起来较繁琐 。 第四,上述函数模型大多只是定量评价了 区域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而不能定量评价区域综合水平,也就不能分清区域是属于高水平上的协调还是属于低水平上的协调 [7]。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运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即借用了段七零对县域系统协调性的研究模型,对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性以及县域综合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得出两者的组合类型 。 研究结果以期为山东省不同县域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县域系统协调发展而提供一定参考 。 1 数据与方法 域系统协调性定量评价的理论依据 区域系统是由经济 、 社会 、 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 系统建立于环境子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着耦合关系 [7]。 “ 协调” 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 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而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是协调状况好坏成都的定量指标 [8]。 因此,如何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并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依据与决策 。 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度是用来衡量不同 发展阶段县域发展之间的交互耦合关系的定量指标,以县域为度量尺度旨在更加精准地发现两者之间目前是处于矛盾状态,还是和协谐一致,未来的趋势如何,研究矛盾能否转化为协调以及转化的条件,以实现定量评价县域经济 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域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域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县域的特点,运用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状态 — 关系”框架,按照这种框架建立县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好处是:符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注意协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战略思想;符合当前的认识水 平和建立指标的和谐远景;具有较强的弹性。但它也具有一些缺点: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系统的存量和相互关系之间的流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各种关系描述困难,主次难辨 [9]。按照系统简明,实用可操作、普适性的原则,基于上述考虑,并参考有关资料,构建了山东省县域协调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该体系是由 3个综合指标和 13个单项指标组成 [10] (见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表 1)。 表 1 山东省县域各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评判标准 of 综合指标 单项指标 单位 极性 评判标准 协调 基本协调 不协调 经 济 子 系 统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人 + ≥ X<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 ≥ X< 7419. 一产业占总产业比重 % - ≤ X≤ 二产业占总产业 比重 % - ≤ X≤ 三产业占总产业比重 % + ≥ X< 会 子 系 统 城镇单位职工人数 人 + ≥ ≤ X< 52943 < 43317 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例 % + ≥ X<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 X< 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元 + ≥ ≤ X< 25589 < 20937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 ≥ X< 境 子 系 统 人均常用耕地面积 人 + ≥ X< 均粮食产量 吨 /人 + ≥ X< 均 元 / ≥ X< :极性为 + 表示其值越大对区域系统越有利,极 性为 - 则反之;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010) 。 域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县域子系统所处状态的度量要评价区域系统所处的状态,首先要评价各系统所处的状态 ( 而各子系统又由多个指标(设有 组成,所以可用这些要素的状态来度量子系统所处的状态 。 在按照一定原则对子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选取之后,借用集对分析方法的思路来研究 。 首先,确定各要素的评判标准,以此评判该要素的状态 。 本文将要素的评判状态分为协调(记作 1) 、 基本协调(记作2)和不协调(记作 3)三种 。 其次,对子系统中处于 1 和 2 状态的要素数目分别进行小计,即得到 最后,为了能够与由不同数目要素所构成的其它子系统所处的状态进行对比,可用一个相对数来表示子系统中处于 1 和 2 状态的要素数目,即公式( 1) 。 这样就得到一个虽然粗略但毕竟涉及到所有要素状态的综合性指标 S,以此度量子系统所处的状态 。 式( 1)的含义为: S 值越大,表示处于协调和基本协调状态的要素越多,即该子系统所处的状态就越优;反之亦然 。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 N 211 ??( 1) 式中: S 表示子系统 所处的状态, 别表示处于协调 、 基本协调状态的指标数目, 别为 权重系数, N 表示子系统的组成要素数目, K 为给定常数(为了使 0≤ S≤ 10,取 K =10) 。 域系统协调性和区域综合水平的测算 度量区域系统协调性,实际上就是度量各子系统之间的同步性 。 按照空间解析几何的内涵,如果经济 、 社会 、 环境三个子系统所处的状态 应着一个三维空间(见图 1),那么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任一点 P 就表示区域系统所处的任一状态 。 假如三个子系统的状态在起始点 (即原点 O)相同 ,则图中直线 的点(此时 2=表示三个子系统 “ 完全同步发展 ” ,即区域系统处于 “ 完全协调状态 ” 。 通常代表区域系统状态的 P 点并不正好落在直线 ,则 P 点到直线 垂直距离大小 示了区域系统状态偏离 “ 完全协调状态 ” 的程度,即为 “ 区域系统协调性 ” ;而 P 点到原点 中 表示了区域综合水平 。 两个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 ? ? ? ? ?
