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发展的原因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范文十篇】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唐朝盛世,即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是为历代人民所称颂的,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出现“盛世”的局面,其原因如下:
一、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他经常告诫各官员要处理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太宗还比较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他强调要德才兼备,不避亲仇,注重品德。此外,唐朝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也为广选人才开辟了基本途径。
唐太宗能够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在谏臣中尤为突出,他曾对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和太宗讨论问题能直言进谏,既使引起了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初唐时由于太宗的虚怀纳谏,避免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由于皇帝的独断专行而产生的许多弊病。
二、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一系列重农业的政策,轻徭薄赋。隋末唐初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李世民一方面竭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李世民比较注意勤俭节约,做了皇帝后,住得仍是隋朝的宫殿,大部分已经破旧。当洛阳发大水,百姓房屋被冲毁时,他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把木材分给百姓修房用。
三、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
唐前期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到太宗时进一步得到改进,使之更为完善。府兵制是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上,府兵战时出征,平时在籍,春、夏、秋务农,冬季习武,兵农合一。对“贞观之治”起到积极效果。到唐玄宗即位时期,由于边防危机已十分严重,也为顺应时势,改府兵为募兵,养马屯田,凭借强盛的国力和兵力,逐步恢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之后不久,便出现了有名的“开元盛世”。由此可见,军事制度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重要标志与保障。
四、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
范文二:唐朝经济的繁荣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唐时期的经济制度和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特点,并认识该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和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时期经济制度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对赋税政策的调整。
(2)、通过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表现及其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多种形式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趋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隋唐前期统治者调整改革赋税制度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及国家的统一、政治稳定、对外交往,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通过对唐繁荣经济的感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隋唐气韵”的风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通过对唐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土地资源、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消极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区别,正确评价江南土地资源的开发,综合归纳唐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原因。
三,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知道在国外的华人华侨被成为什么吗?——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被成为唐人街 为什么这条街不叫秦人街明人街呢?看来唐朝必然有其独特之处。文化流传的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那么是什么促使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时期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老师会带领大家将这些原因一一分析出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唐朝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大家回顾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局面是不是造成了经济的严重破坏?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太不稳定了,,整天打仗,连木兰都替父从军了,哪里来的时间来当步织啊?所以要想经济发展首要条件就是政局要稳定是不是。而隋唐是继秦朝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时期,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这样一来,不用打仗了,人民不用流离失所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就有了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所以,第一点原因可以归纳为: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了
,社会安定了,但是如果像秦始皇那样,整天横征暴敛不说,还今天修阿房宫,明天修骊山墓的,还是会民不聊生的。最终也落了个短暂而亡的命运。所以统治者的统治政策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来看一下唐朝的统治者,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无不是实行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唐朝最有名的经济政策就是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大家来回顾一下,租:成年男子每年缴纳一定的谷物,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庸:纳绢代役,无年龄限制。这样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就减轻了。而两税法则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取消了一切杂税,分春秋两次纳税,而且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负担,许多荒地被
开发出来了。这些都使国家富强起来。所以第二点促使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在分析第三个原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莴苣是从哪里传来的吗?(在黑板上简单的画一下莴苣)--地中海,那大家知道吗,它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传入中国的。那它是怎样从大洋彼岸传过来的呢?这就得得益于一条很重要的交通路线了,海上丝绸之路。除了海上丝路之外,还有 一条自西汉就有的路上丝绸之路。正是有了这两条路,我们才吃上了印度的刀豆,喝上了高昌的葡萄酒,而鉴真也才把薄饼带到了日本,中国的茶叶和丝绸也运到了世界各地。除了这两条路之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它也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在国内起到了贯穿南北交通的作用。南北可以互通有无,开通之后“运漕商旅,来往不绝”正是这两路一河使得对内和对外贸易都空前繁荣,促使了经济的发达。要想富先修路嘛。所以第三点原因:交通便利。
我们今天唱:56个民族是一家,讲的是哦注重民族团结,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统治者就注重民族团结了。大家还记得唐朝有两个公主入藏吗?他们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统治者为发展民族关系做了很多努力。无论是对东西突厥的安抚还是对回鹘、靺鞨、南诏、渤海国的册封,还是和吐蕃的联婚,都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周边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四点原因就可以总结为;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搞好内部关系之后,还要搞好外部的。唐和当时很多欧亚非国家都有交往,比如新罗、日本、印度、东南亚、中亚、欧洲、非洲。加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中外交往更加频繁。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好开放的外交政策,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华居住,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远远超过以往各代。第五点促进唐经济繁荣的原因就是:中外交往频繁,对外政策开放。
