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经济真的是这样在发展吗

当前位置:&>&&>&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市政府办
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文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重返全国百强、“四化”同步发展、建设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仙桃发展升级版,经济社会呈现增势稳健、后劲增强、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1、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和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全市上下坚持发展不动摇,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成功经受住了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考验,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3亿元,较上年增长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增长22.1%,增幅位列全省市州前三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6亿元,增长14%,增幅居全省市州第二位;外贸出口总额5.2亿美元,增长22.7%;实际利用外资8971万美元,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5亿元、24.2亿元,增长13.4%、16.5%,收入质量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9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02元,增长10%。
  2、着力加快产业升级,发展质效充分显现
  工业提质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06亿元,增长13.1%;工业增加值增长11%。突出产业招商、专业园区招商,全年新引进天合光能、六丰机械、百盛钛业、中汽零新能源汽车、京滨电喷等项目5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投入建设的项目215个,总投资1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个,税收过千万元企业增至23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启动实施食品、无纺布、机械电子三个千亿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食品产业现已集聚“国字号”商标企业27家,呈现出新品牌争相落户、老品牌竞相扩张的喜人态势。无纺布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新上高档原料生产线20条,高端制品占比达60%以上,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非织造布产业推进会”。机械电子产业新投产项目见效发力,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品类更加丰富,产值同比增长20%,发展进入快车道。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投入工业技改资金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统筹推进工业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大武汉,加快推进15平方公里武汉经济开发区龙华山工业园建设,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积蓄了强大后劲。
  农业增产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富硒水稻开发成效明显。名特优水产、绿色蔬菜、生态畜禽等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67.5万亩,比重达到73.4%;蔬菜总产量达到37.5万吨;畜禽标准化养殖加快发展,生猪出栏115万头,家禽出笼1000万只。农业产业化纵深推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80亿元,位居全省县市首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先进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整合涉农项目64个,统筹专项资金9.3亿元。8个中央、省级水利项目竣工并发挥作用,疏挖沟渠1651公里,整治涵闸泵站428处;实施土地整治24.4万亩,耕地保有量和占补平衡目标顺利实现;新增农机1.2万台套,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4%。我市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服务业快速发展。编制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江汉农产品大市场、华中汽车交易大市场、仙桃世界城、富迪三友广场、中百广场等一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相继建成。电子商务起步发展,培育和引进他拍档等5家电商企业。开展金融招商和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我市再次被评为“全省A级金融信用市”。排湖五乐台休闲度假区一期工程如期建成,赵西垸水乡森林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武汉海关仙桃办事处获批设立,开关在即。
  3、全民协力共创共建,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四城同创”捷报频传。把“四城同创”作为一项全民工程,上下联动,干群合力,众志成城,城市建设又添新名片。成功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评验收,即将授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空前,已获得提名资格,为冲刺摘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区卫生、户外广告、架空管线、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改造背街小巷93条,安装路灯889盏,维修破损路面1.9万平方米。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50多个城市社区和城中村日常环卫保洁全部纳入市城管局统一管理,市容环境更加整洁。
  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南城新区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等城市框架初步拉开。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加快建设,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仙桃支线、国网通航机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投资20亿元的城建、交通“双十工程”基本完成,一批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建成或改造升级;318国道改造工程顺利施工,仙彭公路改造升级、仙张一级公路改线、仙汉线大修、危桥改造等工程陆续完工。
美丽乡村焕发新颜。整合财政项目资金4.2亿元,大力推进“一镇一带一区”试点示范建设,彭场、胡场、三伏潭、毛嘴、西流河等一批中心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涌现出沔街、之龙故里、河口村、挖沟村等一大批生态文明、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郑场镇渔泛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沙嘴办事处刘口社区获评“荆楚最美村镇最佳传承奖”。绿色生态示范市创建深入开展,建成仙洪、袁排、仙监、仙彭及318国道景观通道50公里,植树造林600万株,建成绿色示范村(居)128个。
  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启动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和化工行业污染集中整治、农村清洁家园、大气污染整治、重点河流水污染整治等六大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向污染宣战。集并改造城区污水管网46公里,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6个、垃圾压缩中转站18座,依法拆除、关停、整治畜禽养殖场1384家,关闭、责令限期整改污染企业38家,城乡环境污染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河道沟渠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4、纵深推进改革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128项。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新增市场主体14786户、注册资本68.8亿元。持续扩大“营改增”范围,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成功促成欧华达、广兴停车、楚福油脂等7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四板”市场。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财政对经济社会支撑力度,积极争取和统筹调度各类财政资金近20亿元。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卫生计生机构合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中高等职业教育纳入“五年一贯制”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面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引进现代化农业企业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家、家庭农场112家。基本完成三伏潭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整镇试点,全市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万亩。
