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向不明的创业板超募资金金:A股还有多少个庞氏骗局

  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发展历史看,股价泡沫化现象经常出现,但股价泡沫化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但中国的股票市场价格一直高于理论上合理的标准,也高于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泡沫。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股
第 1 页- 尹中立:A股庞氏骗局难以为继 投资者已麻痹
第 2 页- 2005年之后的股价泡沫成因及未来展望
  流动性过剩:2005年之后的股价泡沫成因  前面分析了2005年之前导致中国股价泡沫的原因,主要从政府行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及散户投资者行为的角度来剖析。2005年后,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中,除了上述三个主体的行为因素继续起作用外,还出现了新的因素,即流动性过剩。  2005年后出现的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股价形成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单向升值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迅速增加,而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刺激股价上升。这是产生2005年至2007年底的大牛市的背景。  这次大牛市与之前的历次股价都有区别。2005年之前的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投机,投机的主要对象是中小盘股,大盘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大盘股的估值水平一直明显低于小盘股。  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里,大盘蓝筹股获得追捧,出现所谓的“流动性溢价”现象(即:大盘股的市场流动性比小盘股更好,应该享受溢价)。()、中国神化、()等都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都获得市场热烈的追捧,平均估值都曾经达到60倍以上。  大盘蓝筹股获得追捧的主要原因与证券投资基金获得追捧有关。在这个阶段,散户投资者疯狂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他们误以为基金是储蓄的替代品,没有任何风险而又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2006年底至2007年底的一年时间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从不足1万亿份迅速增加到3万亿份以上。在股价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基金经理必须将募集的资金迅速完成建仓,购买大盘蓝筹股成为他们的首选。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由此产生。  要正确理解这个阶段的股价泡沫,不能不提房地产。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连续10年的上涨,房地产投资从2000年的49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2万亿元,增长超过10倍。  在房地产投资快速扩张的刺激下,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钢铁、水泥和建材、有色工业、煤炭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使得这些行业的股票都有出色的表现。  在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高杠杆的金融类股票和房地产类股票表现最佳,平均获得了近十倍的涨幅,而指数的最大涨幅为500%。  2008年底,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出现多个季度的“井喷”。如果说2005年至2007年的流动性过剩是被动出现的话,2009年至2010年的货币快速扩张则是主动而为之的。  需要关注的是,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产能过剩的加剧和房地产投资的减速,热钱出现流出迹象,国内的货币扩张开始减速,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已经出现变化。股票市场的高估值赖以存在的条件已经动摇了,股价回归不可避免。  全球通使股市的估值体系出现巨变  如果说2005年开始的汇率改革刺激股价上升的话,那么,同样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进入流通市场,股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估值体系出现巨变。  在全流通之前的股市生态结构中,散户的资金量占60%-70%左右,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占30%-40%。在这样的生态结构中,散户数量多,而机构数量少,众多的散户投资者“供养”了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操纵股票价格。  说白了,这个阶段的股票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是一个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总量不占绝对优势,但它们在整个游戏中占主导地位。  全流通之后,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可流通股票总量扩大了两倍多,新增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国有控股机构或公司法人手里,它们的行为与前述机构投资者有较大差别。