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文环节薄弱行业9大环节,是哪几个

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1 客源市场
(1)传统观光旅游市场
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乡村野趣的农村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农业观光旅游集田园风光和高科技农业于一体,满足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可以采用农场的形式,引种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以及养殖各种动物,使游客可以参观,也可以品尝或购买新鲜的农副产品,这类市场目前处于主导地位,占28.8%.
(2)城市白领度假旅游市场
利用周末及假期去郊区度假,以放松紧绷的神经,对现代白领阶层极有吸引力,在本次调查中,有到休闲农业旅游区去度假需求的城市居民占23.6%.可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农耕文化,满足他们贴近自然,体验农业的需求。通过建设一些体验农园,度假农场及旅游度假村,享受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惬意。
(3)游览、体验农家生活的学生市场
青少年修学旅游己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旅游是青少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因此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潜力巨。
(4)怀旧市场
中国很多城市居民都在乡村生活过,有的甚至在农村从事过劳动。迁居到城市后,面对着日益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他们常常回想起农村的朴素田园,并且渴望回到故地生活,重温昔日情景。在我国,这类旅游者的数量非常大,他们对乡村旅游地要求较为随便,喜欢体验地道的农村自然环境。在本次调查中,这类市场占14.8%;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多的已建成农业游览区就是针对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开发的。这些事业有成,具备很强消费能力的老知青很有旧地重游的愿望。
(5)猎奇及取经的农民市场
把目标锁定城市居民市场的开发,而忽视农村客源市场是观光农园经营策略上的通病。事实上,观光农园因其高科技性和展示性对广大的农民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在本次调查的休闲农业旅游者中,农民占3.1%,表明农民这个市场还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
2 发展模式
(1)连片开发模式
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通过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供城市居民到农业观光园区参观、休闲与娱乐。该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包括休闲度假村、体闲农庄、乡村酒店。该模式在全国各地尤为常见。如上海市郊区、北京市郊区、南京市郊区基本上都在采用该开发模式。
(2)“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模式是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体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如成都近郊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就是该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该村原有农户310户,总人口650人,总耕地面积45hm2,在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鼎盛时期,村旅游接待点共128个,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0万次以上,旅游年经营收入达2000余万元l3_3。
“农家乐”模式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在浙江绍兴县,以娱乐(如垂钓)、农家特色餐为主的休闲农庄,占调查总数的41.3%。
(3)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
在农民承包地合理流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该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当时称为“市民农园”,将土地分割为50m2一块,向城市居民招租;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纪念林、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根据2006年最新调查,在苏州旺山休闲农庄,农户将自家住宅的一楼租给城市人来经营餐饮农家乐,租金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
(4)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带回土特产品。如浙江稽东镇的山娃子农庄,100元门票,除50元中餐费,游客在离开农庄时还可带回价值50元的一只土鸡和特色高山蔬菜。园区经营者在该基础上,注册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种养基地自种蔬菜,自养家禽,并在城里设定销点,或与一些企事业单位挂钩,直销时鲜产品。该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欢迎。在浙江绍兴县的调查中,采用该模式的园区占总数的37%。
(5)村镇旅游模式
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将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如济南市先后重点建设了l3处中心镇和30个重点镇,充分利用小城镇周围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其中历城区仲宫镇、柳埠镇等一批近郊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居民观光、娱乐、度假的休闲农业基地。又如南京市金桂园农庄开发公司,也正在南京郊区桥林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而发展休闲农业。他们试图先将农村居民迁移到集中居住点,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卫生条件,然后利用空出的宅基地开发休闲农庄和庭园经济,发展休闲农业。
(6)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逛公园休闲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对农业观光和休闲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国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的生产示范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和观光等多项功能的农业园区。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如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北京“朝来农艺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未来园林大世界”、珠海农科中心示范基地等,也都吸收了国外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的很多经验和设计理念。
(7)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教育活动。农业园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如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联结科教单位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产业孵化提供了实现的舞台。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或科教单位建立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国外的农业科技园区模式极为相似,园区的建立为科教单位和入园企业科技产业的“孵化”和“后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推广。
(8)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9)休闲度假模式
休闲度假是利用假日外出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休闲方式。
