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新农保是否可转为城镇居民医保漏交一年社会保险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人社部:新农保或城居保缴满15年可转入职保》详细解读 ...
查看: 6035|回复: 13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DY鸥儿 于
16:45 编辑
&&目前我国并行的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险、城镇居民养老险、新农保,以后可跨制度“衔接互认”,以保障广大城乡参保人员的权益。人力社保部日前公布《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自即日起至12月16日面向社会征民意。  衔接互认有条件
  职保缴满15年 可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我国现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职保缴费相对较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也较高。《暂行办法》适用于上述三种养老险中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未退休参保人员,比如曾在农村参加新农保,后又进城务工参加了职保的人员。
  《暂行办法》规定,办理退休手续时首先参考职保缴费年限,职保的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待遇较高的职保;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则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就此解释称,三种养老险都规定缴费满15年为按月享受养老金的条件,而职保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因此,规定只要满足职保的缴费年限,无论在新农保或城居保缴费多长时间,都可以转入职保合并计算待遇,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同时引导参保人员长期参保、持续缴费。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在职保缴费不足15年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由后者发挥“兜底”功能,也避免因职保缴费年限不足而造成参保人员的权益损失。
  缴费年限折算有规定
  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原有缴费年限不折算
  参保者在三个制度间无论怎样衔接转入,个人账户全部金额均随之转移,但缴费年限的计算略有差异:《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其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可合并累加计算为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但如果是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原有的缴费年限则不折算为职保缴费年限。
  说明称,这样规定的基本背景是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间的缴费水平差异很大,一般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将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简单地认同为职保的缴费年限,会造成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导致资金不平衡和道德风险。如果将新农保或城居保与职保之间根据缴费额度进行比例折算,则会出现新农保或城居保缴费一年仅能折算为职保十分之一年甚至几十分之一年,或者职保缴费一年等于新农保或城居保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缴费年限。鉴于新农保、城居保转入职保后,其原缴费年限即使折算也对其养老金的计发影响很小,而且个人账户全额转移相对于缴费年限折算对参保人员更有利,因此规定不予折算。但对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的参保人员,为了避免出现参加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均不满15年而享受不到待遇的情况,规定其各项制度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累加计算,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
  退休前一并申请
  主要对象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参保人员
  《暂行办法》规定,参保者应在确定养老保险待遇之前的“最后时点”申请转移衔接,而不是采取“随走随转”的实时衔接方式。也就是说,无论参保者的养老险改变过几次,都不用着急办理转接,要到最后退休时再一并申请办理。
  说明指出,这主要是考虑在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之间衔接的主要对象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参保人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可能多次流动就业,“随走随转”的实时衔接方式会导致社会保险关系的反复变化,增加参保人员的事务负担,也容易损失养老保险权益。
UID27783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3 &积分1324&在线时间4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277837&帖子&精华0&金币362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解, 什么是职保
UID17265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2 &积分2641&在线时间95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172659&帖子&精华0&金币731 &威望0 &注册时间&
貌似看到这个我有很多问题想问。。。求解~
UID27548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3 &积分356&在线时间17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275480&帖子&精华0&金币12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国现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
UID7416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9 &积分562&在线时间17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74161&帖子&精华0&金币222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职保年缴费相对新农保和城居保高得多了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是新农合的转为职工养老保险的话,之前缴费年限就不计入职保,那之前的缴费不是白交了吗?这样也算维护参保人的权益???实在是不理解,求懂的解释下。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解读:人社部表示,这主要是考虑: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制度都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为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条件,而职保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
&&因此,规定只要满足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无论在新农保或城居保缴费多长时间,都可以转入职保合并计算待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同时引导参保人员长期参保、持续缴费;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在职保缴费不足15年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由后者发挥“兜底”功能,也避免因职保缴费年限不足而造成参保人员的权益损失。
&&【转移额度】 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基金
&&《办法》规定:衔接转换要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但人社部特别说明,由于三类保险制度上的差别,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转移,不转移职保统筹基金。
&&解读:目前我国三类养老保险制度中,只有职保分为统筹和个人账户。
&&人社部表示,第一,统筹基金是国家对职保制度的专门安排,基本功能是保障职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新农保、城居保制度中没有这一安排,而另外安排了ZF全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如果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单向转移统筹基金,会导致各项制度资金安排上的不平衡。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第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性质不同,不属于个人所有。在职保制度内跨地区转移规定要划转12%的统筹基金,是为了适当平衡不同地区之间职保基金的负担,并不直接体现为参保人员的个人权益;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不转移统筹基金,也不影响其个人权益。
