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不愿散伙怎么办做生意出现纠纷,我想散伙,可是对方不愿意退出怎么办?

俩人合伙做生意 散伙起纠纷
司法所调解后俩人握手言和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枣庄12月4日讯(记者 甘倩茹 见习记者 孙越 通讯员 赵荟杰 王广超) 近日,影视剧中常出现的“亲兄弟明算账”一幕在滕州市鲍沟镇某村村民张某兄弟二人身上上演。兄弟二人十年前合伙做生意,现今破产后因分账问题而闹矛盾并结下了恩怨,后经鲍沟镇司法所调解,兄弟二人重归于好。  事情的起因还得追溯到十年前,2003年春节过后,张某兄弟二人合伙投资20万,建立了一个小型厂房做玻璃加工生意。建厂初期,兄弟二人感情甚好,当时大哥张甲手头宽裕多投资了几万元,二弟张乙资金紧张就多出力联络销售出路。就这样兄弟二人干劲十足,生意越做越好,收入甚是可观。因此,兄弟二人没有明确盈利分红、出资额以及合伙入股问题。这也为日后,兄弟俩因厂子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在分账问题上产生纠纷埋下了隐患。双方为此多次发生口角,但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本来是相互扶持的兄弟,二人却因此形同陌路。  2013年冬至,张某兄弟二人再起事端。原因是二弟张乙在大哥张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破产后剩下的十几间厂房、机器设备抵押给债主。张甲对张乙的所作所为愤怒不已,一气之下找到张乙问到:“厂子破产至今,咱们账务没有分清,你凭什么瞒着我打起了厂房和机器的主意?今天你得给我给交代,不然咱俩没完!”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让谁,最后越闹越僵。鲍沟镇司法所闻讯后赶到现场,以相关政策法规疏散了双方当事人,事件暂时得以平息。事后,司法干警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为基准,经过两天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并在司法所的见证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张某兄弟二人均表达了悔意,握手言和,表示今后一定会珍惜兄弟情。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邮编:250014&&&E-mail:电话
新闻热线:96706&&&报刊发行:9
&&&报纸广告:6
副刊青未了:1&&&网站:1&&&传真:6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关注吃喝新鲜事 优惠早知道
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订阅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订阅号:吃喝玩乐全接触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福利折扣优惠送送送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服务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服务号:吃喝玩乐网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功能强大的福利折扣优惠活动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扫一扫,加入吃喝玩乐网友QQ群
吃喝玩乐网官方网友QQ群:吃喝大家()
莫道语聊斗图耍炫酷
亦能相亲搞基聊对象
一起吐槽玄摆吹新闻
君若装逼依然好朋友--3s
查看: 36636|回复: 76
千万不能跟人合伙做生意,特别是朋友,血的教训,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签到天数: 2 天
千万不能跟人合伙做生意,特别是朋友,血的教训,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怎么说呢,归纳起来,楼主的经历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蠢!蠢是蠢成什么样呢。可能是史无前例的蠢。我有一个关系还可以的朋友,四川人,在昆明自己开淘宝店。我一直帮她出主意,教她怎么把自己的店搞得更好,教她搞起微薄,微信营销什么的。还帮她联系团购的;去年下半年因为我帮她联系团购的,她还赚了不少。于是特别感激我。那段时间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她说她忙不过来,让我帮她做异地客服,我也同意了。后来有一次闲聊,她说她感觉快做不下去了,太累了啥的。我问她,你家人呢,不帮你么,她说她家里老公是在ZF单位上班的,不可能来帮她。又说那些做得很大的淘宝店都是夫妻店。她只有一个人。我说你多请几个人呀,她说请的人不能用心做事,反而让她更操心。于是我当时说,不如我们合伙吧。她也说好。一拍即合。楼主这个人脑子简单,因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楼主有个二岁多的宝贝女儿,以前一直在家就是全职妈妈,专心带孩子的。也想找个事儿做做。觉得和她合伙正好,挺合适的。她可能觉得我会联系红人,会搞团购,做客服的时候也不错,所以也愿意和我合伙。然后过完元宵节,我就去了昆明。和她正式一起做起了淘宝。楼主和她,一人拿了几万块钱。签了合同,就开始了做了。因为店是她的店,她自己的这个店本来就两皇冠的。她说,因为我比较有责任心,然后会一点推广,才原意和我合作,但因为她本来就是这个店的基础,而且她的事儿多,以后我要多做点事,我想无反谓啊。反正就那些事,多做少做没关系。我爸经常教我吃亏是福嘛。而且人家店有基础。 