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为什么涨价还涨么

【热点】暴涨之后,铁矿石价格会暴跌吗?
较昨日:0名
搜狐我来说两句官方微博和微信
精彩评论 尽在掌握铁矿石涨价背后的真相    《瞭望周刊》本期发表对于本人专访,谈中国大宗商品的升值问题。揭示西方如何利用游戏规则玩死中国的。转载如下:  《瞭望》文章: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真相    大宗商品价格风险,表面上是市场供求所致,实质可能是国内外既得利益共同“做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3月8日,铁矿石外盘品位在63.5%的印度粉矿的报价升至139~141美元/吨的高位,同时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持续大幅回升。迹象表明,价格上涨的不只是铁矿石,包括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在内的全球资源品都在启动新一轮涨价,构成了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变数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3月5日在分析今年经济运行时告诉本刊记者,“我担心的是输入型通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国内价格。”他表示,国外物价上涨情况,中国很难控制。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也有类似担忧,“贸易摩擦增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需不振,是我们难以控制的。”    就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一时束手无策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证监局局长江连海尤为痛心。他向本刊记者表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怪现象,使得我国近年来在国际大宗商品采购中损失数百亿美元,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过,对于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稀缺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的解释,在海外从事过大宗商品矿产收购谈判的北京立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捷,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中国是资源品紧缺,但不意味着全世界都是紧缺的。”    张捷举例铁矿石说,除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世界矿山巨头,全球还有30%的产能掌握在国外中小矿企手中,“铁矿在世界上并不稀缺,这些中小矿企加上国内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国内目前大部分需求。”    “关键在于,中国钢铁市场,铁矿石贸易是垄断的,钢材价格是放任的,中间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垄断空间,内外形成了牢固的既得利益。”因此,在他看来,“不要被西方所谓需求决定了铁矿石的价格这种说法‘洗脑’,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让既得利益假借市场之名,盘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张捷以铁矿石谈判为例向本刊记者解读了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后面的故事。    铁矿石的利益链条    我国对铁矿石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只有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才能从事铁矿石进口业务。中国钢铁业协会负责铁矿石进口资质审批,并从2005年开始对铁矿石进口资质进行缩编。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超过了500家,贸易商占一半以上。目前,我国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已减少至112家,其中拥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约为40家,远远少于国内钢铁企业数量。    “有资质的铁矿石进口商手中最值钱的就是资质。”张捷介绍说,需要铁矿石的企业,只有找进口商代理,而支付的代理费用实际上是进口商倒卖的利润,“铁矿石进口商在进口价格基础上可以加价50%~100%再卖给钢厂。”简单计算,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4亿~5亿吨,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倒卖加价是进口额的50%~100%,就有几千亿人民币的利润。    这么多的利润由112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分享,平均每一家企业都有几十亿元的利润,收益超过了暴利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因此,有关方面对于进口商越来越严格的审批和限制,实际上可能给了利益输出或腐败更多权力寻租的空间。    例如,中国对于铁矿石的交易管理要求进出口都有明确的客户,要求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制,就是为了不允许倒卖。但张捷告诉本刊记者,实际上矿石进口企业一样有对策,“就是压单压货,把上一年进口的矿石在进出时间上压一下,到下一年再倒卖给其他钢厂,使中间产生一个巨大的时间差。因为铁矿石价格年年涨,今年进口的矿石到明年交货就可以大赚。”    矿石进口商赚取暴利需要投资多少呢?张捷说,与利润相比,投资和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生意是利用钢厂的资信来完成。钢厂给银行担保,银行开具大额循环信用证,有关的款项在信用证上扣减,进口商不用投资任何资本,即使是银行的信用证的开证费用,也可以转嫁给矿山和钢厂。他们真正的投入,就是交际成本抑或腐败成本。”    谈判为何屡战屡败?    中国与境外矿山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是屡战屡败,但是国内的宣传让人感觉是屡败屡战,原因何在?张捷说,“具体到铁矿石谈判上,之所以每年都是越谈价越高,关键的一点是,国内钢铁和铁矿石相关各方都在铁矿石涨价中有直接或间接的收益。”    