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为什么要创业选择创业

我为什么37岁还要创业当北漂_网易财经
我为什么37岁还要创业当北漂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八个月前的一天,我拎着一个包,从上海来到北京,在37岁这一年正式当起了北漂!很多人问我,你去北京干嘛?我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我去北京干嘛?我知道他们一定认为我疯了。
八个月前的一天,我拎着一个包,从上海来到北京,在这一年正式当起了!我的决定没有什么人支持;除了惯有魔都人对于帝都糟糕的空气和生活环境的吐槽外,最多的就是问,你去北京干嘛?我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我去北京干嘛?从魔都朋友惊诧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一定认为我疯了。
在一些朋友看来,我算是小有成功。作为自媒体人,我是小有名气的科技达人,财经作家。也是不少公司的新媒体顾问。作为人,有几个还不错的案例。三年前投资的手机游戏公司成都天上友嘉,连续做了三款月流水千万以上的产品,最近正在和上市公司洽谈并购。而另外一家企业互联网社交软件公司imo班聊,堪称是企业版的微信,大到三峡集团,恒大集团,小到很多团队,imo都是他们PC/移动一体化的企业沟通和协助软件,在金沙江投了A轮和B轮后,最新C轮的估值已经达到了2个亿美金!
鲜有人知道的是,这两家现在在资本市场上广受追捧的企业,都经历过迷惘和低谷期。而我跟这些企业一样,也经历过迷惘和低谷期。经历迷惘和低谷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走出迷惘和低谷期。更可怕的是,我们被眼前貌似舒适的环境所麻醉,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那只温水中的青蛙。如果不想被煮死,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还没有水深火热之前,就从温水中跳到冰冷的地板上。
从人生成长的角度,如果避免自己被时代所淘汰,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时时刻刻能处于一定的压力和焦虑中;创业就成为了最好的一种方式。
1. 为了实现更好的财务自由
许维在为什么不想创业中写道:“你知道的老爸当年是开着奔驰去帮他做账的吗?你知道的老爸是中国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吗?你知道的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吗?你知道的爸爸以前是商务部副部长吗?你知道家财亿万吗?”许维得出的结论是从他接触过的成功创业者来看,其中只有少数是屌丝白手起家的,大部分其实不用创业就不愁钱花。
恰恰相反的是,过去三十年是中国屌丝逆袭创造财富最多最密集的一个年代!正是因为没有一个牛逼的爹,普通的人才更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实现更好的财务自由。
我并不赞同今天的媒体圈把创业行为狭义化和资本化的趋势。貌似创业必须拿天使,拿A轮,没有一个完整的CEO,CTO,CMO就不能称之为团队。就连海淀桥下一个普通的街道也要改名成创业大街。百度百科上这么写道: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
你在你家楼下发现了一个空地,于是你跟你的好友去开了一个烤串铺子,周围的邻居都喜欢过来吃,这难道不算一个典型的创业行为嘛?
我看过的一篇讲话,讲做联想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子弟兵们能实现财务自由。创业就是为了赚更多钱,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更好的生活!柳老头讲的是大实话!