&&【缴费年限】 转出职保缴费年限可累加
&&《办法》规定: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其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可合并累加计算为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其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的缴费年限不折算为职保缴费年限。
 解读:人社部表示,这样规定的基本背景是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间的缴费水平差异很大,一般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
&&鉴于新农保、城居保转入职保后,其原缴费年限即使折算也对其养老金的计发影响很小,而且个人账户全额转移相对于缴费年限折算对参保人员更有利,因此规定不予折算。
& &但对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的参保人员,为了避免出现参加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均不满15年而享受不到待遇的情况,规定其各项制度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累加计算,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
& &【特别提醒】 重复参保缴费要退还本人
& &《办法》规定:参保人员重复参加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的,若在同一年度内出现重复参保缴费的,清退新农保或城居保重复时段缴费,并将个人缴费相应金额退还本人。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 & 解读:由于缺乏衔接转换,目前我国重复参保现象较多。国家审计署今年8月的社保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112.42万人重复参加三类养老保险,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
& &人社部表示,我国的社保制度设计、运行不允许重复参保。重复参保主要有几个因素:不同制度的实施强度不同,就业人员参加职保属于法定权利和义务,而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目前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参保缴费的具体规定也不同,如职保为按月缴费,新农保、城居保为按年缴费。这些都使得重复参保难以避免。
& &&&对此,《办法》规定对于重复参保的,优先保留待遇水平较高的职保关系,并将重复参保时段的新农保或城居保个人缴费退还本人,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由此带来的额外缴费负担。
& &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要点
&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在职保、新农保、城居保中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
&&●在某一种制度中跨地区转移的参保人员,应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不适用本《办法》。
& &●《办法》适用于尚处于缴费期、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
& &●已按国家规定领取各制度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由于不需要重新计算待遇,因此不适用本《办法》。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 &三类转换
&&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参加职保和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达到职保法定退休年龄(含待遇领取年龄)后,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按照职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 &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待达到新农保或城居保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新农保或城居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新农保或城居保跨区衔接
&&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在缴费期间因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办理新农保和城居保衔接手续的,可在迁入地申请实时办理。
&&办理流程
& &由参保人员本人向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书面申请。
&&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在15个工作日内,向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出联系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制度衔接条件的,向申请人作出说明。
& &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联系函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度衔接的各项手续。
& & 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的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参保人员。
& &养老保险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
& &●缴纳比例:企业缴20%,职工缴8%
& &●账户管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领取条件: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参保人数2.8亿人。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
 ●实施时间:2009年试点,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
&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 &●缴费方式: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ZF补贴构成。
& &●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计3.58亿人参加新农保。
& &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
& &●实施时间:2011年7月试点,2012年实现全覆盖。
&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享受待遇: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27个省份试点,覆盖面约为60%。
&&●待遇支付: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35万居民领取城居保养老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
&&●实施时间:2009年试点,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ZF补贴构成。
&&●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计3.58亿人参加新农保。
&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
&&●实施时间:2011年7月试点,2012年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居民缴费、ZF补贴
&&●享受待遇: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27个省份试点,覆盖面约为60%。
&&●待遇支付: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35万居民领取城居保养老金。
UID17568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70 &积分5314&在线时间233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75688&帖子&精华0&金币620 &威望6 &注册时间&
转个雀子职保,不交保险最保险!要么鼓励,要么强制,都是一个原因:就是让你交钱!
公务员太多,交保人太少,他们的退休金不够发了!否则,为什么要强制交?为什么要延迟退休?为什么交的越来越多?为什么缺口越来越大?
你要去填当子,就去交好~
有时候,看着那些昧着良心说假话的人真觉得可怜......
UID32527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1241&在线时间5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25278&帖子&精华0&金币123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名字六个字 发表于
转个雀子职保,不交保险最保险!要么鼓励,要么强制,都是一个原因:就是让你交钱!
公务员太多,交保人 ...
