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几家4A公司的创意氛围的定义比较好

您当前位置:
上海比较出名的商业摄影有哪几家
所属公司:
公司主营:
商业静物拍摄 产品摄影 电商一体化 高端三维制作
联系电话:
发货地址:
上海市 闵行区莘庄康城大浪弯道23号前A2库
图片拍摄:
详情页制作:
企业宣传片拍摄: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直辖市 上海
修改日期:
浏览次数:
阳一广告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阳一广告设计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广告设计商业摄影及后期制作公司,是着手于现代时尚影响向高度专业一体化创作群体衍变的创意机构。凭借独具视角的优秀创意,崭新的理念,卓越的品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推广服务;以累积中国上百个知名品牌服务的经验,聚集专业的创意设计人员和优秀的研发团队,、严密地品牌升华发展的基础,从而实现品牌效益的终追求;为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而努力不懈。
广告设计,商业摄影及数码后期制作的实力是来自对美学、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元素完美结合的综合体现,多年的积累与非凡的创意,梦想的激情与卓越的服务,促使着我们为多元化的社会提供质的视觉价值!追求创意真谛,为客户提升品牌价值。专业服务和强势资源,为客户精心策划、设计和传播一流品牌效应。每一个案例,每一位客户,每一次交流,我们都会倾注专业的眼光,都会进行有效的操作和互动性的配合,为客户提供周密完善的工作流程,为每一次案例的顺利完成, 提供有力保障,并达到质的飞跃!韵的舞动!完美的把品质与创意信息与价值相结合,创造出视觉盛宴!
公司服务方向
为您提供专业的修图服务和数码影像制作,产品拍摄设计,让您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中脱颖而出
各大广告公司
合作创意思维,配合客户完成平面视觉作品。
与摄影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吸取多方面的经验进行视觉创作。
为您提供专业的摄影角度和设计理念,更为您提供专业的后期平面制作。
公司承接项目:
静物拍摄、摄影、箱包摄影、鞋类摄影、创意图片、空间摄影、平铺拍摄、食品摄影、淘宝摄影、产品摄影、化妆品摄影、产品网拍、淘宝网拍、公司形像摄像、修图、平面设计、年会会议摄像、企业宣传片、记录片
如需公司实景照片可以直接添加微信号:shyangone
或者直接关注阳一公众号:阳一广告设计
联系方试:
联系人:许先生
微信:shyangone
上海阳一广告设计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服务!公司现在实景影棚装修完毕,棚租业务正在火热优惠预定中,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注:上海本地商户数量多的可以提供直接上门取货最近来访:来自 180.173.16.135上海市 电信的客户于日在百度搜索"上海比较出名的商业摄影有哪几家"访问了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环球贸易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转帖:写给对外资广告公司(4A)感兴趣的同学们
很多年前,我还在大学里的时候,我设想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先在自己喜欢的广告行业一直做到四十多岁,然后做自由职业人,要么像情欲料理的作者李欣频或写出山居笔记的彼得梅尔一样,游历,写书,然后到大学去,给那些对广告这个行业有兴趣的年轻人讲故事。这个想法,实在是从当时自己的需要出发,那时候我对广告行业的工作充满了好奇,要是有个前辈跟我讲讲,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毕业了,在这个行业辗转了那么多年,当然远远不算多资深,不过有时看到各种影视作品里描写广告公司,写得那叫一个假,忍不住心底暗笑。多少人啊,就是被这些虚头巴脑的杜撰给骗了。
  长假前夕,手边的事情整理得差不多,动了念头写写自己看到的广告行业。在这里,我主要写的是4A广告公司,什么是4A?我百度个答案给大家
4A的本意是美国广告公司协会(American Associato ofadvertising Agencies)的缩写。 4A协会对成员公司有很严格的标准,所有的 4A广告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跨国广告代理公司。香港约有1000多家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达120亿港元以上,而跨国广告公司在香港开设的分支机构组成的香港广告商会,会员只有19家,而广告营业额却 占全港广告总额的一半以上。香港4A广告协会对会员的要求是年营业额至少为5000万港元,必须对客户收足15%佣金及17.65%服务费。 1979年中国开放时,第一家外国广告代理商日本电通公司开始为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做广告。时至今日,日本电通在中国成立了三家合资公司。从80年代 日本家电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来到中国市场,伴随着客户的市场开拓,跨国4A广告公司紧随而来。至1994年底,进军大陆的外商(合资、 合作)广告公司(包括绝大部分的全球著名跨国广告公司)已达300家。 1998年全球前10名广告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包括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奥 美广告有限公司、上海灵狮广告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美格广告有限公司等)。
  现在基本上说4A就是大的外资广告了,那些标 准是谁来监督,我也不知道,反正要是按照收足15%的佣金和17.65%的代理费来评定,我估计上面这堆大名字就没剩几个了。整个行业隐匿着很多恶性竞 争,为了获得客户有的公司不惜以零佣金的方式来取得合同,在我看来,实在是杀鸡取卵的不智之举。这个先按下不表。我先声明几点。
  一,这是从我眼睛里看出去的广告世界,注定有很多局限,带着我自己的主观判断
  二,我尽量不中英夹杂,就算实在完全避免不了,也会加注中文。
  三,我尽量不涉及人的私人生活,只以与工作相关的事件为主,可能会有很多专业术语,无聊的工作描述,所以想看八卦的可能会失望了。
  四,相信会有同行看到,也许还有认识我的人,请不要在网上指明我。
  五,广告行业,4A,都只是一个职业,和医生,教师,搬运工,洗头小姐一样,是一个职业,没什么好牛逼的,我写这个,是给那些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人看
  六,因为时间有限,可能写得不快,请见谅
  七,暂时还没想到。
其实在大学期间,我用一个暑假,在家乡当地的本土广告实习过一个多月。我跑到人才市场,挤到这个公司的展台前,说,我免费给你们工作,只要你们提供实习机会给我。然后就得到了一个在市场部实习的机会。
 说是市场部,其实什么都干。我不知道现在的本土广告公司是不是已经进行了细分,大概十年前,几个人就能成立一广告公司,很多时候客户服务和创意执行一个人就干了,然后发给制作公司,拍完就交活儿。我去的那个部门,其实也是公司唯一算得上个部门的地方,因为其他人都几乎呈散兵游勇状。我刚去没两天,头儿就接了一个客户,是一个国内某制造果酒的中小企业。
  想起来当时我还是很兴奋的,设计问卷,去各个宾馆写字楼分发,然后再巅巅儿收回来,研究分析,煞有介事的写成报告。可是我的头儿依然没什么主意。他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主意。
 他让我跟着客户,在当地的其他几个稍微大点的广告公司走了一圈,我扮成客户的跟班,听听其他公司怎么分析的。因为城市小,圈子小,要是用他们的既有员工,肯定对方认识,我就不会有这个风险。而且跟客户的合约已经签订,不怕客户移情别恋。可是这不是偷窃么?我虽然满腹疑窦的嘀咕,但毕竟实习实习,学习为主,我还是去了。
  其实,这不算什么新鲜事情,后来的很多年里,我知道有些无良客户也同样用这个方式。他们搞一个大张旗鼓的比稿 (pitch),然后大摇大摆坐在那里等各个广告公司把自己绞尽脑汁的想法贡献上来,多方比对,择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对所有人说句我都不满意,就拂袖而去。有点良知的最多付你一笔微观的比稿费。这个行业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啊!
