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重疾险的缺陷是否和车险一样一年一清

想去香港买保险,请教已经在香港买过保险的朋友,在香港买保险的弊端有哪些?
玥格格滴妈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想去香港买保险,请教已经在香港买过保险的朋友,在香港买保险的弊端有哪些?
最近有在了解香港的重疾险,想给家人买,在香港买这种险种的好处,我已经跟保险公司的人了解的差不多了,卖产品的人从来都是说他们的产品好,我也不去反驳。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我想请教买过香港保险的分享一下它的弊端,是不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一份保险一买就是十多年,我想多了解一些。谢绝专业保险人员来回复!感激不尽。
金狗儿妈妈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们家是在宜信买的,它们在香港和大陆都有保险经纪公司,女儿在香港生的,买的香港保险,我们自己买的大陆保险。可以对比多家的产品,以后也不担心业务员离职造成的孤儿单问题,买保险关键是服务,多个公司服务感觉很好,特别是买香港保险。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怎么买保险先想到汇率问题?汇率不是问题好吧。问题是:万一大病,必须在保险公司制定的HK医院进行在检查,出报告。大陆的HK不认。所以首先买保险,是想清楚赔偿的可能性与困难。HK的保险买哪里都可以(现在HK保险业务当然是跑SZ和GD的,人家亲口告诉我的)。问题是,赔的时候公说公有理。对大陆居民,HK的保险并不一定划算。不过HK的业务员也会告诉你保值。听保险公司的讲座,通常都有不少当场签单的,因为那些数据呀例子呀,腿都吓软了,不买走不出去的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是的,汇率这个没有什么号纠结的,很简单,举个例子最实际!以下是以30岁女性,投保50万保额为例的重疾保险。同一家保险公司,相同的产品在国内和香港的区别。1、费率:国内:每年14200元&&&&HK:每年8700元&&&&&对比:每年保费HK比国内便宜了39.8%&&&20年一共少交了11万2、红利收益:国内的保单没有红利派发,得重大疾病最多赔付50万保额;HK的保单每年都有红利派发,且目前累计红利之利率按5.5%派发。不断增大保单价值。若累计到客户65岁的时候,客户得了重疾,不仅可以赔付50万的保额,另外还有领取约14万的红利,一共约有64万作为治疗费用。光是以上两点,哪怕人民币再单边升值,也不用纠结汇率的问题。[玥格格滴妈]( 12:44:00)意思是汇率不是问题?[雪梨花花](&16:31:04)汇率的问题根本就接不了!以后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预计,前段时间一直很多人看好人民币升值,谁知道这段时间突然间大跌,贬值了呢!!!而且香港保单本来比国内的保单便宜大概30%-40%左右,哪怕美金再贬值个30-40也就跟国内费率的持平而已!建议楼主最客观的就是首先看计划书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们现在住香港,私家医院住个院都吓死人,公立医院像我父母都不是香港居民以探亲来居住也贵[hexinzixun123]( 10:39:49)这你也想得到,佩服,佩服。香港保险虽然很多优势好处,但没很大的保障,毕竟这是内陆,跟香港是隔开的,政策变动。到时遇到什么事情,很容易就。。。。。。。
hexinzixun123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这你也想得到&,佩服,佩服。香港保险虽然很多优势好处,但没很大的保障,毕竟这是内陆,跟香港是隔开的,政策变动。到时遇到什么事情,很容易就。。。。。。。
hexinzixun123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这你也想得到&,佩服,佩服。香港保险虽然很多优势好处,但没很大的保障,毕竟这是内陆,跟香港是隔开的,政策变动。到时遇到什么事情,很容易就。。。。。。。[蚂蚁哈瑞]( 21:42:15)你可以问保险公司的对手,呵呵,比如了解保诚就找友邦的顾问来问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谢谢你的解答,我也说说我的感受1、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保险公司一定会安排人接管,但是接管之后,另一个香港的代理人愿意两地服务吗?&&&&小公司或许不好找到这种代理人,但我相信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口碑、商誉、生意,一定愿意找专人负责,我也相信国内的大保险公司也是看中服务的,对吗?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无论何时,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呵呵&&&&“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千世界手中阅”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可能这点你还不太了解,不需要到保险公司,只需要代理人办理即可。&&&&真的吗?国内保险公司太贴心了只是我深信受益人变更不会一年一次对吧!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当地的法律会一定会保护当地人,不一定会保护异地人。你让我想起最近几年外国人丢了东西,警察在非常短时间内将失物送到外国人手里[窗花]( 14:18:09)谢谢“女人小坏”的解答,不过有些信息你还不太清楚,再解答一下:解答一下哈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保险公司一定会安排人接管,但是接管之后,另一个香港的代理人愿意两地服务吗?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无论何时,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呵呵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可能这点你还不太了解,不需要到保险公司,只需要代理人办理即可。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当地的法律会一定会保护当地人,不一定会保护异地人。