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员工工号查询会不会泄露员工信息

中国人寿公司工作人员是不是有国家政府直接调遣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哪里可以管这么多啊 。希望可以帮到你,祝您新春愉快。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创立于1949年10月,于1996年7月改建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保集团),实现了分业经营,分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
源出一家。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日,1996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产寿险分业经营,成立中保集团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3家专业子公司...
那要看是什么岗位?另外临聘和正式的收入差距很大,临聘大概1000,正式的在2000以上.
这句话肯定是中国人寿的业务员说的。下一句应是:“我们是国家的,别的保险公司是个人的”
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贬低其他的保险公司。
这句话对也不对。
对:这是因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露 近80万页保单可随意查询_网易新闻
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露 近80万页保单可随意查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6日)有网友发帖表示:在中国人寿去注册汽车救援卡时,发现搜索信息栏中可以随意查找出投保人的信息,包括险种、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密码一应俱全。随后就有热心网友根据帖子中提供的网址查询,发现数据库中公开的中国人寿保单多达近80万页。为什么投保人的个人信息可以被随意查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否真的让客户信息在网上“裸奔”呢?昨天凌晨网友perfectwld1在凯迪社区发帖说,“今天进入中国人寿去注册一张汽车救援卡,几次输入都不正确,说是已经注册。我顺手在搜索中输入名字,查出同名同姓或者相近的一串人,包含身份证号、手机号。”这个帖子随后被转发到新浪微博,网友“壹叶知秋寒”按照帖子中提供的网址,进入随机查询后发现投保人信息数据库中“ 一共有792270条信息”网友:我也是根据这条微博去找的,任何东西都不用输入,就能把所有记录都查出来,就是70多万条记录都查出来。其实,危险的地方是它把用户的姓名、证件号码都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把密码也暴露出来了,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其他人利用,是很要命的。记者也登陆了这个名为“成都众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在自助查询的页面可以看到有姓名、证件号码和保单号的查询选项。在“姓名”栏中,比如输入“李”姓,会出现超过5万页的“李”姓的中国人寿投保人资料。保单内容包括投保人、被保人姓名、性别、证件号码、证件类型、出生日期和手机号码,并且还有关于险种名称、投保单号等详细资料。记者随后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随机联系了多位投保人。记者:我刚才说的身份证号和出生日期是您的信息吗?投保人:对啊,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记者:你最近有没有登记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电话号码?投保人:刚才我买了从成都到林芝的机票,然后把保险买了,中国人寿的意外伤害险。这个网站为什么可以公开查询中国人寿客户的投保单呢?对此,“众宜风险管理”的客服人员表示,公开信息是为了方便客户查询。记者:咱们公司跟人寿是什么关系啊?客服:一个合作的关系。记者:这个数据库是对外公开的是吗?客服:对。这是公开的查询方式,您输入身份证和姓名都可以,其他的同名同姓的全在里面,因为要方便每个客户查询。生活中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人防不胜防。买份飞机意外险之后,自己的身份证和手机电话等信息就都公开显示在网上,这样的情况让不少人感到后怕。那么,这个自称是中国人寿的合作网站将投保客户的信息晒在网上的做法,中国人寿是否知情,又是否认可呢?根据记者的调查,在“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上,保单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不少当天购买飞机意外险的客户,信息很快就出现在数据库中,可以公开查询。对此,中国人寿成都分公司的客服人员表示,“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是官网的外部地址,并且推荐部分购买中国人寿飞机意外险的客户在这个网站查询。但中国人寿客服人员对于这个网站上投保人信息数据库可以公开随意查阅的情况表示并不知情。客服:您购买的是飞机意外险,保单号码是7990开头的,可以通过公司的外部地址进行查询。记者:我刚才去网上查了一下,这个信息是对外公开的吗?客服:是的,这个就是对外公开的查询。记者:那么我在看到别人信息的同时,别人也能看到我的信息,有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还有手机号码、保单号码。
客服:因为按照常理的话,应该提供保单信息才能够查到,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只能帮您反馈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对于,中国人寿近80万页保单信息不加密,投保人详细信息“裸奔”在互联网上的情况,IT专家洪波表示,出现这样的客户个人数据泄露的情况是企业的失职。洪波:国内的很多做服务的公司,其实他们的隐私保护意识非常差,也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完善,掌握用户一些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的随意。我觉得掌握用户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肯定是有责任去保护这些用户数据,这个毫无疑问,如果他们没有保护好,是他们的失职。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马文佳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7201
金钱345 ¥威望0 点魅力9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140 点在线时间1594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2670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457827
, 积分 26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0 积分
刚才接到电话叫我去面试说是人事助理,我看090上一直有在招。
有没有去过的说说,真的假的,海虞北路31号那个。
头衔:单眼皮
金钱5871 ¥威望0 点魅力766 点券0 ¥金币1407 块经验5964 点在线时间3451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16839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UID92905
, 积分 168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161 积分
然后然后。。。。。一个月后。楼下你说