他从铁矿石谈判各方利益取向和关系入手分析说,外国矿山当然希望涨价;而中国的矿山也希望涨价多赚钱;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因为拥有大量的库存和在制品、原材料等等,铁矿石涨价对它们也有好处;再看铁矿石的进口商,从他们早先囤积居奇将大量铁矿石压港就可以知道,他们当然也希望涨价;最后看小钢厂,虽然反对大厂和进口商联合炒作铁矿,但是铁矿石涨价给全社会钢铁涨价的预期,钢厂日子好过,也不会特别强烈地反对铁矿石涨价。    “同时,钢协实际是国内大钢厂的代表。尽管入世后,中国外贸不需要进出口公司代理,但这些代理公司都与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或明或暗的管理关系。铁矿石的代理制、资质和炒作又为这些单位创造了巨大的好处。”张捷指出,“这些代表机构的立场,当然与它们所代表的企业或贸易商的取向一致。”    张捷的结论是,在中国与境外矿山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几乎所有参与的中方机构和企业,都在盼望着铁矿石涨价,与外国矿山的利益一致,“这样的谈判怎能不越谈判越涨价?这就是屡战屡败的根源和‘力拓门’那样‘内鬼’众多的经济基础。”    例如,在完成自己的研究专著《资源角逐》过程中,张捷发现,去年铁矿石谈判前,三大矿山巨头对国内钢铁产业规划尽知。张捷说,“如果真的希望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就应当等谈判结束后再公布我国的救市方案和政策,结果却早被钢铁行业的一些人把救市内容公之于世,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巨大的钢铁需求,那谈判还怎么进行?”    “这种情况下的谈判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作秀,谈判出来的协议价格总在我们国家制定的底线的最高点,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在其看来,中国要想赢得铁矿石谈判,就不能只依靠钢铁和外贸部门,“因为那些部门不可能自己‘割掉’自己的部门利益。铁矿石的谈判需要钢铁圈外人来主持。尽管会被诟病为‘外行领导内行’,但当内行们的利益取向发生了偏离,这实际上是无奈之中的最佳的方案。”    “长协模式”的秘密    “有人认为,价格谈不拢,我们可以不买啊,中国可以找其他买家啊?实际上中国要是能够有这样的选择余地,世界上有两家矿石公司就足够让他们竞争了,何况现在世界上有三家大矿山外加无数的小矿山。”张捷说,不为圈外人知晓的秘密在于,“目前我国铁矿石长协价格模式下,我们恰恰是不能说‘不买你的’这句话。”    在长协合同中,定死了供货的数量或采购的数量,期限一般达到5~10年,甚至达到20~30年,而价格却是一年一谈。而中国现在的铁矿石谈判处境之所以很被动,就是因为如果谈判不成通过司法程序确定价格的话,能够成为价格确定依据的就是市场实际成交的价格数据,可以作为比照的是其他的长协价格。在2009年未谈下来的情况下,中国得到的价格就是日本与三大矿山达成的长协价格。    张捷分析道,在中国采购崛起之前,世界铁矿石的游戏是三大矿山和日韩美欧几家大钢厂之间势均力敌的垄断博弈,这些钢厂和矿山之间彼此还有交叉持股。建立长协机制实际上是把其他小钢厂、小矿山排除在外,是矿山垄断企业和钢铁垄断企业共同排挤竞争对手的一种机制。    现在三大矿山不断地用长协把中国的铁矿石采购捆死,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因为在长协模式下中国的采购数量和对象已经被绑定,中国的需求优势在市场中的发言权就被彻底抵消。在当今需求为王的时代,让需求方没有发言权,这真是供货方的上上之策,而且中国将来需求降低后长协将再度盘剥中国。    “而国内的大钢企和铁矿石贸易商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也鼎力维护‘长协模式’。”因此,在张捷看来,“内外既得利益共同维护下的这种铁矿石定价模式,是中国铁矿石战略最大的弱点,也是打破各种利益盘剥中国国家利益的突破点。”    拆解内外利益同盟    根据多年海外市场经验,张捷认为,打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垄断,夺取中国的市场话语权,并非像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论述的那样复杂和困难,“重建中国买方话语权,其实就有简单的三招,打破长协,第三方谈判,招标采购。”    其一,“间谍门”事件中,如果证实力拓公司的人员有罪,即使只是商业贿赂罪成立,那么力拓所有长协的有效性就可以推翻。再由于两拓合资,因此两拓在中国的所有长协也都可以推翻。这样,中国就可以真正自由地选择买谁的矿石了。一旦出口中国铁矿石的份额没有了,澳大利亚失业率上涨,外汇收入减少,其经济前景会非常难看。因此,张捷认为不要片面听信“中国不能不进口铁矿石”这种论调,要知道澳大利亚也不能不卖铁矿石,这是双方都输不起的心理素质的较量。    其二,海外所谓的供方垄断,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内的钢铁利益集团联手促成的。在所有的钢厂等机构都盼望铁矿石涨价的情况下,让这些人去和境外矿山进行谈判,就有大问题了。张捷认为,更加合理的方式应当是委托第三方的谈判专家与境外矿山谈判。    比如中国的国家招标公司就很适合干这样的事情,其佣金可以根据谈判结果来确定,价格谈下来了就给予奖励,这样第三方的谈判专家就会以各种最合理有力的手段,把铁矿石的价格压低下来。所以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制度要推行的不该是什么代理制,而应该是国家第三方的谈判招标制,在招标制度下有三家供应商就足够竞争了。    “在现阶段,可以让招标与长协共存,通过招标制来制订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交易的游戏规则。”张捷最后说,中国国内的铁矿石生产量是每年5亿吨,进口量也是5亿吨,如果把不在长协范围的铁矿石交易都通过招标来采购,加上国内的铁矿石交易量,招标的市场规模很快就可以超过长协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交易市场,“通过招标,中国掌握了市场的游戏规则,赢得了规则上的主动,这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胜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了解,支持。
  不了解,但还是支持。
  我们这一代已经被独生了,我不想把我儿子送到前线去挂了,我老了我一个亲人也没有,因为我们是独生,所以我自己没有一个亲人,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也就没有一个血缘稍微亲一点的后代,我老婆同样也没有,以后死了,连一个收尸的也没有    ----------------------------------------------------------  看得心酸。《没完没了》中,葛优对他植物人的姐姐说:昨天我梦到咱爸咱妈了,爸说,咱们这个家就这么散了吗?我说,没呢,我和我姐还在呢!  这是一部搞笑的片子,可是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人呢,总是有那么一点牵挂,还有一点耽心。按说都万事皆空了。可是一想到这么一个躯壳,连个要骨灰的都没有;没有你要为他担心的,也没有人为你担心。  吴倩莲问葛优:你怎么不把你的情况跟付彪说呢?葛优说:我跟他说得着吗,我就是一包车的。  到了那样的时候,你跟谁说得着呢?
