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内容创业,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创业历史的商业模式有何差别

内容创业的模式思考: 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导读:今天知乎宣布获得今日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融资,内容创业的大额融资越来越多。前几天碰到一位朋友,他问我怎么看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差异,我一时语塞。这两个看上去千差万别的应用,似乎又很难说清楚两者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两者的研究意义重大,我曾经说过在移动互联网第一波流量红利结束后,内容是少数还有流量的入口。对于内容应用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思考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演变。而最近对于Costco和沃尔玛的研究,也让我对两者的不同有了一些启发。 罗辑思维:付费阅读模式以及内容的什么值得买经历了几年创业后,我认为罗辑思维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当当卖书不挣钱,罗辑思维卖书却相当挣钱。电商企业需要支付很高的流量成本,而罗辑思维的微信公号粉丝就有1000万。罗振宇早期的定位很聪明:你身边的读书人。每天持续1分钟语音,既输入了内容,也保持和用户的高频互动。而罗辑思维卖书也顺理成章:身边读书的人挑选书给你。这是内容—电商的最好匹配。特别是推出“得到”之后,罗辑思维对于付费内容的模式认识越来越深刻。从最开始通过电商模式变现,到后面推出“得到”增加付费阅读模式,罗辑思维一直在追求做优质内容的平台。而且,用户清楚的知道罗辑思维的商品是什么。罗辑思维卖书,罗振宇就是一位图书的买手,告诉你“什么值得买”。而做内容付费,比如李翔的专栏订阅,罗振宇则变成了专栏的“买手”,告诉你为什么应该订阅这个专栏。许多时候,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上买书,虽然知道比去京东,淘宝买更贵一些。因为这本书是罗胖经过自己阅读给大家筛选的,通过优质内容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服务,节省时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罗辑思维,我觉得是“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 今日头条:信息分发平台+算法成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在一开始就是做信息聚合的平台。从一开始和搜狐的版权诉讼,到后来的头条号平台,可以说今日头条的基因就是将信息和内容聚合在他们的平台,然后再做二次分发。今天的今日头条,已经通过头条号,高度的掌控了上游的内容生产。内容的生产者可以在今日头条完成内容的分发。而今日头条可以对应的给作者分成。但是不同于传统新闻资讯网站,今日头条的优势在于移动端用户,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植入了算法。用户在今日头条上使用越多,这个平台对于用户的认知就越强,从而会推荐和用户匹配的内容。这一模式,移动的场景下,各种长尾的内容,头条都可以分发到不同用户的手中。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一定无法摆脱社交和信息资讯获取的痛点。人与人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高效,也距离更近。从时间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将PC互联网的2-3个小时上线,变成了24小时在线。未来互联网时间上的扩张不再可能,那只能是距离和效率的扩张。今日头条和罗辑思维本质上还是帮助用户做信息过滤。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的过载,两者都是做了信息的过滤。差别是,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来推送内容,自己不生产内容;罗辑思维通过自身的生产和得到平台上优质作者,提供用户需要的价值。今日头条抢占用户时间,罗辑思维帮用户节省时间。消耗时间与节省时间,罗辑思维推荐模式或许能走得更长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更喜欢罗辑思维的付费推荐模式。内容付费的核心其实不是付费,而是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优质体验,甚至去不断思索如何把用户体验做的更好。Costco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去思考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选择品质更高的商品,压低商品的毛利率,建立长期的员工文化来服务用户。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持续付费增长只是一个结果。比如Costco的牙膏,虽然SKU种类只有几个。但这是Costco严格精选的。你在付Costco会员费的时候,也获得了Costco对于商品的推荐服务。同样的,我们看到罗辑思维几年如一日的输出高品质内容,罗胖每天一条60秒的语音背后是大量阅读,思考,和人的交流等等。