金钱6987 ¥威望0 点魅力1052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7758 点在线时间2730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17406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UID131434
, 积分 174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594 积分
一个月后,交培训费 保障金好几百
之后叫你拉保险 拉不到就叫你自己投保
然后给你一点点工资,还要分给领导
然后还是叫你拉保险
拉不到保险,没工资,你自己觉得无趣就辞职了
金钱83 ¥威望0 点魅力0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486 点在线时间571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934阅读权限20最后登录UID639880
, 积分 9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6 积分
然后你会被推荐去卖保险
头衔:客服QQ:
金钱25589 ¥威望0 点魅力7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26174 点在线时间1283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52398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UID465072
, 积分 523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02 积分
可以去面试了试试看& && && && && && && && && && && &
企业QQ: 紫微&&
金钱2289 ¥威望0 点魅力0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753 点在线时间486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3295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606054
, 积分 32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5 积分
不是之前有个帖子也说过嘛...没进去交钱,进去了还是交钱...总之就是交各种钱...
少年,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金钱345 ¥威望0 点魅力9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140 点在线时间1594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2670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457827
, 积分 26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0 积分
金钱10994 ¥威望0 点魅力225 点券0 ¥金币69 块经验6959 点在线时间3269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20374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UID21015
, 积分 203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626 积分
这是拉人噱头,别相信,如果一开始就说招保险业务员,有几个肯去的?
金钱10079 ¥威望0 点魅力1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0838 点在线时间1034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21395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UID457830
, 积分 213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605 积分
& && && && && && && && && && && && && && && && && && && &
金钱2626 ¥威望0 点魅力98 点券0 ¥金币-4 块经验3560 点在线时间1920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7613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UID301412
, 积分 7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7 积分
忽悠你的,千万别去上当,里面有个经理级别的会给你洗脑,吹嘘他当初事业单位工作辞掉去卖保险等等。。。。。。。。。。
金钱176 ¥威望0 点魅力1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268 点在线时间1255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2143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260089
, 积分 21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57 积分
就像传销一样,骗人骗钱。
金钱1361 ¥威望0 点魅力1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2015 点在线时间1451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4483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364375
, 积分 44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7 积分
就是拉人买保险
头衔:30未嫁就出家
金钱642 ¥威望0 点魅力16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312 点在线时间2168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3770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UID463129
, 积分 37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0 积分
想想就是假的
金钱1452 ¥威望0 点魅力0 点券0 ¥金币0 块经验1639 点在线时间613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3602阅读权限0最后登录UID66508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衔:债主
金钱3312 ¥威望0 点魅力29 点券0 ¥金币8 块经验4012 点在线时间1238 小时精华0帖子积分8105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UID244205
, 积分 8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5 积分
去做保险吧
年度人气网友
商业合作、广告:33
QQ:3603476
|其他咨询 QQ:
QQ:3603476
其他咨询:你被“裸奔”了吗 中国人寿80万客户信息泄露日前在中国人寿的投保人信息数据库中,有关投保人的险种、手机号等信息可以随意查找出,近80万页保单信息不加密。针对投保人详细信息在互联网上“裸奔”,IT专家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企业的失职。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7日有网友发帖表示:在中国人寿去注册汽车救援卡时,发现搜索信息栏中可以随意查找出投保人的信息,包括险种、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密码一应俱全。随后就有热心网友根据帖子中提供网址查询,发现数据库中公开的中国人寿保单多达近80万页。
  为什么投保人的个人信息可以被随意查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否真的让客户信息在网上“裸奔”呢?