  5、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始终把惠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试金石”,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全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占比达74.3%。积极促进就业和劳务输入,为企业招工2.3万人,保障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着力加强社会保障,新增社保扩面8.2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和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优待政策,惠及近2万人,启动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178套,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投资1300万元,新增公交车辆36台,增开公交线路2条,增加站点23个,保障了市民出行便利。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改造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13个,新建城市公厕65座,新增停车位2600个。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建幼儿园33所,新增幼儿学位1.3万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000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校园安全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投资6亿元的荣怀学校建成开学,一批合作共建学校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资9.5亿元的全省市州规模最大的第一人民医院投入运营,市中医院被批准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化镇级卫生院达到15个,新建“五化”村卫生室107个。严肃查处“两非”行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持续开展血防综合治理,血吸虫病防治成果进一步巩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6、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查摆和整改“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改进会风文风,清理办公用房,强力整治“人情风”,压缩“三公”经费,着力治“三官”促“两为”,政府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和法治创建工作,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全覆盖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和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提案115件。强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督查督办,持续开展“双百”活动和“百日整治”活动,推行“三四五五”服务,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化解各类信访案件286件。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打盗抢、禁赌毒、铲恶霸、治乱点”严打专项行动,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消费维权力度,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此外,统计、物价、质监、气象、民族、宗教、对台、保密、援疆、国防建设、档案史志、新闻出版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扶贫、移民、外侨等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超乎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不易,才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仙桃建设发展的驻仙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总量偏小、骨干企业规模不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新的困难;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还不高;城乡统筹发展不够,老城区基础设施亟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需加大投入;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民生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今年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新常态下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尤为重大。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政策、新机遇、新优势,努力展现新思路、新担当、新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形势依然向好,改革发展、转型发展的政策机遇多重叠加,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也更加精准,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定向调控,给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我市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深入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气场激扬荆楚,为我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仙桃坐拥“两江”经济带,对接近邻大武汉,机遇前所未有,发展大有可为。全市上下一定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竞进有为的姿态,“跳起来摘桃子”,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为总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抓改革促开放、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增和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打造仙桃发展升级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千方百计扩大投资
坚定不移招商引资。继续围绕优势产业和专业园区,紧盯行业龙头和品牌企业进行招商,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上有新收获。继续深化与各行业协会合作,适时召开沔商大会,充分发挥各地仙桃商会和天下沔商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投资过5亿元项目1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资增长15%,新建厂房面积200万平方米。
  不遗余力争取项目。加强对政策的研究,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做好与国家、省“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对接,策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治理工程、现代农业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项目,让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省计划“笼子”,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支持。
  实干快上建设项目。坚持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建设,着力完善督办协调机制,切实加快建设速度。推动闽中食品、百盛钛业、毅合捷、万润科技、新鑫无纺、华庭电子、中汽零新能源汽车、六丰机械、绿色家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加多宝饮料、京滨电喷、金龙福医药、禹美汽车、金威麦芽、九珠蛋业、安琪食品、瑞阳二期、武汉百炼、浩瀚不锈钢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抓好健鼎电子、恒天嘉华、真巧、拜尔日化、新蓝天、中星电子、康舒电子、六和铸钢、爱美迪等一批重点企业扩规建设,确保年内全面投产受益。力争建设12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确保全年投资达到448亿元。
持之以恒优化环境。继续深入开展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和帮扶服务企业“双百”活动,深化践行“三四五五”服务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四大环节,进一步化解融资、用地、用工等矛盾,切实解决项目落户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扩大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勤谋善为,有的放矢,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积蓄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2、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以壮大优势产业促转型升级。持续实施食品产业品牌化战略,咬定“千亿产业、百家名企”目标,力争引进更多的食品品牌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力推动无纺布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加快提升先进产能规模、提升高端产品比重、提升产业配置水平、提升自主品牌影响、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紧紧围绕武汉300万辆整车产能开展配套对接,加快把仙桃建成武汉车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
  以培育新兴产业促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以总部经济、网络经济和创新经济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引龙头、强配套、促聚集,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9%以上。
  以培植骨干企业促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个转企、小进规、规改股”,力促各类企业梯次稳健发展,力争每个镇都培育1-2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在全市形成一批产值过10亿元、2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重点培育产值过50亿元冲100亿元的龙头支柱企业。
  以打造专业园区促转型升级。加快食品药品产业园、无纺布产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龙华山产业园、钛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台商示范园区、全国电子电路优秀示范园区,启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生物健康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园区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支持镇级工业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功能,不断提升镇级工业平台项目承载力。
工业兴则百业兴。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招大引强、扶优培强,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做大有质量的总量,率先抢占发展制高点!