在增加了“得到”之后,又聚集了一批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付费内容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消费”了,而且平台方会不断提供更好的体验,严选更优质的商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长期“滚雪球”的模式,时间越长,用户的黏性就越强,通过口碑建立的护城河也就越强。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是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会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但是要持续,稳定输出优质内容,非常不容易。而节省时间这个事,本身就值得付费。 虽然今日头条的模式是算法推荐,但据CEO张一鸣的公开演讲透露,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在线时长超过1个小时。从用户体验上,今日头条是一个很能“杀死”用户时间的产品。内容海量、长尾,覆盖的人群宽广。对于大而全的沃尔玛模式来说,就是零售行业的今日头条。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将赚取用户的“差价”部分压缩到最小。沃尔玛当年能够打败Kmart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是依靠很薄的差价,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长尾(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这个模式在今日头条上也很明显,因为有了巨大的流量,才能对于上下游有更强的定价权。同时,在通过算法将信息和用户连接的效率提高。然而一旦规模效应被打破,公司的壁垒也会快速消失。历史上,中美所有大而全的百货商场灭亡都是如此。Costco模式的罗辑思维Vs沃尔玛模式的今日头条之前在研究美国Costco好市多的时候,也给了我对于内容创业的启发。罗辑思维是付费内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推进了“得到”之后,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这点和Costco的付费用户模式非常像。Costco因为绝大部分依靠用户支付的一年55美元会员费,导致不依靠赚取商品的差价盈利。公司甚至规定商品的毛利率不能超过15%,尽量多的将商品让利给用户。对于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用户和其是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必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体验才能保持付费的可持续性。对于罗辑思维来说,由于用户开始付费,其得到平台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对于用户画像来说,罗辑思维和Costco一样,都是针对中产阶级。愿意为高品质,低价的商品付费。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严选Select模式。 另一边的今日头条,则是沃尔玛模式。从商品类别上,是大而全。虽然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将用户和最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匹配,但商品(内容)的展示还是很多。由于今日头条是免费提供内容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用户的注意力来赚钱。沃尔玛本质上还是赚取差价的企业,尽管其赚取的差价已经很低很低了。今日头条也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甚至和能够带来点击量的内容平台商分成广告收入。对于用户画像来说,今日头条和沃尔玛也类似,都是针对底层长尾的用户。今日头条有50%以上的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大叔大妈等都是今日头条的用户。 对比美国的发展形态上看,两种模式都能够产生优秀的企业。以用户覆盖面为核心的沃尔玛很长时间是美国市值最大的零售股。以付费用户的粘性为核心的Costco也在亚马逊冲击下,实现了10年5倍的股价增长。关键还是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而从商业逻辑上,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比如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用户量比,罗辑思维虽然有1000万的用户,但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但罗辑思维可以提供很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也许罗辑思维未来几年都不能上市,但不妨碍做成一家很赚钱的小而美企业。而今天大家热议的内容创业,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其实相当少。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业,仍然是内容-广告的模式。通俗的软文,也是广告的一部分。而罗辑思维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完成了用户收费的进化。而未来的机会,除了内容和图书。100个领域,能复制100个罗辑思维的机会吗?拭目以待。&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点拾投资雪球美股开户链接:/rft/K6B45
点击排行榜
汇金视点微信号:gold678-com
扫一扫,加关注
汇金财经微信号:mygold6782016内容创业者的探索之路在何方?
