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到近10年有过公司利润造假假的上市公司

中山租房网_租房就是快
中山租房网_租房就是快
中山市本地的租房信息港,这里都是房子信息,专业针对中山租房市场。  有没有人知道在那能查到未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劝你还是卷铺盖走人,这个坛全都是已经上市的公司股东。
  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能看到,但是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是粉饰之后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企业造假案例-海达范文网
企业造假案例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中国上市公司造假案例
路透香港6月20日电---尽管中国政府力图打击市场腐败,但中国二十几年的公司历史中,海外上市公司曾留下了一些不光彩的篇章,这其中包括会计丑闻、管理失当、甚至是直接的欺诈.
2000年代初期,会计的不规范在中国大行其道,以至于时任总理的朱熔基将之成为中国经济的&恶性肿瘤&.
分析师表示,会计欺诈和财务丑闻不仅仅限于中国公司,在美国这一直也是个大问题,并援引安然(Enron)、世界通讯(WorldCom)财务造假、华尔街在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2000年代互联网泡沫作为例证.
尽管过去10年间,对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的投资为许多投资者带来不菲回报,近几个月爆出的会计操作违规报导和财务丑闻让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形象大打折扣,其中许多公司是通过反向收购才得以在美国证交所上市,原本被中国公司亮丽获利增长前景所吸引的投资者被这一切吓着了.
最新一桩负面消息有关哈尔滨泰富电气(HRBN.O: 行情),该股周四崩跌,此前一卖空者的报告促使投资者大举出脱该公司股票,而没有等待观望提议中的收购要约是否会变成现实.该公司後来在周五表示,相关报导存在&事实性错误&.
投资者蜂拥撤离中资股,甚至有中国版Facebook之称的社交网站--人人网(RENN.N: 行情)亦未能幸免,一个月前该股首次公开发行(IPO)时曾是投资热点.然而现在其股价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已累计挫跌约60%.
以下为近年发生的一些最引人注目、牵连在香港、内地和新加坡上市中国企业的造假案例:
2011-内蒙古公司瑞金矿业(0246.HK: 行情)于5月27日停牌.此前有报导称,该公司向港交所和中国政府当局提交的会计账目差异很大.该公司股票目前一直在停牌状态.
2011-2月公布的一份法院文件显示,香港证券监管机构寻求冻结中国森林(0930.HK: 行情)行政总裁李寒春的资产.而中国森林则接受会计不合规调查.据路透获得的法院文件,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已向高等法院申请冻结李寒春最多达3.98亿港元的资产.在会计事务所毕马威发现中国森林2010年会计年度可能出现违规之後,该公司股票自1月26日起一直停牌.
2010-中国纺织品公司洪良国际(0946.HK: 行情)2009年12月登陆港交所,而仅仅三个月後,即告停牌.香港证监会控诉其招股说明书&明显夸大&财务状况.香港证监会已经冻结了与洪良国际IPO融资额相等的资产.投资者资产尚未返还,相关方仍就证监会追回资金的方式在法院上辩诉.
2010--深圳证交所申斥绿大地(002200.SZ: 行情)和管理层严重浮报2009年和2010年利润.
2010--5月黄光裕因贿赂,内幕交易和非法交易获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黄光裕是国美电器的创始人,数度盘踞中国富豪榜首位.
2006--中国电器制造商广东科龙电器和多位前高管因会计造假和其他违规行为受罚.该公司称,被发现在年间虚报12亿元人民币营收以及1.2042亿元利润.前董事会主席顾雏军因财务造假和挪用公款判刑10年监禁.
2004--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巨亏5.50亿美元,震惊市场,成为1995年霸菱银行倒台之後新加坡最大的一起企业丑闻.新加坡一法院随後判处该丑闻核心人物--中航油前总经理陈久霖超过四年的监禁.
2004年--香港廉政公署(ICAC)指控,原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0751.HK: 行情)董事长兼常务董事黄宏生挪用公司逾600万美元的资金.随後,黄宏生因侵吞公司资金和认股期权诈骗被判入狱六年.创维是中国第三大电视机制造商.
2003年--中国排名第11位的富豪周正毅被拘捕,因其与中国银行(3988.HK: 行
情)(601988.SS: 行情)借入一笔20亿元人民币贷款遭到调查.周正毅手中掌控着两家在港上市的公司.内线人士表示,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上海市政府高官在帮助周正毅获得一些市级重大项目的核准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项目均牵涉丑闻.2008年,上海法院判处周毅正入狱16年,因其犯有五项罪名,其中包括挪用资金、行贿和伪造增值税收据.该丑闻一度令中国金融市场承压,且随着对周正毅案件相关上海市政府官员、和贷款机构进行调查,引发一波大规模逮捕潮.陈良宇于2008年因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入狱18年.