我是说啊,绕来绕去都不是很明白,好像也可以这样理解,不好过的都是苦命的老百姓啊
UID31920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6 &积分1471&在线时间6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319200&帖子&精华0&金币229 &威望0 &注册时间&
看的头晕,总之是老百姓算不明白的帐
UID21962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5 &积分1859&在线时间86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19623&帖子&精华0&金币133 &威望0 &注册时间&
如果非要交,肯定是职保好。
职保转居保那就亏了。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文章内容
当涂县全面推动当涂新农保制度实施获得新突破
[日期:] & 来源:社保查询& 作者:柳风 & 阅读:386次[字体: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交汇处,隶属马鞍山,介于南京、芜湖之间,与江苏省接壤,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辖11镇3乡。  当涂自秦时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自然风景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南朝大诗人谢I称誉当涂为&山水都&。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千古绝唱,终老后葬于当涂青山脚下。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写尽了当涂百代风流。当涂文化遗产众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园、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涂民歌和建于三国时期的古代护城河。当涂物产富饶、矿产资源丰富,&石臼湖螃蟹&名闻遐迩,铁矿储量居华东之首。  近年来,当涂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抢抓中部崛起、东向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突飞猛进。2009年12月,当涂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2010年1月新组建的当涂县人社局即承担起了落实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我县新农保工作克服了诸多困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参保率由2009年底的30%猛增到年底的80.8%,得到了省、市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肯定。2010年11月,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当涂县政府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当涂新农保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加快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  至日,全县累计参保38.11万人,参保率达91.9%,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8.54万人,领取率为99.4%,新农保基金积累2.4亿元。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汇报如下:    一、以更加惠民的政策引导新农保工作开展    我县在制定新农保政策过程中,以充分贯彻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省政府131号文件为基础,进行了部分调整,调整内容主要是增加了更多的惠民条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增设了缴费档次:国发32号文件规定参保农民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我县在中央的基础上增设了600元、700元、800元3个档次。二是增加了缴费补贴标准,中央、省规定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我县规定,除省政府对参保人每年补贴20元外,县、乡两级对参保人年缴费标准在100元的,每年给予30元补贴;对参保人年缴费标准在200元及以上的,按参保人缴费额的20%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50-180元。三是对特殊困难群体切实给予照顾:农村重度残疾人,保险费按最低缴费档次由政府全额代缴。农村低保人员,按400元缴费档次,个人缴纳40%,政府补贴60%,并享受政府补贴。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县政府另外增加20元参保补贴;独生子女死亡或三级以上伤残后未再生育的夫妻以及节育手术三级以上并发症人员,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400元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四是落实补缴费政府补贴,从2010年起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个人补缴费,县、乡政府同样给予补贴。五是增加了基础养老金,在中央补贴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另外补贴25元。六是建立丧葬补助费制度,养老金领取人员死亡的,发放丧葬费为1000元,补助费按领取人员生前领取养老金标准的四个月发放。  以上增加项目,按90%参保率计算,县财政每年承担4000万元(2010年实际承担3459万元)。调整后的新农保制度不仅实现了与国务院和省政府新农保政策的平稳衔接,更重要的是制度更趋合理,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使群众在新农保工作中得到更多实惠。我县的待遇领取及各项补贴标准在全省26个试点县中项目最多,标准最高。一年多来新农保试点实践表明,政策惠民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保热情和参保积极性,由原来的行政推动为主转变为政策吸引为主,由政府要求参保,转变为群众我要参保。    二、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新农保工作开展    第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按照试点工作总体要求,我县县、乡镇两级政府及时成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试点工作的领导。2010年2月,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县领导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联系点的通知》明确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分工联系一个乡镇,加强对乡镇新农保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县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工指导各乡镇新农保工作开展,积极为乡镇做好服务,协助各乡镇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已分别五次召开新农保专题会议,全力推进工作进展,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全县召开的大型会议上,多次强调新农保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开展。各乡镇、当涂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新农保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各经办机构人员具体抓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第二,层层培训,明确要求。