  删前留名
  钢铁协会就是其中一个大毒瘤。。。。。
  一针见血:)
  现在又要搞中国因素了
  作为小老百姓,能抗拒国家的意志吗?只能多赚点钱买个房子。  根据现在的大环境,没有什么好的投资品种了. 黄金方面,现在美元一直走强,根据黄金和美圆刚好相反走势,今年黄金肯定跌.去年黄金涨的太厉害了. 而股票,今年肯定是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无牛市,现在央行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挤压资金的流动性和泡沫.中国的股票市场根本一个投资的场所,股票价格的提高完全是因为大量资本的进入抄作起来的.现在资本的流动性没了, 股票肯定下跌.而现在的楼市大家也很清楚,现在冲进去买房子的肯定是楼市泡沫的牺牲品,楼市击股传花就砸在了现在买房子人的手上. 而期货市场20倍的保证金,风险太大,根本不是一般投资者能玩的.而黄金外盘等产品,1比100的杠杆,更别说了. 所以现在很少有什么金融投资品种适合一般投资者了。  .不过现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为了配合国家战略,新开了石油,焦碳,热卷板,螺纹钢的现货投资.现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了石油/焦炭/金属的现货交易就是很好的选择。首先,这些产品时20%的保证金,既让你的收益扩大了5倍,又可以让你不像期货一样风险巨大;其次,这个是双向交易,只要看准趋势,无论商品价格是涨是跌都能赚钱;第三,该产品提供夜盘交易。晚上你可以下班之后,根据分析师提供的咨询,操作一次。订单不过夜,一晚上轻松赚个1-2%的波段,收益放大5倍就有5-10%的收益啦。 分析师都是浸淫多年的老鸟,基本不会出错的。 如果你在现货市场投入10000元,只要不贪心,一晚上赚个3,5百得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积少成多,一个月甚至可以翻倍了。第四点,这个是短线交易,资金可以随时变现的,等于就是流动资金了。而且购买这种产品不建议将所有资金全部一次性买入的。 所以等于是准备了一部分机动资金,可以足够应付家中突发情况了。而且开户是免费的,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兴趣的话可以看我用户名联系我.  
  草,果然是内鬼在作怪!这真是神奇的国度,需要原材料的竟然希望原材料大涨!不计成本,是因为它们可以把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让老外大获其利当然它们自己也捞了不少好处!何其畸形的汉奸国度,它们就是要看着老百姓用血汗去供养它们的洋爹,TG早点隔屁吧
  难道国家的领导人会看不到这些吗?为什么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原材料涨价意味这商品的涨价,而这些又会转嫁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岂止是铁矿石,那样大宗商品不是上下一致配合他们的外国主子涨价。上面造势,下面操作              岂止是铁矿石,那样大宗商品不是上下一致配合他们的外国主子涨价。上面造势,下面操作  
  怎么发不出来  
  能明白一部分,感觉后果很严重。一帮豺狼。
  要丫钢铁协会干嘛  让钢厂自己去谈判不就得了  丫钢协能代表中国钢铁行业吗,它又不生产销售  还有,中国钢铁年产量6亿吨,超高强度的还不是靠进口
  ZF垄断的经济组织体系的根本弱点,在铁矿石上暴露无遗
  LZ的提议很有建设性,可惜找不到执行的主体
  目前,我国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已减少至112家,其中拥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约为40家,远远少于国内钢铁企业数量。      “有资质的铁矿石进口商手中最值钱的就是资质。”张捷介绍说,这么多的利润由112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分享,平均每一家企业都有几十亿元的利润。......    ......有三家供应商就足够竞争了。“在现阶段,可以让招标与长协共存,通过招标制来制订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交易的游戏规则。”张捷最后说  ================    朝“左”转他有理,朝“右”转他也有理,墨索里尼他总是有理;    “112家”嫌少,“三家”嫌多,张捷就是官府的托儿。
  岂止是铁矿石,那样大宗商品不是上下一致配合他们的外国主子涨价。上面造势,下面操作
  不是很懂
  关系国计民生,顶!
  那样大宗商品不是上下一致配合他们的外国主子涨价。上面造势,下面操作
  苦的都是老百姓!!!!!  
  “张捷”鼓吹第三方谈判,无非是也想在铁矿石贸易中分一杯羹吧。呵呵,律师嘛,多次参与全球资源采购谈判嘛。  怪就怪在铁矿石贸易为何如此被中国舆论关注,媒体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在炒作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国之外的采购方也如此举国关注铁矿石谈判吗?  在我看,铁矿石价格无非是市场驱动而以,从铁路到房地产,从汽车再到家电,中国创造了这么多钢铁需求,又有什么资格指称自己不能供给的铁矿石价格过高?澳洲及巴西的铁矿石开发本身就是冲着你中国的需求来的,矿商投资扩大产能就是要挣你这份钱的。埋在地底下不开采又不会挥发掉。  所谓的稀土是稀缺资源,铁矿石就不算稀缺资源了?只要中国的需求远远超过其国内供应,对于中国来说就是稀缺资源。  别提什么国产矿不适合进口技术建起来的炼钢炉啊,80年代的小学地理课本就说过,中国的铁矿基本上都是贫铁矿,开采价值不高。要是中国真的一股脑地到处开挖铁矿石了,估计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浪费以及钢材成本的增加远远不止进口矿石多花的那一年几百亿吧。  
  .............