  昨天凌晨网友perfectwld1在凯迪社区发帖说,“今天进入中国人寿去注册一张汽车救援卡,几次输入都不正确,说是已经注册。我顺手在搜索中输入名字,查出同名同姓或者相近的一串人,包含身份证号、手机号。”
  这个帖子随后被转发到新浪微博,网友“壹叶知秋寒”按照帖子中提供的网址,进入随机查询后发现投保人信息数据库中“ 一共有792270条信息”:
  网友:我也是根据这条微博去找的,任何东西都不用输入就能把所有记录都查出来,就是70多万条记录都查出来。其实这个危险的地方就是它把用户的姓名、证件号码都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它把密码也暴露出来了,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其他人利用,这个是很要命的。
  记者也登陆了这个名为“成都众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在自助查询的页面可以看到有姓名、证件号码和保单号的查询选项。那么,在“姓名”栏中比如输入“李”姓,会出现超过5万页的“李”姓的中国人寿投保人资料。保单内容包括投保人、被保人姓名、性别、证件号码、证件类型、出生日期和手机号码。并且还有关于险种名称、投保单号等详细资料。记者随后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随机联系了多位投保人,他们大都是在成都购买过飞机意外险。
  记者:我们在这个登陆界面看到了您的具体信息,我刚才说的身份证号和出生日期是您的信息吗?
  投保人:对啊,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记者:有没有在最近的什么时候登记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是电话号码呢?
  投保人:刚才我买了从成都到林芝的机票,然后就把保险买了,就泄漏的信息了。
  记者:买机票是吧?
  投保人:对,买机票买了中国人寿的意外伤害险。
  这个网站为什么可以公开查询中国人寿客户的投保单呢?对此,“众宜风险管理”的客服人员表示,公开信息是为了方便客户查询。
  记者:咱们公司跟人寿是什么关系啊?
  客服:合作关系。
  记者:这个数据库是对外公开的是吗?
  客服:嗯,对。主要是担心有些客户会查不到,他在官网上能查到就放心一点。您输入您的身份证号码应该就是您一个人的信息了。
  记者:咱们众宜这边其实是和人寿是一个数据库?
  客服:相当于我们这边是连在一起的,您就是在中国人寿短期意外险里面查到的。
  记者:那是不是别人也能看到我的信息呢?
  客服:因为您投保的时候有信息,就会显示出去了。这是公开的查询方式,您输入身份证和姓名都可以。其他的同名同姓的全在里面,因为要方便每个客户查询。
  记者:不能把我的手机号码隐去吗?因为身份证号码也在上面,我就觉得很危险。
  客服:您可能要问一下95519那一边。就是国寿那边的电话。
  生活中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人防不胜防。买份飞机意外险之后,自己的身份证和手机电话等信息就都公开显示在网上,这样的情况让不少人感到后怕。那么,这个自称是中国人寿的合作网站将投保客户的信息晒在网上的做法,中国人寿是否知情,又是否认可呢?
  根据记者的调查,在“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上,保单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不少当天购买飞机意外险的客户,信息很快就出现在数据库中可以公开查询。对此,中国人寿成都分公司的客服人员表示,“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是官网的外部地址,并且推荐部分购买中国人寿飞机意外险的客户在这个网站查询。但中国人寿客服人员对于这个网站上投保人信息数据库可以公开随意查阅的情况表示并不知情。
 客服:您购买的是飞机意外险的话,保单号码是7990开头的可以通过公司的外部地址进行查询。
  记者:这个外部网址是什么呢?