邓小平讲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合农耕社会,农耕社会的科技进步就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上了。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这些生产工具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第六点原因就是:科技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
好了,有了稳定的环境,好的经济政策,交通也方便了,民族关系也搞好了,工具也改进了,那就需要我们经济发展的主体—人,来做出努力了。任何一个朝代的繁荣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在唐也是如此。唐朝繁荣的经济是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最后一点就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这堂课所学的内容,唐朝经济繁荣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各种因素的促成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是优势,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的劳动是必要条件。这些才促使我们看到了大唐盛世的局面。 (课后思考题: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经济繁荣的表现: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圩田更加普遍
1、 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
2、放火烧山现象
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1、大运河利于农田灌溉
2、唐设职官管理水利
、创制筒车和曲辕犁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分析讲解:怎样评价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①开发土地资源,利于经济发展②但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二、手工业发达的特点
举例说明其特点
1、产地分布广(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
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3、分工细,品种多,新产品(陶瓷业有唐三彩,有瓷中有著名的秘色瓷)
4、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三、商业的繁荣
1、交通 便利①交易场所固定
2、货币 规范②政府管理市场
3、市场 发达③市有邸店柜坊
4、商人 增多④限制规模时间
⑤出现夜市草市
四、城市的兴旺
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是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历史0710班明萌
范文三:* 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②政府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③民族交往频繁。 ④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⑤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隋唐经济空前繁荣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先进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 ④处理了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农业的发展: 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
二、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田灌溉的发展 大运河有利农田灌溉 唐朝水利专职官员的设立 各地水利工程的兴修 农具的改进 灌溉工具→筒车 耕田工具→曲辕犁 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要点: 三大盛世,大一统的局面,统治者存百姓的思想,重农轻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大运河的开通,唐设专职水利官,各地水利工程的修建,筒车和曲辕犁的使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06高考重庆卷)39、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
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全国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 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于我国古代环境问题 (1)正确认识唐朝时对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利:增加了耕地面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大自然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唐代农业的发展。 弊:人水争地、人山争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水旱灾害,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 (2)造成古代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封建社会以农业立国,农业只能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导致过度开垦。 ②土
地集中,土地兼并严重,随着人口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只能通过开荒这种形式才能予以解决。 ③大多数统治者漠视环境,不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3)古代的环境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①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②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搞多种经营。 ③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做到经济、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 ④要培养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依法治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才能遏制像沙尘暴和土壤沙化这样的环境问题的恶化;才能给人民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
(二)、手工业的发达 (1)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纺织业, 制瓷业, 冶铁业, 造船业, 造纸业 (2)手工业的特点 ①部门齐全,产地分布广 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③分工细,品种多.还出现许多新产品 ④技艺高,具有外来风格 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特点: 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带来沿岸交通的便利、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农业发展较快. 1、商业繁荣的表现: (1)规模大:发达的水陆交通;商人足迹遍及全国 (2)货币规范:“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 (3)市场发达,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 城市里有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夜市(城市)和草市(农村)出现. (4)活跃的商业贸易和外商活动
(三)、商业的繁荣 (1),四通八达的交通
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各地. 水路: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水道,长江水运方便,航运业空前繁荣.海路发达,对外贸易频繁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
商业繁荣的原因: (3),政局稳定,政策开明; (4),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频繁 (5),民族交往密切,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6)统一通用的货币 四、城市繁荣 1,长安和洛阳―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扬州―全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繁华的夜市是其一个特点 成都 位于成都平原,物产丰富 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 ①有发达的手工业 ②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唐朝后期,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表现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原因是:开明开放的政策;隋唐经济的繁荣和边疆与内地之间、中外之间的友好交往 * * *
范文四: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中国古代一个王朝建立时都要借鉴前朝的经验教训。唐吸取了隋的教训。隋灭亡是因为苛政和沉重的赋税。唐吸取这一点。唐朝几代皇帝都休养生息。终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太祖李渊建立唐帝国,政治清明。唐太宗李世民改革吏治,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使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他任人唯贤,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更任用一批谏臣,其中最著名的是魏征。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对外交往。初唐几代不断完善科举制,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扩大了统治基础。唐玄宗的前期注意经济发展,改革吏治。经过一百多年的恢复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水利事业发达。