  3、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巨人工程”,着力引进和培育加工型、仓储型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确保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重点扶持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新增50亿元以上,争创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支持强农水产、泉明水产、卫祥水产、裕丰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力争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农民合作社 100家,创建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6家。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增产3000万斤以上。深挖富硒资源优势,发展富硒水稻2万亩,加快推进郑场富硒大豆、沔城富硒藕、沙湖富硒莲等富硒产品基地建设。实施蔬菜“双十双镇”工程,确保全市蔬菜基地保有量在20万亩以上。加快建设“渔业经济四圈”,进一步壮大张沟网箱养鳝、排湖河蟹养殖、鲫鱼湖鱼鳖套养、西流河鳜鱼养殖规模。推广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提高育苗产量。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保障。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泽口灌区续建配套、泽口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中小河流重点县及水系连通、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等10个中央、省投资的项目。继续深入开展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实施项目20万亩,复垦耕地5000亩以上。扎实推进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升级、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维护等工作。
  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4、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力推动商贸繁荣。合理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相关配套子规编制。加快推进银泰城市综合体、环球商业中心、新天地国际广场、元泰新世界步行街等一批商贸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以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富迪电子商务微信平台进农村。加快他拍档跨境电商代运营平台建设,支持江汉热线、518快乐购、百护商城、邮政邮乐购等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力争更多企业入驻平台实行线上销售。积极推动电商产业园、电商物流园、江汉农产品电商平台、阿里仙桃产品馆建设。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金,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着力推进“两湖”、“两沔”、“两带”旅游目的地建设,力促排湖五乐台休闲度假区二期工程启动建设,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快开发,沔街“旅游商品研发展销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沔阳名人馆”和“孝雅书院”落成开馆,赵西垸水乡森林旅游区建成开业。积极申报“沔阳三蒸”地理标志,召开“沔阳三蒸”美食文化旅游节,着力提升仙桃旅游业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大力加强金融服务。强力推进县域金融工程,继续做好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市域金融机构新增表内信贷投放28亿元以上。强化金融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市外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点和开展业务。引入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股权托管,直接上市融资,力争全年在“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10家以上。积极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转变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要发掘潜能,激活消费,做新业态,突飞猛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仙桃商圈!
  5、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紧完善新型城镇规划体系。以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现代城镇规划体系,加快构建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的新型城镇。按照“一主多翼、区域组合”的城乡总体规划格局,做好中心城区与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规划修编,逐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水系等功能性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城市景观设计,统筹做好镇级工业平台与新型社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切实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加强规划管理,加快“规划一张图”建设,狠抓“两违”治理,引导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开展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加快沔州大道东延、新城大道西延、朝阳大道、八纵渠路南延、和平路南延、前通路续建等道路工程建设,做好老城区破损路面维修、管网疏淤、涵闸泵站养护,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升级。加紧推进城市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仙桃支线、垃圾焚烧发电厂、国网通航机场加快建设,汉江综合港码头、华润火电项目尽快开工,城际铁路项目、汉江二桥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加大交通投入,建设仙西公路、沪渝高速排湖互通、毛通公路等交通“十大工程”,着力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加大城乡配网改造力度,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确保500千伏仙桃输变电、220千伏仙东输变电、110千伏杂坝湾、剅河、西流河输变电等一批重点电力工程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深入开展“四城同创”,继续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卫生环境整治,巩固国家园林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提名资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新突破。积极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加强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力促城市建管上档升级,城市形象品位全面提升。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深入开展“一镇一带一区”试点示范建设和“五镇同创”,引领带动城乡协调同步发展。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支持彭场、三伏潭、毛嘴、张沟等镇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镇。鼓励各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荆楚派、江汉风”格调建设特色鲜明、各富韵味的美丽城镇。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向中心集聚。
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新时期国家战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要抢抓试点机遇,推动人口有序转移、城市扩容提质、产城融合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新仙桃!
  6、持续治理生态环境
  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深化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建设和人工湿地系统建设,着力构建企业预处理、专业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人工湿地净化处理的三级污水处理体系。全力实施仙下河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推进全域污水管网体系建设,开工建设10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加大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力度,全面完成禁养、限养区内养殖场关停、拆除、改造任务,探索生态养殖市场化机制,切实巩固治理成果,确保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深入实施“千河保护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继续开展重点河流整治行动,加快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工程建设,确保主要河流水质达标,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做好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烟尘、城市扬尘、油烟等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禁止秸秆焚烧,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打好绿化造林攻坚战。深入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加大林业生态示范市创建力度。完成造林3.7万亩,植树600万株,建成绿色示范村300个,景观通道50公里,做到点线结合,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实现城区园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
  碧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生态福祉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我们一定要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保卫我们的绿色家园,让空气更加清新,河流更加清澈,大地更加葱绿!