来源:创业邦
作者:师天浩
    2015年资本寒冬来袭,内容创业却异常火爆,甚至有媒体将2015年誉为“自媒体元年”。如果说2015年是“自媒体元年”,在2016年内容创业的时代真的要来了。年初“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papi酱系列短视频走红,成为媒体平台讨论的红人(请参看《徐小平用9条干货谈了2016年的资本市场,告诫创业者投资者要与时俱进,别连papi酱都不认识》一文)。
  从2015年的内容创业格局推演,可发现2016年内容创业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形式呈现多元化;
  第二,盈利模式多面开花;
  第三,与内容平台组成共生生态,重要性得到提高;
  第四,资本深度介入,助推内容创业走向商业化。
  2016内容创业形式呈现多元化
  目前,内容创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分为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互联网初期,内容创业主要聚焦在文字领域,如依靠付费阅读成长的网络文学,逐渐过渡到IP泛产业链开发。从2004年起,盛大相继收购起点、红袖添香、榕树下、晋江、小说阅读网等文学网站。2013年起,腾讯文学、百度文学、阿里文学等陆续成立。BAT纷纷加入文学领域,欲以网络文学为核心打造包含阅读、出版、影视、游戏、文化产品等立体商业链。2015年8月成立于2009年的原创漫画平台公司“有妖气”被奥飞动漫以9亿收购,此前曾推出过票房过亿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为漫画创业打了一剂强心剂。
  音频内容创业方面,有喜马拉雅、蜻蜓FM等平台。喜马拉雅截止2014年5月,拥有通过认证的音频节目创作者6000多名;创建栏目24万个;音频总量近了300万条。蜻蜓FM成立之初聚焦广播收听,覆盖了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海外地区的广播电台。2015年正式启动了PUGC战略,邀请了大量传统电台主持人,专业声音玩家,以及自媒体KOL专门为在线制作内容。2015年是移动视频爆发的一年。从内容上看,以搞笑幽默类为主,垂直类内容发展迅速;从用户结构上观察,传统草根段子手、电视台转型的用户占主流。
  视频内容创业最为活跃,既有独立的制作公司,也有自媒体小型创业。2016年9月,马东从爱奇艺离职创办米未传媒,是独立的内容制作公司中的佼佼者。更多的是自媒体或个人品牌的小型创业,如依靠创意短视频走红的papi酱,依靠趣味剪辑+个性演说爆红的某S。从2013年6月开始,优酷开始了其分享计划,让UGC/PGC视频作者们可以获得视频前贴片广告(视频开始前那几十秒的视频广告)收入30%的分成。据优酷公开的数据显示,在优酷土豆用户中已有超过2200万用户开通了自频道,自频道同时拥有超过100亿的月视频播放量和超过1000万的日订阅流量。
  2016年内容创业将继续延续多元化扩展形态,据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新榜”的统计显示,目前在各大图文、音频、视频平台上,创业者的数量呈井喷之势,其中33%的创业者走在了双介质创业的路上,9%的创业者试水三种介质同时创作。
  2016内容“赚钱”门路多面开花
  既然是创业,赚钱之道就是重中之重。随着内容创业的成熟化,依靠内容盈利的点越来越宽。最早的形式就是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模式,后来延伸到打赏经济。而媒体属性的自媒体创业火爆,催生平台广告分成与原生广告的两种变现方式。微商的发展壮大,让内容+电商的玩法开始流行。但变现能力最强的,还是IP开发,近些年《诛仙》改编游戏是最早的IP开发案例,近期《盗墓笔记》《鬼吹灯》自制剧和大电影纷纷上映,亟待开发的IP周边经济也是最被看好的市场之一。
  直接赚用户的钱,付费阅读和打赏经济皆属于此类。不同之处付费阅读具备强制性,打赏经济更多是粉丝自愿。从发展来看,付费阅读主要聚焦在网络文学,另外视频网站会员看视频和付费观影都属于此类。而打赏经济更多的是补充方式,例如网络文学、视频秀场中的打赏,近期微信公众号也上线赞赏功能。直接赚用户的钱网络文学最为成功,其它领域大多是尝试性质。
  依靠广告电商赚钱,结合新榜调研数据,我们看到平台广告分成与原生广告仍然是目前最普遍的变现方式。“内容+电商”的模式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探索者,如“罗辑思维”卖书、“吴晓波频道”卖酒、“一条”卖设计师的独立产品等。在中国用户缺乏为内容直接付费的习惯,由于互联网初期过度强调信息免费获取,导致内容直接赚用户钱的场景有限。而通过服务企业做广告和提供内容之外的附加值电商,以间接的方式盈利最为主流,不过从现状来看,广告合作业务规模有限,内容+电商的模式鱼龙混杂用户接受程度不一,整体市场尚在探索。
