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静载试验检测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桩基静载试验检测合同中的计量单位是吨 现有检测报告检测根数 如何计算多少吨

桩基检测合同交印花税吗
您现在的位置:&&
桩基检测合同交印花税吗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桩基检测合同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合同书
合同号(JC)*
工程名称:翰香花园 委托单位(甲方):
盐城金润置业有限公司
检测机构(乙方):
盐城科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J009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就 翰香花园项目. 工程的地基基础检测业务,经友好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二、检测项目及目的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单桩竖向抗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拨极限承载力;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 □复合地基荷载板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自平衡试验,提供单桩承载力; □高应变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桩长、桩身强度、桩底沉渣厚度、桩底持力层岩(土)性; □锚杆(土钉)试验,锚杆(土钉)抗拔承载力; □岩基载荷试验,检测桩端持力层承载力; □ 。
三、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 □
四、检测数量、费用及支付费用支付方式:1.静载检测结束出付50%,低应变检测结束出报告后付40%,余款待主体封顶并审计结束后付清。2.如因桩头强度不满足测试条件而造成的检测费仍按设计承载力计算费用,如因检测方法不当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己承担。3.结算时以设计承载力计算检测费用。4.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符合要求的发票,否则甲方不予支付任何费用。 五、双方责任及义务 1、甲方责任 提供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资料、施工记录、工程地质报告;场地 三通(水、电、路),保证乙方仪器及运输设备顺利进场;确定检测桩数、桩位,桩头开挖处理、保证桩头满足测试条件;确定最大加载量。 2、乙方责任 1.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及本要求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各栋楼现场测试完毕后
三天内向甲方提交 伍 份正式的检测报告。 2.须保证检测设备在2009年3月3日前进场,进场后尽快完成检测工○ 作,在达到检测条件之下须满足下列工期时间要求,每延期一天扣罚检测费500元:2#楼日完成,3#楼日完成, 4#楼日完成, 5#楼日完成, 1#楼日完成, 6#楼日完成,地下车库穿插进行。 六、拟定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及检测时间
七、附则 1、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二份,乙方二份。 2、本合同如遇不可抗力的客观原因,而导致无法全部按规定执行,必须修订或中止时,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3、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申请仲裁,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4、甲方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15天内向检测机构提出。乙方应在收到甲方异议后5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答复。 5、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检测方案作为合同副本。 委托单位(甲方)代表:
检测机构(乙方)代表:
联系人: 联系人: 电
开户行: 开户行:市建行通榆分理处 账
章) 年 月 日
篇二:桩基检测合同
桩基检测技术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签约地点:
签订日期: 年月日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 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桩基检测工作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合同,以资信守。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工作范围(在所确定内容前的括号内打“√”,不选则打“╳”): ( )低应变动力检测、( )高应变动力检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钻孔抽芯检测、( )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
(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 (
)1、低应变动力检测: 桩型,桩径根,检测数量共型 ,桩径
,桩数 根,检测数量共 根。 提交成果:对桩身的完整性作出评价、并指出存在缺陷的性质和部位,提供桩基的设定波速及反射波形图。 (
)2、高应变动力检测: 桩型 ,桩径
,桩数 根,检测数量共 根; 桩 型 ,桩径
,桩数 根,检测数量共 根。 提交成果:判定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和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提供实测曲线 拟合法分析桩侧摩阻力值及端承力值。(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桩型,桩径,桩数根;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试验数量共 根;桩型 ,桩径 ,桩数 根;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试验数量共 根。 提交成果:确定竖向抗压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作为设计依据或评价工程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4、钻孔抽芯检测: 桩型,桩径,桩数芯长度米; 桩型 ,桩径
,桩数 根,检测数量共
根,钻孔抽芯长度米。 提交成果:检验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桩端持力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否属实等。 (
