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固定资产回报率的回报率可以假设为完全一致的么?

[转载]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
ROIC是公司潜在盈利能力,ROE是股东真实得到的利润。高ROIC必须转化为高ROE才能实实在在带来利润。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不拒绝新事物本身,只是反对不加思考地将新事物加以肯定,更反对以新事物为名的无端炒作。后现代的价值投资者需要具备求实的精神,更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智慧。
价值投资者们热衷于寻找被市场极度低估的资产,进而利用市场在有效与无效之间的波动进行套利,但价值投资者们也并不排斥“成长投资”,事实上,也的确存在很多不断成长并创造价值的公司,这些公司给其长期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微软、英特尔、沃尔玛、Google等。
再次强调,只有ROIC[资本回报率]超出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成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长;除此以外的成长,全部是不值一提的伪成长[当然,在此强调,看待“成长”和新事物也要理性一些、宽容一些,要认真思考,有些业务和项目也许从目前来看是亏损的,但这并不能说明项目没有长期前景,这也许只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如:消费者的培育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模不经济、社会效益的因素等,对此价值投资者也不应该短视,对这类项目的引导和关注,取决于价值投资者们资金的性质及其根本理念了。]。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唯EPS论”的荒谬性,已经认识到了必须将财务绩效与其所占用的资源及花费的代价联系起来看。现在很多人转而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那么“唯ROE论”对不对呢?
ROE与ROIC的优劣在此不在赘述,ROE的缺点再次重申一下:
1.ROE容易存在绩效与占用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2.ROE可能包含非经常性损益,不具有代表性;
3.ROE可能过度使用了财务杠杆,使得公司在过高的风险下经营;
4.更重要的是,与ROIC相比,ROE并不能直接证明价值创造的能力,高ROE也许说明不了什么,而高ROIC明显是价值的正面因素,根据EVA[经济增值]=IC&(ROIC-WACC)公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ROIC越高越好。
我们进行投资分析时,会发现很多标准之间会存在背离,如PE和PB的背离,其实ROE和ROIC也存在背离的问题,一家高ROE的公司完全可能是一家低ROIC的平庸公司。这里剔除了那种不值一提的、存在大量非经营性利润的“人造高ROE公司”,即使不存在大量一次性利润的公司,也同样存在ROE与ROIC的背离。
这种推导是很简单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资产和收益的分解:公司的资产可分解为经营资产和非经营资产,相应的,公司的收益可以分解为经营收益和金融收益。对于像贵州茅台这样的卓越公司,其货币资金占全部资产的50%,贵州茅台历来存在大量的超额现金,因此超额现金应该视为金融资产而非经营资产。
这里假设公司不存在任何非核心资产和非核心收益,相应地存在一些勾稽关系:
公司的投资资本IC=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净负债NB=金融负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即有息负债,如银行借款、债券、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金融资产指各种金融资产,包括超额现金)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全部净经营资产即为投入资本IC)
我们知道,以合并报表的口径来看,ROE=权益净利润/权益净资产,分子不包含少数股东收益,分母不包含少数股东权益。其实,“少数股东权益”等同于负债,只不过现在的新准则把它放在权益项下了,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得到的报酬就是少数股东收益,金融负债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后面的“税后利息”包含了“少数股东收益”。
下面的推导给出了ROE和ROIC的关系方程式:
税后经营利润(NOPLAT)-税后利息(I)
ROE=———————————————————
权益净资产(NBV)
税后经营利润 净经营资产 税后利润(I) 净负债
=———————&——————— - ———————&——————
净经营资产 权益净资产 净负债(NB) 权益净资产
税后经营利润 净负债 税后利息 净负债
=———————&(1 + —————) - ——————&——————
净经营资产 权益净资产 净负债 权益净资产
税后经营利润 税后经营利润 税后利息 净负债
=——————— + (——————— - —————)&——————