  客服:
  记者:就是这个客服吧?
  客服:对,就是这个。
  记者:我刚才去这个网址上查了一下,这个信息是对外公开的吗?
  客服:是的,这个就是对外公开的查询。
  记者:那么我在看到别人信息的同时,别人也能看到我的信息,有身份证号码…
  客服:信息都可以看到吗?
  记者:对,还有出生日期、保单号码。
  客服:因为按照常理的话,应该提供保单信息才能够查到,我只能帮您反馈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对于,中国人寿近80万页保单信息不加密,投保人详细信息“裸奔”在互联网上的情况,IT专家洪波表示,出现这样的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是企业的失职。
  洪波:国内的很多做服务的公司,其实他们的隐私保护意识非常差,也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完善,掌握用户一些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的随意。我觉得这首先反映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方便用户完全是一个借口,一个托词。因为你方便用户实际上是用户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可以查到自己的信息,或者说输入一些特定的、限制性的这种信息,你才可以去查询,这个并不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信息的泄露。我觉得掌握用户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肯定是有责任去保护这些用户数据。如果他们没有保护好,是他们的失职。
 中国人寿回应保单遭泄露:合作网站系统升级所致
  “个人信息泄露,80万份保单信息在网上可任意查询……”2月27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人寿的客户信息在成都某网站上遭泄露。该报道称,有网友反映在成都一家叫做“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上,发现在搜索信息栏中只需输入姓名即可随意查找出中国人寿投保人的个人资料,包括险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一应俱全。随后,有网友根据帖子的网址查询,发现数据库中公开的保险保单多达近80万页。据此,有人怀疑数十万个人保险客户信息遭泄露。
  为何投保人的个人信息被随意查询?2月27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陆了“众宜风险管理”网站,发现该网站的查询专栏已无法查询,作为替代,公司页面上挂出一则致歉声明,对此次事件予以解释。
  对于信息泄露一事,众宜风险网站声明称,“由于我公司工作失误,在网站近期的系统功能升级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并由此给与我公司合作的保险公司及保险客户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此,我公司深表歉意。”
  随后,记者联系了涉及此事的中国人寿。2月27日18:20左右,中国人寿总公司就此事专门给媒体发来了一份 《关于泄露客户信息相关报道的说明》,该说明称,“自2月26日始,相继有新闻报道和微博指出,一家名为"众宜风险管理网"的网站泄露中国人寿客户信息。经确认,此事属实。我们对由此给部分客户造成的困扰和忧虑表示歉意。”经查,此问题系与中国人寿开展业务合作的成都众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众宜风险管理网”2月22日升级操作失误所致。目前,发生问题的查询模块已关闭。该公司已就此事做了公开道歉。
  针对外界对该网站可能存在与中国人寿业务系统相联系的猜测,中国人寿表示,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与“众宜风险管理网”不存在互动通道。
  针对此次事件,保险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客户信息泄露相信是一次极其偶然的事件。该人士还认为,所谓80万份保单信息恐并非全是中国人寿客户,因为“众宜系统”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管理服务平台,与多家保险公司有业务联系。
