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骗到手机店被骗签合同同怎处理?

大学生被骗签分期贷款协议 手机没到手连遭催债-陶某 报案 公安分局 手机费用 数码产品-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大学生被骗签分期贷款协议 手机没到手连遭催债
  原标题:大学生被骗签分期贷款协议手机没到手还连遭银行催债闵行公安刑拘两名诈骗嫌犯  东方网4月16日消息:日前,闵行公安分局先后接到本市各高校20多名大学生报案,称他们签订分期购买协议后,iPhone手机没有到手,却背负了不小的银行欠款压力。  4月11日,一名在读大学生到闵行公安分局塘湾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同学陶某骗了。被害人章某是陶某的初中同学。今年1月,陶某带她在“老哥”滕某那里签订了一份“iPhone6手机每月还款361元,分18期偿还”的购买协议后,章某就拿到一部全新的iPhone6手机。随后,再把手机交给陶某,章某就能拿到300元好处费。陶某称,手机费用无需章某偿还。  消息传开,陶某先后为其他20余名同学办理了这一业务。可没多久,同学们陆续收到银行催款,此时陶某却无法联络了。  陶某被抓获后交代,每办理一次分期业务,能从滕某那里获取1000元至2000元的好处费。现实中,学生只需提供学生证、银行卡就可到相关网站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数码产品。协议既能在网上签订,也能到实体店签订。而不法分子以给好处费的名义吸引学生签订购买协议,套出实物后,再将商品转卖获利。目前,滕某、陶某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大学生被骗签分期贷款协议 手机没到手连遭催债
日 03:27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大学生被骗签分期贷款协议手机没到手还连遭银行催债闵行公安刑拘两名诈骗嫌犯  东方网4月16日消息:日前,闵行公安分局先后接到本市各高校20多名大学生报案,称他们签订分期购买协议后,iPhone手机没有到手,却背负了不小的银行欠款压力。  4月11日,一名在读大学生到闵行公安分局塘湾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同学陶某骗了。被害人章某是陶某的初中同学。今年1月,陶某带她在“老哥”滕某那里签订了一份“iPhone6手机每月还款361元,分18期偿还”的购买协议后,章某就拿到一部全新的iPhone6手机。随后,再把手机交给陶某,章某就能拿到300元好处费。陶某称,手机费用无需章某偿还。  消息传开,陶某先后为其他20余名同学办理了这一业务。可没多久,同学们陆续收到银行催款,此时陶某却无法联络了。  陶某被抓获后交代,每办理一次分期业务,能从滕某那里获取1000元至2000元的好处费。现实中,学生只需提供学生证、银行卡就可到相关网站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数码产品。协议既能在网上签订,也能到实体店签订。而不法分子以给好处费的名义吸引学生签订购买协议,套出实物后,再将商品转卖获利。目前,滕某、陶某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律师您好,我妈长期一人住在家中,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前一段时间打算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就让我妈先找中介问问,结果我妈听了中介的话还没问我就把和别人签订了合同,也收了别人的定金。之后才发现每平方米比同小区的少卖了1000元。我妈说中介骗她说价格是最高的,我想问问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中介是不是诈骗?
【律师同行】解析
本案中当事人的母亲签订的合同已生效,属于有效合同,争议的焦点在于该合同是由于当事人的母亲听信了中介的话后签订的,那么在中介的话不实的情况下,该合同是否属于可撤销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在本案中若当事人欲撤销合同,应当主张中介公司通过欺诈的方式使其母亲做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而需要构成欺诈,则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一方需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一般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两种。
3、被欺诈方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的判断。也就是指欺诈的行为与陷入错误判断的结果之间有相当之因果关系。
4、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
故当事人应当积极收集中介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证据,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但若中介并无明显虚构事实的行为,仅仅是为了促成生意而进行了夸大宣传的效果,则不构成虚假告知。当然,即使中介的行为虽有欺骗的表现,但却尚未构成刑法当中的诈骗罪,故仍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
律师同行――福州人自己的平台,欢迎咨询。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商签合同受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