)5、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 桩型,桩径 ,桩数 根,试验数量共
根;桩型,桩径,桩数根,试验数量共载力设计值 ,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提交成果:确定水平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作为设计依据或评价工程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6、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 桩型,桩径 ,桩数 根,试验数量共
根;桩型,桩径 ,桩数 根,试验数量共
根。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提交成果:确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标准值,作为设计依据或评价工程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时间 1、检测时间自甲方通知乙方进场之日起 ,至乙方提交有效的桩基检测报告经甲方确认为止,共计为 天。 2、如遇下列情况,经甲乙双方代表签证,时间相应顺延: (1)因甲方原因,影响检测工作进度,如:不按时交出场地、接通水电、甲方设计变更影响检测工作; (2)不可抗力的因素。
检测费用及付款方式 (一)检测费用 上述单价为含税综合包干价,此单价已含检测费, 有关材料费, 机械设备进场、 退场等全部费用。
本桩基检测预算总价款为人民币 (大写: ),按甲方确认的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 计算公式为: (二)付款方式(在括号内打“√”为选定项,不选则打“╳”) 1、 乙方完成检测工作并提交有效的桩基检测报告,经甲方确认并办妥结算 手续后
个工作日内,甲方按照如下方式结算: ( )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桩基检测结算总价款。 ( )甲方向乙方支付至桩基检测结算总价款的
%,余款作为保质金,若实际情况与乙方提供的检测报告内容相符,甲方则向乙方付清;若不相符,则甲方有权扣除相应的保质金。 2、工程量按实结算,以双方现场签证确认作为结算依据。甲方现场签证人员为甲方技术人员、工程设计部经理及甲方审核部人员。 3、以上付款,甲方将以转帐支票或电汇的方式支付。支付以上款项时,乙方须先提供工程所在地区合法有效的等额发票,否则,甲方可顺延付款。 4、若甲方需在本合同约定的标的或工作量以外委托乙方完成一定工作量,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将具体工作范围、价款、完成时间、付款进度等主要内容通知乙方。没有甲方正式书面委托而进行的工作量,甲方不予结算。
第五条 双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委派现场代表(甲方工程设计部经理)面管理,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需要甲方协调的相关问题,并参与检测的初验、各种验收和签证工作。如变更现场代表应及时通知乙方。 2、向乙方提供检测场地,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同时提供现场检测用水、用电接驳点(水电费由乙方承担)。篇三:桩基检测工程合同 合同编号:
桩基检测工程合同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检测单位: 检测许可号: 签订日期: 签订地点: 发包单位:(简称甲方): 承包单位: (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委托乙方承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任务。为明确权责,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利,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工程概况第二条
桩基(试桩)检测方法及目的: □ 静载试验法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静载试验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法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高应变法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 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 其它检测项目: 第三条技术要求 1、本工程设计提供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2、执行标准 (1)中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06-2003)》。 第四条检测周期或提供检测报告的时间 提供检测报告的时间按下列第条执行: 1、双方约定检测周期为 自年月年 月 日前提供检测报告。 2、甲方提前通知乙方进场检测,乙方在接到通知后天内进场实施检测,现场作业完成后
天内提供检测报告。 第五条
检测数量、费用和付款方式 根据国家和海南省现行规定及工程具体情况,双方就检测费用和付款方式商定如下: 1、检测数量和费用2、付款方式 检测费用以人民币结算,结算方式为。 (1)合同签订后即预付总费用的
;余款在提交检测报告时结清。 (2)在提交检测报告时一次结清。 (3) 六、承包方式 1、执行固定合同单价承包,即合同单价不作任何调整,合同单价不会因工资、物价、费率或汇率的变动或政府颁发的任何调价文件之要求而有所调整,不会因设计调整、业态调整和开工日期等因素而调整,不会因检测条件或措施的变化而调整。 2、该合同单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完成和实施本工程检测所需的人工、机械、材料、水电费、各项措施费、施工现场转场、现场铺垫路、设备运输和安拆、安全文明措施、垃圾外运、保险、配合费、利润、管理费、税金、应向政府及主管部门缴纳的各项法定手续费用等。 3、乙方作为有经验的承包商,其报价应已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义务的费用。 七、合同、设计变更和签证 1、因甲方原因造成合同变更时,甲方应事先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如因合同变更而增加工作量或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时,甲方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偿。 2、图纸以外的工作量及设计变更须有甲方盖章确认的通知单,现场签证须有监理和甲方代表签字、并盖章确认,否则不予认可。 3、设计变更和签证应实行编号管理,所有的设计变更、签证都应先估算报甲方批准后实施,对未执行该手续的项目事后不得进行结算。 八、 双方责任 甲方: 1、应于乙方进场前、施工记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桩位图等检测工作所必需的资料,并对其可靠性和完整性负责。 2、应为进入现场作业的乙方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便利(如试坑开挖、试桩桩头的处理、试验现场三通;施工便道的铺设、场地的平整和加固等),保证乙方仪器及运输设备顺利进出场。 3、维护乙方检测文件和检测成果的严肃性,不得擅自修改或转让给第三方使用,否则应负法律责任。 4、乙方提供的检测报告除经有关部门鉴定为不合格报告之外,甲方不得拒绝,或借故拒付检测费。 5、其它责任:乙方: 1、必须全部承担本工程合同检测内容,不得转让。如乙方擅自转包工程,甲方有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6/hetongdaquan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文号:闽建建[2014]28号&&来源: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浏览次数: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