在本土公司的实习结束后,我又参加了大学安排的实习。那一次实习,就是在那家著名的日本广告公司。这里,就不需要我点出它的名字了。
 应该说,从那段实习开始,我真正开始了自己在外资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的职业生涯。公司很大,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区的甲级写字楼。和所有大型综合广告代理公司一样,它有严格和详细的职能部门细分:客户部(日本公司叫做营业部);市场部,负责进行消费者研究,市场趋势分析;创意部,就是广告公司的生产部门,平面广告,电视广告都是在这里进行设计;还有媒介部,客户最大的市场预算会在这里被进行分配。只是北京分公司,也有一两百人(现在什么应该更多了),每天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因为是日本公司,不时听到&莫西莫西&的声音),西服革履和衬衫套裙踏着匆忙的步子急急往来,大家都在忙碌的做自己的事情,新来的我惶恐又好奇。
  作为一个实习生,短短几个月,根本来不及了解广告运作的全貌。不过那段日子,给我的感受却非常新鲜有趣。带我的经理很和蔼,也不要求我加班,估计是我加也帮不上什么忙。我的收获就是,看了很多很多免费的杂志,从那时候开始,拜物的种子就深深植根在我的心里,呵呵。
 当然,也接触到一些基础的消费者调研。日本的广告公司和欧美系不同的有一点是,欧美系公司比较严格的遵守一个公司不能服务同一个行业两个品牌的原则(比如做了可乐就不能做百事),日本公司则不然,松下和索尼当时都是这个公司在代理。不过当然,现在欧美系也有了其他的辙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后面会说到。
 嗯,日本比较大的四个化妆品公司,都是这个公司在代理,当时我接触到为其中一个品牌新产品上市做的调研。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做事情,新意也许欠奉,但是绝对严谨缜密,产品上市前一两年就开始做详细深入的调研,听说广本新雅阁上市,之前做足五年的调研。实在令人惊叹!我们在骂小日本的时候,其实也可以想想人家也有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戒除浮躁,塌实做事。
  毕业后,因为一些原因,我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回到这个实习的公司。不过转到了另外的部门。那时候他们刚刚拿到一个相当大的客户,我去了之后,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加班。
  我换去的部门,是媒介部。
  媒介部,是一个广告公司花钱最多的部分,举例说一下,一个客户要是花200万拍一只广告片的话,他应该有4000万来投放。当然,这些钱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是过手财主,帮客户花钱的人,有的公司说的很好听,叫做媒介投资。也对,这些广告费,是客户的一笔市场投资。
 媒介部,又细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叫媒介策划,主要分职责范围是进行比较宏观的计划和安排,比如一次广告活动的发布时间,发布市场,针对的目标群体,应该选择的媒体组合(单一是电视,还是电视加报纸,或者加上网络及户外?),在不同媒介上的具体形式,等等。媒介策划主要和客户联络,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客户探讨前期的宏观方案。
  而另一个叫做媒介购买,主要负责和各个媒体比如电视台,报纸,杂志社接触,和他们谈判以期获得最优的价格,最好的位置,或者出了事故的赔偿,等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具体的投放排期的规划,比如计划人员已经安排好,在济南投放300万的电视预算,那么这 一笔钱具体怎么花,买哪些电视台,什么频道,多少个节目,就由购买人员负责。他们也负责投放后,进行监测报告与分析,用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了解这次投放的情况,有没有错误的播出或没有播出,以及投放的效果如何。
  写到这里,我想说说日本公司和欧美系的不同。
  日本公司,以电通为代表,整个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所有部门里,客户服务也就是营业的角色最为重要,营业代表公司其他部门与客户交流沟通,其他部门很少与客户直接面对。这也导致了在后来越来越多欧美系广告公司的媒介部进行合并,独立,成立媒介公司后,日本广告公司的员工跳槽到欧美公司,会有不适应的情形出现。日本公司对客户的服务可谓是极其细致体贴,举例来说,当年青岛电通分公司的成立,有很大原因是应海尔的要求。而欧美公司,不会为了一个客户来成立个分公司的。
  而欧美公司,以WPP集团下的奥美和 智威汤迅为代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创意领先为中心的。在奥美,创意的地位可以说至高无上,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大卫奥格威爷爷写文案起家的缘故呢?奥美的创意很多脾气都很臭,一个不高兴,就跟客服的甩脸色,可怜的客服们,常常是出门求客户,回来还要求创意。听说也有创意大爷一个不乐意,把创意简报撕了扔在客服脸上的恐怖故事。
  好了,这个嘛也是我道听途说的,不利于建立这个行业还是和平友爱的形象。我的客户来了,我先伺候一下去。下午点再回来了。
  说说我在媒介部的那几个月吧。
  所有刚到媒介部的小朋友,不管你是北大的,还是留学英美的海龟,第一件要干的事情,就是整理样报样刊。进了媒介部,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种杂志,报纸,很多杂志还没上市,我们可能已经看到了内部试行刊,各种杂志报纸的销售,每月会定时给媒介人员递送自己的刊物,当然是捡着比较相关的。这些是不需要整理的。要整理的是客户有投放的杂志。
  比如说,兰蔻在四月号的瑞丽伊人美容上投了一个封 二广告,那么负责兰蔻的媒介人员,会从购买那边索要不少于五份样刊,给客户两本,给财务一本,自己留两本,有什么用?证明广告投放过了!每个媒介公司,每个组,都有自己专门放样刊的储藏柜,分门别类,按照不同时期详细码好,便于日后盘查。这个嘛,可是体力活,大家如果有搬家的经验就应该知道,书啊杂志啊这些印数品是最沉的&.不要以为进了4A就是体面的白领,还是照样要卖力气滴。
  然后,是学习各种软件。
  我就不一一列举 那些无聊的媒介术语了,只是告诉大家,作为一个从小偏科严重,数学不好的人,我在那段日子十分的辛苦,每天要从各个数据库提出大量的数据(这个过程我们叫做run数),然后整理成表格,进行各种分析。把广告行业看作天马行空创意无限娱乐无限的同学会立刻感到这是一个骗局。
  那个时候,我是在媒介购买部门,负责几个省市的电视计划。具体的说就是计划人员设定好在某个市场的投放量,我进行细节的排期布置。具体方式是从数据库里调出过去一段时间,比如三个月这个市场的电视收视表现,选择合适的节目线,然后和电视台核对下有没有空位置,然后作好计划,交给计划人员。这个东西叫做 spotplan,就是排期,同时要提交的还有rating report(收视率报告),drama list(电视剧清单)和CPRP table(这个是一个媒介术语,代表购买成本),为避免这里变成媒介术语讲座,我就不详细介绍,只是说,这些东西都十分费事,而那个产品,是一个覆盖市场广泛,所以会下到二三线甚至更低级别市场;没有明显季节性,所以一年四季都忙不完的东西。我22岁的人生,就是这样缓缓的消耗着。无数个走出大厦,走向 地铁的深夜,我都有即将晕倒在台阶上的感觉。
  多数时间,我们都与那些枯燥冰冷的数字相伴。这是媒介从业人员最可悲的一个现实,我们只能通过AC尼尔森的数据来了解现在最热门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 目,自己却忙得根本没有时间看看电视!我们跟客户说,这个&阿六头讲新闻&在杭州很火的!它的收视率是8!可是我们自己从来也没有看过一眼这个节目。我对 这个行业最不愿意看到的,最可悲的结果就是,我们只透过冰冷的数字去了解这个世界和人群,我们丧失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了解方式与途径――亲身的参与。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怀疑,为什么,我们身处一个最需要了解人群,最需要了解世界最新变化的行业,却整天远离我们的消费者,只端坐在电脑前,依赖数字来判断?