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 权益净资产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 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ROIC + (ROIC - r)&DFL
净经营资产总计=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经营现金+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经营长期资产-经营长期负债)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权益净资产是指剔除掉少数股东权益之后的净资产。
在这里,为保证ROE口径的一致性,税后利息I包含了正常的利息与少数股东税后收益,净财务杠杆DFL的分子“净负债”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此外,假设公司不存在其他任何非核心资产和非核心收益。为此,我们得到了一个ROIC和ROE之间关系的近似方程式:ROE=ROIC+(ROIC-r)&DFL。
于是,ROE和ROIC的关系就清楚了:
1)ROIC是ROE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2)从理论上说,ROE受3个因素驱动:ROIC、ROIC与r的差异即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DFL。
基于ROE=ROIC+(ROIC-r)&DFL,ROE和ROIC完全可能有多种背离,下面简单的说明之:
1.最良性的背离——“高ROIC+较高的ROE”,典型的例子就是贵州茅台。贵州茅台的ROIC接近70-100%,ROE在35%左右,茅台的r接近于0,DFL居然为-0.5左右。这是A股市场中罕见的经营特例,贵州茅台超高的ROIC显示了公司有极高的经济商誉和较强的经济特许权。除贵州茅台外,像格力电器、苏宁电器等“轻资产+类金融”的公司也有类似特征,即公司的ROIC高于ROE,净财务杠杆为负。
2.第二流的背离——“一般高的ROIC+较高的ROE”,典型的例子如万科A、华侨城A、海螺水泥等。如万科A的ROIC略高于ROE,华侨城A则要差一些,华侨城A历年来的ROE在20%左右,但ROIC只在12%左右,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财务杠杆,但ROIC显示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值得警惕,至少目前没有机构宣传的那么好。
3.最值得警惕的背离——“高ROE+低ROIC”,这类公司表面上ROE很高,但是只有平庸的ROIC。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的ROIC为12%,净利息率为8%,公司使用了5倍的净财务杠杆,计算出来的ROE=12%+(12%-8%)&5=32%。光看ROE会让人兴奋,但这类公司的ROIC则只显示了平庸的基础盈利能力,只不过公司大幅度地使用了财务杠杆,表面的高收益对应了经营的高风险。
4.最糟糕的背离——“不错的ROIC+拙劣的ROE”,这类公司ROIC尚可,但疏于管理,导致了极高的r,最终只有平庸的ROE。
我们知道,ROIC是直接显示价值创造能力的,ROE则不能显示价值创造能力。尽管通常情况下高ROE是正面因素,但凡事总有例外,因此我个人认为,“唯ROE论”也是有问题的,至少是值得警惕的,只有将ROE与ROIC、利息率r及净财务杠杆DFL联系起来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ROIC能清晰地显示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经营模式,超高的ROIC无疑是正面信息,而高ROE并不与价值创造直接相关联,目前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侨城A,还有海螺水泥,从本质上讲,这些公司也算很优秀的公司,但跟“高ROIC+较高的ROE”如贵州茅台之类的公司相比起来还是逊一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理论的创立/资产组合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arkowits)于&1952年创立的,他认为最佳投资组合应当是具有厌恶特征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资产的有效边界线的交点。(Sharpe)则在其基础上提出的单指数模型,并提出以对角线模式来简化方差-协方差矩阵中的非对角线元素。他据此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与有效率风险资产组合收益率之间的连线代表了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组合。根据上述理论,在追求和厌恶风险的驱动下,会根据组合风险收益的变化调整资产组合的构成,进而会影响到均衡价格的形成。&
理论的意义/资产组合
(1)实现了对本质及汇率决定过程认识上得革新。以前的汇率理论,仅把汇率视为一种产出的价格,而非资产的价格,认为汇率决定于流量市场的均衡而非存量市场的均衡。&  (2)该理论强调了资本项目交易对汇率的影响,纠正了过去的汇率理论只重视对汇率的影响这一片面倾向。&  (3)该理论的某些假定比传统汇率理论的假定更为现实,例如,该理论假设各种资产之间具有高度可替代性,而不是完全的可替代性。&  (4)该理论吸收了得合理内容,既强调货币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选择原理/资产组合