  为加强对全省预拌混凝土和桩基静载检测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根据《关于开展检查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巡查的通知》(闽建建函[号)要求,省厅开展了2014年第二季度预拌混凝土和桩基静载检测巡查。现将巡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巡查组采取查阅资料、查看现场、核对人员、抽查数据上传情况、现场抽测原材料和砼试块等方式,共巡查了福州市1家、南平市2家共3家预拌混凝土企业,抽取砂、石原材料各2组,抽测28d的砼出厂检验试块2组,共发出《督促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责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相关预拌砼企业记分共90分;采取突击抽查方式巡查了正在静载检测试验的福州市3个、莆田市1个、南平市2个共6个工程的各1根基桩,责令1个工程重新选择基桩开展静载检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拌混凝土方面
  1.配合比设计错误。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C25设计配合比报告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对应的强度仅29.6Mpa,未达试配强度33.2Mpa要求。
  2.生产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不符。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预拌砼时部分拌合物的水泥、掺合料用量分别为310、75kg/m3,但设计配合比的水泥、掺合料用量分别为319、80kg/m3,偏差分别为-2.8%、-6.7%。
  3.原材料质量管理混乱。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原材料质量管理混乱,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进场原材料无合格证,5月29日~6月25日进场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均无合格证;二是水泥进场台账与实际不符,5月29日~6月25日水泥进场台账记录2000吨,但过磅单记录进场2677吨;三是进场水泥无批号信息;四是水泥进场检验次数不符要求,进场2677吨,但只检验4次;五是水泥试件管理不善,水泥水养箱中共有8组水泥试件无委托、成型或试验原始记录,且其中5组试件无任何标识;六是未按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最近一次的砂石型式检验是月,超过半年未对砂石进行型式检验。
  4.未留置出厂检验试块或取样频率不符要求。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多个工程部位所对应的预拌混凝土未留置出厂检验试块,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某一台班预拌砼拌合物超过100盘,但出厂检验试块仅留置1组,取样频率不符合要求。
  5.生产计量设备未检定。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线计量设备未检定。
  6.试验室主任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人员不符合要求。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原主任已离职,现主任无配合比检测岗位证,且未向企业资质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7.原材料计量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有些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企业原材料计量偏差超过允许范围。
  8.搅拌楼或试验室机顶盒与企业局域网服务器断开,或与监管系统断网。本季度抽查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均不程度存在这个问题。
  9.碎石含泥量偏高。经抽测,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碎石含泥量偏高,只可用于C25及以下混凝土。
  (二)基桩静载检测方面
  1.静载仪参数设定错误。有的检测机构静载仪灵敏度系数、额定出力、额定油压等参数设定错误,如没有及时发现,将导致检测结果错误。
  2.压重计算参数选用不当。有些检测机构素砼预制块密度计算取值2.5或2.45t/m3,素砼预制块计算参数选用不当(素砼预制块理论密度应为2.4t/m3)。
  3.基准桩安装不符要求。有的检测机构基准桩与基准梁两端均采用旋转扣件进行联结,不符合“基准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的要求。
  4.压重堆载方式与方案不符。有的检测机构压重采用二次堆载方式,与检测方案不符,且未事先告知。
  三、处理决定
  对存在配合比设计错误、生产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不符、原材料质量管理混乱、多个工程部位所对应的预拌混凝土未留置出厂检验试块等问题的福建武夷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和静载仪参数设定错误的福建博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予以通报批评。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内部质量管控。预拌混凝土企业和基桩检测机构要提高质量意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质量管控,特别是基桩检测机构要加强对静载检测项目的远程管理,保证预拌混凝土和基桩静载检测质量。
  (二)落实整改及时反馈。对省厅发出的督促责令改正通知书,有关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整改情况,并按通知书要求的时效及时书面反馈整改核实情况,报送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三)强化基桩静载检测监管。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强化基桩静载检测监管,对发现的问题要予以严肃的处理,特别是对伪造、修改试验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和未按要求上传试验数据等逃避监管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