[女人小坏](&10:54:43)解答一下哈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窗花](&18:22:20)我是平安的业务员,不是为了卖产品而说话,只是感觉有些人对大陆保险的理解有些偏差,稍稍解释一下:1.&大陆保险只保死,不保生:解释一: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保险责任,重疾险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需要理赔的,但是也并不是死了才会理赔,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还有曾经有同事理赔过的急性心肌梗塞,等等。被保险人现在都康复的很好。解释二:如果不想要这种保险,可以选择住院医疗保险,其保险责任是只要住院就可以理赔,报销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2.&大陆的重疾险在国外不适用:做这个解释的人,可能不懂得大陆的重疾险,如果在国外出险的理赔条件,其实非常简单,至需要国外医院出示证明,然后去大使馆盖章即可,这方面平安理赔的案例数不少。同样意外也同样适用于国外。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香港保险有自己的优势,我有一篇有关产品对比的帖子,楼主可以看看:/commentdetail.aspx?id=&projectid=130060&page=1但是如果确定去香港买保险,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理赔的便利性:毕竟我们常居住地是深圳或者内地,如果在内地诊断出的疾病,是否能快速的理赔,且手续比较简单,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跑,业务员可以帮忙做到吗?如果在内地买保险,负责的业务员会一跟到底的,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客户也可以自己打电话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会上门收取资料进行理赔的。2.&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买保险后,我们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好。如果在大陆买的保险,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这些信息。如果在香港买了,我们在这方面会比较弱势。3.&信息变更的便利性:一份保险确认之后,并不是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谢谢“女人小坏”的解答,不过有些信息你还不太清楚,再解答一下:解答一下哈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保险公司一定会安排人接管,但是接管之后,另一个香港的代理人愿意两地服务吗?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无论何时,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呵呵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可能这点你还不太了解,不需要到保险公司,只需要代理人办理即可。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当地的法律会一定会保护当地人,不一定会保护异地人。[女人小坏]( 10:54:43)解答一下哈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窗花](&18:22:20)我是平安的业务员,不是为了卖产品而说话,只是感觉有些人对大陆保险的理解有些偏差,稍稍解释一下:1.&大陆保险只保死,不保生:解释一: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保险责任,重疾险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需要理赔的,但是也并不是死了才会理赔,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还有曾经有同事理赔过的急性心肌梗塞,等等。被保险人现在都康复的很好。解释二:如果不想要这种保险,可以选择住院医疗保险,其保险责任是只要住院就可以理赔,报销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2.&大陆的重疾险在国外不适用:做这个解释的人,可能不懂得大陆的重疾险,如果在国外出险的理赔条件,其实非常简单,至需要国外医院出示证明,然后去大使馆盖章即可,这方面平安理赔的案例数不少。同样意外也同样适用于国外。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香港保险有自己的优势,我有一篇有关产品对比的帖子,楼主可以看看:/commentdetail.aspx?id=&projectid=130060&page=1但是如果确定去香港买保险,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理赔的便利性:毕竟我们常居住地是深圳或者内地,如果在内地诊断出的疾病,是否能快速的理赔,且手续比较简单,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跑,业务员可以帮忙做到吗?如果在内地买保险,负责的业务员会一跟到底的,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客户也可以自己打电话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会上门收取资料进行理赔的。2.&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买保险后,我们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好。如果在大陆买的保险,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这些信息。如果在香港买了,我们在这方面会比较弱势。3.&信息变更的便利性:一份保险确认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间可能牵涉到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受益人变更等等。