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最多亏损多少亏了怎么办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买理财产品亏本向银行索赔遭拒
日08:33&&来源:
原标题:买理财产品亏本向银行索赔遭拒
为了投资让“钱生钱”,市民姜海通过某银行网银支付购买了理财产品,没想到收益与预期背道而驰,不仅钱没增值反倒亏了20万元。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一审后,认定姜海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属于自身行为,与银行无关,据此驳回了姜海的相关诉求。
2014年10月,姜海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随后陆续向卡内存入30万元。卡里有钱,但如何让“钱生钱”呢?一天,姜海与朋友探讨投资问题,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现在很多金融企业都通过网上银行卖理财产品,收益高又稳定,利息甚至可达10%以上。”
眼看朋友都在购买,姜海动了心,心想这可是个投资的好渠道,卡里的钱不急用,先买个20万元,半年就能有1.5万元的利息,况且资金是通过大银行的网银系统交易,应该不会出问题。
于是,2014年末,姜海通过该银行网银支付购买了某公司的理财产品,额度为20万元。开始的3个月里,姜海每月都会收到短信告知其该月利息的收益情况,这让姜海很踏实。2015年6月,半年期满,坐等收钱的姜海来到该银行取钱。“您卡内现在只有10万元,要全部取出么?”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话后,姜海慌了。“我还有20万元的本金和1.5万元的利息去哪了?”姜海找到该银行大堂经理理论。
面对20万元人间蒸发的事实,姜海认为该银行要承担责任。“既然是指定用该银行的网银支付,那该银行肯定和理财产品公司有合作,资金安全出了问题,银行得给我赔!”姜海说。此后,姜海半年内多次来到该银行索取自己存入的20万元本金及利息,均遭到拒绝。
姜海将该银行诉至法院,诉求某银行支付自己本金20万元、利息1.5万元。新市区法院审理后查明,姜海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在其他网络平台上交易,只是利用该银行网银转账,他买的既不是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而且该银行与理财产品公司也没有代售合作。现因该理财产品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由公安部立案侦查,该公司案件涉及22个省市,全国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元,姜海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此,法院审理认为,由于姜海用该银行网银支付购买理财产品时,已知这并不是该银行的理财产品,属于自主自愿的其他投资行为。因此,投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他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该银行无直接关系,故法院驳回了姜海的诉讼请求。
(责编:赵恩泽、李婧)
数说2016政法成绩单一组组数据新鲜出炉,从不同侧面展现了2016年全国政法工作的喜人成绩,展现了全国政法机关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取得的最新进展。
公安部交管局:醉驾毒驾人员部分信息公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自2017年春运开始,公安交管部门将公开公示涉及13种情形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买理财产品亏本 向银行索赔遭拒
新疆法制报讯 (记者任优 通讯员王国亮报道)为了投资让“钱生钱”,乌鲁木齐市民姜海(化名)通过某银行网银支付购买了理财产品。没想到收益与预期背道而驰,不仅钱没增值反倒亏了20万元。近日,姜海一纸诉状将该银行告上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
2014年10月,姜海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随后陆续向卡内存入30万元。
卡里有钱,但如何让“钱生钱”呢?一天,姜海与朋友探讨投资问题,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现在很多金融企业都通过网上银行卖理财产品,收益高又稳定,利息甚至可达10%以上。”
眼看朋友都在购买,姜海动了心:这可是个投资的好渠道,卡里的钱不急用,先买个20万元,半年就能有1.5万元的利息,况且资金是通过大银行的网银系统交易,应该不会出问题。
于是,2014年末,姜海通过该银行网银支付购买了某公司的理财产品,额度为20万元。
开始的3个月里,姜海每月都会收到短信告知其该月利息的收益情况,这让姜海很踏实。
2015年6月,半年期满,坐等收钱的姜海来到该银行取钱。“您卡内现在只有10万元,要全部取出么?”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后,姜海慌了。“我还有20万元的本金和1.5万元的利息去哪了?”姜海找到该银行大堂经理理论。
面对20万元人间蒸发的事实,姜海认为该银行要承担责任。“既然是指定用该银行的网银支付,那该银行肯定和该理财产品公司有合作,资金安全出了问题,银行得给我赔!”姜海说。此后,姜海半年内多次来到该银行索取自己存入的20万元本金及利息,均遭到拒绝。
姜海将该银行诉至法院,诉求某银行支付自己本金20万元、利息1.5万元。
2016年9月,新市区法院审理查明,姜海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在其他网络平台上交易,只是利用该银行网银转账,他买的既不是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该银行与理财产品公司也没有代售合作。现因该理财产品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由公安部立案侦查,该公司案件涉及22个省市,全国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姜海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日,记者从新市区法院获悉,由于姜海用该银行网银支付购买理财产品时,已知这并不是该银行的理财产品,属于自主自愿的其他投资行为。因此,投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他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该银行无直接关系,法院故驳回了姜海的诉讼请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你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有损失 银行可一分不赔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网贷舆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网贷舆情
  在银行建立储蓄账户,把大部分的积蓄放在银行是大多数国人的做法,由于国人长期的的消费观念,他们相信银行是不会倒闭破产的。但是银行不破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国内银行倒闭真的发生过,您知道吗?银行倒闭又给广大投资者什么样的启示?投资者可以选择怎样的方式?