(2)生产工具大为改进。改旧的直辕犁为曲辕犁,省时省力,提高了耕作效率。其灌溉工具除前代已有的翻车等外,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等新工具。
(3)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
2、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产量大,品种多,质量高,染色技术高。
(2)陶瓷业:邢州窑,昌南镇(景德镇)。杰出代表是:唐三彩,堪称艺术珍品。
(3)造船业也有了显著发展。造船业的发达,加速了各地经济交流。
3、茶叶贸易的兴起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国家。三国蜀汉时,文献上已有种茶、卖茶的记载。历经南北朝,茶树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贸易初具规模。到了唐朝,茶业迅速成为重要商品,贸易繁忙,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4、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商业都市空前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
唐代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实现了政治统一。但隋朝毕竟短暂,唐朝历时近三百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显著重要的作用。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作者:秦刚
工作单位: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
邮编:252600
电子信箱:
范文五:摘 要:唐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繁荣景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了文学体裁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语言的变革。唐朝的“诗体”文学随着当时社会的性质、经济体制、政治及帝王集权统治的发生变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也就表明了一种文学体裁为其自身生存要不断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土壤。唐朝正是这种“诗体”文学生长的沃土,因而原来的诗“言志”与“缘情”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唐代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可以把它看作是唐朝人思维模式及语言习惯给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唐诗;繁荣;兴盛   唐朝是中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无论古体律绝,还是五言、七言,都达全盛之境,派别的分立、思潮的演变呈现出眼花缭乱的景象。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把“诗”归结于唐,可以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与垄断之势,“诗体”文学在唐朝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   一、唐诗和演艺界联系在一起,诗是可以唱的   在唐代,唐诗成为大唐盛世文化的主要旋律。当时,主要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就是靠那些艺妓去传播和点缀。可以夸张地说,当时上至天子,下至黎庶,其文化生活都靠着那些歌者舞者来演绎,而歌者与舞者的演出剧本又大多出自作家。所以,诗词又依附着歌舞的表演,传播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在文人间、在同僚间、在君臣间,几乎在每个阶层间,都有诗词的赠予唱和,那是当时历史阶段的最为有效的文化沙龙盛宴,并在整个文化互动中使得作品名传天下,给作者带来巨大的名和利。   再看唐代几个得力的皇帝,哪一个不爱好文艺音乐,不提倡风雅?太宗皇帝先后开设了“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而高宗武后,更喜好乐章,常自造新词,编为乐府。到中宗时代,君臣赋诗宴乐,更是时有所闻。再看玄宗,此种行诗作乐风气更盛,他自己本身就是诗人乐师。其他帝后亦多爱好文学,并以此来提奖后进。更因为唐代以诗取士,于是诗歌一门,造成文人想要得官晋爵,走诗体歌赋之路才是最好捷径。   二、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对诗歌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唐朝,历代君主极重诗才,少有广兴文字狱而耸人听闻的,这就让诗人感受到了诗人地位的提高,才使得诗人大众化、平民化,诗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太宗有《望送魏征葬》,玄宗有《送贺知章归四明》,宣宗有《吊白居易》,甚至连犯了死罪的诗人照样为他们编辑出版,以示不泯。如此的宽容,是历代少有的。唐代咏史诗、讽喻诗,直露且锋利非常,比起前代被贬的苏东坡或是清代常有的诛族惨案,唐代的诗人是很幸运的。在唐朝诗体文学里,无论自然山水、战场边塞、农村商贾、宫妃贵妾,就连尼姑妓女的生活、政治现状、历史故事、贫富悬殊情形、妇女问题以及人生哲理、离别爱情,无不加以描写。这样就扩大了诗的界限,加强了诗的生命,抬高了诗的地位,有效地丰富了诗的内容。这种实体上的进步,是唐朝以前所没有的。唐代的诗人,有名的作家,都不是君主贵族的特殊阶级,大半是出自民间,他们都有丰富的民众生活,与现实社会的体验。从君主贵族掌握的诗坛,转移到民间诗人的手里,实在是使唐诗发达光辉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过往朝代里,除了少数的民歌以外,几乎全是掌握在君主与贵族的手里,而那些所谓的君主贵族都是养尊处优,缺少人情世故的体验,不了解人生的实在状况,尤其缺少下层痛苦民众的情感与意识,很难引发大众的共鸣。   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三、唐朝迅猛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不是唐诗兴盛的绝对因素   在历史上,唐代可谓是天朝大国时代,大唐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也正因为有如此繁荣的经济,发展唐朝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才有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试想,如果人民吃不饱肚子,脑袋还随时面临搬家的危险,恐怕也不是大发诗兴的好时机。而唐代国富民强,前有太宗贞观,后有玄宗开元。杜诗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唐朝的诗赋也算是真正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但是从细处想想,唐朝发达的经济对唐诗的兴盛繁荣并没有起到绝对的作用,我认为经济作用于文学,其作用是间接的,是以政治为中介的。因此,我以为唐朝繁荣的经济至多是唐诗歌赋的某种风格的转变,经济影响着诗人的心态,使得唐诗有着壮大之美、宽容之美、乐观之美。另外,经济与文艺发展的不平衡,古往今来例子很多,在社会稳定的唐初,很长一段时间里,唐诗的确有所成就,但微然,相反的是,唐朝后期不是那么稳定的时代,唐诗却进一步地繁荣至致了。   四、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有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唐诗也是这样。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   在唐朝,无论是在创作方法、文体特征、艺术技巧,还是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唐朝的诗人们博采众长,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从先秦到六朝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且发展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难能可贵的是,唐代诗人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并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采取了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初唐诗坛是齐梁浮艳诗风的延续,“绮丽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占据着统治地位。初唐四杰用实践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陈子昂痛斥诗坛“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汉魏风骨”“风雅五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一扫齐梁遗风,为唐诗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盛唐诗人李白,一面认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面学习楚辞、乐府,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完成了诗歌革新的使命。他追求理想,要求自由的精神,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风格,为唐诗繁荣打开了局面。杜甫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既批判又继承,既注意思想内容,又注意声律形式。杜诗以深刻的内容、沉郁雄浑、叙事严谨的风格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王维、孟浩然歌颂山水田园的静谧,高适、岑参描绘边塞风光的雄奇。众多的流派,以各自的风格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迎来了唐诗纷繁的局面。   总之,唐诗的兴盛确有其原因,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哪一方面来说,唐朝都具备了诗文歌赋兴盛的条件,给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环境,致使诗体文学在唐朝如鱼得水一般兴盛起来,从而形成了中国所特有“诗体文学”。   参考文献:   许友根.唐代科举舞弊原因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香梅学校)
范文六: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63?