文字来自百度百科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农资天下》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了解更多农业模式请关注《农资天下》微信公众账号:
  农资天下
  zhongguonongzijie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种过地、扛过犁、开过拖拉机,卖肥料、售农药、赔了一大笔,种...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网6月8日讯 中国幅员辽阔,因地理、气候、历史、民俗、生活习惯等不同,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旅游环境和旅游产品也千差万别。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塑造特色品牌,形成独特模式。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中24个省级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已有12个省区市提出“旅游强省(区/市)”的战略,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与此同时,县域旅游成为中国旅游的潜力所在,有些县域旅游甚至已经进入最受世界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列。
  了解中国旅游的成就和经验,把握中国旅游发展的规律和热点,必须着眼于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地方案例,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国旅游多姿多彩的魅力和发展活力,也立体呈现出中国旅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地方创新实践,在各个方面带给世界旅游发展启示。
  四川:“中国老牌旅游大省”典范
  【旅游概况】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蜀”。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40.2万人。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一,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四川具有较好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供给体系基本完善,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1%左右,已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元,旅游消费层次提高,出省出境旅游消费增加。
  四川首创了以旅游发展大会为标志的政府主导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探索以旅游线路为统筹的政府专业化管理旅游产业的模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有助于深入进行体制改革探索和创新发展突破。
  2015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6210.52亿元。
  【成就特色】
  四川作为旅游大省,目前正全力建设全国旅游经济强省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形成以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重要活动为主的“4+4+1”格局,正在发挥“旅游+”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功能。
  “旅游+”已经成为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根据《2014年四川省旅游投资研究报告》,旅游+农业、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旅游+金融、旅游+会展、旅游+林业、旅游+航空、旅游+体育、旅游+影视、旅游+医疗等跨界投资项目日渐兴起,已成为四川旅游业新趋势,推动四川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四川通过精准实施“旅游+一产” 提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空间范围;精准实施“旅游+三产”,培育康养旅游产业新亮点,大力发展创意文化旅游,使之延伸到文化影视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茶文化主题公园、三国文化、文化博览园、书院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有四川特色的创意文化旅游,促进产城互动、促进就业,推动旅游业升级发展。
  【经验启示】
  一、以线路统筹,整合特色资源。四川持续打造“大香格里拉环线”、“大熊猫生态旅游线”、“南丝路之旅”等国家精品线路,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重走长征路等跨省际新线路,灾区新貌线路、邓小平故居红色旅游线路、攀西阳光之旅等省内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二、以智慧旅游体系开展特色营销。四川探索出完善智慧旅游工作体制机制,以统一规划,构建统一智慧旅游系统,将全身各市(州)、区(市、县)集成于统一系统,在全省普及智慧旅游工程,发挥智慧旅游体系在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推动全省智慧旅游全面发展;
  三、发挥成都中心城市作用联动发展。发挥省会城市成都的核心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助推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城市群联动发展,引进大项目投资,凝聚全省旅游发展大合力。
  四、打造龙头旅游区,开展国际营销。做强做响大成都、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雅安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秦巴山区“四大片区”旅游扶贫工程,加快国际旅游目的地进程。借助“熊猫粉丝”持续开展国际营销,提升四川旅游全球影响力。
  张家口:“世界冰雪运动旅游城市”典范
  【旅游概况】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距今20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这里是现存长城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崇礼、赤城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被誉为“东方达沃斯”。张家口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8.56万人。
  “大好河山张家口”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雄奇的燕山、巍峨的太行、辽阔的草原和蜿蜒的桑洋河在这里交汇纵横,构成了张家口集冰雪、草原、温泉、山林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资源群。
  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从此,中国北方古城张家口进入国际视野,成为“奥运城市”,这将给张家口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成就特色】
  近几年来,凭借“申奥”机遇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张家口以国际化视野作引领,做强冬季旅游,做好夏季旅游,整合张家口整个旅游系统,打造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尤其是特别注重了冬季运动、民俗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农业、商贸、养生等与旅游融合并交叉的泛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业与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与延伸,将旅游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引导整个城市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同时,张家口主动积极融入北京首都经济圈,按照张家口从“奥运城市”到“旅游小城镇”到“旅游特色新农村社区”的理念,开启城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目前,张家口确立以滑雪国际化、奥运国际化带动休闲度假的国际化;以涿鹿古战场、皇帝城为核心,带动形成华夏民俗的凝聚之行;把旅游与体育进行整合,确立打造国际著名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同时,注重以国际化、精品化、品牌化、标准化的理念,通过整合集聚旅游资源,打破以“点”“线”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旅游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全域化转变,成功吸引众多旅游项目投资落地。