2003年--中国富豪杨斌因商业犯罪被判刑18年,其罪行包括合同诈骗、伪造金融工具、行贿、非法占有且使用农田.杨斌曾是中国第二大富豪,据测算拥有9亿美元的财富.他所创立的欧亚农业于2004年从香港证交所摘牌.
2002-中国一法院以虚假会计行为判处郑州百文多位前任高管监禁缓刑.这家在上海上市的零售商曾在年期间公布合计逾15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2001-中国监管机构发现三九企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不正当挪用了在深交所上市的三九医药资金,规模达逾3亿美元.
2001-中国证监会披露中国生物医学企业广夏(银川)实业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公布两笔虚假获利,规模各为1.78亿人民币和5.67亿人民币.该公司曾被广泛奉为蓝筹股.中国财政部稍後撤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照,因其签字认可广夏的虚假获利.
2001-湖北蓝天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向投资者致歉,并表示在该公司是否曾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调查中,有10位官员受到质疑.(完)篇二:收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收入造假案例
1、 操纵入账时点
① 寅食卯粮,提前确认收入
——天津磁卡(上交所500800,上市时间日)
公司简介:天津磁卡全称为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经天津市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及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环球磁卡公司独家发起,采用向社会公开募集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软件系统设计、网络集成技术及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数据卡及其专用读写机具、银行机具的开发与制造、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水性荧光墨制造、加工和销售,纸、纸制品即相关产品的介绍、制造、加工和销售等。 事件始末:2000年年度报告,天津磁卡及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分别将两笔款项提前确认为收入,虚增利润6370万元。2001年度,被公众质疑与子公司关联交易不合理产生高额利润,最终经证监会审查发现年报未扣除成本7410150元,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造假方法:根据天津磁卡公司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海卡公司)将委托他人开发的两项pos机技术协议转让给另三家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5500万元,扣除委托开发成本230万元,形成营业毛利5270万元。经查,海卡公司与受托开发方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规定,海卡公司除了支付了全部开发经费和报酬外,还支付了约定的“技术转让费”的,方可对研究开发成果享有完全的使用权和转让权,但截止年报审计报告日,海卡公司尚欠79万元开发及转让费未付清。海卡公司在尚未享有pos机技术完全使用权和转让权的情况下,向三公司转让使用权,并将所收取的费用确认为收入,提前确认收入5500万元,提前确认成本230万元,虚增利润5270万元。另外,公司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止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② 以丰补歉,推迟确认收入(盈余管理)
会计收入确认和费用计提过程中存在诸多主观判断,其中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出于绩效考核等因素考虑,保持业绩的相对稳定对于经营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以丰补歉更多的被人们认为是对盈余的管理手段,被查处追究责任的也相当较少,
——古井贡酒000596、贵州茅台600519
2010年,古井贡酒成为白酒行业的一匹黑马。2010年全年净利润增长123.71%。以古井贡酒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合并报表和母公司预收账款,分别高达3.55亿元、5.34亿元,而截至12月末,上述两项预收账款数额则大幅度减少至9149.14万元和3亿元,说明公司在四季度将预收账款充分确认进收入。而与之对比的是贵州茅台。2010年,贵州茅台三个季度的盈利增长均低于市场预期。以贵州茅台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的预收账款高达32.62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比2010年中期增加13亿元。存在利用预收账款人为控制业绩释放的质疑。而相对应的是,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8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74亿元,如果将该部分预收账款释放业绩,那么贵州茅台的真实业绩并不至于连续低于市场预期。
2、 子虚乌有,捏造收入来源
① 大胆开源,虚构收入
——万福生科(创业板300268,已停牌,上市时间日)
公司简介: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主要生产大米淀粉糖、大米蛋白粉、米糠油和食用米等系列产品。
事件始末:日,万福生科以每股25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创业板,加上超募资金,共募集4.25亿元,曾被多家券商誉为“新兴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万福生科最先被发现的造假行为是2012年半年报。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16万元,前述数据金额较大,且导致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盈亏方向发生变化,情节严重。因此万福生科被湖南省证监局立案调查,并在日被深交所公开谴责。随着监管部门调查的深入,万福生科以往的 “恶行”终于被揭露出来。万福生科3月2日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至2011年定期报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初步自查结果如下: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据万福生科招股说明书及2011年年报,年四年内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可是其中有1.6亿元净利润是虚构的,实际上四年合计净利润数只有2000万元左右,近九成为“造假”所得。
造假方法:万福生科的虚假销售本质上是借别人公司的名义自己销售给自。为伪造收入,万福生科私刻客户假公章、编造销售假合同、虚开销售发票、编制银行单据、假出库单等一系列造假工序的配合,让虚增销售收入看起来合理,甚至到税务部门为假收入纳税。