论唐传奇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唐传奇的出现和兴盛,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和文体独立,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学史地位。从社会条件说,唐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和富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出现,识文断字人口的增多及其对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需求,佛教文化和与之相关的变文讲唱活动,以及科举考试中?行卷?、?温卷?的风气等,都对唐传奇创作的兴盛产生了积极影响。而生活于其中的唐代作家,普遍具有的嗜奇猎艳、尚美遣兴的审美冲动,又使得文学的内部滋生了足够动力。另外,成熟发展的同时代诗歌、散文等雅文学以及俗文学形式的说话、变文等,又为传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使其形成情韵深长、铺叙委婉、雅俗共赏的文体。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首尾完整的结构、鲜明饱满的形象、生动细腻的笔触,都为后世小说家所继承和发展,甚至给诗、文、曲等其他文学样式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唐传奇;兴盛;社会文化生活;尚奇;尚美;尚俗??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6-0063-03
荡漾?,把?小小情事?也写得?凄婉欲绝?,?唐三百年文章鼎盛,独诗律与小说称绝代之奇?。唐人小说,正如唐代的诗一样,是一代文学的特色。唐传奇在思想内容的现实性及艺术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为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小说史上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宋代以后,中国古典小说分为文言与白话两个流派,文言小说与唐传奇一脉相承,直至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可看出唐传奇的深刻影响。白话小说也受其影响,如?初刻拍案惊奇?中的?李公佐巧解梦中言?一回,取材于?谢小娥传?;在?三言?中的杜十娘、花魁娘子身上,可以看到霍小玉、李娃的影子。唐传奇引人入胜的情节、首尾完整的结构、鲜明饱满的形象、生动细腻的笔触,都为后世的小说作家及其作品所继承和发展,甚至给诗、文、曲等其他文学形式以有益借鉴。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地位。
任何文学样式的发生成长、繁荣衰退都离不开文学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唐传奇兴起与繁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志怪小说,在唐代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延续。以?志人?为主的轶事小说,在唐代不但有所继承,而且有新的发展,被称为笔记小说。志怪与笔记小说的数量可观,是唐代小说繁荣的一个方面。但真正能够代表唐人小说的最高成就、反映唐代小说巨大繁荣和高度水准的,还是传奇小说。?唐代的志怪、笔记小说,还未能与传统悠久的子、史著作严格分开,还依附于子、史的系统之中。按世界通行的更为精密的分类理论和标准来认定,这些作品实际上还处于?前小说?状态,还不是够格的小说。?[1](P520)但传奇小说就不同了,虽曾受到子书、史述的孕育,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已从子、史中脱颖而出,成为叙事文学中一种独立的文体。
唐传奇主要有四种类型:(1)爱情故事,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等;(2)神怪故事,如?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3)剑侠故事,如?虬髯客传?、?红线?等;(4)逸史别传,如?海山记?、?迷楼记?等。其中亦有交叉的,如?柳毅传?既属神怪故事,又是爱情故事。唐传奇的题材极为广泛,大凡帝王将相、后妃嫔姬、文人墨客、英雄豪侠、道士僧徒、隐者逸民、巫祝医卜、娼优婢妾,乃至神人仙子、冥鬼幽魂、花妖狐魅等,都成为描写对象。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上至军国大事,下到人间琐闻,从人的外部行为到内心世界,都直接或曲折得到生动细致的表现。社会政治、道德伦理,英雄、神仙,梦幻、命运、报应等,都是被反复表现的重要主题,在这些主题中闪烁着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唐人传奇的出现和兴盛,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和文体独立。在形象塑造及叙事建构等方面,它都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对于唐代传奇,后人推崇备至。明桃源居士?唐人百家小说序?说,唐人传奇把?花鸟猿子?也写得?纷纷
一、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呼唤
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国际贸易都达到空前的繁荣,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皆成了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这些通都大邑,聚集着官僚士子、文人豪侠、商贾地主、手工业者以及僧侣歌伎等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的人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奇闻趣事。城市经济的发达,商贾市民的生活,文人官吏的会考游宴,乐工歌伎的演唱,为唐传奇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
唐代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世俗生活