如果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业务员,在这些信息变更之后,都会及时的向公司申请信息变更,这样会保障自己的保单及时的符合自己的期望。而香港的保单是否能这样便利的服务,不是很确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解答一下哈1、跟大陆的一样,将相关资料交给业务员或保险公司即可。&&&&&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同样会有人接管。2、说实在,我现在已经不看报纸好多年,多数看网络,网络无地界无国界不是么&&&&&&投保时选择大的保险公司,稳健又放心!大的保险公司变更信息,相信网络新闻也会提到。3、现在哪家高大上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官网,一般的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可以通过官网更改。&&&&&但受益人变更这种重要信息,我相信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本人到保险公司变更对吧!另外我提出自己的一个投保时考虑的观点理财型保险相信提领时问题都不大但重疾险呢?真的要好好考虑理赔率问题,对吧!没在我需要真正想理赔时没有下文,估计我会拿汽油堵在保险公司门口了[窗花]( 18:22:20)我是平安的业务员,不是为了卖产品而说话,只是感觉有些人对大陆保险的理解有些偏差,稍稍解释一下:1.&大陆保险只保死,不保生:解释一: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保险责任,重疾险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需要理赔的,但是也并不是死了才会理赔,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还有曾经有同事理赔过的急性心肌梗塞,等等。被保险人现在都康复的很好。解释二:如果不想要这种保险,可以选择住院医疗保险,其保险责任是只要住院就可以理赔,报销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2.&大陆的重疾险在国外不适用:做这个解释的人,可能不懂得大陆的重疾险,如果在国外出险的理赔条件,其实非常简单,至需要国外医院出示证明,然后去大使馆盖章即可,这方面平安理赔的案例数不少。同样意外也同样适用于国外。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香港保险有自己的优势,我有一篇有关产品对比的帖子,楼主可以看看:/commentdetail.aspx?id=&projectid=130060&page=1但是如果确定去香港买保险,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理赔的便利性:毕竟我们常居住地是深圳或者内地,如果在内地诊断出的疾病,是否能快速的理赔,且手续比较简单,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跑,业务员可以帮忙做到吗?如果在内地买保险,负责的业务员会一跟到底的,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客户也可以自己打电话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会上门收取资料进行理赔的。2.&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买保险后,我们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好。如果在大陆买的保险,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这些信息。如果在香港买了,我们在这方面会比较弱势。3.&信息变更的便利性:一份保险确认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间可能牵涉到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受益人变更等等。如果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业务员,在这些信息变更之后,都会及时的向公司申请信息变更,这样会保障自己的保单及时的符合自己的期望。而香港的保单是否能这样便利的服务,不是很确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再补充一点:还是觉得在哪里常住,就在哪里买。香港保险确实有自己的优越性,但它最适合的人群是香港人,不是我们大陆人。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是平安的业务员,不是为了卖产品而说话,只是感觉有些人对大陆保险的理解有些偏差,稍稍解释一下:1.&大陆保险只保死,不保生:解释一: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保险责任,重疾险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需要理赔的,但是也并不是死了才会理赔,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还有曾经有同事理赔过的急性心肌梗塞,等等。被保险人现在都康复的很好。解释二:如果不想要这种保险,可以选择住院医疗保险,其保险责任是只要住院就可以理赔,报销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2.&大陆的重疾险在国外不适用:做这个解释的人,可能不懂得大陆的重疾险,如果在国外出险的理赔条件,其实非常简单,至需要国外医院出示证明,然后去大使馆盖章即可,这方面平安理赔的案例数不少。同样意外也同样适用于国外。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香港保险有自己的优势,我有一篇有关产品对比的帖子,楼主可以看看:/commentdetail.aspx?id=&projectid=130060&page=1但是如果确定去香港买保险,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理赔的便利性:毕竟我们常居住地是深圳或者内地,如果在内地诊断出的疾病,是否能快速的理赔,且手续比较简单,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跑,业务员可以帮忙做到吗?如果在内地买保险,负责的业务员会一跟到底的,即使业务员更换了,客户也可以自己打电话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会上门收取资料进行理赔的。