  那时候听说过最好笑的例子就是――如果数字告诉你,在这个市场一个月投放三个点就够了,计划人员就理直气壮的只做三个点。数字,太多没有自我判断力的人赖以躲避的栖身之所,然而躲避的最后,就是彻底的失聪失明。
  乏味的日子里有时会有些小意外。
  对于我们来说,客户是甲方;对于媒介来说,我们是甲方――如果这个媒介不是那么强势的话。我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电话:你把你私人的帐号告诉我嘛,我打给你一个点!或者是:下次我给你带一个最新的诺基亚!
  是的,我们常常会收到媒介的礼物,小到几张电影票,大的话可能是上千块的化妆品。我现在的公司有明确的规定,超过500块,务必上缴。当年我作为一个刚入行的小朋友,虽然没有人交代过我应该怎么做,但是我很清楚不能沾染这些东西,尤其是现金。
 曾经有一个私交还不错的媒介,因为跟我说要给我几个点,我从此不再和他来往。我倒不是多清正廉洁,只是不想因小失大。毕竟我是把这个工作当作一份职业来看待的。直到现在,我也会严厉的跟我组里每一个下属的孩子要求,绝对不能接受任何来自媒介现金或类似现金的馈赠,如果是礼物,需要知会上级来处理。
  我在日本公司待的时间很短,几个月之后,我对购买的工作已经有些倦意。我很快就跳槽了,在某个4A的网络公司呆了一年零点之后,就来到这个后来成为中国最大4A媒介代理集团的公司
 好了,我们来说说媒介部和媒介代理公司。媒介部,原本是综合性代理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工作就是为本公司负责客户的媒介投放,比如本公司代理三元牛奶,那么这个媒介部就负责做三元牛奶的媒介计划。它不会自己独立地跑出来,把协作部门抛开去争取生意,只需要服务下客服那边拿到的客户,或者在比稿的时候进行一些必要的支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独立的媒介公司呢?
  它的始祖,是创办于法国的凯洛媒体Carat,它和哪个创意公司都没 关系,它自己争取客户,自己服务客户,打破了以往由客户服务部门率领整个广告团队的局面。由它开始,独立的媒介公司开始大批涌现,广告公司也渐渐分成 creative agency(创意公司)和media agency(媒介公司)两个大类。
  除了凯洛之外,现在比较著名的一 些媒介公司,基本都是许多大广告公司媒介部合并后的产物,比如MindShare传立是同属于WPP集团的奥美和智威汤迅的媒介部合并而成,Zenith 是同属于Publicis集团的Satcchi上奇兄弟和Bates达彼思的合并,等等。这样的合并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原来你一个人去去买苹果,买五 斤,最多能谈到个七折,现在多叫了一个伴儿去买,买十斤甚至更多,可能就按批发价,可以五折甚至更低了!媒介公司相当大一个职能是购买,买什么都一样,量一多就好谈价钱,不管买的是大白菜,黄花鱼还是报纸的版面,此理皆通。所以,媒介公司的逐渐合并,做大成为近年的趋势,哪家公司的比稿背书 Credential里不列明本家的购买量位列第几,来说明自己实力雄厚,是市场上第一大买家,能拿到无可匹敌的绝好价钱!现在除了同一集团的公司下属媒介部进行合并之外,又开始了同一集团下不同媒介公司的整合,总之越大越好。
  有人在询问广告公司的运作方式。
  一般来说,在过去,独立的媒介公司出现之前,广告公司的运作方式,是以客服部门来lead,就是牵头 的。AE,在奥美的红宝书里,被描绘为一种稀有动物,彷佛无所不能。对外,他们需要代表公司,详细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以供每一个支持部门开展工作之用,又要能够清楚本公司各个支持部门的工作状况,清楚他们的工作方式,详细流程,需要时间&能够代表他们,与客户沟通,必要时刻保护本公司或各个部门的利益。
 对内,他们又代表客户,他们需要把客户的信息消化彻底,要求理解清楚,转化为一个个内部的任务,清晰明了地传达给内部的协作部门,要在有方向性争议的时刻,做出最能代表客户或品牌利益的决议。最后,在创意作品或媒介计划完成的时候,能够清楚这个产物的来龙去脉,以便向客户提交,并能够回答客户提出的所有关于此的问题。
  当然,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变,我不在创意公司久矣,现在我看不仅媒介人员早就在独立直接面对客户,创意也在直接向客户提案。很多时候,媒介公司和创意公司甚至会在客户面前争夺话语权。
  说到创意公司,其实我了解的并不是很多,还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4A公司集体面向大学生举办的介绍会,那个会上汇聚了几乎所有在华的4A公司。当时印象很深刻的有奥美,讲了那个著名的俄罗斯娃娃的故事:俄罗斯娃娃是一个套一个的,所以,应该坚持雇佣比自己优秀的人,团队才会越来越强大,而不应该狭隘的为了自己的安全,只招收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人。但是印象最深的,确是李奥贝纳。
 这个成立于1935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度被短识浅见的记者嘲笑为就要上街卖苹果的传奇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广告业界的标竿之一。他们从创建初期,在公司前台放一筐苹果,每个来宾都奉送一枚的可爱规则,也随着各国分公司的开张而传遍全球,沿袭至今。老李奥贝纳离职时发表的演讲&何时该把我的名字从公司 门上摘下&是我认为,每个广告人应该奉为圭臬的圣经,它的意义远远超过电通的鬼才十则和奥美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为什么我如此偏爱这个公司?不是因为它把万宝路从一个卖不出去的女人香烟,变成一个全世界男人都当作硬汉标志的广告传奇,而是因为我觉得它比其他的公司更有人文气息,更低调而优雅。
  奥美的墙上始终挂着的是大卫奥格威的那句名言:We sell, or else,意思就是,除了销售,我们什么也不做。这是所有广告客户最爱听的话了吧。可是,真的也太功利了!我不否认,广告的本质就是销售,可是,听听李奥贝纳怎么说的?