收益越大的资产,风险也越大,收益越小的资产,风险也就越小。买可能收益不菲,但也可能赔掉老本;如果投资债券,特别是政府的金边债券,收益率相对股票少,风险就要小得多。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多数人的资产安排不只考虑收益,还要兼顾安全。当资产组合选择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的总体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在金融理论里用贝塔(beta)值来衡量。是一项的未来回报率,与整个资本市场价值变动率之比。如果市场全部资产组合贬值5%,导致甲资产贬值10%,那么甲资产的就是2;相反,如果市场总价值贬值10%,乙资产价值只贬了3%,则乙资产的贝塔值为0.3。由于甲资产对市场价值变动的敏感程度高,所以它的系统风险大于乙资产。 实际上,只要持有类似股票资产,风险就会如影随形,挥之难去。这时候,你手中的财富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具有系统性风险,它不能通过多样化来消除,另外一部分带有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回避。从这个角度来看,资产组合多样化选择,也是尽量绕开系统性风险资产,用其他资产将其替代的过程。
面临的挑战/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现代金融理论通常认为应该从的均方差分析开始;使得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成为现代金融学的最初主题。马柯维兹证明了如果投资者只关心在一个期间的资产组合收益的平均值和方差(或者与之等价的平均值或标准差),他们怎样精选资产。& 这种分析的结果如经典的均值方差图&所示&(图&1&),&为简化分析,图形考虑&3&种资产:、和(不是字面意义的现金,而是短期货币市场)。纵轴表示预期收益,&横轴表示以标准差度量的风险。股票具有较高的平均收益和较大的标准差;债券具有较低的平均收益和较小的标准差。现金具有较低的平均收益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没有风险。所以它在纵轴上(在存在通货膨胀风险的情况下,名义货币市场投资实际上并不是无风险的,但是,这种短期通货膨胀风险相当小,惯例是忽略不计。)&&图&1&的曲线说明了均值和标准差的系列组合可以通过风险资产中的股票和债券资产的组合来实现。当现金被加入到风险资产组合时,其均值和标准差的组合可以由连接现金和风险资产组合的直线来描述。只关心这种资产组合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直线与曲线的切点上的一点。该直线,均值——方差&有效边界&(the&mean-variance&efficient&frontier)&提供了对于给定标准差的最高收益。该切点为风险资产的&“切线资产组合”&(tangency&portfolio),&在图&1中用&“股票和债券的最佳组合”&标示。& 结论是,只关心均值和标准差的所有投资者将持有相同的风险按资产组合,股票和债券的唯一最佳组合。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由现金与均方差有效边界组成的点决定的资产组合,该点在左下方;稳健的投资者将减少其现金持有,其资产组合点向右上方移动;积极的投资者甚至可能借入资金来扩大其切点资产组合的持有,到达直线上风险大于切点资产组合的点。&但是,这些投资者没有一个应该改变在切点组合的风险资产相对比率。该结论是托宾的共同基金定律&(mutual&fund&theorem&,&Tobin&,&1958)&。此外,均方差分析视金融财富为与收入无关的资产。典型的长期投资者接收一系列的收入并采取金融财富等方式运用它们,以支持其消费。&不同的投资者需&要不同的风险资产组合。&税法的复杂性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交叉投资者,不仅在于他们的税收等级,也在于他们的收入避税机会。投资者的投资视角也有不同:一些投资者可能有相对短期的目标;其他的一些人则为中期支付大学学费而储蓄;而另一些人可能为退休后的生活储蓄或者为他们的继承人生活得更好而储蓄。&投资者劳动收入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特点:年轻的投资者可以预期多年的收入,这可能对某些人是相对安全的,而对另一些人则相对更多风险,因为老年投资者可能需要金融资产的积累为他们的大多数消费筹资。一些投资者可能拥有家庭产业、雇主提供的受限制股票期权、或者房地产等等。因此,他们的最优投资组合可能是不同的。&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的最优资产组合可能是不同的。长期投资者对财富的评价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是为其可以支持的生活标准。因而他们对风险的判断非常不同于短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关心对于投资机会和劳动收入的跨期冲击,也关心对于财富本身的冲击,他们可以使用金融资产套期规避它们的跨期风险。在现实中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投资机会是随时间变化的。&金融理财人员&鼓励具有长期投资视角的年轻投资者比年老的投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认为保守的投资者应比积极的投资者持有更多的债券。显然,这是与经典的资产组合理论相悖的,但它却受到市场的欢迎。这就向以均方差分析为基石的经典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挑战。&