 现状一:企业会将信息投放给信托或电销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你成为了某家银行的客户也就意味着你成为了该行旗下寿险公司的客户。”据介绍,现在很多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做法就是“银行和保险客户共享”。
  有消费者就表示,自己是招行的信用卡用户,却经常接到卖招商信诺保险的电话。
  市民温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中行的资深客户,有一次接到以中行呼出号码为来电显示的电话,结果却是向他销售大都会人寿的保险。
  事实上,也有金融企业打出“金融综合服务”的招牌,将银行、保险、证券客户统一,资源共享,并将客户银行、证券、保险的账号连结,实现“一账通”的管理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综合金融是今后的大势所趋,而客户资源的统一投放是有选择性且是有针对性的,“一般而言,直接将信息投放给个人营销员的可能性为零,相反,企业会根据客户资金量的多少,将信息投放给信托或者是电销渠道,且多是以短信形式。”
  现状二:银行先投保团险再赠给信用卡客户
  “有些银行会将自己的客户信息作为商业核心价值来保管,甚至对于我们银保业务,有些银行都不会将客户准确的电话号码给我们,以至于正常的客户回访有时都难以完成。”某寿险公司的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银行一旦发现自己的客户被打扰,则会立刻追查保险公司。”
  记者了解到,不少银行信用卡都推出免费赠送航空意外险的活动,但是客户登记的相关资料会被转移到保险公司吗?经过调查,记者发现,答案是肯定的。
  昨日,广发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般办理银行信用卡免费送的保险都是银行先以团险形式在保险公司投保,然后将信用卡客户作为受益人进行赠送。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赠送免费保险本身也算是银行招揽客户的一种手段,虽然团险中的投保人是银行,但是保险公司还是需要拿到受益人的名单,“但是受益人即客户的信息相对简单,只有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上述信息主要是用于理赔,如果没有受益人信息,则保险的后期理赔上有风险,甚至无法完成。”
  “但是拿到客户的资料并不意味着可以进行客户的深度开发。银行本身对客户信息封闭得很严,但不排除银行内部个人进行售卖。”有险企负责人无奈地表示。那免费保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否意味“卖一单亏一单”?事实上,银行购买团险对于险企而言是有利可图的,“银行赠送的保险是银行自己埋单的,团险保险相当便宜,几元或者10元一宗的成本却可以换回来一个客户,这对银行自身也是有利可图。”
  消费者
  信用卡业务暗藏“陷阱”
  有市民曾小姐(化名)向记者爆料,自己在办理银行信用卡时发现表格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大意为“若客户不选择该选项,则表示客户默认接受免费保险的赠送,反之,如果表示不愿意接受免费保险赠送则需要明确打钩表示。”曾小姐表示相当不满。
  “其实作为消费者而言,免费赠送的保险没啥,烦就烦在送了保险之后,各种其他的骚扰电话也会跟随而来。”曾小姐表示,亲戚朋友就经常遇到类似的事件,“买了辆车,各类车险电销电话就来"轰炸",真是无奈。”
  可明确拒绝扰民电销
  专家表示,消费者可以明确对电销电话说“不”,进而直接向保监局投诉。
  保监会表示,以下均是属于电销扰民问题的具体表现:在投诉人明确拒绝购买保险或明确告知不要再拨打的情况下仍然多次重复拨打客户电话或者是在客户未接电话、接通后不说话、表示现在忙不方便接听等情况下,继续多次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引起客户反感;坐席人员语气态度欠佳,在明确拒绝推销时,坐席人员会出现语气急躁、语言粗鲁、态度恶劣等情况。  新浪财经连线中国人寿合作方网站“众宜风险管理”的客服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同时该网站已经关闭信息查询页面,并发表致歉声明,称是自身工作失误,在升级系统时出现了漏洞。
  IT专家表示,出现这样的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是企业的失职,目前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网络公司对于掌握的用户隐私数据,处理的非常随意。
“你被“裸奔”了吗&中国人寿80万客户信息泄露”图片新闻
如果这条信息您不满意,您可以:
1、查看最新的相关信息.
2、查看人寿保险信息.