2.&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买保险后,我们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好。如果在大陆买的保险,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这些信息。如果在香港买了,我们在这方面会比较弱势。3.&信息变更的便利性:一份保险确认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间可能牵涉到地址变更,电话变更,受益人变更等等。如果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业务员,在这些信息变更之后,都会及时的向公司申请信息变更,这样会保障自己的保单及时的符合自己的期望。而香港的保单是否能这样便利的服务,不是很确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玥格格滴妈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意思是汇率不是问题?[雪梨花花]( 16:31:04)汇率的问题根本就接不了!以后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预计,前段时间一直很多人看好人民币升值,谁知道这段时间突然间大跌,贬值了呢!!!而且香港保单本来比国内的保单便宜大概30%-40%左右,哪怕美金再贬值个30-40也就跟国内费率的持平而已!建议楼主最客观的就是首先看计划书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汇率的问题根本就接不了!以后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预计,前段时间一直很多人看好人民币升值,谁知道这段时间突然间大跌,贬值了呢!!!而且香港保单本来比国内的保单便宜大概30%-40%左右,哪怕美金再贬值个30-40也就跟国内费率的持平而已!建议楼主最客观的就是首先看计划书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购买大额保险可以考虑香港,如果小额保险就别折腾了。有些事不方便过多公开讨论说,反正卖瓜的黄婆不会说自己的瓜不好,所有保险从业人员都不会说自己的不好,而且只会告诉你好的东西却不不好的隐瞒起来。只能自己多方了解后互相结合起来,看自己追求好的利益的同时能不能接受不利的另一面。[玥格格滴妈]( 21:40:42)最近有在了解香港的重疾险,想给家人买,在香港买这种险种的好处,我已经跟保险公司的人了解的差不多了,卖产品的人从来都是说他们的产品好,我也不去反驳。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我想请教买过香港保险的分享一下它的弊端,是不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一份保险一买就是十多年,我想多了解一些。谢绝专业保险人员来回复!感激不尽。
yizisummer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单从汇率问题考虑的话,可以这样说,我看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因为重疾险的保费需要长期交,一般是20年左右,在这20年内,美元如果贬值,我的保额缩水,但我每年交的保费也随之减少了,这是等比例的,无所谓亏不亏。20年以后,我已经交完所有的保费,如果美元还缩水,万一发生理赔,我确实有损失。但如果美元升值了,我也随之赚了。美元不升不跌的话,我也不赚不亏。因为,我家的理财产品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本着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想法,我能接受重疾险以美元结算。我觉得楼主的斗结是多余的,你只要找保险经纪各给你一份计划书比较一下便知道了。第一比较计划书的保障杠杆倍数保障杠杆倍数,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你同样付出1元钱的保费,能给你带来多少倍钱的保额。保障杠杆数最能反映一款保险产品的性价比,算法是:保障总额÷总保费支出。要注意是香港保额是不断增长的,就是你今天买了50万的保额,30年后会增长到百万算。而不会因为通货膨胀所侵蚀。第二看合同的理赔条件。但我在买保险的过程中,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没有一个保险代理人主动告诉我,我可以并且应该提前看合同!一定要自己提出看合同!看了便看到香港和内地的差别都这么大!内地和香港的重疾险差别中,内地重疾险的赔付条件非常苛刻,不管是在诊断方法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有很多限制,甚至是“保死不保生”,而香港重疾险的赔付条件则宽松很多。我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万一发生重疾了,能有一笔钱及早治病救人,而不是人都快要死了,无药可救时才保险给我一笔钱。以下部分比较:感染艾滋病病毒【香港】保障因输血和职业而感染的艾滋病。【内地】一概不保。脑中风【香港】中风后持续最少4周的神经后遗症,及因而导致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内地】要求在中风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良性脑肿瘤【香港】脑部或颅脑膜内的良性肿瘤,并产生显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例如: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症状、癫痫及感觉障疑。良性脑肿瘤的存在必须由影响研究如电脑扫描(CT)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确定【内地】在香港的界定之外,还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昏迷【香港】对外来刺激或体内需求毫无反应,并与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有关及持续最少96小时,并需要利用生命维持系统。【内地】除了香港的界定条件外,另对昏迷程度有要求——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结果为5分或5分以下。