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山洞什么意思的作者是谁

被阿里影业带热的“同人作者”到底是什么?
来源:娱乐资本论
  截止到目前,业内关于“阿里影业徐远翔事件”的讨论已经慢慢从编剧圈的情绪发泄转为对整个编剧制度以及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化的思考上来。
  归根究底,双方之间的矛盾核心点在于,阿里影业试图让编剧工作变得更加商业化,而部分编剧又偏向于艺术创作。
  不过,艺术与商业之间的争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但鉴于此次阿里影业的关于“不再聘用专业编剧,而找十几个贴吧和同人小说作者”引发了如此大舆论波澜,小娱更多愿意探讨下“同人作者”的话题。
  据小娱了解,在百度贴吧动漫分类排行榜TOP500中,同人文贴吧占75个;文学话题分类排行榜TOP500中,同人文贴吧占105个。
  除了在百度贴吧中广泛分布之外,甚至连网上一些知名的网络小说也属于同人作品。比如,《盗墓笔记》就曾经是《鬼吹灯》的同人作品。
  那么,徐远翔口中所说的同人小说作者到底是什么鬼?为什么徐远翔放着专业的编剧不用,非要找贴吧吧主和同人小说作者当编剧?
  什么是同人作者?
  徐远翔在论坛上说:“我们会请IP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人小说作者,最优秀的挑十个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再挑几个人写故事。我不要你写剧本,就是写故事,也跟杀人游戏一样不断淘汰。最后那个人写的最好,我们给重金奖励,然后给他保留编剧甚至是故事原创的片头署名。”
  在这句话中,IP的贴吧吧主不难理解,但对于平时不接触二次元的人来说,“同人小说作者”可能有些费解。
  其实,“同人”一词,一般认为来自于日语“どうじん”(音doujin),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们,通常用于ACGN圈。而同人小说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打个比方说,《西游记》是一部原创作品,而后来的《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等根据《西游记》进行二次创作的剧本作品都属于同人小说。
  在二次元文学创作平台“白熊阅读”创始人郭笑驰看来,同人作品归根结底根植于原创作品,其创作初衷也是因为对原创作品的喜爱,但相对于大众主流文化,同人小说作者的创作者算是小众群体,全国不过才几百万人,此次同人小说作者群体因为编剧事件被拉上曝光台,实在出乎意料。
  同人作者写作有什么好处?
  令人好奇的是,阿里影业为什么放着专业编剧不用,非要找一些偏向于二次元的同人小说作者来改编IP故事呢?
  徐远翔在接受毒药APP采访时这样解释:通常编剧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驾驭某个超级网络IP,而与此同时,又有为数众多的网友和书友,喜欢这个作品,热爱这个作品,甚至写出了几百万字的同人小说,在这个情况之下,请到原作的忠实粉丝,在尊重原作和热爱原作的基础之上来写故事,是一种创新,也是对于原作的充分尊重,以及对于网络民意的最大尊重。
  其实,用同人小说作者来创作故事,是提取粉丝嗨点的一种做法,对了解网络小说、游戏、漫画的粉丝粘性是有好处的。
  在郭笑驰看来,这种优越性还表现在同人作者的创作,是对原著充满爱和尊敬的。“一个准备进入某个同人圈的粉丝通常会这样发展:①喜欢某部作品,开始搜集喜欢的角色或Couple的小说;②通过喜欢的角色、Couple、作者结交到和自己一样的朋友;③消费原作周边、消费出版小说、线下展会等。”
  根据小娱了解,目前,业内一些知名原创编剧改编IP的费用可高达几百万,但像国内比较知名的同人小说网站晋江、起点等,旗下的同人小说作者收入每个月写几十万字最多才有几万元的收入,其他不知名的同人小说网站作者收入有些每个月3000元就封顶。
  但创作报酬低,并不代表同人小说作者作品质量低。有些同人作者会对原作的精准理解,从原作中创造出新的意义,在同人创作和消费的群体中建立规范和话语体系,产出文本作品等,有时候好的同人作品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原作。比如《五十度灰》和《盗墓笔记》。
  同样情况下,同人小说作者“物美价廉”还可以随便挑选。
  同人作品如何商业化?