  留名,为了楼主的智商
  补充一下,中国如此举国关注铁矿石价格,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对钢铁的旺盛而又几乎没有什么价格弹性的需求。
  草,果然是内鬼在作怪!这真是神奇的国度,需要原材料的竟然希望原材料大涨!不计成本,是因为它们可以把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让老外大获其利当然它们自己也捞了不少好处!何其畸形的汉奸国度,它们就是要看着老百姓用血汗去供养它们的洋爹,TG早点隔屁吧  ------------------------------------------------------------------------------------------说得好!!!!
  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
  反正我的建议,商人买好的,不买贵的,只要冲着这个目的,怎么做都不过分,但出卖祖国利益就是不对,这种人,虽然不在少数,但历史只能这让书写。不可能人人都是好人!如果都是,哪还叫历史?可笑。
  我建议把所以的美债全抛了
  鱼死网破
  记号!
  现在的钢铁价格已经开始起来了,钢厂都已经开始涨价或者计划涨价,需求是有,但很大原因还是钢厂预期成本会高,虽然谈判还没结束,钢厂已经意识到谈判的结果是肯定会涨价,谈不谈在这时已经毫无意义,印证了楼主说的,谈判只是作秀。    
  玛丽隔壁的,这些孙子不得好死,钱都进了自己腰包,要全国人民来买单
  写得太好了,
  对于中国垄断钢铁企业的博弈,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铁矿石价格的降低而是其它竞争国内民营企业不能得到比他们低的价格。
  《现行政策扼杀了民企找矿》    从来没有哪个时候,中国像今天这样热心于海外找矿,在这股热潮中,国企、民企都非常积极,但是实际上也都是困难重重。西方制定了苛刻的游戏规则,将中国的国企找矿行为污蔑为新殖民主义,给国企的海外矿业投资历程设置了政治、外交、司法等重重麻烦。那么中国的民企表现也差强人意,原因又在哪里呢?    很多人认为是资金和实力阻碍了中国民企的海外矿业投资,但是实际上中国资本在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比如之前很多人不熟悉的腾中公司可以突然拿多少亿收购悍马汽车;矿业收购只要有足够利润,中国的民营资本并不缺钱。另外,国外的金融行业比中国发达,只要有好项目,融资工具很多,因为资源项目与高科技项目等还不同,资源本身是可以抵押的,资产性很强,同时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预付款、信用证贷款等等方式从下游的买家那里进行融资。所以资金的问题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实力因素相对于政策因素而言还是次要的。    政策问题首先就是审批,中国的审批环节虽然与以前相比大大放松了,很多方面已经从核准制变成了备案制,但是即使是备案,把有关手续办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海外并购等事宜,时间是紧迫的,你经常没有时间办理;同时中国的审批申报没有多少保密的概念,一旦你要申报同行就全部知道了,给你进行评议的专家很可能就来自业内与之有关的机构,而中国人还特别爱恶性竞争,结果就是保密的好项目消息泄露,引来一群竞争者,人为地炒高了收购的价款。更加深入的问题是对于海外的资源收购,有几个项目是完全干干净净可以按照中国审批备案制度把材料准备齐的呢?如果是完全干净的项目,没有被西方大公司占据,也是价格已经高到没有操作空间,对于不干净的项目,我们把报批资料准备齐经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标准做法就是:先以贸易等经常项目为名把钱洗到国外自己注册的离岸公司,再使用离岸公司进行收购,收购成功以后把手续完善再到中国政府报批收购自己控制的离岸公司,批准后进行左手倒右手的财务处理,收购款用来平账以前洗出去的钱。这种操作手法需要一笔不小的过桥资金,加大了资金压力,同时留下了套汇洗钱的原罪。对于上述规避政策的做法,所带来的更大的风险就是在办理过程中出现意外,你的损失由于手续的问题可能难以追索,甚至可能直接会把你变成罪犯。就如中国民企收购皮尔卡丹,通过贸易名义汇出的收购款对方就说不知道,背后是知道背景的国营企业的参与。    而且中国虽然支持民企海外找矿,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丰富,但并不意味着民企找矿的审批就会一帆风顺,有关的小鬼恶吏们不敢敲诈国企,对于民企的审批却是办法多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项目,也可以拖着不办,并且对于申报材料吹毛求疵,认为加长了申报周期并且有时候还迫使民企付出额外的关系成本。海外运作资金成本巨大,而且机会不等人,一旦付款不及时,对方正好与你解约,以前的付款就等于给外方融资了。某些国内负责审批的恶吏知道民企的紧迫情况,你直接给他钱他还不收,要让你找到他收钱安全的人过手才可以。不要说民企行贿把市场搞乱,实际上是合法的事情不行贿也无法办,而且是行贿还要求人。    更大的问题是不但小鬼难缠,阎王那里也不好办。当你将包含所有交易细节的资料上报后,在你没有审批通过前,阎王的亲儿子就拿着手里的批准文件与外方接触上了,即使是你事先把钱洗到国外控制了矿山,亲儿子也可能提出更高的条件引诱外方,他们一联合,你就只能放弃了。亲儿子和外方可以合伙共谋占有你的投资利益和投资款,因为你不合法,就要吃哑巴亏,亲儿子提出的高条件最后变成你买单。你要是不识相地抗争,就成了华晨汽车仰融那样的恶棍和违法犯罪分子。所以即使是按照潜规则运作先行控制海外矿山,民企一样是提心吊胆的。大家想一下,对于中国有利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放开不审批呢?