常见的虚构交易造假方式是一笔钱以虚拟交易的客户名义收款进账冲销应收账款。偿还这笔资金时则以借出款名义通过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让应收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或以购货款的名义出账,使应收账款转化为预付账款或者存货。但这最终的结果还是停留在流动资产阶段,暴露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因为流动资产需要变现,长期变不了现,最后只好采取计提减值准备处理的方式,容易引起怀疑。而万福生科则是利用调整现金流量表项目结构,把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直接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万福生科在收入上搞的是真的现金流,这些现金基本都是从IPO中套来的钱或想办法拆过来的。
把钱提取出来:
借:在建工程、预付账款等
贷:现金、银行存款等
虚构交易假装实现收入:
借:现金、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然后以各种关联方式通过“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再据为己有或还回去。万福生科选择了虚增“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项目,它的募集资金建设项目还在建设中,这样做不至于招人耳目。万福生科2012年中报显示,该公司的在建工程在没有项目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账面余额从86 750 113.38元增加至179 975 363.60元,增加近8323万元;预付账款账面余额从119 378 847.66元增加至145 695 483.65元,增加了近2632万元。
② 里应外合,互相抬高收入
——海王生物(深交所000078,上市时间:日)
公司简介:海王生物主要生产经营生物化学原料、制品、试剂及其它相关制品(以上不含专营、专控和专卖商品),开发生物化学产品和其他相关制品,自营进出口业务,投资兴办实业,预包装食品(不含复热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等。
事件始末:在2006年发表的《十亿财务造假现形,海王生物仍在继续疯狂造假》一文中,财务舞弊揭析专家申草质疑海王生物2005年报亏7.41亿元的正常性,理由包括海王生物上市以来重大会计差错发生频率和影响数值反常、关联交易频繁,这些成为海王生物人为调整利润的条件。
造假方法:海王生物2003年度销售给广告公司、报刊及其他媒体公司的产品共计实现销售收入元,相关收益已全额计入2003 年度,称该媒体公司等同时与本公司签订了以提供广告版面作为货款支付方式的协议,并约定在2004 年至2006 年期间内分期履行上述协议,相关收益应在广告版面提供时确认,而公司对上述相关收益已在2003 年度全额予以确认。2003年报披露,海王生物2003年度实现收入14.56亿元,而这14.56亿元中,主要是本年度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药品收入金额较大,其中山东潍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属药品批发公司,本年度实现药品销售收入 9.98亿元,扣除近10亿元批发收入,海王生物实际实现收入只有4.58亿元,而这里面至少有2.39亿元是卖给报刊媒体的,而且媒体承诺是以1-3年内以广告版面偿还货款,不是真正的现金流入,1-3年分期付款,公司却在当年全部确认收入。这被视为一种互换交易,或者称对敲交易,非常容易虚增金额,彼此不付出真正的现金。而2005年公司则将该收益确认事项视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比较会计报表的期初数。
③ 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方交易
——绿大地(深交所002200,上市时间日)
公司简介:云南省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 年,于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6.49元,以绿化工程和苗木销售为主营业务,是云南省最大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事件始末:2009年10月到2010年4月,公司业绩5次反复变动,高管、审计事务所也频频变动,2010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2011 年3 月17 日,绿大地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捕,自此股价一路下跌,半年多跌幅超过75%。由此逐步揭开了绿大地的财务“造假术”。
造假方法:为达到上市目的,绿大地注册了一批由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采用伪造合同、发票等手段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收入。其中,绿大地的苗木采购大户订单,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之间为公司增加营业收入、净利润做出重要贡献。根据绿大地招股书,2004年至2006年及2007年上半年, 绿大地的前五大销售客户分别为昆明鑫景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昆明润林园艺有限公司、昆明滇文卉园艺有限公司、昆明自由空间园艺有限公司、昆明千可花卉有限公司、昆明天绿园艺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昆明企业以及部分成都、北京企业。但上市后一些曾经的采购大户陆续神秘蒸发。北京都丰培花卉有限公司日被吊销了营业执照;昆明天绿园艺有限公司日被吊销了营业执照; 昆明鑫景园艺工程有限公司于日在昆明市工商局办理了工商注销手续; 昆明自由空间园艺有限公司日办理了工商注销手续;成都贝叶园艺有限公司与成都万朵
园艺有限公司,同时在日进行了工商注销,且两公司均成立于日。
3、 篡改收益结构
① 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
——东方电子(深交所000682,上市时间:日)
公司简介: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如今公司以智能电网、环保节能、物联网为三大主业,以软件及外包服务、电子制造及工程服务、民用消费品为三大辅业,是国家和山东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事件始末:东方电子本是烟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通过职工股运作将股票收益转为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上市伊始就即业绩造假,跨度之长,金额之大,手段之隐蔽的造假奇观。期间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然而这种光辉形象自2001年7月开始的股价下跌而终结。从日至8月6日,短短1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从17.5元最低跌至10.28元,跌幅达41%。股价异动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2001 年7 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进行调查。在公司发布公告的前后,公司经营部门一位知悉公司造假情况的人员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证监会的调查很快切入正题,直指公司财务报表造假。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东方电子虚增巨额销售收入的违法事实浮出水面。
