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千亿档案在教育局五年未取资金都用在哪儿》

这五年 千亿教育资金都用在哪儿
请登录后查看!
请登录后下载!
我来说两句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用户筛选&&  《这五年:千亿教育资金都用在哪儿》
  [导语]2010年,国家及江苏省先后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明确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教育强省、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五年,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来说说教育投入。据统计,五年来,全省教育经费的总投入累计突破8000亿元,持续5年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位居全国第二。系列报道《这5年》今天关注:千亿教育资金都用在哪儿
  [副1:生均经费实现全覆盖]
  [正文](上字幕+配音: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我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8641.91亿元。仅2014年一年总投入就达2080.09亿元,与&十二五&之初相比,增幅近60%。总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大头,&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5852.07亿元,剩余部分为教育收费和社会捐赠。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上,有56%投入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一半用于教师工资和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01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机制。这一突破让不少薄弱学校的校长,松开了紧皱的眉头。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贾青告诉记者,过去,她每天想的是如何省钱,有了生均经费拨款后,她开始有底气,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一般字幕]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贾青
  [同期声]3309以前生均经费比较少的时候,想添一台照相机,没有钱,不敢,现在生均经费提高了//3410今年操场有点破损,为了要把学生活动开展起来,/那这个(钱)怎么办呢,就是(部分)从公用经费里面出来的。
  [正文]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每生每年小学230元、初中350元,提至小学700元、初中1000元。十二五期间,省财政统筹中央下发的教育专项补助资金中,每年五分之四向苏北苏中倾斜。许多农村学生家长发现,孩子的校园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
  [一般字幕]学生家长 施婷
  [同期声]4212二年级我们家孩子快乐周三(课程),当时没有多少个项目,到现在四年级,扩展了很多很多项目。//4239有的时候到下午,会发酸奶给孩子喝,我觉得对于孩子的一个是学习,还有一个身体健康上面,都有很大的改善。
  [副2:720万名学生享免费教育 ]
  [正文]再来说说另外一半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去处。它们中的一部分,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的主要来源。目前,(上字幕+配音:我省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省1233万名各级各类教育学生中,有720万名学生享免费教育政策,有130万名学生享受国家各类助学金,5年里仅生源地助学贷款投入就达30亿元。另外一部分经费,集中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包括高校内涵建设和义务教育改薄工程。据统计,(上字幕+配音:到2014年,我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1.5万平方米,新建重建中小学校舍564万平方米,建成117片农村中小学塑胶跑道。)
  [副3:未来经费还将继续增加]
  [正文]随着教育经费总规模扩大,保障经费的使用效益也成为一项重要工作。2011年《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省级教育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每个教育经费项目完成后,都必须按要求进行绩效自评,再接受省级抽查评价。这无疑给各地区、各学校加了一把&防盗锁&。
  [一般字幕]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 庄芸
  [同期声]4632从(项目)投标,招标,中标,到过程中的建设,到建设以后的回头看,应该说都有一系列的流程确保规范使用。
  [正文]下一步,我省教育经费投入还将继续增加。由于普通高中择校政策取消,目前首要调整的将是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一般字幕]省教育厅副厅长 倪道潜
  [同期声]0442已经正式致函给省财政厅,明确地提出,我们分区域来制定,//0526苏北不低于800元,苏中不低于1000元,苏南不低于1200元。
  [正文]记者洁萍、恒生报道。
  [编后]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在财政支出上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窘迫,但是如何把教育资金中的每一分钱花到点子上,在同样的投入下创造更大的产出,却很考验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能力。千亿教育资金,应该说已初见成效,但是会不会带来更长远的价值,有待时间的检验。
&发布日期: 15:08:04来源:江苏教育频道第05版:读书周刊
《我在人大这五年》:向人民履约
&&&&朱永新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是从2008年开始的。他说,当时他暗自承诺:切实履行职责,五年以后再撰写一本《我在人大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2008年曾出版《我在政协这五年》)汇报自己这五年的代表生涯。&&&&五年过去了,朱永新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我在人大这五年》。这本书中,他把每年两会的生活,自己在人大五年提出的建议与议案,参加常委会讨论的发言,以及参观视察时的感想,都以原生态的方式保存下来。同时将有关部委对他建议的答复也一并附上。&&&&《我在人大这五年》并不是一部简单的书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看到中国当下的政治生态,看到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但归根结底,这本书是一位人大代表的履职报告,是一个人兑现承诺的口述历史,是一双脚在历史长路上留下的印痕。&&&&2013年3月,朱永新又从人大转任全国政协常委。他说,人大更像清华,政协更像北大。人生就是这样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组成,历史就是由这样的一段又一段人生拼接。他见证着许许多多委员代表,以各自的方式庄严地履行着人民交付的重托。&&&&而朱永新的方式是,写一本书记录历史。他说“一位委员代表,会用几秒钟来参与讨论?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所有委员代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于顶。每位委员代表最后都得用行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个约定,可以轻若鸿毛,也可以重如泰山。履约,可以变成虚伪的敷衍,也可以成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缇妮)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干部教育培训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