关键就是有关方面不愿意放弃权力,有权力就要有利益诉求,就要有权力寻租,而民企相对于国企是弱势群体,就一定要被刁难和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没有合理的机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成为了难以承受和面对的风险。    本人再次以非洲买矿经历的有关问题为例作具体说明。那个项目带有恶意收购上市公司的计划,对于恶意收购上市公司,如何有备案所必需的《交易意向书》?而当时上市公司资料是公开的、通过网络可以完整查到,我们也与该公司某股东以及其委派的董事合作,而该公司的大股东是国际著名公司。对于非洲项目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去非洲之前没有深入调研等等,因为那是不必要的,上市公司报告国内网络就查好了,报告有虚假你告他一告一个准,而且国外有惩罚性赔偿,你还可能敲他一笔,原来的股东是有钱的主儿,所以你巴不得有点问题,而恶意收购的机会都不是可以长期调研的,技术专家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当时非洲的目标公司由于没有黑人权利拿不到继续开采的采矿证可能要关闭,而我们看重的铁矿在他们帐上是矿渣不但没有计算价值还在账户上提取了恢复环境的准备金,因此该公司的股票价格恐慌性地下跌得特别低,即使是没有计算矿山价值和折旧提光的设备重置价值(该国加速折旧5年就可以把设备折旧光)并且扣除恢复环境费用后的净资产也比公司市值高,有巨大的价值空间。而我们与酋长合作收购后,将公司清算再重新设立新公司,新公司因为有酋长的黑人权利,按照当地政策就可以继续开采了,矿山的价值、计提的费用、资产对于市值的溢价等等都成为资本利得。    而就此项目在中国的手续是难以正常办理的,这样的机会本身也不是可以按照中国决策程序的节奏处理,恶意收购是没有办法按照中国现行政策进行审批和备案的。(报送材料所必需的《协议意向书》等不可能有,我们的所有政策是按照善意收购的前提设计的)你在国内的操作程序上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不但倾家荡产,而且要身陷囹圄。因此那个项目不但在要面临海外的重大风险,也要面对国内的重大政策风险,这种多重风险是民企难以承受的,这也是非洲那个项目我们不敢做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在海外找矿的中国民企,更大的障碍还在于国内的垄断政策使得他们在海外获得的矿产难以销回中国,而要让民企再次开拓海外的销售渠道,不仅是能力不足成本高昂,更失去了鼓励民企给中国开拓海外资源的意义和初衷。民企矿产销售难的问题在哪里呢?首先就是中国实行了进口代理人制度,比如铁矿石的进口商从500多家压缩到了100多家,下一步风闻要压缩到20家。中国的进口集中对于海外三大矿山企业而言依然是垄断不足,但是对于中国在海外找矿的企业却是一座大山,你不通过这些进口代理商,你海外即使投资矿产成功,矿产也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这些代理商对于中国的海外民企是非常的凶恶,从压款到压品味再到索贿,让海外的找矿民企不堪重负。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对于中国人持股和控制的企业,商务部出台文件是视为内资管理的,那么他们从海外为中国开发出来的矿石,我们为什么不能也按照内资的方式给他们一个国民待遇?即: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取得的矿产再销售回国内,完全按照内资企业的销售行为管理不要什么资质。这些资质对于三大矿山企业的限制作用不大,却成为向投资海外的民企渔利的工具,成为民企海外矿业投资重大的障碍。资质越少越难的,国内有资质的大佬们对付民企可就越厉害着呢!    我们再进一步说,在中国铁矿石的长协价格和现货价格有巨额的差价,因此海外垄断巨头提出要按照现货进行交易。对此中国需要的是反对三大矿山的垄断,对现货与长协的差价征税不让长协矿渔利,而不是取消现货贸易。征税即使是推高了矿石价格那也是让国家得到利益,而反垄断和征税政策更有利于海外小矿山的成长,但是这也会让国内既得利益者受到损失。中国的政策是由境外垄断者的国内贸易伙伴制定的。有关方面取消现货贸易的政策取向和呼吁让投资海外矿产的民企不寒而栗,实际上这样的政策如果出台,对于民营企业的海外找矿就是一记致命的打击,因为民企的投资只能是从小做起,开始的时候都是现货贸易,达不到长协模式的门槛,长协模式的门槛一般是一年要100万吨。能够以长协模式销售产品,门槛是非常高的,需要每年几百万吨的矿石产量,对于新开矿山和新起步的企业,如果取消现货交易就把他们全部挡在了门外。但是大家要知道,即使民企在海外开采一部分矿石凑够一船矿石卖一船矿石回国,一船几万吨的矿石也是要十列火车专列和上千车次的大货车运输的,并不是一个小数额,远远大于国内的民营小矿山的产出。而长协模式也将海外小矿山向中国提供资源的路子切断,为了按照长协模式稳定供应,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只有上亿吨可采储量的矿山才有可能,这无疑也是增加了进入市场的难度。    最后民企在海外的找矿还要面对中国式的老问题,民企向国内的国企销售矿石会受到歧视,因为很多人会戴上有色眼镜看这样的交易,国企的有关人买民企矿石也怕有受贿的嫌疑,不如买外资垄断矿山的矿石不会遭人非议。即使国内钢企购买民企的矿石,违约拖延付款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无形中给民企海外找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壁垒。中国是否可以给中国参股的海外企业特别的优惠?如果那样,我们投资参股海外企业才会变得容易。但是国内行业巨头考虑的重点不是让中国得到更多的资源,而是不能让竞争对手得到更多更便宜的资源,至于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到怎样的天价那时其次的问题。