  IP开发潜力巨大,在众多盈利模式中,IP开发的意义不断提升。优质内容已是热门IP的源头,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娱乐产业总体规模达4500亿元,在2020年有望达到一万亿元。但目前IP开发存在高收益、高风险的困境,缺乏成熟的IP运营体制也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已有《鬼吹灯》《十万个冷笑话》《万万没想到》等文学、漫画、视频内容,成功跨界IP开发获得成功的案例。整体上,IP开放尚属于探索阶段,但随着IP开发产业链的成熟壮大,这将是内容创业最具潜力的盈利方向。
  虽然盈利点越来越多,但在内容的变现上,真正获得收益的创业者还在少数。据新榜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近8成的创业者月收入不足万元,而3%的创业者可以达到月收入10万以上的成绩。
  与平台共生,重要性愈加凸显
  从优酷、微博到微信,内容创业者产出的海量内容,为平台盘活盈余流量增加用户黏性起到巨大作用。而内容创业者缺乏自建渠道实力,依附平台低成本获取流量也是最佳选择。无论是平台还是内容创业者,共生已成为共识。随着平台竞争加剧,作为资源的内容创业者重要性愈加凸显。
  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未来三年会投入百亿元现金和资源支持网生内容。古永锵称,在优酷平台上网生内容的流量已经超过了传统内容的流量数,每月自频道播放数已超过100亿次,并预言视频自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爆发阶段。2015年初腾讯视频也曾宣布启动“惊蛰计划”。该计划要在2015年内签约并重点支持100个优质PGC(即专业生产内容)项目。
  2015年6月微博宣布将投入价值1.5亿的资源扶持签约自媒体,并继续通过打赏、付费阅读和商业分成等手段帮助签约自媒体提高收入。不久之后,今日头条也推出了“千人万元计划”,为创作者提供万元“低保”。微信作为内容创业的大本营,也推出赞赏机制为内容创业者提供盈利渠道,而百度百家引入百度联盟广告与作家分成,采用根据流量与作家分成机制,靠引入百度联盟广告获取营收,广告产生的收入100%返还给作者。
  2016年1月,国内移动音频网站喜马拉雅FM与新榜达成内容创业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发布有声自媒体扶持合作计划。在此前蜻蜓FM也曾宣布将拿出5亿元扶持PUGC,与优酷等设立音频创业基金。
  虽然,内容创业盈利主要来源并非来自平台,但平台频频亮相扶持计划,无疑是看到内容创业者对平台的重要性,2016年这一趋势还将加剧,更具诱惑力的扶持计划或将相继推出。
  商业化来临:资本疯狂投资自媒体
  2015年同样可以称为自媒体投资元年。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30余家自媒体以千万以上估值获得融资,其中不乏估值亿元甚至10亿元以上的明星自媒体项目。
  内容创业真正的繁荣,离不开资本的助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专注内容投资的机构成立,逐鹿内容江湖的资本方中,既有传统BAT互联网巨头的布局占位,也不乏地方媒体集团的基金。
  2015年10月,自媒体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称获得B轮融资,估值13.2亿元。这轮融资中出现了许多大佬的身影,由中国文化产业基金领投,启明创投跟投,还不乏柳传志等人的参与。罗辑思维的成功让人看到希望,然而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将带动内容创业商业化进程。
  就在2016年初IMS新媒体商业集团(原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投资6000万元布局扶植自媒体成长。其中1000万元用作自媒体版权进行免费诉讼及经济追偿,2000万元用作优秀自媒体的投资,3000万元用作优先分成款,激励符合微博等自媒体扶持条件的自媒体或达人。
  平台有了,内容创业者有了,盈利模式有了,投资机构也有了。不难想象,2016年内容创业潮将催生更多的papi酱崛起,而更大的意义则是蕴含巨大宝藏的原创内容产业链加速走向规模化。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罗辑思维vs今日头条:内容创业的未来模式在哪?