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证券投资基金和券商、保险机构等称之为“金本”,把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称之为“产业资本”,显然,产业资本的数量远远大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无法像金融资本那样通过操纵股价来牟取暴利,因为数量有限的散户无法“供养”数量如此庞大的产业资本,股市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了,2005年之前的“庞氏骗局”游戏难以为继。  当股市的“庞氏骗局”游戏不能继续的时候,股票的定价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或规律:股票价格=上市公司预期收益/(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对于金融资本而言,无风险收益率可以用国债收益率来替代,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它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可能不是“国债收益率”(大约3.5%)或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而是实业投资的平均投资收益率。  在现阶段,实业的投资收益率比国债的收益率要高一倍以上(大约10%)。因此,产业资本比金融资本有更高的收益率要求,反映在股价上就是产业资本愿意接受的价格比金融资本更低。  假如一只股票的预期每股收益是1元/年,每年可以0.5元/股,金融资本认为以10元/股买入该股是可以接受的,而产业资本对该股票的定价可能只有5元/股。  很多人看到了产业资本不断套现的冲动,但不少人错误地将这些产业资本卖出股票的动力来自低廉的成本。  的确,发起人股东的成本比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成本都要低廉,很多发起人股东的成本已经不足1元/股,但导致它们卖出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股票价格太高,股票的收益率远远低于它们从事实业投资的收益率。  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实现,产业资本主导股票市场定价的时代将逐步确立。因为产业资本对股票定价的参照系与金融资本是不一样的,它们对收益率的要求更加苛刻,因此,产业资本替代金融资本的过程一定是股票市场市场估值水平大幅度降低的过程。  由全流通导致的估值体系的改变对主板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冲击相对较大。  主板市场主要有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为主,对于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大多数主要股东不会因为股价高而减持股票。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看,投资这些大盘蓝筹股的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散户很少参与这些股票,因此,这些股票的投机色彩相对较少。  从目前的估值水平看,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接近10倍(笔者认为是合理水平)。即使进入全流通状态,主板市场还是以金融资本定价为主,其合理的估值水平应该以10倍市盈率为参照。  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以民营企业为主,股权比较分散,有很多专业的PE投资者参与其中,大多数控股股东并不在意谋求绝对的控股地位,只要股票价格被高估,这些股东就会减持股票。  更重要的是,在全流通之前,投资这些小市值股票的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因此,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在全流通之前的估值是严重偏高。进入全流通状态之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将主要由产业资本定价,其合理的估值水平将明显低于主板市场的平均水平。  未来展望  中国股市的“庞氏骗局”已经随着全流通而难以为继,随着货币扩张的减速,中国股票高估值的条件相继消失,股价走上回归之旅。  展望未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将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估值水平将大幅度降低,并低于主板市场。对比当前的市场现状,估值体系和市场结构将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在估值体系巨变和经济周期下行将产生叠加效应,投资者需要警惕出现大熊市。切忌以历史来判断当前的股市。  在股价回归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将损失惨重,他们会习惯性地希望政府“救市”。但须知,市场的规律的是难以抗拒的,股价的回归之旅是不可逆转的。作为投资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把责任归结为政府。  股价何时回到合理的价位?当产业资本不愿意减持,或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回购股票之时。当前的很多股票回购或增持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例维护股价,作秀的成分较大,因为股价偏低而为之的很少。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最近7日年化
<span title="4.%
最近7日年化
<span title="4.%去向不明的超募资金:A股还有多少个庞氏骗局_新股_最新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去向不明的超募资金:A股还有多少个庞氏骗局
  核心提示:在超募的A股市场中,以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给A股“庞氏骗局”以新的注解。
  郑世凤