造假方法: 早在公司上市之前,为减小公司分红压力,即成立一家空壳公司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专门购买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后为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对公司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将1000 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又将之前为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的44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另搜集的4个自然人账户中,至此分散在44个人账户中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由公司证券部掌管。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而上市前一日,公司将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打进由公司掌控的上述44个账户中。1月24日,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第2个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耗资近5000万元。后于当年11月底抛出,获利5000多万元,全部计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当年大比例分红送股的基础。此后,为提高公司业绩和企业形象,利用公司掌控的大量内部职工股,将内部职工股出售,再将出售后的收入包装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上升和股本的扩张则进一步刺激股价的上涨和股票数量的增加,又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形成所谓的“良性循环”。而公司制定的年增长速度50%以上的发展计划和利润目标,与公司实际生产情况之间的差额正是由此抛售股票收入来弥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公司证券部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公司在银行的账户。公司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董事长隋元柏指使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伪造销售合同,虚空发票。篇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
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易量。
通过造假,绿大地上市前后虚增资产3.37亿元,虚增收入5.47亿元,个别的资产竟然被虚增了18倍之多。
3、费用不入账,坏账少计提。
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的,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4、虚构存货库存。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5、虚降成本结转。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6、虚构现金流。
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7、虚增资产价格。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8、虚假重组。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9、虚假重组之二。
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年,其他的只要一年。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10、自炒自股。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我跟踪过好久,说实在话,上市公司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11、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11、自买自卖关联交易
紫鑫药业则是通过一套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在人参交易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均被董事长郭春生家族及其关联方所牢牢把控,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可以自由调
节紫鑫药业的营收规模以及利润分成情况,支撑其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买自卖和虚假交易。
其实紫鑫药业当时的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第三大客户吉林正德药业和第四大客户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和第五大客户通化文博人参贸易公司,都与紫鑫药业存在着关联关系。
12、劣质资产注入
资产重组是A股上演麻雀变凤凰神话的又一阵地,同时也是造假的重灾区,注入资产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如果是优质资产以合理价格注入,原本垂死的公司可能因此起死回生。如果是将劣质资产高价注入,结果则是恰恰相反当上了冤大头,而真正为此买单的无疑是广大股民。比如吉林制药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日,公司公布了一份重组预案:拟以8.30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90000万A股,拟购买的资产为滨地钾肥100%股权,及冷湖滨地持有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土地使用权。而这个价值72亿的大盐滩矿区其实其真实价值还不值800万,无法量产钾肥。
附: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账目造假
上市公司账目造假的先兆主要是:推迟公布业绩;会计师事务所被更换或主动辞去业务;财务总监更换频繁;独立董事全部辞任;大股东减持;收购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业务;以发新股支付代价进行并购,利润表中的利息数额远高于现金流表中实际支付的利息;企业的分销商、客户或供应商的独立性、真实性存在问题。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测试毛利率的方法就可以识别上市公司造没造假,比如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并且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造假的情况。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一个公司如果存在虚构的收入,往往会留下毛利率高得惊人的迹象。
13、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篇四: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四川长虹始创于1958年,其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