?????( 2) 2322212 ?? ( 3) 图 1 由区域子系统的状态构成的三维模型 by of 中: 含义为: ,表示区域系统处于 “ 完全协调状态 ” ; 越大,表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 示区域系统处于越不协调的状态; ,表示区域系统处于 “ 完全不协调状态 ”。含义为: 越大,表示区域综合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 域各子系统组成指标 的评判标准 各指标评判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步骤,由于各个比较对象 (即各个年代或各个区域 )中的同一指标所处的状态不同,因而所确定的评判标准,要能够将它们区分开来。另外所确定的评判标准应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标准应定得适度偏高一些。根据山东省 2009据确定了各指标的评判标准 (见 1) :于极性为 + 的要素:以大于等于 91个县域指标数据平均值的 小于 91个县域指标数据平均值的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作为其基本协调状态的评判标准。对于极性 为 - 要素:以大于等于 91个县域指标数据平均值的 小于 91个县域指标数据平均值的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作为其基本协调状态的评判标准 . 2 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算结果 根据表 1 中评判标准,判别每个县域经济子系统各指标的状态,再通过公式( 1),计算每个县域经济子系统所处的状态 计算过程中,满意状态与基本协调状态的权重系数不能相同,本文取 和 理,计算每个县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所处 的状态 依据公式( 2)和( 3),计算每个县域系统协调性(即 和县域综合水平(即 (附表 1) 果分析 域系统协调性的分析 我们将山东省县域系统协调性分为三个等级: 3 表示县域系统协调性好; 3< 6 表示县域系统协调性中等; 6 表示县域系统协调性差。全省 91 个县域中:协调性好的县域有 23 个,其中鲁西北地区 4 个,鲁西南地区 12 个,鲁中地区 3 个,山东半岛地区 4 个;协调性中等的县域有 34 个,其中鲁西北地区 7 个,鲁西南地区 12 个,鲁中地区 7 个,山东半 岛地区 4 个;协调性差的县域也为 34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 个,其中鲁西北地区 14 个,鲁西南地区 6 个,鲁中地区 6 个,山东半岛地区 8个。 从协调性的三个等级分别占山东三大地区县域总数的比重来看: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山东半岛分别占协调性好县域总数的 13%、 而协调性差的县域分别占四大地区县域总数的 、 可以看出,鲁西南多数县域的协调性较好,而鲁西北大多县域的协调性较差。 域系统综合水平的分析 我们将山东省县域综合水平也分为三个等级: 10 表示县域综合水平高;6≤ 10 表示县域综合水平中等; 6 表示县域综合水平低。 全省 91 个县域中:综合水平高的县域有 30 个,鲁西北仅高唐县、博兴县、邹平县、广饶县四个地区显示县域综合水平高,鲁中地区仅 4 个;综合水平中等的县域有 28个,其中鲁西北地区 14 个,鲁西南地区 4 个,鲁中地区 8 个,山东半岛地区 2个;综合水平低的县域有 33 个,除了位于山东半岛的长岛市、栖霞市和海阳市,其余分布在鲁西北、鲁西南、鲁中三大地区。 在这些县域中, 桓台县 、寿光市虽然地处鲁中地区,但 桓台县旅游资 源十分丰富 ,且 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农业、建筑业、旅游业四大生产体系 , 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县和著名的建筑之乡 [10],寿光市由于其较为优越的地理区位(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 莱州 湾的西南岸,是 中国 最主要的蔬菜和原盐产地之一 ), 近年来,寿光 市 连续九届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 力百强县(市)行列 ,使得它们人均 于鲁中前三甲,导致综合水平属于高等行列 [11]。而陵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等位于鲁西北地区,由于人均地区生产值较高,导致综合水平属于中等行列。综上所述,山东县域综合水平的高低与县域经济水平的高低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者的组合类型 将县域系统协调性的三个等级与县域综合水平的三个等级,进行矩阵列联,可得到 9 种组合类型 [7]。各类型的组合状态及其包括的县域见表 2 。 