  阿里影业这个不经意的偶然把小众的同人小说作者群体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同人小说产业看似小众,实则有一定开发空间。有数据统计,在百度贴吧动漫分类排行榜TOP500中,同人文贴吧占75个;文学话题分类排行榜TOP500中,同人文贴吧占105个。此外,每年在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不同名目的多达几十场的同人祭(专门用于同人作品包括小说、漫画等以及相关周边贩卖和cosplay的大型集会),每届同人祭日均人流量均在5W以上,这些都成为同人创作的商业价值潜力。
  但由于同人作品本质上属于原创作品的衍生品,仅仅是出于兴趣写作或制作的同人作品,如果不商业使用,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行为;但如果正式出版,实际上是侵犯了原作品的版权,这也导致了同人产业的商业转化率不高,一般的同人作品只能在只在同人展或者是网上卖。
  比如上个月,在北京开机的网剧《摸金符》最初版本就是一家出版公司“炮制”的同人小说,由于原创作者天下霸唱对同人小说非常反感,并不认可此版本。甚至准备重新写这一版的小说,并更名为《新鬼吹灯之摸金符》,与《鬼吹灯》其余作品撇清关系。在国外也曾经存在这样的同人作品与原著作品版权纠纷的案例,J?K?罗琳起诉哈利?波特书迷出版的《哈利?波特词典》侵权,并获得胜诉。
  在商业转化方面,目前同人业内已经找到了两个比较稳妥,且不产生纠纷的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与原著作者协商解决。由于同人作品往往会扩大原作的影响,间接增加作者的收益,而且创作同人作品的几乎都是铁杆粉丝,有些原作者在采取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例如电视剧《逆水寒》播出之后,经小说原作者温瑞安和电视剧制片方的授权,南京出版社将部分网友创作的同人小说集辑为《〈逆水寒〉同人小说集》公开出版。
  第二种方法是,要想真正商业化必须去除原作痕迹。比如,《暮光之城》的同人改编成《五十度灰》,最后是去掉了原作角色名改成了新的人物;再比如说,《盗墓笔记》其实是《鬼吹灯》的同人作品,后来为了正式出版,就把《鬼吹灯》的内容删掉了。
  此外,徐远翔所提出的新的剧本生产模式也为同人作者提供了另一条实现商业化价值的方式。即便有些同人作者在剧作上的创作能力很差,但是他只要对大众的情绪以及审美抓取够精准的话,在做出故事构架之后,完全可以由专业编剧做成剧本。
(责任编辑:陈洋)
原标题:被阿里影业话题带热的“同人作者”到底是个什么鬼?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3个月,如何从小白变成阿里头条签约作者? - 简书
3个月,如何从小白变成阿里头条签约作者?