从我个人来讲,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创业,凑够了在上海买一套房子的首付。第二次创业,前后折腾三四年,能赚一些钱,让我投资几个我看好的项目。如果不是坚持创业,我这样完全没有任何商业头脑,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可能还在每月发愁奔波还房贷。
这一次创业,不仅为我自己,还要为跟着自己的兄弟们有更好的财务自由。
2. 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
第一次创业苹果的时候,他才华横溢,却也刚愎自用,简单粗暴。最后他的自大让所有跟他打交道的人都不喜欢他,以至于被扫地出门。但他第二次回苹果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上年度亏损10亿美金,还有几个月就要破产。但这一次乔布斯,却主动宣布Apple将微软视为不共戴天敌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微软将投资Apple。iPod刚推出的时候,是只能连接Mac电脑,后来Apple公司里出现了希望提供Windows版本iTunesd的声音。乔布斯最开始是反对的,但他的高管团队的碎碎念下,乔布斯最终表示:虽然他是不同意的,但你们要搞我也不管,这是他难得的妥协,事后证明这次妥协有多重要。没有这个妥协就没有ipod全平台的成功,可能也就没有后来iphone的成功。
二次回归后的乔布斯已经从他第一次创业被扫地出门中学会了很多智慧,虽然仍然坚持完美,但他能适时地进行反思和妥协,这在性格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完善和成长。如果没有第一次创办苹果被扫地出门的经历,也许他这一辈子都意识不到自身的缺点。
在我看来,创业无分大小。但一旦创业,面对的就是巨大的市场竞争;舒适感会被迅速打破。这个时候,我们会被迫去挑战自己,逼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不创业,很多自身的弱点和劣势不会被放大和曝光的那么明显。
我曾经是个特别爱抱怨的人,凡事总是先看到问题和缺点,但现在经过两次创业的磨砺,我现在极少去抱怨,看问题总是先去想积极的一面。这样我现在就会变得快乐和乐观,不会负能量。我以前做事情总是会找理由,做不到就找理由,现在就不会找理由。不会做就想办法做,没有资源就想办法找资源,如果竭尽了120%的努力都做不成,那就仔细思考下是不是自己对自己认知不够,目标设定的太高。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常常感觉放松,不愿被打扰,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创业就是我们不断“突破舒适区”,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3. 为了梦想
我在上海住了十年。上海的生活舒适,环境优越。这可能是中国管理最好,最接近外国生活品质的地方。但往往最好的也就是最坏的。
上海这个地方只讲实效,不讲梦想。大部分上海人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对于上海人来讲,最好的出路是在一家大的知名外企或者国企上班,稳定又拿着不菲的薪水,高大上的办公室和一年至少十四天的假期;然后拿着公司的资源自己再接点私活,赚点外快。好像互联网这样理想主义的产业几乎根本不可能在上海生根发芽。最简单一点,凭什么让员工不拿加班工资跟着创业者每天晚上熬夜?为了梦想?那真是脑子怀特了!
对于上海丈母娘来讲,挑选女婿的标准最好是上海本地人,有一份高大上稳定的体面工作。要不,你是一个直接开辆奔驰过来,市中心马上弄套婚房的真土豪那也行。
但人没有了梦想就如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乃至国家都是这样。而且没有梦想的个人,企业,地方和国家最终会被淘汰。有了梦想,这个社会才有进步,我们的生活才有变好的可能。没有梦想,我们就没有飞机,没有iphone,没有特斯拉电动车,没有汪峰向章子怡求婚的无人机。
最近有很多媒体和自媒体都批评国家对创业的提倡!我对此非常不以为然,政府提倡创业有什么错呢?这个世界的财富本来就是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的。中国人既聪明又勤奋,中国人本来就有能力给这个世界创造财富。至于说很多大学生没有经验,不适合创业;这是事实,但谁又是生下来就会创业的。
媒体总是试图把创业和打工进行对立。创业失败了,回去打工不行吗?如果打工打的不错,有的人选择跟公司一起成长,有些人选择辞职创业;都是个人选择,每个选择都值得尊重。
决定是否在公司打工还是自己干其实本质就一句话:如果公司提供的平台高过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那就跟着公司干;如果公司提供的平台跟不上个人的成长,那就自己干。
下面我就谈谈我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和第三次创业的一些感悟:
1. 我选择怎样的市场
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目标市场?这是因为今天的90后群体和70,80后有着极大的差别。他们更加愿意表达自我的同时也更加愿意花钱在好的东西上。他们要用就用好的,赚5000就敢花1万。我感觉市场上缺乏一份针对年轻人的,能表达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的时尚媒体。
90后的父母都是60后,70后,他们比起老一代人更加潮,更加消费主义,也更加宽容。我的一个90后员工,她妈妈开始不理解她为什么加入我们。她妈妈开始问,你干嘛不去一家大公司。后来她稍微解释了下我们做的事情,她妈妈就说:我也不太明白你们要干嘛,但是祝你好运。
70后父母的态度是,虽然我花了很多钱培养你,但是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生活。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
我觉得这样的年轻人群体值得我这样的70后大叔研究,年轻人总是代表着未来,所以我选择这个市场!