从表 2 可知,鲁西北县域主要分属于类型 3(即低水平上的协调)、类型 4 ( 即高水平上的不太协调)、类型 6(即低水平上的不太协调)和类型 8(即中等水平上的不太协调),对于类型 3 的县域今后更应注重加快发展速度以提高县域综合水平;而对于类型 6 和类型 8 的县域今后既要注重提高发展速度,又要注意经济、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7 社会、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山东半岛县域主要分属于类型 1(即高水平上的协调)、类型 4(即高水平上的不太协调)和类型 7(即高水平上的不协调) 其中,胶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蓬莱市、招远市荣成市的系统协调性较差,这是由于过分注重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影响了区域其它方面的进程,所以它们今后更应注重环境与 经济社会的同步提高。 表 2 山东省县域系统协调性与综合水平的组合类型 on 型 组合状态 包括的县域 县域的数量及分布 d1 水平上的协调 协调性好 综合水平高 昌邑市、兖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文登市、乳山市 前 1 个属于鲁中,后 4个属于山东半岛 中等水平上的协调 协调性好 综合水平中 等 垦利县、东平县 前 1 个属 于鲁西北,后 1 个属于鲁中 低水平上的协调 协调性好 综合水平低 阳谷县、沾化县、利津县、昌乐县、泗水县、梁山县、曹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定陶县、东明县、沂南县、沂水县、苍山县、五莲县 前 3 个属于鲁西北,昌乐属于鲁中,后 12个属于鲁西南, 高水平上的不太协调 协调性中等 综合水平高 夏津县、邹平县、广饶县、新泰市、肥城市、桓台县、诸城市、寿光市、高密市、曲阜市、即墨市、胶南市、莱州市 前 3 个属于鲁西北,中间 6 个属于鲁中,后 3 个属于山东半岛 中等水平上的不太协调 协调性中等 综合水平中等 惠民县、阳信县、平阴县、宁阳县、沂源县、安丘市、莒县、长岛县 前 2 个属于鲁西北,中间 ,4 个属于鲁中 低水平上的不太协调 协调性中等 综合水平低 莘县、冠县、临清市、无棣县、鱼台县、金乡县、汶上县、成武县、郯城县、费县、蒙阴县、临沭县、栖霞市 前 4 个属于鲁西北,中间 8 个属于鲁西南, 高水平上的不协调 协调性差 综合水平高 高唐县、博兴县、章丘市、青州市、邹城市、滕州市、胶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蓬莱市、招远市、荣成市 前 2 个属于鲁西北,后 6 个属于山东半岛 中等水平上的不协调 协调性差 综 合水平中等 陵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平原县、武城县、禹城市、茌平县、东阿县、济阳县、商河县、高青县、临朐县、微山县、平邑县、莒南县、海阳市 前 10 个属于鲁西北,中间 4 个属于鲁中,后 1 个属于山东半岛 低水平上的不协调 协调性差 综合水平低 乐陵市、嘉祥县 后一个属于鲁西南 每个大类还可以根据县域系统中哪个子系统的状态(即 S 值)最差,进一步细分为经济滞后型、社会滞后型、环境滞后型等 3 个亚类 例如,对于类型 6(即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8 低水平上不太的协调)来说,其中的 莘县、冠县、临清市、无棣县 是由于其经济子系统 得分低,影响了县域综合水平,可归为经济滞后型这一亚类;而微山县、嘉祥县和汶山县则是因环境子系统 得分低,导致了其综合水平较低,故归为环境滞后型这一亚类;如陵县、宁津县是因其社会子系统 得分低,导致了县域综合水平不高,应归为社会滞后型这一亚类。对于不同的亚类,今后发展的注重点也不尽相同:经济滞后型更需注重经济的发展,社会滞后型更需注重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环境滞后型则更需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结语 对县域系统协调性指标体系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情况,要注意三者之间的 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动态和系统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体现这种情况。另外对县域系统协调性指标体系的评价要有科学的方法,一方面,要使县域的不同时期可以进行比较,这是纵向的比较;另一方面,要使不同县域的发展状况能够进行比较,这是横向的比较。只有通过这样的纵向的和横向的比较,县域的系统协调性定量评价才能得到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判定。本文对该评价方法只进行了横向比较的实证研究,还缺少纵向比较的实证研究;另外,对子系统组成指标的选取和各要素评判标准的确定由于参考资料的有限,并未很好的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体现出来。另外,县域系 统的评价指标的数值处理要求有科学的处理方法,要注意消除其畸异值。