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即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8分以上不叫昏迷,换而言之,香港对昏迷的要求,8分以下即可;内地则要5分或5分以下。慢性肝病【香港】须由以下症状证明:1.持续性黄疸2.腹水,及3.肝性脑病【内地】除香港的3项诊断要求外,还必须要——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香港】严重程度达到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之Ⅲ或Ⅳ级即可。【内地】严重程度达到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的Ⅳ级,且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0mmHg注:纽约心脏病学会按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设为四个等级,分别是Ⅰ、Ⅱ、Ⅲ、Ⅳ级。其中,Ⅲ级:显着功能限制,病人在休息时方觉舒适,但在进行少于正常体力消耗之活动时则会出现充血性心脏衰竭的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心肌病【香港】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达到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之Ⅲ或Ⅳ级,或其同等级别,并持续最少6个月。【内地】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达到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之Ⅳ级。被保险人永久不可逆性的体力活动能力受限,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注:1.&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见上一条。2.&对“永久不可逆”,内地有专门的一条释义“指自疾病确诊或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经过积极治疗一百八十天后,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问题是,如何界定“治疗”是消极和还是积极的?失聪【香港】要求听力损失最少80分贝,及不可复原。须提供包括听力测试和声域测试的医学证明,而失聪之诊断必须由耳、鼻、喉专科注册医生确定。【内地】双耳听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要求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注:1.根据世卫组织(WHO-1997)的听力损失分级标准,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81分贝,则为极重度听力损失。2.“永久不可逆”释义见上。失明【香港】因疾病或受伤导致的永久性双目完全失去视力。失明必须经眼专科注册医生确定。【内地】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眼视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双眼中较好眼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眼球缺失或摘除矫正视力低于0.02(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如果使用其他视力表应进行换算)视野半径小于5度注:“永久不可逆”释义见上。丧失语言能力【香港】因疾病或受伤导致完全丧失说话能力及不可复原,并持续12个月。必须由耳、鼻、喉专科注册医生提供医疗证明以确定声带受损引致丧失语言能力。【内地】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完全丧失语言能力,经过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声带完全切除不受此时间限制),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终末期疾病【香港】有适当的专科注册医生确诊(连同书面确认)预期受保人之状况将致受保人于12个月内死亡。受保人必须已不再接受任何积极性治疗,惟缓解疼痛或其他舒缓性措施则除外。【内地】差异是——预期受保人在未来6个月内死亡。第3&香港认可的医院,比内地保险公司范围广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的重疾险,都会对就诊医院作出限定,每一家医院具体会有所不同。我手上的内地重疾险合同中只认可内地的医院,要求“三级或三级以上医院”,境外的医院一概不认可。去年有一个帖子很火《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作者的老公查出颈椎肿瘤(国内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国内医生建议手术,但风险很大。他们最终去美国就诊,诊断为骨髓瘤,避免了手术。就像作者说的“我们之前没有去过美国,没有美国医生的朋友,我们家也仅是小康之家。去美国看病只是人生绝望中孤注一掷的选择”,我相信面对生死攸关的重大疾病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境外的医疗资源。但是,请注意内地的重疾险是不认可境外医院的诊治的。香港重疾险指定的医院不局限在内地,境外的医院也认可,对内地的医院的限定基本是以“三级或三级以上医院”为参照,数量上和内地公司差别不大。我所购买的香港重疾险对内地指定医院列出具体名单,公布在其官网上(会不时更改),基本是三级医院,以及少数几家优质民营医院,例如和睦家医院、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等,截止2015年&3月14日,香港保险公司认可内地医院都有超过1000家。如果还存异,可以百度一下&CCTV13新闻直播间&远方的保险“&CCTV&进的应该够中肯吧。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主要几方面:一是如果产生理赔,香港保险公司给的是支票,支票换成现金,你要委托国内银行托收!当然这时你就要考虑到汇率的问题,就是汇率风险!