对“你被“裸奔”了吗&中国人寿80万客户信息泄露”的评论:
信息打分:
最新以下值得您关注的社保信息
人寿保险信息中国人寿内部员工揭露保险销售误导黑幕
我曾是温州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最近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保险的文章,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保险行业的现状,细读之后您将终生受益非浅。
  1,保险的业务员保守估计30%是在诈骗客户。这里包括有意和无意的。
  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超高淘汰率,是对客户极不负责任行为。
  例如:有人事后发现被某保险业务员骗了,向该保险公司投诉,此时该业务员已离开了公司。这时连投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业务员在保险公司只呆一个月的大有人在,两年的不到7%,呆五年不到2%。
  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在出错时有一句统一的口径"现在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规范,我们都还在学习"来为自己开脱。我们不妨要问一下:"你们在学习,客户就该为你们缴学费吗?"这种强盗逻辑苟延残喘地已成所有保险公司不成文规定。十年前是这句话,今天还是一字不改。
  2,从合同的性质上讲保险合同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合同,因为,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所以,一旦打官司,吃亏的是客户。保险理赔时就更麻烦了,保险公司是不会那样干脆理赔,可能80%是要上法院打官司,也就是讲一旦你和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以后你和这家保险公司打官司机率是80%,除非你放弃理赔,在这80%中能胜诉大概是15%,因为保险合同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能获正常理赔是20%。因此,你买了一份保险能的到理赔概率是35%。"
  3,分红型保险:分红险的红利]不比银行利息好,更是将"活钱"变成"死钱".投保人绝大部份人会在三年内感觉上当而退保,(合同期内,客户要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是要扣相当一部份金额.而银行只将定期的利息以活期算。)因此,该险种是保险公司最赚钱的险种。除非你是钱多了没地方花或在洗黑钱才需要该险种,否则,该险种是绝大部份人所不需要的。它的最好作用大概是用来洗黑钱。自然也就成了那些贪官污吏们的最爱,把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钱"以他们的子女名义洗成了"合法"赚得。保险公司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场所。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是用"少量的钱"抵御最大的风险,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要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分红型保险是借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凡给你大讲保险的理财价值的推销员,您可以马上端起茶杯,送客!。投保是为了避险,保险是消费,切记。
  例如:您买了"国寿千禧理财",一次性交了10万,保额约10.1万(每年中国人寿分红给您2%(是乐观估计),近10年中国平均通货膨胀5.5%),13年后您的10万已贬值([url=]购买[/url]力)了50%。如果分红比银行利息好,大量资金流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能管理过来吗?分红保险是不会比银行利息好的。
  (10万X(1-(5.5%-2%)))X13次方=约5万(还没减去退保时的金额),,中国人寿利用通货膨胀啄食了客户的财富,因此,分红保险是最黑的险种。
  4,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是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8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经济许可,保生命意外险是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八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概念差呢?
  注:目前,在中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率不到万分之三,一万除三约是3300倍,100元乘3300等于33万,就是生命意外险也已是暴利了,何况其他险种。
  例如1:我一位朋友的父亲中风后无法讲话,幸好还能听的懂,身体半瘫。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在重大疾病险里有一条是丧失言语,注:言语机能的丧失是指因脑部言语中枢神经的损伤而患失语症)。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理由是他还听的懂,有手语,还没有丧失言语。无法讲话又听不懂那是植物人和死人有什么不同。原来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合同里的文字条款是不是可以多种解读呢?