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人们的审美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某些变化。他们的?好奇?之心更倾向于世俗社会的?奇事?,希望文学作品更紧密地靠向芸芸众生。正是在这种情势下,高雅的诗歌艺术也自觉不自觉地在审美取向上调整,更多地关心奇人奇事和世俗情感,诗歌创作出现人情化、大众化的趋向。一些著名诗人则直接涉足传奇创作,创作了一批诗情浓郁、文字清丽、叙述宛转、生活气息相当醇厚的传奇作品,出现了?莺莺传?与?莺莺歌?同时问世、?长恨传?与?长恨歌?比翼双飞这样饶有趣味的文学现象。
唐传奇的名篇大多涉于婚恋题材,与唐代政治较为清明、思想领域较为自由、传统的儒家思想并没有一统天下有关。唐代出现儒家与佛教、道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诸家并存的局面,文化呈现出较为自由、开放的特征。在婚恋领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超越封建礼教之事比比皆是,私奔、改嫁之事随处可见。文士置身其中,其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他们与妓女交往频繁,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另外,佛教盛行,藩镇强大,女权发达,文人学士可以任意谈风月,侈言剑侠与神怪。唐传奇以一事自成起讫,长至几千言,而它的内容多涉恋爱、剑侠与神话等也就不足为奇。
总之,历史发展到唐代,整个社会已从文化生活的需求方面呼唤着与擅长抒情而弱于叙事的诗歌有所不同的文学体裁,呼唤着超越以往的形式简陋、内容单薄的小说的新型叙事作品。而六朝时期那种篇幅短小、粗陈梗概的志人、志怪小说,已明显不能适应表现新题材、满足读者尚奇、尚美、尚俗兴趣的需要,于是一种篇幅较长、情节较曲折而又注意刻画人物的传奇小说便应运而生了。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家、宗教的役使中解放出来,必须由?记注?式的?史笔?转变为自觉的艺术创造。唐传奇作家突破了唐代诗人惯常从个人主观视角出发感受世界和表现世界的基本态度,而更多地采取叙述和展示客观场景的立场。唐传奇作家对小说的崭新认识,是唐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恢宏开放的文化性格和推陈出新的创造意识,反思以往小说创作和理论的结果。小说家创作艺术思维的这一进化,是唐传奇兴起与繁荣发展的关键性内因,传奇小说的创作由此具备了足够的内部动力。
唐传奇最兴盛的时期在中唐。唐代总体上说来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寻求寄托。佛教在中唐的继续蔓延恣肆,也源于这样的文人与民众心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它被中国文化消化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中国人在接受佛教福罪报应生死轮回等观念的同时,也接受了佛教虚构的地狱天堂的世界,以及描述这一幻象世界的方式。?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的限制打破了,?实在?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幻想的潜能借助佛教无穷生灭恍然变化的故事和教义刺激发挥了出来。于是六朝人那些?粗陈梗概?的琐记,便成了唐人一展其虚构想象能力的基础。?[4](P144)唐传奇作家所虚构的艺术世界,正可以让他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人生的种种看法。作于中唐时期的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两篇传奇,表面上均传述异闻,实际上写出了唐代士人沉迷于利禄、官场勾心斗角以及世态炎凉的现实情形,反映出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人们那种沮丧迷惘的心理和逃离现实的愿望,因而初盛唐人热情追求的功名事业,在这里被描绘成两场大梦。
众多传奇作品的形成,其实都有一个口头讲说的过程,然后经过作家的加工制作而成文本,从而形成了它的精致和文雅。唐人讲说传奇小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行为,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陈鸿?长恨传?说道:?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乐天因为?长恨歌???歌既成,使鸿传焉。?[3](P132)?任氏传?的结尾处,沈既济写道:?建中二年??方舟沿流,昼宴夜话,各征其异说。众君子闻任氏之事,共深叹骇,因请既济传之,以志异云。?[3](P6)从陈氏、沈氏的篇末记中可以看出,一批文人在听说这些故事时都动了感情,受到了审美愉悦。所谓?众君子闻任氏之事,共深叹骇?,便成为?因请既济传之?的缘由。在如此动情叹奇的娱美活动中,极易引发出创作的冲动,于是传奇作家嗜奇猎艳、遣兴愉悦的审美冲动促进了传奇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二、创作主体艺术思维与趣味的转化
唐传奇的兴起与繁荣,又根源于作家创作思维与趣味的转化。?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世族大地主阶级,唐代实行均田制的结果,又壮大了中下层庶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唐王朝以科举考试选取官吏,为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较多的仕进的机会,使这些人成为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2](P248)文士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向达官贵族、文坛前辈行卷,为了求佛拜道,为了游山玩水,或者为了生计,出游者很多,从而形成了文人游士阶层。唐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大多出身于这个阶层。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比较熟悉,在文学创作上更具求变创新的精神。唐传奇小说之所以能表现出区别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全新风貌,与这一批人的生命历程、人生感喟和美学追求是分不开的。