摘要:今天知乎宣布获得今日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融资,内容创业的大额融资越来越多。
  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和今日头条相比,罗辑思维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但它可以提供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即使未来几年都不上市,它仍能做成一家很赚钱的小而美企业。  今天知乎宣布获得今日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融资,内容创业的大额融资越来越多。前几天碰到一位朋友,他问我怎么看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差异,我一时语塞。这两个看上去千差万别的应用,似乎又很难说清楚两者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两者的研究意义重大,我曾经说过在移动互联网第一波流量红利结束后,内容是少数还有流量的入口。对于内容应用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思考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演变。而最近对于Costco和沃尔玛的研究,也让我对两者的不同有了一些启发。    罗辑思维:付费阅读模式以及内容的什么值得买  经历了几年创业后,我认为罗辑思维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  当当卖书不挣钱,罗辑思维卖书却相当挣钱。电商企业需要支付很高的流量成本,而罗辑思维的微信公号粉丝就有1000万。罗振宇早期的定位很聪明:你身边的读书人。每天持续1分钟语音,既输入了内容,也保持和用户的高频互动。而罗辑思维卖书也顺理成章:身边读书的人挑选书给你。这是内容—电商的最好匹配。  特别是推出“得到”之后,罗辑思维对于付费内容的模式认识越来越深刻。  从最开始通过电商模式变现,到后面推出“得到”增加付费阅读模式,罗辑思维一直在追求做优质内容的平台。而且,用户清楚的知道罗辑思维的商品是什么。罗辑思维卖书,罗振宇就是一位图书的买手,告诉你“什么值得买”。而做内容付费,比如李翔的专栏订阅,罗振宇则变成了专栏的“买手”,告诉你为什么应该订阅这个专栏。  许多时候,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上买书,虽然知道比去京东,淘宝买更贵一些。因为这本书是罗胖经过自己阅读给大家筛选的,通过优质内容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服务,节省时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罗辑思维,我觉得是“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  今日头条:信息分发平台+算法  成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在一开始就是做信息聚合的平台。从一开始和搜狐的版权诉讼,到后来的头条号平台,可以说今日头条的基因就是将信息和内容聚合在他们的平台,然后再做二次分发。今天的今日头条,已经通过头条号,高度的掌控了上游的内容生产。内容的生产者可以在今日头条完成内容的分发。而今日头条可以对应的给作者分成。  但是不同于传统新闻资讯网站,今日头条的优势在于移动端用户,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植入了算法。用户在今日头条上使用越多,这个平台对于用户的认知就越强,从而会推荐和用户匹配的内容。这一模式,移动的场景下,各种长尾的内容,头条都可以分发到不同用户的手中。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一定无法摆脱社交和信息资讯获取的痛点。人与人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高效,也距离更近。从时间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将PC互联网的2-3个小时上线,变成了24小时在线。未来互联网时间上的扩张不再可能,那只能是距离和效率的扩张。今日头条和罗辑思维本质上还是帮助用户做信息过滤。  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的过载,两者都是做了信息的过滤。差别是,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来推送内容,自己不生产内容;罗辑思维通过自身的生产和得到平台上优质作者,提供用户需要的价值。  今日头条抢占用户时间,罗辑思维帮用户节省时间。  消耗时间与节省时间,罗辑思维推荐模式或许能走得更长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更喜欢罗辑思维的付费推荐模式。  内容付费的核心其实不是付费,而是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优质体验,甚至去不断思索如何把用户体验做的更好。Costco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去思考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选择品质更高的商品,压低商品的毛利率,建立长期的员工文化来服务用户。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持续付费增长只是一个结果。比如Costco的牙膏,虽然SKU种类只有几个。但这是Costco严格精选的。你在付Costco会员费的时候,也获得了Costco对于商品的推荐服务。  同样的,我们看到罗辑思维几年如一日的输出高品质内容,罗胖每天一条60秒的语音背后是大量阅读,思考,和人的交流等等。在增加了“得到”之后,又聚集了一批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付费内容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消费”了,而且平台方会不断提供更好的体验,严选更优质的商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长期“滚雪球”的模式,时间越长,用户的黏性就越强,通过口碑建立的护城河也就越强。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是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会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但是要持续,稳定输出优质内容,非常不容易。  而节省时间这个事,本身就值得付费。  虽然今日头条的模式是算法推荐,但据CEO张一鸣的公开演讲透露,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在线时长超过1个小时。从用户体验上,今日头条是一个很能“杀死”用户时间的产品。内容海量、长尾,覆盖的人群宽广。  对于大而全的沃尔玛模式来说,就是零售行业的今日头条。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将赚取用户的“差价”部分压缩到最小。