  “庞氏骗局”是一种古老的骗局,原指骗人向虚设企业投资,并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然而时至今日,在超募的A股市场中,以庞大集团(601258.SH)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给A股“庞氏骗局”以新的注解。
  今年4月28日上市的庞大集团IPO实际募资额为60.4亿元,超募高达42亿元。但短短6个月后,庞大集团就已花光了60亿元。而9月16日庞大集团再次抛出融资计划,拟发债不超过38亿元,于10月14日获证监会核准。但大肆烧钱的同时,公司上半年净利却大幅减少36.19%。
  而此类超募资金应用当中的“庞氏骗局”,正在A股市场中不断上演。
  编出来的“募投项目”
  上海一名保荐人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的编制了”
  “钱多了也是一种负担。”这句玩笑话却道出了(600992.SH)正在经历的现实。
  作为一家2004年就登陆主板的上市公司,7年来如何花掉接近5个亿的募集资金,始终是压在公司高管心头的一桩大事。
  2004年5月,从事钢丝绳制造和销售的贵绳股份亮相上交所,上市为这家远在贵州遵义的公司带来了4.97亿元真金白银。
  贵绳股份公布的募投项目显示,“合金钢丝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三个项目,累计需要的投资总额也正好为4.97亿元。按照贵绳股份的计划,这笔资金将在两年内花完。
  然而7年时间过去了,截至2010年末,贵绳股份累计使用的募集资金只有2.73亿元,剩下的2.24亿元仍躺在银行的账上睡大觉。
  相对于刚刚使用过半的募集资金,贵绳股份当初披露的三个募投项目,除了其中总投资额仅为5236万元的“年产7000吨高性能钢丝绳”项目符合计划进度,剩余两个项目均未如期完成。
  其中最主要的投资项目“钢丝帘线生产线”则一直被搁置,公司方面对此解释称“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本着对股东负责,在尊重市场的情况下,未启动该项目”。
  相关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账上长期积压着数亿元的货币资金,受其影响,贵绳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被不同程度拉低。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贵绳股份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56%,这一数据甚至不及三个月期银行存款利率。
  2009年7月登陆中小板的(002275.SZ)就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困扰,
  以近33倍市盈率发行的桂林三金,从二级市场累计募得资金8.59亿元,较其6.34亿元的拟募投总额,超出了35%。
  按照预定的投资计划,上述总额高达6.34亿元的募投资金,将被分别投向10个项目,其中除“特色中药三金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周期预计为2―3年外,剩余9大募投项目的投资周期均为1-2年。
  但到今年中期,桂林三金IPO时给出的2年投资周期基本已接近尾声,但公司8.59亿元的募投资金,却仅用掉2.29亿元。10个募投项目中有7个投资进度在15%以下,无一达到可使用状态,更没有为投资者实现曾经承诺的“预期效益”。
  本报记者调阅桂林三金的招股书发现,在进行IPO融资的同时,公司账上现金余额高达3.06亿元。
  不仅如此,阔绰的桂林三金还在上市前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现金分红,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内,该公司累计向股东分红8.19亿元。
  “如果募投项目的确有很好的前景,这笔钱完全可以省下来进行投资,就算只有账上的三个多亿也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经过漫长审批,再从二级市场融资,毕竟投资机遇是不等人的。”深圳一家创投公司的高层对此坦言。
  而上海某券商投行部一名保荐人则对记者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编制了。”
  在上述专业人士看来,“企业真的要投一个项目,不可能真的指望IPO的资金,谁知道究竟能不能上市,上市的周期有多久呢,但商机却是稍纵即逝的。”
  已于去年被河南义煤集团借壳的(600403.SH,现名大有能源),对此体验颇深。
  从2003年上市到2010年正式从上交所谢幕的7年间,欣网视讯募得的1.91亿元资金,仅花出去7406.25万元,其中还有2592.52万元被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如果不考虑这一块,实际仅投出去25%。
  “募集资金投向是2001年制定的,但公司股票一直到2003年才发行,这中间因为资金一直没到位等问题,公司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机会,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再投到原来的项目上已经没有意义了。”欣网视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曾向本报记者透露。
  变身PE收购亏损资产
  对于亏钱企业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中小板公司,超募现象更加严重的创业板公司,同样出手频繁。
  矛盾的是,尽管众多上市公司陷入有钱花不掉的苦恼,但投资者却仍慷慨地将大把现金交给上市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则尤其受到青睐。
  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25日,在A股上市的228家公司,累计募集资金2177.58亿元,较1144.53亿元的拟募集资金总额,超募1033.05亿元,平均超募率为90.25%。
  其中在创业板上市的110家公司,拟募资275.64亿元,实际募得674.68亿元,超募399.04亿元,平均超募率为144.77%。
  此外,8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396.34亿元,但实际募得772.51亿元,超募376.17亿,平均超募率94.91%。