&伸手摘星,也许一无所获,但你总不会一手污泥!&
  李奥贝纳依然是一个商人,但,他是一个更有趣味,更有梦想的商人,不然,他不会在美国经济最低估的时刻,变卖自己的家产,去伸手摘取自己梦想的星辰吧。
不停有人提到外资广告从业人员的生活混乱,其实坦白说,在企业氛围比较开放的公司,不只外资广告了,也包括外资媒体,娱乐,公关,等等,发生桃色事件的几率都要高一些。
  一是公司在工作上鼓励不墨守成规,但是工作上比较创新的人,本身就会比较活跃,自我。
  二是公司是结果导向,只要你活计出色,不问私生活,对个人隐私也比较尊重和保护,所以在这里会感到自由度比较高。
  三是这些公司工作比较辛苦,跟同事一起的时间很多。
  我承认我听到过一些,但是如果要问绝对数量或者更大的百分比,绝对还是抱持严谨道德观的人。
  不断有人在说,广告行业门槛低。目前大学里专门设立广告专业的不多,国内对这门可算舶来的学科的专业知识支持得甚少,很多广告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入了这一行,还是啥也不会做,一点一滴都要从头学习,和其他非广告专业的学生差不多。在外资广告里,本科广告的不如本科英语的多。还有学其他的科目的。
 说实话,广告是一门人文学科,这个专业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它考察的不是一些可以被记录在书本上进行传授的知识。直接点说,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对人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消费者,掌握他们,影响他们;了解你的上司下属,协作伙伴以及客户,有效的和他们合作,让大家迅速达成一致目标,然后迅速完成目标。
 广告在学校里,应该是一门边缘学科,综合了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和心理学等等的课程,甚至应该加上艺术鉴赏。在实际工作中,则要求人不断从日常工作中,既能快速掌握软件,既成的思考模式等工具;又能对一些无法被口述传授的沟通技巧,工作技巧例如时间的统筹安排心领神会;同时要保持对人群,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的好奇心,时刻愿意去了解他们;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新知,不仅有创意的,媒介的,还包括客户方面的,比如产品分销,货架陈列,价格策略,市场进入状况,等等。
而对于人的性格,可能不同的广告公司,因为自己的文化,会喜欢不同性格的人,不过总的来说,需要的是执着于目标,能够奋力推进项目;积极思考,有责任心,关注细节的人。
  可以说,进广告公司并不是那么难,现在看起来,英文好可能就帮了一大部分忙,但是能留下来的确实不多。一方面在工作中的淘汰率很高,一方面起步阶段的低薪酬高劳动量也让很多人却步。
  广告公司如何运作,涉及到客户构成,资金流控制,不同部门的协调管理等等等等&是个太大的话题了,我没有管理层的经验,只有干活儿的经验,所以无从谈运作这个话题,只能讲讲我们是怎么工作的了。
  客户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长年签约的,一类是临时性的案子。我以长年签约的为例吧。
 在过去,独立的媒介代理公司还没出现的时候,创意部,客服部和媒介部是一个公司之下的,不过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而现在,相当大部分的创意公司和媒介公司已经分家,尽管还保留着遥远的亲缘关系,比如同属一个集团,但是在财务核算,客户服务方面已经相当独立,可以说从以前的一家子的亲兄弟,变成了现在的超级遥远表表表兄弟了!合作起来,既有公司间的利益需要协调,又有合作时个人的个性,做事方式需要磨合,可以说比以前挑战大了很多。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的工作是从客户下达的一个叫做传播简报(communication brief)的东西开始的,然后广告公司的人把这个简报通读吃透,如果还有不完整的信息,就反复和客户商榷索取,以便开始工作。
 这个简报包括的内容,是广告公司开展工作的基石,包括了:品牌的信息,它的历史,品牌的内涵,需要坚持贯彻的中心思想;包括了产品的信息,处于什么生命周期,铺货状况,过去的销售数字,未来的销售预期,市场份额,增长状况;包括了消费者的信息,人口统计层面,心理状态,生活形态,购买模式等,有时也包括影响消费者进行决策的影响者的信息;包括了未来市场活动的时间,投入的预算,市场的明细,线下活动的构想,有没有促销打折等;包括了竞争品牌是哪些,他们的优势劣势?他们的市场策略如何;还有就是过去的一些调研结论,品牌知名度,好感度,广告的知名度,等等&我就不在这里介绍这些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有兴 趣的可以阅读菲利普科特勒老先生的著作。
  在过去,客服的人接到这个东西,会进行一系列工作,然后把它转化成两个部分,一个叫 creative brief,一个叫media brief,前者就是创意简报,是发给公司的创意部工作的大纲,后者是媒介简报,发给媒介部的。创意部出来什么样的广告片或者平面稿,媒介部出来一个什么计划,就是根据这个来的,而这个东西,是需要客服的人反复和客户讨论,获得认可之后方可行动。在广告公司,client confirmation(客户确认)是最重要的了,事无巨细,都要得到客户确认。呵呵,几乎在每一封邮件的开头或结尾,都在请示客户:我们建议如此这般,您觉得可以不?有问题请告诉我们,没问题尽快于XX日前确认!