因此维护海外三大矿山的垄断也是他们的国内贸易伙伴的需要,虽然他们也在价格上激烈博弈,但是对于限制中国民企在海外找矿的立场却是一致的,最后就是鹬蚌相争的故事一再上演。    因此中国海外找矿难,不仅仅是前文所说的中国软实力不足,自己对于自己实力的阉割也是重要的原因。中国政策上倾向扶持国企海外找矿,结果被扣上新殖民主义的帽子,而且越扶持,新殖民主义的帽子越落实,西方为中国国有垄断企业海外找矿精心设计了规则障碍和陷阱,所以中国国企入股海外矿山一再搁浅和审查难以通过。而发展民企海外找矿,按照西方私人企业对等的游戏规则进行市场运作,国内政策给予的制肘却是难以想象的,很多政策有良好的初衷,但是实际执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在铁矿石等资源价格不断攀升、民企海外找矿投资空间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有关方面的资质政策、打压和取消现货政策等等对于国际垄断巨头影响有限,却是招招直对民企海外找矿的命门,很多事情需要更深入的反思。    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政策的制定机构也是铁矿石的采购大户及其代表,自己得不到的也不会让中国其他机构和民营企业得到,而这些众所周知的需求大户,在海外被盯得很紧,想要自己买到矿山增强竞争实力非常困难。中国民企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言权不足,针对民企的政策是由业内国企制定的,而国企与民企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制定出来的政策名为扶持实为打压的情况一再发生就不奇怪了。在一场游戏中参与者是永远无法与裁判和规则制定者进行公平博弈的,中国发展自己的经济,还得反思在国内市场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的机制,中国的制度的内功炼好了,对外发展才能扭转被动局面。            
  谎言摞谎言,真相不明。
  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
  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平抑铁矿石价格的办法很简单,限制初级制成品的出口贸易,对粗钢、生铁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征资源税就可以了。  其他所谓思路都是想分一杯羹的人在扯淡。
  作者:心有多远L 回复日期: 22:53:55 
    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平抑铁矿石价格的办法很简单,限制初级制成品的出口贸易,对粗钢、生铁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征资源税就可以了。    其他所谓思路都是想分一杯羹的人在扯淡。    =========================================    中国稀土当初是这样的思路,结果人家到WTO上诉讼你,你是签约了的。      
  不是国人无能!是当权者在为了利益而装傻!
  一针见血,此贴应狂顶!
  可以参考...
  稀土属于资源类的出口,钢铁的初级制成品属于工业品出口,米国还在对中国的钢管等东东反倾销吗?  趁着出来打酱油的兴头,借楼主的宝地谈谈偶的浅见。  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其生产规模效益、忽视环保的短视收益、劳动力成本等诸多因素,大大地降低了全球市场的初级制成品价格,也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滥用,并遏制了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参与对全球自然资源的争夺。因此,所谓中国制造,在中国本土和全球范围内,都已经并持续地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价格的高企。  就铁矿石这一个案来说,如果中国无法切实降低本土需求,其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环境也无法在短期内开发替代性的产品,就应该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初级制成品的出口限制,抑制其他经济体的资源需求,放大铁矿石的价格弹性,并可以引导发达国家加大开发利用钢铁替代品的科技投入。  铁矿石如此,棉花亦如此。我相信,全球棉纺织品的消费数量,也一定因为中国制造的成本因素而一直处于不断的上升中。  
  不知道的瞎说知道的不敢说
  想问一下,为何中国要采用长协机制进口铁矿石?  另外,一个简单的想法,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让企业可以自由进口,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内鬼,还是利益集团,还是体制。
  作者:大海潮 回复日期: 23:47:42 
    想问一下,为何中国要采用长协机制进口铁矿石?    另外,一个简单的想法,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让企业可以自由进口,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大钢厂可以搞死小钢厂。因为规模不足的钢厂是难以获得长协的,因为你不能保证采购量。所以要有为了长协行贿的一幕,这次胡案也是这样的商业贿赂罪名。    当初是垄断钢厂的需要,大钢厂签长协把产量包下来然后提价搞小厂,没有想到是黄雀在后啊!    