  数据显示,中小板和创业板累计超募资金高达775.21亿元,占A股超募资金总额的75%。
  与大多数有钱花不出去的上市公司不同,占据大半超募资金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在花钱方面则另有一套秘诀。
  火热的一级市场是这些公司找到的花钱“大商场”。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布的涉及并购交易的公告一共有396份,其中涉及到超募资金的交易公告一共有141份。而创业板上涉及到使用超募资金进行交易的公告一共有111份。
  财大气粗的贵州百灵(002424.SZ)在其中显得颇为扎眼。
  去年6月登陆中小板的贵州百灵募得资金13.81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高达10.30亿元。
  2011年以来,手握重金的贵州百灵在一级市场频频出手,不到10个月时间,该公司就先后将5家医药类公司纳入麾下,累计动用资金1.44亿元,其中使用超募资金1.28亿元。
  然而,在上述5笔收购中,除了河北德信润生制药有限公司和贵州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稍有盈利外,另外三家被收购公司均为亏损资产。
  其中花费5970万元超募资金收购的贵州世禧制药有限公司,截止到去年10月的亏损额高达1935万元,不仅如此,该公司的净资产只有-2985.14万元,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
  对于亏钱企业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中小板公司,超募现象更加严重的创业板公司,同样出手频繁。
  去年3月20日,(300002.SZ)一天内收购了两家公司股权,其中花费709万元全资收购的北京互联时代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项亏损资产。
  而另一家创业板公司(300047.SZ)则在今年1月18日,一口气拿下了两家亏损企业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现象,前述创投公司高层并不感到意外,“现在别说是一般人,专门的PE团队出去都很难找到好项目,该投的基本都有人投了,更何况只要稍微有点姿色的都梦想着自己去IPO。”
  在该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盲目投身一级市场无疑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不排除拖垮公司的可能。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日,(002189.SZ)曾发起一项收购,公司宣布以1692万元的价格,从日本SUWA株式会社手中收购东莞旭进光电有限公司48%股权,以期进军下游产业。
  但随后数码相机市场出现大幅下滑,而竞争则日趋激烈,利达光电紧急放弃了上述收购,以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类似的地雷在一级市场到处都是,那么多上市公司挤进来,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前述PE人士对此坦言。
  在其看来,及时抽身的利达光电无疑是幸运的,但不可能所有人都会那么幸运。
& 相关报道:去向不明的钱:A股还有多少个“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古老的骗局,原指骗人向虚设企业投资,并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然而时至今日,在超募的A股市场中,以(601258.SH)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给A股“庞氏骗局”以新的注解。  今年4月28日上市的庞大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团IPO实际募资额为60.4亿元,超募高达42亿元。但短短6个月后,庞大集团就已花光了60亿元。而9月16日庞大集团再次抛出融资计划,拟发债不超过38亿元,于10月14日获证监会核准。但大肆烧钱的同时,公司上半年净利却大幅减少36.19%。  而此类超募资金应用当中的“庞氏骗局”,正在A股市场中不断上演。  编出来的“募投项目”  上海一名保荐人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的编制了”  “钱多了也是一种负担。”这句玩笑话却道出了(600992.SH)正在经历的现实。  作为一家2004年就登陆主板的上市公司,7年来如何花掉接近5个亿的募集资金,始终是压在公司高管心头的一桩大事。  2004年5月,从事钢丝绳制造和销售的贵绳股份亮相上交所,上市为这家远在贵州遵义的公司带来了4.97亿元真金白银。  贵绳股份公布的募投项目显示,“合金钢丝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三个项目,累计需要的投资总额也正好为4.97亿元。按照贵绳股份的计划,这笔资金将在两年内花完。  然而7年时间过去了,截至2010年末,贵绳股份累计使用的募集资金只有2.73亿元,剩下的2.24亿元仍躺在银行的账上睡大觉。  相对于刚刚使用过半的募集资金,贵绳股份当初披露的三个募投项目,除了其中总投资额仅为5236万元的“年产7000吨高性能钢丝绳”项目符合计划进度,剩余两个项目均未如期完成。  其中最主要的投资项目“钢丝帘线生产线”则一直被搁置,公司方面对此解释称“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本着对股东负责,在尊重市场的情况下,未启动该项目”。  相关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账上长期积压着数亿元的货币资金,受其影响,贵绳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被不同程度拉低。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贵绳股份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56%,这一数据甚至不及三个月期银行存款利率。  2009年7月登陆中小板的(002275.SZ)就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困扰,  以近33倍市盈率发行的桂林三金,从二级市场累计募得资金8.59亿元,较其6.34亿元的拟募投总额,超出了35%。  