  那么现在,客户的创意公司和媒介公司已经分开了,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家集团的,这时客户会同时把传播简报发给创意公司和媒介公司,两边同时开始工作,理想状态下,两个公司的团队领导会互相交换手里的资料,创意公司会提供竞争对手的市场及创意策略分析,媒介公司提供竞争对手的媒介投放分析,双方交流各自的消费者研究&基本信息研究完毕之后,就开始召集动脑大会。
    动脑大会,就是经常能听见的brainstorming,有的翻译做脑力激荡,有的翻译作头脑风暴。说得那么玄乎,其实就是最少两个人,多了能有一二十人坐在一起想办法。
 在四五年前公司条件艰苦,工作繁忙又有比稿任务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周六的夜里十二点,一群人坐在昏暗的会议室,由老大先打一遍鸡血,然后神采奕奕地开始讨论。讨论的内容就是基于已经完成的基础工作,比如竞争品牌分析,消费者调研和品牌理解,如何进行广告活动,要一个什么样不落窠臼的主题,然后这个主题在不同的媒介渠道上如何体现。
  人少的时候,两三个人也能一起随意聊聊,四五个人,可能在星巴克坐下,或者公司的小会议室,主持会议的买一堆零食饮料来贿赂友情出席的同事――因为经常邀请非本品牌小组的同事参加会议。
 也有阵仗比较大的,提前一两周在后海之类的地方租个蓝莲花之类的酒吧,然后邀请客户一方从大到小,创意公司从大到小,媒介公司从大到小,有时还包括了客户的Trade marketing(负责线下活动,促销,陈列的部门),调研部门,或者一些重要的相关媒介参与。从早到晚,许多步骤安排得满满的,先列出agenda (议程),大家都一致同意今天有哪些必须进行步骤,需要分享哪些信息,然后今天的目标,需要产出的是什么。
  这样的动脑会,一般都是累得贼死,到了下午四五点,已经人困马乏,就算是客户也没太大精神头了。
 坦白的说,电视上那种把头脑风暴说得好像多厉害,似乎是广告,市场,传播公司的不二秘笈,一旦祭起来就无往不利,好点子层出不穷的情节实在太傻逼了。动脑会里不靠谱的人经常出没,不靠谱的点子屡见不鲜,而动脑会有个最最基本的准则又是不能kill idea(就是拍砖,说别人的主意不靠谱),所以经常一天下来,主意一大堆,不过也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当然,动脑会的基本原理咱们老祖宗也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有时有些主意虽然以不靠谱开始,但是如果主持会议的同志比较靠谱,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大家往正确的路子上走,不靠谱的主意还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结束在一个靠谱的地方的。
    讲了很多乏味的工作内容,现在换点口味,讲点有趣的东西吧。
  总的说来,外资广告公司的氛围还是比较轻松开明的,尤其是英 美系的,首先,对着装没有要求,很多人周一到五都是牛仔裤,更别说创意了,走进一个创意公司,最奇形怪状的有很大可能就是创意---不小的年纪却染得像只 鹦鹉,牛仔裤上破了七八个洞还挂着丁当作响的铁链子,开口&你丫&闭口&我CAO&。相对来说客服的人穿得就要正式一些,香港人尤其讲究smartcasual (不知道怎么翻译,大概就是上半身略微正式下半身比较休闲,比如休闲西装配牛仔裤)。碰上不怎么较真的客户,做客服的绝对可以穿着立体裁剪的Levi&s 大摇大摆去开会。如果不怕空调冷,夏天满办公室都是穿吊带晃来晃去的大白膀子,几年前公司里就有不穿bra的,穿奇异中式服装的&.创意公司比媒介公司有 创意得多,相对来说,整天和数字打交道的媒介公司职员在着装上保守很多。
  其次是考勤。绝大多数外资广告公司不会要求打卡,好像那 家日本公司是需要的&.有些媒介公司是需要的&不过对创意公司来说,打卡简直是和全体人民尤其是创意找不痛快。有个段子说,如果有劫匪在早晨9点半冲进某 美国广告公司的办公室拎着机枪一阵扫射,只会击中看门大爷和打扫的阿姨;如果推迟到10点半,会有部分客服人员;如果到了中午12点,才可能击中几个睡眼 惺忪刚来上班的创意同志。
  在4A的工作有点类似大学的学分制,只要你把活计干完,你是用一小时也好,十小时也好,干得慢,就早点来,干得快,就可以晚起,在deadline前没干完,就自己加班&.哎,想起我过去无数个独自加班到无人深夜的夜晚啊!创意基本都是&中午前来公司,夜 里十点多下班算正常。
  有一个东西是所有人需要填写的,叫做timesheet,时间表,就是你每日的工作安排,就是一个每天开机后系统蹦出来的大表,分格填写你昨天负责了哪个品牌的什么工作&为什么有这个东西?因为广告公司跟客户收费是依据所签合同中,涉及的不同等级的人员,大概 需要所少工作小时计算的钱,比如一个总监一小时的工作投入公司定价一千块,一个经理一个小时公司定价五百块,而某项工作需要一个总监5小时和经理十小时的 投入,那么就收客户一万块。所以说,我们也不过是出来卖的,我老板曾经说过&卖也要有不同,站街的和天上人间的就是不同&我们要努力成为天上人间的&.