  银行会倒闭吗?
  会的,而且现实发生过。银行倒闭的案例最多的要数美国了,至2008年的经济爆发危机以来,美国中小银行倒闭的案例一个接着以一个发生。2008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银行破产的数量在直线上升,中小银行倒闭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监管不力,一些银行存在贷款标准过松的现象,并且过度集中于贷款。虽然近几年美国银行倒闭的趋势在减缓,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
  有些储户直到今天,也没能拿回自己的钱。
  国家允许银行破产
  存款到银行,是否很安全?大部分人都觉得,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安全的一种储蓄手段了,100%肯定没问题!但是自从银行破产条例出现后,很多人才发现原来银行也并非绝对靠谱。原来国家是允许银行破产的啊!原来我存款到银行不算绝对安全?
  其实,你这一点意识还是有点晚了。银行当然可以破产!而且,这种事早就发生过了。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下简称海发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商业银行。
  由于该银行倒闭的时候存款制度并未出台,关于很多储户的钱一直拖了15年也没有完全兑现。2002年3月,海发行通过媒体刊发了发放债权确认书的公告,根据公告,所有已登记的债权人将在这一年7月之前领取确认书。但之后再无下文。
  银行破产最高赔50万,三种情况一分也不赔!
  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表示:对于经营出现风险、经营出现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
  这不是官方第一次提及金融行业破产的话题了,尤其银行也有可能会破产,更是牵动亿万储户的心。
  国务院颁布存款保险制度 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明确存款保障实施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关于投资者最重视的理财方面也给出了有关的规定,即其它金融商品不受保护,简单的了解是:假如银行破产,你在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论多少,都不会有全额赔付的。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但存款保险条例只能对银行破产情况下储户的存款起到保护作用,而以下三种情况却“保不了”。
  1、存款丢失
  过去一两年曾发生过多起银行存款丢失案件,储户存款丢失是银行内部信息系统、管理及监管方面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银行“内鬼”监守自盗造成的,并非是银行出现经营危机,更非银行面临破产倒闭。所以,虽然存款保险条例出台了,但对储户存款丢失案件来说并无关系。
  2、银行理财产品本金亏损、收益不达标、变保险
  如果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本金亏、收益不达标、理财变保险等情况,也不属于银行经营问题,这种情况下,存款条例对理财产品无法提供保障。
  3、银行代售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资金亏损
  银行通常会代售大量、、保险、等理财产品,如果此类产品出现兑付危机或是资金亏损,存款保险条例也是保不了的。
  穷人存钱等于补贴富人?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曾在1977年存进银行400元,近日查询,这笔钱经过33年,连本带息835.82元。其中本金400元,利息为438.18元,利息税金扣除为2.36元。
  在通货膨胀预期再次抬头的今天,我们能够从汤玉莲婆婆的事例吸取到什么经验呢?
  汤玉莲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1977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当时这400元,足够买一套房子。“贬值得好厉害”,在银行查询现场,所有人都连连惊呼有人计算,可现在本息合计835元,想买巴掌大的地方都困难。
  如果再用其它商品去比照,缩水同样惊人,有经济头脑的网友算清了此笔帐:33年前的400元,能买茅台酒50瓶,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买一瓶茅台都不够;33年前的400元,能够买“绿色”大米2200斤。
  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连200斤都买不到;33年前的400元,能买蔬菜上万斤,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想买几百斤蔬菜都困难;33年前的400元,相当一个家庭的一年全部生活费用支出,可存银行到现在,33年的利息恐怕还不够支付一条硬中华&&
  投资者的钱袋子该往哪里放?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规定,投资者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没有了保障,这无疑是增加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所以众多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更加慎重。
  虽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基础理财知识更知之甚少,把钱放在银行的做法仍是我国家庭首要的理财办法。但是P2P网贷的理财投资的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国民的意识中,因为P2P网贷收益较高,凭借互联网途径等因素,P2P网贷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在P2P网贷行业整顿的过程中,一些不合规,控风险技术差的平台陆续出局,而一些符合规范,接待制度透明严格,控风险模式良好的平台则会更加具备优势。这为广大投资人提供了资产保值抗通胀的通道。
  网贷舆情综合经济第一课堂、21财闻汇、中金在线、小白读财经等。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网贷舆情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当前的位置:
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你一定陷入理财误区了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南京银行一款理财产品被爆亏损15%,涉事投资者大多为当地老人。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有多大风险?亏损的概率有多大?  多名南京市民半年前在南京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一款新推出的"低风险稳健型产品",产品名 ...