资产组合要点/资产组合
战略主要讨论长期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即动态资产组合选择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战术资产配置理论主要讨论选择问题,即静态资产组合选择问题。&马柯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是一种&战术资产配置理论&。坎贝尔和万斯勒提出的&战略资产配置理论在战术资产配置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了讨论以下问题:& 1.长期资产组合选择应该考虑实际利率随时间变动的影响& 对短期投资者而言,短期国库券为无风险资产;但是,对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国库券却是风险资产。其原因在于:长期投资者购买短期债券,到期后需要以新的利率再投资,可能下降,不仅名义利率可能下降,而且实际利率可能下降。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不确定,其实际利率也就不确定,因而短期国库券对长期投资者是风险资产。& 保守的长期投资者应该持有由大量的长期债券组成的资产组合。&长期债券名义利率固定,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实际利率稳定;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实际利率下降。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通货膨胀指数化的长期债券,能够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风险。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名义债券可以充分替代。& 2.战略资产配置必须考虑风险溢价变动的影响& 战术资产配置理论关于常数风险溢价的假定意示着最优资产组合对于短期和长期投资者都是跨时常数。战略资产配置理论认为: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是随时间变化的,这就形成了最优资产组合随时间的变化。短期和长期投资者都应该追求&“&市场时机选择&”(&time&the&markets),&应根据市盈率、收益分布和其它信息变量所提供的收益信号逐渐地调整他们的资产组合。在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的时候就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反之则减少持有风险资产。由于股票市场具有价值回归倾向,因此,在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股票的风险相对较小,投资者应该增加对股票的平均投入,反之,则减少对股票的平均投入。这些发现是默顿&(Merton,&1973)&关于长期投资者的跨期套利理论的实证发展。& 3.战略资产配置应该考虑劳动收入的影响& 博迪、默顿与&1992&首次证明,&外生的劳动收入通过降低消费对资产收益的灵敏度降低风险厌恶程度。如果投资者可以灵活地调整他们的劳动供给,与环境一致相应改变他们的劳动收入,他们的金融风险厌恶将进一步下降。&坎贝尔等证明,生活水平就像负的劳动收入一样起作用,以劳动收入增加资源的方式一样从金融财富中扣除形成效用的资源。&劳动收入对战略资产配置的影响非常大,&无风险的劳动收入现金流等同于对无风险资产的大量潜在持有。这使金融资产组合从无风险资产向风险资产大量倾斜。特异劳动收入风险会减小但不会完全校正这种倾斜。& 只有当劳动收入具有足够大的风险和足够大的与风险资产收益的相关性时,劳动收入的存在才会在实际上将资产组合向安全资产倾斜。劳动供给的灵活性(接受额外工作的能力、工作更长的时间或如果必要则推迟退休等)也会增加投资者承担金融风险的意愿。固定的债务同负的劳动收入相似,使资产组合向风险资产以外的资产倾斜。& 4.战略资产配置必须考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的不同影响& 典型家庭在成年初期一定愿意投资较多的风险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中年时期他们将降低他们承受的金融风险。&不同的家庭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劳动收入风险,这将对最优资产组合配置产生重要影响。为自己工作,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的劳动收入特别不稳定并和股票收益高度相关;这些家庭应该谨慎地进行证券投资&。&家庭风险暴露的某些倾向在随后的老年人中下降,拥有自己的私人产业的富裕家庭趋于持有比其他富裕家庭较少的公开交易证券。& 这些结论部分被金融理财人员的传统学识所证明、阐述和限制。&如果债券被通货膨胀指数化或如果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很低,金融理财人员向保守投资者推荐债券的倾向是合理的。