这里长长的前面背景--------------------------------------------------------------------------------------------------------------------------------------------------------------------期间偶尔会有一点磕磕碰碰。不过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她的脾气很火爆。如果有一件事没有按她说的来,或做错了,她就会大发脾气,合伙期间我身兼客服发货,上传宝贝,售前售后各种。她只负责拿货补货。但支付宝密码在她那,比如说,。,每天都会有退件, 我会统计下来给她。让她处理退款但有时候到晚上很久了,还不处理,我会打电话催她一下,她就会特别不高兴。比如说补货忘记了拿 ,我告诉她,她就会狡辩说我写的她看不懂,呵呵。其实这些我都能忍受,因为我觉得两个人合伙,只有最终都能赚到钱,就挺好的了。如果脾气都不好,肯定做不长久,必须得有一个人付出多一点,我就做付出多一点那个人吧。
----------------------------------------------------------------------------------------------------------------------------------------------------------------------4月的时候我老公从成都去昆明看我。一开始她就表现得很不高兴,我也不知道原因。她一直说,你带你老公出去玩两天,然后让他回去吧。我觉得很奇怪,但也没有问什么。后来有一天,。我们那天生意很忙,发货都来不及。我就让我老公帮忙打单发货。她一看到,就板起脸,一声不吭。后来的几天因为做了活动,一直很忙,一天发一百来个,我又要做客服,又要发货,一直是让我老公在帮我。她很不高兴。我问她,她说,你是想教会你老公,然后你们自己开店么?!当然我觉得莫名其妙,我从来没想过在昆明开店啊,虽然昆明的外贸货多,开店方便,但我老公吃不惯那边的菜,而且那里离四川太远太远,说真的我是从来没想过!!!然后表达了我的意思,她就没有再说什么了。我一再跟她说,我说了合伙就会好好合伙,自己开个店要起来很难很难。我真的没有想过。她才没有做声了。后来我老公也觉得她想得太多了,他一直待在这的话,会影响我们,就说回去。那时候离5.1就两三天了,不好买票,我给我老公买了飞机票。我想,这几个月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希望跟她算一算账,以前刚来的时候说好一个月一算账的,但她总找各种理由推脱,至今天不知道真正赚了多少,我在那吃住都是花自己的钱,自己带的几千块钱也用得差不多了。分点钱,让我老公带回去,这样我家里也放心。毕竟出来这么远。跟她说了,她才同意分点利润。然后我们算了一下,两个月大在概赚了6万左右。我说,要不我们一人先分二万吧,还剩下二万,再加上本钱,也够周转了。她同意了。说第二天给我钱。 -----------------------------------------------------------------------------------------------------------------------------------------------------------------------------第二天她来了,带着钱,还带了一个叫做:“承诺书”的东西。说让我签,签完了就给我钱。
我看了一下,第一条说是在和她合伙期和合伙结束后的一年内不能在昆明开店。我说同意,第二条,以后每月分红4000到1万。不是把利润全分了。然后分红给我的钱,我得给她打个欠条。如果我在合伙期间,或合伙结束后一年内在昆明开店了,那么欠条就生效了,我的分红的钱就相当 于是欠她的了。我虽然想法一直很简单,但我觉得要我打欠条我肯定不能接受呀。我跟她说这一条不行,她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就想不明白吗?如果你不在昆明开店,这个欠条打了也相当于没用,你不签就说明你就是在打别的主意!我是个很少生气的人,当时我真的怒了,我说两个人要互相相信,你这样不相信我?她也不高兴,然后说要回家,等我想通了,签了再给我钱。因为第二天就是五一了,我给我老公买的就是五月二号的机票,本来她说五一要出去玩几天的,但我老公要走啊,我要拿到钱让他带回家啊。我说我们再协商吧,找一个别的方法,如果你怕我在昆明开店的话,我们再另立别的条款。她很不高兴,一直说要结果到了第二天,她们果然全家人出去旅游,也不理我,打电话也不接。后来我打了好多电话,才终于接通了。我问她,你家人什么意见?她说,我家里都说不同意,只有打欠条这一个方法是最有效的约束你的。如果不打欠条,这事就没办继续下去。我说,那我们可在再协商,你先给我二万,我让我老公先带回去,让我家里人安心一点,因为前两天都打过电话给我婆婆了,现在我老公空手回去,这样家人会担心。她说,你不签,我不可能给你钱的,如果你拿了钱和你老公跑了怎么办!!!我说你好好想,我就为了这二万块钱跑?我的本钱我都不要了我就拿了这二万跑?你究竟把别人想成什么样的人?!!!我心灰意冷了。决得如此不相信人,真的没有再继续合作下去的必要了。---------------------------------------------------------------------------------------------------------------------------------------------------------------------------于是我跟她说,我退伙吧。她好像早上准备,马上说,你退伙可以呀,但你的本钱不能给你,因为我们合同签的是一年,你现在提出退伙,钱也不能给你,明年二月再给你吧。然后挂了电话。