  例如2:在保单里写着"原位癌不在保列"。这句话的意思是"癌细胞还没有扩散的病例不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合同为什么要用专业的[url=]医学[/url]名词"原位癌"呢?却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呢?保险公司的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
  例如3:保险公司制订了诸如"原位癌不在恶性肿瘤的理赔之列,肾衰竭须双肾且不可复原"等保险条款。能得到保险理赔的重大疾病,大都是患者宁愿选择"安乐死",而不是要什么保险理赔,更不要被险种的名称迷惑.“肾衰竭须双肾且不可复原”医疗技术再发展一万年,这也是死病,活人不可能没有肾。“须双肾且不可复原”,真他NN损人。
  合同中的文字游戏:
  例如:按照康宁终身保险条款,"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脏病等于心肌梗塞。事实是心脏病不能和心肌梗塞划等号。心脏病的概念远远大于心肌梗塞。用括号把心肌梗塞放在心脏病的后面,心脏病(心肌梗塞)放到一起是个大陷井。如果说心脏病有一百种,那么心肌梗塞只是心脏病中的一种,同时具备康宁条款心肌梗塞三个诊断条件的只有心肌梗塞的十分之一。那么这种保障还能有多大呢?投保时按心脏病为你办理,索赔时按心梗办。可见保险有一定的欺诈性。
  看病是要花钱的,得了大病,更是要花大钱。所以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购买大病保险,都希望在自己不幸得病的时候,能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些帮助。人们的愿望是简单而美好的,但是,我提醒大家,你所得的病,要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那些"大病"条件,还真是挺难的,在你有生之年能否获得理赔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另外,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有很多在保险合同上写着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已经或既将不再被医方所选择。所以啊,购买大病保险的时候,您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您的期望值离保险公司的承诺到底有多远。
  与其讲重大疾病险是"宫廷御宴酒一百八一杯。"不如讲"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掺哪个白开水。"忽悠人的。
  5,有的不是保险是储蓄。如现在交3万十年后还6万,但你要看清楚合同,十年后会不会有6万,否则后悔不及。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保险是消费,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
  6,保险公司骗业务员和业务员素质低,没有把合同的条款向业务员讲清楚或业务员还不懂合同条款,就给业务员[url=]工作[/url]压力,要求做出业绩。业务员只能骗客户,骗一个算一个,骗了就走人。有时公司有意挑起业务员们相互的嫉妒心,这可能也是他们一种"鼓励"手段。有时还会教业务员骗客户,那些无知的业务员还真听他们骗。
  例如:最近几年温州人向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金额每年是3千多万美圆。保险公司要业务员向客户讲:"如果你没有出过境向在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这保险合同是无效的。一旦将来和境外保险公司打官司,中国政府是不会帮你的。"
  分析:保险合同是商业合同,中国政府是无法帮的了。中国渔民在所谓中国领海南沙被菲律宾的海岸巡逻队打死都帮不了,还指望能帮你在境外打官司,别他ma的做梦了。是不是无效合同不是保险公司裁决,商业合同官司只能在保险公司当地法院打官司。这些难道保险公司不懂吗?目的是有意制造别人的恐慌心理。
  以下是中国人寿教业务员两句常用欺骗消费者的话术。
  “保险买的是保障和保险没有划算不划算。”咋一听是没有错。
  分析:
  1,“保险买的是保障”。客户关心的是“保障”的范围是多大?不是有没有保障,如果没有一点保障那不是保险。
  2,“保险没有划算不划算”。如果保险没有划算不划算,那保险公司雇佣大量的精算师干嘛?
  例如:有一险种每年交5千意外身亡理赔1万,会有几个人要这保险呢?
  例如:有一险种每年交1元意外身亡理赔100万,那家SB保险公司会推出这种保险呢?
  7,向保险公司投诉是没用的,保险公司是贼头,业务员是小贼,贼头是会包庇小贼。更何况他们是分赃。贼窝喊抓贼有什么结果呢?