  附件:2014年第二季度预拌混凝土和桩基静载检测巡查一览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日
相关链接:
主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
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 350001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闽ICP备号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桩基静载检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摘要桩基静载检测是检测基桩承载力的最成熟、最可靠的方法。然而,由于客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桩基静载检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堆载平台偏心、基准桩稳定性不足、试验检测前主梁压实千斤顶的问题、边堆载边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等。因此,严格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桩基静载检测问题措施Abstractthestaticloadtestisatestpilefoundationpilebearingcapacityofthemostmature,themostreliablemethod.However,duetotheinfluenceoftheobjectiveormanmadefactors,thestaticloadtestofthepilefoundationstillexistsomeproblems,suchasstackplatformeccentric,benchmarkpilestabilityinsufficiency,thetestbeforecompactionofgirderjack,edgeheaploadsidetestinexistingproblemsandsoon.Therefore,instrictaccordancewiththebuildingfoundationpiletestspecification,anddiscussesthemeasurestosolvetheseproblems,haverealistictheoreticalsignificanceandpracticalvalue.KeywordspilefoundationThestaticloadtestProblemmeasuresTU473A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大型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建筑项目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是广泛应用于建筑中的重要基础型式,桩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桩基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桩基静载检测是检测基桩承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就基桩静载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措施展开探讨。1桩基静载检测桩基静载检测是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现实可行的桩基检测技术。桩基静载检测在判断单桩极限承载力上,具有可靠、准确的优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是在与竖向抗压桩的具体工作条件相接近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其能够测算基桩的极限承载力,并以此为工程桩承载力的设计依据,对桩基进行评价或抽样检验。通常,桩基静载检测会用到锚桩横梁、压重平台、地锚装置三种类型的加载反力装置,常用的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钢筋混凝土块作为压重物,压重值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1在试验前,一次性加上压重物,并稳固均匀地放在平台上。通过压力表或载荷传感器显示加载值,位移传感器测量桩的沉降量。随着时间、荷载的变化,观察记录桩顶沉降量,做QS曲线和Slgt曲线,对曲线变化进行分析,判定基桩的极限承载力。在桩基静载检测的实际操作中,压重平台和基准桩、基准梁的架设、试验坑开挖的大小、加载分级、极限承载力的确定等都会对基桩静载检测试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这些多变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就将导致基桩静载检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2桩基静载检测中的问题2.1堆载平台偏心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加荷系统采用堆载平台时,由于堆载量不够,或是堆载吨位过大等原因,难以控制堆载中心,导致堆载平台偏心过大,还没有达到桩基静载检测试验的目的吨位时,堆载就向上顶浮,造成堆载平台与支墩出现局部悬空,导致无法加上压力,试验中止。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停止加载,就极易导致堆载平台上的压重物倒塌。通常,对于桩基检测中的堆载法试验,特别是大吨位的堆载试验,应当在试验前详细编制合理可行的试验检测方案,经过相关部门论证。2在堆载反力装置时,必须做到两个一致试桩桩头中心和平台中心保持一致,平台中心和重物中心保持一致。2.2基准桩稳定性不足在桩基静载检测中,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桩顶偏离基准梁的位移量,是测量桩顶位移的重要方法。基准梁是否稳定对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影响人工设置的基准桩的稳定性的较大因素,是堆载重量对地表造成的附加压力。特别是在荷载较大的堆载试验检测中,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相关技术规定,确定相关因素。支承墩、基准桩、试验检测桩三者的距离应当≥4d(d是桩身外径),并且>2m。在堆载时,仔细观察是否出现明显的支承墩下沉现象,最大程度地控制影响基准桩稳定性的因素。通常,在没有更有效的测试方法时,充分利用周围的工程桩充当基准桩,是较为可行的控制方法。在其他情况下,基准桩设置的都相对较浅,容易受到地表土层变动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基准桩稳定性,就必须充分掌握基准桩的沉浮量情况。2.3主梁压实千斤顶的问题基桩静载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压重平台堆载法。在一些软土地基工程中,因为地基土的情况不佳,按规定在试验检测开始之前,上部载荷就已经全部作用在支承墩上,造成支承墩出现下沉,导致试验检测前主梁压实千斤顶,造成基桩静载试验检测还没有开始,一部分荷载就已经通过千斤顶作用在桩顶上。