向更年轻的投资者推荐更高权益资产配置比率的倾向也可以被股票市场中的均值回复所证明,或被生命周期上劳动收入的典型模式所证明。然而传统的金融理财建议通常缺乏支持该建议的明确理论。如果投资者了解他们为了接受一个推荐的资产组合所必须相信的规则,他们可能会做出更好的决定。& 对战略资产配置计划的实际实施更不容易。&为了进行战略投资,个人和机构都必须首先系统地考虑他们的偏好和所面临的约束。他们必须形成对未来的信念,不止是平均资产收益和这些收益的风险,还包括决定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动态过程。然后,他们必须将偏好、约束和对形成最优资产组合的信念结合起来。最后他们必须愿意在没有屈从心理偏向的情况下执行该战略计划& 长期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不是要完全取代经典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而是对后者的补充、完善和发展。长期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管理工程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02:41
贡献光荣榜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Lecture2_金融资产回报率分析.ppt4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 2.3 金融资产回报率的长期相关性 上证指数2001/1――2005/1日数据: 常数 H
R-Squared F H的95%置信区间 N
[202.9 41150 (0.7) N 300 0.2
[16. 262.5 (0.2)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GPD分布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0,当ξ ≥ 0,x ≥ 0; 当ξ
0,0 ≤ x ≤ -β/ξ.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POT方法 Peaks over threshold
X为损失变量,分布为F x ,u为给定的门限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尾部分布
其中 Pickands-Balkema-de Haan定理 当且仅当以F为分布函数的随机变量的最大值的极限分布为广义极值分布(GEV分布)。 *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拟合GPD分布 数据,
似然函数,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u的选取 Mean excess function ,
Sample mean excess function
Sample mean excess plot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例子8.3
AT&T 周损失数据(1991年―2000年)521个。Xt为周对数回报率,周损失为 根据sample mean excess plot,选择u 2.75%,超过数量为Nu 102。
GPD拟合结果:
*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 8.4 极值理论 * * * * * * * * * * 第二讲 金融资产回报率分析 2.1 金融资产回报率简介. 2.2 金融资产回报率的统计性质. 2.3 金融资产回报率的长期相关性. 2.4 金融资产回报率尾部分布的拟合. * 2.1 金融资产回报率简介
以Pt 表示金融资产在时刻t价格,那么金融资产回报率可以定义为: 1.净回报率
2.总回报率 * 2.1 金融资产回报率简介 3.对数回报率 * 2.1 金融资产回报率简介
金融资产回报率能否被预测?金融资产回报率是否随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研报:资源资产板块可持续上涨 金股一览(25)
:加息对保险业影响点评
一、保险受益于温和的加息周期
1.1 保险受益于加息周期。主要源自负债久期长,资产久期短。资产需要持续再投资,才能与负债久期相匹配。由于保险资金80%左右配臵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当利率进入上升周期,投资回报率提升增加公司价值;反之,利率进入下降周期,投资回报率下降拉低公司价值。
1.2 保险受益于温和加息。主要源于温和加息,可以让保险公司在内含价值提升的同时,会计利润受损最小。
A.因保险行业30%-60%的债券计入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加息会导致债市下跌,浮亏增加,温和加息产生的浮亏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
B.因加息有利于提升传统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国债收益率750日均线,减少传统险准备金计提,增加利润。
C.温和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对股市影响较小,权益回报向下波动空间有限。
二、我们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由5%提升至5.5%