你缴费开始,因为香港保险,要么是美金交,要么是港币交,都会占用的换汇额度,那么汇率风险也会产生,有可能交了几年了,如果人民币单边升值,那么你的保单就是在贬值了!二是,保险都是长期缴费的,要么你离香港比较近,你可以每年去香港刷一次卡,或者比较远的,那么你需要开立一个海外账户,用于每年的缴费!当然会产生账户的管理费,一年大概在100港币左右,但是你的海外账户长期不动的话,又会被冻结,还得去激活!据我了解,现在只有一家公司可以屏蔽以上问题,但是他们是要年交2万港币起才接受!这个可以私聊我&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还挺客观的。主要还是看客户,目前也不能了解客户的状况,所以都是适合一般大众的解释。[Murray英国保诚]( 22:11:27)脸皮比较厚的不敢自称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也来答答这个问题。首先是比较多人担忧的汇率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汇率是怎样变化的所以我也不说了,毕竟最近人民币还贬值了不少。其他解释如保险是长期缴费可摊薄汇率风险等网上资料已有一大把我也不一一赘述了。来到正题,弊端之一就是理赔时香港保险公司一般会以港元支票来支付,在进行兑换时只能找一些有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办理,一般银行分支以及小地方的银行基本无提供这种服务,所以那些情况下兑换会比较麻烦,手续费的话因其与理赔金额相差太大故可忽略不计。其次是保险基本需要长期缴费,如果在内地转账至保险公司户口时,会收取一笔固定电汇费以及一笔大概1%左右的交易费用;如果是开通香港户口自动转账的话,缴交续保保费时如果每一年亲身来港存一笔钱入户口或者一开通就存一大笔钱入户口就不存在手续费问题,但若在内地银行户口汇至自己香港户口还是会收取和前面所说大概金额的手续费。这些情况对于一些小额保费保单的内地客户来说会觉得不是很划算。然后弊端之三是理赔纠纷问题,如果发生纠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在号开始免费受理非香港本地户口居民的理赔纠纷,但只限80万港币以下。假如争议金额超过80万港币,那可能要自雇律师打官司了,而香港律师收费普遍很高。最后就是香港大部分分红型保险的预期非保证现金价值是很高的,而保证现金价值较低,如果对香港保险公司没有信心并觉得他们不可能会达到这样预期的收益的话,那么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弊端,虽然可以参考一下历史分红数据。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再补上[玥格格滴妈](&21:40:42)最近有在了解香港的重疾险,想给家人买,在香港买这种险种的好处,我已经跟保险公司的人了解的差不多了,卖产品的人从来都是说他们的产品好,我也不去反驳。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我想请教买过香港保险的分享一下它的弊端,是不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一份保险一买就是十多年,我想多了解一些。谢绝专业保险人员来回复!感激不尽。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其实有点吃饱了撑的,香港服务业的忽悠能力比大陆高不止一个级别,多少大陆土豪踩了天坑
玥格格滴妈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谢谢[Murray英国保诚]( 22:11:27)脸皮比较厚的不敢自称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也来答答这个问题。首先是比较多人担忧的汇率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汇率是怎样变化的所以我也不说了,毕竟最近人民币还贬值了不少。其他解释如保险是长期缴费可摊薄汇率风险等网上资料已有一大把我也不一一赘述了。来到正题,弊端之一就是理赔时香港保险公司一般会以港元支票来支付,在进行兑换时只能找一些有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办理,一般银行分支以及小地方的银行基本无提供这种服务,所以那些情况下兑换会比较麻烦,手续费的话因其与理赔金额相差太大故可忽略不计。其次是保险基本需要长期缴费,如果在内地转账至保险公司户口时,会收取一笔固定电汇费以及一笔大概1%左右的交易费用;如果是开通香港户口自动转账的话,缴交续保保费时如果每一年亲身来港存一笔钱入户口或者一开通就存一大笔钱入户口就不存在手续费问题,但若在内地银行户口汇至自己香港户口还是会收取和前面所说大概金额的手续费。这些情况对于一些小额保费保单的内地客户来说会觉得不是很划算。然后弊端之三是理赔纠纷问题,如果发生纠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在号开始免费受理非香港本地户口居民的理赔纠纷,但只限80万港币以下。假如争议金额超过80万港币,那可能要自雇律师打官司了,而香港律师收费普遍很高。最后就是香港大部分分红型保险的预期非保证现金价值是很高的,而保证现金价值较低,如果对香港保险公司没有信心并觉得他们不可能会达到这样预期的收益的话,那么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弊端,虽然可以参考一下历史分红数据。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再补上[玥格格滴妈](&21:40:42)最近有在了解香港的重疾险,想给家人买,在香港买这种险种的好处,我已经跟保险公司的人了解的差不多了,卖产品的人从来都是说他们的产品好,我也不去反驳。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我想请教买过香港保险的分享一下它的弊端,是不是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一份保险一买就是十多年,我想多了解一些。谢绝专业保险人员来回复!感激不尽。
链接网址:
链接文字:
添加家在水印
不添加家在水印
支持一次选择9张图片上传(使用Ctrl、Shift选中);
支持jpg、png、gif,单张图片不超过10M,png不超过1M,gif不超过300K。
选 择 字 号
(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亲子教育业务)
(论坛广告业务)
(论坛商务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疾险多少钱一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