  7、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工商、税务、质监“三证联办”制度,建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环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实行宽进严管,保障市场公平。实施公务用车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改革,激发城镇发展活力。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强力推进财政资金整合,建立健全跨部门统筹分配使用财政资金的体制机制。完善镇办财政体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力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改革成果,扩大改革覆盖面,着力均衡教育资源。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办好“医养融合”试点,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申请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联动核对机制。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突破土地流转“第一关口”,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在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将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规范有序流转,着力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功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强“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市场决定取舍,改革决定出路。在新一轮竞争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高擎改革大旗,创新体制机制,持续释放社会活力,为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8、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动大众创业,努力拓宽就业领域,力争全年组织指导各类培训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确保社保扩面新增5万人次以上,企业职工参保覆盖率达90%以上。提高社区和村组干部待遇,保障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积极做好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力争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全市50%城乡社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发展,积极争创学前教育示范市,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问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覆盖面,全面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持续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巩固血防综合治理成果。大力发展文化惠民服务,加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广场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确保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优先发展公交事业,积极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城市。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深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四霸六强”、“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法律体系,普遍建立政府及部门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探索依法维权和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校园安全,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平安、和谐仙桃。
认真实施惠民工程。今年,我们将继续根据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全力办好十件实事:(1)启动市第四水厂建设工程,解决西部7个镇、50万人饮用汉江水问题。(2)新建3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投资1000万元,对农村小学实施改造升级。(3)投资5000万元,建成40个城区街头小游园和300个村级生态小游园,实现城区小游园健身站点全覆盖,为77条背街小巷安装路灯2000盏,新建改建9个城镇标准化农贸市场。(4)改造城市棚户区2000户以上,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5)投资2000万元,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6个;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活动场所50个。(6)启动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7)免费为1万名农村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为1万对农村育龄群众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实施人社信息化服务“115”工程,建设1个全省首家社保智能经办服务大厅,实现“五险”业务“一窗式”办结,建设10个街镇人社服务中心、50个村社服务站。(9)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0条,维修“断头路”60公里,修建错车平台1600个,新建候车站点500个,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10)启动农村应急广播网建设,实现全市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我们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1、学法用法,厉行法治。学法是基础,用法是智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也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引领者和带动者,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学法用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厉行法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坚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2、依法履责,正确行权。加快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项目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的舆论监督,支持审计、监察机关专门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严格执法,维护公平。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境监管、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
  4、遵纪守法,廉洁从政。法律既是高压线,又是安全阀。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纪守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肃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以反腐倡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坚持从严从俭,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政府过紧日子中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愿景!站在新常态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担当,奋力开拓,团结拼搏,为仙桃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附:部分名词注释
  1、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即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
  2、“四城同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3、“一镇一带一区”试点示范建设:即试点建设彭场“四化同步”示范镇、“三线两片”新农村建设示范带、排湖现代农业示范区。
  4、“新三板”:又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
  5、“四板”市场:又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转让和融资服务的交易市场。
  6、“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即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
  7、“五化”村卫生室:即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
  8、“两非”行为: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9、治“三官”促“两为”:即全面整治庸官、混官、懒官,促进干部清廉为官、事业有为。
  10、“法律六进”:即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的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11、“双百”活动:即走访帮扶100家重点骨干企业、检查督办100个重点建设项目。
  12、“三四五五”服务:即“三最”承诺: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良的环境;“四式”服务: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秘书式的参谋、保姆式的服务、警卫式的保护、亲情式的关爱;“五制”要求:领导包挂制、部门包保制、民警驻勤制、手续代办制、服务专员制;“五零”举措:行政审批零障碍、委托代办零收费、各类服务零距离、配套接入零负担、建设经营零干扰。
  13、“一元多层次战略”: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将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形成区域全覆盖、各级全统筹、多载体支撑、多平台推进的战略体系。
  14、“两江”经济带:即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
  15、蔬菜“双十双镇”工程:“双十”即318国道十里蔬菜长廊,沙湖镇、彭场镇十万亩水生蔬菜,“双镇”即沔城镇、长埫口镇整镇推进设施蔬菜。
  16、“两湖”、“两沔”、“两带”旅游目的地建设:“两湖”:即排湖中国休闲谷、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沔”:即荆楚沔阳城、沔街;“两带”:即沔东红色旅游带、仙西乡村旅游带旅游目的地建设。
  17、“两违”治理:即整治城市规划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18、“五镇同创”:即开展创建卫生城镇、园林城镇、生态城镇、环保城镇、文明城镇。
  19、“绿满荆楚”行动:即201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绿色全覆盖。
  20、“一校制”、“联校制”: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将地理位置适中、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较好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进行合并,实行联合办学模式。
  21、“学区制”:即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制度。
  22、“医养融合”:即医疗服务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合作新模式。
  23、“四霸六强”:即市霸、街霸、村霸、地霸和强揽工程、强行买卖、强行装卸、强拿恶要、强供建材、强占土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24、“五险”:即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仙桃市循环经济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