2.1 加息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因素
A.债券利息收益率提高
B.协议存款利率提高
C.权益回报中性
2.2 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提升至5.5%的依据
加息前我们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为5%。各类资产依据过去8年的平均值计算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现金及等价物(参照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1.95%、定期存款(参照5年期存款利率)3.76%、国债(参照10年期到期收益率)3.59%、政策性金融债(参照10年期到期收益率)3.84%、企业债(参照AAA级10年期到期收益率)4.73%。通过长期资产配臵分情景测算,计算出长期投资回报率5%。
加息后长期投资回报率提升40-50bp至5.5%。基于中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的判断,此次加息将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回报率构成持续性影响。参照3个月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20bp和60bp的提高幅度,我们分别提高各类资产投资回报率如下:现金及等价物20bp、定期存款60bp、国债60bp、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60bp。通过长期资产配臵分情景分析,加息后长期投资回报率有望提升40-50bp,即调升至5.5%。
三、内含价值提升7%-12%。
若长期投资回报率由5%提升至5.5%,、、2011年有效业务价值分别提高19.8%、23.7%、26.8%;一年新业务价值分别提高15.1%、6.5%、14.0%;寿险价值分别提高12.4%、8%、13%。由于高利率保单,太保和平安的有效业务价值提升幅度高于人寿。由于万能险占比高,平安一年新业务价值提升幅度低于太保和人寿。综合影响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估值分别提升12.4%、6.5%、10.4%,调升2011年估值分别提高至35.5元/股、102.1元/股、34.4元/股,维持中国平安“推荐”、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四、风险因素
万能险结算利率面临上调压力。加息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高于人寿、平安、太保9月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短期结算利率面临上调压力。但这是一个短期问题,长期来看,结算利率体现的是分成后的平滑投资收益。另外,万能险占比最高的平安,新业务价值对投资回报率的敏感性最低,一年新业务价值仅提升6.5%,充分考虑了该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若万能险结算利率有计划有步骤地小步上移,对保费影响有限。(国信证券研究所)
华泰联合:加息整体而言对保险股偏利好
今天央行34 个月以来首次加息,自2010 年10 月20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目前的加息对于保险而言将是偏正面的,理由如下:
第一、初次加息对于保单的收益端是直接提高的,但是成本端的上涨是滞后的。对于新收入的保单,直接可以投资于较高回报率的债券,但是成本端并没有明显上涨。对于到期的固定收益率投资,公司进行再投资时,收益率将会上涨,但是由于是历史的保单,其成本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动,保单收益扩大。保单成本的上涨所导致的利差收窄将在加息中、后期才会显现。目前而言,虽无法判断是否进入加息周期,但目前的加息,无疑将会提升保险公司的投资预期。
第二、目前的加息将会减轻很多人对于长期低利率对于保单的配置压力。
第三、目前的加息将有利于缓解市场对于750 日移动平均线下滑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压力。
第四、就技术处理而言,由于一次性加息,将会带来债券收益率的上涨,同时带来债券价格的下跌。短期而言,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债券将带来一定财务报表的影响。
投资建议:
考虑到目前保险股的估值依然较为便宜,基于2010 年的估值结果,中国平安的2010 隐含P/EV 为2.38 倍,中国人寿P/EV 为2.45 倍,中国太保P/EV 为2.00 倍。平安、人寿、太保2010 隐含一年期新业务价值倍数分别为17.44 倍、21.93 倍和20.18 倍。行业估值依然具有优势,依然维持行业“增持“的评级,给予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买入”的评级。(研究所)
...25...更多数据,请访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点推荐: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均资产回报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