从事文案工作近半年时间里,写过很多,看过很多,好的坏的,总是浑浑噩噩,唯独对发布在阿里巴巴商友圈论坛里的帖子记忆犹新。5月4日,收到一条来自阿里巴巴的消息,提醒我们已经成为了阿里头条签约作者。从今年2月25日,在阿里巴巴商友圈发布了第一篇文章,到现在为止近11周,约3个月。能拿下阿里签约作者,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阿里巴巴系统消息截图
由于公司的特殊运作模式,这件事情是由我和同事共同完成的,内容由我提供,账号是同事申请并发布文章,所以,是没有办法完全归功于谁。我们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在阿里巴巴平台发布关于产品的文章,希望能够引流到店铺,3月阿里巴巴推出新产品——阿里头条,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流程申请,没想到竟成功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下面把个人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01、切勿莽撞,发文前先看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则,商友圈也是如此。因为是一个购物批发平台,因此,发布的文章里面不得含有“最好”、“国家免检”、“第一”等修饰词语,这样容易给买家形成一种误导。在阿里巴巴商友圈想要成为精华帖的首要条件就是帖子要是首发和原创,由于公司领导压力,起初我们每次的原创帖都是发很多板块,以求阅读量和点击率,但是后来了解这个版规以后便不再多发,于是很快便被管理员“盯”上,也就产生了好多精华帖。因此,不管是哪个平台,想要发布文稿,请一定要先遵循人家的规章制度,不要把规则撂一边自顾自地发文,这样容易被清理掉,到时候就等于做无用功。02、文章内容切记空谈,一定要有实际作用4月中旬左右,我们首次有文章在商友圈被置顶,这是第一次尝到甜头。之后陆续再有文章被指定或者被选文精华帖,跟同事整理时从文章下面的评论发现发现,有一个共同点——都觉得对自己家居生活有帮助。拿我们帖子举例,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浴室和厨房的收纳整理方面做文章,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整理技巧、收纳工具等介绍出来,能帮助到别人,就容易被接受。最近一篇阿里头条帖子——《用智慧收纳来拯救凌乱的家居空间》,目前已经超过300人评论,成为我们发帖以来的最高纪录。
03、肯花时间经营,互动和赞美,一定不能少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与人搭讪的最佳方式,在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这就不得不提到我的同事另一个主要工作——互动。首先与圈里的版主互动,再与别的作者互动,人际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今天你帮人家,明天人家就会反过来帮你,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以及时间。同事的主要工作除了发布我提供的文稿以外还会做两个工作:一是回复评论,每一条都认真回复,即使是广告;二是评论、点赞别人的稿子,让人家记住你,下次看到你的帖子他也会有相关动作的。千万不要小瞧这两个工作,它们不仅很花费时间,而且很花费精力,但是也会有一定的成效,我们之后的许多精华帖都是收到很多互动朋友的点赞以及评论。04、寻找新的资讯并融进去,很容易引起管理员注意这个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写作方式,这儿有个自己写作的例子。前段时间《太阳的后裔》十分火,在微博上看到了第十集中的快递风波,我们又是做网店的,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与我们的快递做个对比。将剧集中十分容易撕开的快递包装与我们自己产品的包装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刚一发在论坛便被管理员评论“软文得不错,很软”等,之后就成为了精华帖。一些新的、时下流行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吸引住人们的眼球。05、坚持,任何过程都不会容易在这接近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保持每周更新两篇,每一篇均为原创,并且努力找素材、精美的图片,并且将每张图片尺寸调成一致的,把水印去掉。这期间与同事少不了要分工协作,每一篇帖子发在哪个圈,选择什么标签,选择什么时间发布等都要经过一番讨论后再做决定。起初并没有任何反响,发出去的帖子就像丢进大海里的石头,沉没得无影无踪。但我们坚持过来了,前3个月兢兢战战地发帖,小心翼翼地评论,最终算是有一点回报。
三个月,从一个文案小白变成了阿里头条签约作者,这个过程虽说不上千难万险,但少不了一份坚持和努力,虽然有些经验不足以支撑现在信息的飞速发展,但一些套路还可以寻的,我们可以,你也可以的。
图片|故事|生活|情感|树洞
欢迎关注“蜗牛的贝壳”微信公号
美图送给你!下一个被阿里“作死”的会是谁?
这些年阿里并购的产品与企业实在是太多了,作为BAT之一,阿里不差钱的风格也让一些急需资金的产品趋之若鹜,为了榜上干爹,不惜提供股权、董事会席位等等来吸引前者进行投资,新浪微博、虾米网、美团、陌陌、丁丁优惠、天弘基金、UC等等,阿里的金元宝散落到众多行业,可是面对阿里的金钱烘托,这些产品的现状怎么样呢?
