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放在广发证券简约通利息和放在银行哪个利息高

银行多不告知“转存利率”低于挂牌利率
|证券管理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银行多不告知“转存利率”低于挂牌利率
  (上接A1版)
  储户多不知情
  银行三缄其口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普通储户对于定期转存时利率的变化并不知情,这当中除了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银行各类规定、收费标准等难以一一充分了解之外,银行自身未能充分告知,也是成为百姓被“蒙在鼓里”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某银行网点门口,当《证券日报》记者询问一位刚刚办理完买完电费缴纳业务出来的老人,是否了解定期转存可能造成利息收益受损时,老人表示,自己家里确实还有一笔定期存款,但对于转存后只给自己基准利率的规定还是第一次从记者口中听说。“银行也没告诉过我啊,这笔钱(定期存款)放了好几年了,还真没注意到会有这类事儿”,老年人笑着对记者说,回家后要找出存折去问问银行问问。
而对于定期转存的个中奥秘,银行也很少主动说明。《证券日报》记者以储户身份在某银行柜台开设定期存款业务时,该柜台人员除了查验相关身份证件及口头告知可以到期转存外,并未主动提前告知到期后给付的只是央行的基准利率,而并非该行上浮后的挂牌利率这一情况。只是在记者不断追问下,其才告诉记者确实存在利息方面受到损失的可能。
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其它几个银行网点,对于定期转存其中的奥秘,大堂经理无一例外地是“你不问,我就不说”。
《证券日报》记者还发现,甚至还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对于这一业务条款竟然同样并不熟悉。在某股份制银行,接待记者的大堂经理在得知咨询内容后,表示自己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定期存款我们这里好久没人办了,你问的情况我还真不清楚”。她随后询问柜台人员,后者竟然也不能解答。几经周折,《证券日报》记者在坚持询问了该网点多位工作人员后问题才终于得到解答。如果银行内部员工对此都是一头雾水,还能指望他们充分告诉储户吗?
虽然对于定期转存的业务规定,银行工作人员或是不主动告知,或是连自己也不知晓,但对推销本行发售理财产品则卖力得多。在走访的时候,《证券日报》记者多次遇到一提定期存款就会被银行大堂经理介绍购买理财产品的事情。大堂经理推销的语句也如出一辙,“现在办理定期存款并不合算,你还是看看我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吧。”
  利率上浮空间加大
  损失也将更高
近年来,存款利率进入降息周期,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浮动空间也在逐渐加大,浮动上限已由此前的10%升到最新的30%。于是,“你若降息,我便上浮”的一幕屡屡在央行降息后迅速上演。多家银行闻风而动,不但在其网站连夜发布上浮存款利率的通知,在银行大堂显著位置,也均有宣传版板用醒目字体加以宣传,商业银行对争夺存款的激烈竞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但也恰恰是上浮空间的日益加大,才让办理定期转存业务的普通储户的利息收益损失也可能“水涨船高”。《证券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帐,若以10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5%,如果银行执行上浮1.3倍到顶的标准,则挂牌利率为3.25%,这相当于储户的收入为3250元。然而若银行在将定期存款转存后,只给储户基准利率的话,则银行只需付出2500元利息,两者相差750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普通储户到银行存钱,确实只关注了银行当时给出利率的高低,而对因银行规则设定后续可能造成的利息损失,确实较少有人查觉。
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浮动也成为常态。由于各银行之间存款价格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政策规定的上浮空间也可能会逐渐加大,因此这部分损失未来可能会更多。
  银行“店大欺客”
  提升服务光喊口号
《证券日报》记者这次调查,涉及在京的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国有银行定期转存后只付基础利率的情况最为普遍,而中小银行则相对较好――大部分在定期转存后仍会给储户支付当时该行的挂牌利率。
在被《证券日报》记者调查的国有银行中,除了一家告诉记者即使转存,也将会支付当时的挂牌利率外,另外几家银行则在记者追问时表示,转存后遇到利息变动,则不会按照上浮后的挂牌利率支付利息。其中,一家银行设定的条款更为复杂,即以某个日期为时点,在该日期后存入的定期存款,可以按挂牌利率支付。但如果在此规定时限前办理业务的储户,转存后则不会按照挂牌利率计算,只会给储户一个“标准利率”(虽然要较基础利率略高,但也低于挂牌利率)。
面对这些银行,普通储户若想完全享受上浮部分,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按银行工作人员所称,“到时再重新来银行办理存款”,而这也让定期转存的便捷优点荡然无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证券日报》记者同期调查的多家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则表现尚好。除了一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答复称转存后只会给客户基准利率外,其余均表示在转存后将自动为储户按最新调整后的挂牌利率计算,储户也不必担心利息会遭到损失。
对于国有银行集中出现的此种情况,符文忠表示,以前国有大行靠着网点众多是不愁客户问题的,而与这些银行打交道,储户也往往最为被动。如今,随着来自金融机构内部的激烈竞争以及包括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外部多重压力的挑战,这些银行也均在积极转型并提升服务水平,以期赢得宝贵的客户及储款。他强调,“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加大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并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放下身段从细节入手。”