2. 我不选择什么市场?
我的目标市场不针对北上广深最装逼,最小资的那个群体。我身边有很多这样很时尚很前卫的朋友,很多人都是在海外经过最良好的名校教育。
不要脸的说一句,我自己就是名校毕业,中学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大学保送到浙江大学,然后在新加坡国立拿到本科学位,其间还在斯坦福大学修读过一个短期的课程。
但是对不起,我的市场不是这些最顶尖的群体。这些群体跟中国的主流群体差异太大,而且这样一个群体信息来源极其的国际化,文化认同更是西化,不是我要服务的目标。
我不服务最国际范儿的那个群体!我建议所有其他行业的创业者也跟我一样,要选择就选择大众群体,而不要仅仅是盯着北上广深那一撮最难伺候的消费者!
3. 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产品
99.9%的公司都是选择先产品,再用户!我选择的是先粉丝,再产品。实际上,除了我对后面的网站规划略有想法,我并不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产品。
我并不追求有多少万的粉丝。粉丝这个东西,有10万优质铁杆的粉丝,好好服务他们的需求就可以。阿母斯黛微信现在已经有了12000个粉丝,好好看看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认真跟他们互动,找到他们潜在的内核需求。步子不要迈的太大,迈的太大会扯着蛋!
阿母斯黛微博上线的第一天,就有惊喜,有一个粉丝,照片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摩登潮女,但聊天以后却大跌我们眼镜。她一个人躲在青城山上养蜜蜂。她是专业的广告策划人,但却打算在青城山呆三个月,给养蜂拍一个专题片。完全是一个个人行为,是她对蜂群的一种不可遏制的好奇心。每一天她都被蜜蜂蛰的到处都是伤!我们打算做一个现代小龙女的专题!大家觉得会喜欢看吗?(后台留言喜欢,或者不喜欢,送出一份神秘礼品)
我觉得这就是我想找的一群年轻人和所代表的精神。阿母斯黛,I am Style,我就是风格。风格就是自己选择做自己独立自我,不随波逐流!
是的,我总会做产品的,等我先把用户研究和服务够!
对于很多正在做产品的创业者来说,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们真的了解用户想要什么吗?你们有足够多的用户样本来支撑你的产品过去,今天和未来的规划嘛?
本文来源:《创业邦》杂志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在中国,作为年轻人,创业几乎是我唯一的出路为什么在中国, 作为人,创业几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Roman 北行居士
收到一些祝福,一并谢过。 我就不发傻大黑粗的祝福了,真心希望大家别和日历较真, 作为年轻人,我们真正应该不妥协的是。
作为一个年轻人, 我绝大部分的决定取决于是否有利于长期的目标, 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这样的选择方式决定了创业几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重要的原因。
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超级文明和超级强国。 如果一个强国出现了不稳定的金融体系; 货币贬值;不断推出的法律;金融,边境,贵金属交易,旅行等各方面的限制;增强军事和加强的社会控制, 那么这些信号是一个国家不可抑制衰落的信号。 我在北行居士里面为大家记录这些信号,希望年轻人做出适合的选择。( 网:www.sanwen.net )
我们毫无选择的在中国,创业几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贬值以及即将到来的恶性通货膨胀。
请记住,这不是好消息。请看下面这张图片,这张图我每天盯着看它几个小时,这是我做现货原油必须的干的活儿。谁让国际大宗商品是以美元结算的。这张图清楚的告诉了大家,7月份,美元这预示着美元进入主升浪,已经反转,在81站住了,美元要涨了,只是涨多少的问题了。
不要问我这意味着什么?