按照预定的投资计划,上述总额高达6.34亿元的募投资金,将被分别投向10个项目,其中除“特色中药三金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周期预计为2—3年外,剩余9大募投项目的投资周期均为1-2年。  但到今年中期,桂林三金IPO时给出的2年投资周期基本已接近尾声,但公司8.59亿元的募投资金,却仅用掉2.29亿元。10个募投项目中有7个投资进度在15%以下,无一达到可使用状态,更没有为投资者实现曾经承诺的“预期效益”。  本报记者调阅桂林三金的招股书发现,在进行IPO融资的同时,公司账上现金余额高达3.06亿元。  不仅如此,阔绰的桂林三金还在上市前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现金分红,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内,该公司累计向股东分红8.19亿元。  “如果募投项目的确有很好的前景,这笔钱完全可以省下来进行投资,就算只有账上的三个多亿也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经过漫长审批,再从二级市场融资,毕竟投资机遇是不等人的。”深圳一家创投公司的高层对此坦言。  而上海某券商投行部一名保荐人则对记者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编制了。”  在上述专业人士看来,“企业真的要投一个项目,不可能真的指望IPO的资金,谁知道究竟能不能上市,上市的周期有多久呢,但商机却是稍纵即逝的。”  已于去年被河南义煤集团借壳的欣网视讯(600403.SH,现名),对此体验颇深。  从2003年上市到2010年正式从上交所谢幕的7年间,欣网视讯募得的1.91亿元资金,仅花出去7406.25万元,其中还有2592.52万元被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如果不考虑这一块,实际仅投出去25%。  “募集资金投向是2001年制定的,但公司股票一直到2003年才发行,这中间因为资金一直没到位等问题,公司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机会,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再投到原来的项目上已经没有意义了。”欣网视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曾向本报记者透露。  变身PE收购亏损资产  对于亏钱企业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中小板公司,超募现象更加严重的创业板公司,同样出手频繁。  矛盾的是,尽管众多上市公司陷入有钱花不掉的苦恼,但投资者却仍慷慨地将大把现金交给上市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则尤其受到青睐。  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25日,在A股上市的228家公司,累计募集资金2177.58亿元,较1144.53亿元的拟募集资金总额,超募1033.05亿元,平均超募率为90.25%。  其中在创业板上市的110家公司,拟募资275.64亿元,实际募得674.68亿元,超募399.04亿元,平均超募率为144.77%。  此外,8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396.34亿元,但实际募得772.51亿元,超募376.17亿,平均超募率94.91%。  数据显示,中小板和创业板累计超募资金高达775.21亿元,占A股超募资金总额的75%。  与大多数有钱花不出去的上市公司不同,占据大半超募资金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在花钱方面则另有一套秘诀。  火热的一级市场是这些公司找到的花钱“大商场”。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布的涉及并购交易的公告一共有396份,其中涉及到超募资金的交易公告一共有141份。而创业板上涉及到使用超募资金进行交易的公告一共有111份。  财大气粗的(002424.SZ)在其中显得颇为扎眼。  去年6月登陆中小板的贵州百灵募得资金13.81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高达10.30亿元。  2011年以来,手握重金的贵州百灵在一级市场频频出手,不到10个月时间,该公司就先后将5家医药类公司纳入麾下,累计动用资金1.44亿元,其中使用超募资金1.28亿元。  然而,在上述5笔收购中,除了河北德信润生制药有限公司和贵州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稍有盈利外,另外三家被收购公司均为亏损资产。  其中花费5970万元超募资金收购的贵州世禧制药有限公司,截止到去年10月的亏损额高达1935万元,不仅如此,该公司的净资产只有-2985.14万元,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  对于亏钱企业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中小板公司,超募现象更加严重的创业板公司,同样出手频繁。  去年3月20日,(300002.SZ)一天内收购了两家公司股权,其中花费709万元全资收购的北京互联时代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项亏损资产。  而另一家创业板公司(300047.SZ)则在今年1月18日,一口气拿下了两家亏损企业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现象,前述创投公司高层并不感到意外,“现在别说是一般人,专门的PE团队出去都很难找到好项目,该投的基本都有人投了,更何况只要稍微有点姿色的都梦想着自己去IPO。”  在该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盲目投身一级市场无疑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不排除拖垮公司的可能。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日,(002189.SZ)曾发起一项收购,公司宣布以1692万元的价格,从日本SUWA株式会社手中收购东莞旭进光电有限公司48%股权,以期进军下游产业。  但随后数码相机市场出现大幅下滑,而竞争则日趋激烈,利达光电紧急放弃了上述收购,以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类似的地雷在一级市场到处都是,那么多上市公司挤进来,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前述PE人士对此坦言。  在其看来,及时抽身的利达光电无疑是幸运的,但不可能所有人都会那么幸运。