  【经验启示】
  一是确立“大旅游”发展目标。张家口先行把崇礼、张北、蔚县打造成全市发展“大旅游”区,推进旅游产业化的试点,以点带面在全市逐步推开,把崇礼冰雪旅游、张北草原音乐节、蔚县民宿文化旅游、怀来葡萄酒文化旅游、“草原天路”等打造成了特色品牌。
  二是培育多元发展的新业态格局。整合优势资源,凸显产品组合,形成了滑雪、温泉、草原、水景、山林、文化和特色农业等七大产业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同时,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工业旅游,以体验游、购物游、休闲运动游为重点,培育新业态。
  三是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张家口深入开发“口菜”等特色餐饮文化,做好剪纸、杂粮杂豆、鲜食玉米葡萄等旅游商品认定和农产品转化,打造培育大型音舞诗画《大好河山》、张北草原音乐节等文化演艺剧目,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四是以“冬奥”为契机,发展奥运旅游。目前,张家口市正在筹备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市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开展协调沟通机制,深度挖掘和融入“长城、泥河湾、三祖、中国年”等历史文化,把冬奥会办出民族特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大力发展奥运经济,打造以崇礼为核心、周边县区为补充的冰雪大区,建设世界冰雪运动基地。
  丽江:“中国文化旅游古城”典范
  【旅游概况】
  丽江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的保护、修复、开发和申遗,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变成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名城。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集聚区。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3.8平方千米,居住着6200多户、2.5万多名以纳西族为主的居民。丽江古城被誉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水乳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最佳人居环境”和“最洁净优雅的地方”。
  2015年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305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14.6%;旅游业总收入达443.2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17%。
  【成就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丽江市坚持以文化、自然、记忆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为先导,建设个性化突出的特色旅游城市,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彰显文化,扩大开放,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中国文化古城创新发展的“丽江模式”。
  丽江先后总结出了“旅游先导,旅游突围,旅游带动”,“打民族牌,走国际化路子”,“树立世界性眼光,高起点开发建设”等发展思路;探索出了深受国内外推崇的“束河模式”,“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依托遗产品牌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反促遗产保护工作”的“丽江模式”等独特的发展模式。
  丽江古城因“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优美的典型具有特殊的价值,经历大地震后基本格局不变、核心建筑依存、恢复重建如旧、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把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管理确定为“丽江模式”,认为它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典范,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经验启示】
  一、灾后重建,构建旅游发展基础。日,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丽江按照“原貌恢复、修旧如旧”和“保护古城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的原则,实施了经省政府批准的丽江古城保护工程,构建起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先导,打造差异性体验。丽江深入挖掘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古城文化等,打造《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使之成为融自然、历史、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三、组合开发,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对丽江古城、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玉龙雪山等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互为联动的组合式产品开发,形成丽江旅游独特的多元体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四、完善交通,提高旅游通达性。通过修建丽江机场、高速公路,完善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提高游客进入丽江及各旅游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
  五、业态创新,提高综合吸引力。阿曼集团、金茂集团、悦榕庄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进入丽江,同时,以玉龙雪山为龙头对周边的七个景区进行整合,统称“大玉龙”旅游景区,实行联票制,解决恶性竞争,优化旅游环境,开启了丽江以休闲为主,以观光和体验为辅吸引高端旅游人群消费的新时代。
  宜昌:“中国水利工程旅游城市”典范
  【旅游概况】
  宜昌以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为驱动,推动三峡城市群核心城市以及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是一个集山水度假、城市度假和乡村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宜昌隶属湖北省,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地处中国中心地带,鄂湘渝三省(市)交汇,水路交通发达,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宜昌市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人。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电设施是辖区经济的有力支撑,具有“三峡文化产业经济区”的显著特点,综合实力多年连续位居湖北第二位。由于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也被称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5年,宜昌市生产总值达到3384.8亿元,接待游客4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亿元。
  【成就特色】
  2013年,宜昌市政府办印发《宜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年)》,确立“两带五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2015年,《宜昌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宜昌市旅游业标准体系表》通过评审,宜昌旅游产业全面迈向标准化发展阶段。