  例如:有的险种佣金最高可以拿50%。第一年客户去保险公司诉,保险公司处理结果是退保被保险公司扣去的金额是客户和骗子业务员每人各付50%,这样的处理就是退保一分钱没有,骗子业务员也没有损失,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保险合同如天书有几人能看懂呢?在他们的字典没有"欺诈"只有"误导"。目前在全国有两百多万的保险从业人员和一千万多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都在藐视国家法律,不是国难吗?(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您们在买保险时最好准备好摄影机取证,以备日后打官司用。)
  附:既然,"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那保险合同上何不文字写明"保险业务员口头解释无效,保险业务员行为不代表本保险公司行为。保险责任以合同为准"。这说明了保险公司放纵保险业务员的诈骗行为。
  有纠纷时,中国人寿会来人向您了解情况,至少会来3人或4人,暗中带来录音设备。这3,4人会轮番向您发问甚至恐吓,直至您有口误,录音就成证据。就是您有很多的证据,您也告不倒它。它是国有企业。
  8,保险公司大量增员是一种营销策略.网上资料显示。2004年,在中国有一千多万人曾经是保险公司业务员,这些被洗过脑的人来到社会为保险公司作免费的广告,这些被"洗脑"式培训过的人还要缴费。
  中国人寿利用合同法的保护,营销如同传消,大量的增员是要业务员拉朋友,亲戚卖保险。
  9,在保险合同里玩文字游戏。在保单上出现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最后的"陷阱"。"及和等"字妙用。
  例1:汪小姐于2000年3月花500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保险套餐,至今续保5年。今年5月底,她在北京市第三医院做了视网膜脱落修复手术,花去3000多元。出院后,汪小姐根据所买的险种,要求保险公司理赔2500元。但保险公司却以理赔条款第119条的规定"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属于赔付等级第6等",所以投保人必须做全以上两种手术,才能享受此理赔。单是视网膜不赔,单是玻璃体也不赔,二者缺一不可。
  例2,毛[url=]妈妈[/url]在做一年一度的体检时,不幸查出了有早期胰腺癌症状,需要马上手术。按照之前投保的条款,如果母亲身患癌症的话,可以在住院的时候,申请住院以及手术津贴,于是毛找到了原来给他们办保险的代理人李某,李某听后马上表示他们会妥善处理,但"需要向总部汇报一下"。毛只好等待,因为病情重大,医院多次催他给母亲手术,毛智平只好一遍遍催促李某,但代理人李某始终以正在研究为借口。毛智平开始觉得不大对劲,进而开始觉得"闹心"。一个"等"字抹掉10万元久等之后,忍无可忍的毛智平直接找到该保险公司,一位姓张的经理接见了他,随后表示"这种情况不能赔偿"。张经理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毛他*的保单,上面的承保范围清清楚楚地写着癌症,后面还有一个括号:"胃癌、肝癌、骨癌、咽喉癌、鼻癌等"。张解释说,"等"的意思是只包括"等"字之前的癌症,其他的就不包括了。毛听后瞠目结舌,一直以来,他以为"等"字的含义是除了前面列举的还包括未列举的,而且当时代理人李某也承诺说,不论什么癌症都可以理赔的,怎么转眼就变了?但是李坚持说当时已经对他说明情况了。毛智平没有证据证明保险公司当时的承诺,只有哑巴吃黄莲--他只是不明白,既然"等"外概不理赔,还要个"等"字干什么。这像个文字游戏,而且还带点脑筋急转弯的玩味。一万元的保费,就成了在这游戏中的学费。
  10,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家保险企业要用上百多年的时间健康发展才能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世界500强(资产从一千亿到六千亿)才用了6年。
  11,如你被骗,有证据就上法院起诉。保监会吗!哈哈!试试看吧!(中国人寿在保监会的允许下单方将“潇洒明天”合同里的复利11%更改为8%。保监会正是这家反人类,反人权诈骗公司的“袒护人”。)没证据就来论坛发帖。告诫他人严防保险诈骗,请大家严防保险诈骗。
  复利是利息滚利息,11%是6年翻一倍。如您为[url=]小孩[/url]一岁时买了一万元的“潇洒明天”,6年后是2万,12年是4万。当您的小孩55时一万元已成500万。
  打油诗《保险》
  保险父母心,纯粹放狗屁。
  没钱莫须理,有钱老缠你。
  理赔登天难,催钱逼人急。
  受骗上当滴,欲告无门第。
  情面买保险,事后郁闷兮。
  合同中条款,纯属玩游戏。
  大病保死症,分红欺诈您。
  保监是虚设,袒护有目的。
  营销似传消,人人须警惕。
  上联:上下百年惨遭夷人蹂躏,
  下联:黎民百姓尽受国寿欺诈。
  横批:国家不幸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正式员工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