 话扯远了,说回这个timesheet,是比较重要需要认真填写的,因为搞不好什么时候客户会找人来查下广告公司答应给他的人有没有花那么多时间在自己身上。这个东西对创意来说简直是致命的麻烦,很多创意整天不关机就是防止它在开机的时候跳出来,有的公司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如果超过一定时间不填写就让邮箱失效,创意们更高兴干脆连邮件也不要收了&.哎
  临近春节的时候,是公司里最忙碌和热闹的时候。
  一方面,年底客户方也在做上年的回顾,来年的计划,另一方面,一般每个公司都会有辞旧迎新的年会。日本公司叫做忘年会,欧美公司大多就叫annualpart(年会),奥美叫做尾牙。为什么呢,这个是台湾人的叫法,奥美在中国是宋秩铭和庄淑芬这两个台湾人一手缔造的,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很台湾。
 说到TB(宋秩铭),多说几句,这个被奉为中国广告界教父的人物,他是我个人十分尊敬的广告界殿堂级元老,不仅因为他的地位,从业的时间比我年龄还大& 也因为他的性格。他为人很谦和,即使跟刚进公司的小朋友说话也用&您&字。我曾在电梯里偶遇他,他是那个会在电梯到一层,开门后默默为所有乘客按住开门按 钮,等所有人出去了自己才出去的人。他可能是中国广告业年纪最大的人,可是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无比的热爱,某一年奥美的尾牙,请来当时刚出道的二手玫瑰演出就是他建议的。他本人更着力推进本地化,听说,每次去唱K,他都会情绪激昂地演唱国际歌。
  年会是员工辛劳一年,最有理由淋漓畅快发泄的时机,有的公司会在年会前一两周,进行匿名投票,进行全公司大选举,选举公司各项之最,因为是不记名,奖项也十分大胆,据说某年麦肯有一项是&你最想与之发生一夜情的人&。
Zenith(实力媒体)前些年喜欢在圣诞前夕玩一个叫&Angel &Master&(天使与主人)的游戏。
  全体人民抽签,抽到了谁,你就是谁的Angel。比如我抽到成为Mary的Angel,反过来Mary就是我的Master。同理也会有别人抽到我,成为我的Angel,我成了他的Master,但是作为Master人的人自己是不知道Angel是谁的。
  抽完之后,每天,在公司的一个公开布告栏上,每个人都会向自己不知道名字的Angel写下一个自己的愿望,然后等着自己的Angel帮自己实现它。
  有时是想要一杯咖啡,一块蛋糕,那么阿姨会神秘兮兮地为Angel代传这个礼物。
  有时比较难,据说有人要求自己和辛迪克劳馥约会,次日来到办公室就看见铺天盖地是电脑合成的自己和美女模特的图片张贴得到处都是;有人想和美女共进晚餐,到晚上果然就有陌生美女出现,请他吃饭&
  每个人都耗尽脑汁的猜测自己的天使是谁,又耗尽脑汁的去为自己的主人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实现他的愿望。到了年会的时候,秘密揭晓,天使露面,主人需要拿出一份礼物来感谢一直为自己实现愿望的天使。
  这个游戏随着实力的老员工的跳槽,被带到了很多其他的公司。
  让我回忆一下那些我曾经参加过的奥美的尾牙吧。
  我参加的第一届印象最深刻。那时刚刚告别一家憋屈的日本公司,来到作风美式的奥美,着实吓了一跳。尾牙前夕,公司里到处张贴着创意们自制的海报,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副是给一个叫&刺秦&的小品做的宣传海报,上面把几个表演者PS 成古装模样,详细写出角色扮演者的名字和该角色的特点,其中由两个胖子(男)扮演秦王的爱妃,特点是:需索无度;由一个瘦高个子扮演秦王绕着躲闪逃命的柱子,特点是:长硬挺直。这个小品在演出的时候有如一场闹剧,从台上呼啦啦飞出数件bra,惊得我瞠目结舌。
那一年尾牙结束后,大家发现,每张桌子上的一个盒子里,都有一只活的小乌龟!
  每一届尾牙都有抽奖,有一年尾牙前夕,洗手间里,大家用红纸把镜面贴了起来,只露出与视线齐平的一线,红纸上写着:也许你就是今年最幸运的那个,从现在开始练习微笑吧!
 尾牙基本都是整个公司被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按照一个主题,自己编排不同的节目。比如有一年的主题是电影,有的组就用恐怖片为主题,有的以动画片为主题& 有一年以big andsexy为主题,主持人是一位创意总监,他把自己打扮成功夫里包租婆的模样,除了头上戴了巨大假发,身穿手纸一样的睡衣,还敬业的在胸前塞了两个气球,并不时地扶一扶它们,以免到处乱跑。
  节目基本都是恶搞,恶搞老板的,恶搞客户的,恶搞自己的&.最常见的恶搞就是把广告公司和客户的关系说成皮肉生意,辛苦一年,也狠狠自嘲一下
  我做过很短暂的AE,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其实mediaplanner(媒介计划人员)现在有很多地方和客户服务人员类似,但我当年深深相信自己还是不适合做AE。所以我这里对AE的认识很可能是一个错误!大家就一看就好了。
 我觉得AE在一开始,就等于一个大催班儿,北京话,跟班活计的意思。举例说明吧。要开会了,AE要负责订会议室,订投影仪,布置会场,计算与会人数,准 备会议议程,准备会议需要所有资料,然后通知所有人参加会议,会议中间要负责笔记,会后要写meeting minute或者叫contact report的东西(会议记录),然后发给大家,会议要是开长一点要给大家订吃的&.这个嘛,可能只是一天工作中微小的一部分。什么发传真啦,递发票啦,给客户买点什么啦,多了去了。当然这些工作在媒介计划部门一开始,也是需要做的。只是AE要做的琐事更多,多得难以想象!比如平面稿需要用到什么照片,就 到各个网络图片库去可劲儿地搜,搜到了就给制作部门去买,有时搜到半夜也搜不到一张满意的&
  我个人感觉奥美因为以创意为特别的侧 重,客服承受的压力和工作量是额外的大。特别要是遇到那种脾气大架子大的创意,真是苦命。下brief给创意,还得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要小心创意大爷一个 不高兴把简报扔回来;好容易人接了,又得等着大爷高兴了做出来&.哎当然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很多朋友做客服做得满肚子牢骚,在我面前抱怨得比较多,我有点偏 心,公平的说,创意也确实工作很多,他们案头的brief就跟医生诊台上的病历一样,始终有一摞!
  很多时候客服就等着创意出东 西,修个颜色,改改字体,排排文案,一晚上就过去了&.好歹在死限前搞出来了,赶紧送给客户大人审批吧!一般是给客户看打样,就是彩打出来,和印刷相差不 大的稿件。客户签字了,就算完工了。我的朋友,曾经在半夜送过打样,在周末送过打样,送到过客户吃饭的地方,家里&.不一而足。
 不要以为只有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的平面广告才需要创意的工作,小到一个包装设计,大到一个超市展架,或者客户公司活动时候穿的衣服,各种乱七八糟的大大小小零零碎碎都得创意来干,有时客户提的要求也稀奇古怪,有嫌这个鸡脑袋往左歪不往右歪的,有嫌文案排三行不好要改四行的,这些也就算了,我听过一个例子是一只广播广告里的狗叫一直令客户不满,说不象。可是那就是狗叫啊,创意无奈的自己学了一声,竟然通过!
  在广告行业,说到客户,总是能引发同仇敌忾的悲愤,任谁都有一肚子关于被客户欺压的苦水可以倾吐,搞的好像客户都是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对广告公司犯下的罪恶简直是罄竹难书&.