符文忠同时指出,为储户按哪种利率计算,这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银行虽然有自己的规定,但前提是应充分告知,让储户做到心里有底,自主选择判断。“毕竟,你转存后给出的基础利率,是会让储户遭到利息损失的,这就更应该要进行在前期开通时仔细说明。”
  面对银行
  不是所有储户都有“最强大脑”
银行善做“加法”,这已是路人皆知。近年来,各种让人眼花缭乱地收费项目层出不穷,在让储户叫苦不迭的同时,也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银行盈利做出了贡献。
然而,银行同样善做“减法”,正如部分储户在定期存款业务中所遭遇的“低息陷阱”。只不过,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最终都是银行赚了钱。
随着各方对于众多银行收费项目的“口诛笔伐”,以及监管部门的严管,银行在“加法”的操作上也开始逐渐收敛。但靠着条款制定,将储户定期转存后的利息,直接减为只有基础利率的做法,不但隐蔽也更难谈违规。也让本来定期转存――这一项为百姓提供的方便贴心的服务――走了味。
如今的银行收费项目,不但在银行网站及网点大堂醒目位置进行说明,此外,大多数业务项目如果百姓去办理,银行柜台人员当面收取款项,好歹也是一种“提醒”。然而定期转存则不然,银行工作人员根本不会主动说明其中隐藏着着的利率变动,让储户在办理业务后,很难发现遭受的利息损失。
银行有自己的规定,只要不涉及违规违法,自然是企业自身正常经营行为。但让储户获得知情权,了解到业务具体细节及可能带来的资金风险,也应该是银行应尽的一种义务。毕竟,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才是生意。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银行显然做得不够。
银行有诸多的服务条款,更有无数收费项目,对于作为做为普通百姓的储户来说,金融知识的缺乏和精力的有限,让他们很难一一了解清楚;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说,充分告知所办业务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涉及可能让储户收益遭受损失的业务环节上,更应如此。毕竟,不是每位储户都拥有“最强大脑”。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存款利率“倒挂”背后的金融现实 10万元存5年不同银行差出4250元
银行存款的一般规律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但是,这个规律最近不灵了,比如3年期存款与5年期存款相比,5年期存款的利率并不比3年期的高,有的银行甚至出现了“倒挂”,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倒挂”
什么叫做存款利率“倒挂”?简单说,就是存款期限与收益不再成正比,而是成反比。比如,5年期的存款利率反而低于3年期的存款利率,就叫“倒挂”。
8月4日,记者在几家银行官网依次查询现行存款利率,发现在3年期限以内,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均与期限成正比,以为例,三年以内的个人存款利率分别为:三个月.35%/ 半年1.55%/一年1.75%/二年2.25%/三年2.75%,不过3年以后就不再遵循这一规律,五年期存款利率为2.75%,与三年期相同。
随便换一家银行,依然如此。
比如的个人整存整取利率依次为:三个月1.4%/半年1.65%/一年1.95%/二年2.7%/三年3.2%/五年3.2。可以看出,三年以内存款期限与收益成正比,3年以后发生变化,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一致。
渤海银行的存款利率情况则是明显的“倒挂”。渤海银行现行个人存款利率依次为:三个月 1.430%/半年1.690%/一年1.950 %/二年2.520%/三年3.120%/五年3.000 %。五年期利率反而低于三年期。
多因素使五年期存款“不受待见”
5年期存款为什么不高反低?多家内人士表示,太长期限的存款并不划算,银行不鼓励,所以利率不会太高。
“现在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未来央行很可能会进一步降准降息,所以对银行来说,现在办理长期存款并不划算。”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刘经理说,储户已办理的整存整取的利率是固定的,如遇降息,已办理存款的利率不会降,所以银行肯定是吃亏的,还是短期存款更合适些。
同时,各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的增强也使得银行不再欢迎长期存款。近年来,政策方面对存贷比的监管有所放松,减轻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一定压力,同时,随着大额存单和债券市场的发展,银行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比例稳步提升,通过主动滚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配置的期限转换能力显著提高,这也大大降低了银行通过高息招揽长期存款的意愿。
还有一层因素就是,5年期的长期存款对大部分储户已经没有吸引力,银行就不再需要为招揽客户给出那么高的利率了。“就算5年期利率提高一些,对存款的增长意义也并不大,绝大多数储户不会把钱一下子存5年。所以与其调高5年期利率,不如把力量放在短期存款利率上,还能吸引更多储户。”刘经理说。
10万元存五年 不同银行差出4250元
记者从各银行获悉,五年期存款的确很少,但是仍然有一少部分储户愿意存。
对理财观念相对保守的中老年储户来说,如果钱在五年内不用,又不想做任何投资,直接办理五年期存款未尝不可。但是,由于五年期存款没有基准利率,各银行自行定价,银行间的差别也非常大,比如工行、建行等国有几大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普遍给到了2.75%,但是邯郸银行却给出了3.6%的相对高息,两相对比,差出0.85%。
如果10万元分别存到建行和邯郸银行,一年的利息就差出850元,五年能差出4250元。
看来,存款真得比比价啊!□本报记者 刘文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6.0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发证券简约通利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