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为深耕中国市场 担忧经济担忧

该不该庆幸中国经济低增长
汇丰刚刚公布了中国5月最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创出7个月来新低,再度回落50%荣枯分界线以下。尽管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温和反弹,但总体订单指数仍大幅下降,就业指数亦不乐观,中国经济持续降速信号十分明显。
  汇丰刚刚公布了5月最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创出7个月来新低,再度回落50%荣枯分界线以下。尽管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温和反弹,但总体订单指数仍大幅下降,就业指数亦不乐观,中国经济持续降速信号十分明显。
  笔者多次指出:政府不通过深层改革来释放市场创造动能,加大政策逼迫房地产退烧,中国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转型,制造业复苏基础就不会牢固,下半年中国经济或更差强人意。
  每到这个时候,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外部一些经济学者,就耐不住而开始频频发声,呼吁政府干预和进行刺激政策,已成一种挥之不去的反反复复。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高潮和低潮循环的,中国经济有起伏、甚至是大起伏,也本是十分正常的。通过数字GDP来诏示执政能力,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宁要有质量的低增长,也不要代价畸高无法惠及民众及子孙后代的高增长,应成为社会共识。
  在特定时期,要为中国经济出现低增长信号而庆幸。
  吃惯刺激政策蜜枣的利益关联体,自然是知道政府软肋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经济低迷,税收无法增加,维持庞大行政队伍和管控体系,将变得很困难;二是以过去习惯经验,年GDP增速达不到8%,就业就成重大社会隐患。服用兴奋剂是有瘾的,戒掉十分难,但服多服久了后,最终会刺激失灵。
  目前,过多的政府投资拉动刺激政策,已产生了不良发酵。政府变的越来越强大,一些权力干预越来越无边际,一些地方政府更尾大不掉成脱缰野马,地方借债短时间十几倍飙升,房价一路拔高骑虎难下,腐败问题快速膨胀难遏制。市场机制功能逐步萎缩,导致经济自发修复机会一再延误。
  而把所有老本一起押注GDP,却出现了一个新的反向背离现象:中国GDP狂奔,只和政府有关系,与普通民众改善和幸福指数上升越来越没关系。
  表面上民众工资这些年涨了不少,但物价上涨稀释收入是明显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的成本快速提升,一线城市房价从2008年到现已上涨3倍,同期普通民众工资几人上涨3倍?除日常电器类产品没涨价,还有什么不涨的,政府严格监控的CP虽有城乡剪刀差辅助,但菜肉蛋奶同样还是成倍提价了,而孩子入托、上学、就业的送礼份钱,涨了多少,很多人都有感触吧。低增长时,还吃的是健康食品,喝的是干净水,呼吸的是清新空气。算下牺牲环境和透支资源账,过去经济高增长另类考量,是不是赔大发了。
责任编辑:欣哲
人参与 条评论
很久没有过静下心来聆听世界的声音了,借着这次一加送测一加银耳2耳机的机会,我又...
官方微博:
热线电话:+86-10-
官方微信:大公网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对中国经济担忧是没有必要的|评级|财政政策_凤凰资讯
对中国经济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次穆迪、标普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评级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债务、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
原标题:对中国经济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继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之后,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报告,在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的同时,也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1日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负面评级展望高估中国经济困难 低估中国应对能力问:如何看待两家评级公司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直在稳步上升,标普从“BBB”提高到“AA-”,穆迪从“Baa1”提高到“Aa3”,目前均为其评级体系的第四高等级。即使是国际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历最困难的时期,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也在上升,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和韧性。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稳定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力量的切实举措。即使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速。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据有关数据显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此次穆迪、标普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评级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债务、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问:评级公司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答: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评级公司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三期叠加”关键时期,外部和内部的供给和需求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中国有必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助力稳增长今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问:经济稳增长,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大力度?答: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需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稳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扩大赤字、清费立税、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在供给端改善供给结构,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在需求端提振有效需求,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从而积极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从今年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此外,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继续配合做好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对于如何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各国财政部门始终保持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财政部主动采取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多项措施,共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4779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茶叶 担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