著有?建中实录?十卷、史官出身的沈既济指出传奇应当?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3](P6),也就是说小说应当在美的形式中表现人的情感。柳宗元、段成式、温庭筠等人则提出?滋味说?,认为小说是区别于诗书子史而别有滋味的文体,具有?能悦诸心,聊甘众口?的审美功能。这些观点虽然在理论表述上还显得朦胧和简朴,但表明唐人已认识到小,、三、兄弟艺术形式之间的推挽促进
繁荣期,奇的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他文体的繁荣是分不开的。唐代散文和诗歌的高度成就,对传奇创作有促进作用。它们的现实主义、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方法,对传奇小说的写作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唐朝是?诗的王朝?,然而唐人对文章的重视并不次于魏晋,只是看法上更为通脱,?文以明道?之外,还作为适性娱情、抒发郁积的戏笔。韩愈?答张籍书?说:?吾子又讥吾与人为无实驳杂之说,此吾所以为戏耳。?韩愈作?石鼎联句诗序?、?毛颖传?,柳宗元作?李赤传?、?河间传?,与元稹作?莺莺传?,沈既济作?任氏传?、?枕中记?,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等,并无很大的不同。韩、柳之作,从古文的观点看是?以文为戏?的?无实驳杂之说?,而?无实驳杂之说?正是小说的一个本质特点。所以,从小说的观点看,韩、柳之作乃是自古文而来加盟壮大力量的一支生力军。而百花争艳的唐代诗歌,将诗歌的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文学不仅需要抒情,也需要叙事,记事和叙事乃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质力量,一种与人类俱生、不可违抗且日益增强的内在要求。唐代新乐府运动在诗歌创作中加强叙事成分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要求,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于是在中唐诗歌、散文出现振兴局面的背景下,传奇文以其青春焕发的风姿,吸引了大批才华出众的古文家和诗人参与传奇创作,写人叙事。他们把古文的章法笔致、叙事诗的叙描手段、抒情诗的意象创造融入传奇,从而大大提高了传奇文的艺术质量。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在唐代,士人极喜爱聚谈奇闻轶事(如元稹、白居易),文献和唐传奇本身中有关记载就很多。如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他弟弟生日时请来的?杂戏?表演,就有?市人小说?即民间说话。又,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在?光阴听话移?一句下自注:?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说话、变文这一类新兴的俗文学,必然会给文人的创作带来刺激,他们会吸取它们的题材、思想和表现艺术,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就是依据说话?一枝花?改编而成的;?柳氏传?、?周秦行纪?等传奇作品,散文与韵文夹杂,类似变文的体裁;?虬髯客传?、?长恨歌传?则吸取了民间传说的成分。
所以说,唐代诗歌、散文等雅文学,俗文学形式的说话、变文等,对唐传奇形成铺叙委婉、情韵深长、描写细腻、情节曲折的雅俗共赏之文体风格起了较大作用。
时,常引用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的一段话:?唐世举人,先借当时显人,以姓名达主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并以此认为唐朝廷以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和士子的?行卷?、?温卷?之风促进了唐传奇创作的兴盛。程千帆论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之八?行卷风尚的盛行与唐代传奇小说的勃兴?对赵彦卫?云麓漫钞?中的说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行卷说加以补充论证。他最终认为,?唐代进士曾用传奇小说行卷是个事实?,?传奇的发达,与进士们用它来行卷有关?。陈寅恪论著?韩愈与唐代小说?也主此说,其论文??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则认为?续玄怪录?是?江湖举子投献之文卷?。
唐人?好奇?,喜欢谈论奇人、奇物、奇事。好奇是唐人包括主考官在内的一种共同的审美心理。唐传奇作者多为应试求仕的中下层文人,社会上用诗文行卷的现象非常普遍,文士为了出奇制胜,便向主考官投其所好,用当时?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赵彦卫语)的新兴文体传奇小说来行卷。唐代科举考试没有采用糊名制度,所以考生的名声就显得相当重要,文名高、又有权贵或文坛前辈推荐的考生就容易被录取。对这一点,鲁迅曾经作过分析:?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预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诗文既滥,人不欲观,有的就用传奇文,来希图一新耳目,获得特效了,于是那时的传奇文,也就和?敲门砖?很有关系。?[5](P324)今人暨南大学程国赋教授也认为,?中唐重视进士的社会风气与传奇小说的兴盛几乎同步进行,产生这种现象应该说不是偶然的,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重视进士的风气吸引文士参加科举考试,他们中有些人以
小说来行卷,从而导致了小说的兴盛?。用传奇?行卷?、
?温卷?之风当然不是唐传奇发展与繁荣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在传奇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欣赏的情况下,才可能用它来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与赏识,但这种风气之盛行又势必反过来刺激传奇小说的创作,于是?行卷?、?温卷?之风至少构成了唐传奇持续创作的一种大的时代氛围和特殊背景,助长了传奇的进一步写作、传播与繁荣。参考文献:
[1]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隋唐五代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9.
