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时报网》 不买房买啥

不买房买啥?
证券时报网
聚集在新区里创业的年轻人,想必薪水也实在少不了,挣了钱,不买房子,买点儿啥呢?
就历史而言,中国人有点儿钱之后,买房置地一般是首选。这爱好具有普适性,如此,皇帝陛下也很难免俗。其实不惟中国人有这样的爱好,其他国家的人也喜欢这么干;又其实不惟人类如此,许多动物也有这毛病。
既然说到了动物,就不妨多说两句。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大约都知道,越是弱小的动物,似乎对巢穴的依赖性越强。比如小蚂蚁,就单体而言,个个都弱不禁风,于是,蚂蚁的巢穴就建造得格外庞大而复杂,几乎是动物界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建筑;老鼠的也不弱,无论是生活在城里还是野外的老鼠,巢穴也个个搞得极精致。
会飞的动物,相对就好一点儿,搞个窝儿住,就没那么费事,究其根本,大约还是危险少了许多的缘故吧。而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索性连“房子”也不要,更轻松、没累赘,在草原上游荡起来,当然就显得格外潇洒;哪怕突然来阵雨也不怕,就地卧倒,满脸雨水横流的样子,倒显得更“酷”。不惟狮子如此,凡是有点儿本事的,比如河马、犀牛、长颈鹿之类的,都不受“房子”的拖累,个个都是一副“来去自由无牵挂,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嘴脸。
大自然很残酷,要想活下去,没别的本事的小动物们,就不得不在建造“房子”上消耗更多的生命了。造“房子”造得快的,造得好的,活下去的机会就多出许多,而那些比较笨蛋些的,就很不幸,都早早儿就被命运淘汰掉。“房子”的基本功用大约就在于此吧,既是弱小者的保护伞,更是其身份的标志物,一旦“套”上了,就有了依赖性,即使有一天“幡然醒悟”了想甩脱,大约也不行。
从这个角度观察,似乎就能马上得出“人是最脆弱动物”的结论,这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错儿。你看啊,人不但修建了房屋,在外面还要加上坚固的围墙,还不放心,于是又修起高大、厚实的城垣。这是干嘛呢?当然是为了免于风吹日晒、雨雪侵袭,为了免于豺狼虎豹之类野兽的侵害,当然,为了防同类的掠夺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总之,防止侵害,保护生命,这是房子的自然属性;人类对房子的需要、依赖,莫不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
不过,人类很聪明,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于实用之外,他(她)还很需要一些额外的“饰物”对自己进行标识,以使自己能从人堆儿里脱颖而出(至于脱颖而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分析起来就过于复杂了,且不赘述)。在这一点上,很难有人能够免俗,而房子确是一个比较好的“饰物”,因此,很难有人能对房子免疫。
皇帝就不多说了,中国历史上,只要有条件,所有的皇帝都铁定了喜欢宫殿、池苑,这是有示范效应的,带得大臣、小吏们,也个个把华堂美厦喜欢得不得了,即使草头老百姓,攒下俩钱儿,一般也要先拾掇拾掇房子、买片儿地。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先生唱过一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来,就有人批判老先生奢侈,房顶居然有“三重茅”!也是,何止是奢侈,老先生还有点儿“嘚瑟”,满世界嚷嚷“我有三重茅”,还真是颇有些炫富的味道。可见,在房子面前,连杜甫老先生也难免俗。
现在,要建“雄安”新区了,自打消息一公布,就有人传,新区之新,体现在住房上面,就是新区居民都用不着在当地买房了(当地也不卖房、没房卖),全部租房住。这倒也真好!起码,许许多多满怀希望跑来创业的年轻人,在买房子这件事情上,省了许多额外的心思,大家都住一样的房子,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用不着担心房东三天两头跑过来烦人,大约做梦都能笑醒了。
但新问题估计也会随之而来,聚集在新区里创业的年轻人,想必薪水也实在少不了,挣了钱,不买房子,买点儿啥呢?啥都不买,攒着?那不能够,这既不是新时代新青年应有的做法,也不符合新时代的潮流——有钱一定要花出去。那到底买点儿啥呢?还真不好说,这实在有点儿考验人的想象力。
(系证券时报记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0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买房不要被“忽悠”
::全景证券频道
买房不要被“忽悠”
发布时间:
本文章来源于日证券时报第7版:
  独眼看房产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买涨不买跌。涨了,一窝蜂的买,跌了,一味看空,等着抄底,可是真正的底出来的时候又不敢出手。我想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为什么老是会犯错,抓不住机会呢?我想,大致原因有以下:  一、媒体的“误导”。这里不是攻击媒体,而是,我们公众了解市场,大多数是通过媒体这一重要渠道,现在媒体数量之多,加之竞争激烈,无所不入,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被其团团包围,仿佛你所得的资料都是第一手资讯。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些资讯的客观、实用度有几成呢?  首先,如何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吸引眼球?势必在标题上大做文章,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大事渲染,在房地产市场,&什么“拐点论”“崩盘论”“疯牛论”,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吧?而实际上,很多当事人都觉得很滑稽,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了争议人物、新闻人物,有时还必须向媒体澄清。搞的一片哗然!所以,在市场出现变化时,大家要冷静对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其次,文章报道内容的客观性,这是关键因素,我们知道,记者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更有甚者,把自己当成专家,对政策一知半解的解读,把自己当成这个市场的领袖,对未来做出所谓的趋势判断,这样就会加重对公众的误导,而我们善良的民众,往往会把这些作为自己做出判断的依据。所以,对于媒体报道中“夹叙夹议”的部分,我的建议是不看为好。看了,也只能是仅作参考。  还有,这个市场永远是变化莫测的,除非大的事件爆发会引起地震式的变化。在一个博弈的市场里,多空双方每天都在聚集力量,可能一篇看空的报道一出,马上等来的却是多方市场的胜利,反之,亦然。  二、专家的“指导”。在大家都看不清市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往往专家的话语分量很重,对于某些善良的民众来说,专家的意见往往是他们做出决策的最后投票,可是,在这里我要说,市场经济里,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专家”,有的只是输家和赢家。且不说,我们的专家与某些利益集团的勾结,就算是所谓独立经济学家,他的言论也只是一家之言,就如同在大地震前,人类显得非常脆弱和渺小一样,目前,人类还没有能驾驭市场经济的专家出现,要不然就不会有如此惨烈的金融风暴。而未来经济会怎么样?大家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你可能要问我,既然这些那些都不可信,那要信谁?难道信你不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只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旁观者,我更不是专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我相信自己。我的做法是,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用自己的脑袋想问题,多学习、多调查、多关注。  怎么学习?我想,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最起码要弄懂市场经济的常识,有时间要多去充电学习,财经方面的书籍要多看看,对自己的投资决策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之后,对于市场政策的解读就会有自己的看法,咱们不是老说要坚决跟着党走,听党的话吗?那怎么样才能跟着不掉队,至少政策的意图是要明白的吧。2007年股市的大跌,不都是教训吗?加息不断,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还有那么些人不知死活的疯狂往里头钻,那是自掘坟墓。原因在于,没听党的话,或者说是听不明白吧?  怎么调查?比如买房,有时间的话,多去市场走走看看,弄第一手资料,看看市场现在到底怎么样,做到心里有底。另外,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实力,买房后,一旦成为房奴,你的生活是不是被绑架了?如果你觉得买房之后压力不是很大,那我觉得目前的价格就不要计较太多,是考虑出手的时候了。另外,有句话“机会总在无人问津处”,当他人都不敢涉入,就是该大胆决策的时候了。这句话,放在股市、楼市里永远都对!  怎么关注?第一,政策,前面已经提到过,一定坚决跟党走!别忘了,要读懂!第二,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房子,你都得看看房地产的交易数据,数据一般不会骗人,大家可以上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在那里有每日成交量的公示。市场的冷热,几个数字就能一目了然。其实,防“忽悠”,防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防自己不要一时冲动,头脑发热,做投资,买房置业,只有保持冷静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上是我的拙见,希望对大家买房有帮助!&
文档附件:
&我要发表评论
会员代号:
用户密码:
匿名发表:
72小时热点评论
&证券时报记者专栏
证券时报每日要闻
证券时报24小时热门新闻
&博客48小时热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时报电子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