一。然而从数年前开始,长虹就陆续爆出财务丑闻。日《深圳商报》披露了长虹在美国遭遇巨额诈骗的消息:长虹2002年出口彩电近400万台,其中有300多万台是由美国APEX公司代理出口的,这家公司拖欠了长虹的货款,使长虹彩电数亿美元可能无法追回。四川长虹立即给予否认,称“传长虹在美国遭巨额诈骗”纯属捏造,当时有人质疑长虹外销急剧增长和应收账款急剧增长的背后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可能。日,四川长虹公布2002年报显示,长虹实现收入125.9亿元,实现净利1.76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为-29.7亿元,这是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来(1998年),长虹经营性现金流首次出现负数。长虹的这份年报披露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截止2002年底,长虹应收账款仍高达42.2亿元,其中APEX公司欠38.3亿元(4.6亿美元)。事实上,审计意见及会计报表附注都没有完全揭示APEX风险,长虹巨亏预告后,股价几度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
长虹2008年年报披露存在漏洞,披露的成本、费用存在差异约155亿元,长虹2008年可能存在同时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上百亿元。律师提供的一份材料中指出,长虹2008年年报(合并)中披露的营业成本(万元)、销售费用(万元)、管理费用(万元),计算得出三项合计为万元,但通过年报披露的采购金额等信息分析计算,上述三项费用合计金额约为万元,中间存在大约155亿元的差距。两位律师指出,这一是可能长虹2008年隐瞒约155亿元的利润,但可能性较小,另一种可能则是四川长虹2008年可能存在同时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上百亿元。
日,媒体刊出《被指虚增销售收入50亿 四川长虹10年财务迷踪》一文,所谓的长虹“财务门”事件由此开始闹得沸沸扬扬。长虹前员工范德均实名举报长虹公司虚报销售收入50亿,而在其之前,亦有多位专家对四川长虹财务报表真实性提出质疑。长虹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疑点:
1.存货方面:长虹的存货在1997年彩管大战的时候增加,这属于正常情况。1997年之后存货没有下降还有上升趋势,但是他们的存货跌价准备并没有随着存货量的上升而增加。
2.应收帐款方面:1998年彩管大战的时候,长虹的应收账款正常增加,但是1998以后应收帐款不跌反升,长虹没有按照程序计提坏账准备。
3.短期投资方面:从2000年开始,长虹办理了一个高达10亿的代客理财,代客理财应该计提跌价准备,但是长虹没有按照程序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根据长虹的报表可以发现,他
2000年有99.92%的一年期应收账款,2001年有99.80%,2002年有99.76%都不计提,而这些应收账款从来没有收回过。
通过多方的证据和分析,可以看出长虹公司舞弊的主要方法为多计应收账款: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列;或者应收账款少提或者不提备抵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变现价值和相关资产虚增。长虹公司多计应收账款的渠道主要为以下四个:
1.提前确认收入
自2001年以来,长虹应收账款余额直线上升。与此同时,主营收入在2002年虽有起色,但远远不如应收账款增长的快。长虹2002年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收入的猛增,据长虹执行副总裁李克兴称,2002年出口开始迅猛增长,从2001年的1.04亿美元猛增到
7.8亿美元。对于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过快的问题,长虹电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做出这样的解释:长虹是2001年开始与APEX合作的。他坦承现在由APEX中介出口的资金确实有四成没有收回,但按惯例,与海外中介企业合作,一般会有二至六个月的还款期,APEX尚未偿还的四成资金中绝大部分仍未超过信用付款期限,而且还有支票担保。
这一事实表明长虹计入财务报表的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确认的收入,也就是应收账款。提前确认的收入不一定能在将来实现,这样是有很大风险的,也就构成了账实不符。
2.伪造承兑汇票
有举报材料称,1998年四川长虹的财务报表显示,该年度应收商业承兑汇票71份,共计22.5亿元,均为四川长虹作假的结果。在1998年四川长虹财务报表大额应收票据列示表中,高达4.658亿元的上海英达商业公司商业承兑汇票事实上是上海英达商业公司应四川长虹要求开具,但是上海英达没有提过货,也没有销售和入库,也不是预付款,公司多次向四川长虹讨要未果,也没有给出不予归还的解释。此外,在四川长虹1998年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其对重庆百货大楼1998年末的应收票据为6.658亿元。而在当年重庆百货自己的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仅为9494万元。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完全不相符。事实证明:四川长虹多次通过几个大的代理商通过虚假提货和虚假财务记账的方式将销售收入虚增了数十亿元。
3.暗渡陈仓
长虹的一家子公司长虹新艺的所有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共计1600万,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长虹新艺实际收到8000万,长虹新艺拿着这8000万去购买固定资产,或者变成存货、货币资产,总共只有1600万,6400万资本金去向不明。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损失了8400万。长虹新艺有8000万的应收账款,但长虹2003年报中,在关联方应收应付款余额项中指明:长虹对长虹新艺无应付账款。大量的银行贷款、货币现
金就是通过这些子公司以应收账款的形式,转移到第三者手中,然后再把子公司倒闭。子公司因为对其资料公布的要求没有上市公司严格,隐蔽性高,就成了暗中转移资金的目的地。长虹公司通过应收账款,巧妙地将货款转移至子公司,再利用子公司隐蔽性好的特点进一步将资金转走,最后银行债权追索无门,而长虹来自子公司的应收账款则不断上升。
4.重复记录旺季销售收入
四川长虹1997年度销售收入账务截止日期实际为日,将日到1月31日春节销售旺季近20亿的销售收入计算到了1997年度,这20亿彩电销售增值税发票的票面开票日期均为日。但是这部分销售收入在1998年度以变通的方式再度被计入年报。四川长虹1998年年度财务报表显示,会计年度为公历日至12月31日。但据举报材料称,1998年长虹再次如法炮制,将1999年1月的部分旺季销售收入计入1998年年报。湖南邵东工业品集团公司在国家某行政机关处备案的《长虹公司98返利及代理费结算表》显示,四川长虹1998年的会计年度截止至日。这样一来,原本的收入被重复计入财务报表,自然导致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升。
舞弊是市场中难以根除的顽症,企业经营总是伴随着财务舞弊。从我国虚报巨额利润、欺骗投资者的琼民源案件,编造子虚乌有暴利故事的“银广夏陷阱”,三年内收入剧增3300倍的格林柯尔神话,到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施乐公司等财务造假经典案例,上市公司舞弊的丑闻比比皆是。这些案例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也使得公司治理和规范尤为迫切。
四川长虹“财务门”事件告诉我们:公司财务治理需要更完善的监督和保障,造假带来的是一时的暴利,但却会损害大众的利益,舞弊者自身也终难逃法网。公司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现行的财务核算制度、会计准则及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防止财务造假与舞弊,从而保证财产资料的合法、真实、完整;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建立起公司内部有效的制衡、约束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正规管理;最后应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需建立起合理、科学、有序的财务约束机制,同时,外部各主管财政机关、各审计机关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场持久战。长虹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或许还有更多的舞弊事件。由此可见,提高董事会治理公司水平,维护市场诚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审查都是势在必行的。唯有外部治理