我当时很生气,我老公也在旁边说我蠢。我立刻联系做律师的朋友问这个事,然后又在网上律师网问这个事,都说让我做好诉讼的准备,说她不给钱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后来五一假期过了,她终于来了,还带着她ZF上班的老公。她们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说让我写了欠条,还继续好好合作,我说,合作来来就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钱,卡,什么都在你手里,我没有半点不相信你们,但你们一会防我这里,这个又怕我那个,这样没意思,我退伙算了。她老公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一句话,他说,你以为你带了几万块钱来,和我们合伙,你就有和我们平等对话的权利了?!我当时还没听懂这话的意思,什么叫不平等?就算打工的人,一个月到了拿工资也是正常的吧,还连平等对话的权利都没有?不过反正也要分开了,然后我们就开始算账。-------------------------------------------------------------------------------------------其间算账就不多说了,反正各种克扣我都忍了。因为只想早点离开。我们压货很多,有5万多块钱的货,如果一人分一半的话,就是一人二万8的货。我说,我没有店,我低价转给你吧,你给我1万8就行了。货全给你,相当于我亏一万。她说,我不要,你的货,你爱怎么搞怎么搞,不要你就扔了。听到这些,我不禁觉得自己 太他妈的蠢了,怎么当初要和这样的合伙呢!!!我决定不向她说好话。货全部发物汉运回成都。虽然也有朋友让我留在昆明开店,但我想,还是回来吧,离开那个地方。分完了货,就该分钱了。她写了一个很长的单子,-----------------------------------------------------------------------------------------------------------------------------------------------------------------------------什么违约费,什么她的车的磨损费什么乱七八遭的,加起来快二万了~!按她的意思,我不仅分不到钱,可能还要倒贴她!我一看,内心的小火苗就蹭的长高了,跟我我咨询过律师,律师说我这样退伙是合理的跟本不存在违约一说。当时我真心想打官司了。但我老公说,在外面人生地不熟,所以我还是忍了。一直跟她说好话。因为毕竟钱和卡都在她手里最后。什么这费那费,我说你自己 开口,你到底想要多少?她说就接她单子个列的来。我说不可能,如果这样,我们只有走法律程序了。她很硬,说可以。我也联系好律师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婆婆打来电话,说她生病了,因为我老公也在这里陪我,她生病了跟本没有精力去照顾孩子了。让我赶紧回家。我那个急啊。想到孩子在家没有人照顾,那还有心思待在那和她纠缠。算账,除去我们的本金,还有存货,现金利润还有三万九,相当于一人一万8.我跟她说,你给我一万现金,还有我的本金还给我。然后我拿着货走人。她同意了。不过当时还说,看我可怜给我。但我当时已经不想再计较她说的话了。很快的把衣服打包发物流到成都。------------------------------------------------------------------------------------------------------------------------------------------------------------------这就是我坑爹的合伙经历,可能有人说我软弱,因为我一直是好脾气的一个人。
<p id="rate_83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神马都是浮云&吃喝币 + 1 个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0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吃喝币 + 1 个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8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请注明:转自天涯!&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0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正儿八经不知从哪里复制来的帖子,& -4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字太多认不完,不过不跟人合伙就能&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呵呵,逼脸不要的东西,作死啊&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0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1,别个确实有基础,这种合伙很难&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2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这种合伙人,直接拉出去切了!!&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8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从来就不搭伙做生意。&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6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lz营销做的那么好,自己开个店嘛&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0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楼主看开点。平安回来就好,一切可&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6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quote]对楼主的评分回复:[/quote]不解释 求地址& + 1