我会告诉你,美元强势升,中国热钱将快速流出,经济将更加悲观,中国百姓将加速把资产转眼成美元资产。对应的当当人民币升到一定程度时,外资退出就是必然的选择。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经期人民币也跟随者升值。美元升了人民币必须跟上,否则资金会大量外流,就这么简单。短期内没问题,长期下去人民币能不能扛得住是一个问题。
一旦扛不住,会造成中国经济极大的风险,这就是货币战争。
这是奇观,美元,人民币同时升值,一定有一个是虚假升值的,到底是哪一个?
欧美联手制裁俄罗斯,逼着俄罗斯的大部分资金都涌入香港和中国避险,这就造成了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坚挺上涨,一旦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缓和,这些资金又将流走。
答案自然已经明显。
老百姓总是不在乎这些事儿,但宏观经济最终反映在微观经济上,而2就业,只会更加严峻,你毫无选择。
美国的强大的原因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这个星球对这个国家货币的。 国家对美元的信心让美元成为了外汇储备, 个人对美元的信心让国际贸易采用美元支付。
所以,美国成了这个星球最大的出口国。
出口产品:美元。 进口产品:其他一切的东西。
当可以用一张纸来换取其他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 这个国家就是这个时代的超级强国。
但是的金融系统是建立在信心上。 我们在北行居士上揭露的一些数据证明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在快速消失。 (这里不细讲,需要另写一篇文章社会对美元信心的证据)。 而信心快速消失正是从通货膨胀到恶性通货膨胀的迹象。
这只是例证之一
这里需要插入一些恶性通货膨胀的知识。很多人认为恶性通货膨胀是通胀的延伸,或者是“通货膨胀过头”。 这个非常危险的认识让人误以为政府只需要进行货币控制就可以向防止通胀一样防止恶性通胀。
这两个完全不同。 恶性通胀是因为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 恶性通胀中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格的增长不是因为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而是人们想去抛弃货币,离开货币系统,用货币换取其他一切东西。
我们所有的观察告诉我们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在快速流逝。 那么这对于年轻人有什么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一份稳定的会成为你的陷阱。
假设你是年薪十万美元,衣食住行花费七万。 因为通胀(恶性通胀)直接影响的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你剩下的三万会在通胀中迅速被抹掉。 我简直可以看到未来绝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 因为感觉到生活困囧而希望寻求更加稳定的工作 -》 更加稳定的工作带来更加“稳定”的工资 -》 有可能的存款更加被通胀“稳定”的吃掉 -》 从而因为更加恐惧寻求“稳定”...
在考研、考公务员的,你遇见了我这段话了吗?祝你好运。
如果你年薪五十万, 衣食住行十万,虽然通胀多吃掉了你二十万,但是你剩下的二十万投资所有其他货币以外的资产(粮食, 房产, 葡萄酒, 收藏品, 贵金属....)。因为通胀,人们尝试逃离货币系统,你所有的货币以外的资产会飞速翻倍,其收益更容易超过你衣食住行被通胀吃掉的部分。
这是为什么,在未来, 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这是为什么, 在中国, 作为年轻人,作为一个以未来长远为计的年轻人, 创业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P.S. 停止问下面这些看似重要但是无意义的问题:
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什么时候会发生?
- 没有人可以知道,你可以做的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准备。
美国衰落了,谁是下一个巨头?