3此时,荷载越大,试验检测前作用在桩顶上的压力也就越大,桩顶开始下沉,等到正式进行试验检测时,无法将此部分沉降记录下来,造成部分沉降值缺失,试验检测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了最终累积沉降量和QS曲线形态,严重时导致出现错误结论。例如,某桩基静载检测中,桩长是15m、桩径是400mm的PTC管桩,其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820kN,试验检测最大加载值为1640kN,承重台上的荷重为2000kN,图1为其QS曲线。该桩是在基坑开挖后,桩基静载检测在粉质粘土层上进行。因为较大的上部荷载,支承墩下陷,在结束堆载准备进行检测时,发现主梁已经压实千斤顶。QS曲线表明,在820kN之前的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极小。因此可以推断在基桩静载检测前,千斤顶上的压力已经在820kN左右,试桩的桩顶已经出现沉降,但是这些沉降发生在检测开始之前,从而造成一部分沉降值缺失。虽然在820kN之后的沉降量较为正常,但是已经难以准确测算检测的总沉降量。所以,基桩静载检测在堆载前,必须充分了解、掌握地基土的分布情况,初步估算地基的承载力,在必要时应当加固处理支承墩附近的地基土,或是适当增加支墩高度。图1实测QS曲线2.4边堆载边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边堆载边试验检测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主梁压实千斤顶的情况,在压重平台上荷载不足时就进行试验。边堆载边试验检测是解决主梁压实千斤顶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这种试验检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具体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合理选择堆载方法。如果堆载方法不合理,就会严重破坏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导致基桩静载检测难以取得预期目的。因为边堆载边试验检测中堆载平台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重物,重力由主梁直接作用到千斤顶上,从而逐步增加了千斤顶的压强和顶力,传到桩顶上后,导致桩身加快下沉,但是压力表读数却正常。目前使用加压测量系统的油路和千斤顶的特点,是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是千斤顶内的压力小于油压,压力就经由单向阀传入千斤顶内,一直到平衡压力状态,即千斤顶内的压强和压力表测量的压强相等。若是油泵停止加压,单向阀将会锁定千斤顶内的油压,使得压力不向油管传递。因此,增加千斤顶活塞顶部的反力,增加作用于桩顶的力时,压力表的读数保持不变。从而造成部分本级荷载偏大,部分本级荷载偏小,导致QS曲线无法正常反映出试桩的变形规律。例如,某基桩静载检测中,桩长是12m,桩径是350?350mm的预制钢筋砼方桩。其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是1300kN。进行基桩静载试验检测时,因压重平台支承墩位置土体较差,所以堆到一定的荷载后,就进行边堆边试验检测。图2为其QS曲线。第一级沉降量是3.72mm,显著偏大后几级每级的沉降量变化很小第6级1820kN才恢复正常的沉降。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开始第一级试验检测时,上部重物越来越多,重物的重力直接由主梁作用到千斤顶上,增大千斤顶上的顶力,直接作用于桩顶上,桩身加快下沉,而压力表却保持正常的读数,从而造成接下来2至5级荷载沉降量偏小。所以,如果必须进行边堆载边试验检测,应当在各级荷载稳定后再加后一级荷载,堆载期间不应当加压,并且确保堆载量不大于该级荷载量。在最后一两级荷载时,不要进行堆载,防止干扰桩的最终沉降量。图2实测Q-S曲线3结语综上所述,桩基静载检测是检测基桩承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桩基静载试验检测常常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常见的桩基静载试验问题包括堆载平台偏心、基准桩稳定性不足、试验检测前主梁压实千斤顶的问题、边堆载边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等。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安全,就应当在基桩静载试验检测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合理控制压重平台和基准桩、基准梁的架设、试验坑开挖的大小、加载分级、极限承载力的确定等,各项工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才能保证桩基静载检测顺利和数据准确性。让检测工作真正做到为建设工质量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韩庆祝,胡胜华,韩朝.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测试原理及方法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06).2常志松.试论桩基静载现场检测试验问题分析J.科学之友,张爱群.深圳地区桩基承载力高应变与静载检测对比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阅读相关文档某公路边坡治理浅析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因素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某锰矿床地质谈GPS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出行,城市绿道深圳地铁蛇口线列车密接式车钩分离故障分析与防范措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曲线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居住类建筑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择简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浅谈水利工程勘察技术措施及管理对策解放思想提高河池公路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基于TOD理念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空间规划探索浅谈靖西县建制村通水泥公路项目业主合同管理土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编号:147088 && 大小:18.50KB && 格式:DOC && 上传时间:
关&键&词: 桩基 检测 常见问题 处理 措施 权威 资料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资源信息
浏览:32次
官方联系方式
客服手机:&&& 1:&&&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 && && && && &&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桩基静载试验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