" class="mtn mbn">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142 天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632 天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345 天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106 天
真是人善被人欺,哎!这种人连朋友都没得做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33 天
打伙讨婆娘都要得,莫打伙做生意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13 天
确实看完都是一包气啊,我性格和楼主差不多,学习了。楼主很大度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347 天
对楼主的评分回复:辛苦了,加分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879 天
做生意合伙终究是要散伙。人心隔肚皮。人人都有贪心,就看能不能凭良心贪了。楼主大度。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237 天
对楼主的评分回复:淘宝的浏览量怎么做上去?我的店铺每天就几十人。教我一下,我请吃饭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网友热线:02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028-
管理层信箱:
技术支持:028-
流动党员之家:028-
成都吃喝玩乐网
成都欢喜伏志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川B2-为了省钱,合伙做生意?别傻了,这样迟早散伙
原题:经销商合伙生意里有哪些看不见的成本?作者:黄润霖,专注于渠道发展和经销商转型研究,个人微信号hrlandhyx。文章已获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经销商合伙创业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但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的案例也是一抓一大把。经销商合作,鲜有善始善终的。究其原因,除了在收益分配上容易发生冲突,引发矛盾外,更为隐蔽的诱因是,很多合伙型经销商在成本投入的认识上,没有达成一致,而一旦这些成本发生,就会动摇他们对合作关系的认知。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发生在中部某省的真实案例,两个不同类型的经销商,由于特殊的目的结成了战略合作,但速生速死的合作联盟,展现出了当代经销商在合作关系上某些不成熟的特质。&经销商老王从16岁开始,跟着父辈出来做五金建材生意,经过近20年的积累,已经成为A省排得上号的五金大户。由于早些年的经销资源积累,主要集中在五金小店渠道,产品也是以中低端的杂牌为主,2010年后,建材市场洗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老王也开始琢磨这个经销生意该如何转型。&2011年,正赶上某个大品牌在全国设立省级运营中心,老王因为在行业里的渠道资源与口碑进入了这个品牌的视野。作为老王,自然想趁着这个机会华丽转身,但作为省级运营中心,老王在品牌商的眼中显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产品销售经验偏低端、渠道类型太单一。所以品牌商在与老王的接触过程中,也在同时接触其他渠道商,这让老王有点着急上火。为了促成与品牌商的合作尽快落地,老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朋友老张,也是在A省建材大户,只不过这些年主要精耕在工程渠道,社会资源丰富、并且还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老王拉着老张喝了两天两夜的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二者原有的商贸公司继续保留、正常经营,两人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新的商贸公司,老王负责拓展零售渠道,老张负责拓展工程渠道。业务人员以各自的原有人马为主,后期适当增加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一队人马,两套班子”。股份按出资比例各占50%,然后以新公司的名义把这个大品牌的省级运营接下来。&经过这样一番整合,新的商贸公司在外人眼里显得兵强马壮,与品牌商的合作也很快确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安排办公地点、仓库位置、人员招聘,一切顺风顺水,新的商贸公司很快进入业务角色。老王本来就在五金渠道积淀多年,加上新品牌的号召力、优惠的铺市政策,老王的零售渠道迅速在小店通路上站稳了脚跟。虽然大店专卖渠道是老王的弱项,但由于新品牌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加上老王也舍得在门店装修和市场费用上投入,过程虽然磕磕碰碰,但经过半年左右的磨合,专卖大店渠道的拓展也在厂家的支持下初现雏形。至于工程渠道的进展,老王基本没过问。一是对老张的尊重和信任,二来老王也深知项目渠道的拓展,并非朝夕之功。双方也只是在每个月月底的业务碰头会,相互通报了各自的工作进度。鉴于事前都有明确的分工,两个合伙老板显然不太愿意过多干涉对方的地盘,所以,前期的业务碰头会更像联络感情的务虚会。&老王是个生意人,当然也是一个聪明人。