从而可以利用统计的各种手段对指标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 [9]。 在分析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协调性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对比性强。运用这一方法和 2009 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山东省 91 个县域系统协调性和综合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与区域经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① 山东县域系统协调性的好差与县域经济水平的高低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显著;而山东县域综合水平的高低与县域经济水平的高低之间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② 区域 系统协调性的分布:鲁西南地区多数县域的系统协调性较好,而鲁西北大多县域的系统协调性较差 。③ 区域综合水平的分布:综合水平高的县域绝大多数位于山东半岛地区,而综合水平低的县域绝大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9 多数则分布于鲁西南地区。④两者组合类型的分布:鲁西南多数县域属于低水平上的协调或不太协调,前一类型的县域今后更应注重加快发展速度以提高县域综合水平,后一类型的县域今后既要注重提高发展速度又要注意经济、社会、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山东半岛多数县域属于高水平上的不协调,所以它们今后更应注重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同步提高。
& 三个皮匠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_恶棍天使_邓超孙俪上海发布会活动方案to东方明珠游轮
《大唐无双2》内测推广项目营销策划案-B
《家世界网媒》运营方案V4.3(江西移动)
《吴晓波频道》商业价值分析
《呵呵江湖》手游上市发行方案
4+美拍千百度-美拍百度贴吧推广策划方案
5+芭比贴心时代----芭比娃娃与百度帖吧的双赢营销策划
21《嗨吧,四年》百度贴吧高校吧改版推广方案
16挖掘,那么问题就来了(百度贴吧)
25+愿得“亿”人心-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26玩吧-四川大学-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28百度贴吧端稳你的“腔调”
33+贴吧,我的老友——去留公投话题自媒体营销策划案
35爱就是克制,但贴吧就是放肆--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34+强抱暖吧-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37贴近环境贴近爱--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38+粉贴星——很贴心--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39寒潮来袭,抱一个“吧”--百度贴吧运营方案
-华金证券-新三板日报:《中国新三板市场白皮书》发布
-国泰君安-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之六:捍卫金融国土: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启示录
-国泰君安-进口葡萄酒专题系列报告之“新世界篇”:红“新”闪闪,放光彩
-国信证券-宝馨科技-002514.SZ-多点开花,全面发展
14+实在好奇-好奇纸尿裤营销推广方案
-银河证券-康耐特-300061.SZ-深度研究报告:大手笔收购带来质变,大数据营销和金融互联网前景广阔
-国信证券-医疗美容行业专题研究:台湾医疗美容行业之大观
-西南证券-亚太股份-002284.SZ-软硬兼修,打造智能新能源宏伟蓝图
-国泰君安-电气分销商转型升级专题报告-电气侠之原力觉醒
-兴业证券-多元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不良资产管理迎来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中小盘专题行业报告:“十三五”教育系列报告之二-学前教育,起跑线上的投资机会
-信达证券-策略专题:寻找A股中的僵尸企业
-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16年度投资策略-领舞时代变革
3+饿货来袭——做个人性的线食派-饿了么2015年品牌营销推广案
本文标题:【环境与规划毕业论文】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链接地址:
copyright@
三个皮匠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