试点工作启动以后,全县分三期举办了新农保业务培训班,各乡镇及当涂经济开发区分管劳动保障工作的领导、劳动保障事务所全体人员,村书记和村协管员共计409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为新农保政策、业务操作规程及档案管理等。通过培训,参会人员明确了经办要求,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促进了工作开展。乡镇村也层层开展培训,乡镇负责全体机关干部业务培训,包村干部负责村两委班子及村民小组长业务培训,村民小组长负责将新农保政策宣传到户。  第三,加强宣传,全面发动。我县在县电视台开设新农保专栏,采用新闻报道、滚动字幕、人物采访、政策问答等形式,强力宣传,出现了&新农保新闻天天看,新农保政策时时见&的可喜局面。各乡镇利用乡镇广播、有线电视、流动宣传车、印制固定墙体标语和横幅、送宣传手册,给群众算账对比等媒介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声势和规模效应,做到了新农保制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印制了新农保宣传手册20万册,《致全县农民朋友一封信》30万张,业务培训文件材料汇编3000本,参保登记表及待遇申请表等各分类表、单70万张,为乡镇新农保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第四,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为了加快新农保试点工作步伐,去年2月和10月,今年春节期间分别开展了新农保工作突击月活动。在突击月活动中突出重点,主抓重点人群参保和重点工作。第一类是有子女应保关系的老年人及其子女;第二类是全县60周岁以上尚未参保的农村老年人;第三类是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和五保户;第四类是35周岁以下的年青人。去年10月突击月重点抓续缴费和基础档案管理。及时做好各类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县新农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突击月期间实行&一日一报制&,每天以简报形式通报全县新农保进展情况,让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全县工作进展情况。  第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试点以来,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新农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全县新农保各级经办机构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勤奋工作,从2009年12月到今年3月中旬,共完成了29万人的参保登记、信息数据录入、保险费领取及养老金发放等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按照县新农保政策宣传方案,全面开展宣传;县财政局做好中央和省补贴资金的上报与拨付、乡镇补贴的及时划扣工作;县公安局做好全县农业人口基本信息采集和参保农民的身份证办理工作;县残联做好二级及二级以上残疾人的办证工作;县民政局同步展开低保人员信息核实工作;县计生委做好计划生育参保人员的核实工作。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提高了全县新农保工作的运行效率,也促进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以规范的管理促进新农保工作开展    新农保工作是一项划时代的创举,它面对的是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涉及千家万户,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参保人数多、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与此同时,新农保基层经办机构也最为薄弱。从一定程度上讲,新农保发展容易,管理难,保持规范、持续、有效的管理更难。为保持新农保工作持续、稳步开展,试点工作之初,我县就确定了发展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以发展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在做好扩面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各项基础管理。  第一,明确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根据人社部新农保经办规程,我县新农保经办采取县、乡镇、村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级经办机构职责,明确各级档案管理要求,村一级建立业务台帐,乡镇管理基本档案,县级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同时充分利用经办银行网络平台优势,将新农保参保缴费、待遇领取以及个人账户查询等业务工作全部由经办银行网点承担。  第二,完善新农保内控管理制度。制定了《当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操作规程》、《当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当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当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内部控制制度》、《当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检查评比办法》,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三,健全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早在2007年我县进行农保制度探索阶段,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建立了市、县、乡镇三级新农保信息网络系统。2009年新农保试点以后,我县对原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依据我县新农保政策和人社部新农保操作规程,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特别是全面加强了各项基础信息数据的管理,定期(一般为一季度)与县公安部门建立了参保人员农转非、外迁、迁入、死亡等信息交换制度,严格规范信息系统操作,确保系统数据录入有依据,修改有审批,各项基础数据准确完整。执行严格基金管理收支两条线政策,规范申报审批程序,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2010年6月份省财政厅、人社厅组织了四名注册会计师和业务骨干对我县新农保政策执行及基金收支情况进行了严格核查,审查结果表明,我县执行政策到位,管理规范,无违规违纪问题。下一步我县将按照省厅要求,全面整理基础数据,按时按要求进入全省新农保信息系统。    近年来,我县新农保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等先后来当涂视察新农保工作,中国社科院、中欧社会保障合作项目欧盟专家来当涂调研,全国60多个兄弟市县来当涂交流考察,我县新农保管理服务中心被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分别授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及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年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虽然我县新农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存在着参保不均衡、低缴费档次比例高、缴费补贴和待遇水平偏低、基层和基础建设仍然滞后等主要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工作加以解决。下一步,在上级人社部门的指导下,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推进精确化管理为支撑,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强化基础,同心合力,努力在安徽省县级率先实现全覆盖,推动我县新农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