和老张见了面吹牛打屁是一方面,很多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是老王的习惯:自己为了新公司能尽早盈利,有时候集中作业、搞推广发生的费用,能够计入到自己公司的,也都尽量计入到自己的公司,节省新公司的费用支出;但是,老张的业务员出去跑工程,送个样品,在复印店多打了几张图纸,都要在新公司报销打印费。老王的零售网点,很多都是跟着他一起做生意的朋友,平时出去吃个饭、喝个酒,老王也都从自己口袋里掏钱;但看看老张,8月份,光招待费就花了4万多块钱。诸如此类在钱上的“小事”,让老王看不懂老张的业务套路,但还是尽量忍着。他安慰自己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结果、看结果。但结果往往并不会出人意料。&年底总结时,老王和老张的碰头会开得并不融洽。在业绩的呈现上,老王的零售渠道成绩显赫,当年完成了超过3000万的销售额;而老张的工程渠道,除了接到零星几个两三万元的小单,业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年终分红问题,老王和老张产生了严重分歧:老王希望第一年的收益存留公司,不予分配,分配比例按各自销售额占比划分。老张认为自己是半个老板,要求按合同年底兑现分红,分红比例也要按股份比例分配。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气氛尴尬到了极点。2012年后,新公司虽然继续存在,但显然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了,老王开始陆续将新公司的零售业务导入到自己的公司,老张则继续该干嘛干嘛。值得庆幸的是,品牌商对老王第一年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在了解了两人的冲突后,也对老王拆伙的举动表示了理解。&我们先且不论是老张的私心,破坏了这份合作的基础,还是老王的小心眼,激化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合作关系。通常来说,合作型的生意,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不被看好的。在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中,无利不往是根本。双方在合作之前,如果连基本的成本观都没有达成一致,就很有可能将一次简单的合作,变成一次复杂的散伙。在经销商的合伙生意中,除了房租、库存、人员等常规的成本概念外,究竟还有哪些特殊成本,会影响到经销商合伙的质量、时间和结果?这些成本是超脱于我们日常的认知之外,但是又是在合作生意中固定存在的,漠视甚至忽视这种成本的存在,是导致我们合作关系脆弱的根本原因。威权人物的试错成本,决定了合伙创业的成功,本身就是概率事件合作信任是最难建立的,即使是至亲,涉及利益时,也可能会让信任坍塌,这是人性。经销商的合伙公司,按出资大小,五五分成,形成了一种既有老大,又没有老大的局面,这就是反人性的。整体而言,合伙公司集中比民主重要,尤其是在创业阶段。没有一言九鼎的老大,团队就只能是团伙。有人说,如果集中大于民主,一旦老大脑袋发晕、目光短浅,合伙公司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我说,确实如此。但这样也绝对比在相互制约的内耗中,互相折磨而死的强。这是合伙公司创业必须要付出的第一个成本。制度缺陷成本的大小,反映了合伙人的成熟度制度最好能解决现实里的一切问题,但这往往又是最难的,国家所有法律的完善都依赖于实践的不断推演,更何况经销商的合作制度。经销商一旦合作,就是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能够想到的事情,尤其是关于钱的分摊与报销的事情,能说多细就说多细,丑话说在前面,毕竟不是坏事。但是,话也得说回来,经销商的合作,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淤泥,经销商不可能将问题的方方面面想得清清楚楚。即使有过失败经验,制度建设也不可能千人一面,因为任何特例的合作都有其特殊性。接受制度建设的不完美,并把因制度缺陷造成的损失,看成是必要的合作成本,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心态。增量与存量的切割成本,不仅包括收益,还包括投入两个有一定经营基础的经销商合作,一定是基于对未来增量的预期,而绝不会希望有人来分享自己的存量收益。现在很多经销商的合作,将增量和存量的切分,仅仅放在了收入方面,而在固定成本和人力成本上面,能将就则将就,能凑活就凑活,还是家族创业的成本意识。我的看法是,既然收入部分大家看增量,那么在成本投入上也要把增量和存量彻底分开。经销商为了省一时的成本,采取类似于“一队人马、两套班子”的做法,结果让增量和存量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省钱的初衷变成了最后的成本黑洞,合伙生意“跑、冒、滴、漏”的潘多拉魔盒也由此打开。资源成本的结合,一定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资源互补如果仅仅是物理结合,比如一个贡献零售资源、一个贡献工程资源,两者互不搭界,各自为政,不能在合作中形成紧密的工作关系,这种合作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持久。而只有一个拥有丰富的上游资源,比如厂家资源;一个拥有复杂的下游资源,比如政府关系,两者的紧密合作,才能构成项目打单流程上的重要底牌。所以,对于经销商而言,如果资源成本的相互结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奉劝各位早散早了。版权声明:“创业成功指南”所推送文章,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本文使用配图来自摄图网,特此感谢,若本号所使用的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伙企业散伙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