体制和市场环境得到重大变革和改善才能让市场迎来一个真实合法的新局面。篇五: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 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 亿元,2001 年更是达到14.76 亿元,转眼到了2002 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的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即2002 年的扭亏的巨大“贡献”来自于2001 年的巨亏。科龙2001 年费用总额21 亿元之巨,2002 年仅为9 亿元,扭亏之术可见一斑。当然,如此扭亏为盈是建立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大幅变化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的变化。
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本文拟通过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会计审计问题,讨论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一)科龙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事实证明,顾雏军收购科龙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属于人为调控,扭亏神话原来靠的是做假账。
1.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
科龙舞弊手法之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编造虚假财务报告。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仔细分析,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则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6.35亿元。2001年的科龙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和广告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将不可能;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年也不会盈利。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财务处理,早就被“披星戴帽”甚至退市处理了。可见,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根本没有盈利,ST科龙扭亏只是一种会计数字游戏的结果。
2.虚增收入和收益
科龙舞弊手法之二:使用不正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经查,2002年科龙年报中共虚增收入4.033亿元,虚增利润近1.2亿元。其具体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未出库销售的存货开具发票或销售出库单并确认为收入,以虚增年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科龙电器2004年第四季度有高达4.27亿元的销售收入没有得到验证,其中向一个不知名的新客户销售就达2.97亿元,而且到日审计时仍然没有收回。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同样是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的操纵下,科龙年报又分别虚增收入3.048亿元和5.127亿元,虚增利润8935万元和1.2亿元。这意味着在顾雏军入主科龙之后所出具过的3份公司年报都存在财务造假,将不曾实现的销售确认为当期收入。
3.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科龙舞弊手法之三: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经查,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与格林柯尔公司共同投资、关联采购等关联交易事项,2000年至2001年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2003年、2004年科龙公司年报也均未披露使用关联方巨额资产的事项。
顾雏军入主科龙不久便开始在各地疯狂收购或新设控股子公司,通过收购打造的“科龙系”主要由数家上市公司和各地子公司构成。到案发时,科龙已有37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28家分公司。由顾雏军等在境内外设立的私人公司所组成的“格林柯尔系”在国内亦拥有12家公司或分支机构。此间”科龙”与”格林柯尔”公司之间发生资金的频繁转换,共同投资和关联交易也相当多。科龙公司在银行设有500多个账户都被用来转移资金。在不到
公司涉嫌侵占和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的累计发生额为
如此看来,对于格林柯尔而言,
利用科龙的营销网络赚取利润。
以科龙系列公司和格林柯尔系列公司打造融资和拓展平台为由
户,频繁转移资金,
联交易对科龙进行盘剥,
(二)科龙审计报告透视
科龙财务造假该打谁的板子
2002年之前,科龙的审计机构是安达信,
当时的安达信“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
达信因安然事件颠覆后,
格林柯尔和科龙这两个
龙审计了2002年至
勤认为“未能从公司管理层获得合理的声明及可信赖的证据作为其审计的基础,报表的上年数与本年数也不具有可比性
安达信曾给出过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确定的情况下,德勤
础上,2003年德勤对科龙
德勤对科龙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辞去科龙的审计业务,
为2002年、2004
司进行报表重述。既然科龙被证实有重大错报事实,
透露,证监会基本完成了对德勤的调查,
包括: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第一,在执行审计程序等方面,
没有尽职。例如,证监会委托毕马威所作的调查显示:
年7月31日期间,科龙电器及其
格林柯尔系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重大现金流出总额约为
重大现金流入总额约为
报告中均未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科龙只是一个跳板,顾雏军把国内上市公司科龙当作掏空上市公司,