&&&不断被榨干,充当阿里版图绿叶
在阿里收购目录里,新浪微博算是重量较大的一个,作为曾经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第四巨头的新浪,如今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锋芒,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约百分之30的股份,并将一个董事席位送给了阿里。其实卖血求生的新浪并不可耻,只是让人感觉有点可惜,前者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依靠阿里的影响力、资金和效应来解决自己的盈利问题以及被大号绑架的尴尬。可是事与愿违,合作到现在,微博的亏损逐年增加,虽然引入了淘宝流量,解决了自己关于流量变现的尴尬,但是对于微博社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种媒体性的产品附加上广告,给人的感觉总会是不爽。至此你应该能够感觉到我想说什么了吧。没错,那就是阿里给大家的不过是钱,而不是长远的发展战略,新浪微博只是其中一个牺牲品而已,阿里在榨取前者的用户资源之时,也在将新浪推向没有退路的前方。
其实新浪并不是个例,在阿里收购的产品中,目前做的好的并没有几个,相比于微博自身实力的缘故,虾米网在下嫁阿里之后更是葬送了一切发展先机。在2006年的时候,虾米的存在一度让很多喜欢正版高品质音乐的筒子们感到欣喜若狂,这使得虾米网在成立之初获得了极大地关注,可是后来因为巨头之间的相争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虾米网同样深陷缺钱的尴尬中,为了保全自身,只能和淘宝联手,可时至今日,虾米网已经彻底退出了品质音乐下载的第一阵营,转而成了淘宝音乐不起眼的二级目录,如此大的落差让我们不禁想到阿里收购虾米网的真实用途。
当然这只是阿里版图的两个牺牲品而已,再看看陌陌、丁丁优惠、乐视、美团,你能想象下一个会是谁吗?
&&&究竟是谁导致的这一个结果
仅仅依靠上述两个细节,我们还不能简单的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阿里身上,毕竟若是没有阿里的金钱补充,很难想象上述产品中有几个又能靠着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其实阿里收购产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善自己的产品布局,这点真的无可厚非。倘若真的要给虾米、新浪找一个罪人的话,那么互联网的资源拼杀便是其一。
谁都知道现在做产品的成本有多高,营销、推广、留住用户,哪一个都要用到钱,一些优秀的产品虽然可以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面对上述三个环节真的有心无力,再加上一些巨头的复制能力极强,如果能被收购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出路,否则活生生被干掉,就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了。在这种巨头与市场之间夹缝生存的产品群,可以选择地出路或许只能是投奔有钱的干爹了。
其次就是流量变现的思考。不赚钱不盈利,在小众圈子里是高尚的情怀,是追求产品品质的坚持,但在商业社会则是一种不负责任、没有意义的行为。谁都知道赚钱盈利才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下去的关键,但是盈利在很多产品看来往往都是相当费劲的。比如新浪,作为一个媒体性产品,除了开设增值服务、做点广告宣传,其余的变现方法真的很少。否则也不会因为没钱而投奔阿里,新浪如此,陌陌依然。社交产品本身特殊的属性就已经将自己定位朋友交流的圈子里,在这种情感交流的地方,做买卖和赚钱难免是一件有伤氛围的一件事,变现显然困住了此类产品的盈利知道,可是面对资源拼杀泛滥的互联网,既然短期内无法变现,也只能接受第三方的投资,通过出让发展主动权或是股权来让自己活的长久一些,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导致这一结果的就是产品自身了。虽然变现难,再加上资源拼杀严重,但是盈利方式的单调与传统也是产品无法走出阴霾的主要原因。变现方式其实有很多,产品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来实现定制化的盈利,比如懂懂,这个靠着日记就能赚到百万的草根真的让很多大型企业为之汗颜,其实赚钱有些时候很简单,不拘泥于线上与广告,你的思路就会开阔很多。所以不要一提到盈利就先从用户访问量下手,这种做了一次,很可能没有第二次的行为还是尽量少实行的好。
(作者:卡七七网页游戏,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谢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求教,阿里文学的作者福利是什么样的?_阿里文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16贴子:
求教,阿里文学的作者福利是什么样的?