  2013年初,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2016年建成六大产值过千亿的产业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园是其中之一。打造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园,目的就是引导游客从景区旅游发展为城市旅游,把宜昌建设成长江三峡旅游的目的地,中国顶级山水旅游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建设好城区沿江、三峡机场至夜明珠进城高速公路2条城市景观带;建成都市旅游交通集散、文化娱乐游憩、旅游综合服务、商务会展旅游、生态休闲旅游5大都市旅游服务中心;高水平设计、高标准打造屈原故里、昭君故里、清江巴土风情、柴埠溪后河、三国文化、嫘祖故里六大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态势,推动游轮业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数量规模的外延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集约型转变,打造宜居宜游的绿色城市。
  【经验启示】
  一、以三峡旅游为核心,确立国际化定位。在宜昌东西长六百余公里的长江三峡库区,蕴涵着巨量的、独特的、十分深厚的地域文化。宜昌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长江三峡游轮中心项目建设,优化完善宜昌“两坝两岛一峡”水陆联运交通网络,将宜昌建设成为三峡游轮总部经济中心和三峡客源配送基地,打造中国顶级山水旅游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二、将民俗与旅游结合,推动大项目建设。建成“平湖半岛”、“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一批文化旅游品牌园区;突出“三峡”主题,精心策划研发“三峡”主题的旅游特色商品;举办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清江画廊纵渡挑战赛、关公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品牌。
  三、城市与旅游结合,推动城市整体转型。积极推进三峡国际游轮中心、“三峡之星”广播电视景观塔、宜昌长江国际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高标准建设中央文化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宜昌大剧院、新博物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文旅资本驱动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转型。
  成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典范
  【旅游概况】
  成都是大熊猫中国符号的代表地、世界遗产地、美食集聚区、进藏中心、西部自驾枢纽,也是中国最具国际旅游城市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代管4个县级市。2014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人 。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015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1.9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0.19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3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6.35%,旅游业作为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更加凸显。
  【成就特色】
  成都以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温润的气候条件、优良的自然风光、西南交通枢纽的地缘优势,辅之以时尚慢生活+美食特色,成就了“休闲之都”的美称。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都借助灾后重建,让旅游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成都市三圣乡的“五朵金花”、郫县的农科村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已经被培育成高品位、多功能、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家乐庄园,被人们誉为“没有围栏的公园,鲜花盛开的村庄”;通过在成都打造“春熙坊”、“宽窄巷”、“井里”等特色古街古巷区,在周边开发平乐古镇、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等古镇集群,构筑起成都古城古镇古街古巷文化旅游全域发展的格局;万达集团在成都的投资累计将达1300亿元,助推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都的都市休闲、农业休闲、乡村旅游、温泉养生、会议会展等业态的创新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建设“西部自驾枢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分别将于2016年、2017年在成都举办。
  【经验启示】
  一、品牌发展战略。成都在大旅游产业战略思想指引下,大力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整体打造“熊猫之乡”、“美食之都”、“休闲之都”和“会展名城”、“西部自驾枢纽”等城市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细分市场品牌形象组合和品牌产品体系,同步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市场。
  二、集群发展战略。按照成都市旅游总体规划,引进大企业、大投资,以旅游商品制造产业园、旅游教育和创意产业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大型旅游综合体等形式,促使旅游项目投资、旅游商品研发、旅游装备制造向园区化、综合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旅游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度广、带动性强的特点,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会展、体育、医疗、创意、科技和教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全面融合,形成包括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文化体验、康体旅游和自驾车游在内的复合型综合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全面适应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
  林芝:“民族和谐与生态旅游城市”典范
  【旅游概况】
  林芝市位居西藏东南部边陲,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林芝古称工布,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林芝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9.5万人。2015年4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林芝地区设立林芝地级市。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区,气候温良,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也是少数民族集聚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10多个民族及登人。藏族人口有11万多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
  近年来,林芝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发展生态旅游,通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投资兴建、乡村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及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迈向大旅游发展时代。
  2015年,林芝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9%和15.38%。
  【成就特色】
  林芝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进藏旅游最佳适应地”、“西藏生态旅游中心”等建设目标,编制完成《林芝生态旅游大地区总体规划》,推动全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林芝处处是景,季季有特色,时时可体验。随着交通和服务的完善,林芝将摆脱以景区景点为核心聚集区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2012年,文化部非遗司、自治区文化厅、中共林芝地区委员会、林芝地区行政公署等相关部门联合发起“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3年来,文化部投入专项资金、派遣文化专家团队对林芝古村落和民间手工艺进行摸底、考察、研发,提出“以生态保护和尊重当地藏民的生活习惯”为前提开发思路,把生活污水、垃圾、厕所排污处理摆在古村落开发的首位,力求探索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藏区古村落旅游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已经完成了林芝古村落的生态改造规划,尤其是对工布藏族的民间手工艺开发已经颇具规模,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旅游商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牌价值,实现了林芝部分古村落以“文化造血”实现旅游脱贫。
