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是哪里人哪里的准?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香港地标都要卖!李嘉诚铁了心逃离中国的原因 : 经理人分享
香港地标都要卖!李嘉诚铁了心逃离中国的原因
商务合作互推 :QQ
中环中心大厦
  “李嘉诚抛空中国”曾在2015年引起轩然大波。事件整整过去一年,几乎全盘撤出中国而转而投向欧洲等地区的李嘉诚近况又如何呢?
  李嘉诚坐上“甩卖”的高速列车就不想下来,这次连香港的地标性写字楼中环中心都不要了?现在,李嘉诚,你要小心点了,毕竟去年兜里的钱亏了一半,今后别不小心把棺材本玩完了!
  靠着政府的支持,李嘉诚以房地产为主发了家,但一年前,李嘉诚不顾一切的抛空中国转而投向欧洲,今年,李嘉诚财富急剧缩水,长和股价跌至4年新低。那么,李嘉诚为何要从香港“撤离”?背后有哪些原因?
  对于李嘉诚,咱们一定要防范,现在李嘉诚虽然还不足以真正威胁到国家的布局,但当李嘉诚在其他国家的支持下,成长为和中东财团(小编注:中东财团是整体概念,是来自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投资者组成的财团)一样的时候,那就危险了。
长江集团中心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坐落着香港第五高楼——中环中心大厦,面朝维多利亚港,与中银大厦等同处黄金地段。在过去的两周时间里,由于买卖消息传闻,它成为了香港最“炙手可热”的写字楼。
  还有什么可以卖的?
  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亚洲,有兴趣以348亿港元的价格购买长实地产(01113.HK,下称“长实”)手中中环中心75%的股权;而在6月份时,市场曾盛传出售中环中心的价格只有200亿港元。
资料图:李嘉诚与其长子
  而在李泽钜8月的讲话中提到,“除了长江中心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意味着接下来也许还会有一系列的出售行动。除了中环中心,李嘉诚还有哪些物业是可以出售的呢?
  根据长实2015年年报,长实旗下拥有多处投资物业组合,涵盖办公室、零售、工业物业及供长期投资的停车位,总建筑面积约达150万平方米,所占楼面面积大约62.75万平方米。
  这些物业包括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中环的中环中心(部分单位)、红海滨广场1座及2座、中环和记大厦、青衣和记电讯大厦(部分单位)、中环华人行、红黄埔花园(部分单位)、香港仔中心(部分单位)、尖沙咀港景汇商场、尖沙咀1881
Heritage(前水警总部),这些相对着名的物业都是写字楼及零售物业,且长实都拥有中长期契约。除了写字楼以外,长实在香港的酒店业务也非常庞大
  李嘉诚“撤离”香港的撤离二字之所以打上引号,一方面是因为李嘉诚的确在撤离,李氏家族从大陆、香港撤出的资产超千亿,其中一年时间就抛售了800亿地产资产。这些钱都又投资到了哪里了呢?大部分投资到了欧洲,主要是英国。
  优化资产组合再战英国
  有市场人士认为,出售香港资产或许与英国脱欧有关。目前市场上的普遍观点是,英国脱欧后,资产出现难得一见的低估,这对于已经在英国有大量投资的李嘉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抄底机会,也是摊薄他投资成本的一次机会。
  从李嘉诚在主席报告的言辞,也可以看到些许蛛丝马迹。李嘉诚称,英国脱欧,将于未来至少2至3年间为英国及欧洲带来不少负面挑战,公司在英国和欧盟不同成员国家已有相当规模的投资及经营,但因绝大部分皆为民生必需品,所以相信根基仍属稳固,以现在的世界经济环境,总体而言,公司在英国及欧洲的现有业务仍可维持安定合理回报。
  此外,他还表示,从环球观点看,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不明朗,加上市场气氛疲弱,股票、商品及货币市场很可能将于2016年下半年持续波动,可能令复苏较难持续。
  我们知道,李嘉诚起家于香港,发达于香港,如今年至耄耋,突然大规模撤离大陆和香港,其中必有重大因素。那么,这些重大因素是什么?李氏为何突然要“撤离”香港呢?
资料图:李嘉诚
  一、大陆和香港地产的高估值与欧洲资产的低估值对比。
  作为一个生意人、投资人,我们还是将生意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地产的估值都是非常高的位置,这种高估值和欧洲资产的低估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从生意角度说,撤资大陆和香港投资欧洲的选择从投资和生意角度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承认李嘉诚的过人眼光。
  二、世界形势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当前国际局势很清楚,虽然现在世界还不至于引发世界大战,但新冷战的风险却在增加,这一点看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肉搏,再看看中东的形势都可窥斑见豹。
  一旦西方和俄罗斯形成新冷战,那么全球新冷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其中也包括中国。这是当前世界可能存在的局势剧变风险。
  李嘉诚家族虽然创业在香港、发展在香港,成就也在香港和大陆,但李氏家族本质上属于西方资本。所以,从资本安全角度考虑,李嘉诚将大规模投资撤离到英国是资本回归母巢,是一种避险行为,规避的是大的、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就资本生存角度说,这种做法属于为自保作出的战略调整。
  三、规避交接班和交接班后的系统性风险。
  李嘉诚已是耄耋之年,虽然身体健康但毕竟年岁不饶人,故进行财团的交接班是必然的。从过去李嘉诚对两子的安排上看,李氏集团未来的掌舵人显然是其长子李泽鉅。但是,相比李嘉诚在政商两界长袖善舞的能力,其子一直低调,恐无这样的大局掌控能力。
  四、对中国反腐和深化体制改革吃不准。
  过去两年,一方面中国政局大势已定,另一方面反腐之风越刮越大。这种态势,让一些过去与中国大陆某些关键人物关系密切的港商有些吃不准很正常。而且,中国确立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也让李氏家族这个有西方资本背景的财团留有警惕。这可能也是其撤离的原因之一。
  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大国战略大开大合,未来愿景也非常好,战略投资机遇肯定比英国多得多。所以,李氏家族的撤离,绝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原因和投资因素,而是包括政治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综合考量下的抉择。
资料图:李嘉诚
  我们再谈李嘉诚撤离的影响。李嘉诚撤离中国影响有多大?