- 你不是媒体,不需要吸引眼球。 你需要做的是在目前超级强国衰落的过程中寻找最好的机会。
我现在可以做什么? - 别问我,别问别人, 只有你可以给你答案。
----Roman/私信---------
很快联系,
To your Friend
你的朋友:Roman
保持联系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9-1703-3003-2903-2703-2703-2603-2603-2603-2503-25&审核通过并说 很专业的文章,赞一个&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文章很棒 再接再厉 谢谢分享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我为什么不选择创业而是选择上班 - 简书
我为什么不选择创业而是选择上班
2006年第一次到深圳,那时候只希望有公司要我就可以。因为没有任何的学历及工作经验。2007年开始正式工作,因为堂哥的关系,在厂里做文员。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不做厂妹!(不是鄙视厂妹,而是小学5年級和姐姐到工厂后发的誓)。工厂里的文员工作很轻松:打电话,发传真,算工资。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聊QQ,看电影,八卦等。一起在办公室工作的姑娘们,一般是做这几件事情。好吧,日子颇有些不上进了。后来拉上好友英,一起来工厂上班。她做会计。我还是做文员。只是我们开始报班学习。她考会计证,我学英语口语。次年,她考了会计证,我考了PETS3。那段时间,我们一起在上班闲暇的时间里学习,我建立了英语群,学PS,CDR。因为那会和厂里沟通过可以去厂市办公室学家具设计。后来无果。英也离开了工厂,到世界之窗上班。随着英的离开,日子少了些上进的动力,我开始策划着换工作。2008年10月,英在南山帮忙找好房子。我辞职到南山开始找工作。找了7天。最终找到了一份网络推广的工作在一家只有3个人的私营企业。面试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会PS。当时内心充满感恩。因为人数不多,所以身兼数职:文员,销售,推广。那时候,我们对接待上门看货的客户简称为“接客”。在那段时间里,我熟悉业务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学习如何推广,如何销售。后来,因为公司几个小网站排名不理想,开始报班学习SEO。那时候的工作比文员的工作有挑战也有趣得多。时间相对还是比较空闲些。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报电子商务的自考。就这样跌跌撞撞中前行着。当然,中途也考虑过放弃,但后来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在私营企业里呆了近3年,后来发现遇见瓶颈了,市场无法开拓下去(受限于个人经验及企业的经营理念问题)。感觉成长开始变慢,正好自考也将结束。(在企业不了解你的能力时,少一证不如多一证。)提出辞职。想着在那里学到的一切可以自己开始创业看看。所以就开始规划。因为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从事咖啡设备物料销售的公司。所以开始规划想要开一家咖啡实体店。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对开店流程不清楚,对咖啡制作不专业。然后就开始投简历到星巴克,同时去面试各种小咖啡馆的店长。后来在一家小咖啡馆当了一个月店长的时候接到了星巴克的入职通知。就这样开始在星巴克做吧员。(这是我投了10次简历的后才获得的机会)。做了一个多月,因为工资太低1600元,实在支付不起自己的房租和生活。(第一次发现在梦想面前,如此渺小)。好吧,在生活面前,温饱高于梦想。我开始策划另一条实现梦想的道路,当然,前提条件得先满足温饱问题。最后确定走网络路线。继续找工作,深入学习网络营销。就这样遇见了T公司。在这里的时光充满挑战,我从一开始想退缩,但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来了:凭什么别人可以坚持,能做得来我就不行。然后挺过了不适应。在T公司系统的了解了SEO后,我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再启程实现未实现的梦?然后开始继续分析还缺少什么:资金,对市场的了解,管理。然后继续耕耘。查了在一个公司COO掌管着内部一切事务。所以,我要先有这个能力,再加上在这里奋斗的同时可以获得期权等物质上的收获。(虽然期权未兑现之前谁也无法可以预估它的价值,但是从整体的市场趋势来看它某天或许可以带来意外的惊喜吧)。那么无形当中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做计划着。那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再不创业,我们就老了。这样的句子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美好,但是当你一无所有之时,哪来的说走就走,哪来的说创业就创业?尤其是在简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敢不工作,但你不能。颇认同作者的观点:人家奋斗了几年,不愁资金,不愁能力,人家怕什么?
每月不定期更新读书笔记、观影感悟、创业专访、育儿经验、网站运营经验。感谢关注!个人公众号:e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是为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