沃尔玛当年能够打败Kmart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是依靠很薄的差价,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长尾(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这个模式在今日头条上也很明显,因为有了巨大的流量,才能对于上下游有更强的定价权。同时,在通过算法将信息和用户连接的效率提高。然而一旦规模效应被打破,公司的壁垒也会快速消失。历史上,中美所有大而全的百货商场灭亡都是如此。  Costco模式的罗辑思维Vs沃尔玛模式的今日头条  之前在研究美国Costco好市多的时候,也给了我对于内容创业的启发。  罗辑思维是付费内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推进了“得到”之后,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这点和Costco的付费用户模式非常像。Costco因为绝大部分依靠用户支付的一年55美元会员费,导致不依靠赚取商品的差价盈利。公司甚至规定商品的毛利率不能超过15%,尽量多的将商品让利给用户。对于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用户和其是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必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体验才能保持付费的可持续性。对于罗辑思维来说,由于用户开始付费,其得到平台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对于用户画像来说,罗辑思维和Costco一样,都是针对中产阶级。愿意为高品质,低价的商品付费。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严选Select模式。  另一边的今日头条,则是沃尔玛模式。从商品类别上,是大而全。虽然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将用户和最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匹配,但商品(内容)的展示还是很多。由于今日头条是免费提供内容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用户的注意力来赚钱。沃尔玛本质上还是赚取差价的企业,尽管其赚取的差价已经很低很低了。今日头条也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甚至和能够带来点击量的内容平台商分成广告收入。对于用户画像来说,今日头条和沃尔玛也类似,都是针对底层长尾的用户。今日头条有50%以上的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大叔大妈等都是今日头条的用户。  对比美国的发展形态上看,两种模式都能够产生优秀的企业。以用户覆盖面为核心的沃尔玛很长时间是美国市值最大的零售股。以付费用户的粘性为核心的Costco也在亚马逊冲击下,实现了10年5倍的股价增长。关键还是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而从商业逻辑上,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比如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用户量比,罗辑思维虽然有1000万的用户,但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但罗辑思维可以提供很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也许罗辑思维未来几年都不能上市,但不妨碍做成一家很赚钱的小而美企业。  而今天大家热议的内容创业,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其实相当少。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业,仍然是内容-广告的模式。通俗的软文,也是广告的一部分。而罗辑思维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完成了用户收费的进化。而未来的机会,除了内容和图书。100个领域,能复制100个罗辑思维的机会吗?拭目以待。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小微支付公司“Mynt”获蚂蚁金服融资
移动账户余额应用“Balance Hero”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旅行综合服务平台“奇鱼旅行”获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企业社群运营工具“微圈”获500万种子轮融资
信息安全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睿天下”获2000万元Pre-A轮融资
软硬件技术公司“所思科技”获天使轮融资
音乐服务公司“Soundtrack Your Brand”获2200万美元C轮融资
劳动力管理云服务平台“盖雅工场”获5000万元B轮融资
海外分期金融服务平台“新浪海外分期”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旅行计划制定应用“Utrip”获400万美元A轮融资
移动医疗应用“安心医生”获2亿人民币B+轮融资
汽车电控研发生产企业“易康泰科”获B轮融资
互联网金融中介服务企业“草根网络”获1亿元融资
母婴综合体验馆品牌“优家宝贝”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国际酒店预订企业“好巧网”获1.2亿元B+轮融资
商铺交易平台“乐铺”获得千万美元A+轮融资
广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Quadas京纬数据”获A轮融资
本地生活发现平台“小日子科技”获Pre-A轮融资
早教家园互动平台“Brightwheel”获1000万美元A轮融资
智能耳机“VINCI”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B2B垂直电商“牛材网”获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摩拜单车”获亿元美元E轮融资
海外房产信息与服务平台“外居乐”获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众包营销服务平台“爱零工”获A+轮融资
智能视频眼镜研发商“纳德光学”获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SaaS服务商“原昇科技”获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实习招聘小程序“实习委员”获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短租服务平台“居派”获3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移动健康app“Life加加”获100万元种子轮融资
直播平台“荔枝直播”获5000万元融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辑思维 职场和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