  【经验启示】
  一、以生态优势为依托确立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提出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特色,发展生态经济,传承生态文化,推动生态强地,促进生态惠民,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全面实现“绿色崛起”,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推动林芝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产业。
  二、以民族工艺创新研发实现文化旅游脱贫。通过对民族工艺抢救性保护过程,培训民间手工艺人员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创作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商品,解决村民就地就业,实现自主造血式脱贫。
  三、举办“两节一季”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林芝桃花节、雅鲁藏布文化旅游节和林芝生态旅游季节庆活动,加强跟内地游客的互动交流,推动林芝旅游品牌影响力的转化。
  四、借广东援建项目实现国际接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由广东省政府、西藏自治区合力兴建,包括保利、恒大、珠江投资、广东省中旅、广药集团等广东名企共同投资开发,总投资预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它的建成预示着林芝旅游从封闭迈向国际化。
  平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典范
  【旅游概况】
  平遥县隶属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面积12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县城原型,与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四川阆中并成为“中国现存四座完好的古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联合国人居中心专家杰伊&穆尔和斯托潘诺夫考察平遥时所说:“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应当全面保护。”
  近年来,平遥通过举办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又见平遥》大型情境体验剧等,掀起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转型之路。
  【成就特色】
  从2001年开始,连续每年举办国际摄影大展,将平遥独具韵味、底蕴丰厚的文化品牌扩展到了国际社会,不仅提升了平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平遥积聚了巨大的人气。
  先后编制《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平遥古城民俗客栈质量等级的划分》等,使古城传统民居保护性开发,打造核心景区街区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工作标准和依据,相继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始终秉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的理念,开发东大街、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北大街、南大街六条主要街巷文化景区,带动主题餐厅、民宿客栈、酒吧等新业态发展,挖掘店铺文化、“日升昌”票号文化、镖局文化、晋商文化等,打造特色产品,形成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依托平遥古城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开发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以生态休闲、度假和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村民脱贫致富。
  继推出大型舞剧《一把酸枣》、《晋商乡音》、晋剧《汇通天下》、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等,实现文化创意延伸,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增效。
  【经验启示】
  一、开创以企业主体为主导的综合管理模式。平遥于2002年成立了首家股份制企业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平遥古城景点经营、住宿、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等项目,是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的实施主体。通过申遗提升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品质和地位。
  二、通过节庆活动及演绎提升品牌影响力。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中国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节庆活动,以及诸多影视剧的拍摄,推出《又见平遥》等演绎项目,在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让平遥古城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三、实施古城景区一票制改革,提升体验消费。平遥古城景区采用进城免费、参观景点通票制,压低门票价格、扩展免费游览区间,从而拉长游客在平遥古城景区的滞留时间,提升体验式消费附加值,大大加快了平遥古城综合消费和发展活力。
  四、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全域辐射。以服务提升和文化产品创新,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业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以周边特色景区实现分流,让全县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从而向全域旅游迈进。
  吐鲁番:“旅游推动民族和谐与富裕”典范
  【旅游概况】
  吐鲁番市是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中国内地连接中国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辖区面积70049平方千米,辖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总人口65.3万人。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
  吐鲁番是与南疆喀什比肩的维吾尔族两大中心之一,吐鲁番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多样、不可复制,素有“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园”之美誉。
  2015年吐鲁番生产总是达250.15亿元,年均增长6.08%;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50亿元,门票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成就特色】
  吐鲁番市始终将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经营,突出人文特色,先后完成了火洲水韵四期工程建设,并在旅游文化广场、麦西莱甫广场等地修建民俗、文化雕像。同时,加大对老城区的保护和开发,确定了新城、苏公塔和葡萄沟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和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文物景点。
  吐鲁番旅游开创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将吐鲁番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建设有机整合,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日,国家旅游局网站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名单的通知》(旅发[2016]9号),吐鲁番市成功入选创建名单,获批打造“中国国际丝路绿洲旅游目的地”。新疆自治区旅游局正式确立吐鲁番市为“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创新区”。