?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自然难脱干系。”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烫手山芋2004年的年报。2002年给出2003但它此前为科龙德勤的确出现了严重纰漏,34.79亿元,共计4年的时间里,格林柯尔系有关34.85亿元。 它要做的是借科龙横向并购,“提款机.通过众多银行账采用资本运作通过错综复杂的关另一方面又通过财务造假维持科龙的利2001年,ST科龙全年净亏在对ST科龙2002年年报进行审计时,”,所以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2001年年末科龙整体资产价值不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显得有些牵强。在此基尽管在2004年年报披露之后德勤也宣布2003年年报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德勤显然难以免责。德勤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龙电器的审计并家主要附属公司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疑似40.71亿元,75.5亿元。而这些在德勤 ”.一方面15亿元多,2002年,安普华永道对德此前2004年据媒体
1日至2005不正常的3年的审计 满足不断扩张的资本需求,给出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采取了请辞之举。之后,德勤走马上任,为科“年的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年年报出具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没有撤回,也没有要求公月
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之一,即须认为会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一一审计报告》第18条规定,意味着德勤认为科龙、2004年度的现金流量表是公允的。
第二、德勤对科龙电器各期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时,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存货期末余额,并推算出科龙电器各期主营业务成本。在未对产成品进行有效测试和充分抽样盘点的情况下,德勤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并予以确认,其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均不合理。
第三、德勤在存货抽样盘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
适当,审计程序不充分。德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实施抽样盘点程序时,
充分有效的抽样盘点范围,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电器通过压库方式确认虚假销售收入的问题。存货监盘也是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
虚增的主营业务利润其实并不难发现。
第四、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
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报酬是否转移为标准,一般来说仅以
如果一项销售行为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认为当期收入必然导致利润虚增。对较敏感的
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致使科龙通过关联交易利用销售退回大做文章,转移资产,虚增利润,这也是德勤所不能回避的错误。
第五、德勤审计科龙电器分公司时,
他必要审计程序,无法有效确认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及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真实性。科龙有很多分公司、子公司,组织结构相当复杂。按照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审计风险,即审计重要性水平来确认每年对哪些分公司进行现场审计。
(三)思考与启示
对于科龙财务造假,中国证监会已做出处罚决定,
思,主要有:
1.科龙财务造假根源何在
科龙财务造假的根源仍然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革,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格林柯尔
介入能够打开产权之结,改善公司治理。现在看来,在顾雏军的把持下,科龙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但没有改善,
联交易以及公司资金被”掏空”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再次凸显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科龙已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但实质上公司治理仍存在严重缺陷。
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格林柯尔谋利,
事制度也是名存实亡。当科龙为种种
龙的独立董事始终未能发表有助于广大中小股东揭晓
龙的中小股东发起震撼中国股市的要求罢免其独立董事的
司治理不仅包括内部治理,还包括外部治理,否则治理的重任难以完成。那么,确定的抽样盘点范围不未能确定如果进行账实相符核查,科龙同未曾实现的销售确”这一块,德勤也没有实但其引发的相关问题令人深2001年,科龙实施产权制度改关以公司的独立董“疑云”的独立意见,难怪科“独立运动”。当然,公 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应该以货物的风险和“出库开票”确认收入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就不应确认为收入。“销售退回 没有对各年未进行现场审计的分公司执行其”实现了民营化重组,其初衷是希望民营资本的反倒被强化了。几年来公司的会计数字游戏、顾雏军利用其对公司的超强控制力,导致科龙陷入新的危机。“疑云”笼罩,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之时,科
外部治理的关键又是什么?是法制的完善和监管的有效性。有法不依,任何公司治理、监管制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都可能失去存在的基础和保障。虽然市场主体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会与制度博弈,而法律法规就是为了约束和防范这种试图突破制度的行为而设置的。若缺乏有效监管,这种企图突破法律制度的活动将会变本加厉。要约束公司行为,保障其内外部治理的实现,必须落实监管的有效性,最终使公司问题通过监管而得到及时发现、制止和惩戒。
2.强化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保证
证监会是对证券市场行为进行全程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机构。顾雏军涉嫌多项证券违法违规问题,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查处是完全必要的。事实上,2002年以来科龙的经营业绩出现剧烈波动,已经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质疑,现已查实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存在严重不符,
财务数字游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混”了近
公众质疑在先,证监会立案调查滞后。作为市场监管者的证监会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苗头,进行有效监管,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投资者,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有待提高。