[3]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4]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5]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唐代?行卷?、?温卷?的风气
唐代科举考试有?行卷?、?温卷?的风气,应试的文人为了获得考试官的赏识,往往在考前送上自己的诗文,第一次送上叫?行卷?,以后再送叫?温卷?。以往文学史论及此问题
[责任编校?赵运通]
范文七: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因为日后的朝代、诗家,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所以,鲁迅就很伤心的说出来诗歌到唐代已经做尽了。唐诗为什么繁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可以找出理由来。但是无论如何,大家不能忽视诗歌的作者,毕竟,诗歌是由人写的,人的不同造成了诗歌的不同。   唐朝,刚刚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是征荐、门阀制度也没有完全废除,所以,诗人们除了考试之外,还可以有别的方式作官,并且,唐朝的高考,也没有统一的答卷,没有钦定的复习资料等,所以诗人尽可不用费劲心机的去背去抄。因为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唐朝的诗人在一起互相以年龄排序,没有说谁谁谁是同年。李白、杜甫两个大诗人都没有考上进士,但是他们的诗名却是远播。唐朝诗人在一起互相切磋,感情很深,是一种自由的交流,李白、杜甫就不说了,连后来的人都在怀念他们。这种风气使得唐朝的诗人们在一种宽松的环境气氛中来开怀畅饮,自然诗兴勃发了。   唐朝因为不去背八股,不用太计较于应试,因此诗人有闲心来扩展自己的修养,事实上,唐朝诗人的个人修养也确实了得。
范文八:唐诗繁荣原因浅析
唐代是这样一个朝代,它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盛唐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同时,它也是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大繁荣与大破坏都历史过了,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样丰富的文化生活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为了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为文人学士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呤。唐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有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可以说,唐朝是中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无论古体律诗,还是五言七言都达到全盛之景,派别的分立,思潮的演变,呈现出万花撩乱的景象。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诗歌在唐朝得以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达,强大的国力,开放的民族政策,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以及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儒佛道三教的并存共荣,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的频繁等,同时,也与文学发展自身是分不开的,唐诗的繁荣其实也是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经结果,唐诗吸取了它之前诗歌艺术的一切成就,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顶峰,在这样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唐代诗人批判地继承了我国诗歌传统,不断锐意进取,推陈出新,把诗歌这一表现多种情怀的文体,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其推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被誉为诗歌的时代。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
仍为人们所喜爱和颂扬。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把诗归结于唐,可以看出唐代诗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繁荣之势。
一、唐诗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诗人众多,作品丰富。
二是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三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四是形式多样,推陈出新。
一、唐诗繁荣的前提条件。
继承我国古代诗歌传统是唐诗繁荣的前提条件。中
二、唐诗繁荣的客观原因
(一)政治原因:宽松的政治环境、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统治王朝,唐朝一代代雄主傲视群雄,胸襟宽广前所未有,更重要的,唐代的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
在唐朝,历史君主极重诗才,少有广兴文字狱而耸人听闻的,这就让诗人感受到了其地位的提高,才使是诗人平民化、大众化。诗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二)唐朝迅猛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是很难创造出较高文化水平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经过唐王朝的统治,特别是前几朝的休生养息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大量闲置的土地得到开发,大量劳动人口的出现,加快了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三、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唐诗的发展繁荣。
唐诗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力的环境。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
唐朝建立者一视华夷的心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整个唐代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情趣,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唐人恢宏的胸怀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
境。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对唐诗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唐初设立史馆,出于以史为鉴的目的,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史。
唐代书法,绘画,雕塑的高度成就,也影响到唐诗的发展。
音乐和舞蹈的发展,也推进了唐诗的繁荣。
四、康代的社会风尚丰富了唐诗的思想格调和思想内函
唐代士人开阔的胸怀,恢宏的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影响到唐文学的风貌。他们的生活,也与唐诗的发展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漫游,读书山林之风、入幕贬谪生活对唐诗的影响。
唐人生活中另一对诗歌的繁荣产生影响的,就是读书山林之风气。
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也丰富唐诗,使唐诗从生活层面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
漫游,读书山林,入幕与贬谪生活,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诗的内涵,构成了唐诗多姿多彩的情思格调。
五、佛道二家对唐诗的影响
唐代近三百年向,思想取兼容的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
在政权运作(如法律依据、社会结构和社会伦理等)方面,在人才选拔与使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计地位。
佛教对于唐诗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 佛教对唐诗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
道家和道教对唐诗也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唐代的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影响的。
六、诗唐对唐诗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文学氛围。
我们说唐代一个充满文学的、诗的气息的时材,除了因为唐代出现了很多优秀诗人和文学家,更重要的是因为唐朝人普遍地豪迈乐观,富于浪漫气息和文学艺术细胞,受文学、懂唐诗,以至于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都不同程度地带上了诗化的色彩。
唐代普通人和普通民俗的风雅,有太多的资料,可供证明。
三、唐诗繁荣的主观原因
