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政府网网,怎么去评价?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每一个守法公民读到政府预算报告,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这份报告是为我写的,这里面的每一个数字,都牵连了我的生活品质,都会导出我的生活快不快乐。
所以继昨日,我们把宏观的政府预算再翻出来,往每个人可理解的感受方向上翻译一下,看看哪些共识是明显的,大家有体会;哪些是隐蔽的,大家或有分歧。
政府将如何为我们花钱?了解这一问题的庄严时刻到了,我们有义务、有热情为政府把好关。编辑:东来
又到一年预算报告时,你应该关注
  大幅增加中央投资,为企业和居民减负,提高困难群体收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今年预算报告突出特点就是按科目分类报账,重在解释和说明预算草案,淡化报告财政工作的色彩。
代表看不懂:今年的预算报告仍然太过高深
  来自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对于她来说,今年的预算报告仍然太过高深,“我们这样的代表看不懂,也许财政厅厅长这些代表能够看懂吧”。
既然为我花钱,我就要关心三个问题
  我国的政府公务资金管理存在“两张皮”:预算内的资金管理,与实际的消费根本就无法做到“预支一致”。道理很简单,除了预算之外,还有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及以各种类型、各种名目隐藏起来的“小金库”。目前,包括土地出让金、各种收费罚款在内的诸多地方政府收入,仍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总收入比例高者竟达六成左右。
看流出:是不是所有花的钱都用在刀刃上了
  我们来观察一下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21.6%社会保障金;19.5%用于支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Medicare和Medicaid;4.1%其它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抵免……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把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险费、贫困失业补助等算作福利开支的话,福利开支占据了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一半以上!
看阀门谁管:否则华南虎年年都会风起云涌
  地方政府为了地方人民,从中央“套钱”,这有什么不好?在镇坪县政府的眼里,周正龙是个好同志。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问题的根子在于中央财权过大,财政体制不民主。地方没有与中央议税的能力,没有与中央谈判分税的能力。国税与地税如何划分,是中央而不是地方说了算。数万亿的财富集聚在中央,地方能不去套吗?
我关心三个问题的代价越低越好
预算报告看不懂,怎么办
  预算报告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不够通俗,非专业的代表看不懂,另外一方面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一位代表曾经形象地将这个问题描述为“几万亿元,十几页纸就打发了”。
来自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对于她来说,今年的预算报告仍然太过高深,“我们这样的代表看不懂,也许财政厅厅长这些代表能够看懂吧”。
在香港年度财政预算案材料中,记者粗略翻过,发现预算案详细、清晰,有些部门的开支细到添置座椅。打个比方,内地的预算报告可能是这样的“医疗多少亿元”,而香港的预算可能细化到“某某医院购买二十台CT扫描仪,安排资金数百万元”这样的程度。该预算案的制作技术、展现方式以及所体现的诚意,令人叹为观止。
仅关心还不够,我是不是可以参与解决
  长期以来我们的预算是不透明的,把本来是“公共”的预算当国家“机密”对待,现在这个观念没有根本改变。政府给人大作的预算报告是公开的,但具体的预算文本是机密,不发给代表,有的只给代表团长掌握,代表只能借看。近几年有些地方人大把“大本”也发给代表,但会后都要收回。
近些年,预算改革路线图日趋清晰,但仍不清晰
  目前中国法律也只是规定了全国人大审批权力,要么举手同意要么否决,并没有规定修改预算报告的权力。美国国会要花大半年时间讨论预算报告,最后总统提出的预算草案往往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全国人大总共才开十来天会,中间还要休息,还要审议一些重要的法律、产生政府人选、听取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花在预算上的时间很少。
受国务院委托,向大会报告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有部委都发紧急通知了――赶快花钱吧!这给人第一个感觉是,国家的钱真多啊!多到什么程度?多到花不完。而且因为钱花不完而担心,而紧张,这可真令人匪夷所思。
你是否看过2009年政府预算报告?
看过了,没看完
回忆去年一年,你感受到多少公共福利?
你对当选人大代表,亲赴会场的渴望程度是?
你觉得本期专题如何?
不错,会继续关注今日话题
还可以,看后有一些收获
无聊,浪费我的时间
很烂,看后就想痛扁编辑政府网站如何做到“有作为”
  今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型的政府网站85890个,其中地方82674个,国务院部门3216个。如此庞大的政府网站数据,的确给了网民们一个非常好的浏览和交流信息的公众平台。但是,这些政府网站是否真的“有作为”还是有待考据的。(新华网7月20日)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急剧增长。大量的网民每天“周游”于各类门户网站。而在这些点击范围中,政府网站所占比重非常少,甚至有的网民都不清楚政府网站的实际功能是什么,能给自身带来哪些便利,即使有人点击进入,但是发现这些网站太过于“模式化”,信息陈旧,更新缓慢,回复停滞。虽然十多年来,全国各级政府都在建设网站,数量迅速增长,但是“数的高”并不代表“质的好”,各种为网民所诟病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也越来越多,比如各种反腐举报和社会弊端都是见诸于个人发帖或者传播,而有些政府类网站都是事前“不知情”,事后“匆通报”,对于网友们的询问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怕说错话办错事,遮遮掩掩,左顾右盼,使得政府网站“模式化”下的管理日趋“僵化”。  这次政府网站的摸底统计意义重大.可谓“算清家底,统筹规划”,为各类政府部门网站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接下来摆在网站管理者面前的就是如何围绕服务功能把政府网站办出特色,满足社会上下需求。让群众对政府网站反映强烈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能得到很大改观。更重要的是告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一个现代化的政府网站要做什么,回归服务社会公众,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才是政府网站建设的最终目的,才能知道“路在何方”。(长江网 齐欣)
(责任编辑:HN666)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评论:政府部门的公告该怎样张贴?-中新网
评论:政府部门的公告该怎样张贴?
  一边是政府部门在街头张贴的征迁通告,一边是环卫工人在忙于清理――这一幕,出现在郑州市农业路沿线。征迁部门说,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环卫部门说,乱张贴属违规,环卫工人是在严格履行环卫考核制度。(《大河报》10月20日)
  在城市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能见到政府部门张贴的政府通告。对此,一般人没有意识到什么不正常,郑州市环卫部门此次的清理行为,才让人感觉到,政府部门该怎样张贴广告,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环卫部门这么做并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日起施行的《郑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5条明确规定,禁止在道路、广场、立交桥、临街建(构)筑物、公用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张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什么部门都要遵守,不应该随意张贴。
  张贴广告的政府部门依据什么规定来张贴呢?郑州市金水区房屋征收和补偿办公室一名李姓负责人受访时表示,没有明确的书面性规定,而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工作惯例,“以前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政府部门应该依据法制来行政,而不能依据惯例行政。惯例很多时候是对的,因为有的惯例之所以形成,也是多年经验的结晶,可这不等于说所有的惯例都正确。而且,随着法制的完善,过去可以做的现在就不一定能做,因为现在有法律作出了禁止。《郑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从日起施行,意味着此后即使是政府通告也不可以随意张贴在什么地方。
  当然,张贴公告是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但这不是随意张贴的理由。政府张贴的公告,也应当经有关部门审批,按照要求来张贴。要依法治国,政府必须要依法行政,带头遵守规则。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