      作者:心有多远L 回复日期: 23:46:46 
    稀土属于资源类的出口,钢铁的初级制成品属于工业品出口,米国还在对中国的钢管等东东反倾销吗?    趁着出来打酱油的兴头,借楼主的宝地谈谈偶的浅见。    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其生产规模效益、忽视环保的短视收益、劳动力成本等诸多因素,大大地降低了全球市场的初级制成品价格,也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滥用,并遏制了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参与对全球自然资源的争夺。因此,所谓中国制造,在中国本土和全球范围内,都已经并持续地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价格的高企。    就铁矿石这一个案来说,如果中国无法切实降低本土需求,其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环境也无法在短期内开发替代性的产品,就应该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初级制成品的出口限制,抑制其他经济体的资源需求,放大铁矿石的价格弹性,并可以引导发达国家加大开发利用钢铁替代品的科技投入。    铁矿石如此,棉花亦如此。我相信,全球棉纺织品的消费数量,也一定因为中国制造的成本因素而一直处于不断的上升中。      ==================================================    在WTO里面都叫做贸易壁垒,这是你加入世贸组织的代价。      
  原来是怎么回事
神奇的党国
     中国应该卖掉一些美元债 买入一些 力拓这样强势企业的股票, 加入他们。 因为他们赚了钱也要分红, 如果不分就继续增持股票,直到成为第一大股东 。
  是三井集团下属的: 新日铁、淡水河谷(股东)对宝钢(三井还是宝钢的股东)为首的钢协下套。  能谈成才怪~~~
  不像楼主那么简单可以解决.完全外行
  完全外行在扯淡.
  我也是这行的,个人觉得铁矿石谈判失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两个:  1、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近些年大量的基础建设,包括汽车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导致了钢铁需求的猛增,造成了上游原料的紧张。这是铁矿石涨价的根本原因,中国国内的铁矿石品质较差,所以铁矿石资源必须依赖进口(在这方面想用国产替代进口的人都对炼铁工艺不太了解),所以国内的需求猛增必然会使得国外供应商获利,导致所谓国家财富的损失。  2、中国钢铁企业都代表了各地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从本质上说,各个钢企之间竞争大于合作,让他们真心联合起来去谈判几乎就是一种空想,当年即便有人写出《六国论》也难以撮合战国六国齐心抗秦,更别说各怀鬼胎的成百上千个钢企纷纷想着如何让自己多赚一点,让同行吃亏一点。  
谈判代表里出内鬼的事情可能是有的,但在这种大背景下,即便没有内鬼也很难谈出什么好结果,lz文中提到有人提前透露钢铁行业振兴计划。。。那个人可是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啊。。。。危机一开始他就公布了10个行业的振兴计划,难道您觉得这么含泪深爱着片土地的老人家是内鬼么?
  去年看过一期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关于这个话题的深度报道,似乎说法有些不大一样,为什么铁矿石价格一涨再涨,那么贵了为什么还得买?记得有一个专家的理由是众多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线停不下来的,这么多职工要吃饭,而且机器每停一天就损失***个万,必须源源不断的买进铁矿石原料投入生产........似乎有点类似于饮鸩止渴的道理...............
  好文章,顶。    终于解释了中国的大宗贸易谈判为何屡战屡败了,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的大宗贸易吧。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回复日期: 22:33:12 
    对于中国垄断钢铁企业的博弈,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铁矿石价格的降低而是其它竞争国内民营企业不能得到比他们低的价格。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回复日期: 22:35:26 
    《现行政策扼杀了民企找矿》  =================  非常透彻的剖析!!
  ......有三家供应商就足够竞争了。“在现阶段,可以让招标与长协共存,通过招标制来制订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交易的游戏规则。”张捷最后说    ================        朝“左”转他有理,朝“右”转他也有理,墨索里尼他总是有理;        “112家”嫌少,“三家”嫌多,张捷就是官府的托儿。  上面的瞎说,看明白在说,一个说国内,一个说国外的,
  中国民企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言权不足,针对民企的政策是由业内国企制定的,而国企与民企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制定出来的政策名为扶持实为打压的情况一再发生就不奇怪了。在一场游戏中参与者是永远无法与裁判和规则制定者进行公平博弈的,  =================================    根源啊,裁判同时也是上场比赛的运动员