此外,从证监会立案调查科龙事件,到顾雏军等人被拘捕,
关方面获取案情进展情况,即使案情细节不便披露,
杂程度也应有个交代。相比之下,创维事件发生后,
涉案人员、案件主要内容在内的详尽信息的做法,
有的知情权依然欠缺。
3.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
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计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和舞弊行为的另一道重要关卡。拥有国际
务所金字招牌的德勤没有把好这道关,反而深陷
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大陆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自从我国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以来,
势、人才优势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占据了国内审计服务的高端市场,
润率遥遥领先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资本市场的磨砺和实力赋予了其极高的品牌价值,为其带来巨大的商誉和业务机会。所以,德勤作为科龙的审计机构其专业胜任能力毋庸置疑。而科龙聘请国际
审计,也相信其审计报告的公信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然而,事实证明,如果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营业绩的“挡箭牌”,并给事务所带来一连串麻烦。
难怪有人怀疑德勤在中国大陆是否存在“
发现科龙的问题和顾雏军的犯罪事实。所以,
归结为“某些固有局限”所致,或是被审计公司管理层的造假责任等,会使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业产生不信任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的现状,审计师职业道德缺失已导致大量的审计失败,
意见和预警信息,不仅是失职,还有渎职嫌疑,不但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事务所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但它居然能够利用5年。可以说,科龙是”自我曝光 投资者未能及时从相对于科龙问题的严重性或复香港廉政公署立即发布包括不能不让人感到目前投资者应“四大“科龙门”,由此可以发现国际会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以其独有的品牌优业务收入和利“四大”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就可能成为问题公司粉饰其经鉴于德勤在科龙审计中的表现,”。否则,审计师完全可以审计师在出现错误时,反观目前审计行业审计师知情而不据实发表.”在前,反映出当 那么独立审”会计师事双重执业标准简单地将其
当然,审计师身陷问题公司,制度环境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人们习惯称审计师为“经济警察”,实际上夸大了外部独立审计的作用。审计师没有司法或行政权力,因此可能无法获得能与行政或司法机构比肩的信息。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现在许多审计师身陷问题公司,主要因为上市公司能够左右会计师事务所的饭碗。而且,道德审判意识不强且违规成本又低,因而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对于造假企业,审计师仍有可能铤而走险。
问题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超国民待遇”
近年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内地的业务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陷入财务丑闻的事件也开始出现。一向以质量精湛、执业独立而占据国内大部分审计市场的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成为被告。
指责的问题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在我国享受
际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建立和执行统一的监管标准。诚信制度面前应当
等”,有关监管部门应当给予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平等竞争的平台,使公平公正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4.审计风险防范
德勤对科龙审计失败,
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企业组织形式纷繁复杂和经营活动多元化,要求审计师们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民事赔偿方面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无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是否受到行政处罚,只要虚假陈述行为存在,就可以作为被告,适用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审计师的责任更为重大。
面对目前独立审计行业的系统性高风险,
务丑闻中不能排除有审计人员参与或协助造假,
认审计人员也会成为造假公司的受害者。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很复杂,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
原因: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
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因此险意识,通过完善制度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五粮液、唐桥等
当事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唐桥。
唐桥,男,1954
王国春男,1946
陈林,女,1960
年5月任五粮液财务负责人,
再次说明了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由其向法庭自我证明清白,
.提高质量来推动独立审计的良性发展,是化解审计风险(以下简称五粮液)6月出生,五粮液董事、董事长12月出生,1998年47月出生,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至今任五粮液总工程师,事务所要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无论国际所还是国内所均难幸免。二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2011〕17号,住所: 年5月任五粮液副总经理,“科龙一德勤或承责或免责,但审计失败最主要的82004年5月至今任五粮液董事、总经”事件中受“人人平目前审计师面这样一来但也不能否.1998年4月至今任五2002年1另一财
号,2004”超国民待遇”,主要问题是对国
或有审计质量问题,增强风名人员)〔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岷江西路150年年月至月任五粮液董事长,年月至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利润造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