  好了,我想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非常反对那种认为广告公司比客户低人一等,比媒体,制片公司高人一等的看法。前面有媒介方的说,搞不懂为什么4A有的做planning的优越 感那么强呢?那我告诉你,那是你遇到很愚蠢的人,他根本没把自己的角色搞清楚,没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客户对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对媒体有莫名的优越感,归根到底,是因为觉得自己付出的钱超过获得的价值,所以付出了钱,不仅买了对方提供的服务,还顺带买了自己臭牛逼的权利。
  这一点,是 有现实上的原因的。广告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很多小广告公司难以从策略上提供有力的支持,就以铁人精神贯彻服务,就算半夜三点叫他起来修片子,他也在所不辞。有的客户名义上用一个大4A,可以其实很多零碎活计都另外找一个local小公司给做,便宜又快速,质量也不比4A差。在没什么策略含量的执行层面, local公司是有相当优势的。这些公司基本就是客户说怎么改就怎么改。那么大公司在策略上就很强了么?机会大一些吧,毕竟资源上,经验上,站的角度等等方面比本土的强一些,但是毕竟,广告能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客户对广告的期望过高,那么失望的几率就大增,失望之余,不免要用臭牛逼来弥补一下受伤的心灵。
  可是,说到底,客户把钱交给了我们,而我们又把钱交给了媒体,但不管是我们也好,媒体也好,和客户之间还是一个合作的关系,我们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便是,如果我们真的已经提供了自己的专业建议,犯不着觉得我们拿人的手短,就要哈着客户――拜托,我们也干活 了,我们又不是白拿的!
  我们公司有个很可爱的英国大叔,他是我见过最可爱的英国人,直爽到不行,他有一次跟我们说,开会之前不必跟客户说&Thank you for your timeto be here to join in the meeting&(谢谢您来参加我的会),因为我们给客户的是帮助他们的建议,应该他们感谢我们才对!
  我们英国公司比较牛,所以英国大叔的意识里,非常清楚我们和客户之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也能理直气壮,不卑不亢的在每次提案结束之后,接受客户由衷的谢意!
  当然,这个情形发生的前提,是客户真心的发现你对他的生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价值,不再是一个只会听命于他的执行人员。
  其次,我相信,绝大多数客户,他们和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服务一个品牌(所以我不喜欢说我服务某某客户,而愿意说我服务某某品牌),只不过大家用各自不同的专业,协助这个品牌成长而已。如果客户意识到你真心在帮助他,他会感激你的。
 也许有人要说我太天真,可能吧,不过我从我自己,以及我周围同事朋友的经验来看,当客户确实感觉到你对这个品牌像他自己一样关心,一样熟悉,你给的建议确实给到点子上了,你记得他都记得的销售数字,你提的问题连他都惭愧于自己没想到&的时候,他会对你另眼相看,由衷感激和尊敬。
  这些,需要广告人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当一个客户真心的向你表示感谢和赞赏的时刻,也许就是作为一个广告人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吧!
当然,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的客户,自己的专业水平就很差,什么都不懂,还把责任推到广告公司身上,用很多无意义的事情来折磨广告公司&.我过去就遇到一个,真是万幸,他在自己公司也不怎么受待见,很快就离职了。
 我们常常说,客户也是需要被管理的。当他向你提出一项工作要求的时候,可能他真实的需求并不象他嘴上说的那么简单。他对一张平面稿无休止的修改,可能潜在他对整个创意概念的不认可;他迟迟不肯签一张排期,可能意味着他对购买成本的怀疑;他想看看过去五年的执行汇总,可能代表他需要做中期计划了,那么你需要准备的不仅是他要的历史数字和文件,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趋势预测,协助他的工作;他发很多乱七八糟的媒介推荐给你,可能他对目前计划的创新性有不满,或者你可以找他聊聊,看看现有计划是不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附上你对那些他提的媒介机会的评估和看法&.我们说广告人不容易做,做的好的人肯定是情商比较 高的人,他善于聆听,善解人意,对客户的说的话,能做到听弦歌而知雅意,又能给出自己的专业意见。
  另外,要诚实,坦 率。我曾经问一个我合作多年,算是比较信赖我的客户,为什么信任我。他想想说,因为我指出你错的时候,你从不往回找补,老老实实认错。有时有的人觉得在客户面前一定要维持十足专业形象,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有纰漏,其实人非圣贤,真的错了,就坦白认错呗,当然前提是这样的错误比较少,一贯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还 有就是错误不要太低级&.否则一定适得其反。
  我前面说了,我们和客户,媒介公司,都是在为一个品牌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专业。我们有不同的专业所长,虽然在互相理解上需要一些磨合,但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对彼此的知识系统,思维模式也是有相当的补充和成长。广告公司需要培训客户很多关于创意和媒介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要忘记从客户方面学习他们的专业,线上的媒介活动如何与线下的促销,铺货相配合,创意如何和产品的特点相结合,不同品类的产品,对销售起最大作用的部分是什么,广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需要和客户反复探讨的,从中身为广告人也能获益不少。
  说到媒介跟planner的合作....我有一些一家之言,希望这里做媒体的朋友们可以理解。
  我们上班的时候,大约平均每天要接到10个电话来自媒体,要求登门拜访。事实上,我们倾向于只在以下几种情况见媒体
  一,全新的媒体,且与自己负责的品牌或品类相关
  二,与该媒体有非常规购买的活动在计划或有潜在的机会
  三,有竞争品牌在该媒体上进行非常规购买
  四,有关赔偿,赠送给客户的事宜
 而绝大多数时候,媒体只是为了来交换张名片,或者送一堆样刊(而且还是很熟悉的),或者送上刊例(我们从不保留刊例,那是购买的工作!),或者是推荐一些就是常规的形式,只是打了个包什么的。原谅我们很多时候非常匆忙地和媒介见面,有时可能不是十分礼貌地换了名片就走了..我们理解你们需要建立及维护客 服关系,不过也确实希望可以理解我们日常工作的忙碌。
  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客户突然问我们,为什么XX媒体直接报给我们的价钱比你们公司的低?
  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比较少了,相信没有哪个媒介这么跟媒介代理公司过不去...
  最怕听到的话:我们单独见个面/吃饭...
  我从来都带着组员去见非见不可的媒体,瓜田李下,能避嫌就避嫌,大家谈的都是工作,不要单独见了。
  最怕被媒介问的问题:为什么没选我们家做?
 哎,不是我们不想选,实际上,我们在进行媒介选择的时候,确实煞费苦心,不是为了跟媒介解释,而是要向客户交代。很多时候,媒介的工作人员都觉得自己家的媒体特别好,我们也相信每一个媒体都有它自己的长处,可是作为一个品牌的计划人员,我们才了解这个品牌的市场和传播策略,才了解每一个媒体在计划当中起什么作用是什么角色,有时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割舍。而所有这些,我们都要一一跟各个媒介解释的话,真的就别干活了...好比选杂志,时尚杂志 二三十本呢,要是我们只选了四五本,其他十几二十本都来找我们问话,我们挨个解释就累死了...所以,深深希望媒介同仁可以理解,并能在我们暂时没有选择 你们媒体的时候,还一如既往为我们提供信息的支持啊!