(责任编辑:谢伟)
11-10-24·
11-10-24·
11-10-21·
11-10-21·
11-09-30·
11-09-24·
11-09-22·
11-08-20·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去向不明的钱:还有多少个“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古老的骗局,原指骗人向虚设企业投资,并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然而时至今日,在超募的A股市场中,以(601258.SH)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给A股“庞氏骗局”以新的注解。
  今年4月28日上市的庞大集团实际募资额为60.4亿元,超募高达42亿元。但短短6个月后,庞大集团就已花光了60亿元。而9月16日庞大集团再次抛出融资计划,拟发债不超过38亿元,于10月14日获证监会核准。但大肆烧钱的同时,公司上半年净利却大幅减少36.19%。
  而此类超募资金应用当中的“庞氏骗局”,正在A股市场中不断上演。
  编出来的“募投项目”
  上海一名保荐人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的编制了”
  “钱多了也是一种负担。”这句玩笑话却道出了(600992.SH)正在经历的现实。
  作为一家2004年就登陆主板的上市公司,7年来如何花掉接近5个亿的募集资金,始终是压在公司高管心头的一桩大事。
  2004年5月,从事钢丝绳制造和销售的贵绳股份亮相上交所,上市为这家远在贵州遵义的公司带来了4.97亿元真金白银。
  贵绳股份公布的募投项目显示,“合金钢丝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三个项目,累计需要的投资总额也正好为4.97亿元。按照贵绳股份的计划,这笔资金将在两年内花完。
  然而7年时间过去了,截至2010年末,贵绳股份累计使用的募集资金只有2.73亿元,剩下的2.24亿元仍躺在的账上睡大觉。
  相对于刚刚使用过半的募集资金,贵绳股份当初披露的三个募投项目,除了其中总投资额仅为5236万元的“年产7000吨高性能钢丝绳”项目符合计划进度,剩余两个项目均未如期完成。
  其中最主要的投资项目“钢丝帘线生产线”则一直被搁置,公司方面对此解释称“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本着对股东负责,在尊重市场的情况下,未启动该项目”。
  相关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账上长期积压着数亿元的货币资金,受其影响,贵绳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被不同程度拉低。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贵绳股份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56%,这一甚至不及三个月期银行存款利率。
  2009年7月登陆中小板的(002275.SZ)就正在遭受着同样的困扰,
  以近33倍市盈率发行的桂林三金,从二级市场累计募得资金8.59亿元,较其6.34亿元的拟募投总额,超出了35%。
  按照预定的投资计划,上述总额高达6.34亿元的募投资金,将被分别投向10个项目,其中除“特色中药三金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周期预计为2―3年外,剩余9大募投项目的投资周期均为1-2年。
  但到今年中期,桂林三金IPO时给出的2年投资周期基本已接近尾声,但公司8.59亿元的募投资金,却仅用掉2.29亿元。10个募投项目中有7个投资进度在15%以下,无一达到可使用状态,更没有为投资者实现曾经承诺的“预期效益”。
  本报记者调阅桂林三金的招股书发现,在进行IPO融资的同时,公司账上现金余额高达3.06亿元。
  不仅如此,阔绰的桂林三金还在上市前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现金分红,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内,该公司累计向股东分红8.19亿元。
  “如果募投项目的确有很好的前景,这笔钱完全可以省下来进行投资,就算只有账上的三个多亿也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经过漫长审批,再从二级市场融资,毕竟投资机遇是不等人的。”深圳一家创投公司的高层对此坦言。
  而上海某券商投行部一名保荐人则对记者坦言:“募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编出来的,对我们而言,最难的事情除了历史沿革就是募投项目编制了。”
  在上述专业人士看来,“企业真的要投一个项目,不可能真的指望IPO的资金,谁知道究竟能不能上市,上市的周期有多久呢,但商机却是稍纵即逝的。”
  已于去年被河南义煤集团借壳的欣网视讯(600403.SH,现名),对此体验颇深。
  从2003年上市到2010年正式从上交所谢幕的7年间,欣网视讯募得的1.91亿元资金,仅花出去7406.25万元,其中还有2592.52万元被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如果不考虑这一块,实际仅投出去25%。
  “募集资金投向是2001年制定的,但公司一直到2003年才发行,这中间因为资金一直没到位等问题,公司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机会,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再投到原来的项目上已经没有意义了。”欣网视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曾向本报记者透露。 &&上一页
郑世凤】 (责任编辑:赵昀伟)
  “钱荒”效应已迫使银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了。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