比如全勤奖的情况,还有订阅分成,作者千字几分钱呀?可以投买断不?
新书《逍遥游》《盛唐风华》独家免费看!
阿里不会走阅文路线的,这是我关注半年得出的结论。
贴吧有征稿说明,亲可以去看看!
知道之后说说
咦?这个ID有点眼熟、。。。。。
五楼,七楼都被吃了?不管谁,下次小号灌水,直接封禁,哪怕是吧务!
推荐是什么?在阿里看不到
【图片】1.长篇作品全勤奖:奖励对象:已签约的纯分成长篇作品(前十万字不计入全勤统计字数) 奖励条件:作品预计完本字数在20万以上,月更新不低于10万字,且必须连续更新(每日更新正文字数不低于2000),允许每月断更天数不高于3天。 奖励内容:可申请获得每月奖励600元。 说明:本奖励可与其他奖励叠加;计算周期为上月26日0:00:00到本月25日23:59:59;如作者之前有其他签约作品上架后太监,则无法享受该福利;申请作品如有超过一月时间断更的,不予发放该奖励;同一时期一个作者只能享受一本书全勤奖的奖励;作者正式发表该作品6个月内可享受全勤福利,超出期限则福利终止;签约前已经在阿里文学以外平台上发表内容超过十万字的作品不能享受全勤。
2.长篇作品完本奖: 奖励对象:已签约的纯分成长篇作品 奖励条件和内容:男频完本作品正文字数超过80万字,可申请获得一次性500元的奖金;男频完本作品正文总字数超过150万字,可申请获得一次性1000元的奖金;女频完本作品正文总字数超过30万字,可申请获得一次性300元的奖金;女频完本作品正文总字数超过60万字,可申请获得一次性600元的奖金。 说明:本奖励可与其他奖励叠加;申请作品如有超过一月时间断更的,不予发放该奖励;发放条件如下,本分成作品在完本后,与阿里文学签约第二本作品,并且新书开始上架销售。
3.长篇作品上架奖 奖励对象:已签约的纯分成长篇作品 奖励条件:作品开始上架进行VIP章节销售 奖励内容:可申请获得一次性奖励200元 说明:本奖励可与其他奖励叠加;作品连续断更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否则不予发放该奖励。
4.长篇精品奖 奖励对象:纯分成作品自动入围,同时优先鼓励低价保底或买断的作品参加 奖励条件经阿里文学编辑部集体评选为精华作品,月更新不低于10万字,连续断更不超过2天,累计不超过3天 奖励内容:编辑部评选为五星精华作品的,当月在普通稿费外奖励5000元;编辑部评选为四星精华作品的,当月在普通稿费外奖励3000元;编辑部评选为三星精华作品的,当月在普通稿费外奖励2000元;三星及三星以上精华作品入选阿里文学原创精品库,增加曝光机会;获奖作品作为重点作品向阿里影业、合一集团等公司进行衍生推荐。 说明:本奖励可与其他奖励叠加;申请时必须为连载中的上架签约作品,女频总字数一般不低于15万,男频总字数一般不低于25万;每个作者每月只允许最多一本书申请该福利,每本书最多申请三个月,已获奖作品不可重复申请;编辑部优先将文笔较好、衍生价值较高的作品,结合该作品表现数据,每月进行统一评选。
5.长篇作品出版扶持基金敬请期待
6.长篇作品影视改编扶持基金敬请期待
7.长篇作品游戏改编扶持基金敬请期待 8.中短篇作品相关福利(用户原创)敬请期待
女生频道编辑联系方式: 罐罐:qq 流云:qq 木木:qq 咔咔:qq 红线:qq 尘箫:qq 掖七:qq 苏绿绮:qq 重欢:qq(或者) 弦歌:qq(或者)
男生频道编辑联系方式: 大圣:qq
永生:qq 斯文:qq 张小狂:qq 天佑:qq 江离:qq 梦幻:qq(或者)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mp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