  反垄断法的问题与学术问责    中铝入股力拓的交易以力拓的毁约而告终,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世界垄断巨头的博弈,如果中铝入股力拓成功,那么我们将有董事席位,可以了解他们的运作情况,对于中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面对这样的毁约,我们还要看到另外的问题。  这个另外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垄断问题,力拓的毁约的同时,还与必和必拓达成了合资协议,两拓这样的合资,直接的结果就是世界垄断的加强,对于中国所面对的情况,是应当进行反垄断措施的。  我们记得当初中铝入股力拓,都需要德国、巴西等国的反垄断机构批准,而两拓这样的紧密合作,我们的反垄断机构在干什么呢?难道我们只是在危机股价大跌的时候成为可口可乐解套的工具?  为此我们发现我们的反垄断法是有非常大的问题的,我们把问题归纳一下:  1、 对于境外企业的垄断如何处罚,我们法律所制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根本无法境外执行,它们通过代理进来,我们也限制不了他们,应当采取世界通行的做法对于他们的产品征收惩罚性的关税等税收来完成,但是我们的反垄断法没有这方面的依据,要细则补充,比如他们不缴纳罚款,我们就可以单独征收惩罚性关税。  2、 市场垄断地位只说明了什么样可以推定(如三家达到四分之三)是垄断,但是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等于说没有垄断,只是不能直接推定,那么实际执行的依据怎样确定?  3、 垄断企业不提供调查的资料,我们只是罚款,但是罚款数额很少,50万元对于国际垄断巨头什么都不算,不能有足够的压力,是否可以把不提供调查的证据推定成为垄断?  4、 对于监管机构不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明确,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等都有权利,权利互相交叉需要协调。而对于境外企业的集中,中国的工商总局不是涉外部门,怎么行使权力?  5、 提起调查和调查过程、程序的规定不足,如何应诉、举证、抗辩等等没有规定,案件如何进行审理也有问题,如果是政府依照职权行政处理,应当有听证的程序,这样的程序怎样进行?不服行政裁决进行诉讼,这样的诉讼由什么法院管辖?审理的程序和依据对于非专业的法官怎样允许专业鉴定机构的介入?等等问题说明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都缺乏。  6、 对于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应当按照外交对等原则有不同的标准,体现国民待遇。  只有我们发挥了《反垄断法》的威力,西方的垄断巨头才会有所收敛,如果我们对于两拓的垄断征收惩罚性的关税作为反垄断措施,他们就不会那样的嚣张,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到中国有运输的成本优势,如果这样的优势被我们的反垄断税所征收,必将改变世界的格局。而对于现货交易,我们也可以征收非优惠的关税,让大家都走到国家控制的轨道上来。  而这里我们发现《反垄断法》有这样多的问题,我们的专家都干什么去了?我们对于行政职能部门的问责,责任就是追到公开的专家决策上,而我们的专家一齐发生这样低级的失误,我们就很难对于行政决策者进行问责,而对于我们的专家,难道就没有问责了吗?  从来我们的权力和责任应当是统一的,对于这些专家,需要的更是如此,没有水平就不要充当专家,因为这个专家是具有很大的利益的,将来可以宣传自己是中国《反垄断法》的权威人士,从而收取大量的律师费、咨询费等等,但是你专家犯了错误,就没有问责、没有惩罚吗?  更有甚者,中国的很多专家都得到过外国各类组织的资助,到各国进行考察,如果犯了低级错误,让曾经给他支持的外国组织、机构等等在中国立法上获得了利益,那么对于这样的专家意见,我们难道不应当更深入的审查一下他犯错误的背景吗?而出事了的商务部条法司郭京毅先后分管过条法司9个处室中的3个,包括行政法律处、投资法律处、WTO法律处,这样的错误不是没有先例。    我们在文革中烂扣间谍特务的帽子,给了所有文人一致抵制对于这些专家的非法行为的审查,但是矫枉过正不能是长期的政策,在中国融入全球的情况下,西方各种机构的势力也是在向中国渗透,这根弦是不能放弃的。  我们还有就是现在的抄袭等等学术腐败下,好像不抄袭的专家就是好专家,我们的对于专家的要求实际上是大幅度的降低,而对于专家的假冒和不懂装懂,一定要把它也放到学术腐败上来抓,没有水平的,就不能让他心存侥幸的妄称专家。  所以在力拓毁约事件后,我们要想一下我们的反垄断法,如果我们有此大棒的压力,境外垄断巨头也不会这样的猖獗,而对于我们所制定的《反垄断法》如此之多的问题,参与制定这部法律的专家们应当被社会监督和问责,这样才能使假专家不能冒充专家,有间谍嫌疑的也有所顾忌,将来制订其他中国的重要法律时,就不会这样的漏洞百出。  
  建议学习一下中国足球的打黑
  不关心这问题。矿价下来又如何?房价就降了?乱拆乱建更甚
  螺纹也顺着作秀涨疯了,期待是下一个白糖
  你每年的产能百分之几十地涨,怎么可能不涨价?    天天叫矿价贵,也没见什么大钢厂倒闭,十大钢厂,倒个一到两家,铁矿石价格保准降。
  钢筋水泥经济该降温了。铁矿暴涨绝对是好事。促使经济快点转型,回归“科学发展观”  楼主根本没看到实质!哪是机制、机构问题哦?.....
  闭关2年,立马见效。
      国内钢铁业高官全部就地免职,全社会竟娉上岗。老胡涂,有胆色吗?有魄力吗?
  什么也不说了  
  没用的,不管怎么样,这些阻止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特点,集中了精英买办阶层的ZF,内压榨,外卖国,
  汉奸太多
  胡说八道,tg再有本事,也勾结不了澳大利亚和巴西啊。
  人生二大憾事:*片有码 卖国无门
  说得有道理,赞成楼主的观点
  既得利益团体多
  楼主写的太好了,请多多发帖。  强烈支持,出门打酱油前顶一下!!!
  刚在新浪看完,原来是你的大作,拜读了。
  说的好啊,关键点是铁矿石进口资质啊!!!    我五块进,十块卖给你,我赚5块    我十块进,二十块卖给你,我还赚10块呢,我干嘛去帮你谈判去讲价?    想去别家买?门口都没有,你有资质吗?你是什么用心?
  要赤裸裸,不要假惺惺
  出卖国家利益中饱私囊的卖国崽行为,令人鄙视,招人唾弃。必将会遗臭万年的。瓜分国家稀缺资源的行径是不会长久的。
  作者:做鸭鸭 回复日期: 16:39:29  ↑↓ 10楼     草,果然是内鬼在作怪!这真是神奇的国度,需要原材料的竟然希望原材料大涨!不计成本,是因为它们可以把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让老外大获其利当然它们自己也捞了不少好处!何其畸形的汉奸国度,它们就是要看着老百姓用血汗去供养它们的洋爹,TG早点隔屁吧  -----------------------------------------  经典之言
  这个国家太黑暗了.
  精辟,收藏。-----难怪那些gg的子女都发了大财。哈哈!资质是gg审批的,在中国,权力=腐败吗?欢迎讨论-----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铁矿石能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