  前面说过了,如果你已经选定要进广告这一行,那么接下来你要选择跟着什么样的老板工作。因为:一,这个人负责教你专业知识,直接影响你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对的,是不是好的;二,这个人负责组建和管理包括你在内的小组,或者整个公司,他决定了你职业生存小环境的氛围,是压抑的还是愉快的,是勾心斗角还是开明敞亮的;三,他的人品决定了他会不会毫无藏私的教授你,会不会公平客观的评估你,会不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把你推去做替罪羊,会不会在更上一级老板面前为你争取晋升和奖励;四,他会直接影响你对行业的看法,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老板,第一要专业知识过硬,第二要有好的人品。坦白说,我入行至今,遇到的绝大多数老板都不错。当然也听到过很差的例子,下面我说几件事情,隐去名字和公司,说几个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这一行某些地方有点像黑帮,我指的是那种&跟定一个老大,老大罩着你&的义气。工作当中,如果是初入行的新人,或者资历尚浅的,或者哪怕经理以上遇到比 较大的事情&.总之自己不能百分百罩下来的事情,发送邮件,一定记得抄送自己的老板。除了知会老板之外,还有一个作用:老板就是我的保护神。
 如果是新人,或者junior people,做的东西一定需要上级看过才可以发出,所以,如果一个东西做的有问题,首先是他的上级的责任。好的老板,会在遇到客户诘问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团队,自己去跟客户道歉,然后尽快处理问题。回了公司,关起门来,可以狠狠批评手下人,但是当着客户的面,指责自己的下属,绝对是让人看不起的大忌。而且,当老板的为犯错的下属在客户面前担了责任,也等于是以身作则教育了下属,有朝一日这个下属也成为别人的上级的时候,他会知道怎么去做。
 还有关于毫不藏私的教授。媒介有很多专业术语,软件使用是可以自己学习的,但是和创意,客服一样,更多的是很多无法在书本中寻找到的,对行业的理解,对品牌的认知,对客户的了解,对公司内部的协调&很多心得,如果老板不对你坦诚,你很难学到。我听到过反面例子是,有人从来都只让自己的下属做一些跑数之类 的支持性工作,提案是自己写的,开会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回来文件是存在自己本地盘的&
  有同学说貌似还有很多东西没写,确实,不过我也没仔细想后面要写什么了。今天说说对性格的改变吧。
  首先,我觉得做客服或者做 媒介计划的人,做的时间长了,很难不变得控制欲很强,或者说原本就很强的人会变的更强。这两个工种,也许还包括PR,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是流程管理,就 是一个项目从头到尾,事无巨细的安排,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负责,让什么事情发生,或者避免什么事情发生,这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同时,需要协调很多相关的内外部的人员。客服或者媒介计划是对项目负最大责任的人,协助部门的积极性会差很多,而且协助部门很可能不只参与协助一个项目,所以牵头的人需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别人配合自己的工作。
  有比较愚蠢的方式是拿老板来压对方,有情商比较高的是平时就和协助部门处得不错。不管怎么样,对人的控制也是工作内容之一。不仅协助部门,还包括控制你的老板,控制你的客户。
 其次,会越来越吹毛求疵。我老板常常说,我们身在一个讲究package的行业,做的东西也得好看点!广告公关行的文件应该是做得相当漂亮的,对格式的要求相当严格。即使是excel表,什么地方该用虚线,什么地方该用双线,什么地方该加粗都有意义。在PPT里,如果连续放几张格式相同只是数据不同的图 表,横轴和纵轴的位置应该完全一样,在放映幻灯片的时候,应该只看到数据的改变,横轴和纵轴应该感觉不到变化。这些是很基本的基本动作了。包括文件的起名方式应该是固定的,品牌名-时间-文件类型-修改次数。文件夹的配置也应该是有一定规律遵循的,这样如果在负责任不在的时候,他的back up也能轻易找到需要的文件。还有写邮件,不能有拼写错误,粘贴附件,需要事先设置成打印格式。这里只是随便举一些例子啦。
  最后,作为一个长年被客户挑剔的服务业人士,我们在享受服务的时候,也会变的很挑剔,去餐馆吃饭,买东西,在KTV 唱K&总之维权意识大大加强。
  我前面的帖子说过,这个行业的女的最后都变成了bitch,真是没办法。
  好了,我们说说广告人民最不喜欢听到的一个词:pitch
  中文翻译作比稿,用更本土一点的语言说就是招标。
  它指客户方向几家创意公司(如果是创意比稿)或者媒介公司(如果是媒介比稿)发出比稿邀请,列明比稿的品牌和产品,背景资料,大概预算,投放时期,然后请各家公司在限定时间内提交自己的提案。
  比稿有时未必会是一个真正会执行的计划,有可能客户只选取自己众多产品中的一个作为测试,来测试代理公司对自己生意的理解程度,策略的精准巧妙,创意的新颖独特。
  比稿的时间通常给的很少,也常常成为广告公司人民的加班之来源,因为很少有公司专门有比稿小组,多数是在日常作业之外,增加这一项任务。
  有的比稿来自新客户的邀约,赢了的话多了个新生意自然皆大欢喜,没拿着也没啥太大损失;有的却来自现有客户对合同的回顾,很可能是服务多年,积累了七年之痒,如果没赢,就丢了客户,压力很大。
  有时是全球比稿,每个国家只进行本国的支持,最终决定在遥不可及的西半球。
  有时是客户换人,连带着想换个合作伙伴。
  有时是客户生意不好,到处找原因,代理商成为殃及的池鱼。
&& 我作为支持人员参加过不少比稿,自己lead的不多,还是以服务现有客户为主。不过我自己经历的也好,听老大们说的也好,我个人感觉:
  有时比稿不一定比策略,对媒介公司来说,很多时候价格取胜,是个无奈的现实;
  有时比稿也不一定比document,是比气场的融合,比化学反应,我无数次听老大们说某次比稿一走进会场就感觉到会赢/会输
 对现有客户的维护很重要,有个理论是说,开发现有客户的潜在利润和开发新客户相比,花的力气小很多,获得的利润大很多。可是,很多做老大的,忽视了守成,更注重攻城略地。可是一旦现有客户要换代理商,那真的好像积怨已久的夫妻终于爆发要离婚,十头牛也拉不回来。那个时候再去弥补,哎,就好像歌中所唱 &爱人的心是玻璃做的,一旦破碎了,就难以再愈合!&
&&对客户来说,最大的伤害应该是价格的欺骗。有的客户因为查到代理商在价格上有隐瞒,投放量锐减已经是最仁慈的做法,比较普遍的就是立即换代理商,或者某个部分的媒介购买再也不交出去。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小糖心上线了~
假主播没人爱
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独一无二的丑醒
跑骚打死你们?
梓烨带你“朗读者”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意氛围布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