  目前,吐鲁番市在推进旅游文化创新区建设方面已有多项举措,通过企业化运作,进一步优化吐鲁番旅游规划,整合吐鲁番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吐鲁番旅游宣传、营销、管理水平。
  【经验启示】
  一、发展“大旅游”,实现民族和谐。吐鲁番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引领,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推动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深挖文化旅游特色和内涵,增加居民与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实现民族和谐。
  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和谐。坚持“环保优先、生态优先”的理念,将独特的生态优势与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医养康”综合体,探索文化深度游和健康养生融合发展,注重体验型休闲设施、休闲活动、休闲空间的布置,推动观赏游、采摘游、沙疗养生游等新业态发展,开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发展“丝路旅游”,实现区域和谐。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提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目的地和集散地”大都会,以打造“生态葡萄城、世界遗产城、民俗风情城、运动休闲城、特色美食城、音乐歌舞城,健康养生城”为支撑,让葡萄沟、库木塔格、火焰山、坎儿井、吐峪沟等景区再现丝路风情,推出以“吐鲁番神秘之旅”为代表特色产品及精品线路,实现区域和谐。
  长白山:“中国北方山水旅游”典范
  【旅游概况】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的著名山脉,跨东北三省,东北-西南走向,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中朝界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
  2006年1月,经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具有相当于市(州)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长白山管委会下辖池西、池北、池南3个经济管理区,5个行政村。
  目前,万达文旅集团投资200亿元,打造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定位为“中国的阿尔卑斯山度假区”、“世界一流的山地度假体验地”,目标客户是新精英人群。
  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5亿元,旅游人数实现313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9.7亿元。其中,长白山景区旅游人数21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6亿元。
  【成就特色】
  长白山立足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生态根基屏障”、“生态文化品牌”、“对外交流平台”、“旅游产业龙头”、“边疆和谐稳定”五大作用,确立“建设世界名山,打造文化名城,繁荣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绿色环保为前提,强调突出特色、符合国际标准发展准则,提出“旅游城镇化、城镇景区化、景区国际化”路径,着重打好“生态”与“文化”两张名片,不断提升长白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长白山旅游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学定位,设定“四大产业”概念,即: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以文化和特色生态资源产业为两翼,支撑和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矿泉水产业为引擎,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目前,长白山正在按照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南》的要求,根据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创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经验启示】
  一、整合管理体制,以旅游带动全区发展。从2005年开始,长白山确立“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理念,成立白山市将管委会与地方政府融为一体,全面整合资源,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成功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多重效益。
  二、引进大项目,推动度假功能大跨越。引进万达集团投资200亿元打造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整合泛海、联想、大连一方、亿利资源、用友5家民营企业共同成立了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以打造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战略定位,拓展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及业态结构,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从观光到休闲度假功能的大转型、大跨越。
  三、以创建5A为抓手,打造精品旅游区。以打造5A景区为抓手,确立“休闲养生地、大美长白山”的发展定位,完善旅游设施基础,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发挥以山为核心吸引的周边辐射功能,推动全域融合互动发展,成就大长白山生态文化区旅游品牌。
  旅游创新典范
  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的启示:
  一、旅游业发展具有普遍适应性。中国的经验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差异化,旅游市场的多元性和多层次需求,导致了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凭借相应不同的条件去发展旅游业,并从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创意创新,找出独特的个性和模式发展相应的旅游业。这是旅游业有别于其他传统产业的特点,对全世界旅游发展都有意义。
  二、旅游业发展必须凸显差异性。中国各地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表明,旅游发展要因地制宜,凸显地方个性,找准核心卖点,形成独特发展模式,打造鲜明、鲜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三、旅游业发展必须把握市场规律。中国旅游成功的地方案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市场化手段研发相应的特色旅游产品,不断壮大产业经济,提升综合拉动效应。
  四、旅游业发展必须得到政府重视。“政府主导”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旅游业发展好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并将旅游业确定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战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监督管理的结果。
  五、旅游业发展必须协同推动。从各地经验来看,促进旅游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要跟管理产业及部门密切协作,比如跟公安、工商、交通运输、文化、税务、质检、价格、商务、通信、网信、民航等部门协作发展,跟农业、工业、服务业、城市、乡村等的融合发展,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带动性和引领性,形成各行业、各部门整体协作发展旅游的格局。(孙小荣)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中国最大的外宣网站,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外宣...
21116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细分哪几个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