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诗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唐诗繁荣的主观原因。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进步,就没有唐文学的繁荣,更不会有唐诗的繁荣。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后人对此期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地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
正当唐诗发展到宅的高峰的时候,唐代社会也从它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与衰败。 综上所述唐诗的繁荣的确有其原因,无论是从文化、政治、经济,还是从人文环境及文学发展自身等方面来说,唐代都具备了诗人歌赋兴盛的条件,给诗歌创作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极佳景地,致使诗体文化在唐代如鱼得水一般兴盛起来,从总的风貌看,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而不是更理性,更外向而不是更内敛。它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次的繁荣作为准备。他吸收了之前诗歌艺术的一切经验成果,更加繁荣创造,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从而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诗体文学,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唐诗是难以模拟,无法代替的,在唐代完成的律诗,成为我国后来诗歌发展的主要体式,唐代的伟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几乎成为我国诗歌的代名词。唐诗的繁荣和发展,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其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奠定了中国文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唐诗繁荣的原因
浅谈唐诗繁荣的原因
内容摘要:唐代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宝藏,也是中国诗歌的丰碑。是个题材广泛,内容深厚,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唐诗众体兼善,流派纷呈,风格多样,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
关键词:唐诗
(一) 唐诗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唐诗的题材①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二)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这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也是其繁荣的根源。在历史上,唐代可谓是天朝大国时代,大唐王朝②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唐朝开国后,唐太宗李世民借鉴历史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使社会迅速走向繁荣发展的新局面,社会经济也保持平衡上升的态势,“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前后交映,是唐代繁荣盛世的象征与标志,使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唐朝的诗赋也算是真正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但是从细处想想,唐朝发达的经济对唐诗的兴盛繁荣并没有起到绝对的作用,经济作用于文学,其作用是间接的,是以政治为中介的。唐朝繁荣的经济至多是唐诗歌赋的某种风格的转变,经济影响着诗人的心态,使得唐诗有着壮大之美,宽容之美,乐观之美。经济的繁荣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开拓了诗人的文化视野,也丰富了其生活和写作素材。国家统一,人民生活相对富裕,使一些文人们充满了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作家的政治活力和创作热情,唐诗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 文化的大融合,有力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唐代文化的大融合,首先表现在南北文化的融合上。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南北文化各自发展,少有交流。隋统一以后,南北文化实现了大融合,彼此交流影响,推动着诗歌走上文质并茂的康庄大道。在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迁居中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时,才有可能建立起多民族融合的统治。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民族人种的健全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三表现在中外文化的交融上。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陈代谢的因子,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一方面,唐帝国作为当时世界的先进大国,它的文化通过大量涌入的各国使者、留学生、商人传播到境外,并且在中国周边形成一个更大的汉文化圈。另一方面,唐人也通过这些外来者,通过商人、通过出国取经的僧人,大量地吸收异域文化。外来文化不仅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唐朝上至宫廷秘闻,下至生活百景无一不可入诗,内容也比前朝丰富百倍,格律更加成熟完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多种诗体共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文化背景,才给唐诗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发挥天地。唐朝是一个思想十分自由开放的社会,给唐代文学的空前发达繁荣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唐诗的蓬勃发展是绝对可以理解而且是必然趋势的表现。
(四)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中下层文士在政治上、文化上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科举取士的制度促进了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
唐代的科举制度始于于唐高祖,至唐太宗时完善发展。太宗以此广纳士才,唐代的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打破了世族对政治的垄断,为庶族大开了进仕之门。唐代的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是促进诗歌繁荣发展的一个直接因素。唐代有大量的省试、州府试诗,并有许多有关进士主题的诗歌。唐代的科举制度因以诗赋取士,故当时多行卷、温卷、纳省卷等多种形式。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严诩③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参考文献:
① 《唐诗宋词评析》
② 《全唐诗》
③ 《沧浪诗话?诗评》
范文十:唐代文学繁荣原因:
1、 社会原因:a,经济的高涨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社会对
文化的需求;b,思想文化的高涨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盛唐三大家李白、杜甫、王维分别诠释了道、儒、释三种哲学思想;c,多种文化的交流也促进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d,唐代以诗赋取士与统治者对文学的重视与提倡是唐代文学发展的原因。
2、 文学自身发展规律:a,先秦以来的文学创作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产(创
作方法、文学体裁、文学技巧等方面),永明体注重声律和对偶 对格律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六朝笔记体小说也影响了唐传奇的发展;b,唐代作家对前人创作经验批判继承而又推陈出新;c,南北文风的融合,北方文风:质实少文;南方文风:华而不实。 唐传奇繁荣的原因:
1、 小说创作经验的积累与发展。
2、 多种文学形式对小说的发展起到了“肥水阳光”的作用。唐代传记文学的写作非常发达
3、 社会风尚的演变,由雅入俗,形成了包括士人群体的广大的接受群体,这使小说成为了
社会文化的需要。
4、 “温卷之风”的兴盛,对唐传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宋词繁荣原因:
1、 社会秩序的安定与都市的繁华为士大夫提供了享乐生活的条件,而词正是适于描写这种
享乐生活的歌唱文体。
2、 宋诗受道学影响,“言理而不言情”,使得抒写爱情与描写生活成了词的专业。
3、 由于传统观念,词为小道、诗余,词比诗文体地位低下,而且从民间到文人手中的时间
不长,尚未得到与诗文同等的重视,所以和比较正经的诗文相比可以随意放矢,可以坦率真挚的表现情感和态度,这就使得作家乐于使用词的形式进行轻松的创作
4、 唐五代词题材较窄,给宋人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进行创作,而诗不同,题材几乎被写尽,
很难取胜,这就使词的创作较易取得成绩,激励了词的创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