  一、李嘉诚撤离对中国影响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
  二、李嘉诚撤离香港对香港有一定影响,但对香港经济不起决定性作用。
  三、对李氏家族来说,这种撤离选择是保护自己的手段,也是中上策,但却不是上上策;
  而且,经此战略调整布局,可以作出预判,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过,未来20年李氏家族的影响力将会快速衰落。对于第一个判断,相信已经不必解释,因为相比中国来说,李氏家族那点资金只是毛毛雨,中国仅国有资产就超百万亿,仅外汇储备就有差不多4万亿美元,李氏家族在大陆投资加在一起估计有千亿规模。
  更何况,李氏家族的资产大多是房地产,也并非什么重要战略领域。所以,李嘉诚撤不撤资,对中国来说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对于香港的影响之所以是一定影响,原因在于李氏家族并不能主导香港经济,香港经济在整个港人和中国大陆的协调发展。
资料图:李嘉诚
  协调好了,李氏就是把资本全撤走,香港该怎样还是怎样;协调不好,李氏就是把所有资产都留在香港,香港也是该怎样还是怎样。但是,考虑到李氏家族在香港经济中的影响力,撤资肯定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香港经济本身。当然,这种影响,假以时日也就消除掉了,并不会构成什么根本性影响。
  李嘉诚撤离中国是李家帝国走向相对没落的开始!2015年,中国搞房地产的王建林的财富超过李嘉诚,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大陆的市场巨大,李嘉诚撤离大陆,走向欧洲,再回到大陆发财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今天王健林超过李嘉诚,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大陆富豪超过他。
  据统计数据显示,李嘉诚曾是亚洲首富,但据彭博(Bloomberg)的数据,李嘉诚目前在亚洲位列第三,排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和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之后。正应验了那句老话,离开祖国,你啥都不是!
请您关注军事头条后,回复对应数字查看下列文章【201】 &美终于泄露实情:中美一旦开战美最怕这事
【202】 &南海再不动手就真的晚了:习总霸气表态震惊世界
【203】 &擦枪走火?中国必须给日本当头一棒!
【204】 &损失3615亿后朴槿惠软了?中国的报复太恐怖
【205】 &骨子里最怕中国的八个国家:排名令人震惊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仅半年李嘉诚赚230亿 李嘉诚再次精准抄底欧洲大获全胜
执剑写春秋 o  来源:前瞻网 E2601
李嘉诚赚230亿了!还记得去年一篇《不要让李嘉诚跑了》引起了众多人士的热议。作为纵横金融界的老油条,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牵引了人们的关注。李嘉诚撤资中国转战欧洲市场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后来遭遇英国脱欧,李嘉诚财富蒸发百亿,导致李嘉诚缩水612亿被人大笑活该!
然而在上周,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和长和同时公布了上半年财报;这两家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合计超过了230亿港元,长实地产不计投资物业重估的净利润同比大增超过五成。
报道一出,令人大跌眼镜,当大家都以为他输了的时候,他又赢了!他出走中国,转投欧洲,资本逐利,资本老油条李嘉诚还真是令人感叹,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作出了行动,精准抄底欧洲大获全胜。
说道这,笔者想说留不住的终会离开,不要让李嘉诚跑了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事实上,L型的中国经济什么时候才是头,或许等李嘉诚他们回来时,就到头了!
再回首之前,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的时候,李嘉诚大概是成为了最受伤的华人。
之后公投结果宣布以来,股价遭遇了重创,两天内市值蒸发百亿,共损失了大约714亿港元,相当于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园的总市值。当时业内不少声音质疑李嘉诚脱亚入欧是一种战略失误,而从长远角度看,李嘉诚也将面对英镑贬值带来的资产贬值。
然而剧情接下来就打脸了,尽管受此影响却也是个机会。过去几年的时间,李嘉诚趁着欧债危机爆发的机遇,在欧洲的大手笔抄底获得了丰厚回报。
现在,李嘉诚旗下主要公司的市值已大幅回升。
面对局面回暖的好消息,李嘉诚也在长和半年报中对此回应:英国脱欧已成定局,将于未来至少两三年间,为英国及欧洲带来不少负面挑战,但因集团投资绝大部分为民生必须品,故相信根基仍属稳固。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科技、创业、产业研究领域,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资讯,早一步掌握未来的趋势,早一步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发现趋势,预见未来!
扫一扫,关注前瞻网微信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现在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