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你一定陷入理财误区了
  南京银行一款理财产品被爆亏损15%,涉事投资者大多为当地老人。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有多大风险?亏损的概率有多大?
  多名南京市民半年前在南京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一款新推出的&低风险稳健型产品&,产品名称是&鑫元基金&,理财经理声称属于&低风险&投资,而该产品宣传单上显示&半年绝对回报13%&。结果半年过去了,投资者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收益,反而亏损了15%。上百名投资者聚集在南京银行门口讨要说法,斥银行虚假宣传。
  从银行网点购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会亏损?实际上大家都陷入理财误区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这些投资者购买的并非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银行代销的基金。
  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分为两类:一是自营类理财产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买理财产品却被误导买基金 阿姨100万亏近10万_网易财经
买理财产品却被误导买基金 阿姨100万亏近10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在没有出具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又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基金产品,说是能够达到15%以上的收益。结果,100万元现金亏得只剩90多万元。
(原标题:买理财产品却被误导买基金 退休阿姨100万元亏近10万元)
近日,市民马向羊城晚报投诉称,在银行购买时,在没有出具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又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基金产品,说是能够达到15%以上的收益。结果,100现金亏得只剩90多万元。气愤之下,马阿姨将银行告上了法庭。以为和理财产品一样马阿姨介绍说,她早已退休,在2013年4月,她在南方医院附近一家银行购买了一款该行发行为期6个月的理财产品,一共购买了100万元。“当时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并没有在存折上标示相关 理财 字样,也没有给我理财的凭条。30天过后,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理财中断,让我购。”马阿姨说,第二天前去这家银行购买了基金产品。“不过,银行始终没有出示给我凭条说明理财产品已经中断。只是说,现在购买基金产品,11月赎回有5万元利息,并让我在风险评估单子上签了字。”结果,等11月赎回时,马阿姨发现出现了亏损。“我不明白的是,当时我要求赎回,银行工作人员不让我赎回。然后又等了一个月,等到12月才赎回,一共亏损了9万多元。”马阿姨表示,事后她才知道自己购买的基金和之前的理财产品不一样。“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让我看证券投资需知,只告诉我收益有多么好,没有说明风险情况。之前,我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基金产品,以为基金也是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所以只是听他们说这个好就买了”。马阿姨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在2014年1月向银监部门对这家银行进行了投诉。银监部门的回复称,这家银行存在涉嫌违反证券管理的行为。但是,银行方面并没有给马阿姨做出任何解释。在接下来的3年中,马阿姨多次奔走法院,开始了漫长的打官司之路。下月要再度开庭审理经过法院几审后,法院并没有支持马阿姨的诉讼请求。“主要是证据不足,我购买基金时,银行没有给我合同。但是,这家银行确实存在误导购买基金的事实。后来我又多次与法院联系,最终这个案子将在8月17日在白云区法院的金融法庭重新开庭审理。”马阿姨说。接到投诉后,羊城晚报记者与当事银行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该负责人表示,马阿姨购买基金时,工作人员已经告知了马阿姨风险,在最初几个月有收益时,曾劝马阿姨赎回基金,不过马阿姨没有听从工作人员的建议,坚持继续持有,最终造成了亏损。对于存折上为何没有理财字样等相关手续,该负责人只是表示,等法院最终判决。
对于马阿姨的遭遇,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一些理财经理为了业绩,可能存在误导客户的情况,通常会把收益描述得很好,但是风险被轻描淡写,或者干脆不提。“在银行销售的基金产品中,有保本型基金,不过既保本又保收益的基金产品几乎没有。在购买基金时,要对产品说明书进行详细阅读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要对理财经理的说法偏听偏信。”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P2P产品也成为信用危机的重灾区。对此,一位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收益可以达到20%,需要特别警惕。“在目前低利率的环境下,理财产品收益也会逐步走低,超过20%的话,需要收到更多的贷款利息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一旦无法收到,结果可想而知。”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想不掉入理财陷阱,除了阅读产品说明书外,理性投资更为重要。此外,不要误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只盈不亏,一些非保本的理财产品也存在亏损本金的风险。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赵静_NF553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理财产品会亏本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